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一語文必修一作業本

高一語文必修一作業本

發布時間: 2021-07-21 11:03:55

㈠ 需要高一語文必修一課本內容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
2.詩兩首
《雨巷》
《再別康橋》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單元}
4.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5.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6.鴻門宴
{第三單元}
7.紀念劉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11.包身工
12.飛向太空的航程
【表達交流】
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園丁贊歌 記敘要選好角度
人心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
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
朗誦
【疏理探究】
優美的文字
奇妙的對聯
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
【名著導讀】
《論語》
《大衛·科波菲爾》
這是目錄 祝你學業有成啊

㈡ 高一語文必修一

你是哪裡的。。我這里是蘇教版的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勸學 荀子
師說 韓愈
赤壁賦 蘇軾
這是要背的...

㈢ 高一必修一語文練習冊

多讀課外書,有些小說也可以看,這樣有助你文筆更開闊,不要都看些文縐縐的書,要有自己的筆風,誇張的,另類的,看看人家的內心感覺,但不要過度

㈣ 高一語文必修二作業本 答案

語 文 必修2
第一專題珍愛生命
板塊一精神支柱
1.(1)jiàngyùniè(2)澀恪圮蘊2.寂漠—寂寞聲名狼籍—聲名狼藉
3.(1)地壇母親為什麼生怎樣活(2)歐·亨利老畫家貝爾曼用生命繪制畢生傑作,點燃別人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火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局
4.(1)不能換。「身臨其境」指親自到那種境地中去;「設身處地」指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地位或境遇中。(2)不能換。「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縮手縮腳」形容做事顧慮多,不大膽或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樣子。
5.(1)以整齊優美的倒裝句式寫景抒情,流露出作者一度失落又竭力尋找精神支點的矛盾心情。
(2)用擬人手法和看似輕松俏皮的語言,表現了肺炎對瓊珊的打擊之大,說明其病情之重。
6.貝爾曼是小說的主人公。他表面上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騷滿腹,鬱郁不得志,但內心火熱、善良,富有同情心及自我犧牲精神。
7.這葉子不僅是維系瓊珊生命的「最後的」一片葉子,更是一位老畫家藝術生涯中最精彩、也是「最後」的傑作。
8.「一個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會環境;「另一個世界」是指不會和別人接觸的地方。
9.因為作者當時對人生悲觀失望,覺得自己和小昆蟲一樣可憐。
10.對自己嚴重的病情近乎絕望,而在絕望中又期待著奇跡發生的矛盾心態。
11.蘇艾以為瓊珊不知道自己病情的嚴重程度,想極力轉移她的注意力,淡化其病情的嚴重性。
12.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進來。
13.花是美好的象徵,母親想讓「我」通過看花,感受生活的美好,進而決心能好好地活下去。落葉讓人感到冷落蕭條,更易加深「我」因殘疾而引起的消沉,所以母親不讓「我」看落葉。
