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冷門語文知識

冷門語文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7-30 19:29:47

❶ 你讀過哪些比較冷門的名著

《東周列國志》算嗎😂,初中的時候聽語文老師說了這本書幾次,感覺挺有趣的,就去看了看,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可以看看,我覺得蠻好的。還有《紅樓夢》吧,四大名著雖然都很出名,但是看紅樓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少,我當時是高中的時候吧,才看完了一遍。

❷ 語文怎學才可以好啊

語文學習的四種方法

--------------------------------------------------------------------------------

時間:2005-8-31 14:47:00 來源:語文報刊網

從自己學語文和教語文的體會和經驗談四種語文學習的方法。

一、系統學習法

只有系統的學習才能打牢自己的知識根基,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架構,形成聯系緊密、調動迅速的知識網路,才能有在此基礎上的對知識的運用自如,才能有創造和創新。

我們現行的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材在現時說來,就是一套比較系統的教材。語文學習首先就要把這套教材學習好,掌握好,利用好。這個完整的知識系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師的引導、同學的切磋,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掌握好。這個系統的學習事我們整個語文學習最主要的內容。

其次,其他各科的教材也都自有它們完整的系統,對其他各科知識系統的掌握其實也都是語文學習的內容。語文學習的內容是無所不包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整個學習的內容相等。

另外,你還可以系統地讀一些書,以期對某一科、某一類有完整的系統的了解。例如系統讀一些歷史的、哲學的等等方面的書。

這樣長期以來,你才能有深厚的語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蘊。閱讀,洞明一切;寫作,有思想,有文采。你首先有系統學習的意識、意向,然後有系統學習的行動,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

二、零打碎敲法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在生活中、學習中不斷的積累。因此,你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零碎的時間去學習,看一點,記一點;同時積累一些零碎的知識,在不經意中建造自己知識的高塔。魯迅先生就善於翻覽,各門各類的書都翻一下,隨時隨地積累自己有用的知識。「要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積累,會帶來質的飛躍。對於語文學科來說,只有知識的廣博積累,才有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只有學富五年,才能才高八斗。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語文學習的有心人,用零打碎敲的學習方法,可以把語文學習變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當人們很隨意地學習東西的時候,依著自己的興趣學東西的時候,學習的時候,學習從來都是樂事。

三、讀寫結合法

語文學習,必須閱讀、思考、寫作結合,才有高效率。一個是閱讀伴隨寫讀書筆記,把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記下來,同時,把自己閱讀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記下來;二是閱讀、生活伴隨寫日記,記下自己閱讀的體會、對生活的感悟。三是閱讀、生活伴隨文章的寫作,以具體規范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形成自己的文章風格。這樣長期下來,近處,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遠處說,才能成就事業,才能自成一家,成大家。

四、強化記憶法

俗話說「挖到籃子里才是菜」,意思是說,很多知識,你只有記住了才對自己管用。因此,必須想方法記住知識。記憶知識,可分為內儲和外儲。記在大腦里為內儲,記在大腦以外,書本中、讀書筆記中、日記中、摘抄本中、電腦里為外儲。大腦是儲存知識的倉庫,據科學家們講,大腦儲存記憶知識的功能開發利用不到10%,應開發和充分利用大腦的儲存功能,記憶儲存更多的知識。但對一般人來講,大腦即使記住知識的能力是弱的,過目不忘的人畢竟是少的,很多人記住知識要靠反復的記憶,因此,要在大腦之外建立知識的倉庫,這種知識的倉庫,可以是書本、筆記、日記、摘抄本、電腦,可以是分門別類的對知識的整理,平時經常翻看檢閱,就可以把外儲變為內儲,真正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很多知識只有經過不斷的反復的強化記憶,才能在自己大腦里紮根。知識積累的多了,才能從根本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❸ 語文小常識比如說小故事什麼

