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課本

數學課本

發布時間: 2021-07-31 14:08:21

『壹』 數學課本長20什麼

數學課本長20 厘米抄  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平方分米   鉛筆盒長19 厘米 課桌高70 厘米     一本數學書的面積是2 平方分米 一間教室的面積是50平方米 故答案為:厘米,平方分米,厘米,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貳』 考研數學一,用什麼教材

歷年真題

高數:包括同濟版本的高等數學,第六版或第五版。

線性代數:同濟版本的線性代數(工科數學) 第5版或第四版。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浙大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習全書:對高數功底不好的用李永樂的復習全書,吃透此書的情況下稍微看看陳文燈的復習指南;對高數功底好的用陳文登的:《數學基礎過關660題》,《400題》,《最後沖刺135》。

『叄』 【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總目錄

總目錄如下: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

1.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2.集合的基本關系

3.集合的基本運算

3.1交集與並集

3.2全集與補集

第二章 函數

1.生活中的變數關系

2.對函數的進一步認識

2.1函數的概念

2.2函數的表示方法

2.3映射

3.函數的單調性

4.二次函數性質的再研究

4.1二次函數的圖像

4.2二次函數的性質

5.簡單的冪函數

第二章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1.正指數函數

2.指數擴充及其運算性質

2.1指數概念的擴充

2.2指數運算是性質

3.指數函數

3.1指數函數的概念

3.2指數函數 的圖像和性質

3.3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4.對數

4.1對數及其運算

4.2換底公式

5.對數函數

5.1對數函數的概念

5.2 的圖像和性質

5.3對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6.指數函數、冪函數、對數函數增長的比較

第四章 函數的應用

1.函數和方程

1.1利用函數性質判定方程解的存在

1.2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實際問題的函數建模

2.1實際問題的函數刻畫

2.2用函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2.3函數建模案例

必修二

第一章 立體幾何初步

1.簡單幾何體

1.1簡單旋轉體

1.2簡單多面體

2.直觀圖

3.三視圖

3.1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3.2由三視圖還原成實物圖

4.空間圖形的基本關系與公理

4.1空間圖形基本關系的認識

4.2空間圖形的公理

5.平行關系

5.1平行關系的判定

5.2平行關系的性質

6.垂直關系

6.1垂直關系的判定

6.2垂直關系的性質

7.簡單幾何體的面積和體積

7.1簡單幾何體的側面積

7.2稜柱、棱錐、稜台和圓柱、圓錐、圓台的體積

7.3球的表面積和體積

第二章 解析幾何初步

1.直線和直線的方程

1.1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1.2直線的方程

1.3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1.4兩條直線的交點

1.5平面直接坐標系中的距離公式

2.圓和圓的方程

2.1圓的標准方程

2.2圓的一般方程

2.3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3.空間直角坐標系

3.1空間直接坐標系的建立

3.2空間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坐標

3.3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 統計

1.從普查到抽樣

2.抽樣方法

2.1簡單隨機抽樣

2.2分層抽樣與系統抽樣

3.統計圖表

4.數據的數字特徵

4.1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4.2標准差

5.用樣本估計總體

5.1估計總體的分布

5.2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徵

6.統計活動:結婚年齡的變化

7.相關性

8.最小二乘估計

第二章 演算法初步

1.演算法的基本思想

1.1演算法案例分析

1.2排序問題與演算法的多樣性

2.演算法框圖的基本結構及設計

2.1順序結構與選擇結構

2.2變數與賦值

2.3循環結構

3.幾種基本語句

3.1條件語句

3.2 循環語句

第三章 概率

1.隨機事件的概率

1.1頻率與概率

1.2生活中的概率

2.古典概型

2.1古典概型的特徵和概率計算公式

2.2建立概率模型

2.3互斥事件

3.模擬方法——概率的應用

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數

1.周期現象

2.角的概念的推廣

3.弧度制

4.正弦函數和餘弦函數的定義與誘導公式

4.1任意角的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定義

4.2單位圓與周期性

4.3單位圓與誘導公式

5.正弦函數的性質與圖像

5.1從單位圓看正弦函數的性質

5.2正弦函數的圖像

5.3正弦函數的性質

6.餘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6.1餘弦函數的圖像

6.2餘弦函數的性質

7.正切函數

7.1正切函數的定義

7.2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7.3正切函數的誘導公式

8.函數的圖像

9.三角函數的簡單應用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從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1.1位移、速度和力

