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一下冊語文作業本

初一下冊語文作業本

發布時間: 2020-11-22 05:00:41

⑴ 初一語文作業本答案下冊的

23.《登上地球之巔》
繚繞:回環旋轉。
齊心協力:思想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呼嘯xiào:發出高而長的聲音。
砭骨biān: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冷或疼痛。
崔嵬cuī wéi:形容山高大雄偉。
斬釘截鐵zhǎn: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24.《真正的英雄》
哀悼dào:悲痛地悼念。
錘煉chuí: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
孜孜不倦zī:勤勉不知道疲倦。
徹夜不眠chè:整夜沒有睡覺。
陰霾mái: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象。這里是指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
拓荒者tuò:開荒的人。
剛毅:剛強堅毅。
夢寐以求mèi:睡夢中都想著尋找,形容迫切的希望著。
迫不及待pò:急切得不能再等待。
餘暇xiá:工作或學習之外的空閑時間。
25.《短文兩篇》
逐走:竟跑,賽跑。走,古義為跑。今義為行走。
河:古代專指黃河,現泛指江河。
大澤:大湖。
鄧林:地名,在現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據清代學者畢沅考證, 「鄧」「桃」古音相同,鄧林即「桃林」。
辯斗:爭辯,爭論。
去:距離。
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感覺。
探湯:將手伸向熱水裡。湯,熱水。
孰為汝多之乎:誰說你多智慧呢!孰,誰。為,以為,認為。汝,你。知,通「智」,智慧。
26.《珍珠鳥》
巢cháo:鳥的窩,也稱蜂.蟻的窩。
瞅chǒu:看。
雛chú:幼小的(多指鳥類)。
呷xiā:喝。
垂蔓màn:下垂的爬蔓的草。
眼瞼jiǎn:眼皮。
眸子móu:原指瞳仁,本文泛指眼睛。
流瀉:(液體.光線等)迅速的流出.射出.跑過。
斑斑駁駁bān bó: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本文有顏色深淺不一的意思。
生意蔥蘢cōng lóng:形容草木生機盎然,茂盛青翠。
27.《斑羚飛渡》
肌腱jiàn:連接肌肉與骨骼的結締組織,白色,質地堅韌。
逞能chěng:顯示自己能幹。
恍惚huǎng hū: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一塵不染:指環境非常清潔。
略勝一籌:比較起來,略微好一些。籌,籌碼,計數的工具。
眼花繚亂liáo:眼睛看見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
甜膩:為了討人喜歡而作出的聲音.動作。
嫻熟xián:熟練。
進退維谷:進退兩難。谷,比喻困難的境地。
秩序井然:有條理.不混亂的情況。
迥然不同jiǒng:形容差得很遠。迥,遠。迥然,顯然。
28.《華南虎》
鉸jiǎo:剪。
勸誘yòu:勸說誘導。
抽搐chù:肌肉不自覺地收縮的症狀。這里指(心靈)因痛苦而顫抖。
溝壑hè:山溝,坑。
不羈jī:不受束縛。
嘰嘰喳喳zhā:象聲詞,形容雜亂細碎的聲音。
石破天驚:原是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狀的奇境。這里用來形容聲音大得驚人。
29.《馬》
覷qù:看。
鬣liè:馬脖子上的長毛。
剽悍piāo hàn:勇猛,強健。
疆場jiāng:戰場。
馴良xún:和順善良。
勇毅:勇敢堅決。
妒忌dù jì:對比自己強大的人心懷怨恨。
窺伺kuī sì:暗中觀察情況。
駕馭yù:驅使車馬前進。
迎合:故意使自己的言語或舉動適合別人的心意。
瘡痍chuāng yí:創傷。
枉然:得不到任何收獲,徒然。
闊綽chuò:豪華奢侈,排場大。
觀瞻:具體的形象給人的印象。
妍麗:美麗。
庇蔭bì yìn:遮擋陽光的樹木等。
遒勁qiú jìn:雄健有力。
獷野guǎng:粗野強悍。
畸形jī:生物體某部分發育不正常。
慷慨以赴kāng kǎi:毫無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相得益彰zhāng: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處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顯。
30.《狼》
屠:宰殺畜牲,這里指屠戶,宰殺牲畜的人。
止:通假字,通「只」。
綴行zhuì:緊跟著走。綴,連接。這里有緊跟的意思。
窘jiǒng:無路可走的境地。這里指危險。
敵:敵對,這里指往旁邊看。
苫蔽成丘shàn:覆蓋成小山似的。苫蔽,覆蓋,遮蔽。
乃:於是,就。
倚yǐ:靠。
眈眈相向dān:瞪眼朝著屠戶。眈眈,注視的樣子。
少時shǎo:一會兒。
犬坐於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瞑mǐng:閉眼。
意暇甚xiá:神情悠閑得很。暇,空閑。
隧suì:從隧道過去。
尻kāo:屁股。
股:大腿。
寐mèi:睡覺。
黠xiá:狡猾。
頃刻:一會兒。
變詐:作假.欺騙。
幾何:多少
耳:罷了。
兄弟,我挺你,我也是才找的。。。。。。。

