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
動物演唱會
一天,大森林裡要召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動物演唱會。小白鴿給大家挨個兒通知這個消息,很快,森林裡的小動物都知道了。
百靈鳥聽到消息後,急忙向會場飛去。在路上,百靈鳥突然聽到了「篤篤篤」的生硬。它扭頭一看,原來是啄木鳥現在。百靈鳥問:「啄木鳥先生,你怎麼不去演唱會演唱呢?」啄木鳥先生說:「我的歌聲非常難聽,還不如給這些樹木解除痛苦呢!」說著,有「篤篤篤」地開始了工作。百靈鳥只好繼續向前飛。它飛著飛著,聽到自己身後有「哇——哇——」的叫聲,往後一看,原來是一群烏鴉。百靈鳥不禁用嘲笑的語氣對烏鴉說:「烏鴉,你也要去參加演唱會嗎?」烏鴉說:「怎麼啦?我雖然唱得不好聽,不過重在參與嘛,我要去試一試。」百靈鳥來到演唱會現場,已經有好多動物先到了。小鳥「嘰喳嘰喳」地議論這次比賽誰會贏,青蛙「呱呱」地跳著,小狗「汪汪」地叫著,小貓「喵苗」地跑著……真是熱鬧非凡呀!
過了一會,主持人大象伯伯踏著沉重的腳步走上台來,對大家說:「森林動物演唱會現在開始!」參加的動物們紛紛上台一展歌喉,誰都不甘示弱。裁判們無法判決勝負,最後決定:沒個上台表演的動物都是這次比賽的冠軍。
聽到這個結果,會場頓時沸騰起來了。大家盡情地唱啊,跳啊。笑聲,歌聲,歡呼聲匯成了一支美妙的旋律,響徹在森林的上空……
『貳』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作文童話故事怎麼編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作文童話故事
小白兔當了蘿卜店的經理.小狐狸很羨慕:「哼,我要變成小白兔!」於是,他念起咒語:「一二三四五六,狐狸變成小白兔.」嘿!小狐狸變成了一隻小白兔了.
早晨,一隻小白兔一蹦一跳來到蘿卜店.店裡的小灰兔一見,驚叫起來:「咦?小白兔經理剛進去,怎麼又來了一個小白兔經理呢?」
裡面的小白兔走出來一瞧,大叫:「你是……」
外面的小白兔也大叫:「我是這里的經理,你是誰?」
「明明我是經理,你是誰?」
兩只小白兔吵起來.小灰兔們左看看右看看,全愣住了,實在分不出誰是真的小白兔經理.
熊法宮來了,先在他倆面前放兩捆青草,兩只小白兔很快吃完了青草.熊法官又在他們面前放了兩塊肉,兩只小白兔都皺著眉頭:「不吃不吃!」熊法宮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怎麼也看不出真假,急得直搔頭:這可怎麼辦?
兔媽媽來了,兩只小白兔一齊叫:「媽媽,我是你的孩子.」
兔媽媽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搖搖頭:「咦,真怪!唔,我的孩子尾巴上有個傷疤.」
可仔細一看,兩只小白兔尾巴上都有傷疤.這可怪了!兔媽媽想了想,忽然捂著肚子叫起來:「哎喲,哎喲,我的肚子疼!哎喲,哎喲!」兔媽媽疼得彎下了腰.
「媽媽,你怎麼啦?」一隻小白兔眼淚都流出來了,撲上來扶著兔媽媽,一邊大叫:「快,快去叫救護車,快!快!」
另一隻小白兔雖然也在叫「媽媽媽媽」,聲音卻一點不急.
兔媽媽猛然站起來,一把抱住撲上來的小白兔,說:「我分出來了,你才是我的孩子——真正的小白兔!」
小白兔笑了:「媽媽,你到底認出自己的孩子了!」
另一隻小白兔見兔媽媽忽然好了,愣了一愣,才明白自己上了當.只好搖身一變,變成狐狸溜走了.
熊法官笑了:「兔媽媽,你真聰明!」
兔媽媽笑了,小白兔也笑了.
『叄』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教學反思怎麼寫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 習作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激發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本次習作的主要目的是想通過練習編動物童話故事來鍛煉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學生都愛聽童話,愛看童話。童話故事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局限和羈絆,使學生從平常狀態中超越出來,在理想的世界裡暢游。童話作品中那種充滿離奇的想像力,那種真善美與假丑惡的較量,那種對茫茫宇宙憧憬著的神秘感,在學生們幼小而又充滿好奇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因此,我因勢利導,本節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老師富有啟發性的語言中自主、合作學習,通過相互評價提高習作能力,在探究中發展自己。下面簡要談談授課後的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三年級的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要想讓學生充滿興趣和願望去習作,為他們的想像插上翅膀,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利用聲音、圖片、動畫等形式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一個奇妙的童話世界,這樣就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了學生的習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因此,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觀看了動畫片《機智的小白兔》,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神秘而美好的童話世界中,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俄國文學泰斗托兒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們在平時已經讀過不少童話故事,對於童話也早有了濃厚的興趣,為此我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看一看、講一講所知道的童話故事,激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更好地、有效地從豐富的情感中找到共鳴。
二、自主審題,明確要求。
對於剛剛接觸習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自主審題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我從一開始就要求學生這樣做。開始時,學生可能找不到習作的要點,更找不到習作的關鍵所在。但我沒有放棄,更沒有包辦代替,而是一次次地引導,讓學生抓住每次習作的題眼和重點,久而久之,學生都養成了獨立審題的良好習慣,好的習慣會讓學生受益終生的,這樣也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三、畫面形象,啟發思維。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對於作文來說,大膽而合理的想像會使文章神采飛揚,從而賦予了文章新的內涵。說起小動物,學生們都是熟悉的,可是要編動物童話故事,看上去應該比較好寫的習作,真正動起筆來卻覺得思維不夠開闊。因此作前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作前指導中如何啟發學生思維,進行大膽想像更是關鍵所在。所以,教學中我通過動畫歌曲《動物歌》中一些形象生動、表情各異的動物形象地出現,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啟發他們的思維,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使他們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同時在引導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奇思妙想給予肯定,讓「授人以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四、合作學習,分享快樂。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中年級的學生「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由於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同,他們對動物特點的認識也存在著差異,所形成的故事更是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交流,通過組內說故事、評選故事大王,全班聽故事、交流彼此想法等形式,鼓勵他們說自己的故事,評別人的故事,在一個個有趣的童話故事中得到歡樂,受到啟發,明白道理,並嘗試著去修改自己的故事,提高口語交際和修改習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