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兒歌
㈠ 語文童謠
童謠是兒童中流行的歌謠,是兒童歌謠的簡稱,它反映了兒童對社會生活和自然現象的各種認知和心態,歌唱了他們的生活、親情和意趣,內容豐富、生動、健康,富含教育意義,說唱起來生動、活潑、順口、有趣,特別為兒童所喜愛是一種兒童的啟蒙教師,也是我國民族遺產中一束絢麗的花朵。童謠既可以開拓兒童的視野,又可以訓練兒童的口才,發展兒童的語言,啟迪兒童的智慧,培養兒童的想像力。它的特點是形式簡單,形象生動,樸素自然,通俗易懂,不但可以用口唱,還可以邊唱邊游戲。對兒童知識面的擴大,能力的培養,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啟迪,都有一種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是伴隨孩子成長的好的夥伴。在實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充分運用童謠的特點,結合智障學生身心發展特徵和規律,讓童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應用童謠把知識程序化。
智障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教育主要的是提高生存能力。因此社會實踐活動就成為他們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們最喜歡逛超市了,為了讓學生學會到超市購物,掌握超市購物的方法,我把超市購物的一系列程序編成童謠《逛超市》:商場裡面真熱鬧,來來往往人如潮,購物之前先存包,入口進去把貨找,收銀台除把錢交,整理貨款走出口,離開超市再取包。每次去超市購物之前,先讓學生說上一遍,久而久之,學生們在童謠的幫助下經過反復訓練,終於學會了到超市購物。
二、應用童謠把知識簡單化。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在講解這一知識點時,我一邊播放幻燈片一邊講解我國元宵節的時間和慶祝方式,可一節課忙乎下來再問學生們學習的知識點,對著圖片它們能說出一、二,可離開圖片後他們依然一無所知,因為元宵節這一知識內容對於智障學生來說確實太難了。究其原因,原來是大腦對直觀形象物產生反應是第一信號系統在發揮作用,而對語言產生反應則是第二信號系統在發揮作用,智障學生的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存在脫節現象,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難題。怎樣才能把知識簡單化,讓學生牢固記憶能呢。我依然編寫了一首童謠《元宵節》: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花燈,耍獅子舞大龍,圓圓的湯圓碗里盛,你一口我一口,甜美的生活好心情。為了加深記憶,我一邊帶領學生說童謠,一邊再次播放幻燈片,兩遍下來,學生們竟然可以對應圖片說出內容,幾遍下來復雜的元宵節知識在童謠聲中變得簡單化了。
三、應用童謠把知識生活化。
智障學生受識字量的限制,閱讀速度一般較慢,能流利的朗讀一篇50字的短文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童謠語句簡短,內容精煉,合轍押韻,便於朗讀,解決了學生朗讀短文的難題。在講解待客的禮儀這一主題內容時,我先是向學生簡單陳述了待客的一般禮儀,又讓學生實際操作,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發現,講解的內容太多待客時要做的事情又多,學生不能全部記住。為了讓學生記住待客的禮儀,我便寫了《客人來到我的家》:爸爸媽媽上班了,客人來到我的家。我學媽媽來待客,請進讓座再沏茶。客人誇我有禮貌,我的心裡樂開花。就這樣,一首小小童謠就讓抽象的知識更加貼近生活,適應生活。
四、應用童謠讓課堂活躍化。
