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語文
衡水中學三模語文參考答案
A卷
一、(共12分,每小題3分)
1.答案B(A項 笑靨(yàn)—— 笑靨(yè) 間(jiàn)不容發——間(jiān)不容發;C項 自怨自艾(ài)——自怨自艾(yì);D項 強(qiáng)詞奪理 —— 強(qiǎng)詞奪理。)[來源:學§科§網Z§X§X§K]
2.答案A 不足為訓,不能當作範例或法則。
3.答案B (A項「調控措施」和「提高」搭配不當; C項,句式雜糅,「原因是……引起的」重復。D項,歧義,「極為符合她」的「她」指代不明。)
4.答案D (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屬中國的四大發明內容,理應排在前面,且應按時代先後排序,茶葉、瓷器排在其後,因「瓷器」前面有「而」字,所以排在「茶葉」內容之後。)
二、(9分,每小題3分)
5.答案C (以部分代整體,創新應是航天文化中特有的最具活力的部分,而不僅是「我國航天文化中特有的最具活力的部分」,且題干問的是作用。)
6.答案B (說法絕對,應把「只要……就……」改為「只有……才……」。)
7.答案D (原文是「成熟的就不要輕易改動」,而不是一概不改動。)
三、(9分 每小題3分)
8—10 ABD
第Ⅱ卷(共120分)
11.(10分)(1)(5分)有客人拜訪裴徽,出來後就去訪問(或譯為「看望」)裴秀,可是裴秀的生母(出身)微賤(或譯為「是妾」),嫡母宣氏不能禮貌地對待她(或譯為「不尊重她」)。(譯出大意給2分,「詣」「過」「不之禮」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武帝擔心不能夠被立為嗣子(太子)(或譯為「擔心不能成為繼位者」),就問裴秀說:「人有沒有長相呢?」(或「某些人是否存與眾不同的相貌呢?」)就把自己奇特的外表展示給他看(或「於是展示自己奇特的儀表給裴秀看」)
(譯出大意給2分,「立」「相」「奇表」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12.(1) 語言清新活潑,通俗易懂(2分),而且還雜用了諸如「快活」「胡來」等口語詞彙,很適合民間傳唱(2分 )。
(2) 這首小令看似否定了屈原,表達了寄情山水的消極低沉的情緒(2分),而實際上,確是迂迴曲折地表達了一個飽經宦海浮沉、洞察世事春秋而又無處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的讀書人的無可奈何而又悲憤怨恨的心情(2分).
13.略
四、
14、(1)文章開頭,先揚一筆,許多人稱道揚州是個美麗的地方;(2)然後抑一筆, 我卻沒有那麼多美麗的幻想;(3)繼而在揚,總回想著揚州的夏日。
(4) 抑揚自如,曲折有致, 突出了作者對揚州夏日的懷念。
15.(1)河流眾多,曲折幽靜;(2)沿河風景,別有風味;(3)三種遊船,各有韻味;(4)臨河茶館, 既多且好。
16.(1)意思是「瘦西湖」名字起的沒有新意了, 或想高雅卻反而名起的很俗氣。
(2)揚州的夏日美好、閑適。作者正是在這樣的夏日感到輕松愉快;在這樣美好平和的地方暫時閑散身心, 繁忙的一天結束,輕松之餘,自然可以想起古人的這句詩了。
17.思想感情:①對揚州的思念、熱戀;②對揚州人文歷史、風物人情的贊美;③動盪漂泊生活的一絲苦悶;④追求淡定的人生觀(生活情趣)。(寫對3點給滿分6分)
五、(15分)
18.例: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改革開放的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
19.(5分)答案參考示例
我班擬定於2009年5月4日晚7點(1分)在學校大禮堂(1分)舉行「放飛夢想」文藝晚會(1分)。誠請您蒞臨(或光臨)晚會(1分),並懇請您在晚會開始時給我們這些即將走上高考考場的學子送上溫馨的祝福(1分)。
(評分細則:每處1分,共5分,語言表達不準確、連貫,扣2分;若不得體,請注意加點的詞,每錯一處扣1分。)
20.(4分)人的貢獻總值是分子,人的自我評價是分母,自我評價越大,人的社會價值就越小。
六、作文(略)
參考譯文:
裴秀字季彥,是河東聞喜人。裴秀從小好學,八歲就能寫文章。他的叔父裝徽很有名望,賓客很多.。裴秀十幾歲時,有客人拜訪裴徽,出來後就去訪問(或「看望」)裴秀,可是裴秀的生母(出盤)微賤(或「是妾」),嫡母宣氏不能禮貌地對待她(或「不尊重她」),宴客時曾叫她奉飲食,客人見到她都起身致意。裴秀的母親說:「我這么微賤,(客人看得起)是因為我兒子的緣故啊!」宣氏得知後,才不再這么做。當時人們都稱贊他說:「裴秀是青年中有領導才能的人。」到過遼水地區的將軍毋丘儉曾向大將軍曹爽推薦裴秀,曹爽就任命裴秀為屬官,後升任黃門侍郎。曹爽後來被誅殺,裴秀因為是他的舊屬被罷官。不久,裴秀出任廷尉正,文帝時,任安東及衛將軍司馬,有關軍國大事的意見,多被採納。文帝討伐諸葛誕時,裴秀和尚書僕射陳泰.黃門侍郎鍾會都以行台的身份隨從文帝,出謀劃策。魏成熙初年,,改革法制官署。當時荀顎負責制定禮儀,賈充制定法律,裴秀負責改革官制。裴秀建議分爵位為五等,自騎督以上六百多人都受封。