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試卷

初一語文下冊期末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7-21 12:08:14

A. 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卷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試題
班別:__72__________ 姓名:_精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積累運用(27分)
1.寫字,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性格,修養.盡管電腦的普及為人們處理文字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能夠寫一手規范,漂亮的好字,依然會讓人對你刮目相看.來!我們也來寫一寫.現在寫不好沒關系,只要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夠把字寫的很漂亮!(2分)
我面對國旗宣誓: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甘願奉獻一切!我面對國旗宣誓: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甘願奉獻一切!
希望你繼續保持卷面文字書寫的清晰,工整,讓人一看就賞心悅目希望你繼續保持卷面文字書寫的清晰,工整,讓人一看就賞心悅目! !
2.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語中有錯別字,就讓我們來給他們挑挑錯.(2分)
①他是一個性格粗曠的人. 錯誤: 改正: 他是一個粗曠的人
②我特別痛恨那種愛搞陰謀鬼計的人. 錯誤: 改正: 我特別痛恨愛搞陰謀鬼計的人
3.用課文原句填空.(6分)
(l)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2)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3)《觀滄海》中最能反映詩人博大襟懷的詩句是: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4)《錢塘湖春行》的頷聯是: ,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5)《次北固山下》刻畫破曉日出,江上春早,抒發詩人情懷的詩句是:
,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6)《春》中運用聯想,由春花寫到秋實的一句話是: ,
.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4.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並寫出與下列成語有關的人物或作者(選做四個小題).(4分)
(1)溫故(而 )新 (2)老驥伏(櫪 )
(3)(焉 )安知非福 (4)明(秋 )秋毫
(5)卧(新 )嘗膽 (6)負(荊 )請罪
(7)三顧(茅 )廬 (8)完(壁 )歸趙
5.你能寫出下面6個人物分別屬於哪部文學名著嗎 (3分)
①林道靜《青春之歌 》 ②關羽《三國演義 》 ③王熙鳳《紅樓夢 》
④保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⑤林沖《水滸傳 》 ⑥羅敷《陌上桑 》
6.仿寫(摹仿)例句,再寫出格式相仿,內容有關聯的兩個句子,可以不必與例句內容有關聯. (3分)
例句:讓我們的孩子睡在母親的懷里,讓母親的希望寄託在孩子的夢里.
仿寫: 讓花兒的美麗倒映在旁邊的河水裡,讓河水贊美滋潤著花兒的心裡。
7.口語交際:第一單元學完後,老師布置一個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要求以"我愛文學"為主題,分小組合作編輯一份"小小文學手抄報".假如你是合作組的組長,請你在本小組內做一次簡短的動員發言.(3分)
答: 海風吹拂海面。吹拂著無千年的滄桑。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積淀下,讓文學在前人未有的探索中發出驚異的光芒。文壇上,似曾徘徊過無數出色的文人墨客。
其實文人的體內會奔騰著一匹野馬。桀驁鬢毛流淌風華。他們願在荒蕪的闊野上,以淚漸灑。達達的馬蹄要踩出文學之花。
長亭內,醉酒當歌,嘆人生幾何,豪邁地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閱人無數的時光引無數後輩由衷啟迪。"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含情脈脈,雙眉緊鎖著淡淡憂愁的古代才女--李清照,又在細雨霏霏的夜晚,創作著那一首首屬於自己的詩篇……豪放與婉約兩大流派,如一對霸氣的龍鳳,在歷史的長空,騰飛自今。
回眸過去的里程,讓我們自豪敬佩。展望未來的旅途,又讓我們信心百倍。
東西方文學的交融,出現了更多流派。以英國的斯特恩開始的感傷主義,以但丁為首出現的文藝復興,以寫照生活為主的自然主義等等。
又過了若干年。出現了歐洲神話文學巧匠安徒生,唯美詩歌主義的泰戈爾等等。在神聖的東方領域上,跋涉出了胡適,魯迅等才人,他們在文壇上力挽狂瀾……
時間翻閱,跨越新世紀的門檻。80年後又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少年作家。另類的韓寒,小才女的蔣方舟,花語新秀的葉迷,滕萍等等。
高爾基曾經說過"文學既人學。"的確,文學是人學。可是當文學涉及到人學時候,在旅途中的文學者會感到很孤獨,很痛苦。可正如此,才出現了文人們所說的--孤獨是詩人的情人。
立足當今世態,真正愛文學的人越來越少了。特別是當文學巨匠巴金去世後,不少人已覺察到文壇開始走向沒落。這個話題,在文學圈裡,已是共同矚目的問題。余傑也說:"當代文學正是缺乏古希臘復興時那股悲憤偉大的歷來能夠。"如此,作為後輩的我們,更應該於此升華,復興文壇昔日的輝煌。
文學。
僅僅幾筆的兩個字,卻是一個多麼沉重的字眼。當代著名作家趙麗宏曾比喻,文學是求知閱世的過程里,一項重要的大門。她曾說過一段話,多年後,仍讓我記憶猶新--
"文學是人類感情的最豐富最生動的表達,是人類歷史的最形象的詮釋。一個民族的文學,是這個民族的歷史。一個時代的優秀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新生,是這個時代生活百態的社會風俗畫和人文風景線,是這個時代精神和情感的結晶。"
曾經我也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我愛文學》。那時的我,對文學這扇大門充滿了好奇。而今天,我寫的這篇文章仍叫《我愛文學》,這時的我,內心充滿著對未來的的希翼與憧憬。我相信,只要愛文學,就離文學不遠。文學其實就在我身邊。當一切成為過去時,翻開昔日的驛路隨筆,甜蜜依在。因為文學能經受得起時空地域的輾轉流離。
古人曾對文學作品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出清風,如霞,如煙,如幽林曲間,如淪,如漾,如珠寶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
的確,文學作品正是反應一個人內心的真實寫照。文學者了解對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觀看對方的文學作品,從而下於評估。在文學的領域上,總有一種摸索不清的依賴。這點至今一直都讓我很困惑。例如一個文學者跟另一個文學者的態度,與一個文學者與非文學者相處的態度決然不同。陌生的文學者偶遇,總會有一總莫名的相信與依賴。我想,這或許是文學給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吧。
身邊總會有不少人感覺學文學的人很神經質。這正是導致學多文學者自殺身亡的致命原因。往往看事物越透,想得越多,大腦總會承受不住太大的壓力而爆發。正如哲人周國平所說的:"看世超過了一定的距離,就難以成為躊躇滿志的風雲人物。"所以,我們看世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文學正是消耗一定的時間去閱讀一定的文學作品。"不久,又出現了這個說法。而現在,真正的"煮字療疾不舍晝夜"的文人很多不顧及生命長短,錢財多寡,名利得失。以"淡泊已明志,寧靜以致遠。"吸求一顆純凈光潔的心像皎皎月色朗照漆黑漫長的夜行路。我想,浮生若此,也便是知足常樂了。
前面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做。盡管我知道,永遠到達不到文學彼岸,但是我仍會永不停息地向前邁進,做一帆小小的航船,漂流在文學的灣港,心中只為了年少的那句誓言--"我愛文學!"