同學生們之所以喜歡說唱童謠,是因為童謠語言簡短,生動活潑,富有趣味,能夠起到調節情緒愉悅身心的作用。智障學生膽子小,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更是容易緊張。記得那次公開課,許多外校的老師來聽課,同學們被這種場面嚇壞了,他們緊張的坐在座位上不吱聲。為了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我帶領他們說唱童謠《過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房土,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說完我有誇張的扭了起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短短幾分鍾兒歌唱完後,課堂的氣氛顯得輕松活躍起來,學生們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
總之童謠由於詞句簡短語言精練,結構單純,內容生動,想像豐富,有優美的節奏,朗朗上口、易於背誦。是適合智障學生歌唱吟誦的韻體作品,它符合智障學生的興味和心理狀態,它不但把知識程序化、簡單化、生活化,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讓智障的孩子從童謠中獲得教育和啟迪。
㈡ 有關於兒歌教學的理論(小學語文)
文章摘要: 結合新課程理論,讓多元智能走進語文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具體做法: 在具體的環境中,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利用語文學科的人文性,開發學生的自省智能;利用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發學生的交流智能;在游戲活動中開發學生的動覺智能;利用活潑、節奏感強的兒歌,開發學生的音樂—節奏智能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語文教學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在其著作《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了關於多元智能的理論,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較大的反響。1999年中文譯本出版發行,又引起了中國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的,有言語—語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音樂—節奏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等。每個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其中的多種智能,開發孩子們的多元智能,對於孩子們將來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那麼,如何讓多元智能走進語文教學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做法。 一、在具體的環境中,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 語文學科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發展學生的語言智能,而低年級段是開發語言智能的最佳時期。由於低年級的孩子心理發展水平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形成。因此,要想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就得在具體的環境中,使學生的思維、情感等心理活動有一定的物質依託,讓學生有話可說。 1、利用每天吃水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語言智能 愛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每天吃水果時,孩子們都表現得特別認真!於是,我就利用這個特殊的環境,培養孩子的語言智能。如:在吃香蕉時,我讓孩子們觀察香蕉的形狀、顏色並展開想像,說一句話。孩子們在領香蕉時用語言表達了自己對香蕉的認識。