⑵ 初一下冊語文作業本題目

一株樹生活在地球上,他不會感到人世的險惡也許會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也許會被人們砍掉.
但終究會有用處 .而人,一旦來到這個世上 必定會經歷很多,也許這個人會很不幸, 體會到了 貝多芬對自己命運的不滿,從他個人的觀點來看 也許他覺得自己很不幸,在心理上不平橫。
貝多芬可謂是大家,他在音樂上的成就,來源於生活、生活的態度、對生活中事物的認知。往往一個成就很大的大師有中高處不勝寒的錯覺。那種為什麼了追求更高成就所付出的種種,往往在寂寞的夜中會想到人性的卑微。樹一生付出,唯一眷戀的似乎落葉歸根,人的貪戀、慾望責是虛無的縹緲無法衡量,樹則比人單純的好了。。。。
一方面體現了他熱愛大自然,另一方面體現了他在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 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 好。

因為樹可以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可是貝多芬聽不見聲音而且貝多芬的名言里有以個詞『活他一千輩子』而樹是可以活一千輩子!

2.為什麼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這需要聯系貝多芬耳聾後的心理來分析。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里流著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並且加以引申開的。」這句話應如何理解?

《約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現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際和人生追求為基本內容,貫穿在小說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經歷和性格與貝多芬相似,羅曼·羅蘭完成於此前的《貝多芬傳》是最著名的貝多芬傳記,《約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創作的。茨威格的傳記作品《羅曼·羅蘭》詳細地說明了這一點。

⑶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答案

1.撒 秕 啄 罩

2.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3.不必說浙江名人輩出,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不必說浙江有豐富的名優特產,有享譽世界的西湖龍井、紹興黃酒、金華火腿,單是浙江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有江南水鄉的秀美神韻——這一點就足夠令人嚮往了。

4.拔何首烏 按斑蝥 摘覆盆子

5.不能,坐著用泥人的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黃蜂的可愛和叫天子的輕捷機靈,也寫出了兒童的羨慕之情

6.蝴蝶曳裙舞,蜻蜓飲甘露。

7.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的生活和對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滿和.熱愛大自然.對知識的渴求與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8.表現出「我」對櫻桃樹的溺愛。為下文「我」護住櫻桃樹和樹最後的酷似做鋪墊。

9.「我」: 哈哈,太好了。我保護了櫻桃樹使它免受災難,現在它長得多好啊。媽媽當初怎麼那麼傻去鞭打它呢?
媽媽: 哎,這孩子怎麼就不明白未經抽打的樹結不出好果子來呢?也罷,就犧牲棵樹讓他明白這個道理吧!

10.母親告訴「我」要學會取捨。貪心最終會導致我們不堪重負、兩手空空,像那棵「未經抽打的櫻桃樹」一樣只能枯死。適當的舍棄,其實讓我們獲得更加豐厚的給予和回報!

