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的語法結構

語文的語法結構

發布時間: 2021-07-23 08:42:09

語文語法大全

一、 主語 謂語
(一)主語的構成材料
主語:是被陳述的對象,在句首能回答「誰」或者「什麼」等問題。
名詞性主語由名詞、數詞、名詞性的代詞和名詞性短語充當。
謂詞性主語由動詞、形容詞、謂詞性的代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充當。
(二)謂語的構成材料
謂語:對主語起敘述、描寫或判斷的作用,能回答「怎麼樣」或「是什麼」等問題。
謂語通常由動詞性詞語充當,還可以由名詞性詞語、形容詞性詞語、主謂短語充當。
(三)主語和謂語的意義類型
主語的語義類型有:
施事主語:所指事物施行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如:大媽切牛肉。
受事主語:所指事物承受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如:菜買來了。
用事主語: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內涵。如:這些土豆燒牛肉。
於事主語:所指事物表示行為發生的位置。如:牆上掛著一幅畫。
斷事主語:所指事物是謂語所斷定的對象。如:這幅畫是我的。
描事主語:所指事物是謂語所描寫的對象。如:這個孩子很機靈。
二、動語 賓語
(一)動語的構成材料
動語和賓語成對,它決定賓語的性質。動語由動詞性詞語構成,包括:動詞、動詞+時態助詞、中補短語、動詞性聯合短語
(二)賓語的構成材料
賓語的構成材料有:名詞性詞語、數量短語、「的」字短語、名詞性聯合短語、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形容詞性聯合短語、主謂短語、復句形式。
(三)賓語的意義類型
1、 受事賓語:賓語表示直接或間接承受行為活動的客體事物。包括:
對象賓語(挖土 挖野草)
目標賓語(挖地道 挖紅薯)
2、施事賓語:賓語表示可以施行動語行為的客體事物。如:
台上坐著主席團。
3、斷事賓語:賓語表示對主語有所斷定的客體事物。如:
我姓李。
4、於事賓語:賓語表示行為發生的位置。如:
到達北京。 進入二十一世紀。
5、反身賓語:賓語表示人物動作返回自身的某個部位。如:
聳了聳肩膀。 緊閉著眼睛。
三、定語
(一) 定語的構成:實詞和短語大都可以做定語。
(二) 定語的意義類別
1、 限制性定語:數量、處所、領屬。
2、 描寫性定語:性質、狀態、特點、用途、質料、職業。
(三)定語標志「的」的作用
定語和中心語的構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與不用語法關系或語義不同。下面從語法結構、語義聯系和語用色彩三個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舉 例 語法結構 語義關系 語用色彩
一 1 騎自行車人 不成立 無義與有義對立 無用與有用對立
騎自行車的人 偏正短語
2 這桌子 偏正短語 有義與無義對立 有用與無用對立
這的桌子 不成立
3 修理汽車 動賓短語 支配與修飾的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
修理的汽車 偏正短語
二 4 牛脾氣 偏正短語 描寫性與領屬性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
牛的脾氣 偏正短語
5 三斤鯉魚 偏正短語 限制性與描寫性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
三斤的鯉魚 偏正短語
三 6 中國歷史 偏正短語 語義不對立 語用對立
中國的歷史 偏正短語
(四)多層定語
1、 分析原則:以左統右,即左邊的詞語修飾右邊所有的詞語。
2、 定語次序:領屬、時處、指示代詞或量詞、動詞性詞語和主謂短語、形容詞性短語、表示性質范圍類別的動詞或名詞。
四、狀語
(一)狀語的構成:副詞、時間名詞、能願動詞、形容詞、介詞短語、量詞短語等。
(二)狀語的意義類別
限制性狀語表示時間、處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圍、對象、數量、語氣等
描寫性狀語描寫動作狀態,指向謂詞性成分或名詞性成分。
(三) 多層狀語
原則:以左統右,即左邊的狀語修飾右邊的中心語。
次序:條件、時間、處所、語氣、范圍、否定、程度、情態。
五、補語
(一) 補語的構成:由謂詞性詞語、數量短語、介詞短語充當。
(二) 補語的意義類別:
1、 結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結果,與中心語有因果關系。
2、 程度補語:表示達到極點或很高程度,限於用「極、很、透、慌、死、壞」。
3、 狀態補語:表示由於動作、性狀而呈現出來的狀態。中心語和補語之間都有「得」。
4、 趨向補語:表示動作的方向或事物隨動作而活動的方向。用趨向動詞充當。
5、 數量補語:表示動作的次數,由動量短語充當。
6、 時間處所補語: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點、處所、動作終止地點。用介詞短語充當。
7、 可能補語:表示動作結果能實現不能實現。
(三) 補語和賓語的順序
1、 補語在賓語前 如:我們走進了張老師的辦公室。(趨向補語+處所賓語)
2、 補語在賓語後 如:他去過北京兩次。(處所賓語+動量補語)
3、 賓語在兩個趨向補語中間 如:他拿出一本書來。
(四) 補語和賓語辨別
1、 作賓語的一般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補語的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介詞短語、主謂短語。
2、 物量短語只充當賓語,動量短語只充當補語。
3、 表示時間的數量短語可以作賓語,也可以作補語。數量短語能轉換成主語的是賓語,不能轉換的補語。
4、 助詞「得」是補語的標記。
六 中心語
中心語:是偏正(定中、狀中)短語、中補短語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補語中心語。
七 獨立語
獨立語:是句子里的某個實詞或短語,跟它前後別的詞語沒有結構關系,不互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包括:插入語、稱呼語、感嘆語、擬聲語。

應該是這個吧

Ⅱ 語文語法,句子結構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願(能願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彷彿、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Ⅲ 語文中的語法

結構助詞「的」一般用在定語後面。他是昨天來的 「的」為結構助詞。
「了」是語氣詞,他是昨天來了 「了」是陳述語氣的。

結構助詞
結構助詞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的結構關系。
「的、地、得」都讀de(輕聲),它們的分工是書面上的。定語後面的de寫成「的」,狀語後面的de寫成「地」,補語前面的de寫成「得」。

句末語氣詞
根據所表示語氣的不同,句末語氣詞可以分為四類:
Ⅰ表示陳述語氣的語氣詞:的、了、吧、呢、啊、著、也好、啦、唄、嘍。
例如:
其實學習計算機除了下苦功夫勤學多練之外可什麼竅門也沒有啊。
錢不夠了,就只好先不買唄。
Ⅱ表示疑問語氣的語氣詞:嗎、呢、吧、啊。例如:
今天可真夠冷的,有零下三十度吧?
以後再也別忘了啊?
Ⅲ表示祈使語氣的語氣詞:吧、了、啊。例如:
還是再試試吧。
你可小心,別上他的當啊!
Ⅳ表示感嘆語氣的語氣詞:啊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啊!
他能考上大學可真不容易啊!

