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書七年級下冊課本
Ⅰ 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答案
買本鍾書金牌《教材全解》,數學書上答案都有,我每年都買。
Ⅱ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
已上傳,請下載。
Ⅲ 2012的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
http://www.pep.com.cn/czsx/jszx/czsxtbjxzy/czsxqnjx_1_1/cs7skb/ 你去看看吧,是電子課本
Ⅳ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
其內容包括
整式 整式的加減 同底數冪的乘法 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同底數冪的乘法 整式的乘法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 2,餘角與補角 探索直角平行的條件 平行線的特徵 用尺規作線段和補角
Ⅳ 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急!!
您,還是買本吧,網上沒有全書的答案。單獨的某頁某題可能會有。。。
Ⅵ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答案
買本教材全解吧,你抄了答案還可以留到初2復慣用呢......
Ⅶ 《新時數學》七年級下冊課本答案
科學·新課堂》參考答案
1運動和靜止
1. 1什麼是運動
第1課時
一、1 .D 2.C 3.A 4.D 二、1 .× 2.× 3.√
三、1.空間位置 機械 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 2.轉化 運動 運動 生命運動
3.機械 機械 生命 熱 光(或者化學運動) 機械
第2課時
一、1 .B 2.B 二、1 .× 2.× 3. ×
三、1.飄動的白雲(機械運動) 飛過的小鳥(機械運動) 追逐的兒童(機械運動) 刮風(機械運動) 漂流(機械運動) 2.機械 生命 3.密度 空氣浮力 熱運動 機械運動
四、(1)機械運動 (2)在相同的時間內,比如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分別精確測量手指甲生長的長度和地塊移動的距離,然後加以比較。
1.2動還是靜
第1課時
一、1 .C 2.D 3.D 4.C 5.D 二、1 .× 2.√ 3.× 4. × 5.√
三、1.運動 靜止 運動 靜止 2.靜止 運動 3.靜止 運動4 .客車 5.地面 車廂 6.靜止 運動 靜止
四、1.說法正確,因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取。(舉例省略)
2.此題為開放型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第2課時
一、1 .D 2.A 3.B 4.D 5.C
二、1.地面 地面 運動 2.雲 太陽 3.駕駛員 急劇下落的 4.月球自轉周期與它繞地球的旋轉周期相同
三、1.三個同學都有理由,因為他們選操了不同的參照物,甲是以地面為參照物;乙以另外一輛同方向運行,且速度更快一點的火車萬參照物;而丙同學則以自己為參照物。
2.只要能答出相對靜止的條件和應用就可以了。
1.3快還是慢
第1課時
一、1 .D 2.B 3.C 4.C 5.C 6.C 7.C 8. A
1.分析:用最小刻度為l mm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能准確到mm,mm以下一位還要估計出來,所以,判斷數據是否正確就可以看這個數據的倒數第二位是不是最小 度mm位。如果是則正確,不是就為錯誤。∵1.8 dm的倒數第二位為dm。 18.2 cm的倒
數第二位為cm。 182.34 mm的倒數第二位為mm以下一位。 ∴上面這些數據均不正確。 只有182. 3 mm的倒數第二位是mm,所以選項C才是正確的。答案:C
二、1 .× 2. × 3. × 4. √ 5.×
三、1.4. 20 2 mm 2.(1)dm (2) mm (3) cm (4) m 3.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3. 72 4.15.8 5.105
四、1.分析:一張紙很薄,直接用毫米刻度尺無法測量出其厚度,因此須採取特殊的測量方法,即用「累積法」,取相同的紙張疊加起來,使之有足夠的厚度,可以用毫米刻度尺測出來,然後再用總厚度除以紙的張數、便可以間接測出一張紙的厚度了。
實驗步驟:
(1)可以取科學課本P1到P178,疊加起來用力壓緊; (2)用毫米刻度尺測出總厚度;
(3)用測得的總厚度除以紙的張數89,就得到了一張紙的厚度。
