初一下冊語文
① 初一下冊語文26課文
文【蘇教版】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編輯本段]翻譯: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像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劈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一隻狼正在打洞,打算要從洞里進去來攻擊屠戶的背後。身體已經進入一半了,只露出了屁股和尾巴,屠戶在後面砍斷它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能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編輯本段]作者介紹:蒲松齡(1640-1715),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年近40年,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郭沫若對他的評價是「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1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葯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葯崇書》、《傷寒葯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編輯本段]內容分析本文講的是一個屠夫憑借智慧和勇敢戰勝兩只狼的故事。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和精練的語言刻畫了狼的貪婪、猖狂和狡猾,尤其對狼的行動、神態的描寫,如「一狼徑去」,另一狼「犬坐於前……目似瞑,意暇甚」等,更是傳神地揭示了狼的陰險狡詐的本性。在刻畫屠夫這一人物上,也頗見作者的匠心。「屠懼」,表現了屠夫的怯弱、畏縮;「屠大窘」、「暴起」、「斷其股」等,寥寥數語寫出了屠夫由不得已到拚死自衛的心理過程。結尾的議論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面對殘暴的敵人,只有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編輯本段]字詞分析詞性活用現象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於前。通假字「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一詞多義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敵威脅,脅迫指攻擊恐前後受其敵。敵方,敵人蓋以誘敵。前前面,恐前後受其敵。向前,狼不敢前。.虛詞的用法(1)之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助詞,的,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調整音節,不譯,久之。助詞,位於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並驅如故。(2)以介詞,把投以骨。介詞,用以刀劈狼首。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後也。連詞,用來蓋以誘敵。(3)「其」的含義①恐前後受其敵。(指狼)。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指屠戶)。⑥屠自後斷其股。(指狼)。[編輯本段]注釋1.節選自《聊齋志異》中的《狼三則》這里選的是第三則。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號柳泉,山東淄川(現在淄博市境內)人,清代文學家。2.屠:宰殺牲屠。這里指屠戶,宰殺牲畜賣肉的人。3.綴行甚遠:緊隨著走了很遠。綴,連接,這里是緊跟的意思。4.止:通「只」5.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6.從:跟從。7.並驅:一起追趕。8.窘:困窘急迫。9.敵: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10.顧:看,看見。11.積薪:堆柴。薪,柴草,這里指麥秸。12.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似的。苫:蓋上。蔽,遮蔽。13.弛:放鬆,這里指卸下。14.眈眈相向:瞪眼朝著屠戶。眈眈,注視的樣子。15.少時:一會兒。16.徑去:徑直走開。17.犬坐於前: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18.久之:很久。之,助詞,調節音節,沒有實在意義。19.暝:閉眼。20.意暇甚:神情悠閑得很。意,這里指神情,態度。暇,空閑。21.暴:突然。22.斃:殺死。23.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這里作動詞。24.隧:這里作動詞,鑽洞的意思。25.尻:屁股。26.股:大腿。27.假寐:原意是不脫衣服小睡,這里是假裝睡覺的意思。寐,睡覺。28.蓋:這里有「原來」的意思。29.禽獸之變詐幾何: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變詐,作假,欺騙。幾何,多少。30.止增笑耳: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參考資料:網路
② 初一下冊語文書上要背的內容有哪些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jiān),南市買轡(pèi)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jian 一聲)。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ji 四聲)鳴啾啾。 萬里赴戎(rong 二聲)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tuò),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只把重點拼音標出】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浪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③ 初一下冊語文文言文
5 傷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15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20 口技
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25 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共工怒觸不周山
《淮南子》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30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④ 初一下冊語文閱讀
(一)人生的標點符號
我的一生是一句話,母親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麗些、生動些。我用我的腳印落成文字,將它書寫在時間的稿箋上。後人為我堆起的那座墳墓,想來就是句末的標點了。
那麼,我將表達出怎樣的意思呢?
