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評論
❶ 2017高考語文作文熱點有那些好的標題
謙虛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是社會上廣為流傳的一句名言。翻開歷史,我們不難看出有多少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由於謙虛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永載史冊,又有多少人由於驕傲而悔恨終生。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恢復漢室,竟三顧諸葛亮的茅廬。他不因諸葛亮位卑而居傲,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訪。諸葛亮終感其誠,答應為他奔走效勞。而與此相反,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為了推翻明王朝的統治,曾轉戰南北,歷經了10餘年才攻進了明朝的首都——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統治。他們自認為天下已經得到了,就放鬆了警惕而驕傲起來,致使清軍入關,終以失敗而告結束。李自成的幾十年的心血也毀於一旦了。再如,吳王夫差因為打敗了越王勾踐而驕傲起來,終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後來,終於被卧薪嘗膽
的勾踐所消滅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人和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呢?不要因為別人不如自己,而輕視別人;人各有長處,應向別人請教,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這樣,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身於整個集體之中,干好一切事情。
我以前也是很驕傲的。記得有一次,班上有位同學向我問問題,當時我想,就這樣簡單的問題,還值得問?給你講也是白浪費我的時間!於是,推辭說「沒空」,便走了。後來班裡同學都疏遠了我,在選三好學生時,我只得了三票,同學們還給我提了不少意見,說我不關心同學,說我太驕傲,說我......當時,我真氣壞了!由於驕傲,我的學習也慢慢落後了。後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逐步認識到驕傲給自己帶來的危害,開始和同學們互幫互學,取長補短,這樣,我又有了長足的進步。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永遠銘刻在心。
考試前幾日,可以有選擇地翻閱一些高品質作文圖書,以幫助打開思路;
❷ 2017高考語文作文可以從哪些角度闡明己方觀點
2013江蘇高考作文評析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幾位朋友說起這樣一段探險經歷:他們無意中來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因對洞中環境不清楚,便點燃了幾支蠟燭靠在石壁上。在進入洞穴後不久,他們發現了許多色彩斑斕的大蝴蝶安靜的附在洞壁上棲息,他們屏住呼吸,放輕腳步,唯恐驚擾了這群美麗的精靈。數日後再來,他們發現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處,而是遠遠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們恍然大悟,也許那裡環境更適宜吧,小小的蠟燭竟然會帶來這么大的影響。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題目自擬④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⑤不少於800字 專家解讀最佳角度 角度一:從小小的蠟燭角度,小小的蠟燭竟然會帶來這么大的影響,小方面與大方面。所以從局部與整體角度,小事物與大影響角度立意。 角度二:從蝴蝶角度,因為人類活動影響環境,蝴蝶到適宜的環境下生長,小小的蠟燭竟然會帶來這么大的影響,影響的是環境。什麼樣的環境呢?也許那裡環境更適合吧。所以不難立意:在適宜環境下成長,適宜環境促進發展,環境影響成長。 角度三:從探險者角度,因為人類活動影響蝴蝶適宜環境下的生長,所以從人與自然,保護環境角度。 認為,單純從細節或片面誇大細節,從改變自然與社會,從探險角度片面談自然完全談自然不能從人類社會環境視為偏題。另外記敘文、議論文均能反應考生水平,重視從考生角度的內容評價考生作文是否符合其立意。 品評:「人與自然」大撞車 喻旭初 (金陵中學特級教師)從之前學生模考的情況來看,材料作文失分比較多。江蘇今年可能會有不少考生,還沒有訓練出正確把握材料含義的能力。對考生來說,新材料作文的難度在於,一個材料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有些理解是合理的,而有些角度則是牽強附會的。考生在語言表達上就存在兩種極端,相當一部分同學語言表達水平不高,甚至少數高三同學語言還不通順;另外一部分考生追求虛美,利用華麗的詞彙掩蓋文章的空虛。這些都不是好文章。 許祖雲 (南師附中特級教師) 文章寫成了,怎麼評很重要。將來高考作文閱卷組肯定有個評分細則要出來,應該能提出哪些屬於延伸出來的正確的自選角度。自選角度本身沒有高低之分,問題是延伸出來能不能言之成文、言之成理,考生戴著鐐銬舞蹈能跳出精彩。我覺得大多數同學最後引申出來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立意只停留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只能是「大路貨」了。但撞車撞在一起了,得分也會有高低?在立意一樣的情況下,考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就是得分高低的關鍵。
❸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有哪些變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新課標語文《考試說明》在試題結構、賦分、題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既遵循了穩定性和承繼性,又體現了創新性。具體表現為:
(1)取消選考,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列為必考,在這兩類文本閱讀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層級。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客觀選擇題,兩道主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一道五選二客觀題,一道主觀題。
(2)增加了對古文化知識的考查;
(3)在「論述類文本閱讀」欄目中,增加了「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了解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達方式。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內容。
(4)加強了對信息篩選、整合能力的考查。
(5)詩歌閱讀改為一道五選二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
(1)論述類文本閱讀。全國三套卷的設題都中規中矩,難度適中。其中有數個選項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對應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脫離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襲15年的考點。
(3)古代詩歌閱讀將詩歌的寫什麼與怎麼寫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點,答案精煉,配分科學、規范。
(4)名句名篇默寫。三套卷題型均為根據語境填寫詩文句子,注重考查經典篇目中膾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啟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學類文本閱讀。甲卷為外國小說,乙、丙卷均為中國小說。材料長度均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構思技巧。新的變化在於探究題回歸。
(6)實用類文本閱讀。三套卷均為現代人物傳記閱讀。
(7)語言文字運用,進一步加強對語言表達准確的考查,如試卷中的第15題與第17題。第15題是虛詞填空;第17題選用思維流程圖。
(8)寫作。2016年作文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關注社會缺失,緊扣時代熱點,聚焦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擴展閱讀,考查學生真實的寫作能力,真正實現以表達與交流為提高的考試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畫作文出現。
❹ 怎麼評價2017高考全國三卷
「全國三卷 毀了四川 五十萬高考 三十萬搬磚」
答主四川理科生。平內常成績將就 600分以上
語文簡單容 作文一點都不任務驅動啊……選擇題還是遭慘了
英語是我強項一般都140左右 做的時候因為理綜太影響心情了根本沒覺得很簡單 考完班上有英語較差的都說超簡單 估計我們班平均分應該都140 我錯了一個完型一個語法填空 本來可以都不錯的 唉不說了 作文也太奇怪了吧希望閱卷老師眷顧我!!
數學有人說難我覺得還好選擇題本來是可以不錯的結果錯了最後一個 概率題沒讀懂太坑了 導數題也有點不按套路出牌啊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我也沒讀懂選不等式結果錯了……
理綜簡直不想說了 反正都是我沒見過的
我學校練題很多 然而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生物光合作用生態沒考 調節考兩個 選修一完全懵逼 遺傳題就兩個長空 化學還好但是七題八題容易錯 物理我弱項 錯很多就不說了
反正這幾次成都綿陽以及市上的診斷考試我都高一本線90+這次預測一本530 我好像就540 想復讀又怕明年題更難 唉
❺ 如何評價2017高考全國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對於還沒見過世面的孩子來說的確有點難,說明現代教育越來越注重時事與歷史聯系的考察了
❻ 如何評價2017年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題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郵寄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我是很有信心的,且我押中了其中三個詞。每年高考前我都給我的學生發一些押題的模板範文和材料解析。我跟我的學生明確說過,近年絕逼不會再考漫畫了,而一定是考時下熱點時事,要你談它本身,果然。
為什麼要考時事呢?首先,這是全國卷,不能只顧一省的特點;其次,高考是大學招生考試,很多人誤以為作文一定要寫得文采粲然,讓閱卷老師誤以為是李白轉世,其實不存在的。大學不會專門招作家。他們需要的是,面對當下熱點時事,有自己的觀點立場,有自己 健康豁達的價值觀的學生(我總這樣跟我的學生講。)
現在我來分析評價一下全國一卷。
這篇材料有幾個硬性要求,1,你這篇文章是要「介紹給外國青年」 的。是一篇導游式的文章,且對象是外國青年,不能是老人或小孩,因此你介紹的方式要符合面向你所介紹對象的特點;2,你這篇文章要把你選的幾個詞進行有機關聯,而不能完全獨立像兩篇不相乾的文章。題目給了十二個熱點話題。要求你選其中兩三個,這樣就避免了以往材料作文讓學生進入備考盲區的尷尬。考前兩三天我還特地叮囑我的學生,這些天你多拿手機刷些新聞。希望他們真的有這么去做。
這十二個詞就是從新聞里提取出來的。具體怎樣去寫這篇作文的內容,見仁見智,我不多說。(很多人跟我反映,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共享單車還有點陌生,那麼請不要寫這個。)
我想評價一下這道題的意義。首先,這篇文章顯然不會再讓很多人寫偏題(除非你沒注意到我前面提的那兩點硬性要求,不合要求要扣5—10分,離題是要扣15-25分 的。),這是它的優點。另外一個,對於一些當下時事事件的看法,每個考生各不相同,這就給閱卷帶來了非常不穩定的因素,這是它的考察難度,也可以說是今年全國卷作文的一個機制缺點吧(不要急著罵我不站在考生角度上想,全國900多萬,全國卷使用人數超過一半,你想想,閱卷老師面對一個不穩定的東西,給分能做到比以往更公正么?)
它的終極意義:更加註重考察學生是否與時俱進和有無自我獨立觀點、價值觀了。比如共享單車(小黃車被大量人為破壞一事),比如空氣污染(華人留學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