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數學圖表

小學數學圖表

發布時間: 2021-07-30 19:10:18

如何巧借圖表分析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

小學數學中把含有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用語言或文字敘述出來,這樣所形成的題目叫做應用題。任何一道應用題都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條件,第二部分是所求問題。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組成了應用題的結構。解答應用題的關鍵在於理解數量關系,數量關系可以用圖表來表達,通過讓學生畫圖表,再加以分析數量間的關系,使問題迎刃而解。
一、對圖表分析法重要性的認識是前提
數學應用題對於正處於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小學生來說,由於文字敘述比較抽象,數量關系比較復雜,因此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如果不掌握一種直觀而又科學的分析方法,不斷開拓解題的思路和提高解題的能力,長此以往將極大地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圖表法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數學思維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輕松、愉快的學會解決復雜關系的應用題,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思維能力,還可調動學生解答應用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藉助於圖表法解題,可以化抽象為具體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知識構架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題目已知條件和未知問題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用圖表的形式表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使深奧的數學問題變得直觀、形象、具體。
(二)藉助於圖表法解題,可以化繁為簡
行程問題、工程問題涉及數量多、數量關系比較復雜,往往讓學生難以理清彼此間的關系,藉助圖表中的線段表示法可以准確地找出數量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從而理清頭緒,比較容易地解出要求的問題。
(三)藉助於圖表法解題,可以化知識為能力
運用圖表法解應用題的前提是學會閱讀題目,通過閱讀弄清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之間的關系,久而久之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在畫圖過程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靈感,變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二、對數學中數量關系的准確分析是關鍵
數量關系是指應用題中已知數量和未知數量之間的關系,只有搞清數量關系,才能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恰當的選擇演算法,把數學問題轉化為數學式子,通過計算進行解答。數量關系分析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尋找題中的數量;第二步是明確各數量間的關系;第三步是解決各個產生的問題。下面以一道例題的教學從以下幾方面來談數量關系分析法的運用。
如:「學校舉行書法大賽,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3倍,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比三、四年級參加的總人數多12人。五年級參加比賽的有多少人?」師:題中有幾個數量呢?生:三個。師:哪兩個數量之間有直接關系呢?生: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參加的人數是三年級3倍。師:這兩個數量間的關系讓我們頭腦中產生一個什麼問題呢?生:四年級有多少人參加比賽?師:怎樣列式解答這個問題呢?生:用乘法35 ×3=105(人)。師:現在又多了一個數量:四年級有105人參加比賽,那麼哪兩個數量間又存在關系呢?根據他們的關系可以產生一個怎樣的問題?生:三年級有35人參加比賽,四年級有105人參加比賽。問題是:三四年級參加比賽一共有多少人?師:所以第二步算式怎樣列呢?生:105+35=140(人)。師:根據現在已經產生的數量,又有哪兩個數量間的關系存在呢?生:三、四年級參加比賽一共有多140人,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比三、四年級參加的總人數多12人。師:這兩個數量間的關系能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呢?生:五年級參加比賽的有多少人?師:那麼解決最後問題的算式怎樣列出呢?生:140+12=152(人)
三、培養學生具有熟練的圖表能力是基礎
圖表法因其直觀性與實用性,在解決數學應用題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對於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而言,如何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換成具體直觀的畫面,完成從文字到圖表的抽象過程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接觸應用題開始,就進行相關方面的訓練,循序漸進地提高審題的能力和畫圖的水平。一般來講,可通過 個方面的科學訓練,以達到准確熟練地實現從文本文字轉換成圖畫符合。
(一)教師要躬親示範做好榜樣
要求教師在解題中形成運用圖表法的習慣,從最基本的「1」開始,比如1個蘋果可以用圓圈來表示,一個人可以用一豎橫來表示,一段路程可以一橫來表示,手把手來教會學生葫蘆畫瓢,仿照一步一步來畫, 找准數量關系,切不可急於求成。
(二)教師要因材施教做好指導
隨著學生對「1」這個概念的理解,學生可以由此推及到大的數量,比如20米長如果真用20米畫那困難大了,教師可指導學生用1厘米或者是3厘米、4厘米來表示長度,其中的1份代表多少厘米,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通過畫圖可以清晰地表示出來。在具體過程中要將讀題、口述、畫圖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數量關系與圖畫的有機統一。
(三)教師要適時放手做好點撥
待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後, 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畫, 可以按照教師平時說的去表示,也可創造性地根據自己的理解、喜好去畫,只要科學、合理、直觀地反映數量關系即可,而且要遵循簡潔明了的原則,教師可給以適時的點撥,不斷培養學生的使用圖表解決問題的主動性、自覺性,同時也可讓學生分組合作交流,評選出最優方案,不斷提高學生的圖表解析問題的能力。
實踐證明, 圖表法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實用性的優點,完全符合小學中低段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特點。如果學生從小掌握了藉助圖表輔助解題的方法,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會有大大的提高, 對今後的學習生活將有很大的幫助。

⑵ 小學數學1到6年級總復習數的認識圖表

我們知道,關於統計圖表這部分知識教材注重看懂和分析簡單圖表的訓練。所以解答這類問題的基本方法是:讓學生通過看統計圖和統計表,分析圖表中的數據可以說明的問題,從中發現基本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用所學的知識予以解決。

例1:為預防沙塵暴,下圖是4個班參加植樹的情況:

(1) 參加人數最多的班是那一個?最少的呢?

(2) 一般男生比三班男生多百分之幾?全體女生比全體男生少百分之幾?

(3) 已知一共栽樹339棵,平均每人在多少棵?

