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0基礎

數學0基礎

發布時間: 2021-07-24 20:12:17

1. 怎樣零基礎學數學 .

我覺得最好從小學學起。數學有一個特點:每一階段的知識都會用到前面所學的內知識,而且容在大學以前,幾乎全部用到。只有大學里的學的數學,以後有可能有一部分用不到。比如,要學大學數學就幾乎會用到所有高中,初中,小學的數學知識。初中會用到99%的小學的知識。學小學的知識時,只需要把課後的習題自己會做就行了。全部做完後,再去學初中的知識。再繼續學高中的等。

2. 數學零基礎

數學其實並不復雜,只要方法得當,你會發現數學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因為數學學科很特殊,它的條理脈絡非常清晰,復習的時候,順著脈絡,是很容易抓住整個主幹的。
其實,對數學基礎的構建,是相對其他學科而言,容易的多。因為數學知識點的起點、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應用案例非常明確,所以只要從數學公式入手,找到其公式的起點和過程,就能把基礎知識拿下。
一、夯實基礎的重點方法
特別是基礎差的同學,一定要老老實實的從課本開始,不要求快,要復習一個章節,掌握一個章節。
具體的方法是,先看公式,理解、記住,然後看課後習題,用題來思考怎麼解,不要計算,只要思考就好,然後再翻課本看公式定理是怎麼推導的,尤其是過程和應用案例。
特別注意這些知識點為什麼產生的。如集合、映射的數學意義是為了闡述兩組數據(元素)之間的關系。而函數就是立足於集合。並由此產生的充要條件等知識點。
通過這么去理解,你會發現,數學基礎很快就能掌握。但記住,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著急。
對於容易犯的錯誤,要做好錯題筆記,分析錯誤原因,找到糾正的辦法;不能盲目做題,必須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礎上做才是有效的,因為盲目大量做題,有時候錯誤或者誤解也會得到鞏固,糾正起來更加困難。
對於課本中的典型問題,要深刻理解,並學會解題後反思:反思題意,防止誤解;反思過程,防止謬誤;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變化,高屋建瓴。
這樣不僅能夠深刻理解這個問題,還有利於擴大解題收益,跳出題海!
二、提高基礎知識應用
在注重基礎的同時,又要將高中數學合理分類。分類其實很簡單,就是按照課本大章節進行分類即可。
在復習過程中,速度快、容量大、方法多,特別是基礎不好的同學,會有聽了沒辦法記,記了來不及聽的無所適從現象,但是做好筆記又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那就應該記關鍵思路和結論,不要面面俱到,課後整理筆記,因為這也是再學習的過程。
再談做題。做題大家都認為是復習的主旋律,其實不是的。不論對於哪種層次的學生,看題思考才是復習數學的主旋律。
看題主要是看你不會做的題,做錯的題,尤其是卡住你的那一個步驟。為什麼答案中這道題這個步驟這么寫,為什麼用這個公式。
這個公式是從那幾個條件確立的,它的出現時為了解決什麼問題。這是思考方向。很多同學都有這個問題,題目不會做,往往就是一步卡死,只要這一步解決了,後面都會。
這就是因為沒有找到應用的要點。
其實數學題目並不難,所給的條件都能夠利用,得出一個有用的結論,這個結論是我們所要用來解決問題的關鍵,這就是數學解題的形式。
前一天晚上,一個同學問我為什麼題目不會做,特別是數列問題。這里我就舉數列的問題,來說明如何解題和如何看題。
打比方說,很多數列都是要求通項公式,大家都知道,求通項的方法不外乎是Sn+1-Sn,或者是:
Sn-Sn-1,要不就是求首項和其公差或公比。這是基本思路。那麼題目給我們的條件也許是繁復的函數式子,但只要方向不變,就能確保把題做出來。
我們都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那麼數學也是兩個條件確定一個式子。
三、合理有效的針對性練習
練習應具有針對性、同步性,如果見題就做常常起不到鞏固作用,效益低、效果差;還要學會限時完成,才能提高效率,增強緊迫感,不至於形成拖拉作風;
正確對待難題,即使做不出,也應該明確此刻的收獲不一定小,因為實質上已經鞏固了相關知識與方法,達到了一定的目的,不能因此影響信心。遇到困難問題,應先自己思考,實在沒有頭緒要及時向同學或老師請教,防止問題積累,降低學習熱情。
四、數學思維的培養
平時教學中,好多同學都是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但是一做就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沒有達到應有的思維層次。
由於學習有三個能力層次:
一是「懂」,只要教師講解清楚,問題選取適當,同學認真投入,一般沒有問題,這是思維的較低層次;
二是「會」,也就是在懂的基礎上能夠模仿,需要在適量的練習中得以體現,相對來說思維上了一個台階;
三是「悟」,要悟出解決問題的道理,能夠總結出解題的規律,並且能夠靈活應用它解決其他問題,從本質上把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這是思維的高層次,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應該立足於基礎,然後學會思考,特別是按照前面的方法學會看題。最後才是鞏固練習,而不是盲目的做題。
五、提高做題技巧
做題的時候,第一立足點是題目本身,而不是知識點,數學題非常講究邏輯。題目讓干什麼就做什麼,不要自以為是,憑空套用,要看清楚問什麼,條件是什麼,這些條件能列出什麼式子,或者應該設什麼未知數。
這些問題要從那幾個角度出發。這些角度能切合的條件是什麼。這樣才是做題的根本技巧。所有尖子生的思維大多如此。而不是直接套用知識點,除非單純的考察簡單的知識點題型。
一旦基礎穩固後,就可以適當的做一些難題,如果不會的話,一定要看題。前面說過,看題的關鍵是卡住你的那一個步驟,而不是盲目的看知識點,如果參看答案而不思考的話,看100遍你也仍舊不會。

3. 如何零基礎自學數學!

