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梁甫行

語文梁甫行

發布時間: 2021-07-23 05:22:11

❶ 贈從弟其二,全詩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主旨是什麼急急急急!!!!!!!!!我在線等。。。

思想感情:作者以松柏為喻,贊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主旨: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贈從弟其二》為魏朝詞人劉楨所著。

全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翻譯: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直立。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1)語文梁甫行擴展閱讀:

本詩貌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起首二句以客觀描寫為主,以松的高潔之態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

用「亭亭」標示松的傲岸姿態,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聲,繪影繪聲,簡潔生動,又以「谷中」映襯「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詩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全詩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以松樹為中心,寫得集中緊湊;反復詠歌,卻不平板單調;用詞樸素無華,風骨雄健,氣勢有力。

❷ 七年級語文下冊十三首古詩詞

向無數英雄致敬,珍惜現在學習的機會,101教育初中小編整理了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
1、泊秦淮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朝代】清代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客
【作者】趙師秀【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2、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上述是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希望幫助同學們復習。

❸ 2019八年級蘇教版語文書贈從弟其二的下一首是什麼

2019八年級蘇教版語文書贈從弟其二的下一首是:

梁甫行_

作者: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❹ 七步詩的背景是在哪,

他哥哥曹丕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做了皇帝後更是嫉妒。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詩品》稱為「建安之傑」。現在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最多,詩有八十多首,辭賦、散文完整的與殘缺不全的共四十餘篇。從這些作品來看,其成就的確在建安時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稱帝為界,明顯地分為前後兩期。前期他以才華深得曹操的賞識與寵愛,幾乎被立為太子,志滿意得;後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於前期有爭為太子一段經歷,對他深懷猜忌,橫加壓抑與迫害,他雖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卻「抑鬱不得志」,終於在憤懣與苦悶中死去。這種生活遭遇,對他的創作有著深刻的影響。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對安一的環境中過著貴公子生活,但頗有功名事業心。他一生所熱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當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時,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滅「違命之蜀」,東滅「不臣之吳」,「混同宇內,以致太和」(《求自試表》)。他的詩歌的主要內容之一,便是表現這種雄心壯志。《薤露篇》說:「願得展功勤,輸力於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在《鰕(魚旦)篇》里,詩人自比為鴻鵠,把「勢利惟是謀」的小人比為「不知江海流」的鰕(魚旦)和「安識鴻鵠游」的燕雀。這些都表現了他追求理想和穎脫不群的性格。但由於詩人前後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現這方面內容的作品,其情調、風貌也有顯著的差異。前期以《白馬篇》為代表,它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惜壯裂犧牲的愛國壯士的形象,充滿豪壯的樂觀的精神:「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後期以《雜詩》為代表,更多地表現了壯志不得施展的憤激不平之情。如《雜詩》其五:
僕夫早嚴駕,吾行將遠游。遠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將騁萬里途,東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曹植後期備受迫害和壓抑。《世說新語》載一個故事說,曹丕曾命他七步中為詩,不成則將行大法。他作詩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個傳說很能表現他當時的處境。他的後期詩歌也主要是表現這種處境和心情。
作於黃初四年的《贈白馬王彪》是詩人後期的一篇重要作品。當時詩人和白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師朝會,任城王到京後不明不白地死去,詩人與白馬王回返封地時,又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於是詩人「憤而成篇」,寫下了這首贈詩。全詩共分七章,表現了豐富的復雜的感情。詩中如「鴟鴞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令親疏」,痛斥了迫使他們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表現了對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也吐露了詩人在岌岌可危的處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這首詩雖然只是抒發詩人的主觀感情,客觀上卻深刻地暴露了統治階級內部萁豆相煎的殘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義的。這首詩的抒情藝術水平也很高。詩人把復雜的感情,通過章章蟬聯的轤轆體的形式,一步步抒發出來,極有層次。另外,詩人的感情雖然十分悲憤激切,卻不是一味的直接傾訴,往往通過敘事、寫景,或通過哀悼、勸勉等方式宕開去寫,這就把感情表現得沉著從容,豐富深厚。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轉蓬為喻形象地描寫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處境和痛苦心情。《野田黃雀行》則表現了他對迫害的憤怒和反抗: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交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詩人以羅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個解救受難者的俠義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緒。曹丕即位就積極翦除曹植的羽翼,殺死了他的好友丁儀、丁廙等,可見這樣的詩是有現實背景的。