8.探究題:閱讀下面A,B,C三段資料,從中你有何發現 寫出你的探究結果.(4分)
A.伽利略從教堂頂上懸掛油燈鏈條的滴答聲中受到啟發,發現了自然的節奏原則.
B.教學之餘,伽利略更忙於實驗.他說,他的目的是重新檢驗亞里士多德有關科學的學說,而不是把這些學說當做福音真理來接受.
C.我們國家的中學生在各種奧林匹克競賽中頻頻獲獎,可在諾貝爾獎的競爭中至今還沒有一位中國國籍的人獲勝.
探究結果:__中國的教育體制太死板,不能給予學生靈活的思維。知識實在探索中出來的,而不是背出來的。

二,閱讀理解(43分)
(一)閱讀下面短文,完成9-11題.(7分)
"六•一"到了,上帝接三個孩子到天上玩,還說:"我給你們每個人一個機會,你只要說出一個心願,我就能把它變成現實."
第一個孩子立刻回答:"我想變成瞌睡蟲,會飛,只要往老師的鼻子眼兒里一鑽,他就立刻睡著了."上帝問:"為什麼 ""他睡著了,才不會給我們留那麼多的作業!"
第二個孩子說:"我想過一個綠色星期天!到綠色的草地上踢一會兒足球!"上帝問:"怎麼 難道你們星期天是黑色的 ""是呀!每個星期天都要補課,作業特多!"
第三個孩子不表態,好半天好半天才苦歪歪地說了一句:"我想——我想當爺爺!"
上帝吃了一驚,兩條眉毛差點飛出了腦門兒:"什麼 你說什麼 ""爺爺能養花,能釣魚,能下棋,爺爺從來都不做那麼多的作業!"
上帝明白了,他長長地嘆了口氣:原來,人間的孩子並不快樂……
9.這三個孩子有沒有共同的心願 如果有,這個共同的心願是什麼 (2分)
答: 想要自由,不受束縛。
10.第二個孩子的心願是:"我想過一個綠色的星期天!"這里的"綠色"的含義是什麼 為什麼說"星期天是黑色的" (3分)
答: "綠色"指到綠色的草地上踢一會兒足球! 因為每個星期天都要補課,作業特多。

11.文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良葯苦口利於病 .(2分)
(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12—15題.(10分)
有位做母親的,苦於與她那上小學的兒子不能溝通.她苦口婆婆心地與他談,談,談,卻總是沒有效果.
這一天兒子在學校又惹了事.這一天母親卻突發喉炎失了音.當她拉著孩子的手與他面對面坐下時,她急啊,氣啊,可不能說一句話,只是緊緊地將孩子的手握在手心,很久.
第二天兒子對他母親說:媽媽您昨天什麼都沒說,但我全明白了.
出乎意料的效果,叫母親熱淚盈眶.
同樣出乎意料的是:某電視台拍一個有關軍隊的專題片,那解說詞幾經修改都不盡人意,好不容易才定稿.播出那日,熒屏上萬人萬陣變幻隊形行進時,不知什麼緣故,錄好的充滿激情的解說詞沒有出來, 只剩下"嚓嚓"的腳步聲,它是如此統一而堅實,如同地平線上走過來的一個巨人.當即收到專家與觀眾反饋:怎麼想出來的,絕了!
我講這些事,絕不是想讓人什麼都不說.只是想建議:當你說不好時,試試別說.
12.作者寫了幾件事 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分)
答: 兩件 都是互相理解
13.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給文章定一個題目.(2分)
答: 良葯苦口利於病
14.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談談你的感受.(3分)
答: 母親說話一定要聽,不要嫌她啰嗦

15.根據所學的記敘文的知識,自己設計一道有關記敘文的問題,並作出解答.(本題中已經出現過的題不再重復.) (3分)
提示:可從記敘文的要素,結構,主題,表現手法,修辭手法等角度出題.所設計的題有創意者,可在總分內加1——2分.
問題:
答案: 不會

