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六年級數學與生活

六年級數學與生活

發布時間: 2021-07-24 04:28:36

Ⅰ 六年級「我的數學與生活」研究論文

數 學 研 究 報 告

xx小學 x(x)班 xxx

一、研究時間: xxxx xx xx

二、研究目的:

1、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自行車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三、研究對象:

自行車、主動輪、被動輪。

四、研究過程:

一、與主動輪和被動輪齒的個數多少的關系

1、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用100個扣長的鏈條、40個齒的主動輪、10個齒的被動輪,主動輪轉一圈,被動輪跟隨主動輪轉4圈。

2、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用100個扣長的鏈條、60個齒的主動輪、10個齒的被動輪,主動輪轉一圈,被動輪跟隨主動輪轉6圈。

3、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用100個扣長的鏈條、80個齒的主動輪、10個齒的被動輪,主動輪轉一圈,被動輪跟隨主動輪轉8圈。

4、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用100個扣長的鏈條、80個齒的主動輪、8個齒的被動輪,主動輪轉一圈,被動輪跟隨主動輪轉10圈。

從以上研究過程可知:自行車的快慢與主動輪和被動輪齒的個數多少有關,被動輪的齒數越少,主動輪的齒數越多,自行車的速度就越快;反之,被動輪的齒數越多,主動輪的齒數越少自行車的速度就越慢。

五、研究結論:

自行車的速度不在於鏈條的長短,取決於主動輪與被動輪的齒數的多少。

也許有用

Ⅱ 生活中的數學 作文 六年級

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數學,比如買菜的幾斤幾兩、日歷上的幾年幾月幾日,還有一些數學的等式都與數學有關。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幾題數學題吧!

早上起床,當我們睜開朦朦朧朧的雙眼,第一眼就向鬧鍾看去,鬧鍾上的數字,就是生活中的數學。因為我們一天的時間是時針轉24圈、分針轉1440圈、秒針轉86400圈得來的。那24×30=一個月,一個月×12=一年,這就是時間的數學。

平時,我們都要去的菜市場里也離不開數學。星期天,媽媽帶我去買菜,在一個賣白菜的攤子前,媽媽和賣白菜的人討價還價起來,最後,以一斤八角錢的價格買三斤,送一斤的口頭協議買了三斤大白菜。媽媽問我:「我這樣買菜,每斤便宜了多少錢?」我想了想,對媽媽說:「便宜兩角。」若得賣菜阿姨直誇我。回到家裡,媽媽問我:「你是怎麼算的?」我笑了笑說:「我先算3斤大白菜×0。8元=2元4角,再算買3斤送1斤=4斤,然後再算2元4角÷4斤=6角,那8角-6角不就等於2角了嗎!」這就是生活中的單價×數量=總價。

我平時都要跟著媽媽乘公共汽車去新華書店,公交車一分鍾行駛一千米,大約二十分鍾就到了。媽媽問我:「我們家離新華書店距離大約有多少千米呀?」我一邊用手指比劃著一邊對媽媽說:「大約二十千米。」這就是生活中的速度×時間=路程。

「勤動腦+勤動手=成功」這是我通過實際生活所悟出的道理,也是我一般的解題順序。我總要先讀懂題目,掌握其中的關系,列出算式,一步步地解答。有時,還要通過畫圖的方式,來理解題目。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奇妙的數學,在等著我們去尋找、去發現

Ⅲ 小學六年級數學與生活小論文(600字以上)

我在家裡用紙筒做了一個「籃筐」,用小時候玩的小球作為籃球來
打籃球。 一天,我在投籃,球落下後滾到了床底下,在用竹竿把它勾出來時,我還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收獲:一個彈球。它幾乎只有「籃球」的十分之一大。用小球投久了,不免覺得乏味,便突發奇想用那彈球來投,意外的,那似乎非常容易投進,雖然剛開始時很不容易進球,但隨著投的次數增加,投進的幾率比原來大多了,甚至超過了投小球的准確率,幾乎百發百中。這絕不是運氣,更不是碰巧,也不是我的水平突飛猛進了。 那是為什麼呢?
於是我開始思考:彈球的質量比小球重多了,因此扔相同距離所需的力也較扔小球時增大不少。而以前扔小球居多,習慣上所用的力也不同,因此,這不是習慣或熟能生巧造成的,准確率的提高跟球的質量無關。而「籃筐」未變,故只可能是人或球的問題,而我方才沒有那麼高的進球率,故是球的問題。而進球率越來越高應該是漸漸習慣了投彈球時所用的力了。那麼應該就是球體積的大小的改變造成的。
於是我便開始驗證了。用尺子測量出「籃筐」的上截面直徑約為25厘米,小球的直徑約為10厘米,而彈球的直徑約為5厘米。因此,
「籃筐」的上截面的面積約為:25* 25/2/2*3.14=490.625平方厘米,小球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約為:10*10/2/2*3.14=78.5平方厘米,