11..「抽打心中的櫻桃花」形象生動地寓意了人們要懂得捨去,要及時祛除心裡過多的慾望與貪念。這個題目別具一格,意味深長,讓讀者深思,留下深刻印象。

⑷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第一課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撒秕啄罩2.人跡罕至人聲鼎沸3.不必說她名人輩出,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不必說她物產豐富,有享譽世界的西湖龍井、紹興黃酒、金華火腿等;單是她那優美的自然風光,江南水鄉的秀美神韻,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嚮往。4.按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5.不能。「伏」、「竄」比「停」和「飛」更形象生動。「伏」字生動地寫出了黃蜂肥胖的可愛形象;「竄」字不僅生動地寫出了叫天子的輕捷機靈,也寫出了兒童的羨慕之情。6.示例:蝴蝶在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這里表演空中雜技。7.對百草園各種景物和活動的喜愛、懷念之情,並以對百草園自由歡樂生活的喜愛對比襯托對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生活的不滿。(言之有理即可)8.表現出「我」對櫻桃樹的溺愛。為下文「我」護住櫻桃樹和樹最後的酷似做鋪墊。 9.「我」: 哈哈,太好了。我保護了櫻桃樹使它免受災難,現在它長得多好啊。媽媽當初怎麼那麼傻去鞭打它呢? 媽媽: 哎,這孩子怎麼就不明白未經抽打的樹結不出好果子來呢?也罷,就犧牲棵樹讓他明白這個道理吧! 10.母親告訴「我」要學會取捨。貪心最終會導致我們不堪重負、兩手空空,像那棵「未經抽打的櫻桃樹」一樣只能枯死。適當的舍棄,其實讓我們獲得更加豐厚的給予和回報! 11..「抽打心中的櫻桃花」形象生動地寓意了人們要懂得捨去,要及時祛除心裡過多的慾望與貪念。這個題目別具一格,意味深長,讓讀者深思,留下深刻印象。 12.示例:(1)魯迅(1881—1936),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墳》等。(2)示例:《狂人日記》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質。(3)示例:閏土:舊社會深受肉體與精神雙重摺磨的典型農民形象。

望採納!標准答案!

⑸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黃河頌》的答案

  • 1.魄豪磅烽

  • 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 3.(長城)用高大雄偉的身軀築成民族的屏障。

  • 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涯。

  • 5.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項羽「巨鹿之戰」,祖逖聞雞起舞等。

  • 6.起到了結構上的提示作用,將詩歌分為三個層次。反復多次更抒情。

  • 7.不好。「你」比「她」讀起來更親切,抒發情感更直接。

  • 8.任何時代黃河都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黃河孕育了中華兒女,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是我們的母親河,不能藐視。

  • 9.

  • (1)「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長江貢獻之大

  • (2)「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長江力量無窮;

  • (3)「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長江歷史悠久,古老。

( 自己整理一下)

  • 10.合適。用第二人稱更容易抒發情感,表達對長江的依戀贊美之情。

  • 11.我贊成。因為長江孕育了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有著悠久的歷史,滋潤了每一寸土地,推動了新時代的發展。

  • 12.抒發了作者熱愛、贊美長江,贊美祖國的感情。

  • 13.(1)俗語、諺語:


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天下黃河 富 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 成語: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帶礪、黃河水清、礪山帶河、鯉魚跳龍門、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 (2)九曲黃河一份情,兩岸綠林四季清

  • 我可是一字一字打出來的 很累的哦 你自己多多加油!!! @—@

⑹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一課全部答案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撒秕啄罩2.人跡罕至人聲鼎沸3.不必說她名人輩出,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不必說她物產豐富,有享譽世界的西湖龍井、紹興黃酒、金華火腿等;單是她那優美的自然風光,江南水鄉的秀美神韻,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嚮往。4.按斑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5.不能。「伏」、「竄」比「停」和「飛」更形象生動。「伏」字生動地寫出了黃蜂肥胖的可愛形象;「竄」字不僅生動地寫出了叫天子的輕捷機靈,也寫出了兒童的羨慕之情。6.示例:蝴蝶在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這里表演空中雜技。7.對百草園各種景物和活動的喜愛、懷念之情,並以對百草園自由歡樂生活的喜愛對比襯托對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生活的不滿。(言之有理即可) 12.示例:(1)魯迅(1881—1936),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出版的作品集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墳》等。(2)示例:《狂人日記》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之作,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質。(3)示例:閏土:舊社會深受肉體與精神雙重摺磨的典型農民形象。