當初,文帝還未定繼位者(繼承人.太子)時,曾經屬意(意向於)舞陽侯攸。武帝擔心不能夠被立為嗣子(太子)(或譯為「擔心不能成為繼位者」)。就問裴秀說:「人有沒有長相呢?」(或「某些人是否有與眾不同的相貌呢?」)就把自己奇特的外表展示給他看(「於是展示自己奇特的儀表給裴秀看」。)裴秀後來就對文帝說:「中撫軍(武帝)人氣很盛(受人愛戴),儀表不凡,本不是當巨子的相貌。」從此世子(太子)才定下來了。武帝登王位後,授裴秀為尚書令、右光祿大夫。武帝接受禪讓即位後,給裴秀加官左先祿大夫,封為鉅鹿郡公,封地三千戶。當時安遠護軍郝詡給老朋友的信中說:「我與尚書令裴秀相識,盼望他給我好處。」有官吏上奏皇帝免除裴秀的官。皇帝下詔說:「不能讓人不來打我的主意,這是古人也困難的。涉及到人和人的關系,這是郝詡的罪過,哪裡是尚書令能防止的呢!還是不必追問了。」司隸校尉李意又上奏說,騎都尉劉尚給尚書令裴秀占據官府田地,請求禁止裴秀(這樣做)。皇帝詔書又表示裴秀輔佐朝廷政事,於王室有功,不能因有小毛病就淹沒了大功德,需要治劉尚的罪不必禁止裴秀。裴秀的儒學學識琢厚,見聞廣博,並且關心國家大事,總匯納言官的意見,所做的裁決,沒有違背禮教之處。又因職務在地官,認為《禹貢》書中的山川地名,自古以來時間長了,多有改變。後世說法中有的牽強附會,就逐漸搞不清了。於是裴秀查閱過去的文獻,有不確實的就不用,只有古代名稱而現在沒有的,都加以註明列出。撰著《禹貢地域圖》十八篇,上奏皇帝,由秘書省收藏。他的序文中寫道:「繪制地圖的原則有六條。第一,叫做分率(即比例尺)。第二,葉做准望(即方位)。第三:葉做道里(即路程)。第四,叫做高下(即高取下);第五,叫做方邪(即方取斜);第六,叫做迂直(即遷取直);這三項原則要各園地制宜,用來校正地表的平坦或險峻的差異(按:即校正由地表的平埠或險峻之不同而產生的地物間距離的差異)。裴秀曾經創建朝廷禮儀,制定很多刑律法規,朝廷多數照辦,當作舊制。他在位四年,是當代名公。本來服用寒食散,應該喝熱酒,但他喝了冷酒,不幸於泰始七年逝世,終年四十八歲。
河北衡水中學2010屆高三模擬試卷Ⅰ答案
1、B A、震怒 C、一年之計在於春 D、嫁接
2、B "鼎足"是指三方面對峙局勢,前文是"兩家商店",語境義與成語義相悖。"無為而治"指統治者什麼也不做卻使天下大治,與"走上了犯罪道路"句意不合。"波瀾壯闊"指水的波濤浩渺廣闊,比喻聲勢雄壯,規模宏大。顯然不能用來修飾"人生艱辛"。
3、D A、語意不明,"修鞋的"可能是"修鞋的顧客"也可能是"修鞋的師傅"。B項將"把自己"移至"無意中"之後。C、偷換主語,前面主語是"我們",後面已暗換成"花",所以應改成"把它們丟到山澗里,讓它們隨水漂走了"。
4、C
5、C(作者認為具有獨特性的作品不應該有主觀性的多向理解)
6、B (A、C 兩項說的是樹本身,D 項前一句與本文文意不符)
7、D(A"不管他表現什麼"原文為"表現什麼相對來說不太重要","細小"說得不完整,還有"劃時代的事情"。B 作者的觀點是藝術手法決定作品的獨特性。C"作品與作品也有類似情況"與作者觀點不符)
8.A(寢:擱置,扣壓 )
9.C(③是種皓鎮壓叛亂,⑤⑥是治理少數民族地區)
10.C(烏桓歸附是在種皓調任遼東太守後)
【參考譯文】種皓字景伯,是河南洛陽人。漢順帝末年,做侍御史。當時朝廷所派遣的光祿大夫杜喬、周舉等八位使臣,向朝廷檢舉了很多人,而大將軍梁冀和很多宦官交互為他們請求開脫罪責,案件都被擱置。種皓自己憑借侍御史的職分支持案件偵察和檢舉,決心審查懲處姦邪違法之人,就又彈劾被八位使臣所檢舉揭發的蜀郡太守劉宣等罪惡昭彰之人,按律應當斬首。又上奏請求皇帝下令四府分條列舉近臣父兄及其親近之人做刺史、太守特別殘暴而又腐敗不能勝任官職的,或免官或貶謫一律審查治罪。皇上就採納了他的意見。(後)提拔種皓在承光宮監護太子。中常侍高梵從宮中單獨駕車出來迎接太子,當時太傅杜喬等人有所疑慮不想同意,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種皓於是手執利劍擋住車子,說:"太子是國家的儲君,事關民命。現在常侍您來接太子卻無詔書信物,怎麼能知道您不是處於歹意呢?現在我只有一死罷了。"高梵理屈詞窮,不敢回答,騎快馬回去上奏。詔書下達後,太子才得以離開。杜喬回家後嘆息不已,面對種皓臨事不惑而慚愧。皇帝也贊賞他遇事穩重,稱贊了很長時間。
出京做益州刺史,向偏遠少數民族傳達皇恩,使他們開化明理,岷山一帶雜居的部落都感懷接受漢朝恩德。那白狼、盤木、唐菆、邛、僰等國,自從前刺史朱輔死後風俗依舊,與漢疏遠;種皓到任,於是再次向他們傳布皇恩,使他們開化親漢。當時永昌太守冶煉黃金鑄成帶紋飾的金蛇,來獻給梁冀,種皓檢舉揭發逮捕了他,快馬上報朝廷,但二府畏懼怯懦,不敢審查此案,梁冀因此懷恨種皓。恰逢巴郡人服直糾集徒眾好幾百人,自稱"天王",種皓和太守應承討伐捉拿這些人,沒有成功,官吏有很多人被傷害。梁冀因此陷害他,傳令逮捕種皓、應承。太尉李固上疏救他們:"我聽說討伐中吏卒很多被傷害,這並非種皓和應承的本意,實在是由於縣里官吏懼法畏罪,苦於征討,才導致這些損失。近來盜賊蜂起,各地不斷。種皓、應承因為率先討伐大奸賊,而自身獲罪,我擔心這樣會損傷州縣討伐盜賊的心意,(之後他們)會一塊掩蓋真相,不再盡心朝廷。"梁太後看了奏章,就赦免了種皓、應承的罪過,只是罷了他們的官罷了。