2.h=h1+h2+h3+h4 4 = 13.81cm+13.82cm+13.80cm+13.83cm 4=13.815cm h=13.82 cm。
2課時
一、1 .A 2.A 3. C 4. D
二、1.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運動快慢V s t V=s/t 2.(1) =3.6km/h (2)1.25 1.5× 10-3 14.4 3.(1) (1) 通過根同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 短 4.從掛牌處到武漢的路程是20 km 汽車的速度不能超過40 km/h 30 min. 5.快 快 勻速直線
三、1.乙 男孩甲勻速爬行的速度為0.5m/s 2.2.5h
第3課時
一、1 . C 2.B 3.A 4.D
二、1.勻速直線運動 任意時刻或任意位置 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平均快慢程度 2.(1)刻度尺 秒錶 (2)BC BC B C 減去 3.1 :6
2 七下科學新課堂的答案
4.路程 時間 v= St 5.20 18 2 7.2
三、1 .0. 5 m/s 1.25 m/s 4 m/s 2.(1)18 min 8 min 13.5h (2)95:4 km/h
第4課時
一、1 .B 2.C 3.C 4. D
二、1.vt s/v 統一 2.3×105km/s 3.6.9×105km 4.766.7s
三、1 .1080m 2.t=s v=12km 40km/h=0.3h=18 min
科學素質評價題A卷
一、
題目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B B A B B C
二、1 .× 2.√ 3.√ 4.× 5.×
三、1.l mm、 l cm、2 m 2.100 6 36 3.位置的變化 參照物 4.路旁的樹或地面 列車或乘客 5.1 mm 6.6 4 4. 8 7.20 18 8.dm 0: 22 h 9.時間 運動路程 路程運動時間 10. m/s 米每秒 km/h 11.靜止 運動 運動 12. vm km mm m/s
四、1 .v=s/t=1200 m/1 min=1200m/60 s=20 m/s
2.5400 3000 3.列車過橋時間:t=s t=980+200m 10m/s =118s
五.1.接力賽跑上,接棒的同學要同向加速運動,當兩同學速度相同時,即相對靜止時,交接棒就不會失誤。 2.(1)3 m/s (2)3 min 3.33m/s 0. 78 m/s 2m/s
科學素質評價 B卷
一、
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D B B D C B B B
二、1.200 720 2.運動 靜止 3.甲車 4 .8 cm/s 10 cm/s 8. 8 cm/s 5.480
1000 16.67 6.火車 300 7.丙 分析:甲、乙、丙三個人各以自己為參照物,即事先假定自己為不動的物體來觀察另外兩輛汽車的運動。甲看見乙乘坐的汽車靜止不動,可一以斷定乙汽車和甲汽車運動得一樣快。乙看見丙乘坐的汽車離自己遠去,和丙看見甲乘坐的汽車往後退,可以斷定丙乘坐的汽車行駛在甲乘坐的那輛汽車的前面,所以它運動得最快。當然上面的兩個判斷都是以地面為參照物進行觀察,得出的結果。 8. 17.49 9.2. 5 10.「靜止」或「向左行駛」 「向右行駛」或「靜止」或「向左行駛」 向左行駛 向左行駛 選擇的參照物不同 11.乙 運動相同的路程,比較運動時間 12.km/s>m/s >km/h>m/min 13.20 20 14.(vl十v2)/2 2v1v2/(v1+v2)
三、1.(1)v=36 km/h t『=0.45h=27min (2)以最低限速v2=60 km/h行駛時
t2=s/v2=3h 以最高限速v2『=120 km行駛時 t2『=s/v2』=1.5h 即為1.5=3 h
2.t=s v=6m 2m/s =2s 30m 3.0.1h 1800m
四、1.6s 4.17m/s 50s 3m/s 大於 2.v=s t (1)小 (2)大
3.因為,盡管甲從起跑線後退10 m,開賽後甲跑得快,在相同的時間內甲跑完50 m,乙跑完40m,最後每人還要各跑10m。這是一次10m短跑賽,甲跑得快,最後甲還是要先到達終點。
4.設汽艇速度為v,水流的速度為v(且v>v),距離是s。在靜水中往返一次的時間t= 2s v ① 在流水中,順流而下用的時間t1= s v+v 逆水而上用的時間t2= s v—v
往返一次總時間t1+ t2= s v+v + s v—v
= 2sv v2—v2
= 2s v(1—t=v2 /v2)
=2s v.1 1—(v2/v2) ②
比較①與②式可知 (t1十t2)>t 也就是說在靜水中所用時間比流水中所用時間短
2 力
2. 1 力的作用
第1課時
一、1 .B 2.C 3. A 二、1. × 2.√ 3.×
三、1.物體對物體 相互 形狀 運動狀態 2.受重力 地球 3.腳 腳 四、略
第2課時