(三)閱讀文章《18英里的懲罰》,16-21題.(15分)
18英里的懲罰
我成長在西班牙南部一個叫伊斯蒂普納的小社區里.16歲那年的一個早上,父親說我可以開車載他到一個叫米加斯的村莊,大概18英里之外的一個地方,然後我需要把車開到附近的一個加油站去加油.那時候我剛剛學會開車,並且我幾乎沒有什麼機會可以用車,所以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開車把父親送到了米加斯,說好下午4點再來接他,然後我去了附近的一個加油站,把車放在了那裡.因為我還有好幾個小時的空餘時間,我決定去加油站附近一家電影院看電影.然而,我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情節之中了,以至於忘記了時間.當最後一部影片結束的時候,我看了看錶,下午6點.我遲了整整兩個小時!
我想父親如果知道我一直在看電影的話一定會非常生氣,他肯定不會再讓我開車了.我決定告訴他車出了一些毛病,需要修理,可是他們花了太長的時間.然後,我把車開到了我們約定的地點,父親正坐在一個角落裡耐心地等待著.我首先為我的遲到道了歉,再告訴他我本來是想盡可能快地過來的,但是這輛車的一些主要部件出了毛病.我將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他看我的眼神.
"對於你認為你必須對我撒謊這一點,我感到非常失望,傑森."
"噢,你說什麼呀 我講的全都是實話."
父親又一次看了我一眼."當你沒有按時出現的時候,我就打電話給加油站問是否出了什麼問題,他們告訴我你一直沒有過去取車.所以,你瞧,我知道車根本沒有任何毛病."一陣負罪感頓時襲遍了我的全身,我無力地承認了我去看電影的事實以及遲到的真正原因.父親專心聽著,一陣悲涼掠過他的臉龐.
"我很生氣,不是對你,而是對我自己.你看,我已經認識到作為一個父親其實是很失敗的,如果這么多年你仍然感覺你必須對我撒謊的話.我很失敗是因為我養了一個甚至不能跟他的父親說真話的兒子.我現在要走回家去,並對我這些年做錯的一些事情進行譴責."
"但是父親,從這兒回家有整整18英里.天已經黑了,你不能走回去."
我的抗議,我的道歉,以及我的後來所有的語言都是徒勞的.我不得不讓父親走在車外,並將要學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課.父親開始沿著塵土彌漫的道路行走.我迅速跳到車上並緊緊地跟著他,希望他可以發發善心停下來.我一路上都在祈禱,告訴他我是多麼難過和抱歉,但是他根本不理睬我,繼續沉默著,思索著,臉上寫滿了痛苦.整整18英里的行程,我一直跟著他,時速大約為每小時5英里.
看著父親遭受如此肉體上和情感上的雙重痛苦是我所面對過的最令人難過和疼痛的經歷.然而,它同樣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課.自此,我再也沒有對父親說過謊.
16.如果"我"當時說出實際情況,父親會怎樣對"我" (2分)
答: 既然你說實話我也沒設么好追問的,這次原涼你。
17."我不得不讓父親走在車外,並將要學到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課",為什麼說是"最痛苦的一課" (3分)
答:因為看著父親遭受如此肉體上和情感上的雙重痛苦是我所面對過的最令人難過和疼痛的經歷.然而,它同樣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課.自此,我再也沒有對父親說過謊.

B.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測試題

一、聽記題(8分)
二、積累與運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小說《城南舊事》。小說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主要寫的是魯濱孫流落荒島的一段生活經歷。
C.《誇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經》的一個神話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劉成章帶給我們一種來自黃土高原的氣勢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 ,明月來相照。」 (唐 王維《竹里館》)
②「正是江南好風景,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春潮帶雨晚來急, 。」 (唐 韋應物《滁州西澗》)
④「 ,閑敲棋子落燈花。」 (南宋 趙師秀《約客》)
⑤《木蘭詩》中,表現戰事持久、戰斗激烈的詩句是「 , 」。
⑥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林嗣環《口技》)
⑦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的「風騷」原來指的是《 》中的「國風」和屈原的《 》。
7、某中學為幫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課堂,要在全校開展一次獻愛心捐款、捐物、捐書活動。請你為這次活動擬一條校園標語(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如比喻、對偶等)。(2分)
三、現代文閱讀
(三)羊的悲壯(13分)
盛夏,新疆烏拉泊地區的西域風景足以使人流連神往。鐵路、河流、國道和山路的原始梧桐如綵帶延綿交錯,隱顯於山崗土丘之間。偶爾伴隨著牧歌和游動如雲的羊群,更添了一派生命的活力。然而在這幅令人陶醉的牧羊圖中,我曾目睹過一場羊群所遭遇的悲劇。
那天,我搭乘廠里的卡車途經那個地段,恰遇一列火車與之並行,不多久便看到前方有群羊正橫越鐵路,於是火車鳴笛警示減速慢行。面對馳近的巨龍,羊群沒有絲毫慌亂,它們猶如訓練有素的隊伍敏捷地分散到鐵路的兩旁,仍然悠閑自得地尋草覓食追逐嬉戲。正當火車滑行而過時,有隻山羊突然騰躍而起,眨眼就穿過了一節空掛的平板車皮,矯健優美的跳姿、准確的時間差讓人驚嘆不已。這一跳引起了羊群的一陣騷動,跟著有好幾只竟相效仿,結果被後面的車廂撞得皮破肉綻,有的還葬身車底。血的教訓並沒有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冒險,相反,平時溫順膽小的羊,此刻竟變得剛烈起來,它們無所畏懼視死如歸,一字排開接二連三地奔騰跳躍,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激流,沖擊著橫在它們面前的龐然大物。它們要抓住車廂之間一閃而逝的一線光明,跟上頭羊,去服從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從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價也在所不惜。車廂被撞得「嘣咚」作響,聽來沉悶而又震撼,無奈之中眼看慘劇持續了三四分鍾,火車停穩,走進現場彷彿置身於剛結束浴血搏鬥的古戰場,肅靜而又悲壯。
牧羊漢從萬般(jǔ sàng)中緩過神來。他揮起皮鞭去抽打那隻一意孤行的頭羊,它正站在小土坡上,體態碩大健壯,除了眼眶有黑色如熊貓,通過白色長毛,它環顧著四周,驚恐而不失驕傲。它任憑鞭子呼嘯著在身上擊起縷縷塵霧,倔強地擺動幾下頭部,翕動鼻孔噴著粗氣,用前蹄急躁不安地撅刨著泥土,活脫一匹袖珍烈馬。忽然它繞過牧羊漢身邊,低頭挺角向火車直撲過去,猛烈地碰撞使它翻滾倒地犄角斷裂,它起身踉蹌幾步再次發起攻擊,屢次反復,最終搖晃著倒在路基的碎石上。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頓時目瞪口呆。
我看到過犬、馬、憨牛、靈驢,這次又見識了羊的悲壯。我想,對許多具有靈性的動物所作出的行動有時難以詮釋甚至不可理喻,但又那麼頗含寓意攝人心魄,於是人們就創造出類似希臘神話中人面羊身的畜牧保護神「潘」這樣的人物,來表達自己的崇尚和追求,來祈禱六畜興旺百姓安泰。
16、 在畫線句「血的教訓並沒有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冒險」中:
①「血的教訓」指的是什麼?(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回答)(1分)
②「以卵擊石」的意思是 ,其中「卵」在文中指 ,「石」指 。(3分)
③為什麼這血的教訓沒能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行為?(請用原文回答)(2分)
17、(1分)根據拼音寫漢字:(jǔ sàng):
18、(2分)選擇括弧內的詞語填入橫線上:犬馬
(備選詞:駿、健、義、笨、乖、烈、老、猛)
19、第三段中「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頓時目瞪口呆」,「眼前的情景」指的是什麼?(請概括回答,不超過12個字)(1分)你怎樣理解頭羊的這種行為?(2分)
20、第四段中「潘」用引號表示( )(1分)
A.強調 B.特定稱謂 C.引用
四、文言文閱讀(18分)
(一)狼(10分)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1、《狼》選自《 》,作者是清代的 (人名)。(2分)
2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4分)
①止有剩骨: ②目似瞑:
③屠暴起: ④其一犬坐於前:
23、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恐前後受其敵 蓋以誘敵
B.從先人還家 一狼仍從
C.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意暇甚
D.賓客意少舒 少時,一狼徑去
24、翻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2分)
(二)狼子野心(8分)
[清]紀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一日,主人盡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①,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②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③患耶?
註:俟(sì):等待。遁逸:原指逃跑,這里有「隱藏」之意。貽(yí):這里是「遺留」的意思。
25、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2分)
①與家犬雜畜 ②信不誣哉
26、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麼:(3分)
(1)竟忘其為狼: (2)將嚙其喉: (3)乃殺而取其革:
27、「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表現了狼的 的特點。(1分)
28、文中劃線句子除了對狼表示譴責以外,還表達了什麼意思?(從主人方面來理解)(2分)

