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數學真題
㈠ 2016考研管綜數學真題及答案解析(word版)
鏈接:
提取碼:b9v5
我這里有歷年數學真題,若資源有問題歡迎隨時追問
㈡ 2016考研數一真題及答案解析
鏈接:
提取碼:6666
這里有考研數學一二三歷年真題及講解,如果資源有問題隨時追問
㈢ 2016年考研數學一第十二題如何解!詳細的 在線等!
官方的來 每年 2 3才會出來、源
現在各大考研機構已經出來了
http://kaoyan.wen.com/kaoyan/285232.html 這是 2016考研數學各個題的詳細解析
望採納
㈣ 2016考研數學題難嗎
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考研數學科目的考試已經落下帷幕,新東方在線數學組的老師,就考研數學試題的難度幫助同學們做第一時間的真題分析。
就總體難度而言,2016年考研數學題難度與2015年數學題難度非常接近,事實上這一點也是在預料之中,這是因為考研數學試題從2013年開始逐漸地趨於平穩。
除此之外,2016年的考研數學試題還是一貫地體現在對綜合性、靈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這絕不說明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輕視基礎而以難題、偏題為重。相反,細究2016年考研數學的試題,你會發現考題對考生的能力要求主要還是體現在對基本概念的認識、理解與熟練程度,以及對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上面。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就是我們常說的考研的「三基」,縱觀2016年的考研數學真題,你會發現,直接考查基礎知識的試題還是佔到了不小的比重。除了直接考查之外,對於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要想順利的解決,也是需要建立在考生對基礎知識足夠熟練的基礎之上的。
㈤ 如何評價2016考研數學二的題目
考試發完卷後,先做的是選擇題,狀態一般般,20分鍾解決完選擇題,其中有道線代題出的比較好,很有區分度,主要考查了矩陣相似的定義和基本運算和公式,其他的題都不太難,僅需要很少計算和推理,因為草稿紙有限,這些題目我都是在試題卷上完成的草稿。不太理解抱怨後面題太難的同學,實話說,選擇題出的都很好,知識點考查得很全面,但是經典題都已經出爛了,除了那道線代題外,這次幾乎沒有原創題,我都能看到以前題目的影子。但無論怎樣,考查的都是最基礎最基本的知識,幾乎全是定義定理的深刻理解。
到了填空題,除了一道高階導數那題,其它題也是幾乎沒難度,我失誤就失誤在死磕了一道計算量特別大求高階導數的題,這道題也許會有簡單演算法,但我拿到這題想都沒想,看了帶有變限積分方程第一想法就是求導算出方程,之後再用萊布尼茲公式或者用函數的冪函數展開式的唯一性解決。但意外的是,求導後發現這是個一階微分方程,用公式法解的時候計算量太大了,但我之前做的考研題這種計算量的考題很常見,所以目測是能算出來的,經過大概15分鍾左右的奮戰,求出了一個系數復雜、冪函數和一次函數混合的函數表達式,這根本不要用萊布尼茲和麥克勞林什麼的啊,直接是能看出答案的,雖然我在答題卷上寫上了答案,但心裡沒底,想再算一遍,一看時間,45分鍾了,被迫之下只能繼續。(後來對答案時發現這題算對了)但是因為這題導致突然緊張,後面的兩道填空題都失誤算錯了,其中一道求變化速率的題,數是算對了,但忘記加系數V0,另外一道線代填空題太著急沒有捨去一個不符合條件的解,最後我也是沒時間檢查,結果選擇填空一共是錯了那兩道很容易的填空題。
做完填空題,大概是已經過了49分鍾,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不算太差,還是有很大機會能答得不錯。計算題前幾題沒什麼說的,都能看到以前考題的影子,其中那道被積函數帶有絕對值、關於變數x的定積分最經典,這道題考察了考生對於定積分和函數自變數的深刻理解,還是一道綜合題,考察了分段函數求極值,知識點考察得很全面,命題的創新點也比較多,往年有類似的題,但都沒這道好。另外的一道多元函數極值題也中規中矩,此題計算量不算大,這種類型的題做多了後就有經驗,最後用判定法的時候分子上幾乎都是0,所以沒有太大的計算量。二重積分那題也是,不難,都是套路題,拿到一個積分題,必須先看對稱性,然後竟然是簡簡單單的直坐標系積分,其中就用了一個積分公式,如果要是說公式記不熟和計算量大的考生真的要多做題了,張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中沒有一道二重積分題的計算是比這題簡單的,你平時模擬的時候算對了嗎?微分方程那道計算題確實不好算,但前幾步還算簡單,後面的時候有點復雜,這題我算到倒數第二步,時間不夠,沒算出最後答案。求側面積和體積那道題計算量很大,公式用得熟練就沒有太大問題,我算得很仔細,也費了一些時間,可能關鍵還是心裡太緊張,生怕自己算錯,每下一次筆都要檢查好幾遍。做到高數最後一題的時候還剩50分鍾左右,最後一道高數題不難,關鍵你要知道什麼是均值,均值具體定義我背不下來(可好像大綱了沒要求這個公式吧)但我知道均值是在函數區間對函數積分再除以積分區間的長度,這個在我專業課運籌學庫存管理一個模型證明的時候出現過,列出表達式後就簡單了,有經驗的考生會發現這是個變體形式的二重積分,整理一下,交換積分順序,很容易就求出來了。可是考場上的我一直在看時間,很著急,因為根據以往經驗做到線代只有40分鍾這張卷子肯定考不好,我是用了一個稍微難想一點的方法解決這個計算的,分部積分法湊一次積分,合並、化簡順利解決。看了一下第二問,證明題,實則是讓你用導數工具分析函數,不是很難,但因為時間原因,想快速解決線代後再做這道證明題,但最悲劇的事情出現了,今年的線代比去年難太多,綜合難度幾乎可以算得上是30年來最大的一年,不僅僅體現在公式定義把握上,還在於計算量上,加上高數的計算量,如果平時做我有信心能做的很不錯,但考研我不敢,每算一步都仔仔細細,最後真的是很疲憊、心力憔悴。線代第一題中規中矩,時至今日,我都忘記這道很普通的題了,唯一的印象就是還是有些計算量的。第二道線代題也挺好的,往年是出在填空題上的,這種求矩陣的高階次數,無外乎三種狀況:第一種是先試著求幾次,找下規律;第二種是拆矩陣,用萊布尼茲二項展開式;第三種是化為對角矩陣,用相似的理論做。看這道題的位置,再看看第二問,想都不用想,肯定考察的是矩陣相似對角化的知識,這些在我聽張宇和李永樂線代課的時候,他們都講過,張宇是分開講的,李永樂講的不夠系統,當時我聽完課後就下意識的把這三種情況總結到一起,其中相似對角化對於能相似對角化的矩陣是萬能的,但考過試的都懂,相似對角化什麼概念,求三個特徵值,帶入後再求三個特徵向量,還要求特徵向量拼成的逆矩陣,好吧,求!反正就是沒有難度的計算,可我算了大概15分鍾,算完了可時間也結束了。第二問就看了一眼,就打鈴了,根據第一問的計算量,很可能是6+5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