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七彩語文
A. 四年級上冊語文七彩同步作文裡面的護眼節內容
《七彩語文》雜志由教育部語文課程標准專家組核心成員及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編輯部專家領容銜編輯。2008年,《七彩語文》雜志榮獲江蘇省優秀期刊,2009獲得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等榮譽稱號!目前雜志月發行量已超百萬,2013年中國新聞出版統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教輔類期刊平均期印數TOP10!穩居江蘇省期刊發行第一位!
《七彩語文》擁有多個成熟版本。既有面向廣大語文教師的「教師論壇」,也有兼顧從幼童到中學不同年段的學生期刊。學生期刊中。既有「低年級版」「中高年級」「初中版」幾個綜合性的版本。也有「習作」、「畫刊」、「寫字與書法」等特色版本,還有經過專業團隊精心打造的高端品種「國際版」。豐富多樣的品種滿足了讀者的不同需求。
B. 少年兒童報刊有哪些
2015年全國優秀少兒報刊推薦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報紙:中國少年報、小學生學習報、中國兒童報、動手做報、小學生世界、小博士報、少年網路知識報、新疆少年報(維文)、少年兒童故事報
期刊:中學生天地、讀者·校園版、小學生時代、當代學生、兒童時代、中國少年兒童、琴童、小學生導刊、放學後、花蕾(蒙文)、小學生時空(維文)、紅樹林、中國少年文摘、廣東第二課堂、初中生必讀、小獼猴智力畫刊、幼兒畫報、幼兒畫刊、東方娃娃、嘟嘟熊畫報、大灰狼畫報、嬰兒畫報、幼兒智力開發畫報、好孩子畫報、小聰仔、我們愛科學、學與玩、博物、小哥白尼、環球少年地理、小愛迪生、哈哈畫報、博學少年、少年科學畫報、兒童文學、兒童文學選刊、小葵花、小讀者、少年文藝(江蘇)、故事大王、好兒童畫報、小星星、童話王國、少年文藝(上海)、故事作文、小獼猴學習畫刊、創作、七彩語文、中國卡通、兒童漫畫、知音漫客
C. 潘文彬的主要成果
1 .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公開發表教學論文 80 余篇;
2 .出版個人專著《走在語文路上》 35 萬余字;
3 .打造、培養了南湖一小語文教學「 M 4 」 和「F 6 」 ,《江蘇教育》、《中國教師報》、《南京晨報》對此都作了長篇報道,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 .論文《莫讓語文迷失了自我 —— 基於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育的幾點思考》榮獲南京市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 . 2006 年 11 月當選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通訊 · 小學刊》封面人物。
06年成果:
1 .論文《探尋語文教學的最佳路徑》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小學語文論壇》 2006 年第 3 期上;
2 .論文《輕攏慢捻抹復挑》發表在《江蘇教育》 2006 年第 4B 上;
3 .論文《胸藏萬匯憑吞吐 筆有千鈞任翕張 —— 關於培養小學生習作能力的對話(一)》發表在《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06 年第 4 期上;
4 .論文《胸藏萬匯憑吞吐 筆有千鈞任翕張 —— 關於培養小學生習作能力的對話(二)》發表在《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06 年第 6 期上;
5 .論文《在「簡單」與「不簡單」之間行走》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通訊 · 小學刊》 2006 年第 11 期上;
6 .論文《漫談敘事性作品及其教學》發表在《實驗研究》 2006 年第 7 期上;
7 .論文《鴛鴦銹取憑君看 「巧」把金針度與人》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學教師培訓》 2006 年第 11 期上;
8 .論文《「簡單」與「不簡單」》發表在《金陵陶研》 2006 年第 3 期上;
9 . 《 「品味」與「揣摩」:語文教學的回家之旅 》 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小學語文論壇》 2006 年第 10 期上;
10 . 《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 〈出塞〉》發表在《七彩語文》 2006 年 18 期上;