彈球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約為:5*5/2/2*3.14=19.625平方厘米。
而若要進球,則球的重心應偏向籃筐,及至少有一半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在籃筐內,而彈球的一半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小於小球的一半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故彈球進球的幾率大於小球進球的幾率,且應為小球進球的幾率的4倍。
通過計算我搞清了這個小問題,可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這是一篇小學生在玩球時的發現,而他用彈球往球藍里投球得到了收獲,這就是一個彈球,改用彈球來投結果,似乎非常容易投進,隨著次數的增加,投進的幾率比原來大多了,甚至超過了投小球的准確率,幾乎百發百中,於是小作者就想探個究境,結果通過計算小作者明白了,這是球的重心偏向籃筐,及至少有一半的最大的橫截面的面積在籃筐內,而彈球的一半的橫截面的面積小於小球的一半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所以彈球的幾率大於小球的幾倍,所以容易進。
通過這個事例,我明白了教學生學數學就要教給學生數學要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了就要會用,因為數學無處不在,只有這樣,數學才不會乏味,學生才願意學數學,學生才有興趣學數學,數學才能真正地為社會服務,為人類造福。

望採納

Ⅳ 六年級生活數學小論文500字以上!!!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趨向於經濟化,合理化.但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呢?

在數學活動組里,我就遇到了這樣一道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某報紙上報道了兩則廣告,甲商廈實行有獎銷售:特等獎 10000元 1名,一等獎1000元 2名,二等獎100元10名,三等獎5元200名,乙商廈則實行九五折優惠銷售。請你想一想;哪一種銷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廈提供給銷費者的實惠大?

面對問題我們並不能一目瞭然。於是我們首先作了一個隨機調查。把全組的16名學員作為調查對象,其中8人願意去甲家,6人喜歡去乙家,還有兩人則認為去兩家都可以。調查結果表明:甲商廈的銷售方式更吸引人,但事實是否如此呢?

在實際問題中,甲商厚每組設獎銷售的營業額和參加抽獎的人數都沒有限制。所以我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有幾種答案。

一、苦甲商廈確定每組設獎,當參加人數較少時,少於213(1十2+10+200=213人)人,人們會認為獲獎機率較大,則甲商廈的銷售方式更吸引顧客。

二、若甲商廈的每組營業額較多時,它給顧客的優惠幅度就相應的小。因為甲商廈提供的優惠金額是固定的,共 14000元(10000+ 2000+ 1000+1000=14000)。假設兩商廈提供的優惠都是14000元,則可求乙商廈的營業額為 280000元( 14000 ÷ 5%=280000)。

所以由此可得:

(l)當兩商廈的營業額都為280000元時,兩家商廈所提供的優惠同樣多。

(2)當兩商廈的營業額都不足 280000元時,乙商廈的優惠則小於 14000元,所以這時甲商廈提供的優惠仍是 14000元,優惠較大。

(3)當兩家的營業額都超過280000元時,乙商廈的優惠則大於14000元,而甲商廈的優惠仍保持14000元時,乙商廈所提供的實惠大。

像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有兩家液化氣站,已知每瓶液化氣的質和量相同,開始定的價也相同。為了爭取更多的用戶,兩站分別推出優惠政策。甲站的辦法是實行七五折錯售,乙站的辦法是對客戶自第二次換氣以後以7折銷售。兩站的優惠期限都是一年。你作為用戶,應該選哪家好?

