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報告
⑴ 高一生物實驗報告 急需要 拜託
1. 實驗目的: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實驗原理:碘遇澱粉變藍;光合作用產生澱粉
實驗器材:長勢良好的天竺葵一盆
實驗步驟: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摘取一片葉子,用不透光的紙對葉片進行部分遮光處理並置於陽光下,1h後用碘對葉子處理後發現不遮光的部分變藍,而遮光部分無明顯變化,證明只有不遮光部分產生了澱粉
實驗結論:光的確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2.實驗目的:光和作用速度受光照強度影響
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長勢良好的植物
實驗步驟:取兩片大小相同的葉子,置於錐形瓶,一瓶放在陰涼處,一瓶放在光照下,連一個裝滿水並倒置於水缸的量筒,化學實驗測收集氣體的那個你會吧?
3不是與2一樣的嗎?
4.光合作用速度受溫度影響
基本同2,改變溫度
5.光合作用速度與二氧化碳濃度有關
基本同2,改變二氧化碳濃度
6.實驗目的:測定光合作用速度
實驗原理:植物葉片的主脈兩側對稱部分葉面積基本相等,其形態和生理功能也基本一致。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理葉柄或莖的韌皮部,保留木質部,以阻斷葉片光合產物的外運,同時保證正常水分供應。然後,將對稱葉片的一側取下置於暗中,另一側留在植株上保持光照,繼續光合作用。一定時間後,測定光下和暗中葉片的乾重差,即為光合作用的積累的干物質量。通過公式計算出光合速率。乘以系數後還可計算出C02的同化量。
實驗器材:任選戶外一種植物。剪刀。 4塊濕紗布。帶蓋磁碟。30個小紙牌,去戶外之前用鉛筆編號(1~15;1~15)。鑷子。打孔器。鉛筆。記號筆。12個稱量瓶。烘箱。分析天平。乾燥器。 5%三氯乙酸。
實驗步驟: 1.取樣:在戶外選擇較綠和較黃的同種植物葉片各15片,要注意葉齡、葉色、著生節位、葉脈兩側和受光條件的一致性。綠葉和黃葉分別用紙牌編號(例如綠葉為1、2、3~15,黃葉為1`、2`、3`~15`)。增加葉片的數目可提高測定的精確度。
2.處理葉柄:為阻止葉片光合作用產物的外運,可選用以下方法破壞韌皮部。
(1) 環割法:用刀片將葉柄的外層(韌皮部)環割0.5cm左右。為防止葉片折斷或改變方向,可用錫紙或塑料套管包起來保持葉柄原來的狀態。
(2) 燙傷法:用棉花球或紗布條在90℃以上的開水中浸一浸,然後在葉柄基部燙半分鍾左右,出現明顯的水浸狀就表示燙傷完全。若無水浸狀出現可重復做一次。對於韌皮部較厚的果樹葉柄,可用融熔的熱蠟燙傷一圈。
(3)抑製法:用棉花球蘸取5%三氯乙酸或0.3mol/L的丙二酸塗抹葉柄一周。本實驗統一使用三氯乙酸。注意勿使抑制液流到植株上。
選用何種方法處理葉柄,視植物材料而定。一般雙子葉植物韌皮部和木質部容易分開宜採用環割法;單子葉植物如小麥和水稻韌皮部和木質部難以分開,宜使用燙傷法;而葉柄木質化程度低,易被折斷葉片採用抑製法可得到較好的效果。
3.剪取樣品:葉柄處理完畢後即可剪取樣品,並開始記錄時間,進行光合作用的測定。首先按編號次序(綠葉和黃葉交替進行)剪下葉片對稱的一半(主脈留下),並按順序夾在濕潤的紗布中(綠葉與黃葉分開保存),放入磁碟中,帶回室內存於暗處。2~3h後,再按原來的順序依次剪下葉片的另一半。按順序夾在濕潤的紗布中(綠葉與黃葉分開保存)。注意兩次剪葉速度應盡量保持一致,使各葉片經歷相同的光照時間。
4.稱乾重:取12個稱量瓶分別標上綠葉光照1、2、3,綠葉黑暗1、2、3,黃葉光照1、2、3,黃葉黑暗1、2、3,將各同號葉片照光與暗中的兩半葉疊在一起,用打孔器打取葉圓片,分別放入相應編號的稱量瓶中(即光下和暗中的葉圓片分開)。每5 個葉片打下的葉圓片放入一個稱量瓶中,做為一個重復。記錄每個稱量瓶中的小圓片數量。打孔器直徑根據葉片面積大小進行選擇,盡可能多的打取葉圓片。注意不要忘記用卡尺量打孔器的直徑。將稱量瓶中疊在一起的葉圓片分散,開蓋置於105℃烘箱中烘10min以快速殺死細胞,然後將溫度降到70~80℃,烘乾至恆重(2~4h左右)。取後取出加蓋於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用分析天平稱重。
5.結果計算:
W2-W1光合速率(mgDW·m-2 s-1)= A×t
式中 W2:照光半葉的葉圓片乾重(mg);W1:暗中半葉的葉圓片乾重(mg);A:葉圓片面積(m2);t:照光時間(S)。若將干物質重乘以系數1.5,便可得CO2的同化量,以mgC02·m -2S-1表示。
7.證明光合作用暗反應第一產物是二氧化碳。。。。。。這個真不會