後來涼州羌人起事,朝廷以種皓為涼州刺史,很得老百姓的歡心。後來被朝廷徵召應當升遷,官吏和百姓到宮殿前請求他留任,太後感嘆說:"從來沒有聽說刺史像這樣得人心的。"於是答應了他們。種皓又留任了一年,後調任漢陽太守,戎夷男女送他至漢陽界,種皓和他們行禮告別,走了千里也不能夠乘車。等到了漢陽郡,在羌胡人中行開化之風,禁止侵略搶劫。升遷為使匈奴中郎將。當時遼東烏桓^造**,又轉任遼東太守,烏桓望風披靡、全部歸服,在漢陽界迎接拜見。以後因某事犯罪被免官回家。
匈奴侵犯並、涼兩個州郡,漢桓帝提拔種皓做度遼將軍。到了軍營,先說明傳達皇帝的恩寵信義,誘導降服所有的胡人部落,他們當中有不臣服的,然後加以討伐。羌族人當中在這之前有被生擄在郡縣當作人質的,全都遣返回家。誠心誠意地懷柔安撫,講求信用賞罰分明,因此,羌胡、龜茲、莎車、烏孫等都來歸順服從。種皓於是撤除烽火台、瞭望台,邊境從此安然沒有警報。
11、(1)種皓、應承因為率先討伐大奸賊,而自身獲罪,我擔心這樣會損傷州縣討伐盜賊的心意,(之後他們)會一塊掩蓋真相,不再盡心朝廷。
(2)種皓和他們行禮告別,走了千里也不能夠乘車。
(3)羌族人當中在這之前有被生擄在郡縣當作人質的,全都遣返回家。
12、(1)本詩中的"合"和"圓"都有"環繞、圍攏"的意思,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集市上花團錦簇、城郭外綠柳環繞的景象,突出表現了南國春光之盛。(意思對即可)
(2)本詩用春歸麗景反襯無限愁情。前面寫東風駘盪,遍地皆綠,花繁葉茂,春光爛漫;結尾才急轉直下,極寫愁情之重,難以排遣。強化了抒情的力量。(意思對即可)
13、略
14.冬夜裡家人團聚的親情;冬天裡鳥兒的幸福生活;村莊夜晚的樹林和藍月亮;離家的那年春天和母親告別的情景 (4分)
15.①藍月亮是純潔的纖塵不染的,但在城市裡已找不到了;②城市裡人與自然產生了隔膜;③我背叛了村莊,已無法離開城市(我已被城市同化,融入了城市),只能承受著"背叛的煎熬"並時時思念著村莊(故鄉)。(意思對即可)(6分)
16.(1)第二段描寫了在城市中的"鳥",孤獨無依、迷失無望;(1分)第三、四段描寫了在村莊里的"鳥",幸福、快樂、充滿希望。(1分)
(2)文章運用了對比(或"反襯")手法,表現了城市中的作者的迷失和孤獨以及對村莊中自然詩意、幸福安詳生活的懷念和嚮往。
17."漸行漸遠的村莊"不僅寫出作者離開村莊,漸遠村莊,表達作者對村莊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而且更寫出對"村莊"這一靈魂和根的精神遠離,表達了作者對純潔、美好,具有精神依託的村莊生活的渴望和呼喚。
18、提示:答案句式要與前文一致,所選名句要與作者對應(最好不要選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及其語言),名句與所概括的特點要協調。
19、示例:師生(或學子)火海逃生,安全自救長知識(或"強意識"或"增技能"等)
20、①將"它建設的好壞"改為"它建設的好";②將"服務業、第三產業"改為"第三產業";
③將"是失之偏頗和慎重的"改為是失之偏頗的;④將"對於精神文明建設"改為"精神文明建設";⑤將"目前的當務之急"改為"當務之急"。
21、思路點撥:
①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次的偶然,有的給你帶來不幸,有的給你帶來好運。不幸也好,好運也罷,我們都要坦然處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②幸與不幸之間僅隔了一層紙的距離,正面是幸反面不幸。
❷ 高考語文中手寫體與衡水體哪個更好與
還是衡水體吧。
我說實話,高中那三年就是為了高考,就是為了那一紙文憑。
怎麼考高分才是最重要的事兒。
我感覺手寫體不那麼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你在摸索期間比較麻煩
衡水體的話已經有了現成的模板,你從網上買字帖也比較容易。
我們之前高中的時候,英語老師跟語文老師都要求我們寫衡水體。
我也不知道你們那邊有沒有要求。
語文可能沒那麼多限制,但英語一般都會有要求的,因為有些人寫英語字母很容易,比如說是大寫b跟大寫d都很容易寫成一樣的。
❸ 衡水作文卷面語文
ng for their favourite sportsman/sportswomen in the name of bringing honour to the house by winning the venerated Chairman』s Trophy!
The 5th Annual EASB Sports Day was held at the Toa Payoh Stadium this year. Students and staff came in full force, filling the stadium with shades of blue, green, red and yellow.
❹ 衡水中學怎麼教語文
超大題量,一節課做4偏文言文還有很多的選擇題……
練得多,你就會有體會130分很正常
這只是平均分
❺ 我聽別人說衡水中學有一位學生剛上高一2個月,做歷屆語文高考試卷能達到140分,衡中學生就這么厲害
