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日記
㈠ 五年級數學日記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媽媽回來了。吃蛋糕的時候,媽媽對我說:「媽媽來考考你,如果答對了就可以吃一塊蛋糕,好嗎?」我說了聲「沒問題」就開始答題了。
媽媽出了第一題:媽媽今年36歲,你今年10歲,媽媽比你大幾歲?姥姥的歲數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幾歲?我很快口算出結果,我說:「媽媽比我大26歲,姥姥今年60歲,太簡單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媽媽笑著說:「驕傲了吧?」再來一題:小明今年8歲,他爸爸已經40歲了,問再過幾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2倍?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來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媽媽說:「怎麼樣,不會了吧?」「讓我再想想,想不出來我不吃蛋糕。」
過了一段時間我想到一個笨辦法,我可以把他們的歲數都找出來呀,過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歲,最後終於推算出來過了24年後爸爸的年齡剛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還有更簡便的方法的,接著就給我講起來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齡減去小明的年齡就是若干年後小明的年齡了,也就是32歲,再用32-8=24年就是經過的年份數了。我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呀。
媽媽說:我能自己想辦法得出結果還是好樣的,作為獎勵給我吃蛋糕了,我心裡又喜又難為情,以後我可不能在驕傲了,小朋友們也不要學我呀。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二: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1字)
20xx年6月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道思考題:
一隻蝸牛被困在了井裡,井深15米,蝸牛每天向上爬1米,半夜向下落30厘米,蝸牛什麼時候能爬出井?
我在草稿紙上列了算式:蝸牛每天爬100-30=70厘米,蝸牛10天爬70 ×10=700厘米,蝸牛20天爬70×20=1400厘米,第21天蝸牛還剩1500-1400=100厘米=1米。蝸牛爬出井,共需20+1=21天。
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啊!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三: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664字)
20XX年5月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老師在復習時間單位,提到了平年閏年,閏年就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年份。在那一年,二月就會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這個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有大約1/4天,四年後就會多出一天,就被加到天數最少的2月去了。
可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是,為什麼整百數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像20XX年,1800年都能被4整除,也應該算閏年才對,為什麼一定要400的倍數呢?
為了尋找答案,我翻閱書籍,也沒有找到答案,只得到了一個數據,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5時48分46秒,我想:咦,說不定可以通過這個計算出來。
說干就干,我先把5時46秒轉化為20926秒,一天則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這就是人們每年少計算的天數,所以把這個數乘4等於0.9688天,人們為了簡便,就看成一天,而這樣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時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時間,人們就把這些時間看作一天不貼在其他99(100-1)個年份上,而這樣,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時,就這樣,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將近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閏,即100-3=97(個),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個閏年。
哦!原來是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算出來了,雖然挺麻煩的,但也解開了我的一個心結。那感覺真棒。其實數學離我們生活很近,幾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就會有許多收獲的!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四: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577字)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澤群,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鍾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鍾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鍾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群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鍾。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鍾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五: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510字)
20XX年9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去學校報名回家後,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著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慣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 ,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麼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慣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慣用品。
學慣用品:一隻筆袋8元,一隻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XX.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六: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日記(573字)
2月1 星期四 晴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著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麼事這么高興?」爸爸說:「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你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
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並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麼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說。我報著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於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准,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麼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後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
聽完了我第二種方法的介紹,爸爸、媽媽笑了……
㈡ 五年級數學日記6篇
1
今天,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生活中的圓。
什麼叫做生活中的圓,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關於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還有圓的對稱軸之類的東西,也就是圓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應用到圓的周長,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肯定能發現的,雖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關於圓的周長的東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點皮毛告訴大家,據我所知,車輪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時鍾的分針針尖走過的路線是鍾面的周長;圓形餐桌圍的花布邊的長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長;人們經常戴在手上的手鐲也含有圓的周長的知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說了一點剩下的就由你這位高手去觀察了。
圓面積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會觀察,眼睛亮一點就可以了。圓桌的大小也就是圓桌的面積;時針掃過的面的大小也就是這個鍾的面積;還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見,那就是用繩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圍,也就是求圓的面積,……。這是我所歸納的。
還有,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切記!