在網上找的,因為很全面所以粘貼過來了,別介意啊

語 文 小 常 識

人體名稱妙喻
頭腦、心臟、骨頭、手足……這是我們身體上的器官。你知道嗎,這些人體名稱有著它們巧妙的比喻義。恰當地運用它們,能使意思表達得形象而生動。人體名稱都各有什麼妙喻呢?
頭腦:一是用作「頭緒」,如「摸不著頭腦」;一是比作首領。
眉睫:比喻事情緊迫,如「迫在眉睫」。
眉目:一是用來比喻文章的條理,如「這篇文章眉目不清」;一是用來比喻事情的線索、頭緒,如「這件事終於有了眉目」。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咽喉:比喻形勢險要的交通孔道,如「咽喉要道」。
肝膽:比喻真誠的心,如「肝膽相照」;還用來比喻勇氣,如「肝膽過人」。
胃口:比喻食慾或食量。比如「我今天胃口不好」;還比喻對事物或活動的興趣,如「他對畫畫不感興趣,打球才對他的胃口」。
心腹:指親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於反面人物。
心尖兒:父母用來稱自己最喜愛的兒女。
心肝:指良心,如「沒心肝的傢伙」;還用來稱最親熱、最心愛的人,多用於年幼的子女,如「心肝寶貝」。
心臟:比喻中心,如「首都北京是祖國的心臟」。
骨頭:比喻人的品質、氣概,如「懶骨頭、硬骨頭」。
骨幹:比喻在集體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如「她是班裡的文藝骨幹」。
骨架:比喻在物體內部支撐的架子,如「工地上聳立著樓房的骨架」。
骨肉:指親人,如「骨肉團聚」。
腰桿:比喻靠山。
手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圍,如「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手腕:指手段,一般用作貶義,指待人處事所用的不正當的方法,如「耍手腕騙人」;也可以指本領,能耐。
手足:比喻兄弟,如「情同手足」。
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腳跟:比喻立場,如「站穩腳跟」。
怎樣背「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是我們在電影里、小說中常聽到、看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說,在和敵人打仗無力抵抗時,以跑開為上策。現在有時也用來比喻事情棘手不好辦就迴避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你知道三十六計分別是什麼嗎?你知道怎樣在最短的時間里記住三十六記嗎?讀了下面這個故事,你們不但能知道三十六條妙計,還能學到一個妙法來記住三十六計。
有一位學生愛好文史,又有才智。有一天,他從鄧拓的《燕山夜話》里一篇題為《三十六計》的文章中看到三十六計的名目,很感興趣。其中有些計策膾炙人口,像空城計、連環計、苦肉計,還有聲東擊西、調虎離山、金蟬脫殼等。他想把三十六計熟記下來,可是近四十條計策怎麼記得住呢?他把三十六計抄寫下來,看來看去一直沒想出個巧妙的辦法。這天,他又在拿著抄寫的三十六計邊看邊思索,目光不覺落在桌面的一本唐詩上,他靈機一動:對!從三十六計的每一計中各取一個字,編成一首詩來記,不就容易記住了嗎?可是從每一計中取哪個字好呢?又如何串連在一起?這可真得動一番腦筋呢!經過精心地琢磨、推敲,反復地排列組合,終於編成這樣一首詩:
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guó)。
相傳三十六計是檀公輯錄的,所以詩的開頭是「金玉檀公策」。這首詩里除了「檀公策」三個字外,每個字都包含了一條妙計,按照詩中的順序是: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混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途伐虢。
這真是一詩巧藏三十六計。同學們,你有更好的辦法記住「三十六計」嗎?
「座右銘」的傳說

多少年朋友喜歡抄一些名言警句放在自己的書桌上、鉛筆盒裡,用來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我們把這些名言警句叫做「座右銘」。
這種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或其他地方的格言為什麼叫座右銘呢?有兩種不同的傳說。
一種傳說是這樣的:宋朝時有個叫吳介的人很喜歡史書。史書中記載的可以吸取經驗教訓的事,他都抄下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稱之為「座右銘」。銘就是刻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業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時間長了,他家連牆上、窗上都貼滿了警句、格言。以後就慢慢地傳開了。「座右銘」的內容也不僅僅是可以借鑒的往事,形式也不僅僅是限於放在座位的右邊了。
另一種說法是有關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據古書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死了,齊國人為了紀念他,就給他造了一個廟堂。廟堂里擺設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種很特別的裝酒的器皿。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把液體裝進一半就直立起來。這種酒具叫欹器。
有一天,孔子帶著學生到廟里來朝拜,看到了一個傾斜的酒器,覺得很奇怪,於是就向廟里管香火的人打聽。管香火的人告訴他,這是欹(qī)器。孔子於是想起了有關齊桓公的故事。他指著欹器對學生們說:「欹器空著的時候就傾斜,把酒或水倒進去,到一半的時候就直立起來,欹器裝滿了就又會傾斜。所以過去齊桓公總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側,用來警戒自己決不可以驕傲自滿。自滿就會像欹器里裝滿了水,必然要傾斜倒覆。」說完,他就讓學生取來水倒進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說的一樣。孔子又對學生說:「讀書也是一樣,謙受益,滿招損。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回到家裡,孔子也請人做了個欹器放在座位的右側,用來警戒自己活到老,學到老,永不滿足。以後,欹器被刻在金屬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書房裡的銘文也並不都是金屬戒訓文字,還包括許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銘」這個詞卻一直用到今天。
你是否有座右銘呢?下面向你推薦幾條勤奮與珍惜時間的座右銘。
你熱愛生命嗎?那就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時間就象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魯迅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好的成績來。——華羅庚
話說諺語
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固定的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來反映深刻的道理。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誰讀了這則諺語不打心眼裡熱愛北大荒呢?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來分,大體有以下五種:
一、氣象諺語
這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觀察氣象的經驗總結。如: 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馬上就來到。
日落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二、農業諺語
它是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農事經驗。如: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三、衛生諺語
衛生諺語是人們根據衛生保健知識概括而成的。如:
冬吃蘿卜夏吃薑,免得醫生開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四、社會諺語
社會諺語泛指為人處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國等方面應注意的事。如: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狹路相逢勇者勝。
五、學習諺語
多是學習經驗的總結,激勵人們發奮學習。如: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後。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多學習一些諺語,既能增長知識,陶冶情趣,又能為作文添彩。
格言賞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路遙識馬力,日久見人心。」

「吃一塹,長一智。」這是第11冊「基礎訓練5」里學習的句子。這些語言膾炙人口,在世間廣為流傳,常常被人們在文章里引用。它們語句精練,而道理深刻。像這樣含有教育意義的語句,我們稱之為格言。我國古代的詩文里有很多這樣的句子,以下推薦一些給少年朋友們賞閱。 勸誡人們虛心好學,進取向上,才能不斷進步。