有的孩子說:「香蕉彎彎像月牙兒」;有的孩子說:「香蕉彎彎像小船」;還有的孩子說:「香蕉是黃色的,我喜歡吃香蕉」等等。又如吃柚子時,我先對孩子說:「今天我們認識一種水果,它叫柚子。」然後讓孩子說說柚子的形狀和顏色,有的孩子說:「柚子像個大葫蘆!」有的孩子說:「柚子像個黃色的大皮球。」最後讓孩子說說吃法。當我把柚子切成兩半,給大家看的時候,有的孩子說:「切開的柚子像個瓢」。當我把柚子發給孩子們的時候,有的孩子一邊吃一邊說:「老師,看這兒多像棉花,軟軟的,白白的!」瞧,孩子們的想像力多麼豐富!有的人說讓孩子在玩中學,我覺得讓孩子在吃中學,不但提高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同時也開發了學生的語言智能。 2、利用書中情境圖編故事,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 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中有很多色彩鮮艷、形象生動逼真的情境圖。我總是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都發現了什麼?然後把這些內容聯繫到一起試著編個小故事講給小朋友聽。例如:復習四中的「我會講」這幅情境圖,有的孩子這樣說:「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學會了謙讓》。一天早晨,小白兔背著書包去上學,走到小河邊,剛要過獨木橋,看見了猴媽媽挑著筐,領著小猴也要過獨木橋摘桃子。猴媽媽對小猴說:『我們讓小白兔先過橋吧!』可是小猴不聽,飛快地跑上橋。小白兔見了,也急忙走上了獨木橋。他們誰也不讓誰,使勁一撞,都掉河裡去了。他們都不會游泳,急壞了猴媽媽。幸虧河水很淺,他們費了好大勁兒,終於爬上岸。這時,猴媽媽說:『你們要懂得互相謙讓,就不會這樣了!』小猴和小白兔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他們懂得了謙讓。」 孩子們憑借這些有趣的情境圖和豐富的想像,編出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開發了他們的語言智能。 3、利用教材中的兒歌或課文,開發學生的語言智能 一年級上冊中安排了大量活潑有趣的兒歌和琅琅上口的課文。有的時候,學完兒歌或課文,緊接著我就引導學生進行創編。例如學完韻文《菜園里》,我引導學生模仿兒歌韻律進行了創編。孩子們的熱情很高,也編出一首: 菜園里 蒜台青青細又長, 茄子身穿紫衣裳。 柿子高高像燈籠, 土豆地下捉迷藏。 白菜娃娃地上坐, 黃瓜越老皮越黃。 紅綠黃紫真好看, 菜園一片好風光。 對於剛剛入學的孩子們來說,這個創作過程不僅開發了他們的語言智能,而且啟迪了他們的靈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為將來寫作奠定了基礎。 二、利用語文學科的人文性,開發學生的自省智能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大幅度更新教學內容,不論是插圖、兒歌,還是課文,都富有時代精神,富有濃郁的人文色彩。例如:韻文「你栽樹,他培土,我去提水。」滲透了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意識;兒歌《登山》,滲透了培養意志品質的教育;課文《借生日》講兒童對母親的關心,體現了母女之間的真情;課文《爺爺和小樹》和《小熊住山洞》則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滲透環境保護意識。在語文教學中,通過理解課文、朗讀課文、課本劇表演以及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課文內容產生情感的體驗、共鳴,從而促進學生的自省智能的發展。 三、利用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開發學生的交流智能 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體現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還要提倡積極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例如:在學習拼音、識字時,我常常讓同桌互相認讀拼音卡片或每篇課文的生字,並交流記住它們的辦法;在學習課文中,常常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後小組同學互相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在學完課文後,還會讓學生合作表演課本劇。