衡水一中和二中也沒想像中那麼神聖。只是裡面的學生非常的勤奮,其次軍事化管理,更加約束了他們的娛樂,那麼只剩下學習的時間。而且願意去衡中的也都是一些想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首先他們很自律,很好學,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在這種環境下,就會事半功倍。
❻ 河北衡水語文平均分為什麼那麼高
重在知識作文水平提高
❼ 53高考語文和衡水手寫筆記(語文)對學生作用大嗎
建議還是買五三高考語文比較好。因為它裡面都是歷年的高考題,而且答案還比較詳細。比較適合。從高一到高三因為他每個階段都是有不同的書。
❽ 衡水體的字帖有語文的 嗎
【名師特攻】2019衡水重點中學 初中語文高分字帖八年級下冊8年級下人教版 衡水體初中初二下冊語文臨摹教材字帖 衡水中學名師原創
(打開當當網搜)
❾ 衡水哪套語文卷紙前面7個選擇,兩個文言文,三個古詩文鑒賞
高考語文古詩文鑒賞題的技巧 :從例題中發現鑒賞技巧
(2016年高考全國卷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金陵望漢江 李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後②,三吳不足觀③。
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後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一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8、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參考答案:這四句描寫了江水萬流橫潰、水勢浩瀚,氣勢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為下文頌揚盛唐一家、國運興盛積蓄氣勢,有利於突出詩的主旨。
9、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作者以水無巨魚代指世無巨冦,表達了對大唐一統天下、開創盛世偉績的歌頌。?作者自比任公子,覺得平盛世沒有機會施展才幹,不免流露出一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年高考全國卷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①(節選)
杜甫
先帝天馬玉花驄②,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③,迥立閭闔生長風④。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⑤,一洗萬古凡馬空。
[注]①曹將軍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武衛將軍。②玉花驄:唐玄宗御馬名。③赤墀chí:宮殿前的紅色台階。④閭闔:傳說中的天門,這里指宮門。⑤斯須:一會兒。
8. 如何理解曹霸畫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曹霸是怎樣做到的?請簡要分析。(5分)
詩人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奇,作為畫馬的鋪墊,然後寫曹霸畫的馬神奇雄峻,好像從宮門騰躍而出的飛龍,一切凡馬在此馬前都顯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畫前先巧妙運思,然後淋漓盡致地落筆揮灑,須臾之間,一氣呵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形象的能力。本題為兩問,第一問是「如何理解曹霸畫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在詩中找出描寫馬的特徵的詞語即可。第二問「曹霸是怎樣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詩中找出作畫的准備,及作畫時的狀態。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 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6分)
詩人先說眾畫工對唐玄宗的御馬玉花驄都都描摹過,但各各不同,無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長風」形容真馬的雄駿神氣,作為畫馬的鋪墊;再用來烘托畫師的「真龍」,著意描摹曹霸畫馬的神妙,可謂層層鋪墊。
【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表達技巧,但題中已經指出是「鋪墊」,所以難度就降低很多,學生只要能夠讀懂詩歌,正確理解詩歌內容就能夠寫出答案。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6年高考全國卷3)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8~9題。