上述語氣詞中最常用的是「嗎」、「呢」、「吧」、「啊」、「的」、「了」 等。其他一些語氣詞,有的使用得比較少,有的由於連用而產生連讀音變,例如「啦」是「了」與「啊」的合音,「哪」是「呢」與「啊」的合音。

●語氣詞「的」與助詞「的」
結構助詞「的」有時也出現在句末,容易與經常出現在句末的語氣詞「的」混淆。例如:
那樣說是可以的。(語氣詞)
她是北京的。(結構助詞)
區分「的」是語氣詞還是結構助詞時,應注意三點:
第一,看去掉後能不能影響句子結構和意義表達。
語氣詞「的」連同前面的「是」去掉的話,仍然成句,不會影響原句的基本意思。
(那樣說是可以的—→那樣說可以);
結構助詞「的」是構成「的字短語」與前面的「是」搭配使用,所以不能省略。
(她是北京的—→*她北京)。
第二,看後面是否能夠加上適當的名詞。
處於句末的結構助詞「的」後面可以加上適當的名詞。
(她是北京的—→她是北京的居民/學生/幹部);
語氣詞「的」後面不能添加相應名詞。
第三,看否定詞的位置。
否定副詞能加在「是」前面,證明「是」是判斷動詞,句末的「的」是結構助詞。
(她是北京的—→她不是北京的);
否定副詞只能加在「是」後面,證明「是」是副詞,句末的「的」是語氣詞。
(那樣說是可以的—→那樣說是不可以的)。
有時候孤立的一個句子會有歧義,因此還要根據具體語境和語義表達進行辨別。例如:
他是要走的。
—→他要走。(「是」「的」可省略,原句中「是」重讀,句末「的」是語氣詞)
—→他是要走的人。(「是」輕讀,稍停頓,後面可加上名詞,句末「的」是結構助詞)

●語氣詞「了」與助詞「了」
二者的讀音和書寫形式相同,但語法意義和語法作用不同。
語氣詞「了」用於句末,前面可以是名詞性成分,例如「她上大學了」。
動態助詞「了」經常用於句中,而且緊跟在動詞之後,表示情況的變化已經實現,例如「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這句話也可以加上句末語氣詞說成「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了。」句種有兩個「了」,各是不同的詞類:句中的是助詞、句末的是語氣詞。
有時緊跟在動詞後的「了」也出現在句末,是語氣詞還是助詞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
Ⅰ如果「了」表示情況變化,或表達祈使語氣,並不表示動作的變化已經實現,這時的「了」是語氣詞,而不是助詞。例如:
一場大雷雨就要到來了。(未然的事實)
我再也不能讓父母為自己的事兒操心了。(未然的事實)
快點把飯吃了。(未然的事實)
去把衣服洗了。(未然的事實)
Ⅱ如果「了」表示事態發生已經發生變化或動作行為已經實現,這時的「了」是助詞兼具語氣詞的作用。例如:
她幾天前就回家了。(已然的事實)
那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已然的事實)
高老漢一大早就出去趕集去了。(已然的事實)
我已經很長時間沒見過她了。(已然的事實)

http://www.xrtvu.com/rpx/hyxx/Downloads/02/main04-04-02-02.htm

Ⅳ 語文的語法是

一、詞類
漢語的詞可以分為12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和代詞是實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擬聲詞和嘆詞是虛詞。
名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稱的實詞。如:"黃瓜、白菜、拖拉機、計算機"。
表示專用名稱的叫做"專用名詞",如"雲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稱的叫做"抽象名詞",如"范疇、思想、質量、品德、友誼、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詞",如"上""下""左""右""前""後""中""東""西""南""北""前面""後邊""東邊""南面""中間"等。
動詞: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有的動詞表示一般的動作,?quot;來、去、說、走、跑、學習、起飛、審查、認識"等。有的動詞表示心理活動,如"想、重視、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這樣的動詞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動詞

表示能夠、願意這些意思,叫做"能願動詞",它們是"能、要、應、肯、敢、得(dei)、能夠、應該、應當、願意、可以、可能、必須",這些能願動詞常常用在一般的動詞前面,如"得去、能夠做、可以考慮、願意學習、應該說明、可能發展"。還有一些動詞表示趨向,叫做"趨向動詞",如"來、去、上、下、進、出、上來、上去、下來、下去、過來、過去、起?quot;,它們往往用在一般動詞後面表示趨向,如"跳起來、走下去、抬上來、跑過去"。"是""有"也是動詞,跟動詞的用法一樣。
形容詞:形容詞表示事物的形狀、樣式、性質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膽小、丑惡"。
數詞:數詞是表示事物數目的詞。如"一、二、兩、三、七、十、百、千、萬、億、半"。
量詞:量詞是表示事物或動作單位的詞。漢語的量詞分為名量詞和動量詞 。名量詞表示事物的數量,又可以分為單位量詞和度量量詞。

單位量詞表示事物的單位,如"個、張、、只、支、本、台、架、輛、顆、株、頭、間、把、扇、?quot;等;度量量詞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

、尺、丈、斤、兩、噸、升、斗、加侖、伏特、歐姆、立方米"。動量詞表示動作的數量,用在動詞前後表示動作的單位,如"次、下、回、趟、場"。
副詞:副詞總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做狀語,如 "很、頗、極、十分、就、都、馬上、立刻、曾經、居然、重新、不斷"等。副詞通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如"就來、馬上走、十分好、重新開始",只有"很""極"可以用在動詞、形容詞後面做補語,如"高興得很、喜歡極了"。
介詞:介詞總是同其他的片語合在一起,構成介詞短語,做定語、狀語和補語。如"把、從、向、朝、為、為了、往、於、比、被、在、對、以、通過、隨著、作為"。
連詞:連詞可以連接詞、短語、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關聯詞語可以看成是連詞,如"因為……所以、不但……而且、雖然……但是"。
助詞:附加在詞、短語、句子上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結構助詞,它們是"的、地、得、所、似的";一類是動態助詞,它們是"著、了、過";一類是語氣助詞,如"啊、嗎、呢、吧、吶、呀、了、么、哇"。
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的詞叫做嘆詞。?quot;喂、喲、嗨、哼、哦、哎呀"。嘆詞總是獨立成句。
擬聲詞:這是模擬聲音的詞。如"嗚、汪汪、轟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二、短語
詞和詞按照一定的規則可以組成短語,短語是詞和詞構成的比詞大、比句子小的語法單位。漢語里有許多種短語,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種。
聯合短語:由地位平等的片語成的短語叫做聯合短語。如"白菜、芹菜""香蕉、橘子、甜橙""調查、研究""接受並且審理""雄偉、壯麗""又白又胖"。
偏正短語:偏正短語中的一部分是中心詞,前面總是有修飾語。如"大城市、小村莊、優異的成績、電子計算?quot;(這是以名詞為中心的偏正短語);"慢走、努力工作、仔細地分析、特別大、最優秀"(這是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偏正短語)。

三、句子

(一)句子的分類
(1)陳述句
敘述或說明事實的具有陳述語調的句子叫陳述句.陳述句是使用得最廣泛的一種句子.
有時候肯定的意思可以用"雙重否定"來表示.雙重否定的句子跟相應的單純肯定的句子的意思並不完全一樣:
"不……沒有……"(弱,表示委婉,探詢)
"沒有……不……" (強,表示沒有例外)
"非……不……" (強,表示堅決,確定)
(2)疑問句
具有疑問語調的句子叫疑問句.有疑而問的叫詢問句,無疑而問的叫反問句.
1.是非問
是非問句的結構像陳述句,只是要用疑問語調或兼用語氣詞"嗎""吧"等(不能用"呢").
2 .特指問
用疑問代詞或由它組成的短語(如"為什麼""什麼事")來表明疑問點.常用語氣詞"呢""啊",句子往往用升調.
3.選擇問
用復句的結構提出不止一種看法讓對方選擇,用"是""還是"連接分句.常用語氣"呢""啊"等.
4.正反問
正反問句由謂語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並列構成.通常有三種句式:V不V, V不,陳述句 + "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常用語氣詞"呢""啊"等.
(3)祈使句
要求對方做或不要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命令,禁止,一類是請求,勸阻.
(4)感嘆句
帶有濃厚感情的句子叫感嘆句.它表示快樂,驚訝,悲哀,憤怒,厭惡,恐懼等濃厚的感情.感嘆句一般用降語調.
(二),句型
現行的漢語語法學把主謂句分為名詞謂語句,形容詞謂語句,動詞謂語句和主謂謂語句四大句型;對非主謂語也區分出名詞性非主謂句,形容詞性