11 .《邊關怨情》發表在《七彩語文》 2006 年 19 期上;
12 .《言辭諄諄 情意深深》發表在《七彩語文》 2006 年 23 期上。
D. 獨自出發 孫樂 讀後感 七彩語文杯 江蘇省中學生與社會作文大賽指導用書
這樣密得令人窒息的行道樹,綠壓壓得遮住了清晨醉人的陽光。母親說:「大熱天的,也就這些樹願意立在這兒,遮日頭了。」我瞥了眼一瞧,不以為然。驀然發現,這樹上的動靜竟比馬路上嘀嘀的汽車叫聲更令人生厭,聒噪的蟬、鳥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它們的熱鬧,不過恐怕它們得失望了,那份熱鬧可不屬於我。在這烈日當頭的大夏天,我著實提不起興致去興高采烈地買張車票。
藍得不加一點點綴的天空,凝滯了幾朵白得過勁的雲朵,懶洋洋地不肯挪步。太陽一照,生生得羞了臉,緊挨著一處,煞是無趣。
有人說,買票是個摧殘人的經歷。也許我同你一樣,開始時會對這話付諸一笑。
站在火車站的售票大廳里,才明白「欲哭無淚」離我的距離近似咫尺。其實此時並不是高峰期,但火車站內依舊是人頭攢動,我被如此嘈雜的大廳弄得心煩意燥。不知是哪位買票者在後面推了一把,所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來了,我被人推著不停地向售票窗口挪近挪近。
拿到車票的那一瞬間,我恨不得哭了。看著自己的名字被列印在一張粉紅色的小紙票上,著實有一種滿足感。我注視著那買票的人群,瞬間他們的推嚷也不再那麼令人生厭,不得不說,那隻是人們心中很質朴的一面。他們盼望回家的心情,全然寄託在這樣一張小小的薄薄的紙片上,而前方那個被玻璃隔住的售票窗口,就是回家的希望。要這樣出行,體驗一次由衷渴望的感覺,在旅途前感受一次人性的本初。
回家。這真是個誘人的名詞。無論是多麼偉大的人,無論是多麼有成就的人,他們總會有著心繫故土的情懷。回家,就是能夠得到身心全然放鬆的途徑。
沿著那一排排綠得正興的梧桐樹,我被那份屬於它們的熱鬧而吸引。鳴叫的蟬兒,它們是享受這熱鬧的;路上的車鳴聲,它們大概也享受著這份熱鬧;就連這路口閃爍變換的紅綠燈,它們大抵也被這路人們的歡笑聲渲染得熱鬧開來。我想,當我擁有一種強烈的意識,去融入這份熱鬧中時,我也被它們的熱鬧所感染了。要這樣出行,將自己的心完全地投入,用一種崇敬的神聖感去聯想每一個存在於天地的生靈。
第一次體驗獨自出行,我為這樣遲來的歷練而覺得懊悔。
當火車那陣隆隆的聲音再度響起,我開始了第一次的短途之旅。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為自己擁有目的地而感到驕傲和滿足。
這樣短暫的車程中,我結識了一位漂亮姐姐。她帶著我避過嘈雜的人群去找站台,領著我去超上火車的近道,耐心地陪我在人群密集的車廂里找尋屬於我的座號。旅途中,能夠尋一有緣人,然後互相做伴,著實讓我備受寬慰一番。當不少人對外出的失望感愈益強烈的時候,能夠在隻身一人時體會到這種互助的滋味,這的確是我的幸運。綠皮車廂裝下了滿滿一車的乘客,更也裝下了滿滿一車的暖意。要這樣出行,體驗一次與陌生人打交道的感覺,在旅途中感受一次社會上美好的一面。
K8272次列車,從日照駛往煙台。
當真是有緣。八年前,我曾不止一次的坐著汽車來往於臨沂和煙台,承受著汽車帶來的疲憊感,然後在近似虛脫中到達目的地。而如今,開往煙台的列車終於將臨沂作為了停站點。這座城市也伴隨著交通的發展而為國人所知。當真是發展了,一座座購物廣場猶如雨後春筍般在市區挺立,昔日的商品百貨一條街擁有了獨屬於自己的批發天地,臨沂這個以商品批發文明的物流之城向全國宣告了她的崛起。也當真是發展了,當城市建設不再以供應民居供應民需為主時,當一片片市直規劃的城市花園在沂河旁建起時,她的發展就已經驕傲地向國人列舉。而我著實希望她擁有這樣的發展,也許這也正是源於對於家鄉的熱愛。想起一句老話,「家鄉縱有千般不好,我也不許別人說她半句不是。」大抵是每個人都會這樣的,愛家鄉,是一種基於本能的情感。
E. 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的辦學條件
高考成績
2003年高考本科達線721人;2004年高考本科達線903人,4人奪得江蘇省單科高考狀元。2005年高考本科達線828人,9位同學過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
2014年高考,該校本二上線總人數1214人,其中伏貴榮同學總分418分,成為連雲港市理科狀元,位居江蘇省第六名;黃思川同學總分414分的成為連雲港市理科第二名,位居江蘇省第十四名。
學科競賽
2013年12月,該校在「七彩語文杯」江蘇省第十二屆「中學生與社會」高中生現場作文大賽中,兩位同學榮獲江蘇省一等獎,兩名同學獲江蘇省二等獎。其中,張依琳同學獲江蘇省第一名。
2012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江蘇賽區)中該校高二年級一名同學獲得全國一等獎,另有12位同學獲得江蘇省一等獎。