14.既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悼念之情,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15.兄妹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好好兒活下去。
板塊二生命之歌
1.(1)kēngxiùzhéyè(2)髦藉穹宕
2.閃鑠—閃爍遺撼—遺憾厭繁—厭煩
3.(1)e(2)a(3)b(4)c(5)d4.(1)a(2)c(3)b
5.(1)(第一天:)看望親愛的老師,約朋友來家,林中散步,看落日(第二天:)看戲對地球及人類歷史的關注(或:對世界的物質方面和人類精神生活的關注)(第三天:)游覽紐約城,看日常世界(2)微笑頑強毅力傑出成就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
6.(1)海倫的心靈世界充滿光明,她心裡裝著世界。她深味這世界是一部書,是知識照亮其心靈,是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成為她戰勝厄運的精神源泉和動力。(2)作為又盲又聾又啞的殘疾人,海倫能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現實生活,她懂得痛苦和不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為此,她以頑強不屈、積極樂觀的精神去直面它、正視它。
7.勞倫斯對生命與死亡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們是為著生的,或是為著死的,非此即彼,本質上不可兼得;同時,他充分肯定了生命的價值,春天必然來臨,誰也無法阻止生命的沖動,無法阻止我們對於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與追求,以此啟示人們像鳥兒那樣向死而生。
8.度過漫長冬天以後的喜悅和歡樂。
9.(1)殘暴的冬天曾給我們帶來沉重的毀滅般的打擊。(2)冬天曾經使我們遭受難以擺脫的痛苦。
10.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永遠不會被冬天征服,一到春天就會洋溢著蓬勃的生命活力。
11.人類只有平等地看待、尊重其他生命,世界才會充滿無限生機,人類才能真正體會到生命的美好。
12.每個生命種類的生存權利都是大自然賦予的,而非人類的恩賜,因此人類不能任意踐踏、摧殘生命。
13.(1)生命是高貴而美麗的,我們要尊重其他生命的生命權。(2)尊重其他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
14.提示: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是相關聯的,人類如不敬畏其他生命,最後毀滅的是人類自身。
第一專題檢測
1.C(A宿sù,蓓bèi;B昵nì,瞅chǒu;D熨yù,藉jiè)
2.D(A暴燥—暴躁,蒼桑—滄桑;B安祥—安詳,一愁莫展—一籌莫展;C帳款—賬款)
3.B[A安土重遷:指在一個地方住慣了,不肯輕易遷移;C不名一錢:意思是一個錢也沒有(名:佔有);D炙手可熱:手一挨近就覺得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
4.C[轉變:由一種情況變為另一種情況。蛻變:(人或事物)發生質變。啟用:開始使用。起用:①重新任用已退職或免職的官員;②提拔使用。撫養:愛護並教養。扶養:指養活。]
5.B(A前後不照應;C「非常」與「酷愛」語義部分重復;D成分殘缺,「俄羅斯」和「哈薩克」前應分別加上「產自」。)
6.A(注意整體把握及句式連貫。)
7.示例:您家的飲用水來自這里,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請保持水源清潔
8.示例:採摘夏夜裡最亮的數顆星掬起冬晨里最純的半捧雪
9.主要寫嚴寒過後,春天來臨,鳥兒啼鳴。
10.說明了一個春天新世界的到來,顯示了一種生命本身的張力。
11.「鳥屍」象徵死亡,「鳥啼」象徵新生。兩者在文中形成鮮明對比,既肯定了生命沖動的力量不可阻擋,又說明鳥啼之聲給人諸多啟示。
12.分別比喻「痛苦」和「快樂」。啟示人們:人生之路多險途,無限風光在險峰,歡樂與痛苦相伴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不應迴避它。
13.「那」指渺茫不可知的地方——提前結束人生之旅後所到之處。「這些」指風險——人生的逆境、苦難。其作用是:一個遠指,一個近指,對指代對象起強調作用。
