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
『壹』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的加法(二)
目標:
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以內的加法。
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准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尺、題卡 。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並將教具端放於桌上。
2、將紅藍定規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佔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尺7,排在藍色定規尺的後面(佔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於11。」並數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後,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進行練習,直至不願繼續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活動備註:
活動延伸: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用游戲開始,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這節課的活動氣氛也很好,達到了本節課的目標。 反思:這節課在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時,我沒能全面的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操作,下次教學時在這上面我會多關注反應較慢,及時給予他們指導。
小網路: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貳』 幼兒園大班數學《填填看》教案
教材分析:
在日常活動中常聽到小班幼兒會隨口說出1、2、3、4、5……,但讓幼兒實際來數一數某個東西的時候,卻是口裡數的和實際東西數量不相符。3—4歲的幼兒已經進行點數、計數活動,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現處於小班下學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根據幼兒計數能力發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特設計此次數學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7的數,並能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操作過程。
2.體驗數學活動點數匹配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7的數。
活動准備:
1.課件《數數有多少》
2.操作材料:排序板、每個幼兒8朵花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 兩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金孔雀呀。四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花貓呀。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我是一隻肚子非常非常餓的打老虎,想找一隻小動物吃……。
2.引導幼兒點數。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春天給我們大家帶來了許多的禮物,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課件)
(1)出示幻燈片大公雞,有幾只大公雞。
(2)誰又來了,出示幻燈片兩只小雞。教師帶幼兒一起點數,並說出總數。
(3)這次是誰來了,來了幾只蝴蝶,請幼兒說出總數,並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4)春天還有美麗的花朵,來數一數,這有幾朵花?
(5)還有一件好吃的禮物呢?請幼兒點數。
3.認識排序板。
(出示排序板)
提問:(1)排序板上有什麼?
(2)應該從小紅旗開始點數。請小朋友們手拿著小紅旗進行點數。
4.幼兒練習點數。
每位幼兒先點數5以內的花朵,點數正確的幼兒老師獎勵一朵花,然後再進行點數,根據不同層次的幼兒,點數數量逐漸增加。幼兒點數
5.花兒朵朵
請幼兒把花貼到自己身上,同時會說1朵花、2朵花、3朵花……。貼好後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教會幼兒操作的方法。只有這樣,在老師和孩子共同努力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在這節活動中,先通過孩子感興趣的「禮物」,讓孩子反復練習並掌握點數的方法,鍛煉手眼協調,並且點數正確的幼兒老師獎勵小花,這樣既有驗證的作用,又起到了進一步加大難度的目的,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根據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設定不同的目標,充分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性。
二、
今天,孩子們在園上了一堂數學活動,名字叫《數數有多少》。小班的孩子對5以內的數字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手口一致地點數與說總數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所以設計了這堂活動。《數數有多少》的目標是:1.能收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目標中是要點數10以內,小班幼兒對於情景化的游戲,特別喜愛。
本次活動幼兒自己操作得不是太理想,在活動剛開始,教師請幼兒看數字拍手,小朋友們大都能拍對,只有少數幾個人在其他幼兒拍完後還繼續拍手,沒有數量的概念。當老師請小朋友們在紅、藍、黃船中尋找一樣多的船時,小朋友們都能找對,可讓孩子們自己找圖片中一樣多的物體塗色時,有的幼兒就找不對了,我覺得原因有兩個:
1.有的幼兒數概念不強,不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所以他會數錯,導致操作錯誤。
2.有的幼兒不會在同一格子中找一樣多的物體,常常跨格子尋找,也會導致結果錯誤。
結合以上兩點經驗,我覺得以後再次上數學課時,第一要加強幼兒數概念的訓練,多給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機會,或在數學角投放相應的材料讓幼兒練習;第二,在幼兒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把操作要求講清楚,必要時還可以讓幼兒復述一遍,讓幼兒知道要做什麼,應怎樣去做,這樣幼兒操作的正確率才會高。
『叄』 大班數學教案6可以怎麼分
【活動目標】
1.在實物、圖卡等操作的基礎上,探索並理解6的分合,並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
2.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並嘗試按序排列並記錄。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准備】
1.6的分法(三種規律)
2.幼兒操作紙6的分合
3.操作材料:
(1)分圓片:圓片,分類盒鉛筆;
(2)翻圓片:圓片,鉛筆。
(3)分珠子:串珠板、鉛筆。
(4)分花生:花生,分類盒。
【活動過程】
1.第一關:復習游戲「碰球」:3、4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沖關游戲,聽好了,第一關:復習3、4的組成。」
「沖關成功的,我們一起「耶——」表揚他,說錯的,我們給他加加油!」
2.第二關,自主探索學習6的組成。
(1)出示空白的分合式,介紹探索要求:
「我們已經學習了2、3、4的分成,今天的第二關就是:你們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己探索6的分成。」
①第一組:翻花片,記錄6的分成。
②第二組:分珠子,並記錄6的分成。
③第三組:分花生,記錄6的分成。
④第四組:分圓片,並記錄6的分成。
(2)要求:小朋友分一次記錄一次,記錄好後請把你所用的材料放回籃子。
(3)幼兒自主探索6的分成。
(4)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法,教師及時總結並出示相應規律的分成,並一起讀一讀。提問:你用的什麼規律?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三種規律的方法:遞增規律、遞減規律、交換規律。有規律的分法和記錄方式能讓我們比較容易記住6的分成。
3.第三關:實踐驗證,鞏固並用所學到的方式再次進行6的分成。