滿招損,謙受益。
出自《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的人會招來損害,謙虛的人會受到益處。它告訴人們驕傲自滿有害,謙虛謹慎有益的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師。
出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意思是說,幾個人共同行走,其中必定有的可以作我的老師。要學習他的長處、優點;至於他的缺點,要檢查自己有沒有,加以改正。它說明要善於向別人學習,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說,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雕刻出玉器。這句話現在用來比喻借別人、別地、別國的先進事物或經驗,來搞好自己的工作。
百尺竿頭須進步。
出自北宋《景德傳燈錄》:「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說,僧道修行的功夫即使已達到百尺竿頭的頂端,也還要繼續深造,以達到充滿宇宙的最高境界。
「百尺竿頭須進步」現在也說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用來說明即使取得很大的成績,也不能驕傲自滿,固步自封,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
2.教導人們堅韌有拔、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功。
鍥而不舍。
出自《苟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騏驥:駿馬。駑馬:跑不快的馬。鍥、鏤:雕刻。意思是說,良馬跳躍一下,達不到十步遠;劣馬拉十天車卻能走很遠的路程,這是不停地走的結果。雕刻一樣東西,用刀子刻幾下就停止,朽木也刻不斷;不停地刻下去,也能將金石雕刻成器。這句話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有恆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出自《漢書•枚乘傳》:「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綆:繩子。意思是說,泰山上流下的水溜能穿透岩石,很細的繩索能磨斷樹干。水並不是鑽石頭的鑽,繩索也不是鋸木頭的鋸,但是一點一點地磨擦,就使得石穿木斷了。它告訴人們,持之以恆,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會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出自《後漢書•耿弈傳》。耿弈收復齊地,立下大功,光武帝劉秀贊揚他說:「……有志者事竟成也。」意思是說,有志氣的人,事情終究能夠成功。這句話說明,一個人無論做多麼艱難的事,只要有雄心壯志,不懈努力,就能夠成功。
3.教育人們從點滴做起,注意積累。
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出自《荀子•勸學篇》。跬:一舉足的距離,半步。意思是說,走路不一步一步地積累,就不能達到千里之遠;不匯集細小的水流,就不能成為江海。說明學習必須一點一點地積累,也說明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漸積累的。
4.包含辯證法,富於哲理性,給人深刻啟迪。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出自《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意思是說,千丈長的河堤,可能因為螻蛄、螞蟻一類的小蟲鑽洞而被大水沖破;百尺高的房屋可能因為煙筒縫里冒出的一點煙火而燒毀。它用誇張的手法說明,不能忽視小的漏洞和差錯,以免造成大禍。 欲速則不達。
出自《論語•子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魯國做了官,有一天回來向孔子請教,孔子對他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意思是說,做事不要圖快,不要只見眼前小利,如果只圖快,結果反到達不到目的;只圖小利,就辦不成大事。說明做事不能只圖快不求好,急於求成反而干不好事。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出自漢代劉安《淮南子•人間訓》。故事說,邊塞上有個老頭丟了一匹馬,別人來安慰他,他卻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後來那匹丟失的馬回來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用來說明事物一分為二的道理,壞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模糊的時間小集
凌晨:零時到6時的一段時間。
黎明:天剛亮時。
拂曉:天快亮時。
清晨:日出前後的一段時間。
早晨:從天剛亮到八九點鍾的一段時間。
上午:清晨到正午12點的一段時間。
中午:白天12點前後的一段時間。
下午:從正午12點到日落的一段時間。
晚上:日落到深夜的一段時間。
傍晚:臨近晚上時。
黃昏:日落到星出前的一段時間。
午夜:夜裡12點前後。
夜間:天黑至天亮的一段時間。
代稱趣談 董家康

桃李——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桃李結果繁多,「桃李滿天下」比喻所栽培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極多,各地都有。唐朝宰相狄仁傑向武則天推薦了姚崇等數十個人,後來他們都成了當時的名臣。有人贊揚狄仁傑: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門下了!因此後人就用「桃李」代稱學生或所薦人才,如說「某某老師桃李滿天下」。

高足——優秀學生。古代評論馬,以高足、中足、低足來判斷優劣,高足最好。後來人們以物代人,用「高足」代稱優秀學生。

汗青——書冊,史冊。古代在竹簡上書寫,書寫前,將青竹在火上烤,去掉水分。干後的青竹,容易書寫而且不易生蟲。後來人們用書寫材料代稱書寫結果,就用「汗青」代稱書冊、史冊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