14.與「如果我們從小就安安穩穩無風無浪……只有那一點點」一句形成對比。說明要發現「佳境」,就必須帶上勇氣和信心去闖過逆境。
15.D、E(D「對比手法」說法有誤;E「循環反復」認識欠妥,「本文表達的就是這樣一種人生觀」的說法有悖文章主旨。)
16.略
第二專題和平的祈禱
板塊一遭遇戰爭
1.(1)qiǎngbǎolìchàjūzhānqiàopánshānè(2)簸噬惠嗜愜憊搪窒
2.A(惟妙惟肖)
3.(1)刪去第二個「不」。(2)「盡管……可是……」改為「因為……所以……」。(3)「見到……氣味」搭配不當,將「以及」改為「聞到了」。(4)「常常」修飾「寫信」,應移至「沒工夫」後。
4.示例:含淚的控訴
5.體現了戰爭對文明的摧殘。學校和傷兵醫院本是兩個毫不相乾的地方,可傳播人類文明的學校卻成了充滿血腥的傷兵醫院,本該在學校讀書的學生卻上了戰場,美術教室成了「手術室」。這說明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是無盡的痛苦和哀傷,深刻揭示了法西斯窮兵黷武的罪惡本質。
6.「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這個典故原指希臘斯巴達人為保衛祖國而英勇戰死的事跡。教師命令學生學寫這句話,暗示納粹德國給青少年灌輸軍國主義思想,教育青少年盲從,為法西斯效力賣命的可悲現實。
7.一方面揭示了戰爭給老婦人帶來的巨大傷痛;另一方面,從結構上看,是為了製造懸念,以吸引讀者。
8.表現小姑娘的幼稚無知,更主要的是為引出下文故事、推動情節發展服務。
9.含義:老兵一家的遭遇引發眾人思考。車廂里的「婦女和孩子」,哪一家沒有失去親人的痛苦!作用:表象的「靜」隱含內心的「動」,用「靜」結尾,此時無聲勝有聲。
板塊二黑暗中的心跡板塊三歷史畫外音
1.(1)bǒqíngzhuómiùzhìliàofēnbì(2)辜籍虐霎霆匱籠匿
2.(1)b(2)b(3)a
3.示例:媽媽歸來(失去和得到)出征(爸爸,別去)尋找(活著並記住)
4.示例:別讓戰爭驚擾我的夢。
5.第一層意思:思考戰爭的性質;第二層意思:憧憬未來的人生。
6.示例:同意。安妮認為戰爭不單單是由一小撮人製造的,還與人類靈魂中丑惡的部分有關。我們習慣上把戰爭看成是一小撮政客和資本家造成的罪惡,而忽視了人民應擔負的責任。這在安妮這樣的受害者看來,是難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趕進毒氣室或是對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開槍,在一個城市製造幾十萬人的大屠殺,不是政客或資本家能親手所為的,而是來自民間的普通士兵做的。
7.以自己的步伐去接受生活,連同生活的一切責任與難題、成功與失敗、種種經驗與孤立無援。
8.(1)磨煉思想;(2)敢於行動(把握現在);(3)充滿希望;(4)果敢抉擇;(5)關注現實;
(6)純潔德行;(7)勇於獻身。
9.(1)拉斐爾和但丁分別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和詩人,他們所描繪的是完美的極樂世界。這句話的意思是:作者對所謂超現實的「完美」不感興趣,只關注人間的、活生生的、塵世里的生活,願為人民的自由、解放而戰斗。(2)死亡是一個人必然的歸宿,但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必須為自由而戰斗,為自由而獻身。
第二專題檢測
1.D(A模mú;B顫chàn;C削xuē)2.C
3.C(A「眾多平凡普通」與「芸芸眾生」語義部分重復;B「神氣活現」含貶義,修飾「表演」不妥;D「議論」不能說「惟妙惟肖」。)
4.B(A「觀看……氣味」搭配不當;C「傳媒」包括「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種屬概念並列;D「大約」和「左右」重復。)
5.凡尼亞尋找自己的父親,一定打量過無數像「我」這樣的人,但每次都很失望。他想這次同樣如此,於是只有「嘆氣」。
6.一直遭受災難和痛苦打擊的索科洛夫,在有了收養凡尼亞的想法之後,彷彿又找到了家的感覺,重新有了生活的目標和勇氣,內心的陰影減少了些。
7.索科洛夫雖然屢遭打擊,但他有一顆善良和同情之心,有著頑強剛毅和吃苦耐勞的品格,這決定了他不會失去對愛的渴求,不會失去對生活的希望。遇上凡尼亞是偶然的,收養流浪兒卻是必然的。
8.不能享受豁免。納粹處心積慮地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已上名單的不會得到豁免;蓋世太保對他已非常憤怒,終有一天會除去他,他把自己列入名單,正好如蓋世太保之願。(解答此題,要從小說中看到納粹的兇殘以及背叛民族的叛徒的必然下場。)
