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二年級語文教學案例

二年級語文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 2020-11-21 15:44:56

『壹』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我是什麼教學案例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第一課時
1、故事導入:同學們,今天我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不想認識他們呀?(播放錄音故事)
(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了解了課文大意。)
2、謎語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條謎語,看看你能猜到謎底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板題)
對話平台
1、給學生充分地時間自由讀課文。同時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強調標出的生字、詞語,注意難點的字音。如:"躁、災"是平舌音;"稼"是第四聲,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等。
3、讀書交流,鼓勵質疑。說說讀完課文你了解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對問題進行梳理、歸納、解答。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讀書質疑的良好習慣。教師有效地收集學生讀文後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程與走向。)
識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11個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指認,交流識字的方法。
2、請同學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生字和詞語。(參見"我會讀")。
3、分組開火車讀字詞比賽,評出優秀小組,讀得不準的,請組內的同學幫助糾正。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沖、曬、池、浮"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以及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教師范寫。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以及"兩點水"和"三點水"在寫法上的異同。
3、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談話
師:同學們, 學到這里你已經學到了什麼或會干什麼,接下來你們想做些什麼呀?(學生自己說想干什麼,學生可能說出以下的活動意向。)
1、用學會的詞語說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和夥伴一起合作讀課文,讀最喜歡的段落。
3、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朗讀。小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學生讀文識字以後,充分尊重學生意願,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扎實有效地學習。)
匯報
學生根據自主的學習活動,匯報學習成果,交流學習感受。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導入
1、用自己喜歡的記生字詞。聽寫生字詞,然後說出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鞏固識字。同桌檢查寫字情況。
2、指讀課文,師生評議。
啟思
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會不斷變化的。那麼水是怎樣變化的?水除了變化以外,還有什麼特點呀?你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這些問題弄懂呢?
2、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交流方法。(學生可能會提出"小組讀書,邊讀邊記"、"畫表格填寫"、"故事表演"、"繪畫表現"等方法。)
(這樣的設計應該建立在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問啟思,討論探究閱讀理解的方法,充分發揮了閱讀主體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的特點可能會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有效地學習。)
探究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及時關注各組學習情況,因材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正確地運用自主選擇的閱讀方法,以確保學習質量。
展示
1、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小組學習),匯報學習情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以下的問題。
(1)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第3自然節)
(3)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師可利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認識和理解。組織評價各組的學習情況,特別注重對學生合作情況,創新方法及學習態度的評價。
(充分相信學習,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自主學習。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組織者、合者、促進者的作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合作學習及主動探究的意識。)
談話
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與危害?
演讀
1、引導學生結合對文中重點語句的體會和理解,練習感情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讀出"落、打、飄";用愉快、輕柔的語氣讀出白雲與紅霞的美麗、可愛;用沉悶的語氣讀出雲的"沉甸甸";用輕而慢的語調讀出水的"平靜、溫和";用稍強的語氣讀出水"洶涌澎湃"等。
2、 練慣用自己的話說說"水的變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組織學生分別戴上"水、汽、雲、雨、雹子、雪"的頭飾,表演課文內容。適當加上運用和表情。
(從讀到說最後到演,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利用了兒童善於表現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能力。)