我將腳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覺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親發現後,點了點頭,卻又說:「這還不夠,後人只能在句末給你點成逗號。」
但我渴慕一個表示完整的句子。於是我又將腳印落成「信」字——我覺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親發現後,點了點頭,卻又說:「這還不夠,後人只能在句末給你點成逗號。」
於是我將腳印落成「頑強」,落成「進取」,落成「創造」——我覺得它們都是閃閃發光的。母親睜著昏花的老眼見了,點了點頭,卻依然說:「這還不夠……」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會得到句號的,」白發蒼蒼的母親嘆息了一聲,補充說,「可貴的,孩子,是你一直在爭取句號。這樣你將會贏得一個能夠豎立起來的感嘆號。」
回答問題
1.聯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認為「句末的標點」應該是什麼標點?從哪句話中可以看出?
答: 。
2.文中加點的「這」,具體指代什麼內容?
答: 。
3.白發蒼蒼的母親嘆息一聲的原因是什麼?用文中一句話回答。
答: 。
4.本文中運用得最成功的修辭方法是什麼?請從文中摘出兩個例句。
答: 。
5.用「人生——文字——墳墓——標點」的順序和要點,寫出概括本文主要內容。不超過40字。
答: 。
6.寫出「推敲」這個典故由來的兩句詩。
答: 。
(二)魯迅生活片斷
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正值魯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親自教誨,他講授的《苦悶的象徵》等課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藝術的出路是為大眾服務;創作要擔負起社會責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眾的立場上,喚起讀者的愛國[ ]。正是魯迅先生撥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魯迅先生激發我寫詩撰文,抨擊時弊。那時先生上課,穿藍色布衫,留很長的頭發,還將鉛筆夾在右耳上。開始我對先生耳上夾鉛筆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課後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見鉛筆仍在先生耳和長發間夾著,便問他耳朵上老夾著鉛筆干什麼?他說:「我是改講義上字用的。講義印得倉促,錯字很多,隨時發現隨時作個記號,將來好統一改正,免得誤了學生。」先生在北京大學教書,經常早來晚走,來有及回家吃飯,就在紅樓前的小飯攤上隨便吃一點。一次,下課後我和先生路過小飯攤,他問我回家吃飯,還是在小攤上吃一點。我說:「隨便。」他說:「那好,咱們就吃這蕎麥條子吧!皇帝老兒未必享受過這么美味的佳餚。」這種小飯攤多賣玉米窩頭,蕎麥烙烙之類,來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車夫,賣報童叟。飯攤上只有一個條案,全無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蕎麥面很是顯眼,魯迅先生卻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著,還不時向周圍的人點頭。
回答問題
1.文中方括弧內應填入最恰當的詞是 ( )
A、情緒 B、感情 C、激情 D、熱情
2.把文章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為每一部分選擇一個最合文意的小標題。
第一部分的小標題是( )
A、教育 B、教誨 C、撥亮火花 D、為大眾服務 E、聽魯迅講課
第二部分的小標題是( )
A、夾鉛筆 B、免得誤學生 C、改正 D、講義錯字多 E、不拘小節的先生
第三部分的小標題是( )
A、早來晚走 B、吃飯 C、魯迅請我吃飯 D、津津有味 E、小飯攤
4.本文寫的幾件小事表現魯迅先生的什麼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徵?
5.本文是按什麼線索組織材料的?
(三)臨窗看柳
(1)今年春天,雖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綠,一夜之間,新綠滿枝,煞是可愛。但我因為競選課代表失敗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獃獃地望著窗外。
(2)風乍起,柳枝歡快地笑著、跳著,展示著自己,眼角、眉間洋溢著無限歡樂。我似乎聽到一曲柳哨的歌。歌聲中片片柳絮隨風飛舞。
(3)一會兒,風停了,柳枝恢復了它的平靜,垂了下去,它不能載歌載舞了,心中一定有著淡淡的憂傷,雖是這樣,柳枝依然保留著那象徵活力的綠色,希望能再把綠色寫在天空。
(4)就這樣,柳枝周而復始起飄起、落下;年復一年地返青、枯黃,永恆不變如一條真理。我看了許久,也明白了許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樹,用心支體公,你也會明白許多。
1.給下列加點字注間。
(1)煞 ;(2)柳絮: 。
2.「料峭」的含義是 。
文章開頭寫「春寒料峭」,其目的是為了: 。
3.從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點是 。(從下列詞語選出兩個:活潑 樂觀 嚴肅 勤奮 積極 圓滑)
4.首段中描繪的「窗外」和最後一段的「窗外」含義完全一樣嗎?請簡述理由。
答: 。
5.從寫作意圖看,「心中一定有著淡淡的憂傷」一句寫出了 。由此可見,本文明寫的是 ,實際要寫的是 ,這是一種 的寫法。
6.結尾說「我」「明白了許多」。據你看,他明白了什麼?
