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語文知識點
A. 急求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知識點
八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梳理
單元
知識點 課題 知識點情況 備注
第一單元 1.重點詞語積累。
2.文學常識積累。
3. 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正確的人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的教育,進而了解社會人生。
4.掌握敘事抒情的寫作特點,體悟人生奮斗和讀書的意義
6.品位含義豐富的語句把握作者的情感 1.藤野先生 第一課時:
1.字詞:
爛漫.緋紅驛站不遜匿名瞥見畸形杳無消息
2.作者簡介
魯迅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3.文章體裁:
回憶性散文。
3.文章思想內容:
文章記述了作者在仙台學醫時候的生活,贊揚了藤野先生的正直、無私、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書法了作者對他的懷念。
4.文章結構:
全文38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寫在東京的所見所感
第二部分4-45,寫與先生的相識、相處、相離。
第三部分36-38,寫離開仙台後懷念先生的感情和行動。
第二課時.
1.文章線索:
①明線:以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為線索,圍繞藤野先生崇高品質組織材料。
②暗線: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寫自己棄醫從文,很多事情是圍繞內在線索組織材料。
因此文章雖然長,卻脈絡分明,材料雖多,卻井然有序。
2.人物形象:
①人物性格特徵:藤野先生治學嚴謹、認真負責、正直、沒有民族偏見
②塑造人物方法:
選擇典型事例。為了突出藤野先生的品質,文章具體寫了四件事:修改講義,改正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和了解中國女人裹腳情形。
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外貌、語調、衣飾等寫出了他治學嚴謹、生活樸素的學者形象。載入對請過留學生辮子的描寫,揭示了他們庸俗腐朽的思想,表達作者厭惡之情。
3.語言特點:
樸素含蓄,精煉深刻。
如:①東京也無非時這樣
②中國時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時低能兒
③在那時那地,我的思想卻變了
2.我的母親 第一課時:
1.字詞:
責罰、管束、廣漠、寬恕、質問、輕薄、仁慈、文縐縐
2.文學常識:
胡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學者。著作:《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文存》《白話文學史》《戴東原的哲學》等。
3.文章內容:
首先繼續了兒時的性格特點和給自己留下的深刻往事,主體部分記敘了母親的幾個事件:1.母親對我的管教2.母親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3.母親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的人格侮辱;最後寫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4.作品情感:
對母親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第二課時:
1.人物形象:
①人物形象特徵:為人克己謙讓,寬容善待,和睦仁慈,教子嚴格。
②塑造人物的方法:選擇典型事例;
2.情感抒發方法:
①質朴真切的敘述語言與自然流暢的結構與作者真摯的情感相輔相成;
②用童年視角回憶往事。
3.語言特點:
朴質、真切,不加修飾。
3.我的第一本書 第一課時:
1.字詞:幽默、凄慘、奧秘、翻來覆去、溫厚
2.文學常識:
牛漢,原名史成漢,現代著名詩人.七月詩派重要成員。主要作品有《華南虎》等
B. 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 重點知識歸納
►整體掃描
本冊課本共7個單元。五個現代文單元共19篇課文,分為記敘性散文、現代詩歌、戲劇文學、演講詞和報告文學。其中,戲劇文學、演講詞和報告文學是本冊教材出現的新文體,也是教學中的新內容。兩個文言詩文單元包括9篇古文和10首詩詞,多為歷代名家名作。全冊還有三次綜合性學習、兩次寫字練習。