非主謂句,動詞性非主謂句和嘆詞句共四大句型.
以下我們將一個句型一個句型進行講解.
(1)主謂句
由主語,謂語兩個成分構成的單句叫主謂句.它包含以下4個小類:
主謂句 之 一 動詞謂語句
由動詞性詞語充當謂語的句子叫動詞謂語句.
動詞單獨做謂語往往是有條件的.動詞謂語句的常見形式是動詞前面有狀語或後面有賓語,補語或動態助詞,也可以是這幾個成分同時出現,就是說,謂語動詞對它前後的成分有一定的依存性.
一般說來,謂語動詞對它前面的成分的依存性並不很大,狀語的應用主要取決於語義的需要,有時也能滿足動詞在句法上的成句要求.例如"新的生活已經開始."
在主動句里,及物動詞後面至少要帶上賓語才容易成句;在被動句里,動詞前面或後面也要有一定成分才能成句.
動詞謂語句是漢語的常見句型,在日常交際中占很大的比重.
1,定義
凡不能歸入雙賓句,連謂句,兼語句,存現句,"把"字句,被動句等句式的動詞謂語句,就是動詞謂語句的一般句.
2,一般句的謂語構成
動詞謂語句 一般句的謂語構成,主要有:
① 主語 || 動詞 例如:
媽媽 || 病 了.
② 主語 || 狀中短語 例如:
雨 || 〔不停〕地 下 著.
③ 主語 || 聯合短語 例如:
孫老頭 || 能寫會算.
④ 主語 || 動賓短語 例如:
小明 || 買 了一本詞典.
⑤ 主語 || 中補短語 例如:
大家 || 笑 得 .
3,動詞謂語句一般句的表意功能
動詞謂語句 一般句的表意功能,主要有:
①敘述人,事,物的行為動作,心理活動,發展變化的.例如:
我們 || 〔明天〕去 北京.
==== ~~~~
〔最近〕紅潮 || 襲擊了 (中國南部)(沿海)地區.
==== ~~~~
大家 || 希望 能夠學到新的技術.
==== ~~~~~~~~~~~~~~~
(這家)工廠 || 〔今年以來〕〔努力〕發展 高科技.
==== ~~~~~
現代漢語語法 · 句子
動詞謂語句 · 一般句
②說明人,事,物的某種狀況.例如:
媽媽 || 有(一本)(當年下鄉時)的相冊.
=== ~~~
他學習好 || 是 由於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 ~~~~~~~~~~~~~~~~~~
(這個)部件 || 叫 處理器.
=== — ~~~~~
(新來)的老師 || 姓 王.
=== — ~~
他 ||〔沒有〕來.
==
③對人,事,物作出評判.例如:
他 ||〔不〕來.
==
你 || 〔一定〕〔能夠 〕通過 面試.
==
(這間)教室 || 打掃 得 .
==== ——
4,動詞謂語句一般句 的 結構分析及其標示法
動詞謂語句 一般句 的結構分析及其標示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謂語由動詞構成,只需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謂語.例如:
他們 || 走了.
===
(紀念)大會 || 開始了.
=== ——
②謂語由聯合短語構成,只需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謂語.例如:
天氣 || 或晴或陰.
====
當好領導 || 既易又難.
=======
(這種)湯 || 淡而無味.
==
③謂語由狀中短語構成,必須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狀語-謂語中心.例如:
我 || 〔很〕後悔.
==
(他)弟弟 || 〔早〕〔就〕畢業了.
===
做學問 || 〔必須 〕持之以恆.
======
④謂語由中補短語構成,必須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謂語中心-補語.例如:
雨 || 下 個 .
==
(這些)年輕人 || 學習 得.
=====
⑤謂語由動賓短語構成,必須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動語-賓語(或定語-賓語中心).例如:
咱們 || 走 小路吧.
==== ~~~
(這條)石子路 || 通 後花園.
===== ~~~~~
學校 || 在 (馬路 )的 對面.
==== ~~~~
( 三十個)人 || 吃 (一鍋)飯.
== ~~
⑥動語,謂語中心,如由狀中短語,中補短語構成,還必須分化謂語中心-狀語或補語等.例如:
他 || 〔最近〕〔又〕發表了 (一篇 )小說.
== ~~~~
(語文)老師 || 拿 (一本)書.
=== ~~
雪 || 〔一直〕下個 .
主謂句 之二 形容詞謂語句
1,定義
所謂形容詞謂語句,即由形容詞性詞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
2,形容詞謂語句的謂語構成
評判形容詞 這個主意 || 妙.
描述形容詞 風 || 輕悄悄的,草 || 軟綿綿的.
狀中短語 天 || 漸漸冷了.
中補短語 大家的心情 || 平靜不下來.
聯合短語 房間里 || 干凈,整齊.
3,形容詞謂語句的結構分析及其標示法
形容詞謂語句 的結構分析及標示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謂語由形容詞構成,只需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謂語.例如:
天 || 黑了.
== —
(這個)主意 || 妙.
=== —
②謂語由聯合短語構成,只需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謂語.例如:
她 || 和藹可親.
== ————
(這) 地方嘛,|| 清靜又寬敞.
=== —————
主謂句 之三 名詞謂語句
③謂語由狀中短語構成,就需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狀語-謂語中心.例如:

天 ||〔漸漸〕冷了.
== —
(這兒)的風景 ||〔非常〕美麗.
=== ——
④謂語由中補短語構成,就需分化出主語(或定語-主語中心)與謂語中心 -補語.例如:

院子里 || 靜得.
==== —
(昨天)的 (那場)足球賽 || 精彩 了.
===== ——
1,定義
所謂名詞謂語句,即由名詞性詞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
2,名詞謂語句的謂語構成
名詞 今天 || 大寒.
代詞 你 || 哪兒 (打電話)
數詞 我 || 第一,他 || 第二.
量詞 白雲 || 朵朵.
定中短語 陳老師 || 湖南人.
量詞短語 一年 || 三百六十五天.
同位短語 明天 || "三八"婦女節.
"的"字短語 張局長 || 剛調來的.
3,名詞謂語句的表意功能
說明主語的時間,日期,天氣,節氣,處所,籍貫,年齡,職業,數量,容貌,特徵等.
4,名詞謂語句的結構分析及其標示法
名詞謂語句的結構分析及其標示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只分化出主語與謂語,如:
閩南 || 一派繁榮景象.
===
客廳里 || 三張沙發,一個茶幾.
=====
②如果在謂語的位置上出現修飾,限定成分,就必須分化出狀語.如:
明天 ||〔才〕星期三.
===
蘋果 || 〔一共〕三公斤.
===
③如果在主語的位置上出現定中短語,就必須分化出定語-主語中心.如:
(這)魚塘 || 清一色的鯽魚.
===
(小) 女孩 || 大大的眼睛,深深的酒窩,短短的小辮兒.
===
主謂句 之四 主謂謂語句
1. 定義
凡由主謂短語充當謂語的主謂句,統稱為主謂謂語句.如:
(生活上)的事 || 你不必操心.
== —————
張治 || 日子倒也能過.
=== ——————
她 || 性格和藹.
== ————
主謂謂語句是漢語重要的傳統句型,它萌發於上古時代,在甲骨文,金文中已見雛形;在先秦散文中已經定型並俯拾皆是.如: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詩經 關雎》)
北山愚公者 || 年且九十. (《列子 湯問》)
2. 主謂謂語句句法結構的語義系列
主謂謂語句的句法結構的語義系列主要有:
受事 || 施事 + 動作 如:這件事情 || 誰 都不知道.
施事 || 受事 + 動作 如:他 || 什麼話 都敢說.
領屬 || 小主語 + 謂語 如:這一帶 ||土地 很肥沃.
(被領屬) 他 || 身 穿一套筆挺的西裝.
這孩子 || 體重 七十斤.
大主語|| 體詞 + 謂短 如:周總理 || 我們 都懷念他.
(被復指) 一班的戰士 || 個個 都很棒.
話題 || 體詞 + 謂短 如關於)他 || 流言 多著呢.
(對於)電腦 || 他 在行.
總說 || 體詞 + 謂短 ,體詞 + 謂短 ,…….
如:他的兩個姐姐,|| 一個是醫生,一個是工人.
3.主謂謂語句的表意功能
主謂謂語句具有描寫,說明和評判的表意功能,因此,可分化為描寫性主謂謂語句,說明性主謂謂語句和評判性主謂謂語句.
A.描寫性主謂謂語句,如:
他 || 頭上 戴著一頂破氈帽,|| 身上 穿著一件薄棉襖.
找你的那個人 || 頭發 長長的.
房子 || 媽媽 打掃得乾乾凈凈的.
人民大會堂 || 燈火 輝煌.
B. 說明性主謂謂語句,如:
無線電,|| 我 是門外漢.
這種錄音帶 || 我 也有.
計算機 || 妹妹 弄壞了.
現代漢語語法 · 句子
主謂句 之四 主謂謂語句
C.評判性主謂謂語句(帶說話者的主觀色彩).如:
今天的會,|| 你 必須出席.
這場表演賽,|| 雙方運動員 都打得很精彩.
這塊石頭 || 小明 舉不起來.
這種錄像片 || 小孩子 看不得.
武俠小說,|| 她 比我還入迷.
4. 主謂謂語句的結構分析及其標示法
主語和謂語分化出來後,只有謂語是由狀中短語構成的,才會組成"主語 狀語 謂語中心"的句法序列,否則,都只構成"主語 謂語"的句法序列.例

如:
房子 || 媽媽 打掃得乾乾凈凈的.
人民大會堂 || 燈火 輝煌.
無線電,|| 我 是門外漢.
王大爺 ||〔 突然〕肚子疼.
(我)大哥 ||〔 從小〕〔就〕性情暴躁.
(2)非主謂句
分不出主語和謂語的單句叫非主謂句.它由主謂短語以外的短語或單詞加句調形成.這類句子大豆要在一定的語境里才能獨立成句.它包括下面 4

類:
非主謂句
1.動詞性非主謂句
所謂動詞性非主謂語句,即由動詞或動詞性詞語構成的句子.這種句子不是省略主語,而是不需要補出或無法補出主語 .它不需要特定的語言環境

就能表達完整而明確的意思.例如:
動 詞 || 走!
動賓短語 || 上課了!
狀中短語 || 向雷鋒同志學習!
聯合短語 || 健康民眾,關心民生.
中補短語 || 笑得大家都抬不起頭來.
連謂短語 || 出去看看!
兼語短語 || 讓我還是來說一段故事吧.
|| 有個小村子叫李家莊.
緊縮短語 || 說出來便放你了.
現代漢語語法 · 句子
2,形容詞性非主謂句
所謂形容詞性非主謂語句,即由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構成的句子.例如:
形容詞 || 對!

狀中短語 || 好香!(你們吃什麼點心哪 )

聯合短語 || 沉默,寂靜.

中補短語 || 冷得發起抖來.
3.名詞性非主謂句
所謂名詞性非主謂語句,即由名詞或定中短語構成的句子.例如:
名 詞 || 小米!(你怎麼知道我愛吃小米呢 )

定中短語 || 什麼東西!
|| 一九四九年春.
同位短語 || 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4.嘆詞句
所謂嘆詞句,即由嘆詞直接成句的非主謂句.例如:
|| 啊呀!(我的天哪!)

|| 呸!(你這小夥子沒出息.)

|| 哎!哎!(多體面的姑娘啊!)
五,擬聲詞句
所謂擬聲詞句,即由擬聲詞直接成句的非主謂句.例如:

|| 砰!(窗外傳來一聲槍響.)
現代漢語語法 · 句子
(三)幾種動詞謂語句
在上面介紹的句型中,主謂句的動詞謂語句特點多,最復雜.下面選講其中常說到的有結構特點的幾種句式:
"把"字句
"被"字句
連謂句
兼語句
雙賓句
存現句
現代漢語語法 · 句子
動詞謂語句 之 "把"字句
1,定義
用介詞"把"(將)引出受事,對受事加以處置的一種主動句,叫"把"字句,亦稱處置句.例如:
我們 ||〔一定〕〔要〕 辦 (自己國家)的事.
~~
(一般式的動詞謂語句)
→ 我們 || 〔一定 〕〔要〕〔把自己國家的事〕辦 .
("把"字句)
你 || 收拾 飯桌 吧!(一般式的動詞謂語句)
~~~~
→ 你 || 〔把飯桌〕收拾 吧.("把"字句)
2, "把"字句的句法結構特點
"把"字句具有四個特點:
①謂語動詞一般不能是光桿動詞,尤其不能是單音的光桿動 詞.例如:
* 你 || 把茶喝. * 我 || 把信帶.
"把"字句的謂語動詞前後總要有別的成分:
A. 動詞 + 了/ 著,如: 你 || 把茶喝了. 我 || 把信帶著.
B. 重疊動詞,如:* 你 || 把情況談.→ 你 || 把情況談談.
C. 動詞 + 補語,如:* 你 || 把他趕.→ 你 || 把他趕走.
D. 動詞 + 賓語,如:* 他 || 把消息告訴.→ 他 ||把消息告訴我.
E. 狀語 + 動詞,如:* 他 || 把海報貼.→ 他 ||把海報到處貼.
F. 動詞為中補型復合詞,如:|| 把隊伍解散!(多是祈使句)
但韻文可以不受上述限制.例如:"把家還","把門開"等.
② "把" 的賓語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結構上常用"這","那"等指示代詞作修飾語.例如:
爸爸 || 〔把那棟房子〕賣了.
有時,沒有"這","那"作為修飾語,"把"字介引的對象也是確指的.例如:
爸爸 || 〔把房子〕賣了.
在"把"字介引的對象前,不能用數量短語 作修飾語.例如:
* 爸爸 || 把一棟 房子 賣了.
③謂語動詞一般都有處置性,就是動詞對受事要有積極影響.例如:
A. 同學們 || 〔把教室〕 打掃得的.
B.* 我 || 〔把他的名字〕 知道 了.
A句之所以能夠成立,就在於"打掃" 帶有處置性;B句不能成立,就因為"知道 "不帶有處置性.
④否定詞,能願動詞必須置於"把"字前.例如:
老師 || 沒有把謎底揭開.→ * 老師 || 把謎底沒有 揭開.
你 || 為什麼不把茶喝了 → * 你 || 為什麼把茶不 喝了
他 || 願意把青春獻給山區.→ * 他 || 把青春願意獻給山區.
我們 || 敢把困難踩腳下.→ * 我們 || 把困難敢踩腳下.
3, "把"字句 的 結構分析及其標示法
"把"字句的結構分析,主要是要明確"把……"是作狀語,其餘的句法成分按原有的規則處理.例如:
工人 ||〔把路燈〕關了.
我們 ||〔把作業〕做 了.
售貨員 ||〔把應該找的零錢〕給了 我.
~~
動詞謂語句 之 "被"字句
1,定義
"被"字句是指謂語動詞前用介詞"被(給,叫,讓)"引出施事或單用 "被" 的被動句.它是受事主語句的一種.
敵人 ||〔被我們〕消滅了.→ 敵人 || 被消滅了.
(地上)的 水 || 〔叫太陽〕曬 了.
===
蛋糕 ||〔讓老鼠〕叼 了.
在書面語中,還有"被……所", "為……所"的格式.例如:
(一切)困難 || 〔都〕〔將〕〔被我們〕所克服.
====
遠征軍 ||〔為風雨〕所阻.
2,"被"字句的句法結構特點
"被"字句的句法結構,具有如下顯著特點:
① 動詞一般是有處置性的.例如:
戒嚴令 || 被解除了.
那棵樹 || 被他們砍倒了.
② 主語所表示的受事必須是有定的.例如:
這間教室 || 被打掃過了.→ 教室 || 被打掃過了.
→ *一間教室 || 被打掃過了.
那棟房子 || 被爸爸賣掉了.→ 房子 || 被爸爸賣掉了.
→ *一棟房子 || 被爸爸賣掉了.
[注意] 數量名結構一般不能表示定指,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這一結構獲得定指的功能後,可以組成被動句.例如:
他 || 今天要打掃兩間教室,一間 || 打掃完了,另一間 || 正在打掃.
③ 謂語動詞不能由光桿動詞充當,與它相配的成分主要有:
A.謂語動詞+動態助詞"了","過".如:
*蘇哈托辭職的消息 || 聽說.→ 蘇哈托辭職的消息 || 聽說了.
*這種錯誤政策 || 被執行.→ 這種錯誤政策 || 被執行過.

Ⅳ 語文語法結構:什麼叫做主謂式,動賓式,偏正式,動補

1、主謂短語

主謂短語是由兩個表示被陳述與陳述關系的的片語成的短語,其中表示被陳述的對象是主語,用來陳述的是謂語。主語一般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充當。如:心情舒暢、人聲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兒彎彎照九州。

2、動賓短語

動賓短語是由動詞和後邊受動詞支配的成分一起組合成的短語,其中受動詞支配的是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果、處所等。賓語主要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充當。如:吃晚飯、蓋房子、歌唱祖國、顧全大局、關心集體、飽經風霜、理清思路等。

3、偏正短語

偏正短語是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與它們前頭的起修飾作用的成分組成短語,其中名詞、動詞、形容詞是中心語,修飾名詞的成分是定語,修飾動詞、形容詞的成分是狀語。定語、狀語與中心語的關系,是偏和正的關系。

如:我的老師、一個顧客、偉大的人民、世外桃源;小心觀察、更加堅決、突然發現、非常壯觀、相當迅速。

4、動補短語

詞和詞按照補充關系構成的短語,由動詞或形容詞加上補語組成,如:看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說兩句、紅得發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極了。

(5)語文的語法結構擴展閱讀:

常見的語文語法結構:

1、賓語前置:古代漢語的賓語在某些特定的語法條件下要置於動詞之前,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

2、謂語前置:古代漢語的一些句子,謂語在主語之前,稱之為謂語前置。有兩種句子里謂語前置的現象比較多見。

3、主語的省略:在復句中第一分句出現了主語,如果後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分句相同,那麼後幾個分句的主語就可以省略。

Ⅵ 語文里的語法結構有哪些

語 文 語 法 知 識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

表示人的名稱, 如同志、作家、父親、主人、老李;

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 效率、品德、;

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春天、現在、立春、星期二、剛才;

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頤和園、商店、亞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稱:上、下、東、西、里、前、內(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

: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

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

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1、動作動詞:表動作、行為。如,走 看 說 進行 開始

2、心理活動動詞 如,想 愛 恨 怕 希望 喜歡 擔心

3、使令動詞:表指使、命令或請求。如,使 叫 讓 派 請求禁止

4、能願動詞(助動詞)如,能 會 可以 願 肯 敢 要 應應該(跟動詞、形容詞等組成能願短語。如,能夠解決 )

5、趨向動詞 如,來去 上 進 出 回 過 開 上來 起來

6、判斷動詞: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當的 「為」等

動詞的語法特點:

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

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

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

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

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

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質的:紅、甜、干凈、清楚、漂亮、結實;

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雪白,滾燙,亮晶晶,淚漣漣;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

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

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

表概數:幾、許多;

表序數:第一、老三;

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

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

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

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

1. 人稱代詞包括三種代詞:
第一人稱:我、我們、咱、咱們;
第二人稱:你、你們、您、您們;
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別人、大家

2. .疑問代詞是表示疑問點的,如:誰、什麼、哪裡、多少。

3. .指示代詞包括近指的"這",遠指的"那",以及由它們構成的合成指示代詞,如:這里、那邊、這陣子、那會兒
代詞的語法特點:

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

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

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

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

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單、共、光、盡、凈、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齊、一概、一味、統統、總共、僅僅、惟獨等;

表示語氣: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卻、、就、幸虧、難道、何嘗、偏偏、索性、簡直、反正、多虧、也許、大約、好在、敢情;

表示否定:不、沒、沒有、別;

表示時間:剛、恰好、正、將、老(是)、總(是)、早就、已經、正在、立刻、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遠、從來、偶爾、隨時、忽然;

表示程度:很、極、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極其、比較、相當、稍微、略微、多麼;

表示情勢:彷彿、漸漸、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幾乎、逐漸、逐步、猛然、依然、仍然、當然、毅然、果然、差點兒。
副詞的語法特點:

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

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

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

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

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

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

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1.表時間:在 於 自自從 從 當 由 趁 隨著 到

2、表處所:從 打 朝 向 在 沿著 順著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對象、范圍: 對於 和 跟同 與 替 將 把 關於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據 以 憑 本著 用

6、表目的、原因:為 為了 為著 因 由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

助詞可分三類:

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

結構助詞:的、得;

動態助詞:著、了、過;

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

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

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

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

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

特點:

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

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

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

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

基本結構:

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

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

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

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

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

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

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

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

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

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

特點:

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

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

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

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

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

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

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3、單句:

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狀語六種
