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2014年高考語文

2014年高考語文

發布時間: 2020-11-21 16:13:22

1. 2014年高考語文天津卷病句題答案

2014年高考語文天津卷病句題題目是: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創新的潛能,要激發這種潛能,就要看能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B.17世紀至18世紀,荷蘭鑄制著名的馬劍銀幣,逐漸流入中國台灣和東南沿海地區,至今在中國民間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組織內,優柔寡斷者和盲目沖動者都是傳染病毒,前者的延誤時機和後者的盲目沖動均可使企業在一夕間造成大災難。
D.如果僅僅把這部話劇理解為簡單意義上的反映兩個階級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的一次憤懣的碰撞的話,那麼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審美價值。

【答案】C

試題分析:
A「激發潛能」和「能否」一面對兩面;
B主謂搭配不當,應在「鑄制「後面加「的」;
D語序不當,應將「僅僅」放在「理解」前。

2. 2014年全國共有多少套高考語文卷

18套,兩套課標,一套大綱,北京,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安徽,遼寧,天津,湖南,湖北,江西,重慶,四川,廣東,上海。

3. 2014年高考語文廣東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我下載 好了

把你郵箱給我~~

這個上面傳不了

接受到了吧 QQ!!!

4. 2014年高考語文默寫范圍

名著:
必修一:《論語》《大衛 科波菲爾》必修二:《家》《巴黎聖母院》必修三:《紅樓夢》《高老頭》必修四:莎士比亞戲劇,《談美》必修五:《三國演義》《堂吉訶徳》
名著考試主要看你們語文書後面的名著導讀目錄,這里給出了目錄,一般來說莎士比亞戲劇和《談美》這兩本考的略少,其它考的比較多。題型好像就是一個選擇題,有沒有其它題型我不太記得了,這個還是要問問你們老師。這些名著最好自己多看幾遍原著,時間不夠可以結合練習挑一些章節來看。

2013年江西省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全部):http://gaokao.tl100.com/201303/227247_10.shtml
2012年江西省高考語文默寫范圍:http://wenku..com/link?url=--

5. 2014年高考語文遼寧卷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遼寧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9分)
1.(3分)C 2.(3分)B 3.(3分)B
二、(36分)
(一)(19分)
4.(3分)A 5.(3分)A 6.(3分)B
7.(10分)
(1)(5分)盜賊張敵萬在這中間建造巢穴,趙立堅決不跟他往來,所以楚州運糧的道路更加阻塞。
(2)(5分)五次用書信催促(劉)光世聚集軍隊,光世最終沒有執行。
(二)(11分)
8.(5分)
此句採用了比擬(擬物)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變得形象、生動。
9.(6分)
答案一:此詞主要表達了春色惱人的孤獨惆悵之感。上片抒發了卷簾放愁愁仍在的無奈、缺少詩朋酒侶而自對鳥語的寂寞之情,下片抒發了大好春光無人欣賞的惋惜、吟詩而未成的遺憾、梨花飄落如雨的悵惘之情。
答案二:此詞主要表達了春景無限的欣悅自得之情。上片抒發了卷簾放去春愁的暢快、雖無友人卻獨對鳥語的悠然之情,下片抒發了飄飄絮影脈脈蘋香春在無人處的驚喜、梨花飄落如雨詩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答案三:此詞既有孤獨惆悵的春愁,又有春景無限的歡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夢初回濃濃的春愁,也有自對鳥語趣味橫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無人處的驚喜,也有梨花飄落如雨的悵惘。
(三)(6分)
10.(6分)
(1)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2)騏驥一躍 駑馬十駕
(3)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三、(25分)
11.(25分)
(1)(5分)
答B給3分,答A給2分,答C給1分,答D、E不給分。
(2)(6分)
①女老闆的兩次「看看」,表明她已經知道數學家算錯,但對是否說明真相有些猶豫,最終選擇了偏向數學家,透露了對他的好感。
②數學家女友的兩次「看看」,表明了她的不解和氣憤,她覺得這兩個人不可理喻,於是怒而離開。
(3)(6分)
①使故事情節平中見奇,形成高潮;②使女老闆和數學家的形象更加豐滿;③進一步揭示人際交往中情商重要性的主題;④增添作品的情趣,讓人回味。
(4)(8分)
贏得愛情的原因:精於數學計算,為人耿直,樂於助人。
失去愛情的原因:性格偏執,與人交往中缺少理解和溝通。
啟示:①處理問題要堅持原則與變通並重,與人相處要善於理解和溝通;②原則就是原則,這是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
四、(25分)

12.(25分)
(1)(5分)
答A給3分,答C給2分,答B給1分,答D、E不給分。
(2)(6分)
①作為一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北京等城市充滿熱愛;②侯仁之對榆林、承德、北京等許多城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了它們被埋沒的歷史;③侯仁之積極參與城市保護工作。
(3)(6分)
①交代侯仁之選擇歷史專業的原因;②寫出了侯仁之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使傳主形象更加豐滿;③體現了傳記的真實性;④為下文介紹侯仁之的學術研究及成就作鋪墊。
(4)(8分)
①對國家民族深沉的愛;②富有創新精神,有打破舊傳統的勇氣;③注重實地考察的研究方法;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關注現實的精神。
五、(20分)
13.(3分)D 14.(3分)D 15.(3分)C
16.(5分)
長征三號丙改二型火箭將搭載「嫦娥五號試驗器」執行發射任務,它進行了多項技術攻關。
17.(6分)
①多數希望開設禮儀教育課程
②多數認為禮儀教育的責任應由國家、學校和社會共同承擔
③學生比市民更加強烈
六、(60分)
18.(60分)