『貳』 試結合自身教學案例詳細說明二年級語文課為什麼要進行課堂觀察

一、案例背景
學科:語文
課程名稱:從現在開始
二、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體課文,介紹了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他讓動物們輪流當「萬獸之王」,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裡的新首領。課文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充滿童真的語言滲透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符合現代潮流,教育學生懂得相互尊重才是大家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這篇課文位於第四單元第六篇課文,要繼續以「讀課文了解內容」為訓練重點,課文層次清晰,2~4節的結構相似,適於開展從扶到放的師生教學活動。但課文篇幅較長,生字較多,需要重點理解「宣布、議論紛紛、熬夜、叫苦連天、習慣」等詞語,因此字詞教學的任務較重;再者,課文傳達的人本主題的道理,看似簡明,其實內涵豐富。
(二)學習者的分析
學生的自學生詞的能力,有了一定積累,對識記字形、字音,能比較熟練、
自主地進行,個別字(如:「慣」)在書寫規則上,還需老師的提醒。詞意的理解是課文理解的基礎,學生一般根據生活經驗來理解,因此要集中教學,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學生的概括能力尚弱,不必要求他們既簡練又准確地歸納文意,老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反復讀文,說出故事的基本情節,注意避免啰嗦和表述不完整。學生對課文的中心往往停留在就事論事的水平,要老師適當地指引他們總結出有普遍價值的道理。
( 三)目標制定
1.教學目標
1) 在語言環境中學習認識9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書寫5個漢字。
2)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生活情趣和道理;結合重點詞句朗讀感悟,初步培養語感。
3)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尊重別人,與人和睦相處,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擁護;對童話中的「人物」發表自己的看法,大膽說出自己的體會。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繼續在語言環境中自主識字,鞏固識字的好方法,理解文中「宣布、議論紛紛、熬夜、叫苦連天、習慣」關鍵詞。
2)引導學生在各種朗讀活動中,感受課文蘊含的道理。
( 四)教學策略說明
1.明主線抓重點
不管教材多長,理清主線甚為必要,主線明才能思路清、操作易,效果好。教學主線根據教學目標而定,或以情境為主線,或以朗讀為主線,或以訓練為主線等等。《從現在開始……》的教學,我以選接班人的中心內容為主線,設計教學。獅子要選接班人,命令貓頭鷹、袋鼠、小猴子先後上任,最後猴子當選了,為什麼?貓頭鷹、袋鼠為什麼不能當選,圍繞此中心,引導學生讀文、感悟、說理、表達。至於重點,有重點詞句,有重點節段,本文的重點是貓頭鷹、袋鼠、小猴子發表的三次命令,讓學生通過品讀、研讀、感情讀,先搞清命令的不同內容,再進行思考,為什麼三個小動物會發出不同的命令、得到不同的反響。從中領悟,前兩個命令是根據自己的習慣強加給其他的動物,當然不受歡迎,而小猴子的命令是開放式的,尊重了每個小動物的習慣和個性,所以大受擁護。由此抓住重點感悟,摒棄了逐節逐句的分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創情境重實踐
獅子要選獸中之王,必然涉及到許多動物,在這動物生存的世界中,必然有其生存的背景,為使學生在學習中有真情實感,彷彿身臨其境,我藉助媒體,創設情境,展現了森林圖象,並根據學生的各自喜好,製作動物頭飾,讓學生戴上,老師我則戴上獅子的頭飾,和學生一起成為森林中的一員進入情境,饒有興趣地在情境中學習。我們還引進了民主表決的方式,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角色用「按、按、按」互動反饋設備,對競選獸王的命令投票表示歡迎或不歡迎,通過投票計數的結果讓學生明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的決定,是得不到大家的認可的。當然在投票之後,我還設計說話了訓練環節:讓學生扮演的「小動物」對貓頭鷹、袋鼠的命令發表意見,從大多數角色的角度來說,動物們對兩項命令是十分不滿的,在角色體驗中,學生對三個命令的實質有了更為切身的體會。在教學中,還考慮到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比如貓頭鷹命令所有的動物晝伏夜出,小豬、山羊等會表示歡迎,但狼和狐狸則應該認同這種安排,所以在學生各抒己見時,有意識地關注這些學生,讓他們發表意見,避免學生隨大流、沒主見的惰性思維,也強化了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這種寓感悟於實踐活動之中的教學,比以往上這類課文,僅在教學後讓學生角色表演更富有實效。

『叄』 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全冊)

嗯好🍱️🍱️🍱️🍱️🍱️🍱️🍱️←_←

『肆』 小學二年級語文帶教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多年的中年段的教學中,我不斷嘗試以教師的「教授為主」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巨大動力,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發展。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第八冊的課文,本課屬於書信體的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

我們的學生生活在中國這片比較和平的聖土上,很難體會到「戰爭」這個可怕的代名詞意味著什麼!很難想像出作者雷利的痛苦心境。基於此,我特在此次的實驗匯報課上執教了這一課,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們初步了解戰爭,了解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何等的痛苦,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樹立全球觀,樹立維護世界和平的觀念。

二、案例描述

本課共分兩課時。

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如下:

1、復習檢查,引入新課。

上課開始,先進行「三分鍾小測」(聽寫詞語),檢查學生積累詞語的能力,並在學習小組長的組織下進行小組評改,填寫好小組評價表。再以問題「這個中國孩子發出什麼呼聲?」、「他為什麼要發出這樣的呼聲?」引入新課的教學。

