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三年級下數學

三年級下數學

發布時間: 2021-07-26 01:05:33

㈠ 三年級下冊數學概念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Ѕ=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V =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a
15、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時間單位換算
1世紀=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閏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閏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時 1時=60分
1分=60秒 1時=3600秒積=底面積×高 V=Sh

和差問題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的應用題,叫做和差問題。一般關系式有:

(和-差)÷2=較小數

(和+差)÷2=較大數

例:甲乙兩數的和是24,甲數比乙數少4,求甲乙兩數各是多少

(24+4)÷2

=28÷2

=14 →乙數

(24-4)÷2

=20÷2

=10 →甲數

答:甲數是10,乙數是14。

差倍問題

已知兩個數的差及兩個數的倍數關系,求這兩個數的應用題,叫做差倍問題。基本關系式是:

兩數差÷倍數差=較小數

例:有兩堆煤,第二堆比第一堆多40噸,如果從第二堆中拿出5噸煤給第一堆,這時第二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第一堆的3倍。原來兩堆煤各有多少噸?

分析:原來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多40噸,給了第一堆5噸後,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就只多40-5×2噸,由基本關系式列式是:

(40-5×2)÷(3-1)-5

=(40-10)÷2-5

=30÷2-5

=15-5

=10(噸) →第一堆煤的重量

10+40=50(噸) →第二堆煤的重量

答:第一堆煤有10噸,第二堆煤有50噸。

還原問題

已知一個數經過某些變化後的結果,要求原來的未知數的問題,一般叫做還原問題。

還原問題是逆解應用題。一般根據加、減法,乘、除法的互逆運算的關系。由題目所敘述的的順序,倒過來逆順序的思考,從最後一個已知條件出發,逆推而上,求得結果。

例:倉庫里有一些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總數的一半少12噸。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噸,結果還剩下19噸,這個倉庫原來有大米多少噸?

分析:如果第二天剛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應是19+12噸。第一天售出以後,剩下的噸數是(19+12)×2噸。以下類推。

列式:[(19+12)×2-12]×2

=[31×2-12]×2

=[62-12]×2

=50×2

=100(噸)

答:這個倉庫原來有大米100噸。

置換問題

題中有二個未知數,常常把其中一個未知數暫時當作另一個未知數,然後根據已知條件進行假設性的運算。其結果往往與條件不符合,再加以適當的調整,從而求出結果。

例:一個集郵愛好者買了10分和20分的郵票共100張,總值18元8角。這個集郵愛好者買這兩種郵票各多少張?

分析:先假定買來的100張郵票全部是20分一張的,那麼總值應是20×100=2000(分),比原來的總值多2000-1880=120(分)。而這個多的120分,是把10分一張的看作是20分一張的,每張多算20-10=10(分),如此可以求出10分一張的有多少張。

列式:(2000-1880)÷(20-10)

=120÷10

=12(張)→10分一張的張數

100-12=88(張)→20分一張的張數

或是先求出20分一張的張數,再求出10分一張的張數,方法同上,注意總值比原來的總值少。

盈虧問題(盈不足問題)

題目中往往有兩種分配方案,每種分配方案的結果會出現多(盈)或少(虧)的情況,通常把這類問題,叫做盈虧問題(也叫做盈不足問題)。

解答這類問題時,應該先將兩種分配方案進行比較,求出由於每份數的變化所引起的余數的變化,從中求出參加分配的總份數,然後根據題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數量。其計算方法是:

當一次有餘數,另一次不足時:

每份數=(余數+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當兩次都有餘數時:

總份數=(較大余數-較小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當兩次都不足時:

總份數=(較大不足數-較小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例1、解放軍某部的一個班,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如果每人栽5棵樹苗,還剩下14棵樹苗;如果每人栽7棵,就差4棵樹苗。求這個班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樹苗?

分析:由條件可知,這道題屬第一種情況。

列式:(14+4)÷(7-5)

=18÷2

= 9(人)

5×9+14

=45+14

=59(棵)

或:7×9-4

=63-4

=59(棵)

答:這個班有9人,一共有樹苗59棵。

年齡問題

年齡問題的主要特點是兩人的年齡差不變,而倍數差卻發生變化。

常用的計算公式是:

成倍時小的年齡=大小年齡之差÷(倍數-1)

幾年前的年齡=小的現年-成倍數時小的年齡

幾年後的年齡=成倍時小的年齡-小的現在年齡

例1、父親今年54歲,兒子今年12歲。幾年後父親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4倍?

(54-12)÷(4-1)

=42÷3

=14(歲)→兒子幾年後的年齡

14-12=2(年)→2年後

答:2年後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4倍。

例2、父親今年的年齡是54歲,兒子今年有12歲。幾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7倍?

(54-12)÷(7-1)

=42÷6

=7(歲)→兒子幾年前的年齡

12-7=5(年)→5年前

答:5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7倍。

例3、王剛父母今年的年齡和是148歲,父親年齡的3倍與母親年齡的差比年齡和多4歲。王剛父母親今年的年齡各是多少歲?