這樣的氛圍有利於學生交流智能的發展。 四、在游戲活動中開發學生的動覺智能 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讓孩子充分地「動」起來,那麼,他們將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在教學中,我常常鼓勵學生用動作表示所學的知識。如:在學拼音時,我讓學生將學的拼音用手勢表示出來。孩子們紛紛動腦筋想辦法,將小手擺來擺去,直到像字母的形狀才罷休。再如:學習兒歌《輕輕地》時,我讓學生一邊朗誦一邊加上合適的動作,課堂上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在教學中,我還開展了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如:「找朋友」、「摘蘋果」、「送小動物回家」等等,讓孩子在玩中學,不但使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同時又開發了學生的動覺智能。 五、利用活潑、節奏感強的兒歌,開發學生的音樂—節奏智能 新教材中有許多喜聞樂見而且節奏感強的兒歌。在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拍手打節奏來朗誦兒歌。例如:學習《小白兔》,我讓學生這樣打節奏「XX X|XX X | XX X|XX X |XX X | XX X |XX XX |XX X |」配上兒歌內容就是這樣:「小白 兔|穿皮 襖,|耳朵 長,|尾巴 小,|三瓣 嘴,|鬍子翹,|一動 一動 |總在 笑。|」這樣不僅創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又在流動的節奏中開發了學生的節奏智能。 以上是我結合新課程理念,讓多元智能走進了語文教學。但我深知,要想讓每個孩子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的發展還需要對多元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可謂是任重道遠。
㈢ 幫我收集一下很有趣的語文兒歌,詩歌,對聯
顛倒歌 意味深長的《顛倒歌》又叫反常詩,又叫撒謊歌,是我國詩歌園地里有一種頗為有趣的反義詩,這類詩多為民謠打油詩,雖名不見經傳,卻廣為流傳。 產生顛倒歌的原因有社會因素存在顛倒的社會現象;二是人們豐富的想像。 特點是把很多不可能發生的或不合常理的事物,用歌謠的形式,非要說出來,讓人聽了笑破肚皮,還在嬉笑怒罵中學到待人接物,是移風易俗的好教材。 反常詩和撒謊歌其實是有區別的,反常詩反映的是顛倒的社會現象或不合情理的社會現象,撒謊歌是不可能出現的現象,兩者區別很大。因此,顛倒歌可分為反常詩和撒謊歌兩類。 顛倒的社會現象容易產生大批的顛倒詩, 一)反常詩 詩中專列悖逆常理的現象或事物,多用於刺時罵世之作,故稱「反常詩」。 《東漢初民謠》: 灶下養,中將郎; 爛羊胃,騎都尉; 爛羊頭,關內侯。 言朝中顯貴反倒是些猥瑣無能之輩。 《顛倒歌》:  舉秀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 這是東漢末時的民謠。秀才不知道經書,孝順出名的人卻和父親分了家,號稱清白或雄才大略的,反倒齷齪,猥葸不堪。這類作品把在生活中的怪現象如實地反映出來,也使人覺得怪誕不經。 漢末民謠;  直如弦,死道邊。 曲如鉤,反封侯。 此詩直斥世象為「反常」。 這些詩所舉都是不應有的反常現象,使人深切感到社會的荒謬不合理。 泥瓦匠,住草房; 紡織娘,沒衣裳。 賣鹽的,喝淡湯, 種田的,吃米糠。 編涼席的睡光床, 當奶媽的賣兒郎。 武則天曾讓10位存撫使分別推薦人。他們總共推舉了100多人。武後不問賢愚,一律拔用,分別任命為試鳳閣舍人、給事中、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等官。時人諷刺說:「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碗脫校書郎。」