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語文練闖考答案
A. 練闖考八年級語文下冊(配人教)第二單元檢測題,答案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忙碌 皓月 膽怯 凜冽 翡翠 鐵蹄 雷霆 翱翔
2.用恰當的詞語替換下列句子中劃線的部分
睥睨 拖泥帶水 蜿蜒游動 璀璨
3.默寫詩句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4.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乾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成功對於天才是一個中轉站,對於能乾的人是一次獎勵,對於弱者是海市蜃樓。
成功對於能人是一次鼓勵,對於常人是一份厚禮,對於失意者是一個遙遠的夢。
成功對於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對於驕傲自滿的人是包袱,對於不求上進的人是禍害。
成功對於虛心的人是一塊基石,對於失敗者是一個夢想,對於驕傲者是一個陷阱。
成功對於上進的人是一帆輕舟,對於不滿的人是一股動力,對於驕傲自滿得人是一塊停滯
雨 巴金(5—8)
5.體現了我在陽台上昂頭接受最初的陽光時的喜悅心情!
6.我常常吞下許多火種在肚裡,我卻還想保持心境的和平
7.雨模糊了我的眼睛,使我看不清眼前的現實之景,可是我的心裡明亮了,於是我腳下的路走得更堅定了
8(1)在最黑暗專制的社會主義中,雨使我內心痛苦得以徘徊
(2)雨可以安慰我燃燒的激情,使我清醒地面對事實
(3)雨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垢,使我在茫然中看清前進的道路
陳諫議教子(9-12)
9.因:於是 遽:馬上,趕緊 安:怎麼,哪能 直:通「值」,價值
10翻譯
彼馬何以不見?
那匹馬怎麼不見了?
是移禍於人也!
你這是把禍害轉嫁給別人啊!
11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陳諫議有古仁人之風。」?
陳諫議知道自己的馬是劣馬,都已經被人買走了,他都叫人要回來,退還他的錢。
陳諫儀沒有把禍害移給別人,就是贊美了他(陳諫儀)的長者風度。
12.你是否同意陳諫議的做法?為什麼?
同意,因為這是一種品德的表現,不為了自己利益去破壞人家的利益,有長者風度,要誠實忠厚,不能做禍害他人之事。.
B. 練闖考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0頁第十一題答案
這種題目一般都是有一定得答題范圍,我這里先告訴你,你記住,以後遇到這種題目直接挑答案就行了。這種問題的答案一般有:吸引讀者注意力,吸引讀者的興趣,揭示文章主旨,揭示文章主要內容,引起讀者思考 ,作為文章線索,作者感情的出發點具有象徵意義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讀者興趣。
C. 八上語文練闖考13課閱讀答案
八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 13.蘇州園林 1.走近作者 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字聖陶。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有「優美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難中》,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2.結構圖解 3.主題解說 本文以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條分縷析地作了形象深刻的介紹,從而顯示出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突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園林的贊賞之情。 4.重點聚焦 師:作者是怎樣介紹蘇州園林的特徵的? 生甲:作者先介紹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從游覽者的角度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即「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後,從亭台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和每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園內建築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來具體說明這個特點。 生乙:文章採用先總後分式的結構展開。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 生丙:園林建築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說明互相照應,前後提挈。「圖畫美」這一蘇州園林的總特徵作為線索貫穿全篇。 5.寫作借鑒 (1)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特徵。①作比較:將蘇州園林內亭台軒榭的布局跟宮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的特點。②舉例子、打比方:以幾條園里的古藤為例,打比方、舉例子生動形象地說明栽種和修剪樹木著眼於畫意。③分類別:池沼分兩種:一種寬敞,一種成河道模樣。④摹狀貌:「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相間」,生動形象地說明蘇州園林栽種樹木著眼於畫意。 (2)語言准確、嚴密。如:「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中的「務必」「無論」「總是」表明設計者堅定的追求,起強調突出作用。表明用語准確,嚴密。又如:「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中的「大多」在范圍上限制,概括一般現象,不排除個別池沼沒有引用活水的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嚴密。. 6.知識鏈接 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 說明的實用性很強,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求准確無誤。