(148×2+4)÷(3+1)

=300÷4

=75(歲)→父親的年齡

148-75=73(歲)→母親的年齡

答:王剛的父親今年75歲,母親今年73歲。

或:(148+2)÷2

=150÷2

=75(歲)

75-2=73(歲)

雞兔問題

已知雞兔的總只數和總足數,求雞兔各有多少只的一類應用題,叫做雞兔問題,也叫「龜鶴問題」、「置換問題」。

一般先假設都是雞(或兔),然後以兔(或雞)置換雞(或兔)。常用的基本公式有:

(總足數-雞足數×總只數)÷每隻雞兔足數的差=兔數

(兔足數×總只數-總足數)÷每隻雞兔足數的差=雞數

例:雞兔同籠共有24隻。有64條腿。求籠中的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3k W UEw9I0

R,@ F/|1V7YWd-r0

Gb(e(o/X3QE&dL$Z0 鳳凰博客h7IM?pJ'u7NV

'IG\ rf Y E0
(64-2×24)÷(4-2)

=(64-48)÷(4-2)

=16 ÷2

=8(只)→兔的只數

24-8=16(只)→雞的只數

答:籠中的兔有8隻,雞有16隻

鳳凰博客3@8Zp|S5|+U



牛吃草問題(船漏水問題)

若干頭牛在一片有限范圍內的草地上吃草。牛一邊吃草,草地上一邊長草。當增加(或減少)牛的數量時,這片草地上的草經過多少時間就剛好吃完呢?

例1、一片草地,可供15頭牛吃10天,而供25頭牛吃,可吃5天。如果青草每天生長速度一樣,那麼這片草地若供10頭牛吃,可以吃幾天?

分析:一般把1頭牛每天的吃草量看作每份數,那麼15頭牛吃10天,其中就有草地上原有的草,加上這片草地10天長出草,以下類推……其中可以發現25頭牛5天的吃草量比15頭牛10天的吃草量要少。原因是因為其一,用的時間少;其二,對應的長出來的草也少。這個差就是這片草地5天長出來的草。每天長出來的草可供5頭牛吃一天。如此當供10牛吃時,拿出5頭牛專門吃每天長出來的草,餘下的牛吃草地上原有的草。

(15×10-25×5)÷(10-5)

=(150-125)÷(10-5)

=25÷5

=5(頭)→可供5頭牛吃一天。

150-10×5

=150-50

=100(頭)→草地上原有的草可供100頭牛吃一天

100÷(10-5)

=100÷5

=20(天)

答:若供10頭牛吃,可以吃20天。

例2、一口井勻速往上涌水,用4部抽水機100分鍾可以抽干;若用6部同樣的抽水機則50分鍾可以抽干。現在用7部同樣的抽水機,多少分鍾可以抽干這口井裡的水?

(100×4-50×6)÷(100-50)

=(400-300)÷(100-50)

=100÷50

=2

400-100×2

=400-200

=200

200÷(7-2)

=200÷5

=40(分)