1.2向量的概念

2.從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2.1向量的加法

2.2向量的減法

3.從速度的倍數到數乘向量

3.1數乘向量

3.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4.平面向量的坐標

4.1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

4.2平面向量線性運算的坐標表示

4.3向量平行的坐標表示

5.從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數量積

6.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

7.向量應用舉例

7.1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7.2向量的應用舉例

第三章 三角恆等變形

1.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

2.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

2.1兩角差的餘弦函數

2.2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函數

2.3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函數

3.二倍角的三角函數

必修五

第一章 數列

1.數列

1.1數列的概念

1.2數列的函數特性

2.等差數列

2.1等差數列

2.2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3.等比數列

3.1等比數列

3.2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

4.數列在日常經濟生活中的應用

第二章 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

1.1正弦定理

1.2餘弦定理

2.三角形中的幾何計算

3.解三角形的實際應用舉例

第三章 不等式

1.不等關系

1.1不等關系

1.2不等關系與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

2.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應用

3.基本不等式

3.1基本不等式

3.2基本不等式與最大(小)值

4.簡單線性規劃

4.1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平面區域

4.2簡單線性規劃

4.3簡單線性規劃的應用

選修2-1

第一章 常用邏輯用語

1.命題

2.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2.1充分條件

2.2必要條件

2.3充要條件

3.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3.1全稱量詞與全稱命題

3.2存在量詞與特稱命題

3.3全稱命題與特稱命題的否定

4.邏輯連結詞「且」「或」「非」

4.1邏輯連結詞「且」

4.2邏輯連結詞「或」

4.3邏輯連結詞「非」

第二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1.從平面向量到空間向量

2.空間向量的運算

3.向量的坐標表示和空間向量基本定理

3.1空間向量的標准正交分解與坐標表示

3.2空間向量基本定理

3.3空間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4.用向量討論垂直與平行

5.夾角的計算

5.1直線間的夾角

5.2平面間的夾角

5.3直線與平面的夾角

6.距離的計算

第三章圓錐曲線與方程

1.橢圓

1.1橢圓及其標准方程

1.2橢圓的簡單性質

2.拋物線

2.1拋物線及其標准方程

2.2拋物線的簡單性質

3.雙曲線

3.1雙曲線及其標准方程

3.2雙曲線的簡單性質

4.曲線與方程

4.1 曲線與方程

4.2圓錐曲線的共同特徵

4.3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交點

選修2-2

第一章 推理與證明

1.歸納與類比

1.1歸納推理

1.2類比推理

2.綜合法與分析法

2.1綜合法

2.2分析法

3.反證法

4.數學歸納法

第二章 變化率與導數

1.變化的快慢與變化率

2.導數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

2.1導數的概念

2.2導數的幾何意義

3.計算導數

4.導數的四則運演算法則

4.1導數的加法與減法法則

4.2導數的乘法與除法法則

5.簡單復合函數的求導法則

第三章 導數的應用

1.函數的單調性與極值

1.1導數與函數的單調性

1.2函數的極值

2.導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1實際問題中導數的意義

2.2最大值、最小值問題

第四章 定積分

1.定積分的概念

1.1定積分的背景——面積和路程問題

1.2定積分

2.微積分基本定理

3.定積分的簡單應用

3.1平面圖形的面積

3.2簡單幾何體的體積

第五章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1.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1.1數的概念的擴展

1.2復數的有關概念

2.復數的四則運算

2.1復數的加法與減法

2.2復數的乘法與除法

(3)數學課本擴展閱讀: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

數學(漢語拼音:shù xué;希臘語:μαθηματικ;英語:Mathematics或Maths),源自於古希臘語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學習、學問、科學之意。古希臘學者視其為哲學之起點,「學問的基礎」。另外,還有個較狹隘且技術性的意義——「數學研究」。即使在其語源內,其形容詞意義凡與學習有關的,亦會被用來指數學的。

其在英語的復數形式,及在法語中的復數形式+es成mathématiques,可溯至拉丁文的中性復數(Mathematica),由西塞羅譯自希臘文復數τα μαθηματικά(ta mathēmatiká).

在中國古代,數學叫作算術,又稱算學,最後才改為數學.中國古代的算術是六藝之一(六藝中稱為「數」).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古巴比倫人從遠古時代開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並能應用實際問題.從數學本身看,他們的數學知識也只是觀察和經驗所得,沒有綜合結論和證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們對數學所做出的貢獻.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度的進展.但當時的代數學和幾何學長久以來仍處於獨立的狀態.