這個問題與前面的問題有很大相同之處。只要通過你所需要的罐數來分析討論,這樣,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了。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買與賣,存款與保險,股票與債券,……都已進入我們的生活.同時與這一系列經濟活動相關的數學,利比和比例,利息與利率,統計與概率。運籌與優化,以及系統分析和決策,都將成為數學課程中的「座上客」。

作為跨世紀的學生,我們不僅要學會數學知識,而且要會應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

Ⅳ 「生活與數學」六年級,怎麼寫

不是還可以進行專項研究嗎
我寫的就是怎麼找圓心
很簡單的
加油哦(*^__^*)

Ⅵ 六年級生活中的數學題及答案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共同開了一家麥當勞店,他們晚上一起計算當天的營業額,發現賬面上多出32.13元錢,後來發現是一筆錢的小數點點錯了一位,原來這筆錢是( )

※王老師給學生買了72支鋼筆,共用去□67.9△元,其中□和△外的數學已記不表了,請幫助老師算一算。每支鋼筆多少錢?

※笑笑喝一瓶果汁,分四次喝完。第一次喝了一瓶果汁的六分之一,然後加滿水;第二次喝了一瓶的三分之一,然後再加滿水,第三次喝了半瓶,又加滿水;第四次一飲而盡,笑笑喝的果汁是( ),喝的水是( )。

※某小學為每個學生編號,設定號碼未尾為1表示男生,為2表示女生。如9652表示「96年入學,在四年級一班,025號同學,該同學是女生」。那麼,01110101表示的學生是( )年入學,在( )年級( )班,學號是( )的一名( )同學。假若你是六年級三班的36號同學,請用以上方法編出自己的學號。

※某地區小靈通行動電話的交費方式有以下兩種:(1)免交月租費。通話每分鍾0.25元,每月基本消費15元;(2)交月租費,每月交月租費18元,通話每分鍾0.1元。請算一下,每月通話時間為100分鍾和200分鍾,選擇那種方式比較劃算?如果你爸爸也有小靈通,你認為他用那種方式交費比較好?為什麼?

※某城市自來水收費是這樣規定的:每戶每月用水15噸(含15噸)按0.9元一噸收費,超過15噸的,其超出部分按3元一噸收費。某戶四月份用水21噸,應交多少元水費?

※一次,甲、乙、丙三位朋友合乘一輛計程車出去辦事,出發時三人商量好,車費由三人合理分攤。早在行到6千米的地方下車,乙在行到12千米的地方下車,丙一直行到18千米的地方下車,並付了36元的車費,請問他們三人各應承擔多少車費才比較合理?

※一農婦提著一藍子雞蛋去賣,第一次賣掉了全部雞蛋的一半又多半個,第二次賣掉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個,第三次賣掉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個,最後籃子里還剩一個雞蛋,問:農婦原來有多少個雞蛋?

※某食品店有5箱餅干,如果從每個箱子里取出15千克,那麼5個箱子里剩下的餅干正好是原來的兩箱餅干,原來每個箱子里裝多少千克餅干?

※小亮和爸爸坐計程車去郊遊,10千米以內收費5元,超過10千米時,每千米收費0.3元,下車時小亮共交計程車費9.2元,求計程車行了多少千米?

※六(一)班52名同學去海洋館遊玩,中午時老師讓貝貝給大家買飲料。由於買的多,阿姨給以買一箱送一盒的優惠,共付了4箱的錢,正好每人一盒。你知道每箱飲料有多少盒嗎?

※某小學要買60個足球,現在有甲、乙、丙三個商店可以選擇,三個商店足球的價格都是25元,但各個商店的優惠辦法不同:

甲店:買10個足球免費贈送2個,不足10個不贈送;

乙店:每個足球優惠5元;

丙店:購物每滿200元,返還現金30元。

為了節省費用,希望小學應到哪個商店購買,為什麼?

※爆破員要爆破一座舊橋,根據爆破情況,安全距離是70米(人員要撤到70米以外),下面是已知的一些數據,人員速度是7米/秒,導火索的燃燒速度是10.3厘米/秒,請問這次爆破的導火索應多長才能確保安全?

※某中學圖書館購買了3種精裝本和5本平裝本《漢語詞典》,共用去27.8元。如果用一個精裝本調換兩本平裝本還得再付1元錢,精裝本詞典每本多少元?

※六年級有甲、乙、丙三個班,已知甲、乙兩班共有50人,乙、丙兩班共有70人,甲、丙兩班共有60人,問甲、乙、丙三個班各有多少人?