望採納! 中間的閱讀答案是抽打心中的櫻桃花,我以前在一張試卷上做過 不過找不到了,你只要把這個題目在網路上搜下就有了,閱讀題最容易了 。 !求採納

⑺ 人教版初一下冊語文作業本第二課答案

1.徘徊 涯 零
2.D
3.劃 拉 舉
4.是的,這里就數我大了……這樣的安靜。
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5.雖然「快回家去!」比「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更簡潔,可兩個快回家去更突出了我急切的心情。
6.「催著自己,我好想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是一種預感,暗示爸爸病危。「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他們——修剪,捆紮和施肥。」通過花落了,來暗示爸爸去世了。
7.回應問題,語帶雙關,既值爸爸栽種的花兒謝了,也只爸爸的生命結束了。
8.「哭」展現了女人為了男人妹妹的死而傷心的情感。「笑」展現了女人得了縮骨病的情況下,沒有死掉,感到自豪,高興的情感。
9.這句話是為了體現著為母親的堅強,偉大。這位女人的身體彎成了弓形,骨頭緊緊的擠在一起,想必在骨頭開始緊縮時是十分痛苦的,但女人卻挺過來了。
10.師傅先對著女人做的評價是「女人是弱者」,後來對這女人做的評價是「母親是強者。」因為女人為了孩子,堅強的活了下來。
11.母親是十分偉大的,她為了孩子,可以不管自己有多麼的痛苦。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對待自己的母親。
12.有。喜歡自己長高長大,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像大人們那樣愉快的生活;但也怕長大,因為長大後面會面臨很多人生的苦惱和困難,這都需要我們勇敢面對。

⑻ 初一下冊語文作業本17課答案

1.晦暗 冗雜 羈絆 亢奮 戛然 恬靜 驟雨 飛濺
2.紅彤彤,黃燦燦,綠油油,白花花,黑乎乎,回藍盈盈
3.(1)響答聲碰撞在山崖上。
(2)形體成了思緒
4.有力、疾速、大起大落。
5.不能。「你」將黃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強烈地抒發感情,充分表達了作者對黃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戀。
6. 用江南襯托黃土高原是那樣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力量。
7.不能,因為原句贊嘆的語氣強烈,有盡情贊美之意,而改句只是一般的說好,表達效果遠比不上原句好。
8.第二段通過美麗動人的小野花,廢棄的稻桿,剛剛抽穗的水稻,天空和魚塘這些景象寫出田野之美。這些景象反映出作者對田野美景的喜愛,對故鄉土地的濃郁的摯愛和眷戀。
9. 擬人,更形象生動的描寫景色,增加文章的生動性感染力,吸引讀者閱讀10. .作者從家鄉的土地聯想到:土地孕育了我的祖先,我的祖先通過辛勤勞動在這塊土地上奉獻著生命的意義。
11. 安塞腰鼓所表現的激越、磅礴,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豪放淳樸的特色,進而體現的是民俗文化。本文所描寫的是故鄉,細微的、清晰的聲音更能體會出作者對故鄉的感情,另外,景色用細微的、清晰的更適合。

