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故事10字
㈠ 華羅庚的數學故事二十字
數學小故事:
三強韓趙魏,九章勾股弦。
三強韓趙魏為數學家華羅庚1953年隨中國科學院出國考察途中所作。
團長為錢三強,團員有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教授等十餘人,途中閑暇,為增添旅行樂趣,華羅庚便出上聯「三強韓趙魏」求對。片刻,人皆搖頭,無以對出。
他只好自對下聯「九章勾股弦」。此聯全用「雙聯」修辭格。」「三強」一指錢三強,二指戰國時韓趙魏三大強國;「九章」,既指趙九章,又指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
(1)數學故事10字擴展閱讀:
華羅庚獲得的榮譽:
華羅庚為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
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大師,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家列在一起,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選聘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為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建國六十年來,「感動中國一百人物之一」。
㈡ 8個數學小故事10字
1.符號「+」「復-」是五百年前一制位德國人最先使用的。當時他們並不表示「加上」「減去」。知道三百多年前才正式用來表示「加上」「減去」。 2.「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玩具,有七個塊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的薄板組成,拼出來的圖案變化萬千。後來傳到國外叫做「唐圖」。「七巧板」流傳到今天,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智力玩具。 3.傳說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一種滴水的器具來計時,名叫刻漏。 4.乘號「×」是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國數學家最先使用的。因為乘法是一種特殊的加法,所以他把加號斜過來表示。5.公元前46年,羅馬統帥儒略· 愷撒指定歷法。由於他出生在7月,為了表示他的偉大,決定將7月改為「儒略月」,連同所有的單月都規定為31天,雙月為30天。這樣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羅馬處死犯人的月份,為了減少處死的人數,將2月減少1天,為29天。6.小方是一個木匠,但他很傲慢,有一天,師傅問他:「桌子有4個角,我砍去一個,還剩幾個?」小芳說4-1=3,三個。師傅告訴他,有5個
㈢ 十個數學家的故事 50個字
一、塞樂斯的故事
塞樂斯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他原是精明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後,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勇於探索。他的家鄉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二、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把皇冠和與它相同的真皇冠各放進一盆水裡,測量溢出來的水,得知此皇冠比真皇冠輕,說明摻了金屬。
三、哥德巴赫故事
哥德巴赫是一個德國數學家,生於1690年,從1725年起當選為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結識了大數學家歐拉,兩人書信交往達30多年。他有一個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歐拉的通信中提出來的。這成為數學史上一則膾炙人口的佳話。
四、雅谷伯努利的故事
數學家雅谷伯努利,對螺線有研究,他死後,墓碑上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先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五、歐拉的故事
歐拉,小時候因為問了老師星星有多少,觸怒了老師的信條,被退學,結果成了一個牧童。但歐拉還熱愛著學習,小歐拉成了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
六、魯道夫的故事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七、華羅庚的故事
華羅庚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於農業生產.記者在一次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後一天.」他的確為科學辛勞工作的最後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八、數學陳景潤的小故事
數學家陳景潤邊思考問題邊走路,撞到一棵樹幹上,頭也不抬說:「對不起、對不起。」繼續思考。
九、康托爾的故事
千多年來,科學家們接觸到無窮,卻又無力去把握和認識它,這的確是向人類提出的尖銳挑戰。康托爾以其思維之獨特,想像力之豐富,方法之新穎繪制了一幅人類智慧的精品——集合論和超窮數理論,令19、20世紀之交的整個數學界、甚至哲學界感到震驚。可以毫不誇張地講,「關於數學無窮的革命幾乎是由他一個人獨立完成的。」
十、康威的故事
康威年少時就對數學很有強烈的興趣:四歲時,其母發現他背誦二的次方;十一歲時,升讀中學的面試,被問及他成長後想干什麼,他回答想在劍橋當數學家。後來康威果然於劍橋大學修讀數學。
㈣ 數學家的故事10字
http://ke..com/view/6351.htm?fr=aladdin
華羅庚
1922年,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中,王維克老師發現其數學才能,並盡力予以培養。[6]
1925年,初中畢業後,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退學回家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此後,他用5年時間自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5]
1927年秋,和吳筱元結婚。
1929年冬,他不幸染上傷寒病,落下左腿終身殘疾,走路要藉助手杖。[6]
1929年,華羅庚受雇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志上發表論文。
1930年春,華羅庚在上海《科學》雜志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7] 轟動數學界。同年,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才華後,打破常規,讓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3]
1931年,在清華大學數學系擔任助理。他自學了英、法、德文、日文,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3篇論文。
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
1934年9月,被提升為講師。[8]
1935年,數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訪問中國,他注意到華羅庚的潛質,向當時英國著名數學家哈代極力推薦。[9]
1936年,華羅庚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度過了關鍵性的兩年。這時他已經在華林問題(Waring's problem)上有了很多結果,而且在英國的哈代—李特伍德學派的影響下受益。他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劍橋的時期發表的。其中一篇關於高斯的論文給他在世界上贏得了聲譽。[9]
㈤ 短篇數學小故事10字
趣味數學小故事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准。」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並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後少個一。十位數字怎麼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並鼓掌祝賀。
㈥ 十個數學家的小故事
說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他叫做馮·諾依曼,曾經參加過原子彈的製造,構築了現代計算機的架構,進行了第一次可靠的現代數值氣象預報。他也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他記憶力超群,可以一字不差地張口引用15年前度過的《大英網路全書》或《雙城記》,同時他的心算能力也很厲害,下面我們通過幾個故事來更進一步地了解他。
但這樣有趣並且對世界有重要貢獻的人,卻英年早逝,與1957年在美國去世,享年54歲。我們如今在使用計算機,看天氣預報時,一定要記得背後是這些數學家和科學家的貢獻,他們讓世界更美好。
㈦ 十個二十字的數學家的小故事
那中國的數學家的話,建議你可以到網路裡面去搜索數學家,然後裡面會有很多人物出現,選擇一個,然後進行介紹
㈧ 數學名人故事10個字數限制
祖沖之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π)值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㈨ 數學家的小故事20字和小笑話10字
五百隻鴨子
一位男教師對兩個吵鬧不休的女學生說:「兩個女人的聲音,猶如一千隻鴨子的叫聲。」
一會兒,教師的妻子來看望他。其中一個女學生趕來報告。「老師,門外有五百隻鴨子來看您。」
十一點半
上午第四節課,A生肚子餓,無心聽課,坐在位置上獃獃地想著牛肉,麵包。
數學老師發現他走神,便提問他:「1.130小數向右移動一位,將會怎麼樣?」
A生毫不猶豫地回答:「將會開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