2
今天,被一道數學題難道了,題是這樣的「學校閱覽室里有兩個書櫥,甲櫥放的書是乙櫥的3倍,甲櫥的書借出170本,乙櫥的書借出10本,這時兩櫥所剩下的書正好相等,求兩櫥原來各有多少本?」我讀完題以後抓耳撓腮,又是抓抓腦袋,又是摸摸下巴,就是想不出解題之法。突然,哥哥來了,他看過題目之後,說: 「這是差倍問題,主要找到倍數差。」我聽完以後恍然大悟,一下子就列出式子
3
今天,我又被一數學題難倒了,題目是這樣的:「小虎在敵人窗外聽到裡面在談子彈:一人說每人背45發還多260發。另一人說每人背50發還多200發求有多少敵人?多少發子彈?」
我冥思苦想,不停地在草稿上畫呀畫,但都毫無頭緒,爺爺走了過來,對我說,「這是盈虧問題,沒什麼訣竅,就只要(260-200)÷(50-45)就行了。
4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發下來了,當我看到成績時,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還差。看到別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羨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這個毛病,還怪我檢查考卷時還沒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檢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而且我明明檢查出來一題是錯的,但沒來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題4分,如果把這題的分數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這次考試給我的一個教訓:考試前除了除了吃飯以外其它什麼也別吃。而且檢查是寫起字來要快,要細心,不要寫錯字,不然對的會變錯的,而且要多算幾遍,寫答案時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為過一會兒就有時間檢查了。
我在這個月里,更加努力,因為我面臨的不將是小考,而是期末測試,我一定會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我最好的水平,爭取更好的成績。
5
前幾天,我們進行了月考。我考完數學後心驚肉跳的,真怕考不好!
昨天,成績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績了。95分,我終於放心了,我終於放下了一塊沉重的大石頭。考卷發下來後,我像以前一樣仔細地分析錯誤原因,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呀,我有兩道題都不應該錯,還有一道如果我相信自己,那就一定能得100分。可是,我偏那麼粗心大意,好象非錯幾題才好似的!」我想:我一定要記住這次的教訓,讓這個教訓時刻提醒著我,再下次考試中,不再那麼粗心大意,一定要考最好的「100分」!
從這一次數學月考中,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相信自己,做一個自信的好學生。
6
今天,我跟爸爸來到了廣州。首先,我們先去給爸爸買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別喜歡的衣服。正好國慶特價打了八折.爸爸問我,一件衣服的價錢是150元,打八折就相當於衣服的價錢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元嗎?我想:150*0.8,先把0.8看成8,再用整數乘法的方法進行計算,計算出結果,最後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數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結果得120元。我興奮的回答打完八折這件衣服的價錢是120元。爸爸又問我:「通常一個數乘另一個數,積一定比因數大,但為什麼這道題的積比其中一個因數大?」
我想,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過。我非常有信心的說:「一個數乘大於1 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爸爸說:真聰明,那麼除法有沒有這樣的規律呀?」」當然有 ,當被除數大於0 ,除數大於1時,商比被除數小.當被除數大於0,除數小於1時,商比被除數大。」 爸爸說:「那麼我再考考你,這件衣服原價200元,打五折,現價是多少元?」我快速的回答:「100元」。爸爸高興的說:「我女兒學會舉一反三了!」
買完衣服,我們就來到了地下超市,爸爸對我說:「商店奶製品搞促銷,買二贈一,如果買兩箱,相當於打幾折?」我說:「不知道。」爸爸說:「買二贈一就是說花兩箱的錢買三箱的奶。一箱50元就相當於花1元的錢買了150元的奶那拿100 除150就相當他打的折數, 結果大約是七折,你明白了嗎?」我說「我明白了。」
我越來越發現,數學試用於解決生活的問題!