意即補闕和拾遺這類官多得可以車載斗量,侍御史多得可以用四齒杷推,校書郎就像碗的毛坯那樣粗濫。時有沈全交者,傲誕自縱,露才揚己,高巾子,長布衫,南院吟之,續四句曰:「評事不讀律,博士不尋章。麵糊存撫使,眯目聖神皇。」 元人張明善又將此意敷衍為散曲《水仙子》: 鋪唇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鍾。 胡言亂語咸時用,大綱從來都是哄。 說英雄誰是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 兩頭蛇南山卧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明馮夢龍《古今笑》曾裁有《老人八反》、《貴人八反》、《婦人八反》、《世事八反》等,都是羅列世上反常之事。 貴人八反 夜宜卧而宴宴,早當起而高卧。 無病常服葯,人皆做時卻不做。 買賤不嫌貴,妻妾不愛愛侍兒。 和上列「反常詩」同屬憤世刺時之作,看似荒謬絕倫,實則是一針見血的准確真實。 有人仿寫為大學生八反 夜不眠而白天眠,課雖選而常不上, 書不讀而常游戲,早飯當食而不食, 買書無錢而喝酒有錢,寧使家中潦倒也要人前顯貴, 雖青年而體虛弱、身佝僂,不重內修而重外表: 婦人八反 不愛長兒愛少子,不愛子而愛女, 不信人而信鬼,惜小錢而花大錢, 為姑時定怨嫂,為嫂時卻嫌姑, 最忌諱卻最咒咀,最怕不到老又怕人說老。 老人「八反」 夜不卧而晝睡;子不愛而愛孫; 近事不記而記遠事;哭無淚而笑有淚; 近不見而遠見;打不痛不打卻痛; 面白卻黑,發黑卻白; 如廁不能蹲,作揖卻蹲; 世事八反 達官不憂天下,草莽士憂之; 文官多談兵,武官不廝殺; 學人不說文,無學偏說章; 僧道茹葷,常人多持素; 鄉宦把持郡縣;秀才卻粗魯。 說大話 明 朱載堉 我平生好說實話,養個雞兒.賽過人家馬。我家老鼠,大似人家細狗;避鼠貓兒,比猛虎還大。頭戴珍珠,大似一個西瓜,一貫頭簪兒,長似一根象牙。昨天在黃鶴樓上飲酒,昭君娘為我彈了一曲琵琶。十二個麒麟生了二十四匹戰馬,手拿鳳凰與孔雀廝打;實話:到天上模了摸轟雷,兒乎把我嚇傻! 宰相升知府,將軍舞大旗, 老爺求小的,和尚抱山妻, 蝴碟吱吱叫,蛤蟆隊隊飛, 小貓吞猛虎,螞蟻捉雄雞。 《顛倒語》: 十冬臘月秋蟬叫,五黃六月雪花兒飄。 太陽出來把紗窗照,到五更,架上的金雞方睡覺。 梨樹開花,結下了櫻桃。 籠鵪鶉,站在樹上把喜報。 想迷了心,八月十五把元宵鬧。 這原來是首情歌,由於思念情人迷了心竅,走火入魔吧,弄得神魂顛倒,它與《漢樂府?上邪》:山為陵,江水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雖然有某些淵源關系,但畢竟不同類,它是思情,而《上邪》是對天發誓。(又見清人顏自德編的《霓裳續譜》) 古代《批謊歌》 太陽落坡坡背坡,聽我唱個扯謊歌。 扯根茅草三抱大,吊起太陽往上拖。 半天雲里安磨子,推得月亮轉哆嗦。 白雲高頭搭灶火,抓把星宿下油鍋。 一腳踏倒五根樹,兩拳打破太虛穴。 王母娘娘來找我,將她瓊漿當水喝。 玉帝氣得吹鬍子,牛郎樂得笑呵呵。 扒塊石頭來燒火,水上浮萍放茅坡。 兩個跳蚤比大腿,兩個虱子比耳朵。 兩個和尚來打架,頭發抓成亂雞窩。 兒歌中的扯謊詩: 月亮白光光,賊來偷醬缸。 聾子聽見忙起床,啞子高聲喊出房, 瘸子快快走,麻手也來幫。 一把抓住頭發,看看是個和尚。 解放前北平流傳的《顛倒歌》: 東西街,南北走,忽聞門外人咬狗。 拿起門來開開手,拾起狗來打磚頭, 又被磚頭咬了手。騎了轎子抬了馬, 吹了鑼鼓打喇叭。 是非顛倒的社會現實 南北大街東西走,出門看見人咬狗。 拿起狗來打磚頭,反被磚頭咬了手。 有個老頭才十九,喝著藕就著酒。 從來沒聽過這樁事,三輪拉著火車走。 聽我唱個顛倒歌 太陽從西往東落,聽我唱個顛倒歌。 天上打雷沒有響,地下石頭滾上坡; 江里駱駝會下蛋,山上鯉魚搭成窩; 臘月酷熱直淌汗,六月寒冷打哆嗦; 姐在房中頭梳手,門外口袋把驢馱; 咸魚下飯淡如水,油煎豆腐骨頭多; 黃河中心割韭菜,龍門山上捉田螺; 捉到田螺比缸大,抱了田螺看外婆; 外婆在搖籃里哇哇哭,放下田螺抱外婆。 月紅雲碧雨聲多,釜底何人唱棹歌? 我欲高山掛帆去,杜公詞里拜湘娥。 極目遙賞欵乃曲,耳中忽嗅車馬過。 鯉魚飛在樹枝上,水面有人騎毛驢。 竹鞋芒杖游水去,一葉扁舟嶺上浮。 長笛一聲天欲睡,有人騎虎上高樓。 顛倒歌(平輿) 如今世上古怪多,聽我說個顛倒歌。 東西大街走南北,村頭碰到人咬狗。 拾起狗來砸磚頭,磚頭咬住狗的手。 數九天熱直冒汗,三伏冷的打哆嗦。 倒唱歌來順唱歌,河裡石頭滾上坡; 滿天月亮一顆星,百萬將軍一個兵, 從來不說顛倒歌,莊子聽了笑呵呵! 樹上一隻小麻雀 樹上一隻小麻雀,天天早晨唱反歌: 先生我來後生哥,生了爸爸生婆婆; 媽媽出嫁我快樂,我在門前打大鑼。 我從外公門前過,外婆坐在籮蔸窩, 坐在籮窩不入睡,舅舅還在搖外婆。 扯謊歌 自從未唱扯謊歌,風吹石頭滾上坡。 去時看見牛生蛋,轉來看見馬長角。 四兩棉花沉了水,