五、作文題(30分)
請以「 之樂」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⑴請將題目補充完整;
⑵文體自選(除詩歌外);
⑶不少於500字

附加題:
一、選擇下列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分)
1、粗獷A、kuàng B、guǎng ()
2、埋怨A、mán B、mái()
3、泥淖A、zhāo B、nào ()
4、奇葩A、pā B、bā()
二、填空(6分)
5、描寫愛情的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與哪一描寫友情的詩句意旨相同?
6、說出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中的兩部:《 》,《》。
7、崔鶯鶯是什麼作品中的人物?。
8、《紅樓夢》判詞中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的句子,後一句所指的人物是 。
9、《三國演義》中(人名)被關羽稱贊「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般」。
三、閱讀文段,回答問題。(4分)
納粟買監生
據明代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記載:封建社會可以用錢買功名,有人納粟買了個監生。此人沒有多少文化,不會作應試詩文,但後來還是要他考試,他拿了卷子,寫道:
因怕如此①,所以如此②;仍要如此③,何苦如此④?
10、這四個「如此」各指代什麼?它們表達了那人的什麼心情?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8分)
蕭何追韓信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也。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選自《史記•淮陰候列傳》
根據文段內容,請用自己的話回答下列問題。
11、韓信為什麼要逃跑?(2分)
12、從全文看,蕭何追韓信的原因有哪些?(4分)由此可以看出蕭何是一個怎樣的人?(1分)
13、文中的「王」指的是誰? 。(1分)
答案:
二、 積累與運用
5、A 6、①深林人不知 ②落花時節又逢君 ③野渡無人舟自橫 ④有約不來過夜半
⑤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⑥ 其夫囈語 ⑦詩經 離騷 7、略
三、現代文閱讀

(三)羊的悲壯(
16、①效仿頭羊的山羊或撞得皮破肉綻或葬身車底
②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羊的血肉之軀 火車
③它們要抓住車廂之間一閃而逝的一線光明,跟上頭羊,去服從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從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價也在所不惜 17、沮喪 18、義犬烈馬
19、頭羊反復用犄角去撞火車 因為牧羊人的鞭打而憤怒 20、B
四、文言文閱讀
(一)狼(10分)
21、聊齋志異 蒲松齡 22、 通「只」 閉著 突然 像狗似的 23、B
24、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不過增添笑料罷了。
(二)
25、養 實在,的確 26、(1)指小狼(2)主人(3)狼 27、陰險狡詐 28、對主人不識狼的陰險本性表示嘲諷。

附加題
一、B A B A
二、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奧賽羅》,《李爾王》 《麥克白》 7、《西廂記》 8、林黛玉 9、張飛
三、10、①③代考試,②④代納粟。四個「如此」表達了對賣官者言而無信的不滿和自己追悔莫及的心情。
四、
11、不受重用 12、認為韓信是奇才,天下無雙;可以幫助劉邦爭天下。是一個識才、惜才、重才的人。 13、漢高祖劉邦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48分
1.工整、美觀地抄寫下面的一句話。(3分)
說普通話,寫規範字。