答: 。
7.全文共4段,請用「||」來劃分段落,畫在下面。
(1) (2) (3) (4)
8.文中運用不少擬人的修辭手法,請從文中找出一個例句。
擬人: 。
參考答案
(一)1.句號 「是你一直在爭取句號
2.善,信,頑強,進取,創造
3.「任何人都不會得到句號的。」
4.比喻 比如「人生是一句話」,又如「我用我的腳印落成文字」。
5.人生是一句話,要由我們的腳印落成美麗生動的文字,讓後人為我們堆起的那座墳墓豎起一個感嘆號。
6.「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二)1.D
2.第一部分:開頭……「抨擊時弊」。第二部分:「那時先生上課……免得誤了學生。」第三部分:「先生在北京大學教書……點頭。」
3.第一部分小標題是:撥亮火花;第二部分小標題是:「不拘小節的先生;第三部分小標題是:早來晚走。
4.本文通過三件小事表現了魯迅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青年的諄諄教誨。
5.本文是以事情的性質為線索組織材料的。
(三)1.(1)shà(2)sù
2.微寒 襯托柳枝生命力頑強(或:突出柳枝的特點)
3.樂觀 積極
4.不完全一樣 前一個指實景,後一個指更廣闊的天地
5.人的心情 柳 人 借物寫人(寫「象徵」算錯)
6.明白了人不僅在順利時應盡顯才華,更應在失利時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7.(1)||(2)(3)||(4)
8.柳枝歡快地笑著、跳著
⑤ 初一下冊語文文學常識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以雜文成就最高。
2、《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小說《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台灣女作家。「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個題目,語帶雙關,一方面指夾竹桃的敗落;另一方面象徵愛花的爸爸離開了人世。本文有兩條線索:主線是爸爸愛花,副線是畢業典禮。
3、《丑小鴨》選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選》 作者是丹麥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話作品主要有《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等。本文中的丑小鴨最突出的特點是對美好的熱切嚮往和追求。
4、、《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作者是俄國詩人普希金,史稱「俄羅斯之父」,他的詩歌代表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他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很大。
5、《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所謂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他們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稱「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壇, 而且是後世散文的楷模,彪炳於文學之林。
6、《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詞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張光年。《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樂作品,光未然作詞,冼星海譜曲。作品由《黃河船夫曲》《黃河頌》等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
7、《最後一課》的作者是法國作家都德,這篇小說以普法戰爭為背景,著重刻畫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的形象,表現了法國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標題《最後一課》指最後一堂法語課,不僅指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且蘊含著悲愴的氣氛和悲憤的情緒,體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寫成的「黃河頌」,民族精神頌。作者是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
9、《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詩歌塑造了木蘭深明大義、不貪圖功名利祿的品質和愛國精神。
「樂府」是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的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樂府是古代掌管音樂的機構。《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壁,簡稱「樂府雙壁」。
10、《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作者臧克家,中國現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中國新詩發展的見證人和開拓者。是詩人聞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譽為「農民詩人」。 1933年他的第一部詩集《烙印》出版,得到聞一多、茅盾等前輩的好評;次年,詩集《罪惡的黑手》問世,從此蜚聲詩壇。
聞一多是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詩集有《紅燭》《死水》著作收在《聞一多全集》中。《七子之歌》是聞一多先生1925年三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有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順,大連》。
11、《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俊友》(又名《漂亮朋友》)。
福樓拜是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他是莫泊桑的老師。
屠格涅夫是俄國作家,代表作有《獵人筆記》,《前夜》、《父與子》等。
左拉是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歌德是德國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等。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俄國的契訶夫 代表作《變色龍》《小公務員之死》
法國的莫泊桑 代表作《項鏈》、《羊脂球》《漂亮朋友》
美國的歐·亨利 代表作《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
12、《孫權勸學》選取自北宋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這是一部編年體通史的史書,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13、《觀舞記》選自《冰心全集》,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我國現、當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家。代表詩集有《繁星》和《春水》。
