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提高題
1. 一道初中數學提高題
由題目已知,我們可以設
z(1*2)+h(2*3)=x*m
則利用規定有(2h+z)a+(2z+3h)b-(2z+6h)c=ax+mb+mxc
所以
2h+z=x
(1)
3h+2z=m
(2)
3z+4h=x
(3)
2z+6h=mx
(4)
所以解這個方程組(1)
(2)
有h=2x-m
z=2m-3x
又3z+4h=x
所以
m=x
又2z+6h=mx
所以6x=(2+x)m
因為m=x
所以
6x=2x+x^2
所以
4x
等於x^2
所以X等於4
即是
m=4
或0
總上m=4
或0
總結本題利用待定系數法求解,思路不難,重要的是計算過程要准確,我就心算的,可能有誤,但是思路是這樣,待定系數法,你自己試試
2. 5年級數學提高題,
設4堆同樣多都是x個則第一堆原來是x-1第2,3,4堆分別是x+2,x/2和2x又因為4堆共46個.所以
x-1+x+2+x/2+2x=46得x=10所以第1,2,3,4堆分別是11,9,20,5
3. 初一的數學提高題
請問是關於什麼(類型的題)?
方程?
一件工作甲單干用20小時,乙單干用的時間比甲多4小時,丙單干用的時間是甲的還多2小時.若甲、乙合作先干10小時,丙再單干用幾小時完成?
解:
由題意知:乙單干要用24小時,丙單干要用12小時。
即:甲每小時做這項工作的1/20,乙每小時做1/24 ,丙每小時做1/12。
現在設並在單干X小時可以完成
甲完成了1/20 × 10=1/2
乙完成了1/24 × 10=5/12
丙完成了1/12 × X
三者相加完成了整個工作
列方程 1/2 +5/12 + 1/12 X =1
解方程得 X=1
所以丙單干1小時
有理數?
幾何?
4. 初一數學提高題
就是判斷這個乘式結果的數字後面有幾個零嘛。
先把所有尾數是0的數字挑出來:包括
10、 20、 30、 40…… 90
110、120、130、140……190
210
310
410
……
910
1010
……
1910………………………1990
一共是2*9*9=162個,共得到162個0。
尾數兩個零的包括:
100、 200、 300…… 900
1100、1200、1300……1900
一共是2*9=18個,共得到36個0。
尾數三個零的有:1000、2000,得到6個0。
此外,每組2*5可得到尾數的一個零,包括
2*5、 12*15…… 92*95
102*105、112*115……192*195
……
2002*2005
一共是2*10*10+2=202個,共得到202個0。
所以這個得數尾數的零一共162+36+6+202=406個。
也就是說n=406。
5. 數學提高題小6
1.V長方體=8*6*4=192
又
V圓錐=1/3
底面積*高=192
又圓錐的高=5/4*4=5
所以S底面積=192除1/3除5=115.2
2.因為
1/8X+60=1/4X
所以
X=1/2X+240
所以X=480
3.因為1/8X+2=1/9X
所以
X=144
6. 怎樣提高做數學題的速度
熟悉基本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方法
解題的過程,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對一些基本的、常見的問題,前人已經總結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題思路和常用的解題程序,我們一般只要順著這些解題的思路,遵循這些解題的步驟,往往很容易找到習題的答案。否則,走了彎路就多花了時間。
認真做好歸納總結
在解過一定數量的習題之後,對所涉及到的知識、解題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以便使解題思路更為清晰,就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於類似的習題一目瞭然,可以節約大量的解題時間。
先易後難,逐步增加習題的難度
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都是從簡單到復雜。簡單的問題解多了,從而使概念清晰了,對公式、定理以及解題步驟熟悉了,解題時就會形成跳躍性思維,解題的速度就會大大提高。養成了習慣,遇到一般的難題,同樣可以保持較高的解題速度。有些學生不太重視這些基本的、簡單的習題,認為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去解這些簡單的習題,結果是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及解題步驟不熟,遇到稍難一些的題,就束手無策,解題速度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解簡單容易的習題,並不一定比解一道復雜難題的勞動強度和效率低。比如,與一個人扛一大袋大米上五層樓相比,一個人拎一個小提包也上到五層樓當然要輕松得多。但是,如果扛米的人只上一次,而拎包的人要來回上下50次、甚至100次,那麼,拎包人比扛米人的勞動強度大。所以在相同時間內,解50道、100道簡單題,可能要比解一道難題的勞動強度大。