代數學可以說是最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數學」.可以說每一個人從小時候開始學數數起,最先接觸到的數學就是代數學.而數學作為一個研究「數」的學科,代數學也是數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幾何學則是最早開始被人們研究的數學分支.

直到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笛卡爾創立了解析幾何,將當時完全分開的代數和幾何學聯繫到了一起.從那以後,我們終於可以用計算證明幾何學的定理;同時也可以用圖形來形象的表示抽象的代數方程.而其後更發展出更加精微的微積分.

現時數學已包括多個分支.創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的布爾巴基學派則認為:數學,至少純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理論.結構,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發的演繹系統.他們認為,數學有三種基本的母結構:代數結構(群,環,域,格……)、序結構(偏序,全序……)、拓撲結構(鄰域,極限,連通性,維數……)。

數學被應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一般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促成全新數學學科的發展.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也就是數學本身。

『肆』 數學系統教材

樓主這個「能讓從未學過數學的人由淺入深的學下去」太模糊了。不知道你是在上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還是已經工作?從零開始的書可能還真不多,我
相信你也不是零基礎。你告訴我你的數學基礎情況,我幫你找

那我建議你還是就以學校裡面的教材為主,畢竟全國的學生都在用。老外的書可以參考一下,但如果不去國外留學的話,還是等學到高端再去看吧。那從初一開始吧: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59450/
整個中學六年的數學課本和教師用書 雖然有不少人說國產的教育內容不好之類,但是個人認為國產的中學的數學教材編得還是相當好的。如果想補數學,還是最好選這個。(這個在書店可以買到)

http://www.verycd.com/topics/122935/
這個裡面東西比較雜,把數學的挑出來看一下吧

大學先學高等數學

http://www.verycd.com/topics/108608/
同濟五版高等數學課本 這本是大學里大多數理工科(非數學專業)用書。堪稱經典。高等數學是大學第一門數學課,跟中學內容是銜接的,因此學完中學課程可以直接看這個。(在書店可以買到)

http://www.verycd.com/topics/105098/
同濟五版的課件,輔助學慣用

http://www.verycd.com/topics/97899/
一些答案,可一下下來參考

http://www.verycd.com/topics/136759/
吉林大學的高等數學視頻,剛入門的時候可以以視頻為主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75711/
石油大學的數學視頻,你自己看一下,選一個來聽就好了。

http://www.verycd.com/topics/69264/
線性代數視頻 大學本科基礎數學課程之一,繼高等數學之後。
很抽象,但是比較有用。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76231/
南開大學的概率論視頻課程 需要高等數學二重積分的基礎
南開的數學很強悍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70428/
復變函數視頻課程,感興趣的話可以學一下,如果不搞電子類的工程的話,實際應用不大 比較抽象。

這些就夠用了吧,如果還有什麼需要可以給我留言

『伍』 大學數學要用到的教材

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復都是用同濟四版制。綠色封面

數學專業學的就深很多。比如高等數學的一章常微分方程。他們就有一門課叫常微分方程。高等數學則改叫:數學分析

3.區別就是很大了,高等數學僅僅是教你一套以後可能在工科環境下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數學專業則是系統全面的學習數學理論,包括計算機中的一些演算法,控制理論中的理論等等

4.大學數學教材經典的版本當然是還同濟四版了,但是現在各個大學都推崇使用自己學校編寫的數學教材,內容當然也參差不齊。不過你可以參考一下清華,北大,南大這三個學校的使用教材。也是比較經典的。

以上只是我使用一些後的感想。我用過同濟四版,北大的,南大的,浙大的
同時,你說的大學數學教材太籠統。
畢竟即使是工科學生,也要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經濟管理類的學的是經管類數學,主要是微積分。二重積分的很少一部分,至於面積分就一點不學了,整個高等數學(工科用)下冊基本上不怎麼動,還有線性代數和概率與數理統計。
至於數學專業,那就多的多了。因為我不是數學專業,具體多少門我也不清楚,但是也看過他們的一部分教材,確實很詳細!