內宴奉詔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學六韜②,英名常得預時髦③。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雲高④。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 ②六韜:古代兵書。 ③時髦:指當代俊傑。 ④陣雲:戰爭中的雲氣,這里有站陣之意。
8.詩的頸聯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雲高」,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麼?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觀點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認自己已年老體衰的客觀現實,但強調即便如此,也還是能夠沖鋒陷陣;②更強烈地表現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殺敵報國的剛毅精神。
觀點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認為雖然歲月流逝,但身體依然強健,當然還可以沖鋒陷陣,為國驅馳;②表現作者心存隨時准備殺敵報國的堅定信念,而忘記自己老之將至。
9.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6分)
參考答案:①曹詩寫自己雖已年老,但報國之心猶存,重在表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詞通過追懷金戈鐵馬的往事,表達英雄白首,功業未成的悲慨。
(2016年高考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8分)
水仙子?舟中 孫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和雪繳纏。一笑琅然。
(1)分析「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和雪繳纏」使用的兩種修辭手法。(4分)
參考答案:①擬人。把風雪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物的特徵。我詩興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風雪爭先。雪片與暴風攪作一團,我的詩句又同飛雪互相糾纏。寫風與雪斗爭,又寫詩人與風雪斗爭,充滿了一種動感,這正是作者自身胸懷之昭示。
②排比。增強語言氣勢,使得整個畫面飽含著生命的律動。一來它表現出了風雪的勁猛,二來也說明了湖上風雪翻飛之景象,充滿豪邁之情,別具一種雄豪的陽剛之美。
(2)結合作品,簡要分析作者的感情變化。(4分)
參考答案:作者由孤寂悲涼到意外驚喜,最後寫出了作者的豪邁之情。
詩的前兩句,孤舟無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朔風勁烈,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冷寂悲涼。推篷一句,是因為朔風的驟起,卻得到了「雪滿天」的全新發現,事出意外,驚喜頓生。最後「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頓時將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掃而光。
(2016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雲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雲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2分)
參考答案:「望」:照應題目中的「登台」,引出後面描寫的景物。
或「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態。
(2)請結合詩句說明頷聯採用了哪些表現手法。(3分)
參考答案:①動靜結合。落日與鳥,是動態描寫;秋日原野,是靜態描寫。
②寓情於景。通過描寫秋原的空闊,表現出詩人閑適的心境。
(3)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3分)
參考答案:一個「閑」字,點出閑景、閑人、閑心,寫出了困境之美、閑適之情。
(2016年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8題。
西村