㈣ 一年級語文下冊兒歌問題
小學一年級語文短文閱讀練習精選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在荷花村(cūn)。荷花村是個美麗的地方。池(chí)塘(táng)里,荷花紅紅的。小路旁,嫩(nèn)草綠綠的。瓜地里,西瓜圓圓的。山坡下,泉水清清的。我的家鄉真可愛!(1)、短文共有_____小節,第二節有_____句話。(2)、讀短文,再填空。荷花村是個美麗的地方。池塘里,荷花______的。小路旁,嫩草______的。瓜地里,西瓜______的。山坡下,泉水______的。彩虹雨過了,天晴了。天空架起了一道七色的彩虹。青蛙說:「彩虹是座七彩橋,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最美麗的風景。」海燕說:「彩虹是大發卡,戴在大海媽媽的頭上,她顯得更加漂亮了。」蝴蝶說:「彩虹是大花環,圍繞著飛舞,心裡無比快活。」1,短文有()小節,第2小節有()句話。2,文中有()個人說話,請在文中圈出它們。3,根據短文內容,填一填。(1)大花環(2)大發卡(3)七彩橋青蛙說彩虹是(),海燕說彩虹是(),蝴蝶說彩虹是()。有趣的天空小妹妹站在窗前,抬頭看著天空。藍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一朵像金魚,一朵像山羊,另外一朵像白馬,最大的一朵像白熊。小妹妹向它們招招手:「朋友們,快來和我一起跳舞,好嗎?」(1)這篇短文有()小節,在文中標上小節號。(2)讀一讀,圈一圈:天上的白雲像什麼?請圈出來。(3)讀一讀,連一連:給詞語找好朋友。一匹白熊一隻金魚一朵白雲一條山羊一頭白馬一個朋友小鉛筆我有一支心愛的鉛筆,是爸爸媽媽給我買的。這支鉛筆花花綠綠,很美麗。鉛筆上畫著一支大白鵝,紅嘴巴,高額頭,渾身雪白。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可愛極了。水面上有一片片的荷葉,好像漂著一頂頂帽子。水緩緩地流著,好像在說:「小朋友,你要好好學習呀!」1、這篇短文()節。2、第二節有()句話。3、用「_____________」劃出描寫鉛筆頭上大白鵝的句子。4、這篇短文主要寫了:(用「√」)①這支鉛筆是爸爸媽媽給我買的。………………()②水要小朋友好好學習。…………………………()③這支鉛筆很美麗。………………………………()春雨春天,一群小鳥在屋檐下躲雨,它們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小白鴿說:「春雨是無色的,你們伸手接幾滴瞧瞧吧!」小燕子說:「不對,春雨是綠色的,你們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綠了,春雨淋在柳樹上,柳枝兒綠了」麻雀說:「不不!春雨是紅色的,你們瞧!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杏樹上,杏花兒紅了」1、給短文標上小節號。2、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的小草()的桃花()的柳樹()的杏花3、春天,一群小鳥在屋檐下躲雨,它們在爭論一個什麼有趣的問題?請你用「————」把句子劃下來。4、按短文內容填空:1)小白鴿認為春雨是(),小燕子認為春雨是(),麻雀認為春雨是()。2)你能像小鳥們一樣說說春雨的顏色嗎?我說:「春雨是()的。你們瞧!,春雨()。」5、連詞成句:①屋檐下②小鳥③爭論④有趣的⑤在⑥一個⑦問題小蜻蜓清請的小河邊長滿了綠油油的草,夾雜著許多不知名的野花。這就是小蜻蜓活動的天地。小蜻蜓,身體輕,看上去好像一架小飛機。它們有時在花間飛舞,有時輕輕掠過水面。這里飛飛,那裡停停,小蜻蜓過者悠閑的日子。1、短文共有()節,標上小節號。2、正確連線:一架野花一棵飛機一朵青草3、在正確內容的括弧里打√①小蜻蜓活動的天地在哪裡?小河邊()大樹下()原野上()竹林里()②小蜻蜓看上去像什麼?小蜜蜂()小飛機()小蚊子()小燕子()4、為什麼小蜻蜓過著悠閑的日子?