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教育
這些人曾在一生中某一階段教授數學,但他們在其他方面更為著名:-
Lewis Carroll, 英國作家Charles Dodgson的筆名,曾在牛津基督教堂講授數學
道爾頓, 英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曾在曼徹斯特,牛津和約克的學校和大學教數學。
Tom Lehrer, 美國歌曲作家和諷刺作家,曾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數學。
Georg Joachim Rheticus,奧地利繪圖家,哥白尼的學生,曾在Wittenberg大學教數學。
Edmund Rich, 13世紀坎特伯雷大主教,在牛津和巴黎的大學教過數學。
Archie Williams, 美國運動員,奧運金牌得主,在加里福尼亞高中教過數
一、活動主持人玉蛟龍介紹相關情況及內容安排:
1.專家務實專題講座;
2.網友提問或交流自己在課題研究中發現的問題。
二、專家務實老師講座: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這里參加網路教研活動。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我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何用我們現有的教育資源和有限的精力,更快地由教書匠向研究型教師轉變,從而更好地負擔起教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我將分為四個版塊與大家交談我的想法:
(一)審視當前中小學開展課題研究的現狀:
普通中小學課題研究的主要特點和走向:以校本研究為主,立足學校管理,這種研究從研究指向、研究類型、研究方法、研究主體、研究內容、研究價值取向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特點。
中小學開展課題浮躁:
(1)注重形式,忽視過程,許多課題隆重開題,迅速結題,沒有過程,通常的做法是寫幾篇文章,找一些材料,東拼西就,甚至是過去做的事情,拿來宣稱解決了問題;
(2)急功近利,熱衷炒作。經常聽到課題開題的消息,有關領導、專家津津樂道,課題成了追求名利的方式.
(3 )跟風而上,創新不足:課題研究要有創新,創新不是跟風,著作要讀,專家的理論和研究的方法要學,但做課題研究不能總停留在復述的層面上,必須使課題研究的內容貼近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真實問題,范圍不宜太高太泛,目標不宜太偏太全,不能人雲亦雲,研究的方法,以解決問題為主,只有實實在在,研究才有其真正的價值;
(4) 閉門造車,缺乏引領:一線教師做課題一般是孤軍作戰,沒有工作團隊,要想讓研究有生命力,離不開各方面的支持,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專家的引領,課題是否能夠獲獎,是否獲得通過,需要專家的認同,因此做課題一定要與專家或師范院校的教師進行溝通,盡可能得到他們的指點,使課題更具有嚴密性,科學性。
(二)我們再來看看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主要障礙與有利條件有哪些?
1.客觀障礙:理論儲備能力不足,科研能力弱,特別是科研經驗匱乏,學校領導重視力度不夠不夠,甚至有的領導不太懂科研,教師的時間、精力不夠,除去備課上課,沒有時間進行課題研究;;
2.主觀障礙:教育科研匠能力不足,搞科研是一項任務,沒有自主性,積極性不夠;
3.有利條件;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教師團隊的幫助。
(三)對於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認識
1.與教師關系密切的兩個問題:
(1) 什麼是一線教師開展的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有很多定義,今天晚上我們討論的是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我認為真正的教育課題研究只有與教學實踐聯系,才能煥發出生命,當前,倡導教師開展出課題研究,只有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通過做課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科學規范的形式解決學校教學、教程等各方面的問題。
(2)為什麼要開展課題研究?