主語:是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
謂語:是對句子的主語作陳述的成分,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
賓語:是謂語動詞的支配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果、處所、工具等。
補語:是謂語動詞的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處所、數量、時間等。
定語:是句子中名詞中心語前頭的修飾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質、狀態,或限定事物的領屬、質量、數量等。
狀語:是句子中動詞或形容詞中心語前頭的修飾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狀態、時間、處所或形狀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為:
定語(修飾主語)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定語(修飾賓語)賓語

(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幹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
(4)、句子主幹: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後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幹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幹中;碰到中心語是並列短語時,要把整個並列結構摘出來。

劃分句子成分:

(一)知識要點
1什麼是句子
句子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並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運用單位。根據用途和語氣,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結構可分為單句和復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單句,要給它劃分成分。
2. 句子成分的名稱及符號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定語 ( ) 狀語 [ ] 補語 <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 定語、狀語、補語。
② 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①.寫人 格式:「誰」 + 「干 什麼」
(主語) (謂語)(賓語)
例: 楊亞 ‖ 寫 字
主 謂 賓
注意:處理復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幹。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 謂 賓
②.寫物
格式:「什麼事」或「什麼物」+「怎麼樣」
( 主 語 ) (謂語、賓語)
例: 貓 ‖捉魚 主謂賓
例:一隻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謂 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 他 ‖ 是學生 主謂 賓
(2).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幹(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
例: 畫眉 唱 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
①.(兩只美麗的)畫眉
「兩只美麗」是 「畫眉」——主語中心語的修飾部分,叫「定語」。
②.[高興]地唱
謂語中心語「唱」前邊的修飾、限製成分——「高興」為「狀語」。
③.(一首)歌
賓語中心語「歌」前的修飾、限制部分——「一首」為「定語」。
④.歌唱得<好>
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唱」,並放在它後面的部分——「好」為「補語」。
4.劃分句子的口訣:
(1)句子成分要劃對, (2)縱觀全局找主謂。 3)主前定狀謂後補,

(4)謂前只有狀地位。(5)「的」定「地」狀「得」後補,6)賓語只受謂支配。

示例及練習部分
一詞性練習

--------------------------------------------------------------------------------

(三)、區別下列句子中的"沒有"(動詞/副詞)、"是"(動詞/副詞)、"的"(助詞/語氣詞)、"了"(助詞/語氣詞)、"一樣"(形容詞/助詞)的詞性:

--------------------------------------------------------------------------------

1 風俗習慣( ) 2、變化規律( ) 3、歷史悠久( ) 4、整修一新()
5、 交頭接耳( ) 6、思維敏捷( ) 7、廢寢忘食( ) 8、前程遠大( )
9、 全神貫注( ) 10、襟懷坦白( ) 11、揮手之間( ) 12、愚公移山( )
13、競選州長( ) 14、銷售計劃( ) 15、色彩繽紛( ) 16、交通規則( )
17、風和日麗( ) 18、激動不已( ) 19、禁止吸煙( ) 20、辛勤耕耘( )
21、巍峨挺立( ) 22、不斷發生( ) 23、氣氛熱烈( ) 24、繼往開來( )

(二)、下列各組短語分別以哪組類型短語為主,其中不同的短語各是哪個,屬於什麼類型短語。

1、A、祖國萬歲 B、品質優良 C、天氣晴和 D、思想品質 E、成績好
2、A、看了兩眼 B、打掃教室 C、洗得干凈 D、熱了起來 E、扔出去
3、A、十分偉大 B、我的書包 C、小聲地說 D、追殲敵人 E、很熱鬧
4、A、講解語法 B、講述清楚 C、種植玉米 D、製造火箭 E、聽故事
5、A、用圓珠筆(寫)B、對於我們 C、按照習慣 D、必然產生 E、被大雨(淋)
6、A、報紙雜志 B、調查研究 C、身體健康 D、嚴肅認真 E、讀和寫

(三)、比較判斷短語類型
經濟發展( ) 歷史悠久( ) 描寫景物( ) 市場繁榮( )
發展經濟( ) 悠久歷史( ) 景物描寫( ) 市場的繁榮( )
表達見解( ) 我的弟弟( ) 我國文學( ) 小說散文( )
表達的見解( ) 我和弟弟( ) 我國的文學( ) 小說和散文( )

三 劃分句子成分練習
1、魯班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築工匠。
2、那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還十分落後。
3、魯班接受了一項大的建築工程任務。
4、魯班從中得到啟發。
5、蔡倫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裡。
練習:1、他非常誠懇的徵求大家的意見。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榮的景象。
4、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賓士。
5、在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過著樸素的生活。
6、峰巒剛剛從黑夜中顯露出一片灰濛蒙的輪廓。
7、淡淡的朝陽剛把樹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從臉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蹌蹌地從外地趕回久別的家鄉。
10、我們村裡的農民往凍土上鋪了一層麥秸。

語 文 語 法 知 識(二)
~句子成分劃分口訣~
(一) 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主幹成分主謂賓,枝葉成分定狀補。
定語必在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後補。
(二) 看全句、抓中心,縮句先找主謂賓。 主幹原句有歧義,恰當帶上狀補定。
謂語前有狀形容,定語修飾主和賓。 「的」「地」「得」要分清, 定狀補、它標明。

復 句 復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相關,結構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組成。分句是結構上類似的單句而沒有完整句調的語法單位。復句中的各個分句之間一般有停頓,書面上用逗號,分號或冒號表示;復句前後有隔離性語音停頓,書面上用句號或問號,嘆號表示

復句組合方式

根據復句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為兩大類:
⒈ 由單句直接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老師走進教室,來到講台前,認真地講起課來。
這樣的復句靠分句間的語序來聯系,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要根據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⒉藉助虛片語合成的,如:
我們不僅要專心聽講,還要多動腦筋。
只要堅持鍛煉身體,就能增強體質。
這種復句,分句之間的聯系靠虛詞,而主要的虛詞是連詞和副詞,還有部分起關聯作用的短語,統稱關聯詞語。這類復句由於關聯詞語的作用,結構顯得嚴密。
分句之間邏輯關聯的較明確,我們應根據分句之間的語義和不同的邏輯關系,正確選用關聯詞語,不能任意組合。

Ⅶ 語文的語法有哪些

語 文 語 法 知 識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
表示人的名稱, 如同志、作家、父親、主人、老李;
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 效率、品德、;
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春天、現在、立春、星期二、剛才;
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頤和園、商店、亞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稱:上、下、東、西、里、前、內(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
: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
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
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1、動作動詞:表動作、行為.如,走 看 說 進行 開始
2、心理活動動詞 如,想 愛 恨 怕 希望 喜歡 擔心
3、使令動詞:表指使、命令或請求.如,使 叫 讓 派 請求禁止
4、能願動詞(助動詞)如,能 會 可以 願 肯 敢 要 應應該(跟動詞、形容詞等組成能願短語.如,能夠解決 )
5、趨向動詞 如,來去 上 進 出 回 過 開 上來 起來
6、判斷動詞: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當的 「為」等
動詞的語法特點:
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
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
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
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
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
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質的:紅、甜、干凈、清楚、漂亮、結實;
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雪白,滾燙,亮晶晶,淚漣漣;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
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
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
表概數:幾、許多;
表序數:第一、老三;
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
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
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
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
1. 人稱代詞包括三種代詞:
第一人稱:我、我們、咱、咱們;
第二人稱:你、你們、您、您們;
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別人、大家
2. .疑問代詞是表示疑問點的,如:誰、什麼、哪裡、多少.
3. .指示代詞包括近指的"這",遠指的"那",以及由它們構成的合成指示代詞,如:這里、那邊、這陣子、那會兒
代詞的語法特點:
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
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
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
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
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單、共、光、盡、凈、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齊、一概、一味、統統、總共、僅僅、惟獨等;
表示語氣: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卻、、就、幸虧、難道、何嘗、偏偏、索性、簡直、反正、多虧、也許、大約、好在、敢情;
表示否定:不、沒、沒有、別;
表示時間:剛、恰好、正、將、老(是)、總(是)、早就、已經、正在、立刻、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遠、從來、偶爾、隨時、忽然;
表示程度:很、極、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極其、比較、相當、稍微、略微、多麼;
表示情勢:彷彿、漸漸、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幾乎、逐漸、逐步、猛然、依然、仍然、當然、毅然、果然、差點兒.
副詞的語法特點:
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
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
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
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
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
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
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1.表時間:在 於 自自從 從 當 由 趁 隨著 到
2、表處所:從 打 朝 向 在 沿著 順著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對象、范圍: 對於 和 跟同 與 替 將 把 關於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據 以 憑 本著 用
6、表目的、原因:為 為了 為著 因 由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
助詞可分三類:
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
結構助詞:的、得;
動態助詞:著、了、過;
