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八年級上冊2016

語文八年級上冊2016

發布時間: 2021-07-25 23:50:46

A. 2016八上語文人教版必背課文

等會。

B. 語文八年級上冊人教版需要背誦的課文

第二單元:朱自清的《背影》和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很重要,但不要背,要牢牢掌握版
第五單元:權21古文《桃花源記》要背全文。22《陋室銘》《愛蓮說》全要背下來。23《核舟記》背二至四段。24《大道之行也》要背全文。25杜甫詩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要背下來。
第六單元:26酈道元的《三峽》要背全文。27短文兩篇: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和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要背全文。29張岱的《湖心亭看雪》要背全文。30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王維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荊門送別》,陸游的《游山西村》要背。

最好趁暑假快點背,有很多,我們以前都是在暑假裡背掉的!!!

C. 八年級上冊語文

《蠟燭》同步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劃線字注音。
拂( )曉 肅穆( ) 燒灼( ) 瓦礫( ) 地窖( )
鞠( )躬 精疲力竭( ) 名副其實 天翻地覆
精疲力竭 從容不迫 顫巍巍 永垂不朽
2、用正楷抄寫上面的片語三遍
3、任選其中3-5個片語,組成不少於50字的語段
4、根據課文,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動詞。
(1)老婦人跪在那坑裡,用手掌 出那些水。
(2)德國人還在轟擊,可是沒有一顆炮彈 在老婦人的近旁。
(3)於是她回到那死者旁邊,兩手 在死者的腋窩下,把他拖走。
5、閱讀下面一段話,完成問題。
巴以沖突由來已久,爭取和平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在一次聯合國會議上,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講,最後一段是:「我是帶著橄欖枝來的,也是帶著一個自由戰士的槍來的,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滑落。」
這一段話表明了阿拉法特對今後巴以關系的鮮明態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長。從這幾句話中你聽出了哪三種信息?
二、重點文段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後問題。
①德國人的炮還在轟擊,但是,和先前一樣,炮彈落下的地方都離老婦人很遠。
②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里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裡摸了半天,摸出火柴來。她把那大蠟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④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老婦人就取出火柴來,很耐心地再把蠟燭點燃。
7、(1)第一段中的「還」字是否多餘?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處?
8、作者為什麼要對那支大蠟燭的來歷進行補充?
9、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兩次寫到老婦人育乞西的黑色圍巾,有什麼用意?
10、試從選文中找出表現老婦人虔誠的態度和對蘇聯紅軍戰士的深厚感情的詞語。
三、拓展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問題。
聖誕夜休戰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小小插曲,它發生在1944年聖誕夜。
靠近比利時邊境的德國亞爾丁森林區有間小木屋,住著一戶人家,娘倆是為了逃避轟炸才躲到這來的。
這是,突然響起了敲門聲,母親慌忙吹熄蠟燭,打開了門,門外站著頭戴鋼盔的士兵,身後還有一個人躺在地上,血染紅了雪,其中一個人操著聽不懂的語言,母親馬上知道他們是美國兵--德國的敵人。
美國兵聽不懂德語,母子倆又不懂英語,幸好雙方都能講幾句法語,母親瞧著那傷得很重的美國兵,終於動了惻隱之心。
兩個美國兵一個叫傑姆,另一個叫落賓,傷兵叫哈瑞。他們與自己的部隊失散了,在森林裡亂闖了3天,飢寒交迫,走投無路。
母親吩咐兒子:「去把赫爾曼捉來,還要6個馬鈴薯。」赫爾曼指的是那隻唯一留著的公雞,本來打算等被征去當民防消防員的父親回家過節是一同享用的。
正布置餐桌時,來了4個德國兵。兒子嚇得渾身不能動彈因為窩藏敵軍是要作為叛國醉論處的。母親雖然也害怕,還是鎮靜地迎上去:"聖誕節快樂!"「我們找不到部隊,能在這里休息一下么?」帶隊的下士問。「當然。」母親說,「還可以吃一頓熱飯。可是,這還有3位客人,你們也許不會把他們當朋友。我們要過聖誕夜,不準在這里開槍。」
「是美國兵嗎?」
「聽著,」母親嚴肅地說著,「你們,還有裡面的幾個,都可以做我的兒子,今夜,讓我們忘掉這回事吧。」
4個德國兵一時呆住了。母親拍了:「話已經說夠了,請進,把槍支放在屋角的柴堆上,該吃飯了。」
德國兵恍恍惚惚,聽話地放下了全部武器,美國兵也照這樣做了。德國兵和美國兵緊張地擠在小屋裡,表情十分尷尬。母親神態自若,「這下赫爾曼不夠分了,快去拿些馬鈴薯和燕麥來,孩子們都餓壞了。」
當兒子從儲藏室回到物理時,發現一個德國兵正在檢查哈瑞的傷口,不共戴天的仇敵彷彿成了一家人。這種奇特的休戰一直持續到第2天早上。母子倆用盡有的竹竿和檯布製成一副擔架,讓哈瑞躺上去,隨後把客人們送到門外。德國下士指著地圖指點美國兵怎樣走到自己的防線去,然後,互相握手道別。母親激動地說:「孩子們,但願有一天你們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們。」
德國兵和美國兵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去,消失在白茫茫的森林裡。
11、請試著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惻隱: 。
(2)尷尬: 。
1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內容。
13、母親說:「今夜,讓我們忘掉這回事吧。」這句話中的「這回事」指什麼?「孩子們都餓壞了」中的「孩子們」指的是誰?
14、「母親激動地說:『孩子們,但願有一天你們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們!』」請說說母親「激動」的原因是什麼。
15、你如何看待文中的德國母親勇救美國士兵的舉動?