⑼ 七年級下冊語文浙教版作業本全部答案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略。
二.略。
三.1.罕,稀少。少有人來。 2.沸,水開。形容人聲喧鬧。 3.高,墊高。形容無所顧慮。 4.拾,採摘。 早晨開花,傍晚採摘。引申為晚年回憶少年事。
四.略。
五.1.寫作者由童年的游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2.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感,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3.學生提問說明有好奇心,有求知慾望,應予肯定。而先生拒絕回答,這是因為學生在不合適的時間提出了不相乾的問題,違犯了教學秩序和師道尊嚴。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應予否定。 4.言之有理即可。如:主要是敬慕的態度,因為他為人正派,知識淵博,同時嚴而不厲,很愛學生,很少體罰。
六.1.詳寫短短的泥牆根一帶,略寫對百草園的總體印象。 2.視覺: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向雲霄里去了。聽覺: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味覺:又酸又甜。 3.兩個「不必說」與後面的「單是」呼應,既表達了寫景的詳略,又勾勒出兒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4.①不能。「伏」字准確地表現出黃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態;「停」字就無法表現這種情態。②不能。「竄」字顯示速度快,又來得突然,用「飛」字則無法表達這種效果。 5.表現出「我」獵奇的心理,想找一塊像人的何首烏;又表現出百草園對「我 」來說,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6.擬人。續寫略。 7.寫出兩條即可。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②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層次井然,條理分明。表明童年時代我對百草園的喜愛之情。
七.1.言之有理即可。 2.言之有理即可。相同點如:都是兒童之樂,表現兒童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對草木蟲鳥的獨特享受,對自由歡樂的追求……不同點如:百草園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樂土,三味書屋是嚴肅凝重的學堂;百草園之樂源於自然的厚賜,三味書屋之樂源於對知識與快樂的追求;百草園生活可謂「快樂無極限」,三味書屋只能暫借片刻逍遙……
八.1.短時間的休息 特別美或者漂亮 2.不一樣。前一個「美麗」指容貌的好看,後一個「美麗」既指容貌的好看,又指內在的美(心靈的美,知識的淵博) 3.①老師想以平面鏡的作用為切入點啟發同學②引導學生認識如何看待美。 4.①滿教室的花朵晃動起來, 長長短短的七排秀發及秀發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 臉蛋身材口齒當初都曾精心挑選,一笑甜爽爽的。②就像平靜的湖面落下一枚銀幣,突然的聲音,惹得滿教室的花朵晃動起來。 再也沒有任何聲音,一池吹皺的春水再度平靜。 5.描繪出老師辛勤耕耘的形象,形象地寫出了老師看到學生成長的喜悅之情。 6.是一個善於教育學生的好老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 7.①隨著歲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礪,青春的美將逐漸減退。②豐富文化知識,提高道德修養,奉獻真摯的愛……都是在不斷完善自我,增添美麗。 8.略。
九.略。
2.爸爸的花兒落了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標題,如:告別、離別…… 仿寫略。
五.1.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又象徵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 2.爸爸愛花、畢業典禮。 3.表面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為「我」的成長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4.①父親叮囑②賴學被打③父親愛花 5.前呼後應。「花」在文中有象徵意義:花兒開得旺,爸爸身體健康;花兒落了,爸爸離開人世。 6.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和深深的眷念之情。
六.1.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2.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 石榴樹下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 3.表示話還沒說完。 4.「我」急於回家見到爸爸,告訴他這一天的情況和自己的收獲。 5.側面烘托我的懂事、我的長大。 6.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我」已經從老高所說的噩耗中清醒過來,顯得「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我」已經意識到在爸爸離世之後,自己要擔負起家庭的很大一部分責任,知道「這里就數我大了。」。
八.1.niè rú 2.把視線集中在一點上,注視。表達了母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 3.外貌、神態、動作、語言。 4.略。言之有理即可。 5.母親雖然乾渴難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兒子,因此忍著乾渴也不忍心離開半步。 6.略。言之有理即可。 7.略。言之有理即可。 8.醫生明白母親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親救醒。 9.言之有理即可。
九.略。
3.丑小鴨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凶凶」改為「洶洶」,形容聲勢盛大的樣子 「彩」改為「采」,興致高,情緒熱烈。
五.1.丑小鴨離家出走是被迫的,因為不僅周圍的人不喜歡他,就連他的兄弟姐妹也欺負他。他在野鴨群中受排擠,又經歷了大雁被獵人打死的悲慘場面,最後死裡逃生。在農家小院,他雖然也受嘲弄,也被人看不起,但已經有了一個可以生存的 「溫暖的屋子」,「有了一些朋友」他應該滿足了。但是他偏不,他不願意享受這種「安逸」,他要到更廣大的世界裡去。於是,他走了,他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了,他見到那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美麗的天鵝了。後來嚴冬到了,他雖然幾乎被凍死,但當他仰慕的天鵝飛回來時,他不顧一切地朝他們飛去。於是,他發現自己也變成一隻美麗的白天鵝。試想,在已經有了相對安逸的生活以後,他如果不思進取,不再追求,他怎麼能得到最終的幸福生活。 2.在鴨群和雞群中他處處挨啄,被排擠,被訕笑;大家都要趕走他,連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喜歡他。喂雞鴨的那個女傭人也要用腳踢他。他獨自流浪到一個農舍。但因為他不能生蛋,發不出咪咪的叫聲和迸不出火花,又被母雞和雄貓趕走。後來,丑小鴨還受盡嚴冬的折磨,差點被凍死。 3.對美的嚮往和不懈的追求。 4.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最終也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六.1.它認為自己是粗笨的,醜陋的,不配接近美麗的天鵝。 2.作為一隻天鵝,渴望與同類接近,那是他的本性,同時,「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是丑小鴨心中的夢想與追求,為了實現夢想,哪怕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丑小鴨拚死也要飛向高貴的天鵝。 3.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4.「這兒蘋果……春天的氣息」,一方面,美麗的自然界與美麗而高貴的天鵝相映成趣,使故事充滿詩情畫意。另一方面,用自然環境的美麗來烘托丑小鴨美好的心靈,襯託人物的命運:丑小鴨變天鵝了。 5.只要你不懈地追求,是金子總會閃光的。 6.許多大天鵝在他周圍游泳,用嘴來親他。小孩子給他麵包和麥粒稱贊他是最美的。 7.感到難為情,太幸福了,一點也不驕傲。 8.言之有理即可。
