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三數學
金秋只為碩果來,大地豐收時,正是我們又一個新學期的開始。為了打開新局面,面對新形勢,重新確立起點,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新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創出新業績,也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執教能力有新的起色,特製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新課程促進課程改革,全面改革教學方法,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優化人文關懷。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技能,培育學生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身心全面發展的新型社會所需人才。
二、學情分析:學生基礎較差,這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而且又面臨升學考試,因此,本學期的工作難度大,任務繁重.但是一切為了學生,必須要樹信心,力爭出佳績。
三、教材分析:
1、 本冊內容主要包括:
第一章 圖形與證明(二)
第二章 數據的離散程度
第三章 二次根式
第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五章 圓
2、 本冊教學目標:
*.證明的定義;
(1)理解證明的必要性;
(2)通過實例,體會反證法的含義;
(3)掌握用綜合法證明;
*.掌握以下基本事實,作為本章證明的依據。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3)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4)兩角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5)三邊對應相等兩個三角形全等;
*.利用第二點中的基本事實證明下列命題.
(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2)角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交於一點;
(3)垂直平分線
(4)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5)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6)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從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活動,能用計算器處理較為復雜的統計數據;
*.探索如何表示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會計算極差和方差,並會利用它們表示數據的離散程度;
*.通過實例,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能用樣本平均數,方差來估計總體平均數的和方差;
*.據統計結果作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比較清晰地表達自己地觀點,並進行交流;
*.能根據問題查找有關資料,獲得相關數據信息,對日常生活中地某些數據發表自己的看法;
*.認識到統計在社會生活及科學領域中的應用,並能解決一些簡單實用的問題。
此外,在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作出判斷和預測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統計觀念。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會用運演算法則進行有關實數的簡單四則運算
此外,通過觀察,嘗試,歸納,對比等,體驗二次根式運演算法則的產生過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
*.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體會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有效方法。
*.經歷用觀察,畫圖活或者計算手段估計一元二次方程解的過程.
*.理解配方法,會用飲食分解發,公式法,配方法解簡單的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會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檢驗所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意義。
*.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體會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有效方法。
*.經歷用觀察,畫圖活或者計算手段估計一元二次方程解的過程.
*.理解配方法,會用飲食分解發,公式法,配方法解簡單的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檢驗所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意義。
*.理解圓的有關概念,了解弧,弦,圓心角的關系,探索並了解點與圓,直線與圓以及圓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
*.探索圓的性質,了解圓周角與圓心角之間的關系,直徑所對圓周角的特徵;
*.了解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
*.了解切線的概念,探索切線與過切點半徑之間的關系,能判定一條直線是否為圓的切線,會過圓上一點作圓的切線;
. 多邊形的概念;
*.會計算弧長以及扇形的面積,會計算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
四、課時劃分:見教學進度表
五、教學實施的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積極學習大綱,努力熟知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2、設計好每一節課,藉助多元智能理論並最終達到多元智能的開發與培養;
3、積極研究學情,實施培優補缺工作,做到眼中有數;
4、積極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教學水平;積極推行教改;
5、因材施教,寬容愛護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6、積極向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向新教師學習新教學方法。
7、加強思想教育,育人更育德。
『貳』 蘇教版初中數學課本目錄
初中蘇教版數學目錄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我們與數學同行
第二章
有理數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數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走進圖形世界
第六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一)
七年級下冊
第八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二)
8.1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8.2
探索平行線的性質
8.3
圖形的平移
8.4
認識三角形
8.5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活動
第九章
冪的運算
9.1
同底數冪的乘法
9.2
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
9.3
同底數冪的除法
第十章
從面積到乘法公式
10.1
單項式乘單項式
10.2
單項式乘多項式
10.3
多項式乘多項式
10.4
乘法公式
10.5
乘法公式的再認識——因式分解
第十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11.1
二元一次方程
11.2
二元一次方程組
11.3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11.4
用方程組解決問題
第十二章
圖形的全等
第十三章
數據在我們周圍(二)
第十四章
感受概率
八年級上冊
第一章
軸對稱圖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與平方根
第三章
中心對稱圖形一
第四章
數量、位置的變化
第五章
一次函數
第六章
數據的集中程度
八年級下冊
第七章
利用不等式進行估算
第八章
分式游戲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數實例調查
第十章
測量物體的高度
第十一章
嘗試「證明」
第十二章
估計袋子中紅球的白球的數目
九年級上冊
第一章
畫畫.算算
第二章
矩形綠地中的花圃設計
第三章
白紙與證明
第四章
製作冰淇淋紙筒
第五章
估計時間
第六章
用計算器模擬實驗估計生日相同的概率
九年級下冊
第七章
校園景觀設計
第八章
測量建築物的高度
第九章
香煙浸出液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叄』 求:蘇教版九年級(上)數學目錄
第一章 二次根式
1.1 二次根式
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3 二次根式的加減
數學活動
小結與思考
復習題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
第二單元 整式的加減
2.1 一元二次方程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問題
數學活動
小結與思考
復習題
第三章 圖形與證明(二)
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
3.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3.3 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
3.4 等腰梯形的性質與判定
3.5 中位線
數學活動
小結與思考
復習題
第四章 中心對稱圖形(二)
4.1 圓
4.2 圓的對稱性
4.3 圓周角
4.4 確定圓的條件
4.5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4.6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4.7 正多邊形與圓
4.8 弧長及扇形的面積
4.9 圓錐的側面積
數學活動
小結與思考
復習題
第五章 數據的離散程度
5.1 極差
5.2 方差與標准差
5.3 用計算器求標准差的方差
數學活動
小結與思考
復習題
『肆』 蘇教版初三數學題
延長CD,過B做AD的平行線交CD的延長線於點N,取BN的中點M,連接F,M;連接E,M,因為AB//CD,E.F分別是BC與AD的中點,所以FM//AB//CD,又因為直線EM是三角形CBD的中位線,所以EM//CD,所以直線FM和EM重合,所以EF//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