桑梓——家鄉、故鄉。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用「桑梓」代稱家鄉。贊揚某人為家鄉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五花八「門」
1.屋門、家門——自己房屋的門,引申為一個家族。
2.豪門、朱門——有錢人家的門。
3.柴門、寒門——窮苦人家的門。
4.空門、佛門——佛教的門,引申為宗教派別之一。
5.歪門、邪門——所作所為的方法不正。
6.竅門、法門——所作所為的方法優異。
7.熱門——十分吸引人的事物。
8.冷門——不被人注意或不時興的事物。
9.閉門——不會見客人,有謝客之意。
10.登門——有事求上門來。
11.拜門——上門虛心求教。
12.後門——比喻一些不正之風。
13.班門——比喻十分內行。
14.權門——權勢人家的門。
我國農歷各月的別稱
一月:正月、端月、新正、開歲、嘉月。
二月:杏月、麗月、仲春、酣春、如月。
三月:桃月、季月、晚春、暮春、蠶月。
四月:麥月、陰月、梅月、初夏、余月、純陽。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皋月、天中。
六月:季夏、暑月、焦月、荷月、溽(音rù,濕潤)暑。
七月:新秋、肇(音zhào,開始)秋、蘭秋、蘭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壯月、仲商、竹春。
九月:暮商、季秋、菊月、霜序、朽月、陽月。
十月:初冬、開冬、露月、良月。
十一月:仲冬、幸月、葭(音jiā,初生的蘆葦)月、暢月、龍潛月。
十二月:季冬、殘冬、臘月、冰月、嚴月。
童話和寓言的區分
童話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常採用擬人化手法,都有勸誡、歌頌或諷刺作用等,但兩者也有區別。
一、從篇幅繁簡區分
寓言情節簡單,篇幅短小,語言簡練,通常只有幾十字、幾百字。而童話情節比寓言更豐富、更多變化,更生動有趣,結構也更復雜,篇幅更長一些。
二、從表現重點區分
寓言著力表現內含的諷喻和教訓,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開頭或結尾就直截了當地說出了告誡的意思。而童話則重在刻畫形象,教訓意味不那麼強,教育意義往往寓於整個故事之中,不直接點出來。科學童話則重在知識的傳播。
三、從情節結構區分
寓言的故事比較簡單,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鮮明的擬人化形象。童話在故事情節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則有較高的要求。
四、從幻想法則區分
童話的幻想必須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與現實的結合也必須和諧、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規律發展。而寓言則不那麼嚴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於葡萄,改變了原來食肉的習性。這個寓言賦予了狐狸以「人」性,卻違犯了狐狸的「物」性,這在童話中是不可以的。
五、從寫作對象區分
童話的對象是兒童,寓言的對象就不限於兒童,不少是為成人借鑒的。
有趣的「迴文聯」
有一種可順讀倒念的對聯,讀起來趣味無窮。如:
江蘇連雲港雲台山的花果山水簾洞中有一副迴文聯:
洞簾水掛水簾洞 山果花開花果山
福建廈門鼓浪嶼腹浦的迴文聯是: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湛江德鄰里的一副迴文聯是:
我愛鄰居鄰愛我 魚傍水活水傍魚
相傳北京天然居飯庄也有一副迴文聯: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中國名山錄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縣西部。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嵩山:古稱中嶽,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內。
泰山:古稱東岳,位於山東省中部。
華山:古稱西嶽,位於陝西省東部。
衡山:古稱南嶽,位於湖南省中部。
恆山:古稱北嶽,位於山西省東北部。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青陽縣西部。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
嶗山: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
阿里山:位於台灣省中部。

❹ 有哪些冷門或重要的語文基礎知識

冷門或者重要的語文基礎知識。好多人都會忽略語文當中的賓語之分吧,好多人都沒有很實際的去研究這個,一般都是糊里糊塗的認識一些就感覺可以了。

❺ 語文高手進,我要最准確的!

一:上聯謎底:國 下聯謎底:怠
上聯謎底:禿。 下聯謎底:驢。
二:1,揚帆學海日日航 舉步書山天天上
2,東風拂面春意暖 雨露滋心黨恩深
3,改革春水千帆競 開放長途萬馬奔
4,蜂采百花勤釀蜜 書攻萬卷早成才
5,梅開一點報春華 雪壓千枝藏秀色
6,花放東風香千里 富隨良策樂千家
三:
1,一彎新月,彎彎的,等待我的是那明亮的月圓!
2.花的故事藏在花蕊中,等待蜜蜂蝴蝶聆聽!
3.春天的田野綠了,一片碧綠的麥苗 亭亭玉立 在微風中正向你招手!
4.落葉紛紛,落在泥土上,帶來了來年的希望!
5.杭州西湖,那麼靜,那麼美,猶如琵琶半遮面的女孩,令人神往!
6."六一"兒童節,到了。孩子們樂了,這是屬於我們孩子的節日!

❻ 語文教育專業為啥冷門

額,其實也還好吧,最起碼我就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
可能是因為很多人認為學習漢語言文學以後不好找工作,因為除了語文老師,其他類似編輯,記者之類的工作都不容易就業,而且現在的語文老師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不需要那麼多了,所以很多人都不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
另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比較枯燥,專業課很多,而且很乏味,比如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寫作,應用文寫作,中國文化概論,現當代文學等等,都很枯燥的,考試也不容易過,理所當然的,學的人就比較少了

❼ 語文基礎很差怎麼辦

初中語文學習跟小學有很大的不同,表現在:

1.小學語文顯淺,易懂,而初中的你需要深讀,這樣你才能理解大意。

2.文章的篇幅由小變大,文章的素材更加的廣泛,開始由表面走向表層,需要理解。

3.小學學習唐詩,重在背誦,而到初中不僅僅是背誦,還需要理解寓意。現代詩歌、外國名篇、課外文言文閱讀理解也是新增的難點。

4.小學作文是把事情說清楚,描寫生動,用上一些簡單的修辭就好了。初中作文,需要有自己的思想,靈活運用好的寫作手法。

5.學習態度要變化,初中要多看,多讀,多記,多積累,多寫,培養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面對這樣的變化,初中生想要學好語文,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多閱讀書籍,培養讀讀寫寫的習慣, 用心做筆記。可以拿出一個自己喜歡的筆記本,記錄讀到的優美語句,剪貼優秀文章,附上你的讀書體會。