由此可見,去解一道難以解出的難題,不如去解30道稍微簡單一些的習題,其收獲也許會更大。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應根據自己的能力,先去解那些看似簡單,卻很重要的習題,以不斷提高解題速度和解題能力。隨著速度和能力的提高,再逐漸增加難度,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認真、仔細地審題
對於一道具體的習題,解題時最重要的環節是審題。審題的第一步是讀題,這是獲取信息量和思考的過程。讀題要慢,一邊讀,一邊想,應特別注意每一句話的內在涵義,並從中找出隱含條件。讀題一旦結束,哪些是已知條件?求解的結論是什麼?還缺少哪些條件,可否從已知條件中推出?在你的腦海里,這些信息就應該已經結成了一張網,並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解題方案,然後就是根據自己的思路,演算一遍,加以驗證。
有些學生沒有養成讀題、思考的習慣,心裡著急,匆匆一看,就開始解題,結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長時間解不出來,還找不到原因,想快卻慢了。很多時候學生問問題的時候,老師和他一起讀題,讀到一半時,他說:「老師,我會了。」所以,在實際解題時,應特別注意,審題要認真、仔細。
學會畫圖
畫圖是一個翻譯的過程。讀題時,若能根據題義,把對數學(或其他學科)語言的理解,畫成分析圖,就使題目變得形象、直觀。這樣就把解題時的抽象思維,變成了形象思維,從而降低了解題難度。有些題目,只要分析圖一畫出來,其中的關系就變得一目瞭然。尤其是對於幾何題,包括解析幾何題,若不會畫圖,有時簡直是無從下手。
因此,牢記各種題型的基本作圖方法,牢記各種函數的圖像和意義及演變過程和條件,對於提高解題速度非常重要。畫圖時應注意盡量畫得准確。畫圖准確,有時能使你一眼就看出答案,再進一步去演算證實就可以了;反之,作圖不準確,有時會將你引入歧途。
總之,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化的認識過程,解題只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你對學習的內容越熟悉,對基本解題思路和方法越熟悉,背熟的數字、公式越多,並能把局部與整體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形成了跳躍性思維,就可以大大加快解題速度。
7. 數學提高題
1. 兩個非負數相反,都是0 a=1 b=-3
2. 所有數字都用的話。。。
3-4-5+6+7-8-9 -3+4+5-6+7-8-9
3.
6.6*10^16除以2200
4. 88個解
3*(4+(-6)+10)=24
3*((4+(-6))+10)=24
3*(4+((-6)+10))=24
3*(4+10+(-6))=24
3*((4+10)+(-6))=24
3*(4+(10+(-6)))=24
3*((-6)+4+10)=24
3*(((-6)+4)+10)=24
3*((-6)+(4+10))=24
3*((-6)+10+4)=24
3*(((-6)+10)+4)=24
3*((-6)+(10+4))=24
3*(10+4+(-6))=24
3*((10+4)+(-6))=24
3*(10+(4+(-6)))=24
3*(10-4)-(-6)=24
(3*(10-4))-(-6)=24
3*(10+(-6)+4)=24
3*((10+(-6))+4)=24
3*(10+((-6)+4))=24
4-(-6)/3*10=24
4-((-6)/3)*10=24
4-((-6)/3*10)=24
4-(((-6)/3)*10)=24
4-(-6)/(3/10)=24
4-((-6)/(3/10))=24
(4+(-6)+10)*3=24
((4+(-6))+10)*3=24
(4+((-6)+10))*3=24
4-(-6)*10/3=24
4-((-6)*10)/3=24
4-(-6)*(10/3)=24
4-((-6)*10/3)=24
4-(((-6)*10)/3)=24
4-((-6)*(10/3))=24
