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八年級數學期末復習

八年級數學期末復習

發布時間: 2021-07-30 04:57:05

A.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期末復習資料

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復習
一、全等三角形
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一個三角形經過平移、翻折、旋轉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質
(1):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長相等、面積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上的對應中線、角平分線、高線分別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邊邊邊: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簡寫成「SSS」)
邊角邊: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兩個三角形全等(可簡寫成「SAS」)
角邊角: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簡寫成「ASA」)
角角邊: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可簡寫成「AAS」)
斜邊.直角邊: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簡寫成「HL」)
4、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二、角的平分線:
1、(性質)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判定)角的內部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
三、學習全等三角形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正確區分「對應邊」與「對邊」,「對應角」與 「對角」的不同含義;
(2):表示兩個三角形全等時,表示對應頂點的字母要寫在對應的位置上;
(3):「有三個角對應相等」或「有兩邊及其中一邊的對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時刻注意圖形中的隱含條件,如 「公共角」 、「公共邊」、「對頂角」
第十二章 軸對稱
一、軸對稱圖形
1. 把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折疊,如果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這時我們也說這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成軸)對稱。
2. 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與另一個圖形完全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關於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折疊後重合的點是對應點,叫做對稱點
3、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區別與聯系

4.軸對稱的性質
①關於某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③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④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條直線垂直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
二、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 經過線段中點並且垂直於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也叫中垂線。
2.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與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3.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三、用坐標表示軸對稱小結: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關於x軸對稱的點橫坐標相等,縱坐標互為相反數.關於y軸對稱的點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縱坐標相等.
點(x, y)關於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為__(x,-y)____.
點(x, y)關於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為__(-x, y)____.
2.三角形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相交於一點,這個點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
四、(等腰三角形)知識點回顧
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①.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五、(等邊三角形)知識點回顧
1.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0 。
2、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②有一個角是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第十三章 實數知識要點歸納
一、實數的分類:

實數與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的。
數軸上任一點對應的數總大於這個點左邊的點對應的數。
3、相反數與倒數;
4、絕對值

5、近似數與有效數字;
6、科學記數法
7、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立方根;
8、非負數的性質:若幾個非負數之和為零 ,則這幾個數都等於零。
二、復習方案二
1.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數
一.常量、變數:
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數值發生變化的量叫做 變數 ;數值始終不變的量叫做 常量 ;
二、函數的概念:
函數的定義:一般的,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如果有兩個變數x與y,並且對於x的每一個確定的值,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其對應,那麼我們就說x是自變數,y是x的函數.
三、函數中自變數取值范圍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數,自變數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數,自變數的取值范圍是使分母不為0的一切實數。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數,自變數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數,自變數的取值范圍是使被開方數為非負數的一 切實數。
(4)若解析式由上述幾種形式綜合而成,須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圍,然後再求其公共范圍,即為自變數的取值范圍。
(5)對於與實際問題有關系的,自變數的取值范圍應使實際問題有意義。
四、 函數圖象的定義:一般的,對於一個函數,如果把自變數與函數的每對對應值分別作為點的橫、縱坐標,那麼在坐標平面內由這些點組成的圖形,就是這個函數的圖象.
五、用描點法畫函數的圖象的一般步驟
1、列表(表中給出一些自變數的值及其對應的函數值。)
注意:列表時自變數由小到大,相差一樣,有時需對稱。
2、描點:(在直角坐標系中,以自變數的值為橫坐標,相應的函數值為縱坐標,描出表格中數值對應的各點。
3、連線:(按照橫坐標由小到大的順序把所描的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六、函數有三種表示形式:
(1)列表法 (2)圖像法 (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為常數,且k≠0)的函數叫做正比例函數.其中k叫做比例系數。
一般地,形如y=kx+b(k,b為常數,且k≠0)的函數叫做一次函數.
當b =0 時,y=kx+b 即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數,是一次函數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1)圖象:正比例函數y= kx (k 是常數,k≠0)) 的圖象是經過原點的一條直線,我們稱它為直線y= kx 。
(2)性質:當k>0時,直線y= kx經過第三,一象限,從左向右上升,即隨著x的增大y也增大;當k<0時,直線y= kx經過二,四象限,從左向右下降,即隨著 x的增大y反而減小。
九、求函數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數法:先設出函數解析式,再根據條件確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數,從而具體寫出這個式子的方法。
1. 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從「數」的角度看x為何值時函數y= ax+b的值為0.
2. 求ax+b=0(a, b是常數,a≠0)的解,從「形」的角度看,求直線y= ax+b與 x 軸交點的橫坐標
3. 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數,a≠0) .從「數」的角度看,x為何值時函數y= ax+b的值大於0.
4.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數,a≠0) . 從「形」的角度看,求直線y= ax+b在 x 軸上方的部分(射線)所對應的的橫坐標的取值范圍.
十、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一 次 函 數