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實際上是在高水平課題層次上展開教學活動。強化日常教學中蘊含的科研成分著手,以科研思路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通過教學實踐使其得到證明,從而使教學工作逐步走向最好方向的發展。
同時也使自己的專業素質得到提升與鍛煉。簡單地說,一線教師開展課題研究要把握兩個基本點:一是研究的中心及理論支撐;二是要有具體的操作思路。這也是一線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基本要求,通過課題研究使日常工作科研化。
2.一線教師為什麼要做課題研究:
(1)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在這里,我們可以借用林崇德教授的一句話:教師參與課題科研研究,是提高自己素質的有效途徑,廣大一線教師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能力,為了實現素質教育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應該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
(2) 解決實踐問題的需要: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如教學和為、學生學習習慣、道德表現、學現管理模式等問題,反對一線教師脫離實踐做課題研究,做空的課題徒勞無益;
(3) 有利於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促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科學化,系統化。
(4) 有助於養成科研教學意識。做課題時要查閱大量資料,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科研實踐活動、教學觀念,用新教育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並進行教學反思。
綜上所述,教育科研應該看作是當代教師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當代教師進行學習的方式之一,課題驅動、行動研究,是教師自我發展的方法,教師職業化要求我們必須研究教育,必須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四)如何做課題研究:
1.首先要選好課題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只有課題選好了,教育的成功才成為可能,課題的選擇即要包括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廣度和深度,需要創造力和想像力:
(1)課題從哪裡來?從上面來,上面教研部門下達課題,往往較大,教師很難把握,我主張從自己主動選題,從教育教學的實踐和課堂中選題。如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等,這些課題比較小,也容易做;
(2)選題的基本原則:一是前瞻性原則,對象要新,視角要新;如「好學生抄寫題目與解決問題正確率的研究」;二是科學性原則;三是可行性原則,選題要與客觀實踐相符,可實現;四是價值性原則,要有理論和應用價值,應該能夠運用於教學實踐,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五是明確性原則,選題能夠准確反應各研究要素的內涮和外延;六是倫理性原則;
(3)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是貪大求全;三要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要有問題意識,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如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要思考是智力原因還是心理因素,要用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做個案分析,就會發現學生上課不舉手發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還可以反思,小孩子求知慾強,滿腦子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課堂中選擇沉默呢?這就是一個問題:如「學生在課堂中主體意識的研究」,這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來的課題;,四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時時反思,升華,就是課題研究,中小學課題研究,真正引起共鳴的,是那些即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高度的專家型教師,這也是教師能夠真正模仿和受益的,前蘇聯的大多數教育家都有這樣的背景。
2.選課題從哪些方面入手
(1)選教育科研的前沿課題,在學科間尋找交叉點和結合部,如「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2)選擇應用研究型課題,一線教師應該以應用研究為主;(3)選擇主觀條件比較成熟的課題,從專業特長、愛好興趣、知識儲備方面做好定位,如「開展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和諧氛圍的研究」;(4)選擇客觀條件比較具備的課題,如從資料信息的准備,研究的氛圍等方面均適合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工作的;(5) 選擇代表教師工作中觀、微觀課題,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培養的實驗研究」,通常情況下課題越小一些,越容易把問題說透徹,題目太大,沒有深度,難成精題。
3.怎麼樣做課題方案:
一個詳的方案是課題研究的指導,方案制定好,課題就成功一半,關於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應該有如下要素:課題名稱;課題研究問題提出;課題研究依據和假設;課題研究內容;課題研究步驟;課題研究對象;課題研究保障;課題研究成果預測;課題組成員的組成與分布;課題研究經費預算;課題研究資料附錄。
4.為開展課題研究的幾個提醒。
(1) 准備階段:
理論准備:要相對充分,充分查閱有關課題的資料,閱讀有關書籍、報刊、雜志,為課題研究確立較高的高度;
3. 小學數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有哪些