6. 2014年安徽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14年安徽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藝術家和一位劇作家就演員修改劇本台詞一事,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表演藝術家說,演員是在演戲,不是念劇本,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台詞。

劇作家說:劇本是一劇之本,體現了作者的藝術追求:如果演員隨意改動台詞,就可能違背創作的原意。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6)2014年高考語文擴展閱讀:

該題的立意示例:

1、人與自然:要尊重自然,肆意違背規律會遭受自然的懲罰;在遵循自然規律這個根本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人與自我:人生如戲,生活是劇本,我們是演員。我們應當遵循內心的選擇,不斷突破劇本的限制,演繹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3、人與社會:劇本猶如社會規則,每個人(演員)只有遵循規則,才能達成社會的和諧;規則也是人制定,只要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不斷突破規則,大膽創新;個人的夢想和社會的夢想只要在根本是一致的,我們可以盡情演繹屬於自己的精彩。

4、此外,可以從材料觸及的表演藝術家、劇作家以及兩者辯證統一角度的共三個角度確定立意。如以文化話題,可以確定如下立意:

(1)表演藝術家的角度——「六經注我」,方能實現文化創新。

(2)劇作家的角度——「我注六經」,尊重傳統文化。

(3)辯證統一的角度——在「我注六經」的基礎上,與時俱進,處理好文化繼承和創新的關系。

7. 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答案新課標題現代文閱讀 的解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實用解題技巧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托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
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准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干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准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記:題干提示了答題范圍,題干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干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干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干體現了答題規律。
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牢記:
1、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
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

8. 201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2卷14題語病題

A句成分殘缺;B句偷換主語;D句句式雜糅。正確答案是C.希望採納。

9. 近十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全國卷)

近十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全國卷)如下:

1、2009年

兔子是歷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展,將小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龜學會游泳,又多了一種本領,心裡很高興: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游,你們四條腿還不能游?成功的90%來自於汗水。加油!呷呷!」評論家青蛙大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麼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2010漫畫作文:

拓展資料: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考試日期為每年6月7日、8日,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10. 2014高考成績為什麼好多人的語文一卷是0分