概 念 如果y=kx+b(k、b是常數,k≠0),那麼y叫x的一次函數.當b=0時,一次函數y=kx(k≠0)也叫正比例函數.
圖 像 一條直線
性 質 k>0時,y隨x的增大(或減小)而增大(或減小);
k<0時,y隨x的增大(或減小)而減小(或增大).
直線y=kx+b(k≠0)的位置與k、b符號之間的關系. (1)k>0,b>0; (2)k>0,b<0;
(3)k>0,b=0 (4)k<0,b>0;
(5)k<0,b<0 (6)k<0,b=0
一次函數表達式的確定 求一次函數y=kx+b(k、b是常數,k≠0)時,需要由兩個點來確定;求正比例函數y=kx(k≠0)時,只需一個點即可.
5.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解方程組
從「數」的角度看,自變數(x)為何值時兩個函數的值相等.並求出這

個函數值
解方程組

從「形」的角度看,確定兩直線交點的坐標.
第十五章 整式乘除與因式分解
一.回顧知識點
1、主要知識回顧:
冪的運算性質:
am?an=am+n (m、n為正整數)
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 amn (m、n為正整數)
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n為正整數)
積的乘方等於各因式乘方的積.
= am-n (a≠0,m、n都是正整數,且m>n)
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
零指數冪的概念:
a0=1 (a≠0)
任何一個不等於零的數的零指數冪都等於l.
負指數冪的概念:
a-p= (a≠0,p是正整數)
任何一個不等於零的數的-p(p是正整數)指數冪,等於這個數的p指數冪的倒數.
也可表示為: (m≠0,n≠0,p為正整數)
單項式的乘法法則:
單項式相乘,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乘,作為積的因式;對於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單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法則:
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用單項式和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法則: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與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單項式的除法法則:
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法則: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這個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乘法公式:
①平方差公式:(a+b)(a-b)=a2-b2
文字語言敘述: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相乘,等於這兩個數的平方差.
②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文字語言敘述:兩個數的和(或差)的平方等於這兩個數的平方和加上(或減去)這兩個數的積的2倍.
3、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定義.
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乘積的形式,這種變形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
掌握其定義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分解對象是多項式,分解結果必須是積的形式,且積的因式必須是整式,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2)因式分解必須是恆等變形;
(3)因式分解必須分解到每個因式都不能分解為止.
弄清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的內在的關系.
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是互逆變形,因式分解是把和差化為積的形式,而整式乘法是把積化為和差的形式.
二、熟練掌握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1、提公因式法
(1)掌握提公因式法的概念;
(2)提公因式法的關鍵是找出公因式,公因式的構成一般情況下有三部分:①系數一各項系數的最大公約數;②字母——各項含有的相同字母;③指數——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數;
(3)提公因式法的步驟:第一步是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是提取公因式並確定另一因式.需注意的是,提取完公因式後,另一個因式的項數與原多項式的項數一致,這一點可用來檢驗是否漏項.
(4)注意點:①提取公因式後各因式應該是最簡形式,即分解到「底」;②如果多項式的第一項的系數是負的,一般要提出「-」號,使括弧內的第一項的系數是正的.
2、公式法 :運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實質是把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反過來使用;
常用的公式:①平方差公式:a2-b2= (a+b)(a-b)②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a2-2ab+b2=(a-b)2

熱點內容
男主班主任 發布:2025-08-05 00:21:52 瀏覽:17
很帥老師 發布:2025-08-04 22:43:17 瀏覽:523
生物必修一知識點填空 發布:2025-08-04 21:25:07 瀏覽:603
山東教師資格證考點 發布:2025-08-04 20:05:03 瀏覽:155
星球大戰生物 發布:2025-08-04 19:59:40 瀏覽:60
2015年幼兒園師風師德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04 19:22:32 瀏覽:813
化學品物流 發布:2025-08-04 16:15:56 瀏覽:409
中國國家地理訂閱 發布:2025-08-04 15:05:37 瀏覽:185
色琪琪校園 發布:2025-08-04 14:24:16 瀏覽:409
老師是長輩 發布:2025-08-04 13:54:51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