陸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1】黃昏。
注釋:【1】耿:微明的樣子。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2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
B.「初轉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茂林風送幽禽語」意謂清風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襯出西村的幽靜。
D.「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土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後留下的字跡。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內容的理解。第二句開頭「往歲」二字點明「叩門求漿」是作者回憶往事,而末句的提到的「新月出現的黃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所以A選項不正確。
16「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以「聲」「色」調動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下列詩句:聲色兼備「的一項是( )(3分)
梁台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九子鈴。(李商隱《齊宮詞》)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春來茗葉還爭白,臘月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古典詩歌的內容理解和表達技巧。B選項中,「橫笛聞聲」為聽覺,「紅旗」和「雪」為視覺,體現了「聲色兼備」;A選項中,「歌館」和「鈴」只是體現了聽覺,沒有體現視覺;C選項中,「爭白」和「放紅」只是體現了視覺,沒有體現聽覺;D選項中,「留酸軟齒牙」體現了味覺,「分綠」體現了視覺,並沒有體現聽覺。
17.「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陸游的另一首紀游詩《游山西村》。結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參考答案】相同點:都描寫到了幽靜偏遠山環水繞的山村自然風光,村莊的地理位置都較偏遠,或是「山重水復」或者「亂山深處」;村莊或是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靜,表現作者對山村的喜愛之情。
不同點:《山村》側重於對自然風光的描寫,通過「風送禽語」和「苔侵墨痕」表現山村風光的幽靜,《游山西村》除卻自然風光外,更側重描寫山村的風土人情和風俗,通過對「蕭鼓追隨」的春社情景的描寫和「衣冠簡朴」的村民的描寫,表現山村生活的淳樸和作者的喜愛之情;《山村》通過「往歲」和「今夕」的對比表現世事的變換,《游山西村》主要側重今日之景,同時寫景之外還蘊含哲理,表現出逆境中往往蘊含著無限的希望。
【答案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典詩歌的內容理解和作者情感的體察,通過對兩首詩內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來分析其不同點和相同點。
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
①陸游在詩中稱西村為「小桃源」,使人聯想到《桃花源記》,其中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
②追憶往事,是陸游詩歌中常有的內容,如《書憤》一詩中「 , 」一聯,就是對抗金歷史的回憶。
③ 《西村》是一首律詩,中間兩聯是對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兩聯是對仗的,請寫出其中一聯。
, 。
【參考答案】(每空1分)
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②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③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登高》一詩實際上四聯皆對。)