2.選出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組( )(3分)
A.踱ó步 晦huì暗 愜qiè意 盡態極妍yán
B.嗔chēn視 粲càn然 燒灼shuó 渾身解數xiè
C.拽zhuài拉 吞噬shì 羸弱léi 怏怏yàng不樂
D.悲愴chàng 闊綽chuò 溝壑hè 憂心忡忡chōng
3.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組是( )(3分)
A.鍥而不舍 一瀉千里 略勝一愁 相得益張
B.迫不急待 鮮為人知 語無倫次 嘆為觀止
C.鋒芒畢露 眼花繚亂 養精蓄銳 一拍即合
D.鞠躬盡瘁 婦儒皆知 家喻戶曉 可歌可泣
4.下面成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組是( )(3分)
A.每天下班,看到妻子做好的滿桌飯菜,老王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B.這份試卷中的第1小題他花了10分鍾時間才完成,真是小題大做。
C. 籃球比賽輸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訓,加緊訓練,提高技藝。
D.黃山的石、霧、松是大自然的造化,無不巧奪天工,令人贊嘆不已。
5.下面的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晚會以後,她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還回響在我的耳邊。
B.他對自己能否學好電腦,充滿了信心。
C.通過這次活動,使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
D.改革開放之後,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6、某班圖書角藏有:①《愛的教育》、②《紅樓夢》、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④《繁星•春水》、⑤《水滸傳》、⑥《野草》、⑦《伊索寓言》、⑧《泰戈爾詩集》等文學作品。林曉想借閱外國作家的作品,他可以借閱書目的范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①②③⑧ B、②④⑤⑥
C、①③⑦⑧ D、③⑤⑦⑧
7.下列戲曲人物和臉譜對應關系正確的一項( )(3分)
A.張飛(黑臉) 關羽(紅臉) 曹操(白臉)美猴王(金臉)
B.張飛(紅臉) 關羽(白臉) 曹操(黑臉)美猴王(金臉)
C.張飛(綠臉) 關羽(紅臉) 曹操(白臉)美猴王(銀臉)
D.張飛(黑臉) 關羽(綠臉) 曹操(白臉)美猴王(金臉)
8.將「盛產大米,水產豐富」一句填在句中恰當的地方,應選( )(3分)
我的家鄉溪城,在太湖平原上,① 面積四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七十多萬。② 這里地勢平坦,氣候濕潤,③ 很早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個城市輕紡、電子工業比較發達,也有一些重工業,溪城風景優美,④ 西南郊區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A 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下列橫線上,依照加點的句子再續寫個句子。(3分)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還要有:春天百花散發的縷縷芳香,夏日碧水帶來的陣陣清涼, , 。
10.聯系學過的課文,回答問題。(選作一題) (3分)
(1)《斑羚飛渡》的結尾對鐮刀頭羊的描寫是:「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燦爛中」。這里的「燦爛」是指什麼?
(2)《丑小鴨》中說:「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關系。」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11、讀《伊索寓言》中的《胃與腳》,回答問題。(3分)
胃與腳不斷地爭吵誰的力氣大。腳總是誇自己的力氣強大,連整個肚子也能搬來搬去,胃卻回答說:「喂,朋友,如果我不提供給你們營養,那麼你們什麼也搬不動了。」
這則寓言的含義是 .
12.瑞典學生對我國古典名著《西遊記》是這樣理解的:「一個中國的和尚去西方探險,他騎著一匹白色的馬,帶著一位名叫沙僧的僕人,為了打發旅途的寂寞,他還帶了一隻寵物猴和一頭寵物豬上路。該書反映了中國人熱衷探險。」你贊同這種理解嗎?請談談你對《西遊記》故事的看法。(不超過50字)
13、根據原文填空:(10分,每空1分)
(1) ,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2)馬上相逢無紙筆, 。(《逢入京使》岑參)
(3)黃梅時節家家雨, 。(《約客》趙師秀)
(4) ,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趙翼)
(5)在《木蘭詩》里,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句子是 , 。
(6)未至,道渴而死。 , 。
(7)心兒永遠向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郁。 ,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二、文言閱讀(10分)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4.下列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卿今當塗掌事(掌管事務),不可不學。
B.孤豈欲卿治(治理)經為博士邪!
C.但當涉獵(粗略地閱讀),見往事耳。
D.及魯肅過(到)尋陽。
15.寫出下列句子的譯文(4分)
①卿言多務,孰若孤?

②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6.讀了本文,你有什麼感悟。(3分)
答: 。
三.閱讀理解(42分)
(一)一碗餛飩(20分)
①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面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③面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裡,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系,我請你吃。」
④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里。「你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面攤主人說,「我們不認識,而你卻對我這么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麼會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么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會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⑧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⑨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17.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記敘的內容。(5分)

18.文中加點的兩個「又」字的作用各是什麼? (4分)

19.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憊不堪」、「露出了喜色」來描寫母親的神態,這種變化表露了母親怎樣的情感? (4分)

20.第⑥段為什麼獨句成段? (3分)

21.請結合你自身的經歷,談談你對選文第⑨段的理解。(4分)

(二) 暗 香(22分)
①突然,覺得辦公室內流動著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是什麼香味。開始,還以為是某個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個個挨著猛嗅了一遍,卻都不是。這時,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②我才恍然大悟,這確實是桂花香啊!於是,急步走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樹旁。果然,一股濃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盪魂魄。再仔細瞧去,在那密密的樹葉後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黃的花兒正如天空的星星閃爍,卻又十分靜謐,毫無張揚之意。
③瞧著瞧著,我的眼睛濕了。這些惹人憐愛的小東西,竟在暗暗地飄香。飄香了還像什麼都沒發生似的,靜靜地立在枝頭,等著悄悄地凋零。我們如不仔細瞧,還不知道它們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已經香染這個世界。這時,我的思緒觸到一個最溫柔的記憶,那是上中學的一個同學講的故事。
④當時,這個同學很窮,為了給家裡省電,他每天晚自習後十一點鍾才回家,學校的大門也在他走後一段時間才緩緩地關上。他一直以為大門是要到那個時候才關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從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鎖在校園內過了一夜,他才知道學校大門本是十點鍾就關的,而那夜原來守門的老大爺生病住院了。直到這時他才明白,老大爺一直在默默地為他開著方便之門。當他流著淚買了一大堆禮品去看望老大爺時,老大爺已經去世了……
⑤聽完這個故事,我們許多人的眼睛都濕潤了,為了那個默默行善的老人。我們的心濕漉漉的,因為在那一刻,我們才醒悟,其實我們每個人身旁都有那個開門的老人,在為我們開著方便之門,他們就像這小小的嫩黃的桂花,悄悄地釋放幽香,然後悄悄地凋零。
⑥他們不張揚,是因為他們的生命本來就如此啊!
(選自《時文選萃》)
22、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①靜謐( ) ②凋零( )
23.題目「暗香」在文中有哪兩層含義? (4分)