4-10/3*(-6)=24
4-(10/3)*(-6)=24
4-(10/3*(-6))=24
4-((10/3)*(-6))=24
4-10/(3/(-6))=24
4-(10/(3/(-6)))=24
(4+10+(-6))*3=24
((4+10)+(-6))*3=24
(4+(10+(-6)))*3=24
4-10*(-6)/3=24
4-(10*(-6))/3=24
4-10*((-6)/3)=24
4-(10*(-6)/3)=24
4-((10*(-6))/3)=24
4-(10*((-6)/3))=24
((-6)+4+10)*3=24
(((-6)+4)+10)*3=24
((-6)+(4+10))*3=24
((-6)+10+4)*3=24
(((-6)+10)+4)*3=24
((-6)+(10+4))*3=24
10-(3*(-6)+4)=24
10-((3*(-6))+4)=24
10-3*(-6)-4=24
10-(3*(-6))-4=24
(10-3*(-6))-4=24
(10-(3*(-6)))-4=24
10-(4+3*(-6))=24
10-(4+(3*(-6)))=24
10-4-3*(-6)=24
(10-4)-3*(-6)=24
10-4-(3*(-6))=24
(10-4)-(3*(-6))=24
(10-4)*3-(-6)=24
((10-4)*3)-(-6)=24
(10+4+(-6))*3=24
((10+4)+(-6))*3=24
(10+(4+(-6)))*3=24
10-(4+(-6)*3)=24
10-(4+((-6)*3))=24
10-4-(-6)*3=24
(10-4)-(-6)*3=24
10-4-((-6)*3)=24
(10-4)-((-6)*3)=24
10-((-6)*3+4)=24
10-(((-6)*3)+4)=24
10-(-6)*3-4=24
10-((-6)*3)-4=24
(10-(-6)*3)-4=24
(10-((-6)*3))-4=24
(10+(-6)+4)*3=24
((10+(-6))+4)*3=24
(10+((-6)+4))*3=24
5. [(-5)×(-13)+7]÷3
8. 一個數學提高題
解:依題意得
((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3.25=(a+1.5b/c)×2
a的平方+b的平方+
3.25c的平方
=2ac+3bc
(a的平方-2ac+c的平方)+(b的平方-3bc+2.25c的平方)=0
即(a-c)的平方+(b-1.5c)的平方=0
a=c
b=1.5c
因為a的平方+c的平方≠b的平方
所以該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9. 小學數學提高題
(1)一杯果汁:(850-400)÷(5-2)=150(克)
一個空瓶:400-150×2=100(克)或者850-150×5=100(克)
(2)每套運動服:(120-20)÷(32-30)=50(元)
如有不懂,可以繼續追問。
10. 幾道數學提高題
1.3個連續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是60,這三個數是(4 )、(5 )、(6 )或(3 )、(4 )、(5 ).
2.老師給學生買了72支鋼筆,共用去了( )067.9( )元,其中( )處數字已經記不清了。請幫助老師算一算,每支鋼筆(42.61 )元。
3.從1到9這九個數中選8個數字,組成是12的倍數的無重復數字的最小八位數是(12345678 ).
4.甲數和乙數的比是3:4,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和是65.這兩個數分別是(15 )和(20 )。
5.a,b,c是三個不同的質數,且1/a+1/b+1/c=1又三十分之一,則a是(2 ),b是(3 ),c是(5 )。
6.把自然數a和b分解質因數得到a=2*7*5*m,b=3*5*m.如果a和b的最小公倍數是2730,那麼m=( 13)。
7.兩個質數,它們的差是合數,它們的和既是11的倍數,又是小於50的偶數。符合上面條件的四組數有( 13)和(31 ),(3)和(41 ),(3 )和(19 ),(17 )和(5 )。
8.兩個數的和是42,最大公因數是6,且大數不是小數的倍數,這兩個數是(24和18 )。
9.把七分之二化成循環小數,小數點後面第2000位上的淑是(8 )。
10.一個數除13511,13903,14589的余數都相同,這個數最大是( ).
11.已知1176*a=b的4次方(a,b均為非0自然數),則a最小是(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