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

發布時間: 2020-11-19 01:25:33

Ⅰ 有語文課上老師然你分享讀書心得的即興發言的例子嗎

老師好,大家好,接下來我為大家分享我讀《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的心得
在這本書里,小主人公湯姆索亞帶著我來到了他的童年,在他的童年裡,淘氣的湯姆索亞帶我來到他的家庭,他的學校。他喜歡和哈克貝恩、喬埃哈波、班恩羅傑、吉姆哈林斯……一起玩耍。他有一次說出了真相,把印第安喬告上法庭,把可憐的墨菲波特解救了出來。又有一次,他把哈克和喬埃叫到荒島上,來當海盜。還有一次,他把撒切爾法官的女兒貝琪撒切爾從難以走出的「迷宮」里救了出來最後他又和他的好朋友哈克一起尋寶他們把蘊藏在地下的寶藏成功地挖了出來,湯姆又把自己的機智發揮出來了,他把寶藏藏在了兩個小口袋裡,吃力地運了出來。湯姆的童年是充滿叛逆和冒險的,我希望大家能跟著這個機智勇敢的小主人公,共同感受童心的透明,青春的美麗,人生的溫馨,自由的可貴……讓我們為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讓我們一起進入他的童年,進入他的回憶吧!

Ⅱ 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最好的教育哪裡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把學生從傳統的被動的受教育地位轉變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養成自覺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為此,我們必須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地位。

Ⅲ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讀書心得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教師》讀後 感 做一名合格教師不容易,做一名優秀 教師更不容易。怎樣做才能轉變成為 一名優秀教師?或者說優秀教師要具 備怎樣的素養,如何培養這些素養 等,《怎樣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給我 們詳盡解釋。本書從教書育人、終身 學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行有 效地溝通、提供有效地幫助、應對職 業挑戰、避免職業倦怠、積極反思、 敬業共九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本書所 寫內容貼近教師生活,事例真實,說 理透徹,讓人受益匪淺。優秀教師從 教時不僅用「腦」,而且用「心」。做事井 井有條,具備管理才能;及嚴於律 人,也嚴於律己對教學或紀律的問題 能及時採取防範措施;和藹可親,平 易近人,熱情待人,善解人意。要成 為課堂上的高效能教師,就必須像在 校外一樣善於待人處事。並提醒我們 進行溝通時應牢記的五項原則: 1、提供真正關心的基礎。 2、所有學生都是有效地溝通者。 3、制定促進課堂有效溝通的計劃。 4、促進面對現實的課堂溝通。 5、定期開展促進有效溝通的實踐活 動。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 的園丁、無私奉獻的紅燭。面對這些 贊美和敬仰,作為一名教師無疑是自 豪的。怎樣才能做一名優秀教師呢? 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有崇高的師德,要樹立良好 的形象。沒有崇高的師德,哪怕再高 的學歷和知識也是不夠的,教師應該 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應該當好學生 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用自己 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風為學生樹 立榜樣。教師的思想、言行、著裝就 像一本立體教材,無時無刻不在影響 著學生。如果教師能使自己的修養真 正達到為人師表的地步,那學生就 會「不令而行」。只有嚴格要求自己, 才能去要求學生。這些看似淺顯的道 理、不起眼的小事,卻能夠直接、深 刻、持久地影響學生。 其次,要有深厚的業務知識和一套良 好的教學方法。所謂「學高為師,身正 為范」,作為教師,不但要有崇高的師 德,還要有深厚而扎實的專業知識。 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 自己,拓寬知識視野,才能在學生心 目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另外,一套 好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向 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自己不斷的研 究,加強對教材的駕御能力才能提高 自己的教學方法。 第三,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建立良好 的師生關系.如果師生關系不好,感情 不深,學生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用 挑剔的眼光來看教師。這樣,教師的 學問再深、再博學,也難以激起學生 的學習興趣。愛學生,經常和學生溝 通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師生之間情感 的互動在是多麼的重要。 第四:是要做一個有事業心、有責任 感的教師。 教育事業事關民族興衰, 一個教師還要具有國家責任感,通過 自己的努力工作,為民族發展提供源 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和精神動力。總 之,責任感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 醒人的良知,更是事業成功的前提條 件。 第五:是要做一個勤於學習,善於創 造,有所追求的教師。 一個具有專業 水平的教師必定是一個勤於學習的讀 書人,只有不斷地讀書,把讀書作為 生命的一部分,每天不間斷地讀書, 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為 了應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內心的需 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就能為自己的教 師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有所追求的 教師不僅要讀書,更重要的是在教育 實踐中不斷創新。教師應是最富有創 新資源的群體,自己精力充沛、富有 活力、知識更新快、善於接受新思 想、新理念。只要我們善於積累、善 於總結、反思和提升,就一定會激發 出創新的火花。 第六:是要做一個自我約束、表裡如 一、腳踏實地的教師。教育工作沒有 驚天動地的大事,往往都是些瑣碎的 小事,但就是一些不經意的小事,如 一次談話、一個舉動、一個眼神就往 往能反映出一個教師的基本素養和工 作態度。所以我要做一個自我約束, 表裡如一,腳踏實地的老師。