答:用7部同樣的抽水機,40分鍾可以抽干這口井裡的水。

㈡ 三年級下冊數學

7月2日
豎式計算:5897÷29 = 72082÷36= 442×34= 387×27=
應用題:小兔裝蘑菇,24個裝一盒,裝了240盒後還剩1344個沒有裝完,這些蘑菇一共可以裝多少盒?
7月3日
遞等式計算:61200÷68+604 23×1353÷36
5240+3760÷47 (1000-5278÷58)×100
應用題:一本故事書共120頁,小明原計劃10天看完,實際多看了2天,平均每天看幾頁?
7月4日
豎式計算:5897÷29 = 72082÷36=
文字題:78520除以26的商比1500大多少?
15乘以13加19的和,積是多少?
應用題:一頭大象一天可以吃食物200千克,動物園的5頭大象一星期共吃食物多少千克?
7月5日
遞等式計算:132÷33+6400÷80 (478-78)×(462÷77)
600-240÷15 (260+4440÷4)÷10
書架上有三層書,第一層有60本,是第二層的兩倍,第三層的書本比第二層的兩倍還少15本,第三層有書多少本?這個書架上共有書多少本?
7月6日
遞等式計算:1910÷45×50 3000-101×23 45×99+99×54
文字題:2個350相乘的結果是多少?
倉庫里有麵粉8400千克,每20千克裝一袋,這些麵粉平均分給6個超市,每個超市可以分到麵粉多少千克?
7月7日
遞等式計算:47×(350+450) 352÷11+7×38 92×428+8×428
文字題:一個數比14個670的和少258,這個數是多少?
有一種奶糖,每20粒裝一袋,每25袋裝一箱,現有30000粒,可以裝多少箱?
7月8日
遞等式計算:384÷24×105 (18539-829)÷35
96×48÷32 10600÷(106×25)
苗苗文具廠原計劃每月生產3000支鋼筆,技術革新後,一年的生產任務10個月就完成了,實際平均每月生產鋼筆多少支?
7月9日
豎式計算:728×45= 890÷35= 305×507= 3060×440=
一瓶油,連瓶共重5025克,用去一半油後連瓶還重2525克,油重多少克?
7月10日
遞等式計算:4203-3877+123 140×86+655
12020-304×27 (135+245)×64
一根電線剪去960米,剩下的正好是剪去的6倍,這根電線原來有多長?
7月11日
遞等式計算:778+22×108 2800×25÷28 94×830-54×830
文字題:85乘280與120的和,積是多少?
植樹節時,四年級(1)班種了426棵樹,四年級(2)班種了310棵樹,兩個班共分成16個小組,平均每個小組植樹多少棵?
7月12日
遞等式計算:256×27= 665×78= 89×254=
填空題:2725÷25的商的中間有( )個零。
長風海洋世界的門票價格每張60元,如果去的人多了,購買團體票比較合算,小胖他們班有43人游覽,購買團體票共付了1935元,每人可以便宜多少元?
7月13日
豎式計算:458×26 = 7070÷35 = 3522÷31 =
填空:7820÷54 的商是( )位數。
某工廠有女工840人,比男工人數的2倍少60人,這個工廠有工人多少人?
7月14日
巧添括弧,使等式成立:
(1) 70+40×7=770 (2) 6×12-10=2×4+4
(3) 100-52÷4=12 (4) 64÷2×4=80-53+19
小胖以60米/分的速度從家出發步行去學校,15分鍾後離學校還有100米,小胖家離學校有多遠?
7月15日
遞等式計算:768÷48+289 480+120÷24
971-135+265 14271÷(923÷13)
一台微波爐的價格是480元,一台彩電的價格比一台微波爐價格的16倍少74元,一台彩電的價格是多少元?
7月16日
不計算,直接比較大小:
152×15 ○ 152×51 240×35 ○ 24×350 760÷48 ○ 760÷43
398÷16 ○ 498÷16 420÷10 ○ 840÷20 623÷62 ○ 536÷56
爸爸今年48歲,正好是小明的3倍,爸爸和小明今年共多少歲?
7月17日
遞等式計算:2435-256+465 807×15-207 96×23÷16
六一兒童節,學校共有3452人去月圓園公園玩,如果每輛車限乘45人,至少需要多少輛車?
7月18日
遞等式計算:467+533×18 125×32×25 2002÷(264-238)
月圓園公園的門票價格是每張80元,如果去的人多,購買團體票比較合算。三年級有700人參加,購買團體票共付40600元,每人可以便宜多少錢?
7月19日
遞等式計算289+768÷8 314-3060÷12 35×65+35×35
公園的水池裡有泥鰍280條,金魚的條數比泥鰍條數的15倍少108條,水池裡有金魚多少條?
7月20日
遞等式計算:360×(255÷5-38) 1652÷(892-864)
三年級同學從游樂場走到水上舞台共行走了15分鍾,如果大家行走的速度是42米/分,從游樂場上舞台的路程是多少?同樣的路程一年級的小朋友行走了21分鍾,他們行走的速度是多少?
7月21日
豎式計算:479×69= 740×4500= 34567÷82= *85290÷87=
水上舞台的觀眾席共有16排,全校3452人就座時發現有188人沒有座位,水上舞台的觀眾席平均每排可以坐多少人?
7月22日
遞等式計算:(432+668)÷20 94×347÷47 782÷(15+8)×15
公園中月湖的面積大約300000平方米,如果一個長為1200米的長方形的面積和月湖的面積相等,那麼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多少?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7月23日
豎式計算57×829= 290×9400= 5630÷230= 7600÷1500=
在一張長是10分米,寬是8分米的長方形紙上,剪一張長是4分米,寬是3分米的長方形的紙,想一想,剩下部分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分米?
7月24日
豎式計算:809-74-136 390÷6+804 402×138-38 652+289-352
小胖想把4個邊長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樣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如果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又是多少呢?(可用畫圖來分析)
7月25日
遞等式計算2040-2040÷40 96×43 +43×4 125×25×8×4
填空:□70÷52的商是2位數,□可以填( ),最高位在( )。
用22米長的鐵絲網靠著牆圍起三條邊,成為一個長方形的養雞場。已知它的長是6米,它的面積是多少米?
7月26日
5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60平方米=( )平方分米
38分鍾=( )小時 170厘米=( )米
一個長方形周長為64厘米,它是由3個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那麼每個小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7月27日
文字題:在除法算式中,商是490,余數是15 最小的被除數是多少?
文字題:32除69與59的和,商是多少?
文字題:812連續減去24個12的和,差是多少?
填空:3451÷□7商中間有1個0且沒有餘數,□可以填( )。
學校今年擴建游泳池了,原來的游泳池長是120米,寬是40米,擴建後寬增加30米,長沒有變化,擴建後游泳池周長增加了多少米?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7月28日
遞等式125×23×8 57×57+43×57 25+25×12
填空題:一根長36分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當長是( )分米,寬是( )分米時,面積最大,面積為( )平方分米。
一根鐵絲正好圍長方形一周,長方形長38厘米,比寬多10厘米,這根鐵絲長多少厘米?
7月29日
遞等式計算:309-267+191 756÷36×32 675―154―46
填空題:78×42的積在( )和( )之間。
小胖以42米/分的速度從家走到學校,花了12分鍾,放學時,他用了18分鍾從學校回到家,回家時,他的速度是多少?
7月30日
遞等式計算:35×35—35÷5 973—(73—478) 864—864÷9
文字題:105乘以24和22的和,結果是多少?
巧克力廠包裝一批德芙巧克力,每12塊巧克力裝一盒,已經裝了69盒,還有852塊沒有裝,一共可以裝多少盒?