2.善於發現生活中可以學習語文的小細節,提高成績,處處皆妙招。現在很多同學都喜歡「追星」,有自己喜歡的偶像,並以它為榜樣去激勵自己進步,這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家長對於孩子「追星」也不要過於緊張,以至於去制止孩子的各種行為,只要善於引導,對孩子們的語文學習也是可以有幫助的呢。

3.重視積累的力量,善於歸納總結,充分利用零散時間。對於初中語文來說,萬萬不可小看日常的積累學習,多做一些文言文閱讀的題。

4.除了提高課內學習效率,課外語文輔導也是有針對性查漏補缺的好方法。初中語文輔導這塊卓越一直是比較有口碑的,名校老師上課有趣易懂,可以到校區免費試聽。

❽ 我語文真的很差,叫我怎麼辦不想學了。

同學,學習朱文主要靠積累,我自己也是即將高三的學生,對於語文學習深有體會。語文是國學嘛,中國人怎麼可以不學好國學呢?你說是吧!雖然我們平時學的知識太理論化了,但是應試制度使然,不能放棄啊1
只要不喪失信心,你一定可以的!畢竟你的數學成績不錯,提高語文成績一定也不難啦!

有的人說考語文要憑運氣,也有的人說要看感覺。運氣好或者感覺對的話,就能取得較高的分數,甚至有可能爆個冷門。剛開始我也抱著一種將信將疑的態度,每到考語文之前就要「醞釀」一番,希望能找到所謂的「感覺」。後來,通過與幾個同學的交流,加上自己也看了一些師兄師姐們介紹學習經驗的書,我漸漸覺得,學語文,是需要一套科學的方法的。

首先,要多看一些書,這是每個人都有的體會。通過看一些文學名著,或是報刊雜志,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學到不少文學常識,以及一些新鮮有趣的觀點。現在的語文考試,閱讀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不僅有文言文閱讀,還有科技文、現代文閱讀。要想在課堂上把所有這些能力統統培養起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課外的努力。

我比較喜歡看像《讀者》、《散文》之類的雜志。看《讀者》,可以了解到許多獨到的觀點,看到一些內涵豐厚的文章,使自己也變得愛思考起來。尤其在寫作時,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啟發。現在作文的一個很重要的評分標准就是是否有創新、有與眾不同的見解。這樣的見解,往往不是憑空就可以產生的。它取決於你的閱歷、你的人生體會。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就是簡簡單單的兩點一線,很少有機會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因此讀書看報就不失為一條捷徑。而在時間金錢都有所限制的情況下,看《讀者》更不愧為捷徑中的捷徑。更何況,它也是我們放鬆自己的好伴侶。

看《散文》,是通過語文老師的介紹。教我語文的陳武老師是一位文學功底很深的人。他的課真正花在課本上的時間並不多,他更願意教我們一些從課本里引出來的知識。三年下來,我覺得自己的確學到了許多東西。尤其是文學修養方面提高不少。記得當初他向我們推薦《散文》時,沒有說太多,只有幾個字我印象特深:「腹中有書氣自華。」於是我開始學著欣賞《散文》。剛開始時,也有點雲里霧里的感覺,後來,當我靜下心來,細細地體會那流淌在字里行間的微妙的感覺,我彷彿一下子就被文字的美攫住了。原來文章還可以這樣寫!一段很普通的經歷到了作家筆下,卻完全可以獲得詩一般的美感。我喜歡反反復復地讀那些自己特別有感觸的文字,直到把它們背下,然後不經意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文筆果然有了提高。同時,通過揣摩作者的感受,不知不覺我就養成了一種愛思考的習慣,這一點在做文字表述題的時候特別有用,下手更快,思考角度也更准確。

此外,有空時多翻翻字典也是一種好辦法。例如,做拼音題時,就翻翻《新華字典》,把自己以前讀得不準確的字記在一個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較深。另外,平時聽新聞時也可多留一個心眼,注意聽聽播音員的發音,碰到哪個字他發得和你不一樣,就記下來,查查字典,看是他發得對還是你發得對,這樣做印象特別深。做詞語用法的題目時,就翻《現代漢語詞典》或《成語詞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個詞上,最好能把前後的詞都看一下,既能通過比較加深印象,又能同時學到不少新詞。這個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記幾個,積少成多。記得高三那年,老師讓語文科代表每天在教室後面的黑板上抄些成語或容易出錯的詞語、容易讀錯的字等,下課後大家都會自覺地去看一看,一些細心的同學還會把它們都整理在一個本子上。到高三下學期做模擬試卷時,我們班同學在這種題上出錯的已經很少了。

在寫作方面,除了多看書看報外,還可適當記點日記周記之類,鍛煉文筆,久而久之,就會越寫越順。一些喜歡聽歌的同學常常會記些喜歡的歌詞,在寫作時用一用,還真不愧為一種好辦法,最起碼在語言上就佔了不少優勢。當然,也可以背一些優美的句子,使它們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常記常用,寫作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總之,語文就像中葯,越熬越有味。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感覺」越來越准了時,你的努力就已經得到了回報。

語文的功夫都在平時的積累上,相信通過努力,你的語文成績一定會穩步上升!