►重點再現
第一單元是四篇課文都是記敘性散文,有的敘事,有的寫人。結構上,都有一條明顯的線索;寫作手法上,以敘述、描寫為主,夾以恰當的抒情、議論。首先,要掌握散文的線索,這是解讀散文的關鍵。《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永久的悔》以吃的東西「白的、黃的、紅的」為線索,《鐵騎兵》以離開大隊的騎兵的行蹤為線索,《蘇姍·安東尼》以蘇珊·安東尼爭取選舉權的男女平等的斗爭活動為線索。其次,在掌握了線索以後,還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人物的性格。我們是否體會《背影》中兒子的真情摯愛、《永久的悔》中兒子的「悔」、《鐵騎兵》中八路軍的機智勇敢、《蘇珊•安東尼》中主人公的信念和斗爭精神?學會通過具體的事例去加以分析,進而把握散文中敘事與人物刻畫之間的關系。
第二單元是五首現代詩歌。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對養育之恩的謳歌,《樵夫,別砍那棵樹》是對美好往事的留戀;《長城謠》抒發了綿綿不絕的思鄉之情,《致空氣》運用象徵手法寄寓了對真善美的贊頌。欣賞這些詩歌,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可以獲得審美享受。
第三單元是戲劇單元。走進文藝殿堂,欣賞戲劇人生,聆聽獨具韻味的百態生活。我們可以從《日出》中了解20世紀30年代半殖民地中國大都市光怪陸離的社會現實;可以從《欽差大臣》中認識沙皇專制制度下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惡與腐敗;可以從《 放下你的鞭子》了解父輩在外敵侵略下的遭遇,激發愛國熱情。
第四單元是議論文單元。這些演講詞文章,思想性強,文化內涵豐富,不僅體現了正確的價值觀,而且頗能啟迪智慧。這對於發展學生思維,提高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學會《為人民服務》一文中圍繞中心論點進行寫作的方法,激發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熱情;學會《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的方法,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培養懷疑精神與探究意識;感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為了實現自己夢想的崇高獻身精神,體會文章激情飛揚、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
第五單元是報告文學單元。品味報告文學《南京大屠殺》散文化的語言,體會作者隱含於文字中的悲憤之情,可以激勵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愛國熱情;《尋找時傳祥》一文於樸素中見奇崛,於平實中顯機鋒,學習時傳祥實實在在幹活,本本分分做人;掌握《阿 炳在1 9 5 0》電視解說詞的特點,從阿炳坎坷的一生中汲取生活的營養成分;學習《滑鐵盧之戰》一文工筆細描和大筆勾勒相結合的寫作方法,體會報告文學兼有新聞和文學兩重特徵的特點。
C. 新人教版八年級下語文的重點內容(必背)的提綱
八年級下
語文重要知識點
散文閱讀
1、反復讀文,掌握具體內容:選用了哪些材料,所選材料的共同點是什麼,作者思路是怎樣的,文章中心線索是什麼
2、領會文章的意境美:
(1)反復誦讀,抓住「
文眼
」,從語言的變化、結構、用詞、語氣等方面體會作者感情變化,揣摩弦外之音。
(2)展開聯想和想像,對文章所描寫的生活景象有如臨其境的感覺,產生與作者
一樣的感受
,引起感情上的共振。
(3)准確把握散文的深刻寓意扣思想內涵,引起思想上的共鳴。
3、品位散文
語言特色
(1)抓關鍵的字詞,理解其言外之意。
(2)注意
修辭手法
的使用,特別注意句子的
比喻義
、象徵義。
(3)注意句式的變化和語氣的轉換,理解作者的感情。
(4)正確朗讀,反復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
小說閱讀:
1、理清故事情節發展線索
(寫什麼事,有哪些人物,人物之間
有什麼關系
,
發生了什麼
矛盾和沖突)
2、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徵
分析人物形象:如何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肖像、神態、心理以及
細節描寫
。
3、分析
環境描寫
把這些描寫與上下文的故事情節聯系起來,分析其是襯託人物性格還是渲染人物活動的氣氛,或者是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作鋪墊)?