3 七下科學新課堂的答案
一、1 .D 2.B 3.B 4.B 二、1 .× 2 .× 3 .×
三、1.力 牛 2.15 12. 5 3.重 拉 地球 彈簧測力計 4.在彈簧的彈性范圍內,彈簧伸長的長度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四、防止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卡在外殼里。
五、(50g/l0g)×2cm=10 cm 25 cm一10 cm= 15 cm
第3課時
一、1 .D 2.C 二、1 .X 2.X 3.X
三、1.大小 方向 作用 點2.方向和作用點 四、1.略 2.略 3.略
2.2 在重力作用下
一、1 .A 2.A 3.B 4.C 5.A
二、1 .× 2 .× 3 .√ 4 .× 5 .√ 6 .√
三、1.地球的吸引 牛 地球 豎直向下 2.物體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 kg N
9. 8 N/kg 9. 8牛頓每kg 1 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3.豎直 水平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4.重力 地球 豎直向下 5 .588 N 70 kg 6 .486 N 7.重力 豎直向下 炮彈的重心 地球 運動狀態
五、(1)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
(2)①武漢和上海;②赤道和北極;③緯度不同。
六、彈簧測力計、溫度計 提出猜想 鐵塊溫度不變,位置不變,將鐵塊掛在彈簧秤上稱出重力,把鐵塊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再稱出重力比較兩次結果
2.3 動與靜有共同點嗎
一、1 .B 2.D 3.D 4.C 5.D 6.D 7.C 8.C 9.D 10.B
二、1 .× 2. × 3.√ 4. × 5.× 6. ×
三、1.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平衡狀態 平衡力 一對平衡力 2.相等 相反 同一 3.15N 4.196N 拉 196 N 豎直向上 繩子 5.3×105牛 等於 等於 等於 6.0N 7.重 39.2N 豎直向下 球心 地球 變速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兩 重力支持力 一對平衡力
四、1.
五、解:m=pv= 7.9 ×103kg/m3×0. 5 m3=3.95×103kg
G=mg=3.95kg×9.8 N/kg=3.971×104N
∵3. 971×104 N < 4 ×104N ∴能提起
六、(1)傘下掛回形針的數量(或塑料薄膜的面積大小) (2)數量增大時奮下落時間減少;數量減小時,下落時間增加(塑料薄膜面積增大時,下落時間增加;塑料薄膜面積減小時,下落時間減少)(3)可以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測量時間或相互比較)選擇的器材只要與設計的實驗方案相符即可 ①不同數量的回形針(或薄膜面積不同的降落傘)、秒錶(或其他計時工具) ②方案一:直接測量降落傘下落時間。其實驗步驟為:A:任選一隻降落傘從陽台釋放,測量其下落時間t1,B:改變降落傘(所掛回形針數量不同或薄膜面積不同)重復實驗,測量下落時間t2,比較t1、t2的大小
方案二:兩個不同降落傘(所掛回形針數量不同或薄膜面積不同)同時從向一高度開始下落,比較落地的先後,實驗步驟略
2.4 摩擦力與我們
一、1 .C 2.C 3.D 4.C 5.B 6.(1)D(2)A、B (3)C 7.B、C
8. C 9.A 10. B
二、1 .× 2.√ 3. × 4. × 5. × 6.√
三、1.滾動 滑動 靜 2.增大壓力從而增大摩擦 3.100 N 水平向左 減速直線運 動 100 N 保持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4.使接觸面光滑 減小 5.②③④
6.勻速直線 3 . 5 平衡力 勻速直線運動 7.等於 大於 8.減小壓力,使擠觸面光滑,滾動代替滑動 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四、略
五、短跑運動員在起跑時,要用最大的力後蹬,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比較大的速度。如果穿一般的運動鞋,由於用力過猛,後蹬力大於鞋底和跑道的最大靜摩擦力,運動員的腳就要打滑而向後移動,影響比賽成績。
六、(1)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 2和3,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控制變數法.
