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運用題
❶ 語文綜合題答題技巧
什麼是語文綜合性試題
所謂語文綜合性試題,就是一道試題不僅僅考一個語文知識點或一種語文能力,而是要考查我們學生多方面的語文知識積累情況,考查我們是否具有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間接考查我們其他學科知識的積累和掌握情況。
例1、下面是某同學寫的一個作文片斷,仔細閱讀後,請選擇4-6處(不得超過6處),用規定的符號(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換用號:(2)增補號:(3)刪除號:
(4)復原號:(5)調位號:(6)留空號:
回首,在看看那一條條路,有的崎嶇,有的坎坷,有的平緩,有的通暢,選擇走哪一條路是至關重要的,想好了就去走,不要管別人的嫌言碎語,因為你奮斗過,所以路上的腳印便是證明:你的汗水結出了果實,你播灑的種子泛出了嫩芽。
【解題思路】
這是一道改錯題,按以往的命題方法,往往是命題者根據考點編制一道試題,人為地把一些錯誤編在試題中,往往是一道題考查一個語病,雖然考查的知識點是清晰了,但缺少生活的真實感,因為實際生活中的語病往往不會那麼單一純粹,總是要復雜得多。因此,以往的改錯題對我們學生來說完全是紙上談兵,對我們今後運用語言也沒有實際的幫助。現在,試題選用了學生的作文片段,為我們提供了真實的語言環境,要求我們在實際的語言材料中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把這段文字改得正確,改得通暢。
此題至少有10處錯誤,既有標點問題,又有用詞問題,還有語言組織問題。可以說我們平時寫作時常犯的毛病和常見的問題都集中在此語段中,要改好它,我們必須具有扎實的語文基礎功底,還要有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一個試題就考查了我們多方面的語文知識及運用能力。此語段雖有許多處錯誤,但只要答出其中的4處就可得滿分,命題者充分尊重了我們學生的學習差異,給我們更多選擇的餘地,也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例2、假如你所在的班級要舉行一次模擬科技新聞發布會,你將擔任發布會的主持人,請你設計一段100字左右的開場白。要求語言簡明得體,有號召力和鼓動性。
試題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景,要求學生根據這一情景來設計一段開場白。試題著重檢測學生在特定場景中組織運用語言的能力,既有一定的限制,又體現了一定的開放性和綜合性,學生回答此題時,既要了解有關主持的常識,又要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還必須根據特定的場合來選用詞彙,語言必須簡明得體。諸多要求集於一題,對我們每一位考生都是一個考驗。
請看考生的回答:
(1)「二十一世紀是高科技的時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征服月球已經不是那麼遙遠,生物技術已經不是天方夜談,器官的移植使許多人獲得健康,其中的奧妙是什麼?相信大家一定都想知道。讓我們一起來共享這些知識吧!科技新聞發布會現在開始。」
(2)「時間飛逝,新的一年已經來臨,在這充滿挑戰的新世紀里,人們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科技」二字。科技使人們富裕,使民族團結,使國家昌盛。作為國家的未來棟梁,我們要熱愛科學,學好科學,為此我們特舉行這次模擬科技新聞發布會,我宣布發布會正式開始!」
(3)「我國古代有一位學者曾說過:『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我們更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今天,科技高速發展,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對世界科技有一定的了解,為此,我們召開本次科技新聞發布會。」
考生的精彩回答也從側面說明了試題的編制切中了學生的興趣點,也讓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機會,真正使考試評價也成為促進學生發展一種手段。考題的綜合導向是十分明顯的,命題的思路和新課程倡導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❷ 上海中考語文里的綜合運用是什麼意思
3.綜合運用能力(此部分是新增加的內容,將原來的8分題加默寫的3分並為綜合語文內學習能力的考查容。此部分注重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全國卷中語文綜合能力學習部分的要求基本一樣,比較靈活,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要求較高,需特別關注。)
(1)能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和現實生活,運用語文知識和綜合學習的語文能力解決問題。
(2)能根據要求進行仿寫、擴寫、縮寫、改寫、續寫。川沙精銳語文組
❸ 六年級下冊語文語言綜合運用題
一、 讀下面一則笑話,回答問題。
幼兒園里老師正在給學生上常識課。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上有什麼動物?
學生:蛇、穿山甲、青蛙、山雞……
老師:你們知道它們生活在什麼地方嗎?
學生一:在山洞裡。
學生二:在樹林里。
學生三:不對,不對!老師,它們生活在飯店的籠子里!
老師:(吃驚地)啊?!
1、 說說笑話側面反映了生活中的什麼不良現象?
