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數學
① 數學題 旋轉
6
如果D在BC上,並且OP=PD,那麼三角形OPD就是一個頂角=60度的等腰三角形
所以,OPD是等邊三角形
由此得到∠DOP=∠OPD=∠PDO=60度
比較三角形COD和三角形APO
∠COD+∠AOP=120度
又∵∠A=60度
∴∠AOP+∠APO=120度
所以∠COD=∠APO
三角形COD和三角形APO的三個角相等,並且有一條邊相等,所以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同理可證明三角形DPB與這上面兩個三角形也全等
所以OA=PB=DC=3
那麼AP=6
② 簡單的數學概念(旋轉)
兩直線交點
③ 旋轉(數學)問題
矩形ABCD對角線長度=AC=10=√(64+36)
矩形繞A點旋轉,C點的軌跡就是以半徑為AC的圓
旋轉180度,是個半圓
所以,C點經過的路程:
AC*π=10π=(31.4)
C在旋轉中所經過的路程為以AC為半徑的半圓,
由勾股定理,AC=10,
半圓長為 10π =31.4
以點A為圓心,AC為半徑畫圓A,CC』(C』是C旋轉180度後關於A的對稱點)就是直徑,因為長是8寬是6,所以對角線長10,即CC』為10,求那個圓的半徑,就是62.8,C在旋轉中所經過的路程就是62.8
④ 做數學旋轉題有竅門嗎
樓主指的是什麼數學旋轉題?
1.如果是那種智商測試題的話,有兩種辦法
(1)多玩魔方培養立體感,便於將二維圖形轉換成三維(題目本身的目的在於考驗你是否能夠直接看出二維平面折疊後的三維狀況,實際上就是考察你的三維記憶能力!注意是三維記憶能力!轉換的重點是不要弄錯圖形的方位與角度,本質依舊是三維記憶)
(2)此類題型有技巧。在一張白紙上畫出立體狀況下的正方體,再畫出六個正方形並分別用箭頭指向正方體的各個面,然後通過二維平面的旋轉(一次旋轉一個面,畫出一個面即可)在各個正方形中畫出其所對應的各個面的圖案(可以根據題目下的答案選定一個面作為標准面,比如面向你的那個正面),這樣通過排除法可以發現答案中某些面的圖案是錯誤的,便可以判斷哪個是正確答案了。
2.如果是指初中的幾何題的話(樓主你說的究竟是神馬啊囧TZ- -|||……)
(1)畫圖題的話,將圖形的各頂點連接上旋轉點,然後分別記下各個線段的長度,根據旋轉的方向(順時針還是逆時針)以及角度(旋轉多少度),將各個線段繞旋轉點旋轉後的另一點(非旋轉點)即為旋轉後原圖形的原頂點應該在的點標記下來,然後連接各個新標記出來的點,那麼即為旋轉後的圖形。
(2)證明題啊計算題啊之類的話,因為題目本身的解題手段只有你所學得公式與定理,那麼就往公式與定理的條件方面去想去找。旋轉本身對應著角度的相等與長度的相等,那麼有可能構成全等,旋轉後產生的新的角度有可能構成等腰三角形,那麼又構成邊的相等,那麼又可能構成相似三角形或者全等,這樣可以推出另一條邊的狀況或者另一個角的狀況(事實上,運用兩面夾的方法會比較好。比如說如果題目要求你證明些什麼,那麼你就反推如果要證明這個,那麼獲得什麼樣的條件就好了,那麼你就去找這個條件,通過定理與公式甚至做出輔助線,再根據原本的題設寫成過程)
⑤ 旋轉數學題
同學 你的圖在哪呢
⑥ 小學數學中旋轉的正確定義是什麼
在平面內,一個圖形繞著一個定點旋轉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個圖形的變化叫做旋內轉。
這個定點叫做旋容轉中心,旋轉的角度叫做旋轉角,如果一個圖形上的點A經過旋轉變為點A',那麼這兩個點叫做旋轉的對應點。
(6)旋轉數學擴展閱讀
旋轉的性質——
圖形的旋轉是圖形上的每一點在平面上繞著某個固定點旋轉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動,
①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②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③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等,即旋轉前後圖形的大小和形狀沒有改變。
④旋轉中心是唯一不動的點。
⑦ 旋轉的定義和性質小學數學
概述
發音:旋(xuán)轉(zhuǎn ) 旋轉.英文:rocendyl:在平面內,把一個圖形繞點O旋轉一個角度的圖形變換叫做旋轉,點O叫做旋轉中心,旋轉的角叫做旋轉角,如果圖形上的點P經過旋轉變為點Pˊ,那麼這兩個點叫做這個旋轉的對應點.
性質
①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②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③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相等.
三要素
①旋轉中心;
②旋轉方向;
③旋轉角度.
注意: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變一個,圖形就會不一樣.旋轉旋轉變換是由一個圖形改變為另一個圖形,在改變過程中,原圖上所有的點都繞一個固定的點換同一方向,轉動同一個角度
⑧ 數學旋轉
從旋轉一條射線、一個角畫起。旋轉可以改變圖形的位置,但是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即轉動的中心點是不動的,圖形上線段的長度是不變的。因此畫圖時,可將圖形的旋轉轉化為線段的旋轉,只要找准關鍵線段旋轉後的位置,即可化難為易。
畫圖時,先弄清楚旋轉的方向和角度,再確定從旋轉點出發的兩條線段旋轉後的位置,這是關鍵所在,最後畫其他的線段。
⑨ 數學 旋轉
(1)EG和EF垂直且相等
(2)角BDE的度數120°
【可以用全等來證明
(1)把EG和EF平行移動到正方形邊上利用全等證明
(2)△ABC≌△ADE
得到∠ADE=∠B
既可以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