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區分左右
Ⅰ 大班數學左右我知道說課稿
大班數學教案《區別左右》說課稿
一、說活動教材
區分左右是大班這學期所開展的有關空間方位感認知方面的內容。其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能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左右關系。《綱要》中所說:「幼兒園數學應以游戲為主要向導,孩子在游戲中得以不同的發展和提高。」於是我在活動中設計了多個小游戲,讓小朋友在游戲中輕松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為中心正確的判斷左右,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的制定應體現它的教育性、價值性和實際性,活動目標既是整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同時對活動也起著導向作用,因此,從滿足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的發展需要,我擬訂了以下目標:
1、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2、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准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三、說活動的重難點:發展幼兒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四、說活動准備:1、場地布置:在活動室的左右掛上一些東西;
2、藍綠帶子40條,課前綁在幼兒手上;
3、幼兒用書《數學》第十二頁、剪刀、膠水;
五、說活動過程:
環節一:區分左右手
我開始以謎語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想來考考你:「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幼兒回答後引出答案:手。師: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隻是左手,一隻是右手,那麼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現在你知道哪只左手哪只右手了嗎?我來考考你吧,看你能不能照我說的做)
1、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並做出動作。
如:請舉起右手並招招手、豎起大拇指、做把剪刀;請舉起左手握個拳頭、眨眨眼;(教師看幼兒是否舉對,糾正個別不對的)
2那我們的兩只手是左手幫我們事情做得多,還是右手做得多,請幼兒說說你的右手都會做什麼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麼做的嗎?
3、游戲:你說我做
-----游戲前,請幼兒將藍綠兩種不同顏色的帶子綁在手上。
-----教師發出指令,幼兒聽指令舉起左手或右手(如:請右手是藍帶子的小朋友舉手,請左手是綠帶子的小朋友舉手)
環節一的設計意圖:大班幼兒對左右有一定了解,但確了解不多,所以環節一中我從左右手入手,因為孩子知道右手會幫我們做很多事,如:寫字、畫畫、拿筷子、提東西等,對左右手的掌握概念會比較好,為下一環節認識身體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鋪墊。
環節二、區別左右腳
1、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麼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麼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
2、教師發出指令,幼兒聽指令完成相應動作。
如:請你抬起左腳,請你抬起右腳;(教師看幼兒是否舉隊,糾正個別不對的)進行數次後可提高難度,要求幼兒做出與指令相反的動作;(我說左腳,你抬有右腳)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並在游戲中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
環節三感知左邊、右邊
1、幼兒交流自己的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2、幼兒改變方位後再說說自己的兩邊各有什麼?
3、游戲:小熊搬家:完成幼兒用書12頁,請小朋友幫小熊把一些傢具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設計意圖: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准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從而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Ⅱ 大班數學:《誰的位置動了》教案
設計意圖《誰的位置動了》這節活動課,幼兒比較難理解,為了引導幼兒能夠清楚區分左和右,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我將本節活動課,設計成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活動目標】
1、區分左右關系。
2、發現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現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現以上兩者之間的差別。
【活動准備】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隻手拿剪刀?你用那隻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幹,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分左和右。
(二)、發現自身的左右1、啟發幼兒發現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後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隻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綠手鐲的那隻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三)、嘗試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四)、操作活動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塗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活動延伸】
讓幼兒區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Ⅲ 大班數學教案《左和右》怎樣寫課後評析
活動設計背景
近期本班幼兒對方向的變化特別感興趣,喜歡說一些方位詞等做一些相關的小動作,所以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認識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2、 幼兒能按要求判斷物體的左右。
3、 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認識以自身為中心的位置及順序。
活動准備
布娃娃一個,玩具汽車一輛,玩具電話一部,貼絨教具兔、貓、狗各一個,動物卡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過程1:活動導入——區分左手、右手
教師帶領幼兒做「木頭人」的游戲,老師念到舉起右手,幼兒就舉高自己與口令相對應的手。
過程2: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引導幼兒區分左右空間方位
·教師出示道具,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來區分誰在你的左邊,誰在你的右邊。
·延伸:請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我們的左邊除了有左手,還有什麼?幼兒思考回答(左腳、左肩、左耳等)
過程3:游戲—— 區分左右空間位置
·「找一找」。(鍛煉幼兒的應變能力等)
·「看一看」。讓幼兒用觀察的形式去區分左與右。
過程4:教材練習活動
·按照要求給圖中小朋友手中拿的花和葉子分別塗上相應的顏色。
·用線把不同顏色的蝴蝶按要求分別連到左右兩邊的盒子里。
拓展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左右一般干什麼事情,右手一般干什麼事情。
教學反思
1、 本次活動的氣氛熱烈,班上的孩子 很快就融入到活動中來了。
2、 師生的互動性還可以在加強一點。
3、 有小部分幼兒對「以自身為中心」來區分左右的概念還存在著有一點模糊,在下次的拓展活動中將結合幼兒自身的實例來開展活動。
4、 活動中幼兒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Ⅳ 學前班數學區別左右前後人教版教案
學前階段數學認知拓展
如果認為學會100以內加減法,就算數學厲害了,我覺得有些版狹隘。算術是研究數權和數的運算的,然而數學要比算術廣泛得多。簡單地說,數學包括所有一切,但又比這一切更為廣泛。數與形是兩大基石,下面關於學前階段數學認知拓展的建議。
① 數
→ 生活中數無處不在,形式也不同,去拓寬孩子數的認知范圍吧。
今天坐的公交車是幾路車?325路,這串數字倒過來是多少呢?
② 形
多去用眼觀察,動手觸碰,動腦思考,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建立初步的空間幾何認知。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積木嗎?想想這些形狀有什麼特點,能說出它們得不同或相同之處嗎?
通過,找差別類題目訓練孩子觀察力,通過搭積木,拼拼圖,七巧板等培養圖形認知以及圖形組合能力。
③ 其他認知
認識左右,上下,前後等方位。認識奇數偶數,認識輕重,認識時間,認識鏡面對稱,觀察物體,認識錢幣,認識長短,大小等等。隨時隨地都是課堂,只要家長肯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