顯然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首先要確定的是作為一個專業的數學教師需要哪些知識和能力? 在1992年舉行的國際數學教育大會上,拉潘和西勒—盧賓斯基強調數學教師至少需要數學、數學教育學、學生這三種知識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並指出「數學教師是在這些知識的領域的交集上進行工作的,正是不同方面的思考的相互作用讓教師形成了言之有據的教學上的推理」。在數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和已有相當一部分人從事數學教育研究的今天,我們認為有必要對三個知識的交集部分作更加清楚的論述。具體來說我們認為一個專業的數學教師至少要擁有下列知識。
1 數學教育哲學。與人生觀、世界觀對人的重要性一樣,數學教育哲學對如何進行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它包含什麼是數學? 為什麼進行數學教育? 應當怎樣進行數學教育? 三個基本的問題。與具體的知識相比,數學教育哲學強調的是元認知的一部分,它滲透著隱含的認識論與本體論。
2 作為學科的數學知識。一個專業的數學教師需要多少數學知識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但顯然專業的數學教師應該需要貨源充足和組織良好的數學知識倉庫,其中良好的組織比數學知識更加重要。他應該能站在高觀點下審視所教的數學知識,知道它們之間本質的聯系和來龍去脈,應該有將數學知識轉變為教育數學知識的能力,在不失嚴謹性的條件下將數學知識以最便於學生理解的形式教給學生。張景中院士認為,將數學知識轉變為用於教育的數學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更是數學的問題。
3 數學教育學和數學教育心理學。數學教師掌握的不僅僅是一般的教育學和心理學而應該是它們與數學的整合。從開始的數學教學法到現在的數學教育研究,數學教育學在我國已成為一門比較成熟的學科。而數學教育心理學則是一門較新的學科。過去我們只關心教而忽視學生學的心理,雖然總結了一些經驗卻因為缺乏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未能上升到理論水平,而不能更好地發展運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只有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有較為清晰地了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和發展數學能力。
4 數學教育技術學。將數學教育技術學單獨列為一項,是因為以前的研究者很少提到教師的技術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興起的信息技術已經直接影響到教什麼和怎樣教的問題。而根據我國數學教師的調查,只有27. 2%的教師經常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一個專業的數學教師不僅能熟練的運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而且還能很好地將信息技術和數學進行整合,並能教會學生運用技術來「發現」數學,創造數學。
除了上述專業知識外,數學教師還應該具備普通的文化知識。此外相對於知識來講教師的能力更為重要。因為教師面對的是能動的人。教育實踐和教育情景都有生成性的特點,無固定的模式和技能技巧可以套用。教師必須憑自己的專業知識對靈活多變的教學情景創造性的作出自主判斷和選擇。這就需要數學教師的綜合能力。
4. 如何培養數學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要具備科學的態度,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絕不是解決幾個數學問題;數學教學,也不是僅僅教學生學會解題。數學教學的價值體現在對人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上,也體現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教師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中才能游刃有餘,才能把學生「教活」,使學生的學習觸類旁通。當然,對小學生而言,更多的是探索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
要擁有豐富的數學學科專業知識,我們數學的學科專業知識主要指"學科知識技能、數學思維、數學知識的應用"等。
5. 數學教師怎樣教育學生
現在所倡導的教育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題的素質教育觀。
所以現在的數學老師們要做的不是以往那般傳輸灌輸公式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注重引導學生在課程上思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並且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散思維,這是我們現在倡導的教育教學理念~
6.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教育做人論文
這種論文寫出來也只能算個屁,因為在學科課堂中滲透德育,不是方法,而是做人版。不是一種可以學權會的方法,而是教師是個什麼樣的人。教師是反動的,會在學科課堂,自然而然地滲透反動思想。反之亦然。如果一個沒有思想的教師,用所謂」方法「去滲透所謂德育,用一句網路詞彙,那就叫」然並卵「。
7. 小學數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包含哪些主要內容
知道一節好的數學課,要做到兩個關註: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
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數學:抓住數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數
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數學
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樂學、愛學數學。
一節好的數學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
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數學方法,體現數學課的靈魂,使數學課上出「數學味」
!而教師的「裝糊塗、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8. 數學老師教育理念名言集錦
學老師有他的教育格言,但具體都有哪些呢?和一起來看看下文,歡迎借鑒!