「第二關,你們都通過了,那我們一起來挑戰第三關啦!老師准備了一份種子,總共有6顆,請你們把這些種子也分成兩份,可以用劃線的方法來記錄,但是有個要求要用你剛才沒有用過的方法進行記錄。闖關成功後到老師這里領取小貼花一顆。開始挑戰!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興趣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我為幼兒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維空間,並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肆』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數,比較多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正確進行「多、少」的比較。掌握比的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比較多個物體的多少。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准備: 教學課件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蓋房子的情境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用所看到的動畫內容講小故事給同學們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2、談話導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觀察動畫處,組內交流。說一說動畫片里的故事都講了什麼? 小組交流:有4個蘿卜、3個蘋果、4隻小兔、3隻小豬、4根木頭、4隻小凳……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⑴、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有多少呢?(學生數一數) ⑵、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 ⑶、問: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麼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並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⑷、學生動腦筋:看看,動畫片里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⑸、動手操作:學生用學具袋中的物品擺「同樣多」的物品 比如說:圓片和三角形
『伍』 幼兒園大班數學比較多少教案
幼兒園比較多少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熟練地運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的比較結果。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表達,體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場地布置成家的場景。
2、動物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一次性餐盤比幼兒人數少1、紙杯比幼兒人數多1,水果與幼兒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有共同帶上小動物頭飾)今天小熊請客,它邀請我們小動物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高興嗎?
2、幼兒隨同「動物園」的樂曲邊表演邊入場。
二、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學慣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1、(配班老師扮小熊)說:歡迎你們,請入座吧!哎!小兔寶寶你怎麼不坐呀?(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椅子多1,椅子比小動物少1)
2、(請小動物喝茶)小動物們幸苦了,一定很渴吧,我給你們倒茶,(另一老師帶領小動物)說:不用麻煩您,我們自己來吧!(小動物拿到茶杯倒說水)。小熊說:是不是哪小動物沒有水呀?怎麼還有一隻茶杯呢?(引導幼兒說出:茶杯比小動物多1,小朋友比茶杯少1)
3、(小熊端出水果)說:請吃水果!(讓幼兒說出:水果和小朋友一樣多)。
4、游戲——小動物找山洞。
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① 復習鞏固游戲玩法。
② 幼兒合作游戲。(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山洞多(少),山洞比小動物少(多)。
三、天黑了小動物告別小熊回家去。
『陸』 求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越多越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蜻蜓捉害蟲》 幼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黑白棋大賽》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5的加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9的組成》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紙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鬥智旅行棋》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8的組成》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自然測量》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時鍾》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快樂數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買禮物》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7的加法》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復習單數和雙數》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7的組成》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2位數的下補加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玩具超市》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設計門牌號碼》(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活動名稱:新年的形狀
活動前言:新年就快要到來了,幼兒園的小孩子們都在想著如何迎接新年的到來呢?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新年的形狀吧,看看小朋友們是用什麼樣的辦法還迎接新的一年吧,你喜歡以下的小活動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區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3、了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加深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准備:
1、紅色正方形紙長方形紙若干。
2、剪刀、水筆、蠟筆。
3、錄音機、磁帶。
4、課件一個。
5、自製的「龍、獅」兩條、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放鞭炮的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提問:漂亮的禮花和鞭炮聲使你們想到了什麼?(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講述)
幼兒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結婚我們去喝喜酒。
幼兒B:我家飯店開業也放了鞭炮。
幼兒C:國慶節的時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兒D:放鞭炮了,要過新年了。
(評析:幼兒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經驗,當看到五彩繽紛的禮花鞭炮時,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親身經歷,老師也給了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2、教師小結:對呀,在各種喜慶的場合我們都要放鞭炮。特別是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1、教師提問: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我們還會干什麼呢?(引導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講到一種習俗就打開課件欣賞。)
幼兒A :過新年時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飯。
幼兒B:爸爸媽媽還會給我穿新衣服呢。
幼兒C:我的爺爺給我送了100元壓歲錢。
『捌』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認識序數》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7的組成》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看圖填算式》
幼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黑白棋大賽》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區分左右》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2-9的相鄰數》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小小裁判員》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感知10以內的序數》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6-9的相鄰數》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玩具小超市》
(來源: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