9.他並未精神失常,確因完成任務而無比興奮,忘乎所以。表現這個猶太人人倫盡喪、毫無廉恥,也深刻揭露了納粹的罪惡。(從「他充滿血絲的眼睛發亮了」、「再苦苦思索」等,可見他是在盡力完成納粹交給的任務,並未精神失常。他之所以這樣,歸根到底是由納粹的毫無人道造成的,所以這樣寫也是對納粹罪惡的深刻揭露。)
10.內容:一個猶太人充當納粹線民,出賣了同胞,也葬送了親人和自己。寓意:為虎作倀,難逃覆亡。
11.略
第三專題歷史的回聲
板塊一後人之鑒
1.(1)lù(2)pù(3)qǐn(4)chán(5)jì(6)zhà(7)yǎo(8)yán(9)piāo(10)chēng
2.(1)結構助詞,的(2)代詞,它,指國土(3)代詞,指上文所說的道理(4)結構助詞,的(5)動詞,到(6)代詞,指秦人
3.(1)介詞,憑借(2)連詞,才(3)連詞,相當於「而」,表承接(4)介詞,拿,用
4.(1)介詞,到(2)介詞,比(3)介詞,同(4)介詞,到(5)介詞,比
5.(1)向北建造向西轉折(2)早上唱歌晚上彈琴(3)有限度不滿足,無限度
(4)更加更加(5)消滅,滅亡滅族
6.(1)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下文的結果,相當於「以致」、「以至於」介詞,表示另提一事(2)智慧和力量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
(3)舊事,成例真實的或虛構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4)指宮室結構參差錯落,精巧工緻比喻各用心機,互相排擠(現一般寫作「勾心鬥角」)(5)指金玉珠寶等物指精華或出類拔萃的人
7.(1)使……退,擊退。動詞使動用法(2)禮待,禮遇。名詞作動詞(3)一天天;一月月。名詞作狀語(4)向北;向西。方位名詞作狀語(5)乘輦車。名詞作狀語(6)唱歌;彈琴。名詞作動詞(7)滅族。名詞作動詞
8.(1)賂秦而力虧不賂者以賂者喪弊在賂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9.(1)宋代蘇軾、蘇轍(2)牧之停車坐愛楓林晚泊秦淮
10.(1)突然(2)人民,百姓(3)拔,攻佔(4)頑固
11.(1)宮車的隆隆聲不斷遠去,不知它到哪裡去了。(2)把寶鼎看做鐵鍋,把美玉看做石頭,把黃金看做土塊,把珍珠看做石子。(3)宮殿建築中參差的瓦縫,比人全身布帛的絲縷還要多。
12.(1)「一人」與「千萬人」分別指「秦皇(非僅指始皇)」及「天下(秦朝)百姓」。(2)「秦」與「人」分別對應於(1)句的「一人」與「千萬人」。(此處的「秦」很容易按常規錯解作「秦國」、「秦朝」之類。)(3)「秦人」表面上看是個集合概念,其實專指「秦皇」。
13.D(①山西:古義為「崤山之西」;④休息:古義為「休整、發展」;⑤出身:古義為「挺身而出」;⑥無窮:古義為「一切」。)
14.(1)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全都是因為賄賂秦國嗎?(2)韓國和魏國不能獨自抵擋秦國,可天下諸侯卻能依靠它們擋住來自西方的侵略,所以不如好好地團結、親近韓、魏來對付秦國。
15.(1)六國破滅,弊在賂秦。(2)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
(3)六國自弱,而取夷滅。
板塊二千古江山
1.táoguāncílèixièmò
2.(1)舊時的營壘(2)花白的頭發(3)尋找(4)哪堪,不能
3.千古:久遠的年代。兩句同義。用在詞中,均產生一種歷史的縱深感。風流:指傑出不凡(的人物或業績)。兩句同義。
4.(1)雄姿英發強虜灰飛煙滅多情應笑我一尊還酹江月(2)英雄無覓舞榭歌台斜陽草樹金戈鐵馬
5.婉約辛棄疾
6.(1)大江東去浪淘盡(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倉皇北顧
7.(1)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2)料得明朝,樽前重見,鏡里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
8.曹操對孫權、劉琮一褒一貶,形成極其鮮明強烈的對照:孫權與之對壘而獲尊敬,劉琮束手而降為其恥笑。在南宋風雨飄搖的政局中,不也有主戰與主和兩種人嗎?雖然此處詞人只說曹操的前一句贊語,但不由讓人聯想起他後面那句斥罵人的話,從而意識到其潛台詞:當朝主議和的,不都是劉景升兒子之類嗎?此言代表了那個時代人們要求奮發圖強的呼聲。