㈢ 小學五年級數學日記
6月28日 周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日記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麼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於9,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數學日記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數學日記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隻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隻,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隻,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隻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隻,還原乙樹是14隻;甲樹就是16隻。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隻,乙樹14隻。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今天陽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忽然發現這樣一道題:比較1111/111,11111/1111兩個分數的大小。頓時,我來了興趣,拿起筆在演草紙上「刷刷」地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找到了一種解法。那就是把這兩個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然後利用分數的規律,同分子 分數,分母越小,這個分數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1。解完之後,我高興極了,自誇道:「看來,什麼難題都難不倒我了。」正在織毛衣的媽媽聽了我的話,看了看題目,大聲笑道:「喲,我還以為有多難題來,不就是簡單的比較分數大小嗎?」聽了媽媽的話,我立刻生氣起來,說:「什麼呀 ,這題就是難。」說完我又諷刺起媽媽來:「你多高啊,就這題對你來說還不是小菜啊!」媽媽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鬧了,不過你要能用兩種方法解這題,那就算高水平了。」我聽了媽媽的話又看了看這道題,還不禁愣了一下「還有一種解法。」我驚訝地說道。「當然了」媽媽說道,「怎麼樣,不會做了吧,看來你還是低水平。」我扣了媽媽的話生氣極了,為了證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來。終於經過我的一番努力,第二種方法出來了,那就是用除法來比較它們之間的大小。你看,一個數如果小於另一個數,那麼這個數除以另一個數商一定是真分數,同理,一個數如果大於另一個數,那麼這個數除以另一個數,商一定大於1。利用這個規律,我用1111/111÷11111/1111,由於這些數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於是我又把這個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設有8個1,讓你組成兩個數,兩個數乘積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說,一定是兩個最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那麼也就是1111/111>11111/1111。
今天,我在數學1+2訓練上看到這么一題,在一底面積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體鑄體中,以相對的兩面為底去掉最大的一個圓柱體,求剩下的立體圖形面積是多少?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糊塗了,想:只告訴一個底面積,這怎麼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媽媽看了,嘲笑我說:「哼,還說高水平哩,連這道題都不會做。」
我知道媽媽用的是激將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了讓媽媽認為她的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著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麼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並沒灰心,繼續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圖(要畫圖)可以發現,切掉一個圓柱,又出來一個同原來圓柱同樣大的洞,雖然這洞與圓柱體體積相同,但是它們的表面積並不相同,而是比原來圓柱少了兩個底面的面積。
所以剩下的圖形面積應該等於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減去圓柱的兩個底面+圓柱的側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㈣ 關於五年級數學日記日記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麼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於9,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隻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隻,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隻,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隻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隻,還原乙樹是14隻;甲樹就是16隻。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隻,乙樹14隻。
㈤ 五年級數學日記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個人在家,睡醒覺來已經8:30了,我立刻跳下床,這時媽媽打來了一個電話,囑咐了我一番,接這個電話我花了五分鍾,我迅速換衣服,刷牙洗臉。然後直奔餐桌吃早飯,我又花了十五分鍾,15+5=20(分鍾),8:30+20=8:50(分鍾)12:00—8:50=3:50(分),還有三小時五十分鍾就到中午了,我走回小房時正好9:00整,我忙拿出作業本開始寫作業,我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寫作業,9:00+1:00=10:00,12:00—10:00=2(小時),還有兩小時!這時我發現沒面條了,於是帶了30元去新生力商場買面條。
到了商場,我看見有兩種面條供我選擇,一種是450克,4.5元,一種是400克,是第一種面條的價錢的3分之2,4.5÷3=1.5(元),1.5×2=3(元),我一個人在家吃飯,一點點就夠了,於是我選擇了第2種面條,還節省了父母的血汗錢,一舉兩得,我突然又想起來媽媽讓我買五個羽毛球,羽毛球兩元一個,5×2=10(元),10+3=13(元),30—13=17(元),唉,沒辦法,本來想剩多點的,現在只能剩這么多了。
回到家裡,10;20分,我先准備好了兩個雞蛋,然後看電視去了。
時間一晃到了12:00,我連忙下面條,打雞蛋,過了20分鍾,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煮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條,疲倦的上床睡午覺了。
睡完午覺醒來4:00了,還差兩個小時爸爸媽媽就要回來了,我無事可干,突然看見一堆沒洗的衣服,我立刻沖過去開始洗衣服。
我每洗一件衣服要五分鍾,一共有八件衣服,我把八件衣服平均分成兩堆,8÷2=4(件),每堆四件衣服,我一共要8×5=40(分鍾)才能洗完衣服,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往下洗了。
洗完衣服已是5:00鍾了,洗衣服40分鍾,再加上醒來活動了十分鍾,爸媽提早回來了,看見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誇我能幹呢!