⑵ 高中生物實驗報告怎麼寫
1. 實驗目的:探究光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實驗原理:澱粉與碘反應呈藍色;光合作用生成澱粉
實驗材料:健康的天竺葵植物
實驗步驟:將天竺葵置於黑暗中24小時,隨後取一片葉片並遮蓋一部分以阻止光照,將葉片置於陽光下照射幾小時。之後用碘處理葉片,觀察遮光與未遮光部分的顏色變化。未遮光部分變藍表明產生了澱粉,而遮光部分無變化,說明缺乏光照未能產生澱粉。
實驗結論: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2. 實驗目的:研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速度的影響
實驗原理:植物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實驗材料:選擇兩種生長狀態相似的植物
實驗步驟:准備兩個相同大小的葉片,置於封閉的容器中,一個容器置於陰暗環境,另一個置於明亮環境中。通過倒置的量筒收集葉片產生的氣體,量筒中水的位移量可間接計算氧氣的產生量。
實驗結論:光照強度的增加會提高光合作用的速度。
3. 實驗目的:探索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實驗步驟與材料:與實驗2基本相同,但需調整環境溫度來觀察光合作用的變化。
實驗結論:光合作用的速度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定范圍內。
4. 實驗目的:研究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實驗步驟與材料:與實驗2基本相同,但需調整二氧化碳的濃度來觀察光合作用的變化。
實驗結論:光合作用的速度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范圍內。
5. 實驗目的:測定光合作用的速率
實驗原理:通過比較葉片在光照與黑暗中產生的乾重差來計算光合作用的速率。
實驗步驟:選擇一種戶外植物,剪取對稱葉片並處理以阻斷光合產物的運輸,保持水分供應。將葉片一端置於暗處,另一端留在光下,一段時間後測定兩端的乾重差。
實驗結論:通過計算乾重差和相應的公式,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速率,並進一步計算二氧化碳的同化量。
6. 實驗目的與步驟:與實驗5相同,具體的實驗步驟已在上文中描述。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5的方法可以准確測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注意事項:確保實驗過程中使用分析天平、乾燥器等儀器的准確性和可靠性,以及實驗步驟的准確無誤。
⑶ 生物報告怎樣寫
探究報告:光對鼠婦的影響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么?
做出假設:鼠婦適於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制訂計劃:
材料用具:每個小組10隻鼠婦,濕土,鐵盤(或塑料盆,紙盒,玻璃板)
實驗裝置: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以橫軸中線為界,一側蓋上紙板,另一側蓋上玻璃板,這樣盤內就形成了陰暗明亮兩種環境.
方法步驟:1.全班分成6-8小組進行試驗
2.將鼠婦放入實驗裝置,兩側中央放同樣數目的鼠婦,靜置兩分
3.每分統計一次明亮處和陰暗處鼠婦數目,統計十次
實施計劃:記錄實驗數據
環境/時間\x092\x093\x094\x095\x096\x097\x098\x099\x0910\x0911
明亮\x092\x091\x090\x090\x090\x091\x090\x090\x090\x090
陰暗\x098\x099\x0910\x0910\x0910\x099\x0910\x0910\x0910\x0910
得出結論:支持假設,鼠婦不喜光,趨於黑暗.光對鼠婦有影響.
分析:如果本次實驗結果支持假設,但並不明,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
1.不能保證完全給鼠婦創造了陰暗和明亮兩種環境
2.不能保證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婦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婦之間存在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