Ⅳ 我是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急需一篇讀書心得,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專著讀後感

一段時間以來,我認真拜讀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專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啟發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兩段名言:
(一)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新課程標准下的教科書與以往傳統教科書有很大改變,多以學生生活、活動為主,但是每個學校每個年級的學生認知情況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選用上也不同。教材內容是死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情況來創新教材,自主創新「活教材」,以實現創新教育。
(二)「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學生的頭腦,就是要鼓勵學生敢想、善想,敢於動腦,善於動腦;二是解放學生的雙手,就是要鼓勵學生敢幹、善干,敢於動手,善於動手;三是解放學生的眼睛,就是鼓勵學生敢於觀察、善於觀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學生的嘴巴,就是鼓勵學生敢說、善說,敢於提問、善於提問;五是解放學生的空間,就是要擴大學生的活動領域,不把他們局限在狹小的課堂里,也不局限在學校中;六是解放學生的時間,就是要保證學生有時間去獨立學習、活動和創造,不要把課程排得滿滿的,也不要讓課外作業多得做不完。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它仍歷久彌新。他的思想與我們今天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觀點可謂不謀而合。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體會到,認真學習並努力實踐陶先生「六大解放」的思想,有助於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思維,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目的。陶先生說:『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盡量及揮出來『。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創造意識,實施創新教育。徹底的解放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創造能力。讓我們的學生走上創造之路,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素質教育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謂極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他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理論,無不閃爍著創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在新課改中的滲透與運用,會讓課程改革更好地發揮出實效,促進新課改的推進。