1、習於智長,優與心成。——朱熹
2、走下講台給學生講課。
3、表揚用喇叭,批評用電話。
4、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
5、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們,不光是傳授學生知識,更要教學生怎樣做人們。
6、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們。——誇美紐斯
7、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8、教育學生,從愛出發,愛是一種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9、一個人們的知識越豐富,藝術修養越高,智力發展越好,對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10、俯首甘為孺子牛,揮蹄勇做千里馬。
11、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第斯多惠
12、好的課堂應該是讓學生課前有一種期待,課中有一種滿足,課後有一種留戀。
13、教給學生能藉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的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14、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是光輝的,是榮耀的。教師的心聲是純凈的,高貴的、無私的。
15、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地。
16、教師的幾個不等式:有名氣≠有水平,人們緣好≠威信高,有點子≠有能力,資格老≠經驗多。
17、勤勤懇懇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堂堂正正做人們。
18、親其師,信其道,惡其師,疏其道。
19、執著杏壇,樂於奉獻。
20、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孔子
21、一個教師必須對祖國優秀文化和語言文字深深地熱愛,否則就鑽不進去,不可能獲得真知。
22、寬容別人們等於祝福自己。
23、踏踏實實做人們、認認真真做事。
24、我願做人們梯讓年輕人們踏著我的肩膀攀登科學高峰。——華羅庚
25、欣賞別人們的優點,善待別人們的缺點,尊重別人們的隱私,快樂自己的人們生。
26、教育貴在一個「及」字,重在一個「斜字,即使天天從小事抓起。
27、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永遠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學生。
28、用教師的智慧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29、愛拼才愛贏。
30、念人們之善、揚人們之長、量人們之難、幫人們之過。
31、享受人們文的課堂,享受動感的課堂,享受智慧的課堂。
32、打電話的時候請你微笑,對方一定感覺得到。
33、人們應該永遠擁有兩樣東西: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希望之燈,一扇長開的窗——接納之窗。
34、教師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引路人們似的朋友,是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們。
35、德高為師,身正為范。
36、愛拼才會贏。
37、為別人們照亮道路,自己必須放出光茫——這就是人們的最大幸福。——捷爾任斯基
38、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
39、當代能做老師的人們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們;因為教育事業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業。
40、為他人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
41、才有肝膽人們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42、要有健康的體魄,和-諧的人們際關系,勤奮求實的態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標。
43、揚黃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44、永遠不要嘲笑別人們的夢想。
45、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們。
46、課--是點燃求知慾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顆火星,我願執著地「眾里尋他千網路」。
47、體罰與懲罰區別不在於是否打學生,而在於是否傷害學生。合理的處罰是一種教育策略,教師應該有處罰權,也應該合理利用處罰,懲罰的真諦在於愛的感動。
48、人們生的目標在於不斷追求,人們生的價值在於奉獻。
49、中小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對其教育是教師的責任,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啟智、明理、導行的過程。
50、美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價值,更是一種生命的體驗;美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們生的最高境界。
51、掌握好的方法,是學業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礎,是事業發展的必需;養成好的習慣,是終生受益的偉業。
52、尚自然,展個性。——蔡元培
53、不要隨便給一個人們定性。
54、培養人們,就是培養他獲得未來,快樂的前景的道路。——馬卡連柯
55、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是在於如何看護兒童。——蘇赫姆林斯基
56、捧著一顆心,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57、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
58、把簡單的事情做徹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經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
繼續閱讀
9.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落實教師的教育責任
更新觀念,樹立數學教學的素質觀
柳斌同志說:「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回念,轉變人才觀念、質量觀答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轉變觀念的關鍵在於努力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成學生主動、全面而且各個不同的發展,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健體、學會創造。
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更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為具有一定創造性的人。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方面的發展和志趣、特長不盡相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要創設條件,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覺地把素質教育融於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智慧潛能等到開發,學生的素質在主體發揮的過程中得到提高。這就是數學教學的素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