㈢ 三年級下冊數學內容有哪些

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一),面積,年、月、日,復式統計表,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綜合與實踐活動等。下面基本按單元順序對本冊教材的修訂情況進行簡要說明。
一、位置與方向(一)
本單元內容包括:在現實情境中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了解在平面圖上如何表示方向,並能描述平面圖上物體的相對位置;第讓學生利用所學習的方向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實驗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版)》的要求,降低了難度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版)》對第一學段「圖形與位置」的課程內容做了修改:一是刪去了「會看簡單的路線圖」的內容和要求;二是降低了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的教學要求,不再要求根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出這四個方向,只要知道這四個方向就可以了。因此,修訂後的教材刪去了實驗教材中有關路線圖的內容,同時,在需要辨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的時候,都採用標準的地圖的畫法,並給出指「北」的方向標,以便於學生先判斷出四個基本方向,再進一步辨認這四個方向。
2.根據對實驗教材的意見,將例3和例5整合為例4,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方位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支撐和豐富的表象積累,才能較好地掌握這些概念。因此,教學時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大量的體驗方位的活動,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在多樣的活動中進行觀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豐富對方位知識的體驗,積累活動經驗,進一步發展良好的空間觀念。
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和用估算解決問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口算和筆算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筆算除法的基礎。與實驗教材相比,修訂後的教材仍然十分重視落實雙基,同時注重在使學生獲得基本數學思想和基本數學活動經驗方面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所突破。
1.調整例題設計,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順序更為合理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安排體現了「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按照「口算—筆算—用估算解決問題」的順序分為三個層次編排。第一個層次是口算除法。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版)》的要求,在實驗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幾十幾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除盡)的例題口算方法。在讓學生用已有的口算方法解決新問題的同時,為理解筆算算理作鋪墊。第二個層次是筆算除法(例1~例7)。(1)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則,先安排「商中沒有0」的除法,再安排「商中有0」的除法,便於學生在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礎上,自主探究特殊的計算方法。(2)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先安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再安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先安排「首位能除盡」的除法,再安排「首位不能被除盡」的除法。根據實驗教材的反饋意見,增加了例3,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上能除盡的題目,減小教學的坡度。第三個層次是解決問題(例8和例9,重點教學如何將估算作為的一個有效策略來解決問題),這是整套修訂後教材關於估算教學的一大特色。
2.重視對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總結和概括
(1)加強對算理的理解,溝通算理和演算法的聯系。第一,無論在教學口算還是筆算時,教材都注重通過直觀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例如,在「口算除法」的小節中創設了平均分彩色手工紙的情境,將手工紙設計為10張一沓,給出直觀圖展示分的過程和結果,為學生理解算理提供直觀支撐。第二,在筆算除法中,重視溝通算理與演算法的聯系。分步給出了豎式的演算過程,並配合給出小棒圖展示平均分的過程,還標注了每一個結果的含義或每一個結果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除法豎式的每一步的算理,實現了從算理到演算法的自然過渡。
(2)重視對計算方法的總結和概括,培養歸納推理的能力。在學生獲得大量計算活動經驗的基礎上,教材重視讓學生對計演算法則進行歸納和總結。在進一步掌握演算法,形成計算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例如,在探索了大量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筆算後,教材在第18頁安排了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總結計算方法的場景,雖然教材沒出給出完整的計演算法則的文本,但是通過學生的對話了突出了計算的基本步驟和要點。
在教學中,應重視對算理和計算規律的探求,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首先,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的經驗,引導學生探索筆算除法的算理和演算法,結合一定的直觀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算理。並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每一個結果的含義及計算方法,溝通算理和演算法的聯系。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程序,養成一種有序地操作和思考的習慣,並能自主概括出筆算除法的計算要點。其次,應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表達環境,先讓學生在思考每個例題時,輕聲地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再讓學生在小組(或與同桌)內說自己的思考過程;之後請能夠清晰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路的學生在班上交流,提供表達的範例。通過有層次地說過程、說算理,使學生自主歸納出口算或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時學會用簡潔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三、復式統計表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版)》的要求,統計知識的教學整體後移,將原來安排在二年級下冊的復式統計表移至本冊教學,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統計的方法和意義。尤其是藉助復式統計表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與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體會數據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及其應用價值。本單元教學內容的編排,將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例如,例1,首先提出活動任務「要知道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活動情況」——需要進行調查,獲取數據;接著讓學生用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單式統計表)來呈現數據,討論兩個統計表的共同點,發現還有更簡潔的形式——合成一個表,形成復式統計表;最後通過回答問題,讓學生感受復式統計表的優越性——表中包含的信息內涵更豐富;可直接看出男、女生每一項活動喜歡的人數,更便於比較;並可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或分析問題。以上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讓學生完整地經歷統計分析的全過程,經歷「復式統計表」產生的過程並體會其必要性,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盡管一、二年級時,學生已有過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的經歷,但是,統計方法和意義的體驗、數據分析觀念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多次的經歷中不斷積淀,逐步內化。因此,本單元教學時,切不可單純地將復式統計表的認識和填寫作為唯一目標,而應以更寬廣的視角來審視與設計教學的過程。在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發現單式統計表存在的局限性,自主「創造」出功能更強的復式統計表,體會復式統計表的優越性,體驗數據整理方法的多樣性。最後,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對復式統計表的多角度解讀,獲得對數據分析方法的切身體驗,體會數據中包含的豐富信息。通過以上教學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主動探究的過程,有利於學生進一步體驗統計方法和意義。
四、兩位數乘兩位數
本單元包括口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及運用連乘、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與實驗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藉助幾何直觀,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
在教學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時,教材安排了通過擺方塊學習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利用點子圖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演算法。藉助直觀手段(方塊、點子圖)與算式相對應,數形結合,引導學生親歷建構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數學模型的過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數學思考、傾聽、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推理能力。