4、分析小說的語言
小說表達方式主要是記敘和描寫,而分析描寫的詞、句往往是要求考生去抓住某種描寫分析其對刻畫人物、情節發展等作用而考慮。
議論文閱讀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作者的主張、見解);論據(證明作者見解的材料);論證(以材料證明觀點的過程)
1、找出文中的論點和論據
論點位置:標題、開頭、結尾、(歸納)每段的
中心句
論據類型:說理、事例
2、分析
論證方法
(1)和論據相聯系的方法(要明白它們分別證明什麼)
事實論證
(
舉例論證
),
引用論證
,
比喻論證
(2)以
邏輯推理
為基礎的方法:
因果論證
,
類比論證
,
引申論證
(3)綜合性的方法:
對比論證
,逐層深入論證
(這兩種方法只提供行文思路,使用它要求助於前6種方法)
3、把握議論文的結構
引
論——本
論——結
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分析其結構,是分析「
本論
」的
論證結構
:
(1)縱式:逐層深入
(2)
橫式
:並列式的
(3)綜合式
4、領會議論文的
語言特點
:概括、嚴密、辨證
說明文
閱讀
說明文類型:解說事物(形狀、性質、方位、構造、類別、功能)
闡明事理(概念、原理、成因、規律、聯系)
1、理解文章對事物特徵的准確概括
2、分析結構和
說明順序
總—分—總
結構:
總—分
分—總
過程(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分說」的順序
主
次
因
果/果
因
邏輯順序
具體
抽象
現象
本質
簡單
復雜
3、辨別說明的方法(弄清楚為什麼採用這種方法)
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數字)、分類別、作比較、引用、畫圖表……
(說明方法的作用:為了說明某項內容)
4、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准確、簡明、周密
如:「幾乎」、「左右」、「大約」、「最」、「絕大多數」……
D. 急~八下語文基礎知識復習資料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
第一部分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託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
第二部分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 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四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
引號的四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注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第五部分
六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字、 分類別、 下定義。
六種邏輯順序:①總←→分 ②現象←→本質 ③原因←→ 結果④慨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後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
第六部分
七種短語類型:並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動賓短語、後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七種復句類型:①並列復句 ②轉折復句 ③條件復句 ④遞進復句 ⑤選擇復句 ⑥因果復句 ⑦假設復句
第七部分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誇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⑦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復習資料
一、 注拼音
狼藉( ) 唾( )手 隕( )落 訕( )笑 差( )使 獰( )笑
輕蔑( ) 簌簌( ) 迂( )腐 頹( )唐 交卸( ) 妥( )帖
瑣屑( ) 奔喪( ) 懵( )懂 淹沒( ) 騷( )亂 喋喋( )
彬彬( ) 鄙( )視 荊棘( )( ) 忸怩( )( ) 凌( )辱
叱( )罵 隘( )口 蹲踞( ) 荒莽( ) 蟬翼( ) 輕噓( )
鼾( )息 窒( )息 廝( )守 遮蔽( ) 心弦( ) 拯( )救
嬉( )戲 火缽( ) 悉( )索 山巔( ) 憤慨( ) 作揖( )
暴躁( ) 忌憚( ) 囁嚅( )( ) 喃喃( ) 蕭( )條
紈絝( )( ) 爵( )位 造謠( ) 官銜( ) 欽差( )( )
糟蹋( ) 煎熬( ) 枷( )鎖 兌( )現 呱呱( ) 蛻( )變
贖( )罪 心急如焚( ) 彷徨( )( ) 賦予( ) 不知所措( )
磐( )石 匿( )跡 驚駭( ) 義憤填膺( ) 一隅( ) 悚( )然 蹂躪( )( ) 襤褸( )( ) 凶神惡煞( ) 蠱( )惑
尋覓( ) 慘絕人寰( ) 誠摯( ) 黯( )然 耗( )盡 倏( )然 疲憊( ) 色( )子 黑魆魆( ) 巋( )然不動 癱( )軟
目眩( ) 忐忑( )( ) 倉皇( )( ) 怯懦( )( )
二、 填詞語
寄人( )下 有( )無恐 數以千( ) ( )往直前 ( )目傷懷
不能自( ) ( )拾皆是 ( )手可得 立( )之地 ( )井( )鄉
( )若木雞 文質( )( )( )固不化 無所( )( ) 安( )守己
尋歡( )樂 ( )無忌( ) 造( )生( ) 雞犬不( ) 南腔北( )
( )手旁觀 不知所( ) ( )人聽聞 義( )填( ) 安之若( )
搖搖欲( ) 心急如( ) ( )( )墜地 幸( )樂( ) 毛骨( )然
令人發( ) 凶神( )( ) ( )然不同 高山( )止 ( )然而生
千古( )唱 疲憊不( ) ( )命( )從 孤注一( ) ( )然不動
優柔( )斷 ( )篇巨制 ( 0人心弦 ( )雀無聲 震耳欲( )
( )目相待 ( )雞起舞 ( )風相應
三、 文學常識
1、《背影》的作者是_____。 2、《永久的悔》的作者是_______.