❾ 還有哪些其他的語文小常識

在網上找的,因為很全面所以粘貼過來了,別介意啊
語 文 小 常 識
金壇市指前中學語文組 鄧惠蘭
人體名稱妙喻
頭腦、心臟、骨頭、手足……這是我們身體上的器官。你知道嗎,這些人體名稱有著它們巧妙的比喻義。恰當地運用它們,能使意思表達得形象而生動。人體名稱都各有什麼妙喻呢?
頭腦:一是用作「頭緒」,如「摸不著頭腦」;一是比作首領。
眉睫:比喻事情緊迫,如「迫在眉睫」。
眉目:一是用來比喻文章的條理,如「這篇文章眉目不清」;一是用來比喻事情的線索、頭緒,如「這件事終於有了眉目」。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咽喉:比喻形勢險要的交通孔道,如「咽喉要道」。
肝膽:比喻真誠的心,如「肝膽相照」;還用來比喻勇氣,如「肝膽過人」。
胃口:比喻食慾或食量。比如「我今天胃口不好」;還比喻對事物或活動的興趣,如「他對畫畫不感興趣,打球才對他的胃口」。
心腹:指親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於反面人物。
心尖兒:父母用來稱自己最喜愛的兒女。
心肝:指良心,如「沒心肝的傢伙」;還用來稱最親熱、最心愛的人,多用於年幼的子女,如「心肝寶貝」。
心臟:比喻中心,如「首都北京是祖國的心臟」。
骨頭:比喻人的品質、氣概,如「懶骨頭、硬骨頭」。
骨幹:比喻在集體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如「她是班裡的文藝骨幹」。
骨架:比喻在物體內部支撐的架子,如「工地上聳立著樓房的骨架」。
骨肉:指親人,如「骨肉團聚」。
腰桿:比喻靠山。
手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圍,如「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手腕:指手段,一般用作貶義,指待人處事所用的不正當的方法,如「耍手腕騙人」;也可以指本領,能耐。
手足:比喻兄弟,如「情同手足」。
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腳跟:比喻立場,如「站穩腳跟」。
怎樣背「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是我們在電影里、小說中常聽到、看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說,在和敵人打仗無力抵抗時,以跑開為上策。現在有時也用來比喻事情棘手不好辦就迴避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你知道三十六計分別是什麼嗎?你知道怎樣在最短的時間里記住三十六記嗎?讀了下面這個故事,你們不但能知道三十六條妙計,還能學到一個妙法來記住三十六計。
有一位學生愛好文史,又有才智。有一天,他從鄧拓的《燕山夜話》里一篇題為《三十六計》的文章中看到三十六計的名目,很感興趣。其中有些計策膾炙人口,像空城計、連環計、苦肉計,還有聲東擊西、調虎離山、金蟬脫殼等。他想把三十六計熟記下來,可是近四十條計策怎麼記得住呢?他把三十六計抄寫下來,看來看去一直沒想出個巧妙的辦法。這天,他又在拿著抄寫的三十六計邊看邊思索,目光不覺落在桌面的一本唐詩上,他靈機一動:對!從三十六計的每一計中各取一個字,編成一首詩來記,不就容易記住了嗎?可是從每一計中取哪個字好呢?又如何串連在一起?這可真得動一番腦筋呢!經過精心地琢磨、推敲,反復地排列組合,終於編成這樣一首詩:
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guó)。
相傳三十六計是檀公輯錄的,所以詩的開頭是「金玉檀公策」。這首詩里除了「檀公策」三個字外,每個字都包含了一條妙計,按照詩中的順序是:
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混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途伐虢。
這真是一詩巧藏三十六計。同學們,你有更好的辦法記住「三十六計」嗎?
「座右銘」的傳說

很多少年朋友喜歡抄一些名言警句放在自己的書桌上、鉛筆盒裡,用來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我們把這些名言警句叫做「座右銘」。
這種寫出來放在座位旁邊或其他地方的格言為什麼叫座右銘呢?有兩種不同的傳說。
一種傳說是這樣的:宋朝時有個叫吳介的人很喜歡史書。史書中記載的可以吸取經驗教訓的事,他都抄下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稱之為「座右銘」。銘就是刻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業或警惕自己的文字。時間長了,他家連牆上、窗上都貼滿了警句、格言。以後就慢慢地傳開了。「座右銘」的內容也不僅僅是可以借鑒的往事,形式也不僅僅是限於放在座位的右邊了。
另一種說法是有關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
據古書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死了,齊國人為了紀念他,就給他造了一個廟堂。廟堂里擺設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種很特別的裝酒的器皿。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把液體裝進一半就直立起來。這種酒具叫欹器。
有一天,孔子帶著學生到廟里來朝拜,看到了一個傾斜的酒器,覺得很奇怪,於是就向廟里管香火的人打聽。管香火的人告訴他,這是欹(qī)器。孔子於是想起了有關齊桓公的故事。他指著欹器對學生們說:「欹器空著的時候就傾斜,把酒或水倒進去,到一半的時候就直立起來,欹器裝滿了就又會傾斜。所以過去齊桓公總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側,用來警戒自己決不可以驕傲自滿。自滿就會像欹器里裝滿了水,必然要傾斜倒覆。」說完,他就讓學生取來水倒進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所說的一樣。孔子又對學生說:「讀書也是一樣,謙受益,滿招損。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回到家裡,孔子也請人做了個欹器放在座位的右側,用來警戒自己活到老,學到老,永不滿足。以後,欹器被刻在金屬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書房裡的銘文也並不都是金屬戒訓文字,還包括許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銘」這個詞卻一直用到今天。
你是否有座右銘呢?下面向你推薦幾條勤奮與珍惜時間的座右銘。
你熱愛生命嗎?那就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時間就象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魯迅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好的成績來。——華羅庚
話說諺語
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固定的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來反映深刻的道理。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誰讀了這則諺語不打心眼裡熱愛北大荒呢?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來分,大體有以下五種:
一、氣象諺語
這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觀察氣象的經驗總結。如: 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馬上就來到。
日落胭脂紅,無雨也有風。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二、農業諺語
它是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農事經驗。如: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三、衛生諺語
衛生諺語是人們根據衛生保健知識概括而成的。如:
冬吃蘿卜夏吃薑,免得醫生開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四、社會諺語
社會諺語泛指為人處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國等方面應注意的事。如: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狹路相逢勇者勝。
五、學習諺語
多是學習經驗的總結,激勵人們發奮學習。如: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後。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多學習一些諺語,既能增長知識,陶冶情趣,又能為作文添彩。
格言賞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路遙識馬力,日久見人心。」