(2016年高考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5題。(8分)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萬里橋②。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聖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壘,三城,與吐蕃臨界,為蜀邊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萬里橋,在成都杜甫草堂的東邊。③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組詞語不符合對仗要求的一項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與「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諸弟」與「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與「答聖朝」
D.第七、八句中的「時極目」與「日蕭條」
【答案】D
14.從「切合題目」的角度分析本詩,恰當的一項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內」「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遲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極目」切合「野望」二字。
【答案】D
15.全詩是怎樣表現作者的情感的?請結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5分)
【答案】全詩表現了作者感傷時局,懷念諸弟,孤獨隱憂的思想情感。首聯寫作者野望所見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於景。中間兩聯寫作者由所望之景觸發的有關國家和個人的感懷。由戰亂推出懷念諸弟,自傷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絲毫貢獻報答「聖朝」的慚愧。尾聯寫出杜甫深為民不堪命而對世事產生「日」轉「蕭條」的隱憂。
(2016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0~11題。
八聲甘州
辛棄疾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①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註:①楊民瞻,辛棄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10、本詞上闕選取了李廣的哪些事跡?這樣選材有什麼表達效果?(5分)
【答案】第一問: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難封侯。第二問:通過對這些事跡的提煉鋪陳,營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圍,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11、下闕寄寓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化用杜詩,回應朋友邀約同居山間的盛情,贊賞朋友的高風;借李廣自比,表達了對南宋當局的不滿;結句融情於景,抒寫了壯志難酬的悲涼。
(2016年高考浙江卷)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21~22題。(7分)
北來人二首
(宋)劉克庄
試說東都①事,添人白發多。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
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飢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鍾沸,沙場探騎稀。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注】①東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號。
21.賞析第一首中的畫線句。(3分)
【答案】運用對仗(對偶)、擬人的手法,借陵園、宮殿的荒涼殘破之景,抒亡國之痛,情景交融。
22.這兩首詩在敘事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①以對比加強敘事的抒情效果。用權貴歌舞宴飲,不問軍情與百姓心繫故國作對比,表達憂國憂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國前後境沉的對比,表現百姓流離之苦。
②以 「北來人」的口吻敘事,表達情感顯得更真實、自然。
③敘事中流露出個人的情感。如「今成獨雁飛」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涼與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