3、《鐵騎兵》的作者是________ 4、《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是_________
5、《日出》選自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 6、《欽差大臣》選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國的________
7、《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朝__________
8、《細柳營》選自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
9、《孫權勸學》、《祖逖北伐》選自________這是一部________史 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字_______ 家______家________
10、《公輸》選自_____________ 11、《清平樂•村居》選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12、《朝天子•詠喇叭》選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記》選自____________14、《岳陽樓記》選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15、《醉翁亭記》選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6、《湖心亭看雪》選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17、《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選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18、《山居秋暝》選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19、《長相思》選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四、熟記注釋下的詞語解釋和課文的基本內容,寫作特點
五、修辭方法辨析
指出下面各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1、柳樹姑娘在微風中點著頭;楊樹爺爺哈哈地笑著。 ( )
2、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趕超,關鍵是時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 )
4、為什麼人們稱貓頭鷹是捕鼠能手呢?因為一隻貓頭鷹在一個夏季竟能消滅上千隻田鼠。( )
5、梧桐樹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著。 ( )
6、真有個三長兩短,我怎麼向黨匯報呢? ( )
7、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 )
8、小草悄悄地伴隨著春天的腳步來到人間。 ( )
9、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簡直可以拿來做小孩的搖籃。 ( )
10、董存瑞像鋼鐵巨人一般挺立著。 ( )
11、有個蜘蛛慢慢爬起來,想把蒼蠅當一頓美餐。 ( )
12、寒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疼。 ( )
13、遵守交通法規,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 ( )
14、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聳入藍天。 ( )
15、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進雲朵里。 ( )
16、小興安嶺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 )
17、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一片金
光。 ( )
18、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他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 )
19、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20、太陽還沒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 )
21、我的心疼得像刀絞一樣。 ( )
22、老師是園丁,我們是花朵。 ( )
23、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 )
24、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
25、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
26、有人破壞草坪,我們怎能不管呢?( )
27、桂子花開,十里飄香。( )
28、太陽一出來,地上像下了火。( )
29、旌旗十萬斬閻羅。( )
30、圓規一面憤憤地回轉身,一面絮絮地說,慢慢地向外走。( )
六、病句辨析
語病類型
《考試說明》中規定六種。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例題分析. 指出下列句子的語病。
1、 英法聯軍侵佔了北京,焚毀並洗劫了圓明園。
(語序不當,「焚毀並洗劫」改為「洗劫並焚毀」。)
2、美國的人權報告充滿了顛倒是非、隱瞞和捏造事實以及對中國人民的惡毒污衊和深刻仇恨。
( 搭配不當,兩個動賓結構的短語和一個偏正結構的短語構成一個賓語。前兩個短語是動詞性的,後一個是名詞性的,謂語「充滿」只能跟最後一個短語搭配。)
3、在我們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事實材料之後,就一定能徹底揭開地球變暖的奧秘。
(成分殘缺或贅余,本句缺主語。可將「我們」移到「在」之前。)
4、當校團委宣布我們攝制組成立並交給我們任務的時候,大家有既光榮又愉快的感覺是很難形容的。
(結構混亂,本句把「大家有既光榮又愉快的感覺」和「大家既光榮又愉快的感覺是很難形容的」兩種句式套在一起,關系糾纏不清。改正的方法是保留一種句式。)
5、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