「吃一塹,長一智。」這是第11冊「基礎訓練5」里學習的句子。這些語言膾炙人口,在世間廣為流傳,常常被人們在文章里引用。它們語句精練,而道理深刻。像這樣含有教育意義的語句,我們稱之為格言。我國古代的詩文里有很多這樣的句子,以下推薦一些給少年朋友們賞閱。 勸誡人們虛心好學,進取向上,才能不斷進步。

滿招損,謙受益。
出自《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的人會招來損害,謙虛的人會受到益處。它告訴人們驕傲自滿有害,謙虛謹慎有益的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師。
出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意思是說,幾個人共同行走,其中必定有的可以作我的老師。要學習他的長處、優點;至於他的缺點,要檢查自己有沒有,加以改正。它說明要善於向別人學習,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說,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雕刻出玉器。這句話現在用來比喻借別人、別地、別國的先進事物或經驗,來搞好自己的工作。
百尺竿頭須進步。
出自北宋《景德傳燈錄》:「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說,僧道修行的功夫即使已達到百尺竿頭的頂端,也還要繼續深造,以達到充滿宇宙的最高境界。
「百尺竿頭須進步」現在也說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用來說明即使取得很大的成績,也不能驕傲自滿,固步自封,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
2.教導人們堅韌有拔、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功。
鍥而不舍。
出自《苟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騏驥:駿馬。駑馬:跑不快的馬。鍥、鏤:雕刻。意思是說,良馬跳躍一下,達不到十步遠;劣馬拉十天車卻能走很遠的路程,這是不停地走的結果。雕刻一樣東西,用刀子刻幾下就停止,朽木也刻不斷;不停地刻下去,也能將金石雕刻成器。這句話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有恆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出自《漢書•枚乘傳》:「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綆:繩子。意思是說,泰山上流下的水溜能穿透岩石,很細的繩索能磨斷樹干。水並不是鑽石頭的鑽,繩索也不是鋸木頭的鋸,但是一點一點地磨擦,就使得石穿木斷了。它告訴人們,持之以恆,不斷努力,事情一定會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出自《後漢書•耿弈傳》。耿弈收復齊地,立下大功,光武帝劉秀贊揚他說:「……有志者事竟成也。」意思是說,有志氣的人,事情終究能夠成功。這句話說明,一個人無論做多麼艱難的事,只要有雄心壯志,不懈努力,就能夠成功。
3.教育人們從點滴做起,注意積累。
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出自《荀子•勸學篇》。跬:一舉足的距離,半步。意思是說,走路不一步一步地積累,就不能達到千里之遠;不匯集細小的水流,就不能成為江海。說明學習必須一點一點地積累,也說明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漸積累的。
4.包含辯證法,富於哲理性,給人深刻啟迪。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出自《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意思是說,千丈長的河堤,可能因為螻蛄、螞蟻一類的小蟲鑽洞而被大水沖破;百尺高的房屋可能因為煙筒縫里冒出的一點煙火而燒毀。它用誇張的手法說明,不能忽視小的漏洞和差錯,以免造成大禍。 欲速則不達。
出自《論語•子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魯國做了官,有一天回來向孔子請教,孔子對他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意思是說,做事不要圖快,不要只見眼前小利,如果只圖快,結果反到達不到目的;只圖小利,就辦不成大事。說明做事不能只圖快不求好,急於求成反而干不好事。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出自漢代劉安《淮南子•人間訓》。故事說,邊塞上有個老頭丟了一匹馬,別人來安慰他,他卻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後來那匹丟失的馬回來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用來說明事物一分為二的道理,壞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模糊的時間小集
凌晨:零時到6時的一段時間。
黎明:天剛亮時。
拂曉:天快亮時。
清晨:日出前後的一段時間。
早晨:從天剛亮到八九點鍾的一段時間。
上午:清晨到正午12點的一段時間。
中午:白天12點前後的一段時間。
下午:從正午12點到日落的一段時間。
晚上:日落到深夜的一段時間。
傍晚:臨近晚上時。
黃昏:日落到星出前的一段時間。
午夜:夜裡12點前後。
夜間:天黑至天亮的一段時間。
代稱趣談 董家康