※小王用140元買了一件外衣,一頂帽子和一雙鞋。外衣的價錢比帽子貴90元,外衣和帽子一共比鞋貴120元,問一雙鞋垢價錢是多少元?

※甲、乙、丙三個共出27元合夥買了一批練習本,每人出了9元。由於乙和丙分別比甲多拿15本,國此,乙和丙每人都要給甲1.5元,問三人合夥買了多少本練習本?

※某小學組織325名師生去春遊,已知大客車限乘40人,每天每輛1000元,小客車限乘25人,每天每輛650元,問怎樣租車才合適?

※有兩則招聘啟事, A公司的工資採用年薪制,起薪為每年10000元,以後逐年增加,每年增加600元;而B公司採用半年薪制,起薪為每半年5000元,以後每半年增加200元,問那個公司的條件更優厚?

※A、B兩人要到沙漠中探險,他們每天向沙漠深處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攜帶一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準將部分食物存放於途中,問:其中一個人最遠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如果可以將部分食物存放於途中以備返回時取用呢?

※小強、小偉和小華三個人幫助李奶奶把裝有相同重量的兩個行李箱送到相距1.5千米處的車站,三人決定平均負擔運行李的任務,每人每次只能背一箱,問平均每人背多少千米?

※甲、乙、丙三個進行60米賽跑,當甲沖過終點時,比乙領先10米,比丙領先20米,假如每的速度不變,問當乙到過終點時,比丙領先多少米?

※李阿姨拿120元錢到市場上買肉,由於肉價降低了五分之一,所以,她買的肉比上次拿同樣的錢多買到5千克,問:原來的肉價是每千克多少元?

※電影票原價若干元,現在每張降價3元,觀眾增加了一半,收入也增加了五分之一,一張電影票原來是多少元?

※甲、乙兩人在銀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兩人分別取出自己的存款的40%,再從乙的存款中取出120元給甲,這時兩人存款數相等,乙原來存款多少元?
(我也不知道答案)

Ⅶ 生活有趣的數學現象和數學問題(六年級的)

下樓梯 :小丁和小明、小紅三個小朋友並排在有灰塵的樓梯上同時從頂上內向下走。小明一容步下2階,小紅一步下3階,小丁一步下4階,如樓頂和樓底均有所有三個人的腳印,那麼僅有一個人腳印的樓梯最少有幾級? 分析:因從頂上向下走,又都走到樓底,所以樓梯階數必須是三個人每步走的階數的公倍數。而2、3、4的最小公倍數是12,所以這個樓梯最少有12階。僅有一個人腳印的是第2、3、9、10階。因這些數僅含2、3、4中的一個因數。所以僅有一個人腳印的樓梯最少有4階。

Ⅷ 6年級數學與生活什麼深刻題材

主要體現數學在生活當中的應用

Ⅸ 六年級下冊數學生活與百分數的手抄報圖片

數學幽默笑話 

100分  

期末考試後,小亮回家說:「這回兩門考了100分。」爸爸媽媽聽後很高興。 小亮接著說:「是兩門加起來100分。」爸爸聽了揚手就要打,媽媽勸住說:「語文就算得了40分,算術總該60分吧,總還有一門及格嘛!」小亮委屈地說:「媽,不是那麼演算法!語文是10分,算術0分,加在一塊不正好是100分嗎?  

趣味數學題 

小機靈幾歲                       

有位叔叔問「小機靈」幾歲了,他說:「如果從我三年後年齡的2倍中減去我三年前年齡的2倍,就等於我現在的年齡?  

過橋 

今有a b c d 四人在晚上都要從橋的左邊到右邊。此橋一次最多隻能走兩人,而且只有一支手電筒,過橋是一定要用手電筒。四人過橋最快所需時間如下為:a、 2 分;b、 3 、分;c、 8 分;d 、10分。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請問如何的走法才能在 21 分 讓所有的人都過橋?  

