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題日記

數學題日記

發布時間: 2021-07-30 03:51:43

Ⅰ 關於數學的日記

一、
今天我做了一道幾何方面的題目,它是求一個圓的四分之一橫畫一個長方形.而在圓的四分之一以外的長方形要求它的周長,我開始是用圓形的周長除以3.14等於6厘米這是直徑.然後用28.26乘以四分之一等於7.065,再用28.26減去7.065等於21.195平方厘米。
可是我發現原來要求的是周長,於是我想了想,便用16.4減去16.4乘以四分之一等於12.3厘米.其實圓形的周長跟長方形的也一樣,只要用圓周長減它的四分之一就行了。
做題的時候應該先看求什麼,這樣它的正確率才會提高。

二、
有一道數學題目:某人沿著一條與鐵路平行的筆直小路由西向東行走,這時,有一列長546米的火車從背後開來,此人在行進中測出整列火車通過的時間為42秒,而在這段時間內,他行走了84米,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
我看了題目之後,覺得這一題好難,人和列車都在動,給的數據又不多,所以,我覺得好難,我就這樣想,這一道實際上是一個車尾與人的追及問題,開始時刻,它們的路程差一定是車的長度,火車通過的時間=追及時間,
很簡單,可以簡化成火車行進在一條路上,行了42秒,
這樣,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546+84=這段路的長度=630根據路程÷時間=速度得知,

接下來是630÷42=15,
所以,火車速度是每秒行15米。

Ⅱ 數學應用日記4篇

1、巧解「雞蛋」問題
星期六下午,我和媽媽去看望慈祥的姥姥。大舅給我出了一道題:姥姥家現在有12個雞蛋,還有1隻雞,每天下一個蛋的老母雞。那你想一想,如果奶奶每天吃兩個雞蛋,可以連續吃多少天呢?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吃12÷2=6天。」這時,媽媽在我身邊提示:「這只是求出12個,雞蛋可以吃幾天。可是在這6天裡面,母雞可是下了幾個雞蛋的,這些蛋又可吃多少天呢?」我迅速回答:「6÷2=3天。在這三天里母雞又下了3個蛋,還可以吃1天,剩一個,在這1天里,母雞又下了1個蛋,1+1=2個,2÷2=1天。因此,總共可以吃6+3+1+1=11天。對吧?」大舅向我豎起大拇指,媽媽和姥
姥在一旁露出欣慰的微笑。
解釋完舅舅提出的問題後,我悟出了一個道題:凡事都要善於思考,不斷求全。

2、巧算表面積
計算表面積,顧名思義,要計算物體「暴露」在外面的部份。注意不能多算或遺漏。大家不妨看看這道題:在一個棱長為4厘米的正方體的上底面正中控去一個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求所得物體的表面積。如圖:你能算出來嗎?這個我不知道。不過我算出來了:從上面看,表面積沒有變化:少了上面,增加了下面,只是新增加了裡面的4個內側面。因此:42X6+12X4=100(平方米厘米)。嘿嘿!你算出來了嗎?

