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上冊數學
① 九年級數學上冊學習方法
九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
②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數學目錄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Ⅰ總體設計
Ⅱ教材分析
21.1二次根式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二次根式的加減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1
Ⅲ習題解答
Ⅳ教學設計參考案例
21.1二次根式(第1課時)
21.3二次根式的加減(第1課時)
Ⅴ拓展資源
Ⅵ評價建議與測試題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Ⅰ總體設計
Ⅱ教材分析
22.1一元二次方程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3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2
Ⅲ習題解答
Ⅳ教學設計參考案例
22.2降次——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課時)
22.3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第2課時)
Ⅴ拓展資源
Ⅵ評價建議評劇測試題
第二十三章旋轉
Ⅰ總體設計
Ⅱ教材分析
23.1圖形的旋轉
23.2中心對稱
23.3課題學習圖案設計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3
Ⅲ習題解答
Ⅳ教學設計參考案例
23.1圖形的旋轉(第1課時)
23.3課題學習圖案設計(第1課時)
Ⅴ拓展資源
Ⅵ評價建議與測試題
第二十四章圓
Ⅰ總體設計
Ⅱ教材分析
24.1圓
24.2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
24.3正多邊形和圓
24.4弧長和扇形面積
數學活動
小結
Ⅲ習題解答
Ⅳ教學設計參考案例
24.1.4圓周角
24.2.3圓和圓的位置關系
24.3正多邊形和圓(第1課時)
Ⅴ拓展資源
Ⅵ評價建議與測試題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Ⅰ總體設計
Ⅱ教材分析
25.1概率
25.2用列舉法求概率
25.3利用頻率估計概率
25.4課題學習鍵盤上字母的排列規律
數學活動
Ⅲ習題解答
Ⅳ教學設計參考案例
25.1.1隨機事件(第1課時)
25.2用列舉法求概率(第2課時)
Ⅴ拓展資源
Ⅵ評價建議與測試題
③ 九年級數學上冊答案
你好,雨過丶彩虹:
我覺得你寫錯了吧?應該是九年級數學下冊吧?九年級數學上冊根本就找不到這些題目?
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你所說的題目的答案:
P31 1—7
1、根據題意,得AE=4-x,EG=4+x
∴y=(4-x)(4+x)=-x²+16(0<x<4)
2、根據題意,得第2年的銷售量為5000(1+x)台,則第3年的銷售量為5000(1+x)²台,即y=5000(x+1)²
3、D
4、圖略
(1)y=x²+2x-3,開口方向向上,對稱軸x=-1,頂點坐標(-1,-4)
(2)y=1+6x-x²,開口方向向下,對稱軸x=3,頂點坐標(3,10)
(3)y=1/2x²+2x+1,開口方向向上,對稱軸x=-2,頂點坐標(-2,-1)
(4)y=-1/4x²+x-4,開口方向向下,對稱軸x=2,頂點坐標(2,-3)
5、∵s=15t-6t²=-6(t-5/4)²+75/8
∴當t=5/4時,s有最大值75/8
∴汽車剎車後到停下來前進了75/8m
6、(1)y=7/8x²+2x+1/8
(2)y=20/3x²-20/3x-5
7、設長為x m,則寬為(30-x)/2 m
∴菜園的面積可表示為y=x(15-x/2)=-(x²/2)+15x=-1/2(x-15)²+112.5
當x=15時,y有最大值112.5
∴矩形長為15m、寬為7.5m時,菜園面積最大,最大面積為112.5m²
P32 8—9
8、當s=85時,85=1.8t+0.064t²,則t=25,故他通過這段山坡需要25s
9、設矩形的長為x cm,則寬為(36-2x)/2=(18-x)cm
繞一邊旋轉後所成圓柱的側面積y=2πx ×(18-x)=-2π(x-9)²+162π
∴當x=9時,側面積最大,即當矩形長、寬都為9cm時,圓柱的側面積最大
P70 1—6
1、∵相似多邊形的各對應角相等,各對應邊的比相等
∴∠E=∠K,∠G=∠M,∠F=∠360°-(∠E+∠H+∠G),∠F=∠N
∴∠E=67°,∠G=107°,∠N=360°-(67°+107°+143°)=43°
∵x/35=6/y=10/z=4/10,∴x=14,y=15,x=25
2、∵相似三角形對應邊的比相等,設△DEF另兩條邊分別為x,y,周長為C
∴5/15=12/x=13/y,C=15+x+y
∴x=36,y=39,C=90
3、(1)∵∠1=∠2,∠G=∠I=90°,∴△FGH∽△JIH,∴3/6=x/8=5/y,∴x=4,y=10
(2)∵∠FHG+∠GHJ=∠KHJ+∠KHF,∠KHF=∠GHJ=90°,∴∠GHF=∠KHJ
又∵GH/KH=FH/HJ=3/2,∴△GFH∽△KHJ,∴x=124°,y/22=3/2,∴y=33
4、∵面積比等於邊長比的平方
∴廣告面積變為原來的9倍,即要付廣告費180×9=1620(元)
5、圖略
先選定位似中心O,然後根據位似圖形的特點畫圖
6、根據位似的性質可知,黑板上的字與教科書上的字的相似比為6:0.3=20:1