但是,在准確的前提下,說明的語言可以簡明平實,也可以生動活潑。 簡明平實的語言,人們稱之為平實說明。平實說明就是對需要說明的事物做知識性表述,其目的是從知識的層面上給讀者以教益。例如課文第一段,用數據說明蘇州園林景點之多,用打比方說明蘇州園林在中國園林中的地位,使讀者首先對蘇州園林有一個整體印象。 生動說明就是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對需要說明的事物做詳細解說。就表達方式而言,以說明為主,穿插描寫和議論、抒情,以增強可讀性。這篇課文大部分採用的是生動說明,例如「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是不講究對稱的」這一段文字,作者先用描寫介紹園林的迴廊布局方式,然後用議論分析這樣布局的原理,使讀者既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五章》 【譯文】人們依據於大地而生活勞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據於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萬物;上天依據於大「道」而運行變化,排列時序;大「道」則依據自然之性,順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感悟】蘇州園林是效法自然的傑作。作為自然之子,我們要走進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為人、處事、學習和工作。 hè zhǎo zhēn 鑒 鏤 榭 2.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1)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 _____(標簽標本標志)。 (2)誰如果要 ______(欣賞鑒賞鑒別)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3)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_______(完好美好完美)的圖畫。 (4)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________(贊揚贊頌贊嘆)這是高度的圖案美。 標本 鑒賞 完美 贊嘆 3.填入下面這段話方框內的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 ) 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A.,:。「」,B.,:。《》 C.。:,,。 D.。;。《》 A 4.(2014,淮安)下面這段文字中兩處畫線句有語病,請逐一進行修改。 近日,淮安市政府啟動了運河文化長廊建設項目。①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使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這長廊北起清江大閘口,南至淮安醫堂子巷,位於其中段的是世界運河文化旅遊區。②建成後,遊客可以從中領略世界運河文化的魅力無窮。 修改①: 修改②: 成分殘缺,刪去「通過」或刪去「使」。 語序不當,把「無窮」調到「魅力」之前,或去掉「無窮」。 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說明方法。 (1)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 (2)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 (3)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 (4)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 舉例子 作比較 引用 打比方,作比較 6.(2014,雅安)下列句子排列准確的一項是( ) ①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②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③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④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⑤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 A.②③①④⑤B.②③④①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①④③⑤ D 7.(2014,南平)為打造綠色旅遊城市,武夷山市實驗中學開展徵集武夷山旅遊廣告語的活動,請你從下面徵集到的廣告語中選擇一則品析其妙處。 A.地球之綠肺,世界之氧吧。B.茶香飄萬里,山水迎八方。 A.運用比喻(或對偶),突出了武夷山的綠色環保和清新空氣。 B.運用誇張(或對偶、擬人),展現了武夷山豐富的茶資源和山青水秀的美景。(同時體現了武夷人笑迎八方客的熱情。) 8.綜合性學習。 學習了本文,班內開展了以「話說蘇州園林」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1)【巧對對聯】蘇州園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學們為了表達對它的贊美,擬寫了一副對聯,請根據上聯寫出下聯。 上聯: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 (2)【詩句還原】下面是一首吟詠蘇州的「怡園」的詩歌,次序已被打亂,請結合課文第4段的順序把這還原。 ①水芝開出似車輪②便有紅魚跳綠萍③石幢一夕桃花雨④疊石疏泉不數旬 原詩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 蘇州園林冠江南 ④①③② (3)【擬寫標題】學校電視台擬拍攝《話說蘇州園林》的電視片,請結合所了解的蘇州園林的有關知識,完成下列任務。 該電視片計劃從「建築」「歷史」「文學」「旅遊」等角度各拍一集,請你參照已經定好的一集標題(四字語),在其他三個角度中選寫兩集電視片的標題。 「歷史」:自然遺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築 巧奪天工 文學 詩詞沃土 旅遊 登臨勝地 (2014,雲南)請閱讀「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這部分內容,然後答題。 9.簡要說明選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總說 蘇州園林的設計理念、基本原則和實際效果,總的介紹蘇州園林的共同特徵。