2、 請用一句話揭示笑話反映現象產生的最終惡果。
3、 請為笑話揭示的現象擬一條警示廣告語。
二、 讀下面一則笑話,回答問題。
一位小學老師上班闖紅燈被交警攔住。
老師:請放我走吧,我的學生們正等我上課呢。
交警:你是老師?
老師:是的,我是小學老師。
交警:太好了!請你把「我闖紅燈了」這句話寫上三百遍,就放你走。
老師:為什麼?
交警:我上小學時,每次犯了錯誤,老師就罰我寫三百份檢討。今天,我終於等到報仇的機會了!
老師……
1、 說說笑話揭示了我國當代基礎教育存在的什麼弊端。
2、 你對此問題有什麼見解?對老師有什麼建議?
三、 閱讀歌曲《兒行千里》的歌詞,回答問題。
衣裳再添幾件飯菜多吃幾口
出門在外沒有媽熬的小米粥
一會兒看看臉一會兒摸摸手
一會兒又把囑咐的話裝進兒的頭
替兒再擦擦鞋為兒在縫縫扣
兒行千里揪著媽媽的心頭肉
一會兒忙忙前一會兒忙忙後
一會兒又把想起的事塞進兒的頭
如今要到了離開家的時候
才理解兒行千里母擔憂
千里的路啊我還一步沒走
就看見淚水在媽媽眼裡流 媽媽眼裡流
1、 讀完歌詞,你想起了哪些與之主題、內容相同的詩句或歌詞?
2、 歌詞表達了什麼情感?
3、 如果你在母親節這天,想把這首歌通過電台點播給你的母親,你准備說些什麼?
[解析]
[考查目標]
1、對材料中反映的相關現象的關注、理解程度。
2、聯繫上下文,對語言材料深層內涵的理解能力。
3、對生活中廣告、標語等宣傳語及詩詞的積累、感悟能力。
4、生活中特定情景下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題型特點]
1、前兩則材料是笑話,後一則材料是歌詞,均來自生活,貼近學生,形式常見,內容豐富而輕松。
2、符合語言綜合運用題的要求,但題材新穎,題中少見。
3、對教師和學生重視語文與生活的關系以及學以致用有導向作用。
[思路點撥]
題一:注意材料中的動物類型和學生三的回答「生活在飯店的籠子里」。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答案?這與他生活所見有什麼聯系?野生動物被裝在飯店的籠子里,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狀?
題二:注意材料中「老師」的身份和交警最後話中「我上小學時,每次犯了錯誤,老師就罰我寫三百份檢討」的內容。思考:老師的作法反映了什麼問題?交警在成人之後對違規教師採取同樣的處理方法說明了什麼?
題三:注意歌詞第一節中對母親的描述,第二節中「才理解兒行千里母擔憂」等詩句,不難看出歌詞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❹ 語文綜合應用
語文,是學好文科最基礎的科目,它的重要性正如數學在理科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一樣,但學好語文又是最難的。因為漢語既然為我們的母語,其命題可深可淺,一旦這個度把握得不準確,就會造成試題偏易或偏難。高考語文試題,一般分為三大塊,即基礎知識、閱讀和寫作。基本上涵蓋了要求學生掌握的各個知識點,如基礎知識題,一道題目可以涵蓋多個知識點,一個點掌握得不好,整個題就不好做;又因為它基本上全是客觀性選擇題,不存在給一部分的問題,因此,要拿就必須全拿。這部分知識的復習說難也不難,我一直認為學好語文最重要的不是讀或背,而是長期形成的一種對語言文學的敏感度,例如病句一項,有些人可能讀一遍就能辨析得出來,有的人鑽研了好多遍還是不得要領,這就是一個素養的問題;加強語文素養,才能使語文成績有所進步,而且它對閱讀、對寫作也大有好處。閱讀又分古文閱讀、說明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三項,由於閱讀的文章都不是我們曾經見過的,因此做起來的確很有些難度。因此在平時做題的時候應該多加強訓練,有的人把閱讀分解為若干小項,如古文分為實詞、虛詞、大意、翻譯、主旨等等分點復習,我覺得這實在很不必要,其中要把一篇文章徹底讀懂了讀透了,什麼樣的題也是難不倒的,這也可適用於說明文閱讀。最令人頭疼的莫過於現代文閱讀了,現在題干設計朝主觀化靠攏,這是好事,防止了客觀題不會做胡猜的現象。為了使閱卷標准化,現在的題型大抵是從原文中找取若干關鍵詞語,聯綴成句。這樣尋章摘句的做法是否能測試出考生的真實水平,我看很不一定;很多的時候,我能讀懂文章,但題很可能做錯;有的時候我讀不懂文章,題目還有可能做對。不過再好的考試制度也難免有缺陷,相信,不久會有一種更科學的題型出現。做這類題的關鍵是找出與題旨與題干聯系密切的句子,提取壓縮,精減字句,盡可能符合字數要求而又通順。其實,高考語文最重要的是寫作,一般人高考語文分數不過100分左右,而作文可能占據一半的分數,實在不能輕視。再者近來作文大多有兩種文體寫作要求,這樣更有利於縮小分數差距,這樣對後進生很有利,在自己較擅長的文體上要多拿分、不擅長的也要盡量縮小差距。一般來說,高考作文不同於競賽作文,它要求一個「穩」字,最好不要有過於奇異的寫法出現,以防閱卷者目不能識,誤為跑題,但這並不意味著一概保守,在文章要求的限度內要盡可能的新穎,即使是陳舊的題材,也要努力翻出新意來。一篇題旨新穎而又有度的文章是很受閱卷者賞識從而判高分的。如今年高考作文題,考生們大多受陳規局限,於社會政治意義上大費筆墨;而在兩幅漫畫本身之異同上則惜墨如金,結果舍其本而逐其末,誤入命題者之彀中。因此,作文要想拿高分,光有「穩」字是不夠的,還須有一個「新」字。