14、《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作者林嗣環,字鐵崖,明末清初人。
《虞初新志》是清朝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15、《偉大的悲劇》一文的作者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作方面。這篇文章選自《人類群星閃耀時》。
16、《荒島餘生》一文選自《魯濱孫漂流記》,作者是英國十八世紀著名小說家笛福,譯者是徐霞村。魯濱孫是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同時,他也是一個殖民者的形象,他後來就在島上把星期五變成了他的奴隸。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17、《珍珠鳥》一文的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從小喜愛美術、文學和球類活動。1979年以來發表了不少作品,表現出旺盛的創作力和突出的創作才能。主要作品有長篇歷史小說《神燈》,中篇小說《鋪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蓮》等。
18、《斑羚飛渡》一文選自《和烏鴉做鄰居》,作者是沈石溪,原名沈一鳴。1980年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所著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充滿了哲理內涵,風格獨特。
19、《華南虎》一詩選自《詩刊》,作者牛漢,原名史成漢,是「七月詩派」的重要成員。「文革」期間被關入「牛棚」,從事強制性勞動。70年代初,創作了不少詩歌作品,其中比較著名的除《華南虎》以外,還有《悼念一棵楓樹》《半棵樹》,已出版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等。
20、《馬》一文選自《世界散文精華•歐洲卷》,作者是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封。他的主要著作是用了40年的時間寫成的36卷的《自然史》。這部著作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幾大部分。
21、《狼》節選自《聊齋志異•狼三則》,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朝文學家。現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為其書房——聊齋所題的對聯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22、高爾基(1868―1936年)蘇聯文學的創始人,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代表作《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語)他的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⑥ 初一語文下冊古文原文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文言文原文、翻譯
5
《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即書詩四句,
並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
收族為意,
傳一鄉秀才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
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
明道中,
從先人還家,
於舅家見之,
十二三矣。
令作詩,
不能稱前時之聞。
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
「泯然眾人矣。
」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
於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
如此其賢也,
不受之人,
且為眾人;
今夫不受之天,
固眾人,
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翻譯:
金溪鄉民方仲永,世代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
(一天)忽然
哭叫著要這些東西。
他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向鄰居借來給了他,他立即寫下了四句詩,
並且
自己題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詩以奉養父母,
團結同一宗族的人為主旨,
傳給全鄉的秀才欣
賞他的詩作。從此指定題才叫他寫詩,他立刻寫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處。同縣的
人認為他才能奇特,
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
有的人用錢求他題詩。
他的父親以此為有利可
圖,每天牽著仲永四處拜訪本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已經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老家,在舅舅家看到了仲永,
(他已
經)十二三歲了,叫他作詩,不能和以前聽到的情況相當。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鄉,又
到了舅舅家,問仲永的情況,
(舅舅)說:
「完全如同常人了。
」
王先生說:
「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終
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
明,如此有才智,沒
有受到後天的教育,
尚且成為平凡的人;
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
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
受後天的教育,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
」
15
《孫權勸學》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
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
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
「士
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翻譯:
起初,
孫權對呂蒙說道:
「你現在當權掌事,不可以不學習!
」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為理
由推託。孫權說:
「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
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忙,比得上我嗎?我常常讀書,自認為很有好處。
」於是
呂蒙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與呂蒙討論事情,非常驚奇地說:
「你如今的才
干謀略,不再是過去吳縣的阿蒙了!
」呂蒙說:
「對於有抱負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用
新的眼光看待,長兄為什麼認清事物這么晚呢!