3、 生活中的「折扣」問題
在生活中,事事都都離不開數學,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如果我們不能學好數學,那麼你生活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就會受騙,如你在市場中買衣服,這件衣服剛好打七五折,可你卻沒有學好數學,被人家打了八五折都毫無察覺,事後你才發現那就追悔莫及了。
數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難題,其實這些難題並不是很難,只是它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一點「佐料」讓它變得十分靈活。如這道題:「一件商品,按成本價提高30%後出售。後來因為季節原因,又打八折售,降價後每件商品賣出104元。喧種商品賣出一件是賠還是賺?賠或賺多少元?」其實這題出的比較靈活,但只要理清思路,仔細思考,就能做出來。在解答這題中,首先要弄清提高30%
出售和又打八折出售的單位「十」是否相同?它們的單位「十」各是什麼?當你弄清這兩個分率的單位「1」是哪個是之後,便開始用倒推的策略先算出降價之前的價格,然後再算出成本價,接著與降價後的商品做比較是賺了還是賠了,如果是賺了,那就是104一成本價,如果是賠了就用成本價-104元就行了。這題的正確列式是這樣的:
104÷80%=130元
130÷(160%)=100元
100元<104元
104-100=4元
因此,這種商品賣出一件是賺了,賺了4元。
你看,這題簡單吧!其實所有的難題只要你善於思考,沒什麼難題是攻克不了的,這不正應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俗話嗎?所以面對難題要盡力攻克,而不是看到難題就迴避了。
4、同學們,你在做數學應用題時是不是分不清應用題中的術語所指的意思呢?你是不是常常把題目中術語的意思理解錯呢?今天,我從書中總結出術語的特點,就讓我告訴你吧。
先和你說說「增加、增加了和增加到」這幾個術語的區分方法。「增加」和「增加了」其實是一樣的,是指和原數比較,比原數多了。而「增加到」是指在原數的基礎上增加以後得到某個數,比如:《奧數之星》價格由15元增加到16元,價格提高了百分之幾?這時,列式如果是「16÷15X100%」那就錯了,正確列式應該是:「(16-15)÷15X100%。」那麼,「減少、減少了和減少到」也是如此。
好記吧!接下來,我要講的是「增加幾倍」與「擴大幾倍」這兩個述語的不同點。「增加幾倍」是指比原數多出(增加)的部分是原數的幾倍,而「擴大幾倍」指的是「新數」(也就是擴大後的數量)是原數的幾倍。我舉個例子吧:某商場三月份的營業額是100萬元,四月份的營業額比三月份增加2倍,四月份的營業額是多少萬元?這題的列式應是:100+100X2。如果將題中的「增加」二字改成「擴大」。那列式應該是:100X2。「減少幾倍與縮小幾倍」也是如此。
最後,我再和你講講「縮小」。「縮小了」、「縮小到」、「縮小幾分之一」等都是縮小的意思。但是它們是有區別的。「縮小了」是指縮小的部分:「縮小到」是指縮小後的結果,例如:一個長方形3平方厘米,把它縮小到原來的三分之一。縮小後,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厘米?正確列式是3乘三分之一。如果是「縮小了原來的三分之一」列式則是3乘(1-三分之一)。「擴大」也是如此。
講到這兒,我送你一句話:「小小術語不簡單,一但想錯整題錯,只要區分不同點,以後解題定不錯。」

Ⅲ 用一道數學題寫一個日記

在班隊課上,老師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講一件在小學五年生活中難忘的事,我略作思考,走上講台,講起那件難忘的事••••••
在四年級的一個星期五,我生了病上不了學,所以媽媽幫我請了假。當在下午的時候,我在家裡一個人想:「他們在學校里會干什麼呢?會做什麼游戲呢?••••••」第二天早晨,陽光明媚,我揉了揉朦朧的眼睛,發現天亮了,就穿衣服,洗漱,然後補起了我的作業。我先做數學,寫著寫著,一道智力大沖浪擋住了我的「去路」,我反復計算,就是算不對,真是古人說的「百事不得其解」啊!這時,我想起了小寒,她可是數學課代表!找她!對!我一下子拿起了手機,撥通了小寒的手機號碼:「小寒,我有一道數學題不會,你能到我家來教教我嗎?」「嗯,好的。」我一下子長舒了一口氣,有救星了!轟隆隆。一陣雷聲從我耳邊傳過,我趴在窗戶上一看,天哪!太陽被烏雲遮住了,天空竟慢慢的下起了暴雨。這下小寒怎麼過來?我拿起了手機有些猶豫,打吧,我這道題怎麼辦?不打吧,小寒怎麼辦?想來想去,還是撥通了那個號碼:「小寒,下雨了,你就不要過來了。」我咬了咬牙。可小寒堅持要過來。當小寒來到我家時,她的鞋已經全部事了,還微微有些發抖,一行淚水在我的眼眶裡打轉,這么累的過來,就只為了教我一道題。淚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滴在了衣服上,滴在了心裡•

Ⅳ 3篇數學日記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日記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麼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於9,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數學日記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數學日記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隻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隻,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隻,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隻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隻,還原乙樹是14隻;甲樹就是16隻。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隻,乙樹14隻。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Ⅳ 寫一篇數學日記

今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看見一家店前圍著許多人。我走近一看,原來店家在版進行促銷活動,只要交一權元錢便可回答一個問題,要是能在30秒內答對者可獲獎金30元。我看見其它人紛紛敗下陣來,便想:到底什麼題這么難呢?便懷著好奇心的心理交了一元錢。

我跟著老闆走進店內,他便開始提問:「小明去書店買書,買了17本99元錢的書,他一共花了多少錢?」他一說完,便露出了狡詐的目光,接著開始計時。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我的汗水也一滴一滴地流下來,這99乘17不用豎式計算怎麼算得出來呢?就在這時,我靈光一閃,《口算速算天天練》里有一頁不是這樣寫到:一個100以內的數乘99的速算方法是:用這個數先乘100,再減去這個數即可。想到這,我便脫口而出:「1683。」我剛說完,那位老闆差點摔倒在地,他一看計時器,才28秒,無可奈何地給了我錢。