這次「小鬼當家」的經歷太有趣了,我增強了自己的自立性,雖然是一些簡單數學題,但還使我懂得了怎樣用數學知識更好地為父母理財了。
這夠自創吧!!呵呵。選我最佳哦~~~五年級這個行不?說實話我以初中了,編這還真費勁兒,嘻嘻!在強調一邊,選我最佳哦~~~
㈥ 五年級數學日記
一)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到家後,媽媽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還剩下一根,我送給了隔壁的小強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㈦ 五年級數學日記
晚飯後,媽媽做完了家務活,我們一家就上樓睡覺了。可是,我睡了一會兒,怎麼也睡不著,就讓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媽媽卻說:「我給你出道題做做吧!」我聚精會神地聽著——「你今年9歲,你爸爸的歲數是你的4倍少2歲,爸爸今年幾歲呢?」等媽媽說完,我馬上有了答案:「爸爸今年34歲!」媽媽又問我:「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呀?」我說:「我是這樣算的:9×4=36(歲)36—2=34(歲)」。 今天,爺爺去買了一箱啤酒來,准備招待客人。晚上,客人們來了,爸爸媽媽端出瓜子、花生、橘子,他們坐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開飯了,我們大家圍著桌子坐了下來。大人們有的喝啤酒,有的喝老酒,小孩子都喝飲料。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飯,客人們走了,我發現爺爺買的那箱啤酒是這樣裝的,每排6瓶,共4排。我用口訣「四六二十四」很快就算出整箱啤酒原來共24瓶,現在箱子里還有18瓶,那客人們總共喝了6瓶啤酒。我把空瓶數了數,果然是6個。
買 書
浙江省蕭山區義蓬鎮第一小學 二(2)班 周麗燕
2005年2月20日 星期日 天氣 多雲
今天,我帶了50元錢去書店買書。我一本一本地看過去,一連選了好幾本,一看書背後的標價都是5.00元。於是我把它們都買了下來。到收銀台付了錢以後,我就興沖沖地往家裡跑。一到家,媽媽問我買了幾本書,我說我還剩20元錢,買的書每本都只要5元就夠了。媽媽一聽,馬上回答道:「你買了6本書,對吧?」我笑眯眯咪咪地點點頭,心想:原來媽媽數學學得這么好!
地窖里的甘蔗
2005年2月23日 星期三 天氣 晴轉多雲
蕭山區義蓬鎮第一小學 二(2)班 余嘉軻
今天天氣晴朗,我很想吃甘蔗。爸爸就到地窖里挖了一些。我邊吃甘蔗邊問爸爸:「我們那個地窖里總共有多少根甘蔗?」爸爸說:「去年,我把甘蔗紮成了11捆,每捆10根,你算算看!」我一聽,馬上想到了10個十是100,再加一個10不就是110么?我把答案告訴爸爸後,又開始想,11個10能不能列成豎式呢?這時我想起數學興趣課上老師是教過的,我試著寫了下來: 。爸爸看了說,我的寫法完全正確。
05年(上)第二周數學日記
跳繩
二(2)班 趙雅芝
今天,我在家裡練跳繩。一分鍾,我跳了164下。弟弟也在跳繩,他告訴我一分鍾跳的下數後,我說你跳的下數正好是我跳的下數的一半多2下嘛!我是這樣想的:
164÷2=82(下) 82+2=84(下)
弟弟聽了我的解釋,連連點頭。
一共有幾棵
二(2)班 王雨婷
我爸爸的裝潢材料店就開在馬路邊,從我們家的店往北走隔出9個花壇有一家摩托車修理店。這段路兩邊的每個花壇里都種著3棵樹,那麼這段路上共種著多少棵樹呢?我想了想,先算出其中一邊種的棵數,3×9=27(棵)因為馬路兩邊種樹的情況是一樣的,所以這段路種樹的棵數應該是:27+27=54(棵)
飲料瓶和酒瓶之間的數學問題
二(2)班 金燕倩
今天,我在找身邊的數學,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家有8個飲料瓶,2個酒瓶。飲料瓶的個數是酒瓶的幾倍?我是這樣想的:要算飲料瓶的個數是酒瓶的幾倍,就是求8裡面有幾個2。算式就是:8÷2=4。也就是說飲料瓶的個數正好是酒瓶的4倍。
2005年3月8日 星期二 天氣 晴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義蓬鎮第一小學 二(1)班 徐少華
今天,我在背8的乘法口訣。背著背著,有一句總是要背錯。這句口訣是:六八四十八,我總把四十八說成四十六。後來,我找到了連續兩句口訣之間的聯系,比如二八十六,三八就是十六再加八——「三八二十四」。於是,每次我背完五八四十,要背六八( )時就想著:40+8的方法,很快就記住了「六八四十八」這句口訣。
爸爸今年幾歲?