教學時,要留有充裕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嘗試、探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以完善學生對計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應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例如,在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算理時,首先要讓學生嘗試用已有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並要求學生用點子圖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來,讓學生經歷用圖示表徵解釋演算法的過程;然後,再交流展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通過學生的匯報使學生明確如何劃分點子圖、算式表徵了哪種計算方法,溝通圖形表徵、算式表徵與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系;最後,在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時,可以讓學生再次利用點子圖,表示出豎式計算中每一步的結果,進而更好地理解其含義,掌握好演算法。藉助點子圖,在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理解的同時,使學生逐步學會藉助幾何直觀去解決問題,去表達和交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注重運算規律的探索,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第一,有些計算的演算法是一致或相似的,教材通過例題和練習的設計啟發學生體會這些題目在演算法上的一致性,促進計算方法的有效遷移。例如,口算乘法例1中,在學生學習了15×3
的口算方法後,接著呈現150×3,讓學生體會這兩道口算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利用舊知探究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第二,練習中也設計了一類計算題(如練習十的第9題、練習十一的第10題),讓學生通過一組題的計算,發現其中蘊含的計算規律,再直接寫出其他各題的得數。讓學生經歷「猜想——計算——驗證」的探究過程,為積累探索數學規律的活動經驗提供機會。這樣的練習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五、面積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四部分: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與實驗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關注學生對面積概念的真正理解
教材在修訂過程中刪去了面積的定義,其目的是避免學生死記硬背,也避免教師將功夫用在指導學生敘述面積的定義上,而忽視了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真正理解。從讓學生觀察身邊熟悉的一些物體(黑板和國旗)的表面入手,明確「面」的概念;然後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兩個面的大小,進而形成對「面」的大小的直觀感受。在此基礎上,教材採用描述的方式,藉助具體事例說明「面積」的概念,並讓學生依此說出其他一些物體表面的面積。
2.注重對面積概念認識的全面性
由於學生常常誤認為只有向上擺放的「面」才有面積,因此教材在例1下面增加了「做一做」中,要求學生摸摸字典的封面和側面,並比較這兩個面的面積大小,使學生認識到側面的大小就是側面的面積。為避免學生一提到面積就想到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教材在練習十四中增加了不規則圖形面積的比較,包括線段圍成的圖形和曲線圍成的圖形,其目的是突出面積概念的本質,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積概念。
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讓學生不斷感悟度量的本質,發展度量的意識。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落實。一是,製造認知沖突,使學生感受學習「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二是,藉助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使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三是,讓學生經歷用面積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體驗單位的價值;四是,梳理面積單位,形成結構化認識;五是,讓學生結合實際選擇和運用合適的面積單位解決問題。另外,在學生經歷用面積單位度量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上,應溝通長方形的長、寬與每行面積單位個數和行數之間的對應關系,適時進行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抽象概括,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面積公式。
六、年、月、日
本單元主要包括:1.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在編排時,仍然注意精心選取和學生生活聯系密切的素材,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時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對學生本單元的學習起到有效的支撐和促進作用。並注意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平台,為學生提供較為充分的探究和思考的空間。與實驗教材相比,加強幾何直觀,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24時計時法比較抽象,教材藉助多種直觀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在實驗教材在鍾面上標出內、外圈數呈現24時計時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時間軸」,將一日經過的時間展開,在時間軸上對比給出一日內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所表示的整點的時間。將抽象的、不斷流逝的時間與直觀的數軸建立起聯系,將「時刻」與數軸上的點建立聯系,藉助幾何直觀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24時計時法。
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時間,並採用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探究、理解知識,發展應用能力。應當通過創設一些現實性情境,布置一些實踐性任務或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多途徑地引導學生經歷觀察、記錄、猜想、交流、推理等學習過程,使學生在自主建構知識、積累活動經驗的同時,提升思維水平,發展應用能力。還可以設計一些觀察、記錄、歸納等學習活動,也可以嘗試解決以實際問題為任務驅動,以便更好地挖掘教材資源,幫助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由於學生平時很少使用24時計時法,因此在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幾時或晚上幾時時,學生往往感到不太習慣。教學時,應使用鍾表模型等教具或學具,加強對鍾面的觀察和操作,引導學生觀察一日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鍾面數字、時間及圈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並適時出示時間軸,教學時可給出12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讓學生在標出相應的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藉助幾何直觀幫助學生理解24時計時法。在教學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鍾面和直觀演示,從出發時刻開始,讓指針轉動到到達時刻,把直觀觀察和線路圖對應起來,並口算得出經過的時間;還可以出示時間軸,讓學生在上面標出出發時刻和到達時刻,將抽象的時刻與直線上的點對應起來,將「經過時間」與兩點間的距離建立聯系,幫助學生思考。
七、小數的初步認識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認識小數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兩部分,與實驗教材相比,降低了要求,小數的含義、大小比較和小數加、減法,僅限於一位小數。在實驗教材以學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和活動為場景,通過人民幣、米制系統這些具體的量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的基礎上,增加了面積、數尺或數軸這樣的直觀、半直觀模型來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小數。
本單元是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應把握以下兩點:一是本單元是「小數的初步認識」,不要把小數作為一個抽象的「數」來研究,不要出現數位、計數單位等概念,應結合具體的「量」和面積、數軸等直觀模型來認識;二是小數的大小比較和小數加、減法,僅限於一位小數。
八、數學廣角——搭配(二)
學生在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的學習中已經接觸了簡單的排列和組合內容,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內容難度稍有提升,不僅數據加大了,而且問題情況也更加復雜,同時給出了更簡潔、更抽象的表達方式,進一步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例1,要求學生用4個數字(含0)組成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教學稍復雜的排列問題。與二年級上冊的例1相比,不僅元素要(排列的數字)多了1個,而且增加的是0這個特殊元素。例2,通過搭配服裝的問題,教學分步乘法計算原理。例3,要求找出4支球隊的比賽(每兩個隊賽一場)次數,教學組合問題。與二年級上冊的例2相比,素材不同,且多了一個元素。在二年級時,學生主要通過具體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初步感受排列組合的思想和方法。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用更簡潔、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過程和結果表達出來,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排列和組合是很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學中,需要通過多種活動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並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思維過程和結果。既要指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採取枚舉、連線等形式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還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只要求學生用圖示的方式把所有的排列或組合情況列舉出來(即有哪些排列或組合)即可,不要求抽象地計算出一共有多少種排列數或組合數,諸如排列、組合、分類計數原理、分步計數原理等名詞,不必出現。