七.略。
八.1.cǔn mèi 2.植物根——黑色繩索 地下水的細流——顫動的亞麻纖維 3.挖苦樹根醜陋。 4.底下細流匯聚成地表渠水,流到地面上。 5.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6.如同只有黑色醜陋的玫瑰花根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一樣,只有那些卑微,粗笨,像土地一樣被踐踏的下層勞動者才創造了人間的幸福。 7.B 8.篇末點題,揭示中心。
九.略。
4.詩兩首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涉、幽、瞬、罕、寂、棋、既。
五.1.告訴人們要正確對待挫折,堅信未來是光明的,美好的。 2.詩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寫自然界的道路,但實際上暗示的卻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一條,所以必須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做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六.1.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不可挽回,只是懷念;現在只是暫時的,一切都將過去;將來才是永久,我們要面向未來。 2.勸告 希望 3.這兩句詩道出了人生體驗中一種極為普通的感覺。詩人強調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反對悲觀消極的人生態度。從另一個角度說,各種體驗都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都有助於把握人生。 4.言之有理即可。
七.1.這首詩實際是寫人生道路。詩人寫作重點不是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點對未來選擇的道路發出感嘆,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2.象徵 3.對已選擇的路的不滿,對未來選擇之路的嚮往。 4.人只能選擇一種人生道路,必須慎重,人生道路的選擇不要隨波逐流,而要自己思考,做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八.1.遭遇被採的不幸,命運很悲慘。 2.既能使詩歌的節奏和諧,又能進一步抒發作者的情感,收到一唱三嘆的效果。 3.表達了詩人對弱小者——薔薇的同情。 4.象徵遭遇不幸的姑娘。 5.他們都是受害者,不過受傷害最重的還是「薔薇」。 6.朴實、簡潔、生動。 7.當你去傷害別人時,其實你也將受到傷害。
5.傷仲永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1.屬於 2.曾經 3.寫 4.聚,團結 5.以賓客之禮相待 6.我 7.讓,使 8.相稱,相當 9.滅,盡 10.本來
五.略。
六.1.「扳」通「攀」,pān,牽,引 2.①觀看,觀賞。②完成。③文采和道理④有人 3.略。 4.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並自為自名。」「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5.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6.表明其家庭絕無詩禮的熏陶。 7.如①忽啼求之 ②即書詩四句 ③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8.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9.正面:A B C; 側面:D E F 10.人的才能並非一世不變,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是十分重要的。
七.1.探究性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刪去則行文更簡潔,讓讀者通過事例去體會所說明的道理,更耐人尋味,引人深思。不刪,則文章敘事說理步步推進,並辨證地說明了「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性,使讀者理解更深刻。 2. 探究性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 如:一個人的成功是基於多種因素的,只是它們各自所佔的比重不等而已。也許有人會說:天賦是成才的關鍵,沒有天賦,不能成才。也許有人說:天賦有利於成才。也許有人會說:後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天賦不足,後天可以補償。……
八.1.zhé lǎng tián 2.①偷偷地 ②完畢 ③於是 ④收 3.①有人牽著牛來責備他讓牛踐踏了莊稼,他的父親大怒,拿起鞭子打他。 ②鄉里的小孩子都在路旁譏笑他,王冕自己也笑了。 4.勤奮好學,孝敬父母。 5.刻苦學習,發奮讀書;孝敬父母,文明禮貌。
九.略。
6.黃河頌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略
五.1.黃河的自然特點:氣勢磅礴,驚濤澎湃,萬丈狂瀾;地理特徵:九曲連環,綿延萬里;歷史貢獻:文化搖籃,英雄輩出,民族屏障。 2.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3.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禦外敵的制勝法寶。 4.激起中華兒女建設強盛祖國的豪情。
六.1.贊頌黃河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 2.三次反復出現,將歌詞部分清楚地分為三個層次:黃河養育、保衛、激勵著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環相扣,逐步深入。 3.比喻,擬人等。 4.不好。「望」字表示向遠處看;而「看」的距離較近,與整首詩的氣勢不符。 5.望黃河,頌黃河。 6.偉大堅強 7.以短句為主,兼以長句,朗讀起來鏗鏘有力節奏鮮明,准確地表達了詩人激越的感情。 8.略。
七.開放題。答案略。
八.1.繁衍,後裔。 2.C 3.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 4.介紹黃河的古代文明, 介紹黃河文化的輝煌成就和巨大影響。 5.「相傳」表明材料來源於傳說,並不十分可靠。「之一」表示並非唯一,還有其他。 6.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 7.黃河流域環境優越,有利於人類生存。
九.略。
7.最後一課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略。