浙江省蕭山區義蓬鎮第一小學二(2)班 周麗燕
晚飯後,媽媽做完了家務活,我們一家就上樓睡覺了。可是,我睡了一會兒,怎麼也睡不著,就讓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媽媽卻說:「我給你出道題做做吧!」我聚精會神地聽著——「你今年9歲,你爸爸的歲數是你的4倍少2歲,爸爸今年幾歲呢?」等媽媽說完,我馬上有了答案:「爸爸今年34歲!」媽媽又問我:「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呀?」我說:「我是這樣算的:9×4=36(歲)36—2=34(歲)」。
吃「上好佳」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義蓬鎮第一小學二(2)班丁佳萍
正月里,親戚們送給我2袋「上好佳」,我一直藏著不吃。
今天,我正想拆了吃,媽媽卻說要我算一算再吃。我一拆開,就發現1大袋裡面還裝著8小包。於是,我用乘法很快就計算出來:2×8=16(包)一共有16包。媽媽說我這樣計算是完全對的。我正要吃,爸爸卻說:「我再考考你,怎樣?」我也不甘示弱,連聲說:「好,好。」爸爸馬上出題了:「如果每袋裡面裝7包,那你一共能吃到多少包呢?」我一口氣就把算式和想法都說了出來:「不就是求2個7包嘛!用乘法計算:2×7=14(包)。」爸爸笑眯眯地說:「對,我女兒真聰明!」我聽了爸爸的誇獎,自言自語地說:「那我以後做作業也要多想幾個如果,那就一定會越來越聰明。」
2005年3月21日 星期一 天氣:陰有陣雨
二(1)班 施佳利
數學課剛開始,周老師就說我們口訣掌握得不熟練,緊接著給了我們大約3分鍾的時間同桌互相背口訣。我馬上對著同桌鄒樂樂背了起來,背著背著,「五九四十五」、「四九三十六」這兩句口訣我想了半天,才勉強背出來。而鄒樂樂,他也有兩句不怎麼熟練。周老師詢問了大家的背誦情況後,又從每組中挑了一名小代表,進行了小組「對口令」搶答賽。結果,我們第四組贏了,大家都高興極了。瞧!有的嘴巴彎得像月牙兒,還忍不住笑出了聲,有的還跳了起來,還有的拍起了手!隨著周老師的一聲「停」,教室里頓時安靜了下來。
2005年3月23日 二(2)班數學日記
方偉傑
今天,媽媽上午做了9件衣服,下午做的件數是上午的3倍。媽媽問我,她一天一共做了幾件衣服?我想了想,先算下午做了幾件:3×9=27(件)上午和下午合起來才是一天做的件數,所以27+9=36(件)媽媽說我答對了,我心裡美滋滋的。
楊超超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了第11課,這課共有13個生字要學,前幾天學的第9課共有14個生字。我悄悄地算了算:14-13=1(個),就是說第9課的生字比第11課的還要多1個。我想,要把這么多生字都記住,一定得按照陳老師的要求,抄得又對又漂亮才行。
漏鋮鋮
媽媽買來6個梨,給我和妹妹吃,媽媽說:「鋮鋮,如果你和妹妹吃得一樣多,你們每人能吃到幾個?」我列了個算式給媽媽看:6÷2=3(個),告訴媽媽我和妹妹平均每人能吃到3個。
姜恩翔
要放學了,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數學作業——做學具,還說按照課本36頁上第2題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一回到家,我就動手做了起來。我拿出剪刀把硬紙板剪成了一大一小兩個圓片。然後再定出圓心,把圓分成了9等分,接著在兩個圓面上分別寫上1~9這9個數字,最後,找來一根牙簽穿過圓心,把兩個圓固定在一起。做好後,我又看了看書本上的說明:轉動一個圓,說出兩個對齊的數相乘的積。每轉動一格,算出9個得數。我馬上動手玩起來,轉一圈,說上9個得數,再轉一圈又能組成9道不同的乘法算式,這學具真是我熟記口訣的好幫手!