㈣ 三年級下冊數學

你這么理解
兩個正方形 拼成一個長方形
周長是不是少了 兩條和在一起 的邊。
那如果說少了48厘米 是不是就說明 原來正方形的兩條邊加起來就是 48厘米?
那正方形的每一條邊長不就是 24 厘米了
所以遠正方形的面積就是24乘以24等於576平方厘米

㈤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材下冊目錄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第二單元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 口算除法 2. 筆算除法(1) 3. 筆算除法(2) 4. 筆算除法(3) 第三單元 統計 1. 簡單的數據統計 2. 平均數 第四單元 年、月、日 1. 年、月、日 2. 24小時計時法 第五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1. 口算乘法 2. 筆算乘法(1) 3. 筆算乘法(2) 第六單元 面積 1. 面積和面積單位 2.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3.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4. 公頃、平方千米 第七單元 小數的初步認識 1. 認識小數 2.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第八單元 解決問題 第九單元 數學廣角 第十單元 總復習

㈥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應用題

小玲和小花一起買自動筆小玲比小花多買了2支,小玲付了16元,小花付了8元,問小玲和小花各買了多少支?
每支筆的錢:
16-8=8(元)
8÷2=4(元)
小玲

16÷4=4(支)
小花:
8÷4=2(支)
甲乙倆人到商店買布,甲比乙多買了8米,家付出75元,乙付出35元,求甲乙倆人各買了多少米?
每米多少錢:
75-35=40(元)
40/8=5(元/米)
甲:75/5=15(米)
乙:35/5=7(米)
夠清楚了把!

㈦ 小學3年級下冊數學

1.可以用方來程做 (可是三自年級做方程太難了點)
2.用算術法:185--20+15÷3=60 (這個求出的是兩個的平均數)
甲:60×2+5=125(噸)
乙:60×1=60(噸)

㈧ 數學三年級(下)應用題

1、王老師帶了8000元錢,買一台電腦用去了6387元,買一台列印機用去986元,還剩多少元?

2、三、四年級同學一共收集樹種65千克,三年級同學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級心理學收集了多少千克?

3、 電視機廠第一天上午生產電視機274台,下午生產196台,如果第三天生產51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產多少台?

4、 傢具廠上個月生產單人木床1500張,雙人木床1850張,鐵床2500張,鐵床比木床少生產多少張?

5、 手帕廠原計劃八月份生產手帕3280打。採用新的生產流水線後,生產的手帕運走了2960打,還剩875打。比原來計劃增產多少打?

6、 少先隊員割草。第一小隊割草46千克,第二小隊割草54千克,第三小隊比第一、二小隊割草總數少39千克,第三小隊割草多少千克?

7、 第一養雞場養雞2670隻,第二養雞場比第一養雞場少養980隻,兩個養雞場一共養雞多少只?

8、 食堂九月份燒煤300千克,十月分比九月份節約用煤40千克。兩個月共燒煤多少千克?

9、 童裝廠九月份計劃生產童裝2060套,結果上半月生產1208套,下半月生產1395套,超過計劃多少套?

10、洗衣機廠九月份上半月生產洗衣機845台,下半月生產968台,八月分生產1560台。九月份比八月份多生產多少台?兩個月共生產多少台?

11. 商店原來有25筐桔子, 賣出18筐後, 又運進40筐, 這時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12. 商店上周運進童車50輛,這周又運進48輛,賣出17輛.現在商店有多少輛童車?

13. 校園里有8排松樹, 每排7棵.37棵松樹已經澆了水, 還有多少棵沒澆水?

14. 商店有7盒鋼筆,每盒8支,賣了28支,還剩多少支?

15. (1)學校買來54盒粉筆,用去34盒,還剩多少盒?

2)學校買來了30盒白粉筆,24盒彩色粉筆,用去34盒,還剩多少盒?

16. 水果店運來一批蘋果,上午賣出16筐,下午賣出18筐,還剩12筐.運來多少筐?

17. 果園里有4行蘋果樹,每行8棵,還有12棵梨樹,一共有多少棵果樹?

18. 老師有4盒乒乓球,每盒6個,借給同學8個,老師現在還有幾個?

19. 比較下面一組題有什麼是相同的, 有什麼是不同的, 然後再解答.

(1) 食堂里有15袋大米, 又買來40袋, 現在有多少袋大米?

(2) 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 用去27袋, 又買來40袋, 現在有多少袋大米?

20、二(1)班有男同學27人,女同學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幾排?

21、麵包:每個3元,餅干:每包4元,飲料:每瓶6元;小剛:買4個麵包和1瓶飲料,應付多少元?小強有50元,買5包餅干,找回多少元?

22、誰買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男孩:5枝鉛筆15元,女孩:我的筆每枝4元,誰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23、王紅到超市想買一個書包、一雙球鞋和一個足球。標價為:書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紅去超市至少要帶多少元錢?

24、白樓小學二年級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二年級一班和二年級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級三班比二年級一班少幾人?

25、學校體育室有排球18個,足球的個數比排球多15個,學校體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個?

26、水果店有水果46筐,上午賣出去28筐,下午又運進來21筐,水果店現在有水果多少筐?

27、一輛公共汽車上原有乘客23人,在第一站下去8人,上來1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28、水果店運進75箱蘋果,第一天賣出去24箱,第二天賣出去18筐,水果店還有多少筐蘋果?

29、二年級一班原有女生28人,男生20人,新學年開始了,又轉來9名同學。現在二年級一班共有多少人?