我從小數學基礎不好都是抄別人作業,現在我想自學可以教一下我嗎?

4. 請問如何零基礎學數學

數學是門非常有趣的學科,但是總有那麼多童鞋對數學傷腦筋
數學的基專礎就是計算和推理屬,一般是男童鞋的強項
計算其實每個人都會,主要是細心。70×130,這種小問題(70×130=(100=30)(100+30)=100²-30²=10000-900=9100,初中生都可以輕松解出來,而小學生也可以慢慢解,計算的難點,就是粗心。只要你能把上課里講的公式背下來,計算跟玩似的
推理是最難的了。一個幾何題,為什麼你能解出來,他們就解不出來捏?這和基本功也有關系
只要你能把上課說的公理什麼的背下來,答題時就會如魚得水,一切困難迎刃而解。

本人建議:上課的時候不要發呆(傳說中的 走神),也不要和童鞋發手機簡訊什麼的。最好就沒有手機。課外的練習冊和補習班根本不是事,好的書法大師就算拿壞筆也能寫好字,所以壞學生拿那些根本沒用。你只要做好自己應做的題,上課時多問問,一切OK啦。

5. 什麼叫數學0基礎

不算,0基礎應該是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並且沒自學過對微積分沒有任何概念的

6. 零基礎如何自學數學

你可以將數學分成抄幾類來進行分類復習。分成數和幾何兩類。數分為實數和虛數,幾何的話就是證明和求面積。你可以從初一開始整理,將以前的錯題整理抄寫,寫好錯誤原因及反思。然後在哪一個本子整理個知識點和概念,將經典題目做一遍。在做新題和競賽題

7. 數學零基礎該怎麼自學

下面介紹一位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獲得者的學習經驗:
1.制訂學習計劃專。
2.苦練基本屬功,按部就班、穩扎穩打。
3.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爭論、探討問題,知識是越辯越清,真理是越辯越明。
4.讀課外書:對報刊雜志是泛讀了解,對參考書是精讀細讀。
5.充分利用好時間:早上5點起床,晚上10點休息,學習關鍵是提高效率。
6.自我檢查、改進:學習方法或是時間安排方面,重新修訂學習計劃。

8. 數學0基礎,如何從頭學

學習數學並不是看一本書籍就能夠將數學學好的,而是經過慢慢的積累、自身的研究才能學精學好的。
如果從初一就沒有好好學的話,那麼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站起來,你可以先從初一開始看初中生的教科書,初中的數學非常簡單,初一到初三不需要多久自學就可以學會初中數學知識,初中數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重點是對計算能力上的培養,所以難度方面幾乎沒有。
接下來就要看高中數學書,高中數學是初等數學的一個統籌,可以說是學習數學的一個基礎在學習高中數學時就應該要多做些高中習題,將高中這個初等數學階段打好基礎。高中數學總體上有代數,幾何兩部分之分,細節上有數列,概率,解析幾何,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等之分,按照高中生學習知識內容順序輔以習題就可以了。
然後將進入高等數學的學習,或者可以稱之為微積分的學習,其就是大學數學的內容了,學習高等數學就會產生一些困難的,一些抽象的理解和復雜的公式是一大難點,但是不要急,輔以習題慢慢攻克也是不難的。
學習完這些之後,還可以對概率統計,線性代數,數值計算,運籌學這些課程進行自學,如果將這些課程的習題都能自行解答那麼你的數學功底就已經算得上很不錯了,當然對於專業學習數學的人來說可能還差很多,但是對於本科生,研究生來說已經旗鼓相當了。
學習數學不能急躁,要有鑽研,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精神,希望你的數學學習之路成功~

熱點內容
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5 03:51:39 瀏覽:894
監禁姐妹教師西瓜 發布:2025-08-25 03:19:29 瀏覽:790
李德印老師 發布:2025-08-25 02:35:21 瀏覽:859
硝酸鈣的化學式 發布:2025-08-24 20:54:14 瀏覽:595
四平招聘教師 發布:2025-08-24 19:15:36 瀏覽:290
學習讓師德在教育中閃光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24 19:05:49 瀏覽:260
校園產業 發布:2025-08-24 18:45:21 瀏覽:321
西華大學古城教學區 發布:2025-08-24 16:57:57 瀏覽:439
2017四川文科數學高考 發布:2025-08-24 15:30:36 瀏覽:210
孩子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 發布:2025-08-24 14:28:36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