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課感想

數學課感想

發布時間: 2021-07-20 23:15:06

『壹』 學習數學的感想 600字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積累和運用的過程,因此,學好數學的一個必要前提便是要注重平時的積累和運用。而在日常時對於數學的學習還是有許多方法的。
學習數學,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像其它科目一樣死背下來.數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舉一反三」.做會了一道題目,就可以總結這道題目所包含的方法和原理,再用總結的原理去解決這類題,收效就會更好.學習數學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從基本的下手,穩穩當當的去練,不求全部題都會做,只求做過的題不會忘,會用就行了.在做題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粗心大意.往往一道題目會做,卻因粗心做錯了,是很不值得的.所以在考數學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急,要條理清楚的去計算,思考;這樣速度可能會稍慢,但卻可以使你不丟分.相比之下,我會採取稍慢的計算方法來全面分析題目,盡量做到不漏.學習是一生的事情,不要過於著急,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就一定會取得一想不到的效果.
我一直認為數學不是靠做題做出來的.方法永遠比單純做題更重要.在第二天講課前,最好先預習一下.用筆劃出不懂的地方.在老師講課時認真聽講,並在原先預習時不懂的地方加以解釋,寫好步驟.在課上,有選擇的聽和記老師所講的例題.首先要聽懂,然後再記下些重要的步驟和方法以及易錯的地方和自己不容易想到的地方.還有,重要的定理和結論一定要熟記.課後要善於總結本堂課的內容,並在腦中梳理自己不懂的但經老師講後才明白的例題的步驟,梳理1至2遍.課後要按時完成作業.一般先看老師鉤的題目,看完後再自己動手做一遍.至於那些老師沒有鉤的題目,可選擇性的做一些.若想的時間太久,就需要"放棄"了.
數學學習做題是極為必要的,因此做題之後的總結工作也是極為重要的,否則只能是雜而不精,無法將知識融會貫通,合理運用。總結工作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這樣做:一,常備改錯本,將自己做錯的題目摘錄下來,並將自己的錯誤做法和正確的作法一同記錄下來,,以此警惕自己;二,正確把握考點,抓好典型,以此舉一反三,我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應該對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有一定的認識,不可盲目做題,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提取一些具有某知識點的典型考法的題目,將其擬於一個標題之下記錄,以此不變而應萬變;三,對於許多學有餘力的同學而言,僅有以上兩點,想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對解題方法有一個思辯的理解,從許許多多的解法中選取適於自己的解題方式,而對於一些靈活的題目而言,我們還應該在做題中對許許多多的情況進行總結,以便在考試中將方法靈活運用,防止死做與定性思維的產生。

『貳』 上數學課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

文科班。有好幾次成績是全班第三,數學卻沒及格的那種,被數學老師版單獨拉出來狙權擊的感覺啊真是永世難忘……她說你數學成績不好還指望上一本嗎?永遠都只能二本,上課被批評的時候我真的又難過又氣憤,發誓一定不靠數學……但其實我沒這種膽子和智商,還是跟著數學老師好好練基礎題。初中起數學就沒及過格,但我高考數學居然有90多,我真的超級滿足的,因為平時只有50,40多。但我還是沒考上一本,因為都容易的話,別人拿的分更高,比我多了幾十分。不過,即使時光倒流,我還是不會去學數學的,和努力沒關系,第一理科思維從小差,第二對理科不感興趣。極度偏科的我天生只是只二本狗吧~

『叄』 學生上數學課心得

想當年上數學課還是分階段的,初中之前數學都比較簡單,老師講得很詳細,就算專瞌睡了屬一會也能聽懂,所以數學課聽起來還是比較輕松的。高中數學內容比較多,加上老師出的題都非常難,所以課上聽起來會比較緊張,要一直全神貫注,生怕哪個細節沒聽懂就錯過一道題。

