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我是什麼公開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浮、雹等11個生字,會寫「浮」和「曬」兩個生字。
2.
會通過觀察偏旁理解「汽」、「飄浮」的用法。
3.
初步了解作者用詞的准確性。
4.
在朗讀為主,課件觀賞為輔的情況下,了解雲、雨、雪、雹子等自然現象都是水變化形成的。基本了解水循環的概念。
教學難點:
1
了解作者用詞的准確性。
2
了解雲、雨、雪、雹子等自然現象都是水變化形成的。基本了解水循環的概念。
教學流程:
一、
猜謎導入
1、猜謎語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謎語,想請你們猜一猜,老師有兩個要求,請仔細聽:第一、請認真聽清謎面;第二、知道答案以後要舉手,可不要說出來,否則你的答案就被其他孩子偷走嘍!那位孩子聽清楚了?能來重復一下老師的要求?
那麼我們就來仔細聽第一個謎面: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生答,板書:雲)
再聽第二個謎面:千條線
萬條線
落到水裡看不見(生答,板書:雨)
接著聽下一個: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自天上來。(生答,板書:雪)
還有最後一個,耳朵豎起來聽仔細哦:大小冰球光又亮,噼里啪啦從天降。小孩拾起捧在手,慢慢變成水一汪。(生答,板書:雹子)(教學
「雹子」)
真聰明,一下子就把四個謎語都猜對了。小朋友們睜大眼睛看黑板,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四個答案,你發現了什麼?(都是水構成的,都跟水有關,是自然現象)
2、
讀課題,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跟他們有關的課文。(30我是什麼)
(1)
一生讀課題(注意其「什麼」的發音,如有不準的,再請其他學生)
(2)
全班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重點朗讀第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讀准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請你把它圈出來,註上拼音。人坐正,捧起書本,等會兒我請讀得最認真的孩子來讀,開始吧。
2檢查並正音
第
1小節:一生讀
第2小節:一生讀
第3小節:一生讀
第4小節:課件出示第四小節,將生詞放大並變色。
(1)
請學生自己讀讀放大的詞語,再連起來讀讀第四小節。課件出示溫馨提示:1、先讀讀紅色的詞語,不會讀的多讀幾遍
2、再連起來讀讀第四小節
(2)
師出示詞卡,我們先來開一列小火車,如果他讀對了,請你跟著他來讀一讀吧。眼睛看好,耳朵聽牢了!
(3)
請一位學生讀一讀,並隨時正音。
(4)
同桌對讀第四小節
。把這一小節讀給你的同桌聽聽,同桌可要仔細聽哦,你可以做一個手勢,如果他有一個地方讀錯了,就請你用一表示,等他讀完了,請你教教他,讓他把讀錯的詞語多讀幾遍吧!
齊讀第五小節。問:你知道我是什麼了嗎?(水)
3、揭曉謎底並過渡
板貼:原來是可愛的水娃娃啊!今天老師就把其中一滴小水珠請到了課堂上,你們知道嗎?他還是一位善於變化的魔術師呢!
② 誰有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全套教案,共63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一單元 認識厘米、用厘米測量
教學內容:課本第1—3頁
教學目標:
1.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的必要性;
2.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3.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數)
4.培養動手能力和主動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紙條,圖釘,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別針,花生。
學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繩子,新的鉛筆一支,較長的紙條,一角的硬幣。
教學過程設計:
一.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情景設置,用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估計和測量
提問:你能說一說你的課桌有多長嗎?你知道你的數學課本有多長嗎?(提示:左、右小組分開測量。可以用你有的東西比一比,測一測)
2.提出測量中的矛盾問題
(1)在剛才的實際測量當中,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5顆別針那麼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4個三角形那麼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2把小刀那麼長。
師:為什麼我們都是測量的同一邊量出的結果不一樣呢?
(2)實際生活中人們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長度單位測量,這會帶來交流的不方便,那麼我們需要統一的長度單位,你知道有那些嗎?
3.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1)我們要測量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請同學們拿出直尺,觀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麼?(大小刻度、數字、厘米)觀察這把直尺,它的每兩個刻度之間是多長?(1厘米,也就是說直尺以1厘米為單位。)
(2)今天我們來學習量比較短的東西時,用「厘米」做單位。
(3)板書課題。
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麼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請你刻度尺和圖釘的長比一比,圖釘的長大約是1厘米;
(3)請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麼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三.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麼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准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准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麼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 )厘米。(取整數)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 )厘米。(取整數)
四.鞏固反饋
五.發展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麼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討論交流,想辦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六.全課小結
今天學了什麼?
教學反思:
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內容:課本第4頁。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測量出整米長度的物體;
4.培養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學具:
1米的直尺、摺尺、捲尺,紙條。學生每人1根較長的繩子,1米的捲尺,刻度尺。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慣用厘米量物體
1.提問:昨天學過的長度單位是什麼?量物體長度用什麼工具?
2.用兩個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長度。請你演示,並說出注意事項。
二.認識米,用米量
情景設置:你量得不錯,那麼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長呢?瞧!這樣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結果。那麼該怎麼辦呢?(用更長的尺子量)用這把尺子試一試看,這是一把米尺。(板書:「米」)
在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例如操場東邊到西邊有多遠,教室有多長,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長度單位「米」。
(一)感知米的實際長度
1.觀察這把米尺,它的每兩個刻度之間是多長?(10厘米,也就是說米尺以10厘米為單位)
2.觀察自己的1米捲尺,看看和教師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樣的?
3.那麼1米到底有多長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畫1米長的線段。
(2)用直尺比一比從地面到講台的什麼地方的高度是1米。
(3)兩只手臂展開,用捲尺量一量看到什麼地方是1米。
(4)兩個人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什麼部分是1米。
③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俺是什麼》公開課教案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俺是什麼》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
1. 認知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朗讀課文。
2. 了解水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3. 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課時布置] 二課時
[雙色AB案]
A案
[設計思路]:
本公開課教案將根據兒童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點,以小朋友普遍喜愛的謎語導入。在教同學認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課標》隨文識字的要求在讀書中識字。在識記過程中方法多樣,方式靈活,注重培養同學識記漢字的能力。在引導同學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講多讀,引導同學明白不同語句用不同語氣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自已感知課文。並利用童趣化的課件協助同學理解重難點。
[課前准備]:
1.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2. 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條謎語,你能猜出謎底嗎?
師說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同學猜,隨機板書課題。
二、通讀課文,隨文識字。
1. 同學帶著問題「俺是什麼」試讀課文,並圈出文中生字,多讀幾遍。
2.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同學仔細聽老師是怎樣把每一個字讀准確的,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3. 同學自由大聲讀課文,藉助拼音讀准生字。
4. 開火車認讀帶拼音生詞卡片,師相機指導正音。
重點指導讀准以下字、詞:
zao zai
躁災
暴躁灌溉沖毀災害睡覺散步飄浮
5. 小組分別交流識字方法。
6. 分小組齊讀課文,要求讀准確,讀流利。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指導寫字
1. 出示「俺會寫」中的字,讓同學自身觀察這些字有什麼特點。
2. 匯報觀察結果,相機引導同學觀察重點字的特點,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師范寫字、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沒有鉤;四點底的四點不同的排列方向。
4. 同學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檢測鞏固識字
1. 點名讀課後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2. 分小組競賽讀,加強記憶。
五、作業
1. 多向交流記字方法(小組交叉交流)
2. 讀自身喜歡的段落給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