素質教育 時間學校/團體賽事名次獲獎情況/榮譽2013年二重奏《士兵與花》、學生朗誦《中華少年》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2012年黃佳倫第二十三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111分特等獎戚彩玉106分一等獎楊子豪106分一等獎朱墨96分二等獎2012年朗誦《中華少年》、嗩吶《士兵與花》江蘇省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江蘇省一等獎2012年王躍潼江蘇省青少年乒乓球冠軍賽暨第十屆「中信杯」中學生乒乓球錦標賽第六名2012年校團體連雲港市中小學生象棋比賽少年甲組團體第二名徐高傑少年男子甲組第一陶亭羽少年女子甲組第一參考資料 學生組織 學生社團業余「黨校」學生會青年志願者社團愛心助學社團動漫社國旗班 水晶心文學社文化活動 截止2015年3月,該校已舉辦了「文明風尚傳播」活動 、春蕾班主題班會 、「迎元旦、慶新年」書畫展 、十佳歌手大賽 、風箏製作與放飛比賽 、七屆「十佳青年」 評選等文化活動。 文化刊物 校報《東海高級中學校園通訊》、校刊《求索》、水晶心文學社副刊等。
在2014年11月由中國教育報刊社舉辦的「中國校園媒體建設示範學校評選活動」中,分別榮獲全國優秀校報、校刊評比一等獎。
F.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各級部門加大扶持力度,包括重點規劃、產品評優以及各種資助等,為原創出版營造了良好的環境,為精品出版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這也使得蘇少社一步一個腳印,更加堅實地在原創精品出版道路上開拓創新、積極探索,不斷取得可喜的成績:保持「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連續三屆入選紀錄,共入選8項;2012年《艾晚的水仙球》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
堅守內容原創
內容創新是立社之本,原創精品是出版之魂。蘇少社建社以來,始終把原創精品出版視為發展的必由之路,不管時代怎麼發展,不管市場如何變化,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從建社之初的「愛我中華」叢書,到之後不斷推出曹文軒、黃蓓佳、程瑋等一批名家精品,一脈相承。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出版人的遠大理想;為少年兒童提供原創精品,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人文精神、心理素質,更是少兒出版工作者一刻也不能忘記的社會責任。蘇少社一位資深編輯說過,為全國3億名兒童做書,是在書寫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蘇少社的原創精品出版工作正是在這樣的崇高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取得佳績。
營造品牌環境
原創精品必須植根於優質的土壤,才能獲得更強的生命力。這個土壤就是選題策劃、圖書質量、營銷宣傳、生產規模,以及版權推廣等。這也是一個由出版社、作家、市場、讀者等多種要素構成的系統環境。長期以來,蘇少社廣泛開展多項社會活動,引領閱讀,引領市場。在產品面市時,除了相應的常規宣傳,尤其注重開展終端服務和推廣,組織作家走進校園,開展「人文校園行」大型閱讀推廣活動。教師們反映,作家的一場演講,往往能影響孩子的一生。蘇少社堅持把這些活動當做公益事業來做,一做就是若干年。除此之外,蘇少社還充分利用旗下的「鳳凰讀書會」以及《少年文藝》《七彩語文》雜志等平台開展全國性的閱讀推廣活動,擴大原創精品的社會影響力。
扶持新人新作
近年來行業內部競爭加劇,原創精品出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原創作品爭搶激烈,新人力作相對稀缺,出版社長期積累的自主版權資源也受到多種力量的擠壓。針對上述情況,蘇少社一是在積極贏取優秀原創資源的同時,努力發掘新人,著力擴大一線作者隊伍,提升一線產品品質;二是緊扣時代特點,打造蘇少特色閱讀新品,提升原創產品在零售市場的影響力;三是充分發揮蘇少社在原創產品方面已有的優勢,延長產品線,同時整合書刊創作資源,建立更為完備的產品體系。
出版是一項迷人的事業。以優秀的精神產品奉獻社會,書寫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蘇少社正是懷著這樣一種責任心和使命感,抓原創、促精品,以精品傳真情,以品位揚美德,堅守純美高地,傳承民族精神,為當下少兒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奉獻一己之力。
G. 江蘇省七彩語文杯一等獎的同學名單
曹夏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