24.第②段末「毫無張揚之意」與第③段中的哪一句相照應? (4分)
答: 。
25.第③段畫線句中「最溫柔的記憶」具體指什麼?請概括事例回答。(4分)
答: 。
26.文中寫到「我們許多人的眼睛都濕潤了」「我們的心濕漉漉的」,表明了「我們」什麼樣的心情? (3分)
答: 。
27.文末說「他們不張揚」;而當今社會有人則認為要「張揚個性」「張揚生命」,你贊成哪種看法,為什麼?(5分)
答: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略。2、B 3、C 4、C 5、D 6、C 7、A 8、c 13、見課文。
二、文言
14、B. 15、你說事務繁忙,可誰比得上我呢。 於是魯肅拜別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後離開。
三、閱讀
17.答:記敘了女孩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一位老婆婆的開導下,真正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 18.答:第一個「又」字,表明女孩與母親發生的爭吵不止一次,從而反映出女孩對母親的誤解之深。第二個「又」字,是第二次流淚的意思,表現出女孩對母親的理解和感激。 19、答:表現出母親對女兒的擔憂和見女兒回來後的欣喜,從而突出母親愛女情深。
20.答:突出了女孩內心產生了強烈的震撼,起強調作用。
21.要求:結合自身經歷談理解。例:我們在生活中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卻不注重體會這種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為別人的一句問候或收到別人的一份小禮物,而感動不已。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感激別人的時候也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23、(一)指桂花香,(二)開門老人默默行善的行為。
24、飄香了還象什麼都沒發生似的。
25、「我」的同學晚自習很晚回家,總有開門老人默默為他開方便之門。
26、感動。
27「不張揚」,即提倡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張揚個性」則圍繞展示自我、發揮特長、勇於競爭等方面來回答。

由於剛才輸入的太多刪去了不少,希望仍然對你有幫助O(∩_∩)O

C. 語文七年級下冊期末試卷

一、聽記題(8分) 聽錄音兩遍,完成下列題目。
1、市委、市政府解決群眾反映迫切問題的重大決策是()(2分)
A、建設「平安寧波」,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
B、開展緩解中心城區「出行難」、改善交通環境系列行動
C、每個人進行換位思考,對他人對社會多一分理解,切實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D、注重從根本上解決弱勢群體的就業生活出路
2、我市經過多年,慎重考慮, 其他同類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車」的決定。(2分)
3、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順理成章B、日趨擁堵C、園滿成功D、弊大利小
4、不屬於整治「三車」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2分)
A、我市已成為全省惟一一個沒有實行「三車」整治的城市。
B、讓車主和其他社會成員的利益盡可能地得到協調和兼顧。
C、 各級各部門依法操作、有情操作,廣大車主積極配合。
D、 每個人進行換位思考,對他人對社會多一分理解,切實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二、積累與運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小說《城南舊事》。小說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主要寫的是魯濱孫流落荒島的一段生活經歷。
C.《誇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經》的一個神話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劉成章帶給我們一種來自黃土高原的氣勢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 ,明月來相照。」 (唐 王維《竹里館》)
②「正是江南好風景,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春潮帶雨晚來急, 。」 (唐 韋應物《滁州西澗》)
④「 ,閑敲棋子落燈花。」 (南宋 趙師秀《約客》)
⑤《木蘭詩》中,表現戰事持久、戰斗激烈的詩句是「 , 」。
⑥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林嗣環《口技》)
⑦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的「風騷」原來指的是《 》中的「國風」和屈原的《 》。
7、某中學為幫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課堂,要在全校開展一次獻愛心捐款、捐物、捐書活動。請你為這次活動擬一條校園標語(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如比喻、對偶等)。(2分)
三、現代文閱讀(31分)
(一)(8分)
(1)客人小心翼翼遞過去一張字條。貝多芬戴上眼鏡,專注地凝視了一會兒:「好,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他說,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出善良的微笑,「你們很勇敢……可是你們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難使我聽懂你們的話。過來坐在我旁邊,你們知道我聽不見的。」
(2)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枝鉛筆給客人。
(3)客人在紙上寫著:「我們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帶給萬千大眾,使他們了解您真實的好靈魂。」
(4)看了這幾句話,一滴淚在大音樂家眼裡閃光。他喃喃地如同獨語:「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個厭世者,你們怎麼會想到這個!在這里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裡發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5)貝多芬神往地說:
「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6)他接著說: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拚命巴望掙扎出來。」
(7)貝多芬激動而又沉鬱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來訪者,客人不停地記下來。
(8)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的靈魂鎖閉在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過,「聾」雖然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和煩憂,卻也帶來了與人世的喧囂相隔絕的安靜。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
8、(1)段中畫線句運用了 修辭,從這句話中,你可以了解當時人們是怎樣看待貝多芬的?(2分)
9、第(5)段中,為什麼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2分)
10、你怎樣理解(6)段中畫線的貝多芬說的那句話?(2分)
11、第(8)段中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其中所提到的「永恆」你認為指什麼?(2分)
(二)(10分)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只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12、第一段細膩地刻畫了小鳥的動作,作者是通過哪些有表現力的動詞來寫小鳥的?寫出了小鳥怎樣的特點?(2分)
13、 文中小鳥對大鳥兩次呼喚的反應有什麼不同?這說明了什麼?(3分)
14、「我」「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文段中哪些地方體現出這小傢伙對「我」的親近?(寫出一處即可)(2分)
15、「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來,為了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創造這種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3分)
(三)羊的悲壯(13分)
盛夏,新疆烏拉泊地區的西域風景足以使人流連神往。鐵路、河流、國道和山路的原始梧桐如綵帶延綿交錯,隱顯於山崗土丘之間。偶爾伴隨著牧歌和游動如雲的羊群,更添了一派生命的活力。然而在這幅令人陶醉的牧羊圖中,我曾目睹過一場羊群所遭遇的悲劇。
那天,我搭乘廠里的卡車途經那個地段,恰遇一列火車與之並行,不多久便看到前方有群羊正橫越鐵路,於是火車鳴笛警示減速慢行。面對馳近的巨龍,羊群沒有絲毫慌亂,它們猶如訓練有素的隊伍敏捷地分散到鐵路的兩旁,仍然悠閑自得地尋草覓食追逐嬉戲。正當火車滑行而過時,有隻山羊突然騰躍而起,眨眼就穿過了一節空掛的平板車皮,矯健優美的跳姿、准確的時間差讓人驚嘆不已。這一跳引起了羊群的一陣騷動,跟著有好幾只竟相效仿,結果被後面的車廂撞得皮破肉綻,有的還葬身車底。血的教訓並沒有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冒險,相反,平時溫順膽小的羊,此刻竟變得剛烈起來,它們無所畏懼視死如歸,一字排開接二連三地奔騰跳躍,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激流,沖擊著橫在它們面前的龐然大物。它們要抓住車廂之間一閃而逝的一線光明,跟上頭羊,去服從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從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價也在所不惜。車廂被撞得「嘣咚」作響,聽來沉悶而又震撼,無奈之中眼看慘劇持續了三四分鍾,火車停穩,走進現場彷彿置身於剛結束浴血搏鬥的古戰場,肅靜而又悲壯。
牧羊漢從萬般(jǔ sàng)中緩過神來。他揮起皮鞭去抽打那隻一意孤行的頭羊,它正站在小土坡上,體態碩大健壯,除了眼眶有黑色如熊貓,通過白色長毛,它環顧著四周,驚恐而不失驕傲。它任憑鞭子呼嘯著在身上擊起縷縷塵霧,倔強地擺動幾下頭部,翕動鼻孔噴著粗氣,用前蹄急躁不安地撅刨著泥土,活脫一匹袖珍烈馬。忽然它繞過牧羊漢身邊,低頭挺角向火車直撲過去,猛烈地碰撞使它翻滾倒地犄角斷裂,它起身踉蹌幾步再次發起攻擊,屢次反復,最終搖晃著倒在路基的碎石上。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頓時目瞪口呆。
我看到過犬、馬、憨牛、靈驢,這次又見識了羊的悲壯。我想,對許多具有靈性的動物所作出的行動有時難以詮釋甚至不可理喻,但又那麼頗含寓意攝人心魄,於是人們就創造出類似希臘神話中人面羊身的畜牧保護神「潘」這樣的人物,來表達自己的崇尚和追求,來祈禱六畜興旺百姓安泰。
16、 在畫線句「血的教訓並沒有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冒險」中:
①「血的教訓」指的是什麼?(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回答)(1分)
②「以卵擊石」的意思是 ,其中「卵」在文中指 ,「石」指 。(3分)
③為什麼這血的教訓沒能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行為?(請用原文回答)(2分)
17、(1分)根據拼音寫漢字:(jǔ sàng):
18、(2分)選擇括弧內的詞語填入橫線上:犬馬
(備選詞:駿、健、義、笨、乖、烈、老、猛)
19、第三段中「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頓時目瞪口呆」,「眼前的情景」指的是什麼?(請概括回答,不超過12個字)(1分)你怎樣理解頭羊的這種行為?(2分)
20、第四段中「潘」用引號表示( )(1分)
A.強調 B.特定稱謂 C.引用
四、文言文閱讀(18分)
(一)狼(10分)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1、《狼》選自《 》,作者是清代的 (人名)。(2分)
2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4分)
①止有剩骨: ②目似瞑:
③屠暴起: ④其一犬坐於前:
23、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恐前後受其敵 蓋以誘敵
B.從先人還家 一狼仍從
C.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意暇甚
D.賓客意少舒 少時,一狼徑去
24、翻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2分)
(二)狼子野心(8分)
[清]紀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一日,主人盡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①,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②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③患耶?
註:俟(sì):等待。遁逸:原指逃跑,這里有「隱藏」之意。貽(yí):這里是「遺留」的意思。
25、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2分)
①與家犬雜畜 ②信不誣哉
26、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麼:(3分)
(1)竟忘其為狼: (2)將嚙其喉: (3)乃殺而取其革:
27、「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表現了狼的 的特點。(1分)
28、文中劃線句子除了對狼表示譴責以外,還表達了什麼意思?(從主人方面來理解)(2分)
五、作文題(30分)
請以「 之樂」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⑴請將題目補充完整;
⑵文體自選(除詩歌外);
⑶不少於500字