」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
友後離開。
20
《口技》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
會賓客大宴,
於廳事之東北角,
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
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
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其夫囈語。
既而兒醒,
大啼。
夫亦醒。
婦撫兒乳,
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
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
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
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
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
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翻譯:
京城裡有個擅長口技的人。正趕上大宴賓客,在大廳的東北角安放一個八尺長的屏障,
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障里,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個醒木罷了。客人們圍繞而
坐。一會兒,只聽見屏障裡面醒木一拍,全場靜悄悄的,沒有敢大聲說話的。
遠遠地聽到深巷裡狗叫,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打呵欠,伸懶腰,她的丈夫說夢話。接
著,小孩子也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摸著孩子餵奶,小孩含著奶頭哭,婦人
一面拍著孩子,
一面輕聲哼唱著哄他入睡。又有一個大孩子醒了,
連續不斷地說個不停。在
這個時候,
婦人用手拍孩子的聲音,
嘴裡哄孩子的哼唱聲,小孩子含著奶頭啼哭的聲音,大
孩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孩子的聲音,同時發出來,
各種妙處都具備。全場的
客人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看,微笑著,默默地贊嘆,認為表演得好極了。
不久,
丈夫打鼾的聲音響起來了,婦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隱隱約約地
聽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聲音,
盆子等器具翻倒傾斜的聲音,
婦人在睡夢里的咳嗽聲。
客人們
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漸漸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一個人大聲呼叫「起火啦」
,丈夫起來大聲呼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呼叫。兩個小孩
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
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
地叫。
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烈火燃燒發出爆裂的聲音,呼呼的風聲,
千百
種聲音一齊響了起來;
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
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
力的呼喊聲,搶救東西的聲音,
潑水的聲音。
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
有的。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每隻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來;
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
每張嘴裡有上百條舌頭,
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啊。
在這種
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大腿哆嗦打抖,
幾乎想要搶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障一看裡面,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
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25
《短文兩篇》
原文:
《誇父逐日》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
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共工怒觸不周山》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
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翻譯:
誇父與太陽賽跑,
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口渴,
想要喝水,
到黃河、
渭水喝水;
黃河、
渭水的水不夠,
往北去大湖喝水。
沒到,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丟棄他的手杖,
手杖化成桃林。
從前,共工和顓頊爭做皇帝,
(共工於戰中大敗)憤怒地撞擊不周山,支撐天的柱子折
了,系掛地的繩子斷了。
天向西北方向傾斜,
所以太陽月亮星宿向西北移動。地向東南方塌
陷,所以江湖流水、泥沙向東南方流去。
30
《狼》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
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
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
一個屠戶傍晚回家,
擔中的肉賣光了,
只有剩下的骨頭。
途中兩只狼,
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
把骨頭扔給它們。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隨。屠夫又把骨
頭扔給它們,後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
骨頭已經扔光了,但
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夫非常困窘,
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
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
打麥場的
主人在打麥場里堆積柴草,覆蓋成小山(似的)
。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
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過了一會兒,那隻狼的眼
睛好像閉上了,
神情很悠閑。
屠夫突然跳起,
用刀砍狼的腦袋,
又幾刀殺死狼。
屠夫剛想走,
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
另一隻狼在柴草堆里打洞,
打算從柴草堆中打洞進去,
來攻擊屠夫
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殺死
了狼。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
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
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
笑料罷了。
⑦ 初一語文下冊課文目錄