請把有關的語句用「___」劃。出來小白兔的時鍾小白兔沒有鍾,不知道時間,它請小山羊幫忙想法。小山羊送給它三盆花。太陽出來了,牽牛花開了,張開了小喇叭。中午,午時花開了,張開了笑臉。天黑了,夜來香開了,張開了小嘴請輕地唱歌。1、這篇短文有()小節。第2小節有()句話。2、小山羊送給小白兔什麼花?請用「____」把答案在文中劃出來。3、根據短文內容填空:()花早晨開,()花中午開,()花晚上開。好鄰(lín)居(jū)每天早晨(chén),我都能(néng)聽見花喜(xǐ)鵲(què)的叫聲。我醒(xǐng)來就(jiù)趴(pā)在窗(chuāng)台上,數一數大樹上落下了多少只花喜鵲:一隻、兩只、三隻……啊(ā),一共有九隻,比昨(zuó)天又多了兩只哪(nǎ)!我真高興,花喜鵲已(yǐ)經(jīng)把我家的大樹當成(chéng)它們的家啦(lā)!花喜鵲幫助(bāngzhù)大樹除(chú)害蟲(hài),每天還把我從(cóng)睡夢(shuìmèng)中叫醒(jiàoxǐng),花喜鵲是我的好鄰居。1、短文共有()小節。第二節有()句話。2、根據文章的內容選擇。(在正確的答案後面打「√」)「我」的好鄰居是(誰)?(1)大樹()(2)花喜鵲()(3)小蝴蝶()春姑娘春姑娘輕輕地飛來了。她飛過高山,來到江河,飛過森林,來到田野,把春風春雨送到人間。1、短文共有()句話。2、拼讀拼音,從文中找到這個字,根據要求寫一寫。fēi(),第一筆是()。lái(),共有()筆,第四筆是()。bǎ(),共有()筆,第四筆是()。小種子一粒小種子,誰在泥土裡,春風吹吹它,春雨抱抱它,太陽公公叫醒它,春來啦!春來啦!小小種子伸伸腰,呀!變成一棵綠苗苗!填空:(填序號)(1)春風(2)春風(3)太陽(4)泥土一粒小種子,睡在()里,()抱抱它,()吹吹它,()叫醒它。小貓種魚農民把玉米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農民把花生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小貓看見了,把小魚種在了地里,它收了很多小魚呢!1,農民把()、()種在地里,小貓把()種在了地里。2,小貓這樣做,到了秋天,能收到小魚嗎?()(1)能(2)不能兩只羊一天,一隻白羊從南面上了獨(dú)木橋,一隻黑羊從北面上了獨木橋。它們同時到橋當中,白羊說:「你退回去,讓我先過橋!」黑羊說:「你退回去,讓我先過橋!」它們誰也不肯(kěn)讓誰,就打了起來,不一會兒,只聽到河裡「撲通!撲通!」的響聲,它們都掉到河裡去了。1,短文一共有()小節,第一節有()句話。2,拼讀下列音節,並在文中圈出這些詞語:(1)dúmùqiáo(2)tóngshí(3)běimiàn(4)xiǎngshěng好消息三月的微風把好消息輕聲告訴了一朵雲,雲兒背著許多小雨滴。雨滴噼噼啪啪落下來,把好消息告訴了蘋果樹上的一朵花兒。正在采蜜的小蜜蜂聽到了好消息,就嗡嗡地唱著歌告訴山丘上的每一朵蒲公英。蒲公英一句話也不說,她們金黃色的臉兒,在雨後的陽光下露出了笑容。現在每一個人都知道了這個好消息—春天來了。1、全文共有()個自然段。2、在文中找出與下列詞語意思相反的詞哭—()壞—()去—()上—()3、短文中寫了誰在傳播那個好消息?4、你知道這個好消息是什麼嗎?寫下來。小兔運南瓜一天,住在森林邊上的小白兔到菜地里收南瓜。他蹦蹦跳跳地來到地里,看見南瓜長得又圓又大,他高興極了,伸手就摘下來一個。這一下他可發愁了,這么大的南瓜怎麼搬得動呢?正在這時,小熊貓騎著自行車過來了,邊走邊說:「小白兔,你好!」看見小熊貓騎的車子,小白兔一下子有主意了,他想:我的大南瓜圓圓的,多像車輪呀,不是也可以轉動嗎?好,有法啦!小白兔用力把
㈤ 大班語文兒歌《魚兒游》教案
學習目標 學說兒歌,並嘗試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嘗試根據兒歌的內容選擇合適的音樂,初步發展音樂欣賞能力。 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掌握前、中、後的位置關系。 活動准備 《魚兒游》兒歌。 兩至三首不同類型的歌曲。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 :集體 1. 出示《魚兒游》兒歌,和幼兒一起說兒歌: 魚兒游 魚兒游向前, 魚兒向後轉, 向上跳一跳, 轉個大圓圈。 2. 請一位幼兒按老師的指示,做向前游、向後轉、向上跳和轉圓圈的動作,給其他幼兒做示範。 3. 播放兩至三首歌曲,請幼兒從中選出適合為扮演魚兒游動做伴奏的音樂。 4. 播放音樂,讓幼兒想像自己是一條魚,隨著音樂,一邊說兒歌,一邊做動作。 5. 音樂停下來時,老師請幼兒做"造型",並根據當時幼兒的位置,幫助他們鞏固和加深理解前、中、後的概念。 活動評價 能說兒歌《魚兒游》,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有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 能說出自己的位置。
