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初三難題
Ⅰ 初三數學難題
希望對你有幫助,請採納
Ⅱ 初三數學難題(有四種答案)
第一問:
解:設:經過x秒,△PBQ的面積等於8平方厘米。
(6-x)*2x/2=8
6x-x^2=8
x^2-6x+8=0
(x-2)(x-4)=0
x=2或x=4
所以經過2秒或4秒,使△PBQ的面積等於8平方厘米。
第二問:
解:因為P、Q分別在AB、BC上移動時△PCQ=△ABC-△APC-△PBQ
而△ABC=6*8/2=24,△APC=8x/2=4x,△PBQ=(6-x)*2x/2= 6x-x^2,其中x為時間
則△PCQ=24-4x-6x-x^2=12.6
解得11.4-10x-x^2=0
x^2+10x-11.4=0
(x+5)^2=36.4
x+5≈±6
x=1或x=-11(後者被捨去)
所以經過1秒左右(因為是約等於,但由於精準值和1差距太小所以忽略),△PCQ的面積等於12.6平方厘米
Ⅲ 初三數學難題
【分析】
觀察圖形,尋找規律:
第2個圖比第1個圖多 3×3=9(根)
第3個圖比第2個圖多 3×3+2×2=13(根)
第4個圖比第3個圖多 3×3+2×4=17(根)
……
這樣,第n個圖比第1個圖多
3×3(n-1)+2×2×(1+2+3+……+(n-2))
=9n-9+4×(n-2)(n-1)/2
=2n²+3n-5 (根)
則第n個圖形,有P=2n²+3n-5+7=2n²+3n+2 (根)
【反思】
此類找規律型題目,一般需要找到相鄰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
將復雜的圖形進行適當拆分,化簡後再計算。
Ⅳ 初三數學難題大全
設畝產量增長率為X
則南瓜種植面積的增長率為2X,
(10+10*2X)(2000+2000*X)=60000
X=50%
Ⅳ 初三數學難題及答案
求證:梅涅勞斯(Menelaus)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與△ABC的三邊AB、BC、CA或其延長線交於F、D、E點,那麼(AF/FB)×(BD/DC)×(CE/EA)=1。 或:設X、Y、Z分別在△ABC的BC、CA、AB所在直線上,則X、Y、Z共線的充要條件是(AZ/ZB)*(BX/XC)*(CY/YA)=1 。
證:過ABC三點向三邊引垂線AA'BB'CC', 所以AD:DB=AA':BB',BE:EC=BB':CC',CF:FA=CC':AA' 所以(AF/FB)×(BD/DC)×(CE/EA)=1
Ⅵ 初三難題數學題
你好,我來幫你回答一下吧。圖就自己畫吧。
(1)PQCM為平行四邊形時必須有PM與BC平行,所以由三角形相似比例關系(不知道你學三角形相似了沒),AP/AB=AM/AC
可以得到:(10-t)/10=2t/10
於是t=10/3秒。
(2)在一般情形下PQCM是個梯形(PQ平行AC),根據梯形面積公式(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2。三角形BPQ是等腰三角形(PQ平行AC),於是,PQ=BP=t,下底CM=10-2t,高要經過三角形相似計算,三角形BPQ相似於三角形BCA,可知道高為8-0.8t(這里就略去一點過程,自己想吧)。這樣得到PQCM面積:(t+10-2t)×(8-0.8t)/2=0.4(10-t)^2
(3)三角形ABC面積=0.5*BD*AC=0.5*8*10=40,代入(2)問的公式,得到t=10-8/3×根號10
(4)在垂直平分線上也就是PM=MC。
MC=10-2t,而PM可以在三角形APM中利用餘弦定理來求cosA=AD/AB=0.6,所以
PM^2=(10-t)^2+(2t)^2-2*(2t)*(10-t)=MC^2=(10-2t)^2,剩下的就是解方程了
解得t=0或t=20,都不符合要求,所以無解。
Ⅶ 數學初三難題!!高手求見
不難。。不過要用到四點共圓的判定,當然還有些旋轉的性質啦。。
圖就用你畫的圖,我會加幾條線,過程如下:
結論:DM=FM
證明:連接BD,BM,BF
根據旋轉的性質,有角EAB=角BDF
所以ABMD四點共圓
所以角DMB=180度-角DAB=90度
(圓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
也即是BF垂直於BM
又因為BD=BF
得M平分DF
證完咯,不懂留個言哈。。
Ⅷ 初三數學較難題
題目好像少條件,應該知道CB與圓相切,且CB已知。然後連接BD,交OC於E,顯然角BDA=90,由平行得OC垂直BD,則CO平分BD,再相交弦定理,切割線定理可求。你再看看原題,
Ⅸ 初三數學難題!!!!
如圖,可以先算出A、B、C三點坐標A(-1/2,0)、B(2,0)、C(0,-1),計算下長度,AB=5/2、AC=二分之根號五(打不出來)、BC=根號五;再用勾股定理,會發現AC與BC垂直;
這樣就有兩種情況:
1)AP與BC平行的,則這條直線的方程是y=1/2×(x+1/2)
而拋物線方程y=(x+1/2)(x-2)
聯立方程組,帶入求的X=-1/2、X=5/2(其實這里有簡單的方法:讓兩個方程式相等,約掉=(x+1/2),那(x-2)=1/2,可求的X=5/2),代入直線方程,Y=3/2.所以P1的位置為(5/2,3/2)
2)BP與AC平行,這條直線方程是y=-2(x-2)
同樣的方法,(圖沒畫)
與拋物線聯立方程組,約掉(x-2),,那麼(x+1/2)=-2,x=-5/2,代入直線方程,Y=9.所以P2的位置為(-5/2,9)
所有點p坐標存在2個P1(5/2,3/2),P2(-5/2,9)
回過頭來總結一下:要找簡單的方法,有好幾個地方都是可以用簡單方法搞定的
在立直線方程有簡單的方法: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可用到斜率,就很快.我不知道你學過沒有,可以和你說一下,
在第一種情況之下,AP與BC平行的,∠ABC=∠BAP,斜率為正數.
所以斜率=tan∠BAP=tan∠ABC=AC/BC=1/2
因為過A點,後部分為(x+1/2)
所以這條直線的方程是y=1/2×(x+1/2)
一樣的道理,在第二種情況之下,BP與AC平行,∠BAC=∠ABP,斜率為負數.
所以tan∠BAC=tan∠ABP=BC/AC=2,斜率=-2
因為過B點,後部分為(x-2)
所以這條直線方程是y=-2(x-2)
立直線方程有簡單的方法,解方程組也有,這個上面已經說了,你可以好好的看下
還有這種問題,一般都不是一個答案的,一定要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