五.1.一是營造與往常不同的氣氛,為後文情節的展開蓄勢;二是結構上有一種呼應美;三是升華小說主題。 2.一是貫穿故事情節,二是深化小說主題。 3.從小弗郎士的視角敘述,主要是通過對他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來體現他內心的巨大悲痛、憤恨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4.從縱橫兩個方面來組織安排情節的。從縱向看,以小弗郎士的行蹤,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從橫向看,教室是一個連接故事中各條人物線索的總樞紐。
六.1.qí gěng 2.高潮和結局 3.最後一課的結束。 4.普魯士佔領了法國。 5.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6.內心悲憤。 7.被他的愛國精神打動,對老師的熱愛崇敬。 8.語言、動作、神態 表現他熱愛祖國、痛恨侵略者,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9.暗含最後一課已經結束。 10.用手勢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表現他內心的極度悲憤,傾注了他熱愛祖國,怨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七.1. 開放性探究題,言之有理即可。如:用第一人稱真實自然,而第三人稱無此效果。 2. 開放性探究題,言之有理即可。如:由於敘述角度的限制,讀者只能從衣著、語言、行動來認識他,並體會揣摩他的內心情感。
八.1.①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②形容能言善辨,說話滔滔不絕。 2.畢業時,作出遠赴西藏任教的選擇。 3.失望(意外,不足)。女孩沒有任何令人熱血沸騰的豪言壯語。 4.為四年來沒有發現女孩兒有這樣的高尚品質而深感愧疚,同時自感境界不如女孩那麼高。 5.沒想到她最後的請求竟會如此簡單而獨特。 6.①同學四年,差點兒連班長都叫不出她的名字。②四年中班級組織的那麼多活動,似乎都忽略了她。③四年中,班上竟沒有一個同學聚精會神聽過她講話。④相處四年,她連同學的手都沒有牽過一下。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①浩浩盪盪的長江大河 ②旅行 ③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 ④江河曲折宛轉
五.①國家正處於坎坷、挫折、災難深重的時期 有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英勇而自信的精神的人民。②就是民族的精神,也就是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今天仍需要這種精神。③第二段說到的兩種境界:一是寬闊的境界,一瀉千里;一是逼狹的境界,回環曲折,極其險峻。第三段說到的兩種:一是坦盪的平原,一是崎嶇的險路。前者重點是逼狹的境界,後者重點是崎嶇的境界。第三段與第二段相比,語意的重點推進了一步。第二段說兩種境界,第三段則說兩種境界有兩種樂趣,走到崎嶇的境界,置身奇絕壯絕的境界,有冒險的奇趣。 4.這是因為:中華民族現在正逢崎嶇險阻,它讓奮斗者有機會領略奇絕壯絕的景緻,「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而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
六.1.寬敞 平坦 2.有時流到……極其險峻。或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進程中有過平坦也有過艱難曲折。 3.第一個「全」是「全部」「整個」的意思。「不全」是平坦的,說明有的是平坦的,有的是不平坦的。第二個「全」是「完全」的意思。「全靠」強調雄健精神的重要,沒有它就不能沖過去。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無限風光在險峰;等。 5.①很逼狹的境界,兩岸叢山疊嶺,絕壁斷崖。②民族生命的進程。 6.強調樂於戰勝困難的精神。 7.略。
七. 開放性探究題,言之有理即可。
八.1.①jiān ②qíng ③攢 ④綻 2.請原諒,能換一組曲目嗎? 3.表現朱丹對民族音樂的摯愛。 4.①渲染氣氛 ②烘託人物 5.暗示朱丹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 6.朱丹是一個具有出色的音樂才華,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7.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題。
9.土地的誓言
一.略。
二.略。
三.不管……即使……或者……都
四.略。
五.1.要點:「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發出的誓言」。 2.「泛濫」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沒土地」,又引申為「思想、事物到處擴散」。細細品味這一詞語會覺得十分貼切:作者心情正如決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濫奔流,作者那激憤狂歡的心情用了「泛濫」來形容較之「澎湃」「涌動」等詞語更多了幾分野性和難以駕馭的力量。 昔日的快樂歡笑早已盪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憤。作者的歡笑已經「死」了,它已被埋葬在故鄉的田壟間。所以,「埋葬」一詞更能表達作者沉重的感覺和悲憤的情緒。 3.人稱的變化實際是情感的變化的結果。文章開始用第三人稱,是因為感情起初比較平穩,但隨著作者情緒一步步的激動,作者就不滿足於使用第三者介紹的人稱代詞「她」了,於是拋開讀者直接與自己所敘述的對象進行對話交流,對土地以「你」相稱,情感顯得更加直接迫切。這在修辭上叫做「呼告」,具有強烈的修辭效果。 4.因為這些景物都是東北所特有的,展現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思念故鄉,熱愛故鄉的感情。
六.1.①熱烈而深切 ②遠古 2.①關東原野 ②呼喚我名字的聲音 ③在那亘古的地層里,有著一股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涌著血液一樣 3.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裡懷著熾痛的熱愛。 4.白樺林、紅高粱、馬群、蒙古駒、黑土地 聽覺、視覺、嗅覺、味覺 5.指沸騰的岩漿。因為他的內心也正如地下沸騰的岩漿一樣,在燃燒、在沸騰、在奔涌,欲噴涌而出。 6.「不得不回去」帶有一定的被迫的意味,「應該回去」表示理所當然,「必須回去」則有一定之意,帶有命令的口氣。語氣逐級加強,態度愈加堅定 7.我時時刻刻都能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時時刻刻都能聽見她召喚我回去。雙重否定句加強了肯定的語氣,強調了作者那種強烈的思鄉之情。 8.①表示我同故鄉已經息息相通,我要回到故鄉去,故鄉也需要我回去。②我同故鄉之間存在一種血肉聯系,我思念故鄉,終有一天我會回到故鄉去。 9.激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10.略。
七.①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不刪的理由:作者傾訴式的語言,景物疊印畫面的意境,體現作者華麗、濃郁的抒情風格。可刪去的理由:復雜、累贅,讓人閱讀時應接不暇,跳躍性強,不適宜一般讀者閱讀。②要點如下:運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對土地傾訴自己的熱愛,懷想,眷念,並且將傾訴對象擬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稱,隱含將土地比做「母親」的意思。 選擇有特徵、有意味的景物組成疊印的一個又一個畫面,像電影鏡頭一樣閃現,展示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 大量運用排比,造成連貫的、逐漸增強的氣勢。有憂傷、舒緩的回憶,有強烈急切近乎吶喊的誓願,敘述方式和內在感情的起伏表裡相應,形成文章的波瀾與節奏。
八.略。
10.木蘭詩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略。