㈥ 根據兒歌內容和同學說一說語文後都可以做些什麼
如果你學習了語文,你就會發現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心境,你就會明白語文給你帶來的好處。
它會讓你成為一個有內涵的人,會讓你的眼界放的更遠,會讓你的眼裡閃爍著知識的光芒。
這就是語文,可以給你帶來愉悅,也可以通過小說文章給你帶去精神的盛宴。
學習語文是很重要的,先不說我們是中國人,如果連自己國家的語文都學習不好,如何去強大國家。
並且,學習語文也可以豐富我們自己的經歷,豐富我們自己的閱歷。學會語文,別人所不知道的,你可以用語文的角度去為他解惑。
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希望我們都能學好語文,畢竟,語文是我們國家的精神支柱,是我們去理解生活的溝通方式,是我們去描繪一個事物所必須用到的途徑。
所以學習任何知識之前都必須先學語文,沒有語文就沒有通往其他知識領域的敲門磚,沒有語文就沒有其他任何書籍著作的產生。故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多大,不言而喻,不學好語文,在知識的海洋里則寸步難行。
㈦ 一年級語文題:兒歌中有幾句話
滴嗒,滴嗒,下雨了!——1 種子說:「下吧,下吧!——2 我要發芽。」——3 梨樹說:「下吧!——4 下吧!——5 我要開花。」——6 麥苗說:「下吧,下吧!——7 我要長大。」——8
㈧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生字兒歌大全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生字表
生字表(一)
漢語拼音
3、爸 媽 我 4、大 米 土 地 馬 5、花 哥 弟 個 畫 6、下 洗 衣 服 雞 7、做 過 了 不 樂
8、出 讀 書 騎 車 的 話 9、你 他 水 白 皮 子 在 10、小 愛 吃 魚 和 牛 草 好 11、家 飛 機 有 兒 河 入 校 12、山 田 左 片 右 半 雲 她 13、老 師 文 朵 鵝 條 雨 天 橋 識字(一)
1、一 去 二 三 里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口 耳 目 羊 鳥 兔 日 月 火 木 禾 竹 3、 沙 發 報 紙 台 燈 電 視 晚 上 送 果 笑 也
4、打 球 拔 拍 跳 高 跑 步 足 響 課 真 身 體 課文
1、遠 色 近 聽 無 聲 春 還 人 來 驚 2、 對 說 是 葉 圓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3、排 中 游 流 唱 兩 岸 樹 苗 綠 江 南 4、哪 座 房 漂 亮 青 門 窗 香 屋 要 們 5、爺 棵 到 給 穿 暖 冷 開 傘 熱 6、靜 夜 床 光 舉 頭 望 低 故 鄉 7、船 彎 坐 只 看 見 閃 星 藍
8、陽 像 金 野 更 面 長 早 晨 拉 進 誰 9、影 前 後 常 跟 著 黑 狗 它 朋 友 10比 尾 巴 短 把 猴 松 鼠 扁 最 公 鴨
識字(二)
1、黃 貓 杏 桃 蘋 紅 邊 多 少 群 顆 堆 2、商 場 包 奶 牙 毛 巾 筆 尺 作 業 本 東 西
3、菜 園 豆 角 蘿 卜 心 又 捉 迷 藏 嘴 越 風
4、明 鮮 塵 尖 滅 力 男 休 手 林 森 從 眾 課文
11、想 告 訴 路 能 走 北 京 城 安 廣 升 旗
12、點 數 清 彩 飄 落 空 問 回 答 方 13、平 搭 間 這 些 都 住 呢 啊 沒 很 14、自 己 吧 您 帶 嗎 深 學 會 那 景 美
15、次 瓜 燕 什 么 樣 得 再 可 仔 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