引出下文的分說內容。 10.選文第②段除了用舉例子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外,還用了哪種說明方法?這種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作比較,突出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或追求自然之趣的特點。 11.設計者和匠師們講究假山堆疊的藝術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或: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絕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12.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的畫意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栽種方面: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花草樹木四季常青;修剪方面:不講求整齊劃一。(意思對即可) 13.下列加點的詞語能刪去嗎?為什麼?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 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況,特殊情況除外。用在這里說明並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橋梁,充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真實性。 14.認真閱讀選文第⑤自然段,說說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也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①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②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 江南園林之美 劉妍靜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深浸著中國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中國古典園林中有著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也有著玲瓏剔透、格調雅緻的江南園藝,從而被舉世公認為世界藝術之瑰寶。 中國的江南園林大多是在城市中或近郊之處營造起來的以山水為骨幹、饒有山林之趣的宅園,大多為封建時代的官員、文人、士大夫所築,是他們生活起居和進行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有著供人居住和休閑的功能。 江南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景物和精神境界為最終目的,匯集了繪畫、詩詞、建築藝術等諸多元素,講究立意,注意意境,追求一種詩情畫意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盡管它是以開池築山為主的自然式山水園林,但在布局上講究完整、自由、樸素建築,廳堂的隨意安排,結構上的不拘定式,亭榭廊房宛轉其間,一反宮殿、廟堂、住宅的那種拘泥對稱,而以清新灑脫見稱。色彩上的栗色、墨結等偏冷的色調講究明麗與幽深,使得江南的園林有著「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的藝術趣味。可以說江南園林是「立體的畫,形象的詩」。 園林是一種空間藝術。園林的主體是自然風光,亭、台、樓、閣的參差,廊房的宛轉曲折,在物質環境中蘊藏著豐富的精神內涵。江南園林的布局,尤其注重整體關系,「園林妙處,在虛實互映,大小對比,高下對稱」。清代文人沈復在《浮生六記》中也談到園林的布局:「若夫園亭樓閣,套室迴廊,疊石成山,截花取勢,又在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深或淺,不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這種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尤其是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江南園林更是受到文人畫的直接影響,更注重詩畫情趣,意境創造,其審美多傾向於清新高雅的格調,所以,在園林藝術中有「繪畫乃造園之母」之說,如無錫的寄暢園、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等充分體現了園林藝術的特徵。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譽,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些園林佔地面積不大,採用變幻無窮、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富於唐詩宋詞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假山、樹木,安排亭台樓閣、池塘小橋,使園林有以景取勝、以小見大的藝術效果。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這種建築形態是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創造。 江南園林的空間布局展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特別是受文人畫的影響,追求一種深遠的意境。中國古典園林特別是江南園林的空間藝術形式給予我們現代生活極大的影響,比如我們現在最關注的居住環境,城市中的人造自然景觀,這一切都是藉助江南園林的空間藝術處理手法來將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觀與我們的生活環境巧妙地相結合。 汲取古典園林之精華,創造設計出現代化的、又不失中國傳統文化的園林空間已成為現代建築設計所追求的方向。園林是反映社會意識形態的空間藝術,園林要滿足人們的精神文明的需要,園林又是社會的物質福利事業,是現實生活水平的實境,所以,園林不僅要滿足人們物質文明的需要,還要根據人們的審美要求、功能要求等內容,創造出景色優美、環境衛生、舒適方便的園林空間,使之既有古典園林的詩情畫意,又有強烈的現代生活氣息。 