第一單元:1在山的那邊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短文兩篇:蟬 貝殼 4紫藤蘿瀑布 5童趣
第二單元:6理想 7短文兩篇 行道樹 第一次真好 8人生寓言 9我的信念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11春 12濟南的冬天 13夏感 14秋天 15古代詩歌四首 觀滄海 次北固山下 錢塘湖春行 天凈沙。秋思
第四單元:16化石吟 17看雲識天氣 18綠色的蟈蟈 19月亮上的足跡 20山市
第五單元:21風箏 22羚羊木雕 23散步 24散文詩兩首 金荷花 荷葉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梅 陳太丘與友期
第六單元:26皇帝的新裝 27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靜夜 28女媧造人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寓言四則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獅子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下:第一單元:1從百草堂到三味書屋 2爸爸的花兒落了 3丑小鴨 4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未選擇的路 5傷仲永
第二單元:6黃河頌 7最後一課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9土地的誓言 10木蘭詩
第三單元:11鄧稼先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作 13音樂巨人貝多芬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孫權勸學
第四單元:16社戲 17安塞腰鼓 18竹影 19觀舞記 20口技
第五單元:21偉大的悲劇 22荒島餘生 23登上地球之巔 24真正的英雄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兩小兒辯日
第六單元; 26珍珠鳥 27斑羚飛渡 28華南虎 29馬 30狼
⑧ 初一下冊語文湘教版課文內容
語文
(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是語言和文學及文化的簡稱。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現在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目前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漢語文。
⑨ 初一語文下冊知識點
我初三了。這是老師給我們總結的所有知識點。都是答題方式。。。記住這些。以後對你一輩子都好、學姐可是從優盤里摳出來的呢。。。學姐只能幫你到這了、、、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特殊句式:判斷句(者…..也,為…..是, 「即」 「乃」 「則」 「皆」 「本」 「誠」 「亦」 「素」 「必」)、被動句(「於」 「見」 「為」 「受」 「被」 「受……於」)、省略句(承前,蒙後,自述,對話「人物/曰:….」)、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疑問句
二十五、句子成分:
主語:表示句子主要說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詞.代詞.數詞.動名詞.動詞不定式等充當
謂語:謂說明主語的動作,狀態或特徵.行為。
表語:是謂語的一部分,它位於連系動詞如be之後,(主語+連系動詞+表語)說明主語身份,特徵,屬性或狀態。它又叫作主語補足語。表語位於系動詞之後,主要由名詞、代詞、形容詞、數詞、副詞、介詞短語、分詞(短語)或動名詞(短語)等來充當。
賓語: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跟在及物動詞之後,能作賓語的有名詞,代詞,動名詞,數詞,動詞不定式等。
定語:在句中修飾名詞或代詞的成分叫定語
狀語: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狀語。用作狀語的通常是副詞,介詞短語,不定式和從句等。狀語一般放在被修飾的詞之後或放在句尾。副詞作狀語時可放在被修飾的詞前或句首。
賓補:補充說明賓語,用形容詞,名詞,動詞不定式充當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⑩ 初一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七年級(上)期末考試
語文試卷
(全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鍾)
溫馨提示:親愛的同學,你拿到試卷後,請先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寫在密封線內規定的地方,然後答卷。
一、 積累與運用(18分)
1、給加點字注音,給拼音在對應的田字格內寫漢字。(4分)
( ) ( ) ( ) ( )
稱職 棲息 玷污 枯涸 zhù níng qì mì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形、讀音及字義都正確的是( D )(1分)
A、明察秋豪 「豪」讀háo 意思是: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B、怡然自得 「怡」讀yì 意思是:安適、愉快
C、可望不可及 「及」讀jì 意思是:靠近、接觸
D、苦心孤詣 「詣」讀yì 意思是:(學業、技術)所達到的程度
3、下面語句都有語病,請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在老師的幫助下,(使)X他很快有了進步。
②、新課程改革後,我們學校(開設)改(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讀書活動。
③、新學期,老師(採納)並(聽取)調換了同學們的意見。
④、(能)X否推進讀書活動是提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之一。
4、請根據同學的文學常識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號對應填在表格內。(3分)
作家:①朱自清 ②魯迅 ③郭沫若 ④老舍 ⑤安徒生 ⑥泰戈爾
作品:①《金色花》6 ②《濟南的冬天》4 ③《皇帝的新裝》5
④《風箏》2 ⑤《春》1 ⑥《天上的街市》3
5、請根據語言環境或提示,填寫出相應的課文原句。(6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情致纏綿,音調諧婉,對仗工穩,宛如天成。
②、問渠哪得清如許?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觀書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④、夕陽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馬致遠《天靜沙•秋思》)
⑤、____稻花香里說豐年_____,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_______今夜月明人盡望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誰家______ 。 」。
二、古詩文閱讀(17分)
(一)古詩詞鑒賞。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4題。(6分)
觀 滄 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勝至哉,歌以詠志。
1、「以觀滄海」的「觀」字在全詩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詩人東臨碣石,觀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四句最能表達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面A、B詩句都是寫秋景,然而寫出的景物特點、語言風格和誦讀時的情感基調卻截然不同,請你說明它們的不同之處。(3分)
A、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景物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