抱歉啊,。。網路說字數超了。。只能這么多了

⑽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19課答案

、因為唯有雙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
10、阿炳創造了自己心中獨一無二的音樂,而楊蔭瀏將音樂錄下來,使它流芳百世。
11、因為阿炳對生命和自然十分熱愛,也聽到了涌動的泉水裡有一點淡淡的哀傷。
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宛轉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吒風雲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帖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像濕婆天一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過(小妹妹拉達,有時單獨舞蹈,有時和姐姐配合,她是一隻雛鳳!形容尚小而工夫已深,將來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們發現她們不但是表現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一陣一陣的柔韌的蠕動,從右手的指尖,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我實在描寫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兩句詩:「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來包括了。

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舞蹈、音樂、雕刻、圖畫……都如同一條條的大榕樹上的樹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這許多樹枝在大地裡面,息息相通、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而這大地就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印度的廣大人民群眾。

題目:
1.第一段從哪些方面來展示卡拉馬舞蹈的絕美?
2.上文中哪一句話能充分表現舞蹈者舞蹈時的最高境界?
3.上文中引用白居易「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這句詩有什麼作用。
4.「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答案:

1.神態,動作

2.像濕婆天一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3.生動形象地表現姐妹精妙的舞蹈以及表達作者對卡拉瑪舞蹈的高度贊嘆

4.藝術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有優秀的藝術家,都植根於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瑪姐妹也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內涵,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不會這樣美妙動人。


111

熱點內容
小學師德考核登記表 發布:2025-09-19 07:44:03 瀏覽:662
生物材料報告 發布:2025-09-19 05:12:45 瀏覽:413
語文老師總結 發布:2025-09-19 04:58:43 瀏覽:352
感恩教育詞 發布:2025-09-19 01:46:11 瀏覽:26
江北語文網 發布:2025-09-19 00:51:35 瀏覽:370
七年級下冊地理同步 發布:2025-09-18 21:49:01 瀏覽:253
大學城英語 發布:2025-09-18 21:32:25 瀏覽:589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