15.在課文《蘇州園林》中,作者認為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在本文中哪些語句可以呼應《蘇州園林》中的這一觀點? 廳堂的隨意安排,結構上的不拘定式,亭榭廊房宛轉其間,一反宮殿、廟堂、住宅的那種拘泥對稱,而以清新灑脫見稱。 16.第四自然段畫線句中的「這種造園藝術」指的是什麼? 指的是江南園林的布局特別注重整體關系。 17.無錫的寄暢園、蘇州的拙政園和留園在園林藝術上具有什麼樣的共同特徵? 都受到文人畫的直接影響,注重詩畫情趣與意境創造,追求清新高雅的審美格調。 18.對於蘇州古典園林的建築形態,作者是怎麼看待的? 作者認為這種建築形態是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創造。 19.蘇州園林歷史文化悠久,建築風格獨特,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所推崇。同學們,在你的身邊,一定也有許多名勝古跡,有的雖名不見經傳,但同樣吸引了當地的遊客,你能用導游詞的形式向大家介紹其中的一處嗎? 遊客朋友們,你們好!現在,我們站在黃果樹瀑布前。黃果樹瀑布是我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黃果樹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總高74米,寬81米,夏秋洪水暴漲,瀑布如黃河倒傾,峭壁震顫,谷底轟雷,十里開外,也能聽到它的咆哮;由於水流的強大沖擊力,濺起的水霧可彌漫數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側崖頂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濺起的水霧所籠罩。遊人謂之「銀雨灑金街」。 ……數百年來,黃果樹瀑布的雄姿一直為許多文人學者所驚嘆。清代貴州著名書法家、「頤和園」三字的題額者嚴寅亮在「望水亭」題寫的對聯:「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需梭織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動地概括了黃果樹瀑布的壯麗景色。朋友們,希望我的講解令大家滿意,希望美的享受永留心間。 八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丘壑()池沼()斟酌()
jiàn( )賞 lòu()空 軒xiè()
D. 黃岡金牌之路 練闖考 八年級下冊 語文答案
甚是兒子五日
E. 語文練闖考(配人教地區使用)八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答案
第六單元 事理說明文
十六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注釋:1根據《科學大眾》1963年第一期竺可楨的《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一文改寫。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氣象學、地理學家。 2翩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3孕(yun)育:懷胎生育,用來比喻醞釀著新事物。 4銷聲匿(ni)跡:原意是不公開講話,不公開露面。這里只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了。 5載途:滿路,有遍地的意思。 6阿公阿婆,割麥割禾:這里是模擬布穀鳥的叫聲,賦予它這樣的意義。禾,這里指稻秧。 7農諺:有關農業的諺語,使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里總結出來的經驗。
8數據:科學實驗中記錄的可以作為研究根據的數字。 9榆葉梅:落葉灌木或者小喬木,花粉紅色,核果球形,紅色。可供觀賞。 10連翹(橋)(qiao):落葉灌木,春季開鮮黃色花,果實可入葯。 11生態學:研究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條件之相互關系的科學。
本文說明語言:准確,周密,簡潔,生動優美,典雅。
說明方法:舉例子(最多)
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由現象引出原理(由表及裡)
大自然的語言:物候現象,更形象化
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說明以一些普通的自然現象在農業生產中起到了預報農時的作用。
草木枯榮、候鳥來去等自然現象稱為物候。
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稱為物候學。
第4自然段:從道理上說明
第5自然段:舉北京物候記錄為例說明
物候現象的來臨的決定因素(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空間因素),古今的差異(時間因素)。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十七 奇妙的克隆
注釋:1選自《中學科技》1997年第4期。 2吳承恩(約1500-約1582):山陽(現在江蘇淮安)人,明代小說家,著名小說《西遊記》的作者。 3蟾蜍(chanchu):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4童第周(1902-1979):浙江鄞縣人,試驗胚胎學家。 5今年:指1997年。
四個小標題:使得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本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方法:引用,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做詮釋
克隆是什麼(克隆的含義)
一個細菌經過20分鍾左右就可以一分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以變成十株葡萄……(化高深為淺顯易懂)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擴大來繁衍後代,這就是無性繁殖。
凡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一個群體,也叫「克隆」。這種來自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後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