語文,這是萬科之源,一定要常抓不懈,並且在學好書本知識的前提下,不拘泥於書本。閱讀方面,要做到現代文、古文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可失之偏頗,尤其是對古文。有很多人不喜歡看古文,認為枯燥,缺少激情。實則不然,讀古文是一舉幾得的工作:可以提高你的分析理解能力,擴大你的知識層面,印證加深你在歷史課上學到的知識;另外,對你做歷史卷中的材料解析題也會有不少幫助。如此多的妙用,則不可不讀。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對我頗有幫助的雜志——《中學生閱讀》。那裡邊不但有許多名家名作,而且有針對性的錄出很多閱讀題目,典型而且系統,不妨讀讀看。提到語文,就不能不提到它的重頭戲——作文。對待作文,首先要破除這樣的錯誤認識:文章好那是天生的,我天生就寫不出溢美之文,沒轍。實際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生花妙筆,要想提高寫作水平,一要多讀書,二要多練筆。通過閱讀書籍,可以培養語言的感知力,擴大視野,豐富頭腦,這樣動起筆來不至於無話可說,寫的文章不至於空洞無物。在閱讀時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及時做讀書筆記,不讓任何有效信息漏掉。比如1994年高考中的語文題,填寫成語中有一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課本上找不到的,只能靠平時課外閱讀的積累。進入高三,時間變得很寶貴,於是有人認為寫作文、練筆很費時間,就把所作之文減之又減。熟能生巧,作文也是如此,總不練筆,再高的水平也難一下筆就佳句連篇。反之,你寫作不太好,堅持練習,會有突飛猛進的成效。因此,即使在最忙的總復習階段,也要抽時間寫寫日記,作一些典型的文章,這是有利無害的。請大家注意,我上面的一句話絕無輕視書本之意。因為書本是最初知識的來源,是萬變之宗,特別是書中每個單元後的復習題,更要給予重視、記牢、吃透。另外,飯後睡前的閑暇時,可以翻翻字典,糾正一下讀音,認定一下字形,熟悉一些生僻的詞語,做到有備無患。
「積沙成塔,聚腋成裘」這句話用在語文知識的積累上應該是最恰當的。語文知識的特點是零散、隨意性大,因此,要靠在短時間內集中復習而收到有效的結果是很困難的,這就需要處處留心。如高考中的詩詞填空題,中國幾千年文化史留下的詩詞曲賦浩如煙海,要靠全背下來以對付那五道題,無疑是最傻的辦法,而且也不可能。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很多詩句,只要能隨時留心,將它們記下,便足以應付這一題了。但如果平時不注意,到臨考時再去集中「抱佛腳」,往往容易走入「歧途」,背了許多生僻的句子,而應該掌握的卻沒有記住,這樣便是事倍功半了。況且,文科中的歷史、政治也都需要花大量時間去看、去記、去思考的,如果平時功夫下到了,就可以減輕考前的負擔,騰出許多時間給那些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而不會產生「按下葫蘆浮起瓢」的感覺。除此之外,古文和現代文閱讀也需要在平時下功夫。古文如同漢語中的「外語」,由於沒有「語言環境」,許多詞彙,尤其是虛詞的用法和通假字很難靠突擊來掌握,因此一定要多讀。讀得多了,便有了「語感」,再做古文題目就容易了。高考復習時間緊,因此不必抽出專門時間去讀古文,可以在復習其它課程的間歇中穿插進行。正文的篇目也不要多,中學課文中所選的就可以了,課文中選的大多是名篇,讀起來既能調節大腦,又能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關於現代文閱讀應多注意科技短文,因為作為文科學生,本來平日里就對科技知識關心甚少,高三一年忙於應付考試,自然科學知識也就「自然」地成了我們的薄弱環節,做題時常會被那一串串名詞搞得眼花繚亂不知所雲,所以平時亦應在復習中穿插閱讀些科技文章,使自己熟悉和適應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考試時就可以避免不習慣造成的錯誤了。作文是高考語文的「重頭戲」,它的成功更是平時閱讀、思考和練筆的結果。但由於高考前時間緊張,不可能抽出大量時間去做大范圍的閱讀和練筆,因此一定要多思考,盡量多接觸些作文題,從各個角度去思考並比較各種角度的優劣和自己對從這些角度進行論述的掌握情況;時間充裕時還可以列出提綱甚至將文章整個寫出來,進行集中的寫作訓練。思考的面廣了,頭腦開闊了,便不會面對考題出現不知所雲的情況,並且可以從自己最熟悉的角度進行闡述,高考作文也就容易成功。另外,考場作文的范圍一定要「小」,人生、社會這樣的「大問題」,看似有很多話要說,容易寫,其實非常難把握,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篇幅內闡述清楚,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造成語言混亂、辭不達意,中心不明甚至自相矛盾等失誤;但如果從一件小事入手較深入地分析一個小問題,從一個細節入手進行論述——所謂小切口深分析——便可以游刃有餘了