D. 初一下冊語文期末模擬試卷

2004-200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七年級語文試題(人教實驗版)
一、(18分)
請將下面的詩句用正楷抄寫在「田字格中」(2分)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2.改正下面詞語中的錯別字(2分)
①走頭無路( )②永往直前( )③一明驚人(眼病治療儀廣告)( )
④談笑風聲( )
3.填寫下列詩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①樹木叢生,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湧起。
②無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③________,風正一帆懸。
④問渠那得清如許?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寫出相應的詩句:(4分)
①《錢塘湖春行》中詩人直抒胸意,表達喜悅心情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詠雪》中兄女的「詠雪」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童趣》中,作者寫自己「童稚」時視力極佳,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癖好。
④從你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句描寫「秋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用成語概括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中赫耳墨斯是一個具有什麼性格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概括·聯想(4分)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上面這三個句子表現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請仿照句中所用的修辭方法把你感受到的秋天的特點描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文言文閱讀(13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孔子是____時期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____家_____家。(1分)
8.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字:(2分)
①人不知而不慍 慍:________
②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凋:________
③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
④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________
9.按要求各寫出兩個句子:(3分)
①談學習態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談學習方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談個人修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抄寫句子(2分)
①含有「而」,「而」表示順接的兩個句子
A、 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②含有「而」,「而」表示轉接的兩個句子
A、 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11.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對文中哪句話體會最深?談一下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閱讀題(13分)
……

這么著,皇帝就在那個富麗的華蓋下遊行起來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說:「乖乖!
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後裙是多麼美麗!這件衣服真合分的身材!」誰也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看不見什麼東西,因為這樣就會暴露自己不稱職,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從來沒有得到這樣普遍的稱贊。
「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有穿呀!」一個小孩子最後叫出聲來。
「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爸爸說。於是大家把這孩子講的話私自低聲地傳播開來。
「他並沒有穿什麼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並沒有穿什麼衣服呀!」
「他實在是沒有穿什麼衣服呀!」最後所有的老百姓都說。 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似乎覺得老百姓所講的話是對的。不過他自己心裡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臣們跟在他後面走,手中托著一個並不存在的後裙。
13.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2分)
稱( )職 稱( )贊 後裙( ) 似( )乎
14.「誰也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什麼也看不見」的原因是什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為什麼小孩子敢說真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最後,皇帝聽完百姓的話,有點發抖,「他覺得百姓所講的話似乎是真的」中的似乎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皇帝為什麼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為什麼要讓一個孩子來揭開皇帝新裝的奧秘,戳穿遊行大典的騙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閱讀題:(16分)