Ⅳ 小學教師讀書讀後感

[小學教師讀書讀後感]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麼?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小學教師讀書讀後感。《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里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里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角色,然而在專業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經以「教師的權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四、不斷的調整心態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現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 我的體會:一、以教育為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應該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應該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二、我們不要過分執著一個觀念、一種行為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困惑。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個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沖,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iq,忽視eq;;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一、教師的要:(一)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為「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說「不」,教育則潛移默化。(二)了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贊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系,適時的提供教養子女的咨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三)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四)教師要多憐愛和鼓勵(五)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現在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二、教師的不要:(一)教師不要認為這行業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二)教師不要訓斥與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三)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葯,有其極限。(四)教師不要過分執著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五)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希望與理想。啟發:(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憶。(二)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三)學習型組織的體會:1、系統思考2、自我增進3、改善心智模式4、團隊學習,讀後感《小學教師讀書讀後感》。(四)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五)教師專業成長*進德修養,教師專業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必須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以上就是我對這本書的一點體會。---------------------------------------一、語文教師的閱讀現狀語文教師,當然要讀書。在所有的中小學教師中,語文教師還是屬於喜歡讀書的一類人。語文教師閱讀的動力來自於拓寬知識面,更新專業知識,提高教學藝術;而只是為休閑,滿足興趣愛好的不多。這表明,許多教師已經認識到自身的知識面、教育理念和教學藝術方面的欠缺。新課程的實施確實給教師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壓力變成了動力。因為職業的關系,教師二字,總是與書香二字聯系在一起。但是,環顧周遭,還有不少語文教師的工作、生活中已少有書香氣息。不可否認的是,也有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師不讀書。他們已從腦力勞動者蛻化成了體力勞動者,在他們的書架上,除了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恐怕很難找到其他的書。讀書成為了一種奢侈。調查顯示,近一半的教師每周閱讀的時間僅為一小時;也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師大概能做到每天保持一小時。相當一部分教師的閱讀時間嚴重不足,超過一半的教師選擇利用空課時間閱讀。也就是說,教師們利用晚上、周末時間仔細閱讀的不多。二、語文教師閱讀現狀分析語文教師為何不讀書或者少讀書,一種說法是讀書尤其讀文學書對教學沒有作用。的確,殘酷的競爭法則和功利的評判價值,造成了語文教學==教參+教案、試卷+答案的近乎機械的加工模式。因為忽視了語文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使得不少語文教師只到幾本參考書中討質量。殊不知,語文教學的弊病,病象雖在教學,而病根卻往往在語文。對文本缺乏准確的把握,對教材缺少深入的研究,恐怕再怎麼講究教學,也常常是隔靴搔癢。我們知道,錢穆當過小學教師,朱自清、葉聖陶當過中學教師。那些博覽群書者,他們的課必然浸潤著濃濃的文化氛圍,閃耀著人文光輝。另一種說法是也想讀書,但工作緊張,無暇讀書。其實,稍有常識者都知道,一個人工作再忙,每天也能抽出幾十分鍾讀上幾千字。為何沒有時間讀書?在我國的北方,清朝時就流傳有這樣一首關於讀書的兒歌:春困秋乏夏打盹,守著火爐待明年。無獨有偶,在南方流傳的則是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了秋天又冬至,收拾書箱過新年。其實,那些古人和今天的有些語文教師還頗有幾分相像。看來,還是因為人文理想的失落,生活情趣的單調,使得不少語文教師遠離了閱讀,遠離了書齋。讀書要培養一份情趣,更要提煉一種自覺。掌握知識,改造社會,應當才是讀書求知的終極關懷。林語堂說過:有價值的學者不知道什麼叫‘磨練’,也不知道什麼叫‘苦學’。他們只是愛好書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讀下去……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上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人生的盛宴》)三、語文教師的閱讀從今天做起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筆者以為,重要的是從以下方面入手。1、喚醒教師走進閱讀的主體意識一個人不愛讀書,不愛與書作伴,是真貧窮,是真孤獨,是真墮落,是真偷懶。而且,因不知利用現代文明,也難免成為非現代人。(《楊賢江教育文集》)曾經的語文課程改革的宣傳,過於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學方法,使得一些語文教師把注意力大都用在了對名師講課技巧的仿效上,忽略了自身的讀書學習。看看全國著名教師的教學實錄,最精彩的便是他們眼中所理解的課文,而不僅僅是教學技巧。我們在課堂上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這對語文教師的自身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至少要閱讀或重溫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就說那些中國古典名著吧,先民的歌唱詩經、儒家的聖經《論語》、哲學的天籟《莊子》、澤畔的悲歌《楚辭》、儒者的良心《楚辭》,還有那帝王的鏡子《資治通鑒》……在中華民族那輝煌燦爛的文化殿堂里,大道名儒,各樹一幟;詩詞曲調,連峰疊起。閱讀經典,讓你從歷代先賢的精神世界中汲取養分,讓你在高貴的心靈對話中得到陶冶,讓你於大氣、高貴、雍容、華彩的樂章中感受美好人生。喚醒教師的閱讀意識,要把讀書看作語文教師最基本的職業底線。2、重視校長帶動閱讀的領導力校長是一所學校師生讀書的倡導者和組織者。校長作為一個學校靈魂的指引者,有義務把教師素質引向健康、持續的發展之路。校長要帶頭讀書,以榜樣的力量感召和領導全校師生親近閱讀。要把建設學習型的教師隊伍作為自己重要的工作職責。校長應該意識到,教師的閱讀狀況不僅關繫到教師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而且與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校長應當關注與激發教師專業成長的問題,關注教師工作量大,時間緊,很少有時間閱讀的問題;關注教師語文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的要求和素養的問題。學校可以規定每學期的必讀書目;創辦讀書節;設立讀書日。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圖書出版權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5年確立這個節日,目的就是推動閱讀和寫作,希望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因此,營造書香校園的氛圍,校長責無旁貸。3、發揮教研員引領閱讀的指導力教研員應該比基層教師讀得多一點、深一點。教研員可以定期向教師推薦必讀的閱讀書目,或者推薦好的報刊論文。組織指導教師定期開展文本閱讀研討活動;定期組織名著閱讀心得評比活動。確實,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無論在閱讀、思考還是教學研究方面,教研員應該走在教師的前面。只有這樣,才能實實在在為廣大教師的教學做好服務、指導工作。在課改的實踐中和教師共同成長。試想,一個連文本都沒有獨到見解的語文教師,教學怎麼能體現新課改精神,一個沒有深厚語文功底的教師,怎麼能把握教學的規律?怎麼能不在萬花筒般的語文教學中迷失自我?從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為主體角度看,課堂教學需要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語文教師。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捫心自問:今天,你讀書了沒有?閱讀,本來應該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一輩子要做的事情。〔小學教師讀書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熱點內容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