❺ 300道語文綜合應用題第18頁答案
http://shequ.docin.com/app/teamMessage/showTeamTalk_v2?teamId=3499&cardId=4972414
如果幫助了你,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❻ 小學六年級畢業語文考試基礎知識綜合運用題
個個培訓學校的網站上都有小學六年級畢業語文考試基礎知識綜合運用方面的試題,你可以去下載。如巨人,傑睿,順天府學等
❼ 語文綜合性學習練習題
⑴示例:這一方美麗和諧的凈土,需要您用心呵護。(得體即可)
⑵示例①版:留下城市文明權,帶走農家快樂。 示例②:「農家樂」,樂農家。(要求內容明確,表述明晰)⑶要求:推薦內容要具體,特點要鮮明;語言表達富有文學性.這個是開放性的,要自己想!
❽ 初中語文語言運用練習題及答案
二、請你參加下面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按要求完成後面的題目。
今年是安徒生誕辰200周年,世界各國的讀者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這位給一代又一代兒童帶來感動和快樂的童話巨人。你們班要舉辦一次紀念活動,同學們都以極高的熱情積極籌備。
(1)請你為這次紀念活動確定一個主題。
主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圍繞你所確定的主題,設計一個簡要的活動方案。
(3)請就安徒生童話對你成長的影響和意義,發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簡短演講。
(1)示例1:同情"歡樂"成長示例2:安徒生童話伴我成長(2)示例1:[即興演講方案]
①確定演講題目;②推選主持人和評委;③現場抽簽決定演講次序;④即興演講(不超過5分鍾);⑤語文老師進行點評;⑥宣布比賽結果。
示例2:[綜合活動方案]①組織各小組長確定活動方式及推選評委;②可分為手抄報組、辯論組、故事組等分頭准備;③各組分別交流展示;④評委點評;⑤語文老師總結。
(3)示例:同學們,在安徒生美麗的童話世界裡,我們懂得了同情與善良,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讓我們走進安徒生,理解安徒生童話的精髓,讓我們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
以「愛心」為陳述對象,分別以「泉水」、「歌謠」為喻體,依照下面的句式再造兩個句子,使之構成一組排比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曰的陽光,使貧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
參考答案: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盪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依照例句,任選一種事物,用「事物 否定 想像」的格式造一個句子。
例句:教師的周圍飄著粉筆屑,不,那並非粉筆屑,它是教師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參考答案:魯迅握著一支寫出無數雜文的筆,不,那非是一枝筆,它是一把刺向敵人胸膛的匕首。/母親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不,那不是皺紋,那是她一生操勞的勛章。/母親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不,那不是皺紋,那是她讓女兒看的關於人生艱辛的無字書。/你的耳邊充滿著嘮叨,不,那並非是嘮叨,它是父母對你的愛。/圓明園遺址到處是殘垣斷壁,不,那不是殘垣斷壁,那是我們民族永遠也不能忘記的一段屈辱的歷史。/天空劃過幾顆流星,不,那不是流星,那是上蒼在啟示我們生命是多麼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