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克隆的實驗)生物順序
本節說明技術在不斷發展,為下文作鋪墊。
鯽魚(魚類)→蟾蜍(兩棲類)→老鼠(哺乳類)(從低等到高等)
克隆技術大事記(由低等到高等)
種類/名稱
年份
種類
鯽魚
1979
魚類
鯉鯽魚
爪蛙
1960-1962
兩棲類
黑斑蛙
1978
鼠
哺乳類
多利
1996
克隆綿羊「多利」
克隆綿羊「多利」標志著:1標志著克隆技術取得了新的成就2既是人類的福音,又是人類的噩兆。
克隆技術造福人類(克隆的利弊)
克隆技術牽涉到倫理道德問題。
克隆技術的利:1可以繁殖「高附加值牲畜」
2挽救珍稀動物
3防治人類疾病,延長人類壽命
……這也就是用克隆法為人類自身提供「配件」。擬物,強調其作用
十八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注釋:選自《新疆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孟慶任譯。阿西莫夫(1920-1992),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 2鳥臀目恐龍:恐龍的一個目,腰帶為四射型結構,與鳥類相似。多為植物食性或雜食性。 3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彎曲的過程。 4銥:一種稀有金屬,銀白色,質硬而脆,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來製造科學儀器。 5潮汐:本意是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引力而產生的水位定時漲落的自然現象。這里指海潮。 6平流層:也稱「平流圈」,對流層以上到離地面約50千米的大氣層,大氣多平流運動。 7核磁共振:原子核受射頻場的刺激,發生磁能級間共振遷躍的現象。利用核磁共振方法,可以探測物質的微觀結構。 8X光衍射:X光通過晶體時會產生衍射現象,由此可以檢測晶體的內部結構。
恐龍無處不在
恐龍無處不在1提出問題(1-5)
2分析問題(6-14)
3解決問題(15)
說明方法:舉例子,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
語言特色:a行文中放在括弧里的補充說明文字多
b多處運用了設問句
c採用舉例子,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明白如畫。
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總領全文,是全文的邏輯基礎)
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考古學、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
現代的兩棲動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舉人們熟悉的例子來使概念更淺顯易懂。
本文的專業術語:使文章更有權威性,科學性
泛大陸(熱帶、溫帶)→分裂成四部分→南極大陸(其中一個)→極地
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的多麼天衣無縫: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說的一個顯而易見的證據。
被壓扁的沙子
在過去的9年裡,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也許」表示估計 「最終」表明作者的信心
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強調科學研究的現實意義,同時體現了作者的幽默。
因為斯石英只有在撞擊下才形成,所以由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推導出恐龍滅絕的原因(撞擊說)
兩文作比較: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 從現象到本質(原理)
說明方法 舉例子(最多)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
說明內容 1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化石證明板塊構造說
2用「斯石英」證明恐龍滅絕是由撞擊形成的
說明語言 邏輯性強,簡明精煉,風趣幽默
十九 生物入侵者
事理說明文通常用邏輯順序
注釋:1物種: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不同物種的生物在生態和形態上具有不同的特點。
2歸咎(jiu):歸罪 3藩(fan)籬:籬笆,比喻門戶或屏障。 4嘯聚山林:舊指盜賊盤踞山林。嘯聚,形容其互相呼叫,拉幫結伙。
本文說明方法:舉例子,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
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生動形象的說明這一類「移民」會給人類和自然造成很大的危害)
1 引出主題:生物入侵者
2-4 擺出現象:具體寫了什麼是生物入侵者
5 探究原因: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6-7 揭示態度:生物學界和生態學界不同的態度
8 採取措施:各國針對生物入侵者所採取的不同措施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1破壞生態系統
2造成經濟損失 沒有天敵危害
3物種多樣性遭破壞 兩個因素
不受同類食物競爭
不同科學家的不同態度:1經過「物競天擇」,可制約生物入侵者,達到新的平衡
2任由發展,會給當地的人類和自然造成重大的危害
二十 你一定會聽見的
注釋:1選自《少年文藝》1996年第7期。 2潛意識:下意識。心理學上指不知不覺、沒有意識到的心理活動。是有機體對外界刺激得本能反應。 3過濾:使流體通過濾紙或其他多孔材料,把所含的固體顆粒或有害成分分離出去。這里指選擇的意思。
先寫「無聲」:如果這么小的聲音都能聽見,那麼其他的聲音就無不在可聽之列了。
飄啊飄,飄落在……小雪花滿足而溫柔的融化了(擬人手法,把雪花飄落的聲音寫得有詩情畫意,十分生動形象)
本文行文親切活潑,貼近生活,風趣,優美,形象
第1,2,3自然段:鋪陳了幾種富有詩情畫意但又細微的難以覺察的聲音。
5,6,7自然段:列舉了生活中習以為常並不被人注意的聲音。
1-8 列舉了生活中豐富多彩,奇妙無窮的各種聲音
9-13 說明聲音跟生活的關系,促使我們去聆聽世界
14-20 建議我們做幾個「聲音游戲」,走入聲音的世界,重新獲得聆聽的樂趣。
F. 2015年秋練闖考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答案
這樣不好吧??