9.兩首詞都氣魄宏大,意境雄渾。兩首詞都寫登上北固亭悼念古代英雄,以諷喻南宋統治者,都用了借古諷今的表現手法。兩首詞都靈活自如地使用了典故。
10.上闋:物、壁、雪、傑;下闋:發、滅、發、月。
11.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荒城頹壁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睨柱吞嬴,回旗走懿
12.當年驪山上的華清宮和阿房宮一樣已盪然無存,如今只見彎曲的河流、蕭疏的野草和莽莽的樹林。
13.打贏了的,把輸家的一切付之一炬,夷為平地;贏家到頭來也同樣會變成泥塵焦土。作者對封建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和奪得政權後的荒淫奢侈予以強烈的譴責。
14.(1)舉起(2)招來,獲得(3)探求(4)安定(5)根據(6)先前(7)憑借,依靠(8)停止
15.C(假設關系連詞,那麼;A介詞,在/介詞,比;B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的;D連詞,因為/介詞,用、拿。)
16.(1)估計不見傳記的士應當是官員的一倍,農夫的一半。(2)這些都是役使他人來奉養自己的人,人民怎能吃得消?國家又怎能承受得了呢?(3)把他們盡數鏟除掉,是沒有這種道理的。(4)他們大多不能自己穿差的、吃差的去奉養人,而都是要役使他人來奉養自己的人。
17.區處條理,使各安其處。(或:以凡民之秀傑者,多以客養之,不失職也。)
18.為了說明很好地安撫這些「天民之秀傑」對於確保國家的安定局面至關重要。
板塊三永誌不忘
1.qǐngshòushèqiáojiānyì
2.(1)尤在—猶在,召呼—招呼(2)敝空—蔽空,傾刻—頃刻(3)歸究—歸咎,承當—承擔
3.(1)記住(2)很,極(3)逐級登階(4)舉起,抬起(5)形容風聲及旗幟等被風吹動的聲音(6)其,他們的
4.(1)?菁(2)×(不可一世)(3)?菁(4)×(一無聲息)5.(1)×(2)×(3)?菁
6.就這個受降儀式而言,這一句話是最重要的信息;「命令」、「在投降書上指定的地方」等詞語最能體現盟軍的最後勝利和日本的徹底失敗,充分顯示出正義力量的威嚴。
7.這些動作表現了重光葵表面故作鎮靜而內心沉重,他想用種種做作的動作來掩蓋精神崩潰的狀態。
8.這兩個細節生動地顯示出重光葵作為戰敗國的代表在簽字落筆以前的故作矜持,「看」是完全多餘的,投降書在簽字儀式前看過,再看或者是擺一擺身份,或者是想鎮定一下,以免失態。梅津美治郎的動作表明他想趕快結束這使自己尷尬的場面。不同的行為表現了日本代表不願意麵對而又不得不面對最終徹底失敗的復雜心態。
9.寫水兵們的笑聲,一是因為現場的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是紀實性的描寫;另一方面也借水兵們抑制不住的輕笑,表達作者和無數人內心勝利的喜悅和對敵人的蔑視。在這里特別點明時間是「9時10分」,是因為這個時間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從這一刻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陣營的徹底失敗宣告結束。
10.荷馬·比格特雖然也注意到有些細節(如「用力地簽上他的名字」、「先小心地簽完美國文本」等),但是寫得較為粗疏,尤其不可取的是用自己的結論代替了客觀細致的描述(如「草草地簽上名字,好像急不可耐一樣」、「重光葵焦急地在旁邊瞧著」等);而《落日》作者對人物動作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描寫,通過人物的行為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更能體現新聞的客觀、真實的特點。
11.指的是通過拒絕服兵役等方式抵制戰爭的勇於斗爭的和平主義者。由於一般的人都受到戰爭「宣傳的毒害」,所以民眾對於採用拒絕服兵役之類的極端方式來求得和平並不完全認同,因而一開始只有少數人為之奮斗。
12.我們要用和平主義的精神教育孩子,使孩子們避免受到戰爭宣傳的毒害而成為好戰分子甚至戰爭狂人。
13.因為原有的教科書美化戰爭,隱瞞戰爭的恐怖,用恨引導孩子們。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必須以保護和平為目的來教育孩子們。
14.「阻撓人類進步」的戰爭禍害當然是我們要加以鏟除的,可是,為了求得最終的和平,我們還要去斗爭,在斗爭過程中,有時免不了也要採用暴力的方式。