余嘉軻
今天,老師讓我們做學具。我看了課本上的要求,覺得這學具做起來一定很簡單。回到家,我就找來一張硬紙,並用圓規在硬紙上畫了一大一小的兩個圓,再用剪刀把這兩個圓沿著剛才圓規畫下的線剪下來,接著,在紙板上寫上9個數字,最後,我把一大一小兩個圓圈套在了同一根牙簽上,學具就這么做好了。
沈施佳
今天,我參加了舞蹈興趣小組活動,所以到5:10才回到家。到家後,我馬上開始寫作業。寫啊寫啊,我一直做到7:30才做好。我很想知道這次回家作業我一共做了多長時間,就又拿起鉛筆在草稿紙上算了起來:7-5=2(小時)30-10=20(分鍾)啊,我一共花了2小時20分鍾才把作業做完,不知道別的同學是不是也要這么長時間才能完成?
看 病
2005年4月3日 星期日 天氣 晴
義蓬一小二(1)班 童城晨
今天,我病了。頭痛、發燒,連路都走不動了。我告訴爸爸後,爸爸就帶著我去村衛生室看病。一到那兒,一個60多歲的老醫生給我量了量體溫,說:「還好,你們來得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掛鹽水吧!」爸爸一邊讓我在躺椅上坐下來,一邊問醫生:「多少錢?」「129元。」只見爸爸掏出兩張100元給了醫生,醫生又找給爸爸一張50元,兩張10元和1個一元硬幣,爸爸馬上把找錢放進了皮夾。我坐在躺椅上,見醫生還沒來給我扎針,就悄悄地幫爸爸算了算找回的錢數到底對不對。爸爸付了100+100=200(元)應該能找回200-129=71(元)醫生找的錢:50+10+10+1=71(元)。哦,沒錯,一點都沒錯!
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說起這件事,爸爸高興地說:「你這個鬼精靈,病了還不忘算錢!」
去商場
2007年8月1日 星期二 天氣:晴
沙灣中心小學二(2)班馮楚鈞
今天,媽媽帶我去商場買東西吃。我興高采烈的進入了商場,商場裡面人山人海,非常多人。我馬上去找我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我喜歡吃的東西可多了。有:雪糕、巧克力、糖果、麵包、餅干、果凍等等。媽媽只帶了50元,只可以買便宜的東西。我買了5元的餅干、1元QQ糖、4元的果凍、1元麵包,媽媽買了一些美樂多。然後就去售貨員那裡給錢,給錢時我算了算這一共多少錢。5+1=6(元)6+4+1=11(元)媽媽給了50元找回:50-11=39(元)就找回39元。最後我們高高興興回家了!
今天,媽媽交給我和爸爸一項特殊任務:到超市去買菜,由我來算賬。我們來到超市,買了10元一斤的豬肉兩斤,3元2角的雞蛋5斤,1元1斤的西紅柿2斤,4元5角的火腿 腸2包,一共花了:10*2=20元,3.2*5=16元,1*2=2元,4.5*2=9元,20+16+2+9=47元。今天的賬都是我算的,爸爸誇我是他的小幫手。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㈧ 五年級數學日記4篇
數學日記一
月 日 周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日記二
月日 周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麼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於9,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數學日記三
月日 周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數學日記四
月日 周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隻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隻,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隻,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隻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隻,還原乙樹是14隻;甲樹就是16隻。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隻,乙樹14隻。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一)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到家後,媽媽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還剩下一根,我送給了隔壁的小強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數學日記2
月日 星期 天氣:晴 心情:開心
今天,我們全校去秋遊,我買了非常多的零食,我這次帶去的零食被我和XXX還有幾個同學吃了很多。
2包喜之郎水果果凍吃了4分之3,雪碧被我喝完了,一條益達口香糖被我吃了5分之1,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被我們吃了2分之1,一包上好佳冰檸檬硬糖被我們吃了4顆糖。
今天可真開心啊!
㈨ 五年級數學日記100字!
給您一個網址:http://..com/question/108944774.html
自己看吧,不過不要忘記把在下的回答採納為最佳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