30、點心店有7籠包子,每籠6個,小胖買了4籠(1) 小胖一共買了幾個包子?

31、小胖買的包子中有6個是菜包子,剩餘的都是肉包,他買的肉包有幾個?

(1) 如果一個菜包8角,一個肉包1元,小胖一共需要付多少錢?

(2) 小巧把點心店中剩餘的包子買走了,她買了幾個?

(3) 小巧比小胖少買幾籠?

32.6隻茶杯裝一個盒子,33隻茶杯需要裝幾個盒子?

33.小巧、小亞和小胖一起去打掃小區的樓面,如果每人打掃4個樓面,那麼就剩下2個樓面沒人打掃,他們一共需要打掃幾個樓面?

34、小丁丁想買2本卡通書,每本15元。如果改買10元一本的科技書,可以買幾本?

35、小胖今年10歲,爺爺今年的歲數是小胖的6倍,爺爺明年幾歲?

36、學校要在正方形池塘四周種柳樹,要求每邊等距離種4棵樹,最少需要種幾棵?

37、小明收集風景郵票64張,收集動物郵票是風景郵票的3倍還多5張,收集兩種郵票共多少張?

38、糧店運來8袋麵粉,每袋30千克,4天全部賣完。每天賣出麵粉多少千克?

39、動物園有一隻東北虎體重200千克,野牛體重是東北虎的3倍。這只東北虎體重有多少千克?

40、機器廠生產一批零件,每天生產40個,剛好要用5天。如果要4天完成生產這一批零件,平均每天要生產多少個?

41、前進小學圖書室有科技書305本,平均分給6個班同學,每班可分多少本?還剩多少本?

42.某修路隊要修一段公路,已修4800米,相當於未修公路的8倍。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43.牛肉6千克的價錢等於豬肉8千克的價錢,已知1千克牛肉16元,1千克的豬肉賣多少元?

44.一條水渠已修538米,剩下的計劃5天修完,每天修24米。這條水渠總長多少米?

45、動物園里有虎皮鸚鵡63隻,其他鳥類只數是虎皮鸚鵡的2倍。動物園一共有鳥多少只?

46、印刷廠裝訂車間要裝訂學生作業本1000本,裝訂了8天,還差200本。平均每天裝訂多少本?

47、一條褲子28元,一件上衣的價錢是一條褲子的2倍。買這樣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錢?

48、學校買來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4層,每層可以放35本書,這些書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書?

49、小明每分鍾能打51個字。一篇稿件共425個字,8分鍾後小明還剩多少個字沒打完?

50、兒童三輪車每輛的價錢是210元。幼兒園買了4輛,一共用了多少元?

51、光明小學開展「學雷鋒」活動,低年級有130人參加,中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低年級的2倍,中年級有多少人參加?低、中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

52、校園里共栽了21棵槐樹。栽的松樹是槐樹的4倍,栽了多少棵松樹?

53、有4束花,每束12朵 。如果從每束里拿出2朵,剩下的一共有多少朵花?

54、買一台電風扇的價錢是231元,買3台電風扇要用多少元?

55、服裝小組要做一批童裝,已經做了3天,每天做313件,還差104件。原來要做多少件?

56、一隻大象的體重等於8頭牛的體重,1頭牛的體重等於2匹馬的體重。1匹馬的體重是300千克,這只大象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57、少年宮樂隊有女同學18人,男同學17人。合唱隊的人數是樂隊的3倍,合唱隊有多少人?

58、兒童劇場樓下有405個座位,樓上有9排,每排有32個座位。樓下比樓上多多少個座位?

59、一列火車掛了10節車廂。其中9節各有118個座位,另外一節有60個座位。這列火車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60、商店賣出63個藍氣球,賣出的紅氣球的個數是藍氣球的7倍。賣出多少個紅氣球?哪種氣球賣得多,多多少個?

61、學校組織參觀自然博物館。二年級去39人,三年級去的人數是二年級的2倍。三年級去了多少人?兩個年級共去多少人?

62、菜站運來4車白菜,每車495千克。賣出836千克,還剩多少千克白菜?

63、校園里有3棵橘樹。第一年產橘306個,第二年的產量是第一年的2倍。第二年產橘多少個?

64、330個同學乘4輛汽車去郊遊。前3輛車各坐82個同學,第四輛車要坐多少個同學?

65、停車場停著45輛小汽車,開走18輛後,剩下的正好排成3行。每行有多少輛小汽車?

66、一條蠶大約吐絲1500米,6條蠶大約吐絲多少米?

67、第十一屆亞運會,我國體育健兒獲得金牌183枚,銀牌107枚,銅牌51枚。獲得的金牌數比銀牌和銅牌總數多多少枚?

68、長頸鹿能活25年,大象的壽命是它的3倍。大象能活多少年?大象比長頸鹿能多活多少年?

69、一條草魚能長到35千克。一條青魚能長到草魚的2倍。一條青魚能長到多少千克?

70、根據下面的價格標簽解答下面的問題

一個足球32元 一個排球28元 一個籃球45元 一個羽毛球2元 一副羽毛球拍65元

(1) 買4個籃球要花多少錢?

(2)買3個足球,付給售貨員100元錢,應找回多少錢?

(3)買一副羽毛球拍和10個羽毛球,需要多少錢?

71. 一個果園里栽了125棵蘋果樹,梨樹的棵數比蘋果樹的4倍少20棵。這個果園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72. 一段路長324米,已經修了240米,剩下的計劃4小時修完。平均每小時修多少米?