桃李——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桃李結果繁多,「桃李滿天下」比喻所栽培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極多,各地都有。唐朝宰相狄仁傑向武則天推薦了姚崇等數十個人,後來他們都成了當時的名臣。有人贊揚狄仁傑: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門下了!因此後人就用「桃李」代稱學生或所薦人才,如說「某某老師桃李滿天下」。

高足——優秀學生。古代評論馬,以高足、中足、低足來判斷優劣,高足最好。後來人們以物代人,用「高足」代稱優秀學生。

汗青——書冊,史冊。古代在竹簡上書寫,書寫前,將青竹在火上烤,去掉水分。干後的青竹,容易書寫而且不易生蟲。後來人們用書寫材料代稱書寫結果,就用「汗青」代稱書冊、史冊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

桑梓——家鄉、故鄉。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用「桑梓」代稱家鄉。贊揚某人為家鄉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五花八「門」
1.屋門、家門——自己房屋的門,引申為一個家族。
2.豪門、朱門——有錢人家的門。
3.柴門、寒門——窮苦人家的門。
4.空門、佛門——佛教的門,引申為宗教派別之一。
5.歪門、邪門——所作所為的方法不正。
6.竅門、法門——所作所為的方法優異。
7.熱門——十分吸引人的事物。
8.冷門——不被人注意或不時興的事物。
9.閉門——不會見客人,有謝客之意。
10.登門——有事求上門來。
11.拜門——上門虛心求教。
12.後門——比喻一些不正之風。
13.班門——比喻十分內行。
14.權門——權勢人家的門。
我國農歷各月的別稱
一月:正月、端月、新正、開歲、嘉月。
二月:杏月、麗月、仲春、酣春、如月。
三月:桃月、季月、晚春、暮春、蠶月。
四月:麥月、陰月、梅月、初夏、余月、純陽。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皋月、天中。
六月:季夏、暑月、焦月、荷月、溽(音rù,濕潤)暑。
七月:新秋、肇(音zhào,開始)秋、蘭秋、蘭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壯月、仲商、竹春。
九月:暮商、季秋、菊月、霜序、朽月、陽月。
十月:初冬、開冬、露月、良月。
十一月:仲冬、幸月、葭(音jiā,初生的蘆葦)月、暢月、龍潛月。
十二月:季冬、殘冬、臘月、冰月、嚴月。
童話和寓言的區分
童話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常採用擬人化手法,都有勸誡、歌頌或諷刺作用等,但兩者也有區別。
一、從篇幅繁簡區分
寓言情節簡單,篇幅短小,語言簡練,通常只有幾十字、幾百字。而童話情節比寓言更豐富、更多變化,更生動有趣,結構也更復雜,篇幅更長一些。
二、從表現重點區分
寓言著力表現內含的諷喻和教訓,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開頭或結尾就直截了當地說出了告誡的意思。而童話則重在刻畫形象,教訓意味不那麼強,教育意義往往寓於整個故事之中,不直接點出來。科學童話則重在知識的傳播。
三、從情節結構區分
寓言的故事比較簡單,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鮮明的擬人化形象。童話在故事情節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則有較高的要求。
四、從幻想法則區分
童話的幻想必須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與現實的結合也必須和諧、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規律發展。而寓言則不那麼嚴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於葡萄,改變了原來食肉的習性。這個寓言賦予了狐狸以「人」性,卻違犯了狐狸的「物」性,這在童話中是不可以的。
五、從寫作對象區分
童話的對象是兒童,寓言的對象就不限於兒童,不少是為成人借鑒的。
有趣的「迴文聯」
有一種可順讀倒念的對聯,讀起來趣味無窮。如:
江蘇連雲港雲台山的花果山水簾洞中有一副迴文聯:
洞簾水掛水簾洞 山果花開花果山
福建廈門鼓浪嶼腹浦的迴文聯是: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湛江德鄰里的一副迴文聯是:
我愛鄰居鄰愛我 魚傍水活水傍魚
相傳北京天然居飯庄也有一副迴文聯: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中國名山錄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縣西部。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嵩山:古稱中嶽,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內。
泰山:古稱東岳,位於山東省中部。
華山:古稱西嶽,位於陝西省東部。
衡山:古稱南嶽,位於湖南省中部。
恆山:古稱北嶽,位於山西省東北部。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青陽縣西部。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
嶗山: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
阿里山:位於台灣省中部。

熱點內容
傳說的教師 發布:2025-08-04 05:09:14 瀏覽:445
祁東教師招聘 發布:2025-08-04 03:08:14 瀏覽:453
大專數學教材 發布:2025-08-04 02:41:14 瀏覽:554
課程教學研究雜志 發布:2025-08-04 01:56:59 瀏覽:573
最便宜的手機多少錢 發布:2025-08-04 01:39:27 瀏覽:912
小學教師資格報名網 發布:2025-08-03 22:29:35 瀏覽:206
魚鉤如何綁 發布:2025-08-03 22:24:01 瀏覽:586
海南鍋庄教學 發布:2025-08-03 18:13:43 瀏覽:663
接發教學 發布:2025-08-03 17:12:33 瀏覽:662
日語五十音圖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03 17:08:25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