∴設黑板上的字長為x cm、寬為y cm時,才能使學生看時與教科書上的字感覺相同,則
x/0.4=y/0.35=20/1,x=8,y=7
∴黑板上的字大小應為7cm×8cm
P71 7—10
7、∵OA/OC=OB/OD,∠DOC=∠AOB,∴△DOC∽△AOB
∴CD/AB=OC/OA,即b/AB=1/n,∴AB=nb,∴x=1/2(a-nb)
8、∵C為圓周上一點,∴∠ACB=90°
∴∠ACP+∠PCB=90°
又∵CD⊥AB,∴∠PCB+∠PBC=90°
∴∠ACP=∠BPC
又∵∠APC=∠BPC=90°
∴△APC∽△CPB,∴PA/PC=PC/PB,∴PC²=PA×PB
9、過程略,球能碰到牆面離地5.4m高的地方
10、35mm=0.035m,50mm=0.05m,70mm=0.07m,由題意知,△XYL∽△ABL
當焦距為50mm時,0.035m/AB=0.07m/5m
∴AB=2.5m
故焦距為70mm時,能拍攝5m處的景物有2.5m寬
P72 11—12
11、∵DB‖AC,∴△DOB∽△COA,∴OD/OC=OB/OA,∴OA×OD=OB×OC
12、設陰影部分的寬為x cm,則陰影部分的長為6cm
∵原來的矩形與陰影部分相似
∴10/6=6/x,∴x=3.6
∴留下的矩形面積為S=3.6×6=21.6cm²
P97 1—9
1、∵在Rt△ABC中,∠C=90°,a=2,sinA=1/3,∴c=a/sinA=2/(1/3)=6
∴b=√6²-2²=4√2
∴cosA=b/c=(4√2)/6=(2√2)/3,tanA=a/b=2/(4√2)=(√2)/4
2、∵∠C=90°,cosA=(√3)/2,∴AC/AB=(√3)/2
又∵AC=4√3,∴AB=(4√3)/(√3/2)=8
∴BC=√8²-(4√3)²=4
3、(1)原式=√2×(√2)/2-1=0
(2)原式=√3×(√3/2)+√3-2×(√3/2)²=3/2+√3-2×(3/4)=√3
4、(1)0.54 (2)0.43 (3)7.27 (4)-0.04
5、(1)A=40.08° (2)A=69.12° (3)A=88.38° (4)A=35.26°
6、
(1)若頂角為30°,腰為2√3,則AB=AC=2√3,則BC=2×AC×cos75°=4√3 cos75°
∴△ABC的周長為AB+AC+BC≈8.6
(2)若頂角為30°,底邊為2√3,則BC=2√3,則AB=AC=(√3)/cos75°
∴△ABC的周長為AB+AC+BC≈16.8
(3)若頂角為30°,腰為2√3,則AB=AC=2√3,BC=2ABcos30°=4√3×(√3/2)=6
∴△ABC的周長為AB+AC+BC=6+4√3
(4)若底角為30°,底邊為2√3,則BC=2√3,則AB=(√3)/(√3/2)=2=AC
∴△ABC的周長為AB+AC+BC=4+2√3
7、過程略,船離海岸42/tan33°≈65m遠
8、由題意得tan43°24′=AB/BC,∴AB=BC×tan43°24′≈30.8m
過點D作DE⊥AB於點E,∵tan35°12′=AE/DE,AE=DE×tan35°12′≈23.0m
∴DC=AB-AE=30.8-23.0=7.8m,故這兩個建築物的高度分別為30.8m,7.8m
9、作CG⊥CD,與BA延長線交於點G;作BF⊥AB,與CD延長線於F;過D作DE⊥AB交於E
∵∠EDB=30°,∴∠DBF=30°,AG=CG=BF=5cm,∴BD=BF/cos30°=10/1.732≈5.8m
DF=5/√3≈2.9,∵∠GCA=45°,∴AC=5/(√2/2)=5√2≈7.3m
∴AB=CF-AG=3.4+5/√3-5=1.3m
P98 10—13
10、(1)5.8米(2)66°,可以安全使用這個梯子
11、(1)△AFB∽△FEC
(2)設CE=3x,CF=4x,則AB=8x,BF=6x,AF=10x,在Rt△AEF中,AF²+EF²=AE²
∴(5x)²+(10x)²=(5√5)²,解得x=1,則周長是2(10x+8x)=36cm
12、已知AB,BC及其夾角∠B,能求出平行四邊形ABCD的面積S
S=AB×BC×sin∠B
13、
(1)內接正n邊形的周長為:2nRsin(180°/n)
內接正n邊形的面積為:nR²sin(180°/n)cos(180°/n)
(2)
內接正n邊形 正六邊形 正十二邊形 正二十四邊形 ……
周長 6R 6.21R 6.26R ……
面積 2.6R² 3R² 3.1R² ……
P125 1—3
1、圖中三視圖對應的直觀圖是(3)
2、圖略(自己畫吧,這里操作不方便)
3、底層有三個正方體,第二層有2個正方體,且與最底層的正方體錯位1/2,最上層有一個正方體,放在第二層右邊的正方體上
P126 4—7
4、圖略
5、正六稜柱
6、三視圖略
物體為一底面半徑為5、高為20的圓柱體
∴體積為V=π×5²×20=500π
表面積為S=2π×5×20+2π×5²=250π
7、展開圖略
表面積為S=π×(5√2)²×(1/√2)+20×2π×5+π×5²=25(√2 +9)π
④ 九年級上冊數學學些什麼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一章 證明〔二〕1.你能證明它們嗎2.直角三角形3.線段的垂直平分線4.角平分線 回顧與思考 復習題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花邊有多寬2.配方法3.公式法4.分解因式法5.為什麼是0.168 回顧與思考 復習題 第三章證明〔三〕 1.平行四邊形2.特殊平行四邊形回顧與思考 復習題 第四章 1.視圖2.太陽光與影子 回顧與思考 復習題 第五章 1.反比例函數2. 反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3.反比例函數的應用 回顧與思考 復習題 課題學習 ★猜想、證明與拓廣 第六章 頻率與概率 1.頻率與概率2.投針試驗3.生日相同的概率4.池塘里有多少條魚 回顧與思考 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