四、中考同步
閱讀下面小說,完成文後問題。
誰與我同行
上初中時,學校每周總有二三晚的實習課。我家離學校有三里路,白天不覺難,一蹦兩跳便到了學校,夜晚就怵然了。
過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嶺,而過山嶺是極懼怕的。一條窄窄的山道,鋪著青石,是鄉村車行的路,兩旁是過人的小樹林,風一吹來,颯颯作響。間或林子里有夜鶯和爬行動物鳴叫,全身毛孔大張,一身冷汗。有月亮時,從密密的枝椏間透出些淡淡的光亮來,灑在青石路上, 行來可稍見輕鬆些;若遇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心口偏如兜著一隻小兔。
這時就想起母親的話來,將頭頂的發毛盡力往後梳,露出亮亮的額頭來。母親說,年輕人額頭有團火,能驅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這東西,盡管誰也沒有見過。總之,晚上實習歸來,見四周漆黑,便無端想起了「鬼」來。父親見我害怕,便說:膽是鍛煉出來的,你應該時時想到你是男子汗。
一晚實習回來,剛上山嶺時,便見前面幾十米遠的地方,有個火把在移動。我高興極了,心裡也不再懼怕。我加快步伐,想趕上那火把,結伴過嶺。誰知我的步子加快時,那火把移動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頓時一陣驚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們說的「鬼火」。夏天納涼,老人們常說鬼的故事,都說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沒。一時間,我彷彿肩上壓有千斤重擔,兩腿發軟,寸步難移。
想到父親的話:你是男子漢。我多少鼓了些勇氣,艱難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當我放慢腳步時,火把也放慢了移動的速度,始終與我保持幾十米的距離。
下了山嶺,便可見人家燈光了,我也鬆了一口氣,一摸額頭,卻是一頭的冷汗,深知那是嚇的。下了嶺走在平闊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父親卻不以為然地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學校應該學過的,有甚害怕的。」
以後,我每天晚上回來,都能見到山嶺上一個火把走在我的前面。我雖然害怕,但我壯著膽子跟在後面。它終究沒有傷害於我,並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漸漸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與我一樣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訴父親,我不怕獨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漸漸地感覺出夜行的快樂來--萬籟俱寂,抑或鳥鳴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體會不來的。
從那以後,火把便在我夜行時消失了。畢業後,母親告訴我,那是你父親的火把。
16、小說描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17、題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
18、小說的主人公是父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19、下列對文章的表現手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小說塑造主人公主要運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
B、第二段的環境描寫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時極度恐懼的心情。
C、對「我」的心理描寫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D、小說對父親的語言描寫簡潔而有深意。
20、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聽到母親說打火把的是父親時,你會想些什麼?
五、片斷作文
21、「紅軍士兵們目送著她走遠了。他們小聲地談論著,似乎怕驚擾那肅穆的空氣,他們穿過方場,走過橋,趕上他們的連隊,投入戰斗。」
(《蠟燭》)
紅軍戰士們「小聲地談論著」。請展開想像,寫一段他們的對話,不少於150字。

