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新教材
一、出版社不同。
1、語文版是由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出版社等專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屬中小學教科書教材。
2、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
二、出版教材科目不同
1、山東教育出版社建社以來,先後出版了100多種教材,目前正在開發多個門類的新課標教材。
2、初步構建了新課標教材框架,完善了五四學制教材和地方教材體系,新課標小學《英語》、初中《化學》、高中《地理》已通過教育部審查並已在全國6個省試驗推廣。
3、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
4、人教課標版是2001年後課程改革後的新教材,涵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
三、要求不同:
部編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還是「一綱多本」,小學有12種版本,初中有8種版本。「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
『貳』 初中語文新課標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初中語文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標中對初中生(7~9年級)語文方面應具備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
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
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
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
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
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12.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語言上的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
15.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三)寫作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
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准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並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初中語文新課標解讀
學科特點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源於語文的交際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於語文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工具性著重指明學生「應學什麼、怎麼學」,人文性則重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長時間使用,甚至影響事業、家庭的重工業。
課程理念
1.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語文素養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識字寫字、閱讀、作文和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善於運用語文的能力。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學習主要不是靠傳授知識、揭示規律,而是靠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語文教學要重聽說讀寫整合、重實踐、重積累、重熏陶,在反復實踐中,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學生語文素養能力形成一般是在初中階段定型的,閱讀速度高低就是最明顯的體現。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舊比較
1.語文性質功用的回歸:由注重思想性、工具性而弱化思想性,強調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2.語文教學觀念的轉變:由內容分析本位而重視語感積累。語文老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必須落實語言素養訓練方面的目標,這是保證語文課上出語文味的關鍵。在教學中要擺正篇章分析與學生感悟的關系,還是要講精彩講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當成幫助學生領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堅決反對對課文作瑣碎的、微言大義的分析。整體感悟絕不等於主題先行,主題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問題,因為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邏輯關系中應處理好演繹和歸納的關系。根據思維發展的規律來看,歸納教學優於演繹式教學,我們可以試想:中心意圖都明確了,再分析不是浪費時間嘛。
3.語文教學重心的轉移:由強調接受信息而較為強調搜集、篩選、整合、處理和生發(生發要多反思,找教材的毛病)信息。由知識中心論而重視語文歷練實踐。
4.學習方式的倡導:由被動接受而自主、合作、探究。簡單概括就是「對話(討論)」。
5.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激活:由課堂中心而接近社會生活。新教材的選文較接近學生年齡和生活實際,可供選擇學習的篇目多了。師生能夠自主地參與課程的開發,把「學什麼」的權利交給學生;學校和教師應有自主選擇教材的權利;教師應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自主性;學生與課程文本應是一種互動的關系,而不是被動接受「別人已經編定的課本」。語文教師應把自己置於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地位,應成為平等對話的引導者。教學內容應吸收學生的經驗,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求知慾、探究欲。教師不應把整個教學過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繹,而應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既定的教案。
對話意識已深入教師內心,但不能狹義地理解為師生或生生間的討論,課堂教學不能僅僅著眼於怎麼教,僅僅關注教法的探索還是形式的,更多的是要關注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的重構。
6.新比舊更強調語文要在交際中、活動中、情境中、探究中的開竅學習。
7.新比舊更強調聆聽、口語表達與交際寫作。
8.以往側重從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上提出教學要求,新課標對三維、學習習慣明確、系統地提出了學習目標。
9.提出了「語文綜合性學習」,更實用、實際。個人觀點,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多用於搜集積累、習慣養成、課外延伸、激發興趣,不宜於公開課。
『叄』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
R
『肆』 新課標下怎樣使用初中語文新教材
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新教材雖然版本的內容與之前有所改變,但學習的方法還是一樣,該記的得記,該背的得背,課堂上認真聽課,做好筆記,就一定能學好初中語文!
『伍』 急求:語文版初中語文新教材詞語集錦
語教版初中語文四字詞語積累
七年級上冊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無味
風花雪雨
無病而呻
出奇制勝
六神無主
煞費苦心
俗不可耐
心血來潮
言簡意賅
刮目相看
盛氣凌人
趾高氣揚
微不足道
乳臭未乾
猝不及防
萍水相逢
怨天尤人
望洋興嘆
樂以教和
苦心孤詣
恍然大悟
為富不仁
節衣縮食
任勞任怨
名正言順
嶄露頭角
銷聲匿跡
寥寥無幾
含辛茹苦
汗馬功勞
風塵僕僕
呼朋引伴
名副其實
頭暈目眩
笑容可掬
旁若無人
喜不自勝
天造地設
滔滔不絕
力倦神疲
稜角分明
寥寥可數
干凈利落
孔武有力
五顏六色
興致勃勃
無窮無盡
心有餘悸
司空見慣
引人入勝
(七年級下冊)
爭妍斗艷
忍俊不禁
融融泄泄
左顧右盼
三眼一板
躡手躡腳
不勝其煩
空空如也
無可言喻
優哉游哉
束手無策
無濟於事
絡繹不絕
克勤克儉
引經據典
怒不可遏
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青黃不接
相提並論
無地自容
輕舉妄動
涓涓細流
不解之緣
愛不釋手
怡然自得
井然有序
躍躍欲試
如醉如痴
雄心勃勃
流連忘返
豁然開朗
踽踽獨行
花團錦簇
水泄不通
高瞻遠矚
養尊處優
津津有味
翩翩起舞
樂不可支
孤苦伶仃
家喻戶曉
奼紫嫣紅
一瀉千里
因地制宜
重巒疊嶂
別具匠心
小巧玲瓏
水漲船高
首屈一指
措手不及
鞭長莫及
我行我素
先發制人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招搖過市
八年級上冊
懸崖絕避
古褐蒼蒼
如訴如泣
瞬息萬變
稍縱即逝
潸然淚下
娓娓動聽
膾炙人口
得天獨厚
世外桃源
虛無縹緲
毅然決然
風風火火
分道揚鑣
柳暗花明
超塵脫凡
橫空出世
容光煥發
風度翩翩
大相徑庭
矢志不移
夜不能寐
劫後餘生
功成名就
江河日下
拈輕怕重
冷冷清清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見異思遷
弄巧成拙
適得其反
以訛傳訛
約定俗成
一勞永逸
頭頭是道
不假思索
如釋重負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悲天憫人
小心翼翼
循規蹈矩
不言而喻
首當其沖
茅塞頓開
泰然處之
慷慨激昂
老態龍鍾
了如指掌
咄咄逼人
無動於衷
鬼使神差
萬紫千紅
刀耕火種
濫砍濫伐
意味深長
危言聳聽
不言而喻
生死存亡
與日具增
按部就班
歸根到底
八年級下冊
觸目傷懷
不能自已
唾手可得
立錐之地
背鄉離井
懵懵懂懂
寄人籬下
俯拾皆是
呆若木雞
喋喋不休
文質彬彬
頑固不化
無所事事
安分守已
尋歡作樂
肆無忌憚
造謠生事
雞犬不寧
南腔北調
生吞活剝
精兵簡政
袖手旁觀
不知所措
駭人聽聞
義憤填膺
安之若素
心急如焚
搖搖欲墜
呱呱墜地
幸災樂禍
舉世聞名
步履蹣跚
毛骨悚然
令人發指
凶神惡煞
慘絕人寰
人海茫茫
人事滄桑
截然不同
高山仰止
千古絕唱
鴻篇巨制
扣人心弦
疲憊不堪
惟命是從
鴉雀無聲
孤注一擲
優柔寡斷
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