『肆』 求一篇數學學習心得!!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一個新穎的有趣的情景怎樣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起來?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在思考也是不斷在實踐著的事情。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這點就更為重要。好說好動,精力分散是一年級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徵。因此,一個好的開頭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你的課堂中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總是想方設法去尋找、挖掘和教學內容有關的題材,比如:現有的課件,教學參考以及任教過的老師的教學反思等,盡可能的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以此來達到有效。
二、從學生的學習方式談有效。
記得在教一年級的時候,很多孩子已經熟練掌握了10 以內的加減法甚至20 以內的進退位的加減,有的還能做100以內的呢。剛開學的時候遇到有些家長他們會很自豪的告訴我他的孩子學數學應該沒問題的,因為孩子算題目很快。可是一段時間下來發現不是這么回事的,那些以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總是出現錯誤,考試成績也不怎麼理想的。家長覺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實原因很簡單,是他們誤解了數學。數學並不是能做幾道加減法就可以的,通過數學學習目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後能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課堂中更應注重的是學習方法的傳授,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點優為重要,我們從一開始就給他們以准確的學習方法,教會他們怎樣聽課,怎樣參與課堂,通過「提問、合作、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有效課堂的實現還應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1、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這么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這比什麼都重要。孩子因為喜歡你,他們就會在你的課上表現的特別的積極,不管你讓他們做什麼事情他們都會很好的去完成,師生間有了默契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益。
2、教師與教材的關系:
我們每個教師對教材要有一個整體認識,把握好教材的體系、結構、內容、重點和難點。然後根據班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劃好教材上知識的呈現方式。認真備好課,上好課。可是真的是說說容易做做難,往往是一節課上完總覺得有這樣那樣的遺憾,說到底還是我們沒把握住教材的編寫意圖,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時還會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記得我在初講兩位數計算這節課的時候,看完參考我覺得這個內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沒啥區別的,只是把以前的表格式的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改成了情景,由學生看完情景自己說條件然後根據條件提問題列式解答。於是我就按照原來教學的那套方式來進行,結果班級我發現課堂氣氛很沉悶,學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說條件問題,效果不靈,下課後我就反思了,怎麼回事?上第二節課的時候我改變方式,不再提條件和問題了,每道題都讓學生看文字閉著眼睛想情景然後根據眼前想像的情景來提問題,忽然我就發現課堂氣氛活躍了,舉手的學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節課好得多。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識點、重點、訓練點和拓展點,最後理出一個更為合理更加貼近學生和更有利於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3、學生和教材的關系
讓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這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教學要「以人為本」。要實現課堂的有效性就應該把握好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能忘了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都是有思想的,作為老師別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時需要我們放下架子,要裝著不懂,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是主人。
四、從練習談有效。
練習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新授還是復習課都離不開它,同時也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的課堂練習的設計盡量做到:1、少而精。2、具備典型性。3、能集中體現教學內容的精華。4、題量適當、恰到好處。 5、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作業分層布置,盡可能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不同的作業要求,提升作業布置的有效性。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一個學期的課堂實踐有收獲也有缺憾,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思考不斷進取。我們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日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後反思,在實踐後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相信我們大家都會有進步的。

『伍』 學習數學的感想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積累和運用的過程,因此,學好數學的一個必要前提便是要注重平時的積累和運用。而在日常時對於數學的學習還是有許多方法的。

學習數學,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像其它科目一樣死背下來.數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舉一反三」.做會了一道題目,就可以總結這道題目所包含的方法和原理,再用總結的原理去解決這類題,收效就會更好.學習數學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從基本的下手,穩穩當當的去練,不求全部題都會做,只求做過的題不會忘,會用就行了.在做題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粗心大意.往往一道題目會做,卻因粗心做錯了,是很不值得的.所以在考數學的時候,一定不要太急,要條理清楚的去計算,思考;這樣速度可能會稍慢,但卻可以使你不丟分.相比之下,我會採取稍慢的計算方法來全面分析題目,盡量做到不漏.學習是一生的事情,不要過於著急,一步一個腳印的來,就一定會取得一想不到的效果.
我一直認為數學不是靠做題做出來的.方法永遠比單純做題更重要.在第二天講課前,最好先預習一下.用筆劃出不懂的地方.在老師講課時認真聽講,並在原先預習時不懂的地方加以解釋,寫好步驟.在課上,有選擇的聽和記老師所講的例題.首先要聽懂,然後再記下些重要的步驟和方法以及易錯的地方和自己不容易想到的地方.還有,重要的定理和結論一定要熟記.課後要善於總結本堂課的內容,並在腦中梳理自己不懂的但經老師講後才明白的例題的步驟,梳理1至2遍.課後要按時完成作業.一般先看老師鉤的題目,看完後再自己動手做一遍.至於那些老師沒有鉤的題目,可選擇性的做一些.若想的時間太久,就需要"放棄"了.
數學學習做題是極為必要的,因此做題之後的總結工作也是極為重要的,否則只能是雜而不精,無法將知識融會貫通,合理運用。總結工作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這樣做:一,常備改錯本,將自己做錯的題目摘錄下來,並將自己的錯誤做法和正確的作法一同記錄下來,,以此警惕自己;二,正確把握考點,抓好典型,以此舉一反三,我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應該對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有一定的認識,不可盲目做題,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提取一些具有某知識點的典型考法的題目,將其擬於一個標題之下記錄,以此不變而應萬變;三,對於許多學有餘力的同學而言,僅有以上兩點,想要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對解題方法有一個思辯的理解,從許許多多的解法中選取適於自己的解題方式,而對於一些靈活的題目而言,我們還應該在做題中對許許多多的情況進行總結,以便在考試中將方法靈活運用,防止死做與定性思維的產生。

熱點內容
體育教師年度個人總結 發布:2025-09-06 14:06:57 瀏覽:643
化學加熱儀器 發布:2025-09-06 13:50:21 瀏覽:647
教育培訓記錄表 發布:2025-09-06 13:28:48 瀏覽:470
高考答案文科數學 發布:2025-09-06 13:19:23 瀏覽:443
代課老師點名 發布:2025-09-06 11:19:21 瀏覽:733
英語單詞七上 發布:2025-09-06 10:20:57 瀏覽:902
受是大學老師攻是總裁 發布:2025-09-06 08:23:43 瀏覽:424
溫州龍文教育 發布:2025-09-06 06:49:12 瀏覽:855
校園群芳記第二部718節 發布:2025-09-06 03:13:28 瀏覽:193
物理實驗室安卓版 發布:2025-09-06 02:53:07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