2、個性閱讀,琢磨品味。

教學描寫「世界並不太平」這個部分,我先讓學生個性閱讀,琢磨品味,自已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討論解決,特別是教學「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這兩句,我讓學生拿出自已課前收集的戰爭資料,進行交流討論,認識當今世界和平環境。課堂上,他們從不同渠道得到信息的能力,令我驚嘆!接著,我又在學生反饋的基礎上,播放出伊拉克戰爭畫面,學生目睹著這一幅幅血淋淋的畫面,對戰爭的憎惡之情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於是,我又趁勢讓學生當場把自已此時最想說的話表達出來,他們暢所欲言,充分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

3、激情朗讀,呼籲和平。

教學「雷利的呼籲」這個段落,我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始終以「你讀懂了什麼?」來貫穿整段的教學,再配以和學生一起激情的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學生情緒高昂,彷彿與作者融為一體,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接著,我又特意把黑板的使用權留給了學生,讓他們上台在黑板這個神聖的地方寫出自已的心聲,寫出自已對和平的渴望。他們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樂曲伴隨下,大膽地書寫自已的情懷,達到了整堂課的高潮。

4、拓展延伸,自主綜合實踐。

討論:作為小學生,為了制止戰爭,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

三、分析反思

讀書,不是人在讀,而是心在讀,是心與心的交融,所以,要讓學生進入讀書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鳴的火花。在閱讀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學生用「心」讀書,啟發學生融入角色,激勵學生進行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教學「雷利的呼籲」部分,我引導學生把自已融入語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進行朗讀實踐。當學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語調來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時,全班同學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實現了與文本的對話。課上,正如我想像的那樣,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對文中感情的體會超出了我的預想,這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閱讀教學中"讀"
的好處。因此,我們不能為教教材而教教材,應該更靈活的運用教材,為教學所用,適當安排。

馬巴士卡里雅曾說:「只有自由才能學到知識」。讓學生意識到自已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主人,這是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在教學「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世界並不太平……」這兩段話時,我讓學生拿出自已課前收集的資料,談談自已的感想。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們的回答並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我想,當時,我如果能重視學生課堂上的一些生成性的資源,再讓他們自由選擇夥伴,合作討論交流世界部分地區的局勢,暢所欲言彼此的感受,相互碰撞,相互補充,相互融合,效果會更好一些。課堂應該是學生表達與交流的樂園,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多元反應,珍視學生的獨特見解。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的,提倡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做到這一點。如:我設計了「你們讀懂了什麼?」這個問題,讓學生交流讀後的感受、收獲;小組探討學習,質疑問難,解決問題;把板書的使用權留給學生;等等。這些都改變了傳統的接受性學習「師問生答」的現象,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動「學問」的地位。

語文即生活,生活實際是語文教學取之不盡的源泉。在教學中,我們要創造性地還原課文的本真,創設情境,才易於使學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我們語文的閱讀教學,應該是生活的再現和提高,應該是學生感受生活,學習生活的過程。唯有此,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所以,通過這節課也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去學習語文,實際上是為學生選擇了一條學習語文有效的捷徑。