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
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
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
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
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
特點:
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
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
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
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
基本結構:
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
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
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
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
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
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
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
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
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
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
特點:
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
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
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
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
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
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
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3、單句:
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狀語六種
主語:是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
謂語:是對句子的主語作陳述的成分,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
賓語:是謂語動詞的支配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果、處所、工具等.
補語:是謂語動詞的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處所、數量、時間等.
定語:是句子中名詞中心語前頭的修飾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質、狀態,或限定事物的領屬、質量、數量等.
狀語:是句子中動詞或形容詞中心語前頭的修飾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狀態、時間、處所或形狀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為:
定語(修飾主語)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定語(修飾賓語)賓語
(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幹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
(4)、句子主幹: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後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幹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幹中;碰到中心語是並列短語時,要把整個並列結構摘出來.
劃分句子成分:
(一)知識要點
1什麼是句子
句子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並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運用單位.根據用途和語氣,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結構可分為單句和復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單句,要給它劃分成分.
2. 句子成分的名稱及符號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定語 ( ) 狀語 [ ] 補語 <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 定語、狀語、補語.
② 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①.寫人 格式:「誰」 + 「干 什麼」
(主語) (謂語)(賓語)
例: 楊亞 ‖ 寫 字
主 謂 賓
注意:處理復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幹.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 謂 賓
②.寫物
格式:「什麼事」或「什麼物」+「怎麼樣」
( 主 語 ) (謂語、賓語)
例: 貓 ‖捉魚 主謂賓
例:一隻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謂 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 他 ‖ 是學生 主謂 賓
(2).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幹(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
例: 畫眉 唱 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
①.(兩只美麗的)畫眉
「兩只美麗」是 「畫眉」——主語中心語的修飾部分,叫「定語」.
②.[高興]地唱
謂語中心語「唱」前邊的修飾、限製成分——「高興」為「狀語」.
③.(一首)歌
賓語中心語「歌」前的修飾、限制部分——「一首」為「定語」.
④.歌唱得<好>
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唱」,並放在它後面的部分——「好」為「補語」.
4.劃分句子的口訣:
(1)句子成分要劃對, (2)縱觀全局找主謂. 3)主前定狀謂後補,
(4)謂前只有狀地位.(5)「的」定「地」狀「得」後補,6)賓語只受謂支配.

Ⅷ 語文 語法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知識概述: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主語和謂語:主語是句子里被陳述的對象,謂語是用來陳述主語的在一般情況下,主語在前,謂語在後
(1) 大夥都散了(《分馬》)
(2)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並不出眾(《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記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大自然的語言》)
(5)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築立面,組成了一幅庄嚴絢麗的畫圖(《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這幾句的主語是 "大夥""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記的"" 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 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築立面",這幾句的謂語是"都散了"" 並不出眾"" 是他的背影" 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 組成了一幅庄嚴絢麗的畫圖"
把中心詞看成是主語和謂語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張簡陋的大竹床上鋪著厚厚的稻草(《驛路梨花》)
(7)其實這種縮微技術早在十九世紀普法戰爭時候就使用過了(《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館》)
可以認為"竹床""技術"是主語,可以認為"鋪""使用"是謂語
賓語和補語:賓語往往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並且總是處在動詞的後頭補語是動詞形容詞後面的補充成分如:
(1)橋腳上站在一個人,卻是我們母親(魯迅《社戲》)
(2)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蕭隊長說過:先進的要帶落後的(《分馬》)
(4)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紀念白求恩》)
字下有線的全是賓語還有一種賓語叫做"雙賓語",如:
(5)現在人們叫它 故宮( 《故宮博物院》)
(6)我給她 一本書
"它""她"是近賓語(間接賓語),"故宮""一本書"是遠賓語(直接賓語)
(7)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 《荔枝蜜》)
(8)我獨自一人游盪< 在田野里 >(《挖薺菜》)
(9)從化的荔枝樹多得< 像一片碧綠的大海 >,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 忘記早晚 >,有時還趁著月色採花釀蜜( 《荔枝蜜》)
(10)我那時真是聰明< 過分 >( 《背影》)
(11)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 好幾回>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尖括弧里的全是補語,都補充說明了前面的動詞、形容詞
定語和狀語:定語是名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狀語是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
(1)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背影》)
(2)可我,總還是懷念那(長在野地里)的薺菜,就像懷念(那些與自己共過患難的老朋友)一樣(《挖薺菜》)
(3)老遠就看見(鑲嵌在正門頂上)的國徽的閃閃金光(《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4)李四光[這一生中][還從來]沒有過一次[這樣]舒暢和快樂的談話( 《地質之光》)
(5)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說到這里,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沿著草坪旁用卵石鋪成的小徑] 走到"北海"跟前(蕭乾《棗核》)
圓括弧里的是定語,方括弧里的是狀語

語文語法知識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願(能願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彷彿、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3、單句:
(1)單句分類:按句子結構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語氣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2)單句的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幹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
(4)句子主幹: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後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幹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幹中;碰到中心語是並列短語時,要把整個並列結構摘出來
4、復句:復句是由兩個或幾個意義上相關、結構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組成的句子
(1)如何區分單、復句:①復句的分句間互不為成分,這是區分單、復句最重要的一點復句的分句之間結構上互不包含,就是說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沒有句子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這是復句的本質特徵,也是復句和單句的最根本的區別②不能看只有一個主語就斷定不是復句③凡是一個主語管幾個動詞,只要中間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停頓,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復句④有些關聯詞既可以用在復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單句中如:只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單句)
(2)復句的類型:主要有並列、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這幾種類型判斷復句關系,關聯詞很重要,有一個順口溜把難記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塊,請牢記
「不是」「而是」是並列,「不是」「就是」是選擇,
「尚且」「何況」是遞進,「盡管」配「還」是轉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設,
「無論」「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講條件
(3)二重復句:結構上有兩個層次的復句組成主要有三種情況:單句復句、復句單句、復句復句劃分步驟:先看有幾個分句,著鍵是看有幾個主謂結構;找准句子的第一層(找的方法:①找統領全句的關聯詞語看關聯詞統領的范圍,看關聯詞覆蓋到哪兒②從分句間的松緊關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層③復句中有分號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層)總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單句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殘缺:句子缺少了應該具備的成分,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就成了一種結構不完整的病句常見的成分殘缺通常有主語殘缺、定語中心語中心語殘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當:主語和謂語的搭配,要注意謂語能不能正確的陳述主語;動詞和賓語的搭配,要注意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能否支配賓語表示的事物;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要注意對中心語的修飾是否合適