(4) 植樹造林有哪些好處?談談你的看法。

剖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能否根據條形統計圖所獲得信息,解決一些有價值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認圖能力、處理統計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又與科學相結合教育學生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略解:(1)一班:24+8=32(人) 二班:18+6=24(人)

三班:20+10=30(人) 四班:15+12=27(人)

因為32>30>27>24 所以一班參加人數最多,二班人數最少。答略

(2)(24-20)÷20=20%

24+18+20+15=77(人) 8+6+10+12=36(人) (77-36)÷77≈53.2%

答略

(3)339÷(77+36)=3(棵) 答略

(4)可以從凈化空氣提高空氣質量,保持水土,預防沙塵暴,等方面考慮。

例2:長、寬、高分別是5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長方體水箱中裝有A、B兩個進水

管。先開A管,過一段時間後兩管同時打開,下面折線圖表示進水情況,請根據圖回答下面問題。

(1) 同時開放A、B兩管是幾分鍾以後?當時水深是多少厘米?

(2) A、B兩管同時進水,每分鍾進水多少毫升?

(3) 根據上表你還能提那些問題?並解答。

剖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單式折線統計圖特點的理解能力、挖掘信息的能力。並通過對單式折線統計圖的觀察、分析,從而領悟到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和作用。在一般折線統計圖中折線上的每一個點表示一種數量的多少。上題中縱軸表示水的深度,橫軸表示時間,一條曲線之間有明顯的交接點,並且點之前是一條直線點之後是一條直線,後面的直線較前面的直線坡度明顯增加,因此從這點起兩管齊開。

略解:(1)15分鍾以後。當時水深20厘米。

(2)50×40×(60-20)=8000(立方厘米) 8000立方厘米=8000毫升 答略

(3)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A管的進水速度、B管的進水速度、兩管水進水快等問題。

例3:下面的統計表是六年級一次數學測驗的成績表,請根據下表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學號
成績
學號
成績
學號
成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待合格

13

14
合格
15


16

17

18


(1) 全班共有多少人都合格了?

(2) 全班的優的同學比得良的同學多百分之幾?

(3) 你認為這個班的成績好不好?為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剖析:本題選擇了同學們比較熟悉也比較簡單的統計表,主要考查學生對統計表中各數量間關系的理解,認識統計表的意義和作用,能夠一舉表中的已知數據計算出相關數據,也考查了學生觀察、分析、判斷、推理能力。

略解:(1)17人

(2)(9-7)÷7≈28.6% 答略

(3)17÷18≈94.4% 好。全班18人其中17人及格,及格率達到94.4% 。

以上幾例可以看出,,靈活巧妙的運用統計圖表知識,可以拓寬思路,並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的意識,又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⑶ 請問小學五年級數學統計圖表有哪幾種

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
這是小學學到的.

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圖表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形成用圖表法的習慣;2、使用圖表法時要教師要做好引導;3、使用圖表法時要注重它的直觀性。

⑸ 小學數學知識圖表急!!!!!!!!!!!!!!!!!!!!!

http://bbs.fhe.cn/NoteList.html?Search=@M_ID=:355;@N_ID=:2224
下載即得

⑹ 小學數學數圖形...

(1)最大三角形面積為:
(1+3+5+…+9)×12
=((1+9)×5÷2〕×12
=300(厘米2)。

(2)火柴棍的數目為:
3+6+9+…+15
=(3+15)×5÷2=45(根)。

答:最大三角形的面積是300平方厘米,整個圖形由45根火柴擺成。

⑺ 小學數學-圖形

解題思路是這樣的:用正方形的面積減去三個空白三角形的面積就是陰影部分的面積。
先求三角形BGE和三角形AGM的面積,這兩個三角形相似,相似比為2:1,所以它們的高的比也是2:1,所以三角形BGE的高是1除3乘2等於2\3,三角形AGM的高為1\3.
三角形BGE的面積為1\2乘BC乘2\3=1\3
三角形AMG的面積為1\2乘AM乘1\2=1\12
三角形CMD的面積為1\2乘MD乘1=1\4
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1*1-1\3-1\12-1\4=1\3
運算符號不好打,能看懂嗎

⑻ 小學數學有哪些幾何圖形

小學數學有:

1、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

2、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

幾何圖形,即從實物中抽象出的各種圖形,可幫助人們有效的刻畫錯綜復雜的世界。生活中到處都有幾何圖形,我們所看見的一切都是由點、線、面等基本幾何圖形組成的。幾何源於西文西方的測地術,解決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無窮盡的豐富變化使幾何圖案本身擁有無窮魅力。

(8)小學數學圖表擴展閱讀:

平面幾何圖形可分為以下幾類:

(1)圓形:包括正圓,橢圓,多焦點圓——卵圓。

(2)多邊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

(3)弓形:優弧弓、劣弧弓、拋物線弓等。

(4)多弧形:月牙形、穀粒形、太極形、葫蘆形等。

熱點內容
渭南教育 發布:2025-08-05 15:55:51 瀏覽:384
什麼是內審員 發布:2025-08-05 15:30:50 瀏覽:755
校園自助列印機怎麼用 發布:2025-08-05 15:13:52 瀏覽:950
傲慢的近義詞是什麼 發布:2025-08-05 15:10:22 瀏覽:631
2015年師德師風計劃 發布:2025-08-05 14:13:14 瀏覽:764
大學物理試卷及答案 發布:2025-08-05 13:39:51 瀏覽:75
誡子書教學設計 發布:2025-08-05 12:52:28 瀏覽:797
在機場的英語 發布:2025-08-05 12:18:42 瀏覽:561
數學2017全國卷文科 發布:2025-08-05 11:25:28 瀏覽:147
2017年教師師德總結 發布:2025-08-05 11:19:05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