曹植前期的詩歌主要是表現他的壯志,很少反映社會現實,只有《送應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連帶寫到友人所居的洛陽的殘破。後期由於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漸能體會到一些下層人民的痛苦,才寫出了個別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如《泰山樑甫行》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當時海邊人民貧困生活的畫面: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免翔我宇。
《雜詩》第二首則表現了對從戎的「客子」的同情。
曹植還寫了不少情詩,如《七哀》、《美女篇》等。這些詩與表現壯志的詩風格明顯不同,感情哀婉纏綿,與漢末古詩中的抒情詩極相近。《七哀》一首情調尢肖《古詩十九首》。這些詩中有一些可能寄託了詩人君臣不偶和懷才不遇的感情。
《詩品》說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很能概括曹植詩歌的藝術風格。曹植一生熱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後,壯志不衰,轉多憤激之情,所以詩歌內容充滿追求與反抗,富有氣勢和力量,這就形成了「骨氣奇高」的一面。
在建安詩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講究藝術表現的。他的詩歌雖然也脫胎於漢樂府,但同時吸收了漢末文人古詩的成就,並努力在藝術上加以創造和發展。建安詩歌從樂府出來逐漸文人化,到了曹植手裡就具有明顯的文人詩的面目了。如《美女篇》模仿漢樂府《陌上桑》,但描寫的細致和詞藻的華麗,與《陌上桑》迥異其趣,正表現了這種傾向。曹植的這種努力造成了他的「詞采華茂」的一面。他的詩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貼切,並且常常以全篇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難者,以轉蓬飄盪喻流徙生活,以女無所歸喻懷才不遇等。他的詩又注意對偶、煉字和聲色。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一連三聯對偶,後兩聯尤為工整。「被」字,「冒」字見出作者選詞用字的匠心。他有些詩句已暗合律詩的平仄,富於音樂性。此外曹植的詩還工於起調,善為警句,如「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它們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詩增色。曹植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詩歌的藝術性,但也開了雕琢詞藻的風氣。
曹植的辭賦也都是抒情小賦。《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這篇賦接受了《神女賦》的影響。它熔鑄神話題材,通過夢幻境界,描寫一個人神戀愛的悲劇。賦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寫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態和裝束,然後寫到詩人的愛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動:「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傍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裂,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通過這些動作的描繪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劃得十分突出。最後寫到由於「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贈璫而去,和詩人失意追戀的心情,有深厚的悲劇氣氛。這篇賦想像豐富,描寫細膩,詞采流麗,抒情意味和神話色彩很濃,藝術的魅力很大。
在曹植的文章中,《與吳季重書》和《與楊德祖書》是兩篇有名的散文書札。後一篇直抒懷抱,譏彈時人,文筆鋒利簡潔,也很能表現他自視甚高的性格。另外,他的《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是兩篇駢儷成分極重的文章。但它們都有一定的內容,而在形式上,對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間,並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錯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與後來許多形式主義的駢文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前一篇,詩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間。

❺ 泰山樑甫行是幾年級的課文

《泰山樑甫行》是部編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課文。
《泰山樑甫行》是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此詩描述了邊海百姓的艱難生活,比較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慘痛景象,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生活的同情。

❻ 龜雖壽和梁甫行贈從弟登飛來峰哪個

中學語文題?
幾首詩里還是孟德龜雖壽更為大氣經典: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大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氣概

熱點內容
夜的鋼琴曲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29 08:00:18 瀏覽:39
人民版高中歷史教材 發布:2025-08-29 06:57:33 瀏覽:694
三打兩建是什麼 發布:2025-08-29 05:26:59 瀏覽:290
線上教學直播 發布:2025-08-29 05:11:00 瀏覽:445
美術七彩蛋 發布:2025-08-29 03:12:37 瀏覽:570
迪拜中文老師 發布:2025-08-29 03:07:33 瀏覽:904
大學計劃英語 發布:2025-08-29 02:06:54 瀏覽:42
小學一對一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9 01:18:40 瀏覽:622
師德師風考核辦法 發布:2025-08-29 00:53:23 瀏覽:902
數學教學器材 發布:2025-08-28 18:48:47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