(表意不明。可以理解為「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也可以理解為「他背著總經理」, 「副總經理」跟他是同夥。)
6、為了避免學生不再發生考試舞弊的現象,這個學期學校對學生加強了組織紀律教育。
(不合邏輯,「避免」 的應是「再次發生」。)
7、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這是個反問句,「誰又能否認」和「不」構成了三重否定,結果就否定了需要學習雷鋒,不合邏輯)
練習
一、並列短語並列短語使句子結構復雜化,因而容易導致語病。
例1.侵略者攻陷北京後,焚毀並洗劫了西郊的圓明園。
例2.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張學良的蘇金榜同志和扮演蔣介石的石蔭昌同志把兩個人物演得有血有肉。前者的正直、爽快、威武和後者的狡詐、陰險、獨裁,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3.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范現象,增強使用文字的規范意識。
例4.水庫和運河如同閃亮的鏡子和一條條衣帶布滿了原野和山谷。
二、數量短語
數量短語的誤用,主要表現在數量增減表示不當、語序不當、前後矛盾、搭配不當等。
例5.上海公共汽車票價很低,與曼谷普通公共汽車票價相比,便宜三倍。
例6.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例7.據統計,全省個人捐資辦學萬元以上的將近400餘人。
例8.據科學統計,蜜蜂每釀一斤蜜,大約要採集50萬朵的花粉。
三、介詞短語
誤用介詞短語,會造成句子主語的殘缺、主客體顛倒等語病;少用、濫用介詞也會影響語意的表達。
例9.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了一絲笑容。
例10、在這里,他學到了化學、生物,特別是對他最感興趣的畜牧學。
例11.江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考古工作者展開了熱烈討論。
例12.我們對於自己的語文修養也要不斷提高。
四、否定詞
不、沒有、否認、否則等否定詞的重復出現或多次出現,容易犯否定失誤方面的語病。
例13.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則貿然行事,往往會好心辦壞事。
例14.國務院台辦新聞發言人指出:台灣當局對"XX功"邪教組織利用設置在台灣的發射裝置攻擊鑫諾衛星事件應立即採取措施予以查處,並杜絕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例15.近幾年來,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例16.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卧處不可當風。
例17.無論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了頂峰。
例18.翻譯的作品日漸其多,一方面這些作品提高了中國的學術文化的素養,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中國書面語言的發展。(1991年全國高考題)
例19."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又是遭受劫難最多的城市,長期的沖突並沒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
例20、《徐霞客游記》本是部很有創造性的地理考察著作,但對祖國很多名山大澤都作了詳細的記載。
六、兩面詞
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壞、有沒有等兩面詞時,宜從前後是否照應的角度檢查語病。
例21.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並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於要加速訓練並造就一批專門技術人才。
例22.繼續保持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的作用,已成為無產階級政黨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七、贅余詞
前面用了一個詞語,後面又用一個與之相重復的詞語,造成句子成分多餘。
例23.參加這次探險活動前他已立下遺囑,萬一若在探險中遇到不測,四個子女都能從他的巨額遺產中按月領取固定數額的生活費。(2003年全國高考題)
例24.在國際間文化交流日趨頻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應重視繼承和發展傳統節日文化。(2003年北京高考題)
例25.他的藝術見解獨到、深刻,近年來,常被應邀到許多高校發表演講,深受學生歡迎。
例26.具有不同專長的大學生暑假裡願意為您的令郎、令愛輔導功課。。
八、時態詞
"已經、立刻、正在、剛剛、將要"等副詞常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著、了、過"等助詞常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狀態,混用這些副詞、助詞,就會造成語病。
例27.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復排的大型歷史劇《蔡文姬》定於5月1日在首都劇場上演,日前正在緊張的排練之中。
例28.該店青年服務員正努力保持和發揚了傳統特色。
熟悉這些診斷語病的切入點並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對提高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之
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知識要點]
一、 句號。
1、 陳述句末尾的停頓。 如: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單句)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復句)
2、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號。 如:請你等一下。 二、問號。
1、疑問句的末尾用問號。如:你見過金絲猴嗎?
2、反問句末尾也用問號。如:難道你還不了解我嗎?
