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微課課型
語文微課教學設計
讀書方法的指導
教學目標:
1、 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2、 學習讀書的一些基本方法,並學以致用。
教學重點:掌握課外閱讀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學准備:課件、一些課外書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以「聰」導入:你想變得更聰明嗎?那怎樣才能變得更聰明呢?(多讀書)
2、 說說你平時是怎樣讀書的?
引入:讀書要講究方法
二、讀書方法的指導
1、指導讀一本書的基本方法
2、指導具體的讀書方法:選讀法、粗讀法、精讀法、筆記法
3、指導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歸納型、想像型、評價型
三、總結:讀書講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推薦課外閱讀書目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閱讀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後閱讀肯定會更順利,生的閱讀興趣會更濃。因此,本節教學旨在引導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貳』 微課的類型在內容上有哪些分類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要求 ,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微課類型可分為課前復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其它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類型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節微課作品一般只對應於某一種微課類型,但也可以同時屬於二種或二種以上的微課類型的組合(如提問講授類、合作探究類等),其分類不是唯一的,應該保留一定的開放性。同時,由於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不斷創新,微課類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叄』 語文什麼樣的課適合做微課
都適合,關鍵你怎麼看語文,這個是核心,觀念不更新,不深入思考,就只能版做出微課的形式,得不到微課的權本質。
精彩的內容+優質的表現。就是微課的關鍵。
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最難的時如何精簡自己的教學,因為中國90%的教師上課「廢話」比較多。
『肆』 微課的類型有哪些
電子白板課件
使用專業高清互動大屏錄播室,PPT演示教學內容,講師與教學內容一體化錄制。立體化還原傳統教學,讓老師自由發揮授課。
面授現場課件
教學現場多機位方式拍攝,原生態展現傳統課堂,影視特效製作互動式場景,讓在線學習體驗原汁原味的課堂。
flash動畫課件
專業影棚拍攝,教學內容與教師融合呈現,光影中實現互動教學。
虛擬場景課件
專業虛擬影棚拍攝,應景教學,美輪美奐的畫面設計,科幻大片的學習體驗。
訪談互動課件
高端訪談,互動中實現教學,讓微課畫面更生動、在線學習不孤單。
PPT課件
唯美畫面、專業配音,美輪美奐展現內容,簡潔呈現教學。
情景模擬課件
情景互動教學,富媒體、多交互,身臨其境的學習效果
『伍』 微課的教學類型有哪些
0
1
錄屏
通常,計算機相關的課程,需要演示詳細的操作步驟,較多採用錄屏的形式。藉助錄屏軟體,把講解者的電腦畫面或每一個操作步驟清晰錄制下來即可。
此類微課對製作者的技術要求不高,難度系數不大,同時可以讓受眾快速抓住重點,更加清楚每一步的操作。
吸睛指數:三顆星
0
2
動畫
往往動畫類型的微課視頻,經常用來解釋晦澀難懂的名詞,課程中的重難點、易錯點、易混淆的知識點,或者科普類的小知識。
此類微課需要製作者具備一定的動畫製作基礎,創意當然是不可缺少的了。
用動畫的形式來呈現,輕松活潑、好玩有趣,更容易讓受眾接受、區分知識誤區、牢記知識要點。
吸睛指數:五顆星
0
3
實錄
跟錄屏不同的是,實錄是指用手機或攝像設備拍攝錄制的視頻。這種類型的微課,有些以情景式教學導入新課,或者用特寫鏡頭來表現某個知識點的操作流程。手工類、實驗類、實踐類的課程較多採用這種形式。
此類微課需要視頻拍攝者具備一定的攝像基礎,保證視頻畫面與課程內容合理相結合。
吸睛指數:五顆星
0
4
課件+教師出鏡
這種形式的微課,也是近些年最常見的微課形式。教師出鏡和錄屏相結合的這種形式,比單純的錄屏效果更好一些。
受眾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同時能通過畫面感受主講教師的個人魅力,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此類微課要求製作者有一定的後期技巧,主講教師有一定的鏡頭表現力。
『陸』 語文微課教學設計步驟
利用微課,理來解課文內源容課文內容是多方面的、豐富的,同時由於教材的設計與學生的生活閱歷問題,導致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存在諸多疑難。微課程,以它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彌補了教材設計的缺陷,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彩、教學過程的優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要讓學生了解蘇州園林的設計特點: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但是很多學生甚至教師都沒有去過蘇州園林,無法對上述特徵加以分析;而且課本上沒有插圖,滿足不了教學的要求。那麼巧妙借用《蘇州園林》的微課程,就可以生動地向學生展示出亭台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角落門窗的設計等,與視頻圖畫相搭配,同步插入教師解說詞,解說詞運用文中的語句,溶畫文於一體。
『柒』 什麼是「微課」!微課與教學課例、課例片段、微型課堂、微課堂有何區別!
1.「微課」的概念和組成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見圖1)。因此,「微課」既有別於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圖1 「微課」教學資源組成
2.「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鍾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鍾。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鍾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於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路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它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整」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這使得「微課」資源具有視頻教學案例的特徵。廣大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於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並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學生學業水平。
---摘自《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新趨勢》(胡鐵生,佛山市教育局,2011年5月20日)
『捌』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程
(一)課前導入
「萬事貴乎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入雖然不能說是課堂成功的一半,但能影響整堂課的氛圍。一次語文課上,學習的課文是林海音的《竊讀記》。教師利用微課程介紹作者,簡潔的文字配上圖畫及音樂,一下子讓孩子們進入了作者的生活年代,使學生對老北京的生活有了濃厚的興趣,對老北京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整節課因為有了微課程作鋪墊,營造了良好的場景,學生體悟得相當好。我們也不得不重新定位微課程在課堂上的作用。又如學習《晏子使楚》,可以從外交家談起,先利用微課程講周恩來機智應對的外交故事,再轉回課文,古代也有言辭犀利、機智過人的外交家,引出晏子。
(二)解決難點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為學生的作文水平難以提高而頭痛,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出現很多低技術水平的錯誤,明明是自己或者同學可以修改的,卻一直保持到最後由教師批改。他們不願意和同學交換修改,自己修改的激情也不高。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給學生播放這樣一則視頻《四色筆》:視頻中的學生准備了黑、綠、藍三支筆:自己寫作文用黑色筆,同伴修改使用綠色筆,自己再修改時則使用藍色筆,最後,教師使用紅色筆點評或批改。因為字跡的顏色不同,所以能清楚地看到學生互動的過程,也能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過程。同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與同學的合作,也習慣了互相修改作文,學生作文的水平會在不斷的自我修改與互相修改中提高。
(三)拓展延伸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所以,一篇課文教好後,學生應當感到意猶未盡,教師就要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使學生的學習向課外、課後延伸,並及時地進行反饋,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開發課程資源,促進課內外學習和運用的結合,調動學生學習和運用語文的積極性,並不斷開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