別等了
不會有結果的
利用這個時間自己應該做很多題了
獨立完成作業是好習慣
祝你學習進步
G. 練闖考八年級上冊語文第六課《棗核》答案
1.用一句話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
2.如何理解「她劈頭就問我」中的「劈頭」一詞?
3.「覺不覺得這花園有點家鄉味道?」這句話中的「家鄉味道」指的是什麼?
4.「我留意台階兩旁是他手栽的兩株垂楊柳」中「手栽」一詞表現了她什麼樣的感情?
5.「家庭事業都如意」句中的「如意」指什麼?
6.「可是我心上總像是缺點什麼」一句中,朋友心上到底「缺」是什麼?
7.老友「家庭和事業都如意」,為什麼還講自己「沒出息」?
8.朋友懷念家鄉,具體想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把它們找出來,並予以歸類。
所想:①
②
③
所做:①
②
9.用自己的話概括什麼是「遊子的心境」。
1.朋友向我傾訴思鄉之情。
2.「劈頭」乃直接之意,同窗與「我」相別數十年,相見後沒有客套寒暄,看似不合情理,卻更能表現其思鄉之切。
3.花園布局具有家鄉的地方色彩。
4.「手栽」是親手栽種的意思,寄託了其無限思鄉之意,充分流露出友人的愛國情懷。
5.兒女長大成人,家庭設施齊全,事業興旺發達。
6.缺的是故鄉的溫暖。因為雖然在國外生活優裕,事業如意,但長期遠離故土的缺憾是無法彌補的,這里不是心的歸宿,表達了炎黃子孫的拳拳之心。(意近即可)
7.既是一種自嘲,又含有一種喜悅,表明國外雖好卻難以彌補長期遠離故土的缺憾,身為炎黃子孫的老友的思鄉之情溢於言表。
8.所想:①有地方特色的場所和建築:廠甸、隆福寺、胡同②家鄉的風俗習俗:過舊歷年③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棗樹;所做:①堆假山②種垂柳、養睡蓮、植棗樹。
9.身在異國,心繫故土之情。棗核閱讀答案
H. 語文練闖考八年級下冊人教版試卷後面的作文題目(每個單元的)
西湖七月半 張岱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筵,燈火優,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還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閑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昭慶、斷橋,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輕幌,凈幾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擦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湖心泛月記 林紓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為佛誕。先一日,闔城士女皆夜出,進香於三竺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門待之。
餘食既,同陳氏二生,霞軒、詒孫亦出城盪舟,為湖游。霞軒能洞簫,遂以簫從。
月上吳山,霧靄溟,截然劃湖之半。幽火明滅相間,約丈許者六七處,畫船也。洞簫於中流發聲,聲微細,受風若咽,而悄哀怨,湖山觸之,彷彿若中秋。氣霧消,月中湖水純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錦帶橋,霞軒乃吹簫背月而行。入柳陰中,堤柳蓊鬱為黑影,柳斷處乃見月。霞軒著白袷衫,立月中。涼蟬觸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畫船經堤下者,咸止而聽,有歌而和者。詒孫顧余此赤壁之續也。
余讀東坡夜泛西湖五絕句,景物凄黯,憶南宋以前,湖面尚蕭寥,恨赤壁之簫弗集於此。然則今夜之游,余固未襲東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蹤跡,往往而類。安知百餘年後,不有襲我者,寧能責之襲東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為之記。
追問:
大哥,我要的是練闖考上的答案啊,你聽不懂嗎?我暈~
回答:
第幾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