我拿著30元走出商店,望著別人那羨慕的目光,別提有多高興了。這時,我想:數學並不僅僅是1+1的計算,它在生活中用途也很廣,除了這件事外,買東西等事都用得到數學。所以,我再次想說:「數學,真有用。」

Ⅵ 四年級數學問題日記(40字左右)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個人在家,睡醒覺來已經:30了,我立刻跳下床,這時媽媽打來了一個電話,囑咐了我一番,接這個電話我花了五分鍾,我迅速換衣服,刷牙洗臉。然後直奔餐桌吃早飯,我又花了十五分鍾,15+5=20(分鍾),8:30+20=8:50(分鍾)12:00—8:50=3:50(分),還有三小時五十分鍾就到中午了,我走回小房時正好9:00整,我忙拿出作業本開始寫作業,我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寫作業,9:00+1:00=10:00,12:00—10:00=2(小時),還有兩小時!這時我發現沒面條了,於是帶了30元去新生力商場買面條。到了商場,我看見有兩種面條供我選擇,一種是450克,4.5元,一種是400克,是第一種面條的價錢的3分之2,4.5÷3=1.5(元),1.5×2=3(元),我一個人在家吃飯,一點點就夠了,於是我選擇了第2種面條,還節省了父母的血汗錢,一舉兩得,我突然又想起來媽媽讓我買五個羽毛球,羽毛球兩元一個,5×2=10(元),10+3=13(元),30—13=17(元),唉,沒辦法,本來想剩多點的,現在只能剩這么多了。

回到家裡,10;20分,我先准備好了兩個雞蛋,然後看電視去了。

時間一晃到了12:00,我連忙下面條,打雞蛋,過了20分鍾,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煮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條,疲倦的上床睡午覺了。

睡完午覺醒來4:00了,還差兩個小時爸爸媽媽就要回來了,我無事可干,突然看見一堆沒洗的衣服,我立刻沖過去開始洗衣服。

我每洗一件衣服要五分鍾,一共有八件衣服,我把八件衣服平均分成兩堆,8÷2=4(件),每堆四件衣服,我一共要8×5=40(分鍾)才能洗完衣服,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往下洗了。

洗完衣服已是5:00鍾了,洗衣服40分鍾,再加上醒來活動了十分鍾,爸媽提早回來了,看見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誇我能幹呢!

這次「小鬼當家」的經歷太有趣了,我增強了自己的自立性,雖然是一些簡單數學題,但還使我懂得了怎樣用數學知識更好地為父母理財了。

Ⅶ 寫一篇100字的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說:「紫妮,跟你玩個游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個數。「媽媽,游戲規則是什麼?你快說呀!」我心急地說。「游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著說。

我見游戲規則這么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裡,有著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數學日記

10月15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今天,爸爸到糖鋪店裡買了24顆糖。我、弟弟和妹妹看見了迫不及待地向爸爸去討糖。爸爸說:「那好吧!」我們聽了高興萬分。可是,這么多糖我們該怎麼分呢?於是我們就為了這點小事而爭吵起來。吵著吵著,我忽然想到數學課上老師教我們的平均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我大聲說道:「好了,不要再吵了,我已經有辦法了。」弟弟和妹妹說:「真的?」他們似乎不太相信我。我又說:「你們不相信就聽我的解釋,我們這里不是有3個人嗎?」弟弟妹妹說:「是呀?」我說:「那不是很簡單,24÷3=8(顆),所以我們應該每人分到8顆糖。」弟弟和妹妹聽了,先是楞了一下,接著就快如閃電地向桌子上各拿走了8顆糖。我們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啊!我真要感謝數學中的平均分,要不然我們可能還在爭吵呢!

熱點內容
男主班主任 發布:2025-08-05 00:21:52 瀏覽:17
很帥老師 發布:2025-08-04 22:43:17 瀏覽:523
生物必修一知識點填空 發布:2025-08-04 21:25:07 瀏覽:603
山東教師資格證考點 發布:2025-08-04 20:05:03 瀏覽:155
星球大戰生物 發布:2025-08-04 19:59:40 瀏覽:60
2015年幼兒園師風師德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04 19:22:32 瀏覽:813
化學品物流 發布:2025-08-04 16:15:56 瀏覽:409
中國國家地理訂閱 發布:2025-08-04 15:05:37 瀏覽:185
色琪琪校園 發布:2025-08-04 14:24:16 瀏覽:409
老師是長輩 發布:2025-08-04 13:54:51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