剩下的打不下來了,把郵箱給我,我發給你吧

㈤ 高一語文必修一電子課本

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錯誤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 /是個/過客……荷塘月色(節選)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窺(kuī)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bàng)譏於市朝(cháo),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jiàn)進;期(jī)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煣)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又)槁暴(曝),不復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㈥ 高一語文必修一優化方案課後作業本(配蘇教)答案

我也需要啊 有了請各位告訴我

㈦ 高一語文必修一的必背課文(人教版)

前兩天我們學業水平測試
老師專門給記了必背。

不知道樓主哪兒的。反正我們是新課標。
老師說考試的時候得出各個版本都有的文章。

嘿嘿。所以,偷個懶。
就好好掌握這些吧:

沁園春 鴻門宴 採薇 歸園田居 蘭亭序 赤壁賦 蜀道難 登高 琵琶行 錦瑟 勸學 師說 念奴嬌 永遇樂 滕王閣序 項脊軒志 陳情表。

至於重點課文,老師大概都講每個單元的前兩課。

其實課文無所謂的 主要是文言文一定得好好學。每篇。

㈧ 高中語文必修一作業本參考答案

http://wenku..com/view/61da1f267375a417866f8ffd.html

㈨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目錄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2.詩兩首
雨巷.............................................................戴望舒...........
再別康橋......................................................徐志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
第二單元
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5.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6.*鴻門宴............................................ .....司馬遷 ...........
第三單元
7.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
8.小狗包弟.............................................. ...巴金 .............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梁實秋 ........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 ....周婷 楊興 ......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 ......
11.包身工....................................................夏衍 ............
12.*飛向太空的航程............................ .....賈永曹智 白瑞雪 ....

熱點內容
校園群芳記第二部718節 發布:2025-09-06 03:13:28 瀏覽:193
物理實驗室安卓版 發布:2025-09-06 02:53:07 瀏覽:529
課程與教學概論 發布:2025-09-06 01:18:43 瀏覽:437
老師用教鞭 發布:2025-09-06 01:01:58 瀏覽:219
英語折 發布:2025-09-06 00:22:22 瀏覽:383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05 23:42:37 瀏覽:800
班主任感人故事 發布:2025-09-05 23:40:38 瀏覽:531
幼兒園教師師德感想 發布:2025-09-05 23:21:19 瀏覽:762
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匯報材料 發布:2025-09-05 23:10:33 瀏覽:117
煙圈教學 發布:2025-09-05 18:57:49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