一雙手
和素常采訪一樣,我們見面時,先禮節性地握手。兩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間,我驚訝了:我握的是手嗎?那簡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來,可是抽不回。那隻大手像一條厚棉被,把我的手緊緊地裹住了。
我低下頭去察看。翻過來看手心,調過去看手背,整個手呈木色,手的紋路又深又粗,染著黑土色。很明顯,為了這次見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這雙手認真地洗過了。
掌面鼓皮樣硬,老繭布滿每個角落,特別粗大。一隻手指像三節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沒有指甲,長過指甲的地方,刻著四條裂紋,形成上下兩個「人」字形,又黑又深。手指各個關節都纏著線,線染成了泥色。
「指關節纏線做什麼?」我問。
「治手裂。」張迎善說。
「手裂貼膠布塗手油多好?」
「栽樹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塊塊得用手揀出來。要保證苗苗不窩根,苗根得用手送進土裡。栽一根苗,手得往土裡插三四次。膠布、手油不頂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樹?」
「1000多棵。」
一天栽1000多棵樹!他的手一天得往土裡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邊說邊去裡屋取來一圈米尺。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來: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這真是我今生今世見到的天下第一號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嘩嘩搓了幾個來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紅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林業局工會一位負責同志向我介紹說:「這雙手已經栽樹26萬多棵。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垧(shǎng)土地面積單位,在東北地區一垧約合十五畝。〕改造跡地林和次生林44.5垧,這雙手生產木材1 300立方米,枝丫3 500層積立方米。這雙手讓這位32歲的年輕林業工人,成為伊春林區最年輕的育林功臣,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雙手栽的樹使小興安嶺上的西北岔河水,第一次變清了。這是一雙創建綠色寶庫的手。」
看著這雙手,聽到了嘎嘎的樹倒聲……我彷彿看到了一山山的翠綠的森林,……我隱約悟到:美,是以丑為代價的。
19.本文的線索是什麼?以此為線索,串起了哪些內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3、4、5自然段從哪些角度描寫了張迎善的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張迎善的手有哪些特點?從文中寫出兩處表明其特點的語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林業局工會一位負責同志」向我介紹這雙手的語句,意在強調什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結合全文,說說最後一段中的「美」和「丑」各指什麼?(4分)
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丑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美,是以丑為代價的。」頗富哲理性,聯系生活實際,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50字以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40分)
25.作文
生活中誰能離開書呢?書是智慧的結晶,書是力量的源泉,書是不開口的老師,書是常相伴的朋友,書是通向成功的橋梁,書是走進創新殿堂的階梯……你與書之間肯定會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請以「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敘事具體,感情真摯,不少於500字
2.文中不允許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參考答案
一、1.書寫規范,字跡清楚工整 2. ①頭――投 ②永――勇③明――鳴④聲――生
3. (有錯字不給分)
①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②似曾相識燕歸來
③潮平兩岸闊 ④為有源頭活水來
4. (有錯字不給分)
①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②未若柳絮因風起
③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④略(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5.愛慕虛榮、自命不凡(寫出任意一個即可)
6.新、美、力 仿寫略(符合要求,語句通順,)
二、文言文閱讀
7.春秋 思想 教育 8.生氣,發怒; 凋謝; 真誠,誠實; 剛強,勇毅
9.(符合要求即可)
例:態度:知之為知之……是知也;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方法: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修養:人不知而不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例:順接 學而時習之 擇其善者而從之
轉接:人不知而不慍 學而不思則罔
11.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只讀書而不動腦筋,就會感到迷茫,只一味的空想而不讀書,就會弄得精神疲憊。
12.結合實際,談出自己的認識理解即可(略)

課內閱讀
13. chen cheng qun si
14.怕顯出自己不稱職或太愚蠢
15.小孩子天真無邪
16.不能刪去。「似乎」寫出皇帝不願意承認現實,而又被老百姓議論弄得神魂顛倒的空虛恐懼心理。去掉就沒有揭露的作用。
17.為了掩飾他內心極度的恐慌,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權威,只好硬撐著,擺出更驕傲的神氣,暴露了他的外強中干。
18.因為小孩子總是無所顧忌、直言不諱。他什麼衣服也沒穿呀,這句話天真率真,無私無畏,符合孩子的身份。
課外閱讀題
19.一雙手,我察看張迎善的手,我與張迎善的對話,林業局工會負責人的介紹。
20.整個手、掌面、手指
21.粗大(粗糙),醜陋(難看),3-5段指兩句
22.張迎善用這雙手創造出非凡的業績,還因此,黨和人民才給了他崇高的榮譽。
23.「美」指張迎善所創造的非凡的業績及獲得的崇高榮譽
「丑」指:張迎善為綠化祖國艱苦勞動,以至把自己的一馭手弄得傷痕累累,很粗糙。
24.(略)25.(略)

熱點內容
校園群芳記第二部718節 發布:2025-09-06 03:13:28 瀏覽:193
物理實驗室安卓版 發布:2025-09-06 02:53:07 瀏覽:529
課程與教學概論 發布:2025-09-06 01:18:43 瀏覽:437
老師用教鞭 發布:2025-09-06 01:01:58 瀏覽:219
英語折 發布:2025-09-06 00:22:22 瀏覽:383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9-05 23:42:37 瀏覽:800
班主任感人故事 發布:2025-09-05 23:40:38 瀏覽:531
幼兒園教師師德感想 發布:2025-09-05 23:21:19 瀏覽:762
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匯報材料 發布:2025-09-05 23:10:33 瀏覽:117
煙圈教學 發布:2025-09-05 18:57:49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