『伍』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麼》德育滲透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我是什麼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能按筆順規則,在田字格中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災、害、黑、器4個生字。並通過觀察與書寫,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同時在老師的提醒下,自覺糾正不當的寫字姿勢,養成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2、藉助圖片、動作演示、等不同方式朗讀課文,讀出水的神奇。3、在反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評價方案的設計:1.對於目標1,可通過觀察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書寫習慣、學生在課本上書寫的生字、巡視學生寫生字的情況等方式來評價寫字目標落實情況。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與良好的寫字習慣應達95%以上。2.對於目標2,可採取傾聽、觀察、品讀等手段,通過自由朗讀、指名朗讀,小組讀,動作演示、創設情景讀等方式來評價。最終落實目標的應達95%以上。3、對於目標3,在學生讀懂句子,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通過指名說、以及傾聽學生的讀書聲落實情況,目標達成度應95%以上。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朗讀課文。教學難點:知道雲、雨、雹子、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教學准備:字卡、多媒體課件。教學流程預設:一、復習鞏固,板書課題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30課的生字寶寶,還能叫出他的名字,並為他們找一個朋友嗎?(請兩至三列孩子讀。)2、同學們的生字掌握得真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30課《我是什麼》,(板書課題)。我是什麼呢?老師貼小水珠圖。(設計意圖:讓孩子在回顧生字同時,喚醒孩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激起孩子學習興趣。)二、品讀課文(一)朗讀感悟第一自然段。1、多麼可愛的小水珠呀!它還會變魔術呢?就讓我們看看小水珠都會變成什麼呢?(課件展示)那文中又是怎麼說的呢?請孩子們自由讀讀課文的1—3自然段,找出小水珠變成了什麼?2、小水珠能有這么多變化,真神奇!那它是怎樣變的呢?課文中是怎麼說的呢?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找小水珠是怎樣變成汽的句子?(一名學生讀文,其他學生聽、找。)交流:誰能說說小水珠是怎麼變成汽的?多神奇呀!誰能讀出它的神奇?指名讀,齊讀。3、「汽」又是怎樣變成「雲」的呢?誰來讀讀汽變成雲的句子?(指名讀)「雲」多像一位愛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話告訴我們了?(有時候穿著白衣服,有時候穿著黑衣服,有時候又把紅袍披在身上,)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愛美的姑娘吧!(課件展示)穿白衣服的雲叫什麼雲?那穿黑衣服的呢?早晨把紅袍披在身上叫什麼?晚上把紅袍披在身上又叫什麼?這樣美麗的姑娘你喜歡嗎?(喜歡)讓我們來讀一讀,讀出對她的喜愛吧!(自由讀、指名讀、齊讀。)(二)、品讀學習第二自然段1、飄浮在空中的雲還會變呢?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自然段吧!交流:我又變成什麼了呢?(雨、雹子、雪)(1)你能從文中找出變成「雨」的句子讀一讀嗎?雨是怎樣從天上下來的?你能邊讀邊加上動作嗎?(2)你能從文中找出變成「雹子」的句子讀一讀嗎?「雹子」是怎樣從天上下來的?那你也能加上動作讀一讀嗎?(3)雪又是怎樣從天上下來的?你能從文中找出變成「雪」的句子,邊讀邊加動作讀出來嗎?(4)出示第二段,生齊讀,邊做動作邊朗讀。3、三個不一樣的動作,就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三種不一樣的變化,雨落下來,雹子打下來,雪花飄下來,還會變成水的模樣,水就是這樣循環變化著,多麼有趣的水呀!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生說後,教師補充。)山谷中總是彌漫著……(霧)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層……(霜)雨過天晴,天空會出現……(彩虹)夏天的早晨,荷葉上會有……(露珠)冬天很冷,河裡會……(冰)(三)學習第3自然段過渡:水有這么多的變化,可他總有居住的地方吧,那你們知道我平時生活在哪裡嗎?我的家在哪呢?(池子里、小溪里、江河裡、海洋里。)1、現在孩子們都累了,請趴在桌子上睡一會兒吧!好!該起床了,剛才孩子們睡覺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亂動、也沒有一個人講話,這就叫做——安靜對!叫安靜,那咱們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靜不安靜,(課件展示)大家看,這里的水好像在睡覺,安靜嗎?那誰能把這句話讀得讓大家覺得安靜?(指導: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讀得真好,輕輕的就像在睡覺呢!你的聲音有點大了,會吵醒他的,你輕輕的讀一下。)2、大家再來看看小溪在散步的樣子,誰能說說他是怎樣散步的?對!誰能讀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語氣。3、請孩子們再來看看水在江河裡是怎樣奔跑,在大海里是怎樣跳舞、唱歌、開大會。(課件展示)。看圖:你感覺到水在江河裡奔跑的速度怎樣?那跳舞呢?唱歌、開大會呢?誰能來讀一讀讓大家感覺到水在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讀得真好,我彷彿到了江河裡;在江河裡跳舞、唱歌、開大會!多熱鬧的場面,請你大聲讀出來吧!)3.指名練讀、分組讀、比賽讀、齊讀。(四)學習第四自然段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感覺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樣,可是他還有一點小脾氣呢!1.請自由讀一讀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麼說的?誰來介紹一下水的脾氣呢?(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誰知道什麼是「溫和」?什麼是「暴躁」?溫和----暴躁還是一對反義詞呢!2.那麼,我什麼時候我很「溫和」?指導讀;什麼時候又很「暴躁」呢?指導讀。讀得真好!看來水的脾氣的確時好時壞,溫和時,他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是人類的好朋友;可發起脾氣來卻也無情,給人們帶來災難。3.課件出示資料印尼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中死亡的人數達16萬6千人,全世界在此次海嘯中死亡的人數竟高達22萬5千人。(圖片展示)同學們,了解了水的脾氣,你想對她說點什麼呢?4、那我們來讀一讀最後一句話,看看人們是怎樣管理它的。交流:人們都想出了什麼法來管理它的?(課件展示)修建水壩,排洪、蓄水,發電;修建水渠,合理利用水資源。5、談話小結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面對世界上水資源的不斷減少,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你想對身邊的同學和老師說點什麼嗎?(節約用水)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節約每一滴水,爭做「節水小衛士」吧!(設計意圖:加強讀書實踐。語文學習的過程不在於接受系統的語文知識,本課我試圖通過指導觀看色彩鮮艷的圖畫、動作演示朗讀等,使學生的情緒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把有趣的東西學得更有趣。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三、寫字指導1.觀察字的結構,重點指導災、害、黑、器2.師范寫,生書空寫。3.生描紅、練習,師巡視指導。