73. 紅光印刷廠裝訂一批日記本,前三天共裝訂了960本,後16天平均每天裝訂420本。這批日記本共有多少本?

74. 一個打字員4分鍾輸入200個漢字。照這樣計算,輸入3000個漢字需要多少分鍾?

75. 3袋麵粉共重75千克,8袋麵粉重多少千克?

76. 一個鋼鐵廠,煉750千克鋼需要用5噸水。照這樣計算,鋼鐵廠一天節約55噸生活用水,可以煉鋼多少千克?

77. 5箱蜜蜂一年可以釀375千克蜂蜜。照這樣計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釀1725千克蜂蜜需要養多少箱蜜蜂?

78. 兩個年級的同學去買書,三年級有48人,每人買2本,四年級每人買3本,四年級買的總本數和三年級一樣多。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買書?

79. 工人們修馬路,原計劃用40個工人,實際用了45個工人。計劃要修路90天,實際修了多少天?

80.小華從學校步行回家要20分,騎自行車回家要10分。小華步行每分走45米,他騎自行車每分行多少米?

81.學校買15盒彩色粉筆,每盒50枝,用去10盒。還剩多少枝沒有用?

82.海天機械廠第一,二,三車間各生產了6箱零件,每箱120個,一共生產零件多少個?

83.一台織布機一小時織布21米,5小時4台同樣的織布機共織布多少米?

84.汽車從南京開往上海,每小時行60千米,3小時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車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時行完。平均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

85.劉師傅23天共加工4255個零件,王

師傅平均每天比劉師傅多加工18個。王師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個?

86.李伯伯家的一頭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這樣計算,有155千克草夠這頭牛吃多少天?

87.湖濱公園有18條遊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這樣計算,現在有26條遊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88.工廠要加工360個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這樣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個零件?

89.明明看一本故事書,每天看20頁,5天看了這本書的一半。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90.老師買來6枝鋼筆,鋼筆的價錢是圓珠筆的3倍,一枝圓珠筆的價錢是2元。老師買鋼筆用了多少元?

91.農機廠一車間分3個組加工3420個零件,每組12個工人。平均每個工人加工多少個零件?(用兩種方法解)

92.工廠租用10輛汽車運480噸貨,每輛汽車都運了12次。平均每輛車每次運貨多少噸?

93.啄木鳥一天能吃645隻害蟲,青蛙8天能吃608隻害蟲。啄木鳥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蟲多少只?

94.一堆煤160噸,4輛卡車3次運96噸。照這樣計算,4輛卡車幾次才能運完這堆煤?

95、田豐庄園採摘香蕉82千克,已經運走420千克,剩下的每32千克裝一箱,可以裝多少箱?

96、紅領巾假日活動站,乒乓球組有98人,比籃球組的3倍還多2人,這兩個小組共有多少人?

97、食堂運進土豆82千克,運進的茄子比土豆多328千克,運進的茄子是土豆的幾倍?

98、某工程隊修一條水渠,總長1450米,已經修了640米,剩下的每天修90米,還要幾天才能修完?

99、超市運進豆油248箱,花生油388箱,豆油和花生油的總數是色拉油的12倍,運進色拉油多少箱?

100、把207本圖書平均分給23個讀書小組,每組有三人,每人分到幾本?

101、、廢舊電池回收小組三天共收舊電池730個,前兩天平均每天收240個,第三天收了多少個?

102、一份稿件有24頁,每頁360字,小李每分鍾打72字,這份稿件全部打完約要用多少時間?

103、一個生產車間,要加工4870個零件,已經加工了3160個,剩下的要在38小時內完成,平均每小時加工多少個?

104、育才中學環保隊要栽1450棵松樹,已經栽完580棵,剩下的每行栽30棵,能栽幾行?

105、夏令營野外行軍訓練,從甲地到乙地214千米,乙地到丙地306千米,每天走40千米,從甲地到丙地要走多少天?

106、24頭奶牛一日產奶4656千克,平均每頭奶牛一日產奶多少千克

107、李師傅1小時能生產零件52個,如果要生產364個零件,需要幾小時?

108、安順運輸隊用26輛車運一批大米,第一堆2400袋,第二堆3528袋,平均每輛車運多少袋?

109、日化公司第一天生產肥皂4040塊,第二天生產5770塊,如果每90塊裝一箱,可以裝多少箱?

110、一個油桶可裝油10千克,要買650千克油,需要多少個油桶?

111、小候家到植物園有1792米,小候平均每分鍾能行28米,小候家到植物園需要多少時間?

112、一座居民樓的高度是15米,電視塔比居民樓高390米,電視塔的高度是居民樓的幾倍?

113、工程隊鋪一條路,計劃每天鋪90米,20天可以鋪完。實際只用了18天,平均每天鋪多少米?

熱點內容
數學五大定律 發布:2025-08-23 21:14:06 瀏覽:489
優秀物理教具 發布:2025-08-23 19:26:57 瀏覽:209
師德師風大討論會議記錄 發布:2025-08-23 19:03:33 瀏覽:245
最新版小學科學目錄 發布:2025-08-23 17:20:00 瀏覽:847
江蘇教師網 發布:2025-08-23 16:21:02 瀏覽:437
2017年安徽省語文試卷 發布:2025-08-23 15:49:23 瀏覽:118
學校師德師風剖析材料 發布:2025-08-23 15:23:12 瀏覽:98
電功率教學反思 發布:2025-08-23 14:21:15 瀏覽:38
初二下冊語文輔導 發布:2025-08-23 14:18:50 瀏覽:124
農村留守兒童家訪教案 發布:2025-08-23 14:05:48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