3、 選擇問,只在句末用一個問號。如:你是同意呢,還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雖然有疑問詞,但不是問句,所以不要用問號。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裡。
5、倒裝的問句,問號應該放在句末。如:怎麼啦,你?
三、嘆號。
1、感嘆句的句末。如: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努力奮斗吧!
2、情感強烈的祈使句也用嘆號。如:同志們,跟我來!
3、語氣強烈的反問句也用嘆號。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號。
1、主語謂語都比較長,中間用逗號。如: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
2、賓語是較長的主謂片語,前面用逗號。如: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精力。
3、句首狀語後邊可以用逗號。如:對於這個城市,他並不陌生。
4、復句各分句之間,大多用逗號。如: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
五、頓號。
1、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用頓號。如: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2、句子內部並列的短語之間用頓號。如:我們要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3、較長的並列成分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
如:這翻滾的麥浪,這清清的流水,這鮮艷的山花,使年輕人深深地陶醉了。(前兩個逗號不能用頓號)
4、概數之間不用頓號,但表確數的地方必須用頓號。如:十二三歲 七八個人 ①學校距這里二三里。 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組。
5、集合詞語(尤其是約定俗成的詞語)念起來不停頓,不用頓號。如:公安幹警 中小學生 大專院校 男女老少 省市領導 調查研究
6、 並列謂語之間(實際為分句)不用頓號。如:這個省今年水利建設,任務重,工程難,規模大。
7、連詞「和」「與」「及」等前邊不用頓號。如:我國科學、衛生、文化、教育和新聞出版業有了很大發展。
8、帶有語氣詞的並列詞語間不用頓號。如:①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們從小就熟悉的。 ②我們的院子里種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號。
1、復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用分號。
如: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2、非並列關系的多重復句,第一層前後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
如:這樣的人往往經驗很多,這是很可寶貴的;但是,如果他們就以自己的經驗為滿足,那也很危險。
3、句中沒有逗號,不能徑直用分號。如:天才出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
七、冒號。
1、用在稱呼語後面,提起下文。如:同志們,朋友們:現在開會了。
2、用在「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後,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3、用在總結性話語後,引起下文的分說。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4、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後,引出解釋或說明。
如:外文圖書展銷會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總括性話語前邊,也可以用冒號,以總結上文。
如:做,要靠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想和做是緊密聯結在一起的。
6、引語中間的「某某說」後不能用冒號。
如:「大橋就要通車了,」他環顧四周說,「請大家咬緊牙關,作最後的沖刺。」
7、冒號一般管到句終,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間而不能管到句終的,則不能用冒號。
如:①本市文壇三位女傑:王安憶、王小鷹、程乃珊在一起談笑風生。(冒號應去掉,或改為破折號)②記者在一些家庭采訪,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作業多,作業時間長,有時做作業到深夜,這些情況在全國多處學校都存在。(句中的冒號只能管到「作業到深夜」,所以使用錯誤。) 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兩個冒號。
八、引號:
1、表示引用。
獨立引用——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末了標點放在引號內。
如: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非獨立引用——把引用的話作為作者的話的一部分,因為末尾不用標點。如在句末,標點放在引號外。
如: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人所評價的那樣「形神兼備,充滿生計」。
2、表示強調著重論述的對象。如:「小」和「大」比較起來,「小」總是被人輕視的。
3、表示含義特殊。如: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4、表示特定稱謂如:為實現「四化」大幹苦幹。
5、表示諷刺和否定。如:他企圖在共產主義事業中把自己裝扮成「偉大人物」和「英雄」
6、引號裡面還要有引號時,裡面一層用單引號。
如: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麼意思?」
九、省略號: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
2、表示列舉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雞、角雞、鷓鴣、藍背……
3、表示話未說完。如:「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4、表示說話斷斷續續。如:「我……對不起……大家,我……」
十、書名號:
1、表示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戲曲名、影視歌曲名等。如:《史記》、《孔乙己》、《人民日報》、《人民文學》
2、書名號裡面的書名號用單書名號。如:《〈中國工人〉發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