『陸』 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二年級語文的案例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教師以語文課程標准為依據,以語文課本為憑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指導學生開展語文閱讀實踐活動。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語言、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吸取知識,提高認識,發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也中提出: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運用現代技術更好地養成收集、處理信息的習慣,提高語文能力。教師應充分、有效地運用媒體、網路等現代技術搜集、處理和運用信息,並在學習過程中合作交流,使現代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信息技術有著其獨有的作用,合理使用將在學科教學中起到較好的輔助和促進作用。成為學生獲取信息、合作學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和途徑。尤其可以改變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閱讀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克服學習困難。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現狀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所體現的先進性,得以廣泛應用於小學教學的各個學科之中,特別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突出了它的優勢。但是實踐證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中還存在盲目性、形式主義的現象,甚至將語文閱讀教學課變成了教師課件製作水平的展示台。沒有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促進作用。
四、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和產生的相應效果
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體現的優勢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畢竟只是輔助學習的一種手段,我們應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量和度,要讓課堂錦上添花,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只有根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深入研究使用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方式方法,才能發揮這種教學工具的巨大作用,產生相應的效果。
(一)啟其所感,導其所難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合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可幫助教學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達到「啟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
1.篩選具體形象信息資源將抽象事物具體化,幫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皮亞傑(J.iaget)的構建之一:理論形象的學習情境,使教學直觀化、模型化、動態化。能夠表現思維的復雜性,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起學生持續探索的興趣,對問題從多角度進行解釋,完成知識的意義構建。
【案例1】人教(實驗)版小學第四冊中《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描繪了我國首都北京那燈光燦爛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這座文化古城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贊美之情。本課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在於詞語句子的理解。
全文六個自然段都是圍繞燈光夜景寫的。北京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為了表達北京城的迷人景色,文章運用了很多四字成語。如:夜幕降臨、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絢麗多彩、川流不息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雖然思維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恆性,但這種思維運演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和發散性思維還很弱。對於抽象的事物,還無法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特別是對課文中比較抽象的字、詞的理解能力還很薄弱。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可見具體形象的直觀作用不容質疑。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字、詞的意識,為理解句子和課文內容打好基礎,只有將抽象的事物轉換為具體形象的事物。而信息技術它不僅能將大量的知識信息快速地反映給學生,而且還能將抽象的事物通過具體的畫面變得通俗易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圖片的展示,使學生真正能感受到課文所描繪的北京夜晚的輝煌、亮麗。