(3)語序不合理:漢語的各種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較固定的,如主語在謂語前頭,賓語、補語在動詞、形容詞後頭,定語、狀語在中心語前頭,幾個遞加的定語、狀語也有一定的排列順序
(4)句式雜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達只能使用一種句式把兩種說法,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往往會造成結構上的混亂
(5)前後表達不一致:在表達上不合情理,前後矛盾或前後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後矛盾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詞前後矛盾,同一句內使用了兩個含義相反的詞語另一種是前後情況的表達,互相矛盾
(6)其他情況:指代不明、誤用詞類、重復羅嗦、濫用否定詞、用詞不當
6、修辭:
(1)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反問
(2)句式的變換和選擇: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陳述句是告訴別人一件事;疑問句是詢問別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或不做什麼的句子;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強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轉換: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轉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換句式轉換應注意的問題:A、句式變換,只是換一種說法,換一種句式,不改變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變否定句,一種方法是找反義詞加「不」,還可以變雙重否定句
高中語文古文語法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於」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23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 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⑵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24 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25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語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2)承後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如:「今以鍾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主語:一個句子的發生動作的主體
謂語:一般是動詞充當
賓語;表示動作發生的對象
舉個例子:我吃飯
我是主語 吃是謂語 飯是賓語
定語:一般是形容詞充當 修飾主語和賓語
狀語:表時間、地點、狀態、方位等等的限制補充的成分
補語:補充說明賓語的(好象是吧 記不清了)
舉個例子: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我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是狀語,我是主語,吃是謂語,一頓豐盛的是定語,晚餐作賓語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們現在說的話有什麼不同,在判斷是定語後置還是賓語前置或是介詞短語後置.
舉個例子:「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講是「鄒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鄒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賓語提前了,所以叫賓語前置,屬於倒裝句的一種
「蚓無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講是「蚯蚓沒有爪子牙齒的鋒利」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牙齒」所以是把定語放後面了 屬於定語後置,也是倒裝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按字面意思講是「著就是戰勝別國在朝廷上」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這就是在朝廷上戰勝別國」所以古語里是把介詞短語也就是狀語放在後面了,所以叫介詞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也是倒裝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斷句,表示對某一對象作出性質、身份、狀態上的判斷所以上句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人,表職能,所以是判斷句
「晉軍函陵」
按字面意思講是「晉國軍隊駐扎函陵(地名)」 實際上應該是「……駐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詞「在」 所以是省略句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Ⅸ 語文的語法

語文語法知識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父親、主人、老李;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效率、品德、;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春天、現在、立春、星期二、剛才;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頤和園、商店、亞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稱:上、下、東、西、里、前、內(簡稱方位詞)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1、動作動詞:表動作、行為.如,走看說進行開始2、心理活動動詞如,想愛恨怕希望喜歡擔心3、使令動詞:表指使、命令或請求.如,使叫讓派請求禁止4、能願動詞(助動詞)如,能會可以願肯敢要應應該(跟動詞、形容詞等組成能願短語.如,能夠解決)5、趨向動詞如,來去上進出回過開上來起來6、判斷動詞: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當的「為」等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質的:紅、甜、干凈、清楚、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雪白,滾燙,亮晶晶,淚漣漣;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1.人稱代詞包括三種代詞:第一人稱:我、我們、咱、咱們;第二人稱:你、你們、您、您們;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別人、大家2..疑問代詞是表示疑問點的,如:誰、什麼、哪裡、多少.3..指示代詞包括近指的"這",遠指的"那",以及由它們構成的合成指示代詞,如:這里、那邊、這陣子、那會兒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表示範圍:都、全、單、共、光、盡、凈、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齊、一概、一味、統統、總共、僅僅、惟獨等;表示語氣: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卻、、就、幸虧、難道、何嘗、偏偏、索性、簡直、反正、多虧、也許、大約、好在、敢情;表示否定:不、沒、沒有、別;表示時間:剛、恰好、正、將、老(是)、總(是)、早就、已經、正在、立刻、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遠、從來、偶爾、隨時、忽然;表示程度:很、極、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極其、比較、相當、稍微、略微、多麼;表示情勢:彷彿、漸漸、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幾乎、逐漸、逐步、猛然、依然、仍然、當然、毅然、果然、差點兒.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雖然但是.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1.表時間:在於自自從從當由趁隨著到2、表處所:從打朝向在沿著順著3、表排除:除除了4、表對象、范圍:對於和跟同與替將把關於被5、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據以憑本著用6、表目的、原因:為為了為著因由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自、從、以、當、為、按照,由於、對於、為了、到和、跟、把、比、在、關於除了、同、對、向、往、朝……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2)、詞類的辨別: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3、單句: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狀語六種主語:是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謂語:是對句子的主語作陳述的成分,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賓語:是謂語動詞的支配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果、處所、工具等.補語:是謂語動詞的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處所、數量、時間等.定語:是句子中名詞中心語前頭的修飾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質、狀態,或限定事物的領屬、質量、數量等.狀語:是句子中動詞或形容詞中心語前頭的修飾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狀態、時間、處所或形狀的程度等.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為:定語(修飾主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修飾賓語)賓語(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幹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4)、句子主幹: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後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幹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幹中;碰到中心語是並列短語時,要把整個並列結構摘出來.劃分句子成分:(一)知識要點1什麼是句子句子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並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運用單位.根據用途和語氣,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結構可分為單句和復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單句,要給它劃分成分.2.句子成分的名稱及符號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符號: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補充成分是:定語、狀語、補語.②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①.寫人格式:「誰」+「干什麼」(主語)(謂語)(賓語)例:楊亞‖寫字主謂賓注意:處理復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幹.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主謂賓②.寫物格式:「什麼事」或「什麼物」+「怎麼樣」(主語)(謂語、賓語)例:貓‖捉魚主謂賓例:一隻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主謂賓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例如:他‖是學生主謂賓(2).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幹(定語、狀語、補語)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例:畫眉唱歌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原句是「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①.(兩只美麗的)畫眉「兩只美麗」是「畫眉」——主語中心語的修飾部分,叫「定語」.②.[高興]地唱謂語中心語「唱」前邊的修飾、限製成分——「高興」為「狀語」.③.(一首)歌賓語中心語「歌」前的修飾、限制部分——「一首」為「定語」.④.歌唱得<好>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唱」,並放在它後面的部分——「好」為「補語」.4.劃分句子的口訣:(1)句子成分要劃對,(2)縱觀全局找主謂.3)主前定狀謂後補,(4)謂前只有狀地位.(5)「的」定「地」狀「得」後補,6)賓語只受謂支配.

Ⅹ 語文里的語法結構有哪些

1、賓語前置:古代漢語的賓語在某些特定的語法條件下要置於動詞之前,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

2、主謂倒置: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3、謂語前置:古代漢語的一些句子,謂語在主語之前,稱之為謂語前置。有兩種句子里謂語前置的現象比較多見。

4、狀語後置: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5、主語的省略:在復句中第一分句出現了主語,如果後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分句相同,那麼後幾個分句的主語就可以省略。

熱點內容
美術七彩蛋 發布:2025-08-29 03:12:37 瀏覽:570
迪拜中文老師 發布:2025-08-29 03:07:33 瀏覽:904
大學計劃英語 發布:2025-08-29 02:06:54 瀏覽:42
小學一對一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9 01:18:40 瀏覽:622
師德師風考核辦法 發布:2025-08-29 00:53:23 瀏覽:902
數學教學器材 發布:2025-08-28 18:48:47 瀏覽:202
河北的歷史 發布:2025-08-28 18:22:54 瀏覽:19
教師的總結 發布:2025-08-28 16:37:59 瀏覽:28
西藏的地理位置 發布:2025-08-28 16:16:51 瀏覽:47
中國建築歷史 發布:2025-08-28 11:43:53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