--------------------------------------------------------------------------------
4 七下科學新課堂的答案
2. 5 動不了與停不住
第1課時
一、1 .B 2.D 3.C 4.B 5.B 二、1 .× 2.√ 3.× 4.× 5.√三、1.保持不變 運動下去 2.沒有受到外力 靜止狀態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牛頓第一定律 3.靜止 向後滾 向前滾 4. 2m/s 向東 5.以原速做勻速直線運動 6.0四、1. (1)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等的速度。
(2)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路程越長。
(3)如果小車在絕對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即不受到阻力作用,小車將永遠沿直線運動。
2.(1)人擲出去的石頭總會偏離擲出方向落回地面。
(2)拋出物體的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將離開地球,繞地球旋轉做圓周運動。
(3)人造地球衛星
第2課時
一、1. C 2.C 3.D 4.A 5.C 6. A 二、1. × 2. × 3.√4. ×5.√
三、1.豎直向上 慣性 受重力 2.任何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3. A, B, D 4.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固有 靜止 運動 5.後,靜止物體具有慣性 6.慣性
四、1.(1)飛出,不動 (2) A.克服慣性,B.沒有慣性, C.受到慣性作用。 (3)力,改變,慣性。 2. (1)車的速度、地面狀況。 (2)不要開快車,在雨雪天氣放慢車速等。
3.(略) 4.(略)
科學素質評價 A卷
一、
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C D C C D C
題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D C D D D C A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三、1.相互 形狀 2.重 4. 9 地球 3.大小 方向 作用點 作用效果 4.壓力 摩擦力 5.慣性 6.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7.答案合理即可 四、略
五、1. (1)速度 (2)阻力(摩擦力) 永不停止地運動下去(做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 (3)同一小車 同一斜面 同一高度 表面不同 2.略
科學素質評價 B卷
一、
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A B C D A B D
題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D B A D B B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三、1.作用點 方向 大小 方向 作用點 2. 10 10 10 變小 3.重力 重力 運動狀態 4.是否豎直 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5.減小 增大 6.5N
7.6×104 6×104 四、略
五、1.(1) 9.8 正比 29. 4N (2)水平的 右邊低 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3)重心
2.(1)因為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2) B (3)把長方體木塊側(或豎)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沿直線勻速滑動,比較步驟四與步驟一中彈簧測力計示數。 (4)略
3 陰晴冷暖
3.1 天氣變化
第1課時
一、1 .C 2.B 3.A 二、1.√ 2 .× 3.√ 4.√ 5.×
三、1.短時間 運動 變化 2.雲 3.酷熱、霜凍、旱澇、風暴、冰雹 4.雷雨不過江
四、1.(1)東南風、寒潮、大雪 (2)軍事、生活、交通 2.(1)C (2 )A
第2課時
一、1 .B 2.D 3.C 4.C 5.D 6.D
二、1 .× 2.× 3.× 4.× 5.× 6.×
三、1.℃;攝氏度 7 1 2.高空觀測 地面觀測 3.風的大小 0~12 4.溫度、濕度、降水 蒸發以及風和雲 5.①百葉箱 觀測氣溫 每天觀測4次,在北京時間2、8、14、20時 ②風向風速儀 觀測風向風速 風向標測定風向,風杯測定風速
Ⅷ 七年級數學課本下冊哪裡能夠買到
課本舊書店或者廢書回收店有賣的.不過一般有點舊了.但筆記比較全.
是個不錯的選擇.
要買新書的話.一般文軒.(新華書店)有賣.如果沒貨.可以聯系他們幫幫忙.應該也能買到了!
Ⅸ 七年級下冊數學書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網站有電子版教材。你只要在網路中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可以找到網站。 這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網址(七年級下冊數學書)http://www.pep.com.cn/czsx/jszx/czsxtbjxzy/czsxqnjx_1_1/cs7skb/
Ⅹ 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
含有三個未知數,每個方程中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並且一共有三個方程,就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組。 (書上的原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