縱觀2014年的高考課標一試卷,在命題形式上繼續沿承了以往的命題順序和結構模式,即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詞鑒賞,名句默寫,小說閱讀,傳記閱讀,語言文字應用,作文等,分值上繼續保持了150分的總分值。在穩定形式的基礎上做了適度調整,重在考查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和基本應試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兩卷,六道大題,18道小題,總分150分,題型和分值分配和2013年保持一致,呈現出平穩的態勢,在此基礎上做出適當調整。
一、2014年高考語文課標一卷的基本特徵。
現代文閱讀。現代文閱讀的第一題以往是以考查概念為主,2014年變成了「下列各項中,其性質不屬於原文所論悲劇的一項是」,是在暗含著考查概念,呈現出理論在文內,選項在文外的特徵,有效地讓試卷向學生的思維和平時知識積累延伸。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選取《舊唐書•於休烈傳》,文章在字詞上基本不存在難度,第四題由以往的單個實詞變成了「雙詞語」其所考查的四個詞中「屬文」和「踐祚」相對簡單,「勵精」和「盪覆」還是有點難度;第五題由以往的考查人物性格特徵變成了文言斷句,文言斷句對課標一卷的省份而言,屬於陌生題型,目的在於告訴廣大師生要全面備考。
詩歌鑒賞題。詩歌鑒賞選取了一首「閨怨詩」,在理解詩歌內容上應該比較簡單,從題型來看,第八題問道「詞上半闋的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什麼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是典型的篇章結構題,第九題「末尾兩句表現了詞中人物什麼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是一道考查情感和手法的綜合題,就手法而言,實質上考了一個動作描寫,難度不大。
名篇名句默寫。這道題在2014年試卷中變化較大,側重了考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題目給出語境,要求考生結合平日對詩詞的理解來填充語句,難度增大。所考查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應該說在書寫上難度不大,但要結合語境聯想到,還是很困難的。
小說閱讀。小說閱讀選擇了30年代的革命文學作家葉紫的一篇《古渡頭》,側重考查人物形象,寫作技巧和結尾技巧三個方面,難度不大。
傳記閱讀。傳記選擇科學家波爾作為命題素材,主要考查了歸納概括、性格品質分析等題型,難度不大。
語言文字應用。成語題由以往的辨析正誤改為選詞填空,所考查的當仁不讓、責無旁貸和義不容辭難度不大,可以說從2009年倒2014年間,這是最簡單的一道成語題。辨析病句題,語言連貫題,填充句子題和以往的考查相同,難度不大。十七題是一道圖文轉化題,要求考生將一個框架圖變為一段文字,解題的關鍵在於要讀懂圖意,這道題的創新性較強。
作文題。2014年高考語文課標卷一的作文依然採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就審題來看,一句「事後,相關的思考還在繼續。」展現了這道作文題目具有多向思維,只要不脫離原材料均可視作切題作文。總體上有以下特點。(1)暗含時政,巧妙構思。「山羊過獨木橋」是為民學校傳統的比賽項目,說明已經形成了固有的規則,所以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探討「規則」的問題,練習當下的「反腐」大潮,法律本身就是一個規則,而腐敗者想盡辦法逾越規則。所以說這道作文題時政性鮮明。(2)多向思維,全面立意。站在傳統思維的角度,這道作文可以寫「堅守規則」,從「互相抱住,轉身換位」的角度思考,這道作文可以寫「合作雙贏」,也可以寫「創新思維」,從「引發人們的爭論」來看,還會出現更多的立意。(3)辯證思考,寫出深刻。材料本身暗含思辨性。就規則而言,要不要突破?當然,好的思維值得提倡,錯誤的違反規則將會帶來無窮的危害,所以說有些規則要突破,有些規則不能突破,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相對而言,2014年的課標卷作文還是比較容易的,最少不會出現審題偏差的問題。
二、六大變化歸納:
1.現代文閱讀難度增加,首次出現理論在題內,現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
2.文言文閱讀的實詞考查由單詞變成了雙詞;
3.文言文首次出現了對於文言斷句的考查;
4.名篇名句默寫改變常態,形成在語境考查的格局;
5.成語題改變考查形式,由以往的辨析正誤改為選詞填空,難度降低;
6.圖文轉化題由以往的表文轉化、圖文轉化、徽標解讀變為框架圖解讀,難度增加。
總體而論,2014年的高考語文課標一卷保持了近年來命題的基本形式,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做出調整,打破了以往年年相似,歲歲相同的狀況,讓課標卷的語文滋生了活力。
三、對於2015年高考語文課標一卷的思考。
2014年高考語文課標一卷的六大變化旨在告訴我們,語文試題的命制是動態的,我們在備考過程中要堅持以考綱為本,努力踐行新課改理念,把重心放在提升學生的語文品質上,只有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充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1、識記知識,落實基礎。「名篇名句默寫」連續多年做到不超越64篇必背內容目的在於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指引學生中學階段必須積累考綱要求的名句名篇,努力做到會背、會寫。2014年的語境考查旨在告訴我們,學生的名句背誦並不是簡單地寫字訓練游戲,而是建立在理解文本含義基礎上的識記,這種變化,有利於將中華文化的傳統詩詞素養落到實處,讓詩詞文化的崇高精神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
2、全面備考,不漏盲點。2014年的文言斷句題為我們已經敲響了警鍾。一個時期以來,高中師生為了應對高考,採取了「考什麼講什麼,考什麼學什麼」的策略,對於考綱中列出的文言斷句等不夠重視,甚至於在備考過程中直接略去不講,導致考生知識殘缺,這一變化為我們敲響了警鍾。
3、加強積累,培養素養。回觀近年來的高考作文,大都停留在人文素養的層面,引導學生具有誠信、操守、品德等素養,目的在於構建學生優良的品德,和正確的精神價值觀,所以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除了積累必要的語文素材外,還得培養自己的精神,形成獨立的人格和品性。
4、扎實學習,突破模式。語文是沒有公式的學科,通過語文學習重在培養自我的感知能力、鑒賞能力、寫作能力。傳統語文學習中,許多老師針對詩歌鑒賞和語言運用總結出了所謂的「意境分析型」、「手法鑒賞型」等基本題型特徵,進而構造出答題的模式。回顧2013到2014的考題,在設問方式上更加側重考生的情感體驗,旨在讓考生真正走入文本。特別是2014年考卷的第一題,這種理論在題內,現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重在引導考生要學會用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增強了語文學科的實用性。
事物是發展變化的,連續多年的一個模式,勢必會將高考語文逼上絕境。2014年高考語文課標卷一在全國實施高考改革的時代大背景下,在諸多專家呼籲提升語文地位的極力鼓動下,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讓我們看到語文試題的變化之美。在此呼籲我們的命題人膽子再大一些,努力突破固有的試卷模式,將眾多的創新的題型引入試卷,激起多年來沉寂的死水,讓真正的提升語文素養,發揮考生的思維能力落到實處。

就這些,望採納

熱點內容
安徽省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09-17 09:07:06 瀏覽:940
英語字母英語 發布:2025-09-17 08:43:00 瀏覽:850
小學班主任師德師風自查材料 發布:2025-09-17 06:44:53 瀏覽:451
從化教育局 發布:2025-09-17 06:16:02 瀏覽:247
歷史課評課 發布:2025-09-17 05:02:47 瀏覽:682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7 01:33:44 瀏覽:18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17 01:12:32 瀏覽:660
師德師風考核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6 22:50:26 瀏覽:234
對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22:05:57 瀏覽:986
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練習 發布:2025-09-16 21:14:15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