《數學家小時候的故事》 

歐拉(1707~1783)        

歐拉瑞士數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拉從小著迷數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數學天才。他13歲便成為著名的巴塞爾大學的學生,16歲獲碩士學位,23歲就晉升為教授。1727年,他應邀去俄國聖彼得堡科學院工作。過度的勞累,致使他雙目失明。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工作 。歐拉具有驚人的記憶力。氫說,1771年聖彼德堡的一場大火,把他的大量藏書和手稿化為灰燼。他就憑著驚人的記憶,口授發表了論文400多篇、論著多部。歐拉這們18世紀數學巨星,在微積分、微分方程、幾何、數論、變分學等 領域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從而確定了他作為變分法的奠基人、復變函數先驅者的地位。同時,他還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他發表的科普讀物,在長達90年內不斷重印。歐拉是古往今來最多產的數學家,據說他留下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夠當時的聖彼得堡所有的印刷機同時忙上幾年。       

歐拉作為歷史上對數學貢獻最大的四位數學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阿基米德、牛頓、高斯),被譽為"數學界的莎士比亞"。 

數學名人名言 

數學是科學的皇後,而數論是數學的皇後。———高斯 

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它就充滿著生命力,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亡。———希爾伯特

拿破崙說:「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立的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和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  

邱成桐說:「現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後,有很多根本無法做實驗,在家用紙筆來算,這跟數學家想樣的差不了多遠,所以說數學在物理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

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馬克思

在數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我們怎麼知道什麼。——畢達哥拉斯

開心笑一笑: 

減法 

數學課上,教師對一位學生說:「你怎麼連減法都不會?例如,你家裡有十個蘋果,被你吃了四個,結果是多少呢?」 這個學生沮喪地說道:「結果是挨了十下屁股!

邏輯學的用處 

有個學生請教愛因斯坦邏輯學有什麼用。愛因斯坦問他:「兩個人從煙囪 里爬出去,一個滿臉煙灰,一個乾乾凈凈,你認為哪一個該去洗澡?」  「當然 是臟的那個。」學生說。 「不對。臟的那個看見對方乾乾凈凈,以為自己也不會臟, 哪裡會去洗澡? 」

腦筋急轉彎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店裡洗照片,照片洗好了,電腦姐姐向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

數學故事

韓信點兵 

我國漢代有位大將,名叫韓信。他每次集合部隊,只要求部下先後按l~3、1~5、1~7報數,然後再報告一下各隊每次報數的余數,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這種巧妙演算法,人們稱為鬼谷算,也叫隔牆算,或稱為韓信點兵,外國人還稱它為「中國剩餘定理」。到了明代,數學家程大位用詩歌概括了這一演算法,他寫道: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 七子團圓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這首詩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數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數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數乘上15,結果大於105就減去105的倍數,這樣就知道所求的數了。  比如,一籃雞蛋,三個三個地數餘1,五個五個地數餘2,七個七個地數餘3,籃子里有雞蛋一定是52個。算式是: 1×70+2×21+3×15=157 157-105=52(個)

Ⅹ 我是六年級的學生,求數學與生活的題材不要畫畫

有重疊的地方往往就有美。中國民族風俗很講究成雙結對,文學里也有「雙聲」、「疊韻」等說法。在號稱「人間天堂」的杭州,就有這樣兩副對聯。其中之一是: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另一處則見於孤山中山公園的一座方亭,橫匾題著「西湖天下景」五個大字,亭柱上懸掛一副楹聯:

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西湖的山山水水,處處明媚秀麗。這兩幅對聯寫出了人們對杭州與西湖山水的共同感受,讓人引起共鳴。不過對聯的疊字畢竟有限,我們能否把重疊之美推向無限?這就得藉助數學的力量了。出發點極其簡單:3×4=12。

接下去可以寫出第二式:33×34=1122。

重疊之美開始露頭了,我們可以接下去看看第三式、第四式:333×334=111222;3333×3334=11112222。

當然重疊之美不限於此,只要你多留意,將來能夠欣賞到更多的「數學之美」。

熱點內容
武當道教學院 發布:2025-08-27 17:31:23 瀏覽:744
女圍棋老師 發布:2025-08-27 16:48:45 瀏覽:218
精銳教育地理 發布:2025-08-27 14:01:34 瀏覽:591
回想起老師 發布:2025-08-27 13:56:33 瀏覽:183
中小學教師師德學習心得 發布:2025-08-27 11:00:22 瀏覽:95
教師評職稱個人總結 發布:2025-08-27 07:13:07 瀏覽:719
教育營銷信 發布:2025-08-27 06:19:46 瀏覽:634
英語輔導五年級 發布:2025-08-27 04:49:21 瀏覽:464
二年級下冊數學角 發布:2025-08-27 03:31:32 瀏覽:239
同英語 發布:2025-08-27 03:22:12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