參考答案
4、(1)舀 (2)打 (3)抄
5、示例:①希望和平。②必要時會為國家、為民族的利益而戰。③再次了呼籲和平的心聲。
7、(1)不多餘。「還」字突出德軍炮擊時間長,老婦人的處境十分危險。
(2)「揣」字寫出了老婦人對大蠟燭十分珍惜的情態。
8、補充說明這支蠟燭的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獻給蘇聯紅軍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9、圍巾的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渲染了肅穆的氣氛,表達了老婦人的哀悼之情。
10、示例:耐心地、兩臂交叉。
11、(1)指對別人的痛苦和不幸表示同情。(2)神態不自然。
12、一位德國母親收留交戰的美德士兵,平安地度過了一個聖誕夜。
13、「這回事」指相互為交戰雙方這一事實;「孩子們」指德國兵和美國兵。
14、母親親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敵人能夠友好相處,非常高興,她相信人民之間沒有仇恨,戰爭會很快結束的,所以很「激動」。
15、文中的母親是個勇敢、慈愛、富有同情心、有著博大胸懷的人。雖然她是德國人,但她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她痛恨戰爭,渴望和平。因此,當美國士兵向她求救時,她才會置生死於度外,毫不猶豫地收留了他們,並殺掉家中唯一的公雞來款待他們。這位德國母親是偉大而可敬的。
16、為了幫助「我」克服不敢走夜路的膽怯心理,使「我」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父親一邊用語言鼓勵「我」,一邊在夜間舉著火把與「我」同行的故事。
17、父親與「我」一起走夜路 通過夜間同行幫助「我」成長
18、是一個用恰當的話語教導和默默的行動幫助,科學、理智地教育關愛孩子的人。
19、A
20、示例:原來是父親用他默默的行動和深沉和幫助我成長。我不會辜負父親的期望,一定會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D.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人教版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E. 2016年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文言文和古詩內容 急需要 拜.託了

八年級上冊語文課內古詩文言文:

http://wenku..com/link?url=2d_rgP9KuJtve7kv60q0HNr6Vo881J5r_y3

熱點內容
數學五大定律 發布:2025-08-23 21:14:06 瀏覽:489
優秀物理教具 發布:2025-08-23 19:26:57 瀏覽:209
師德師風大討論會議記錄 發布:2025-08-23 19:03:33 瀏覽:245
最新版小學科學目錄 發布:2025-08-23 17:20:00 瀏覽:847
江蘇教師網 發布:2025-08-23 16:21:02 瀏覽:437
2017年安徽省語文試卷 發布:2025-08-23 15:49:23 瀏覽:118
學校師德師風剖析材料 發布:2025-08-23 15:23:12 瀏覽:98
電功率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3 14:21:15 瀏覽:38
初二下冊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3 14:18:50 瀏覽:124
農村留守兒童家訪教案 發布:2025-08-23 14:05:48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