『柒』 小學二年級語文《我是什麼》教案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字。在朗讀中感悟「落、打、飄」的不同。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4、激起小學生愛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樣變化。
教學難點:了理解水的變化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具准備:
1、生字詞語卡片、故事錄音、反映水的變化的錄像片或課件。
2、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教學流程設計
一、復習生字詞語
(低年級始終以詞句教學為主。及時鞏固,加深印象。)
二、猜謎語引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1)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雲)
(2)線兒又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落在水裡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雨)(3)白色花無人栽,無根無枝又無葉。一夜北風遍地開,此花源自天上來。(雪花)
(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靂啪啦從天降。小孩撿起捧在手,慢慢變成水一汪。(冰雹)
2、小朋友猜謎語的本領可真高,請大家再仔細觀察這些謎底,你發現了什麼?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它們有關的課文,我們親切的跟它打聲招呼吧!(板書:我是什麼)指名讀、齊讀課題。
(用謎語引出課題及相關內容,然後交流課前所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積極思考,調整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三、細讀、品讀課文1、2、3段
1、同學們的生字掌握得這么好,相信課文也一定讀得好,請小朋友邊讀邊想:我是什麼?
2、老師貼圖:多麼可愛的小水珠呀!它還會變魔術呢?看看我能變成什麼?誰來讀?(板書圖片:雲 雨 雹子 雪)生講。
3、 小水珠能有這么多變化,真是太神奇了!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一小節,說說他是怎樣變成汽的?
4、課件出示(水變成汽)水珠哪去了,請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范讀,指名讀,自由練讀
5、 課件出示描寫雲的句子和句子對照的圖,細細地品讀,讓學生感受雲就像一位愛美的小姑娘,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句子美讀。
6、 自由讀——指名讀(評價:一般:誰能讀這種喜歡。好:從你的朗讀中我想你一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很得意。誰願意挑戰他?特別好:瞧,你讀得樂滋滋的樣子一定很喜歡。
7、學著他們的樣子,自由再讀──男女賽讀──大家齊讀。
8、飄浮在空中的雲還會變呢?請小朋友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
9、 練習說話,我是雲,我會變成( )( )和( )
10、 同學們,他們從天而降的樣子一樣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重點理解「落、打、飄」)指導讀雨落得溫柔,冰雹打得野蠻。雪花飄得輕逸。
(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用詞的准確。)
11、 練習讀這幾句話,喜歡哪句就讀哪句。
12、 表演讀──挑戰讀──齊讀
這會兒,我們的水就有了這么多變化,真是太神奇了。
(朗讀評價對於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朗讀欣賞和朗讀能力非常重要。我們經常在低年級課堂上看到,一開始學生朗讀熱情非常高,可是由於教師的評價激勵沒有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學生朗讀的熱情就如同泄了氣的氣球一樣,越來越蔫。所以朗讀指導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整節課的成敗。)
13、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出示音樂課件)師范讀第三段,問:同學們,你好象看到了什麼?(同學們的想像力真豐富呀!)這是一幅多美的圖畫呀?同學們,你們想讀嗎?
(從讀到說最後到演,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利用了兒童善於表現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能力。)
14、課堂小結:結合板書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看,雨、雪、雹子回來後又將回到水的模樣,水就這樣不斷的循環變化著。
(從部分到整體,及時梳理學生所學知識,內化自己的知識結構,為下一步學習做好准備。)
15、拓展生活 你們在生活只看到過水的變化嗎?

出示句式: ,就變成,人們管我叫。

(生活即語文,老師一定要善於打通學生生活與語文的通道,同時利用其訓練好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四、自讀課文第四段
同學們,水在自然界這的變化我們弄明白了,不過,要真正認識水娃娃,了解水娃娃,咱們還要到它的家裡去看看,還得去熟悉它的脾氣。自讀課文第四段。
1、思考:你知道了什麼?
2、同桌交流3、指名說。
4、練慣用自己的話說說「水的不同性格」。
5、拓展交流
水對人類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說說人類想出了哪些辦法讓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在朗讀交流中明晰課文內容,然後拓展課外,「說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與危害?練慣用自己的話說說"水的不同性格"。」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練習了說話,還培養了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環境的意識。)

作業設計:
自選:
1、 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舉例說說,再寫下來。
2、你有什麼好辦法讓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
板書設計: 我是什麼


汽 雲 雨 雹 雪

望採納,歡迎隨時追問,謝謝

熱點內容
小學班主任師德師風自查材料 發布:2025-09-17 06:44:53 瀏覽:451
從化教育局 發布:2025-09-17 06:16:02 瀏覽:247
歷史課評課 發布:2025-09-17 05:02:47 瀏覽:682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1:33:44 瀏覽:18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17 01:12:32 瀏覽:660
師德師風考核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6 22:50:26 瀏覽:234
對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22:05:57 瀏覽:986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練習 發布:2025-09-16 21:14:15 瀏覽:472
英語碟 發布:2025-09-16 19:47:24 瀏覽:412
什麼開放 發布:2025-09-16 17:40:01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