『陸』 關於數學的書有哪些

數學史通論(翻譯版)(海外優秀數學類教材系列叢書)
《數學史通論》(翻譯版)共分四大部分:6世紀前的數學;中世紀的數學(500-1000);早期近代數學(1400-1700);近代數學(1700-2000).《數學史通論》主要特色如下:1.靈活的編排:盡管《數學史通論》主要是按年代順序編排的,但每一時期則是圍繞某一專題展開的.讀者通過查閱詳盡的標題,就能對該時期歷史的全程進行跟蹤.2.不同時期的重要教材:《數學史通論》每一章中都會討論一種或幾種那個時期的重要教材,通過它們,不僅能學習那些偉大數學家的思想,今天的學生還能看到某些論題在過去是怎樣被處理的.3.非西方數學:《數學史通論》相當多的材料是關於中國、印度及伊斯蘭世界的數學的;在插入章中還比較了大約在14世紀初各主要文明的數學.4.人物傳記和評註:《數學史通論》配有100多張紀念歷代數學家及其工作的郵票和圖片,並著重用框圖給出數學家的小傳.
此外,《數學史通論》在習題配置、專題討論、內容的前後呼應等方面都有許多特色.《數學史通論》可供綜合大學、師范院校以及理工科各專業的學生作為數學史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廣大數學工作者和一般科學愛好者閱讀參考.相信中學師生也會從《數學史通論》中獲益.
數學的發現
《數學的發現:對解題的理解研究和講授》是著名美國數學家喬治·波利亞的力作.在書中,作者通過對各種類型生動而有趣的典型問題(有些是非數學的)進行細致剖析,提出它們的本質特徵,從而總結出各種數學模型.作者以平易淺顯的語言,應用啟發式的敘述方法,講述了有高度數學概括性的原理,使得各種水平的讀者,都獲益匪淺.這種以簡馭繁,寓華於朴,平易而生動的講授,充分反映了一位教育大師的風格特徵.本書各章末尾的習題與評注,是正文的延續,它們都是經過作者的精心選擇安排,與正文緊密關聯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這些練習,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進行創造性工作的極好機會,它將激起你的好勝心和主動精神,並使你品嘗到數學工作的樂趣.
數學與藝術
有些人對於數學和藝術有成見,認為數學通過人的右腦工作,藝術通過人的左腦丁作.數學家理性而嚴謹,藝術家感性而浪漫.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人群.本書要推翻這個成見.在本書中讀者將看到一些數學家如何為藝術而孜孜不倦地工作,而一些藝術家如何熱衷於數學的最新發現.事實上.現在已經有這樣一些現代數學家他們不僅是現代數學的開拓者,而且是造詣很深的藝術家,同時也有這樣一些藝術家.他們利用數學原理創作出使人意想不到的優秀作品,在這里數學與藝術完全溝通起來了.
數學對藝術的影響由來已久,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利用透視原理創作出不朽的名作,在20世紀荷蘭藝術家埃舍爾對無限拼圖的探索給人以啟迪,薩爾瓦多·達利利用四維立方體的展開圖畫出了使人震撼的作品.藝術家們從斐波那契數列、最小曲面、麥比烏斯帶中得到啟發,數學家們利用睢塑來宣揚數學的成就.
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
菲利克斯·克萊因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學派——哥廷根學派的創始人,他不僅是偉大的數學家,也是現代國際數學教育的奠基人、傑出的數學史家和數學教育家,在數學界享有崇高的聲譽和巨大的影響.
本書是克萊因根據自己在哥廷根大學多年為德國中學數學教師及在校學生開設的講座所撰寫的基礎數學普及讀物.該書反映了他對數學的許多觀點,向人們生動地展示了一流大師的遺風,出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是一部數學教育的不朽傑作,影響至今不衰.全書共分3卷.第一卷:算術,代數、分析;第二卷:幾何;第三卷:精確數學與近似數學.
克萊因認為函數為數學的」靈魂」.應該成為中學數學的「基石」,應該把算術、代數和幾何方面的內容,通過幾何的形式用以函數為中心的觀念綜合起來;強調要用近代數學的觀點來改造傳統的中學數學內容,主張加強函數和微積分的教學,改革和充實代數的內容,倡導」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意識.在克萊因看來,一個數學教師的職責是:」應使學生了解數學並不是孤立的各門學問,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基礎數學的教師應該站在更高的視角(高等數學)來審視.理解初等數學問題,只有觀點高了,事物才能顯得明了而簡單;一個稱職的教師應當掌握或了解數學的各種概念、方法及其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以及數學教育演化的經過.他認為」有關的每一個分支,原則上應看做是數學整體的代表」,「有許多初等數學的現象只有在非初等的理論結構內才能深刻地理解」.
本書對我國從事數學學習和數學教育的廣大讀者具有較好的啟示作用,用本書譯者之一,我國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吳大任先生的話來說,」所有對數學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可以從中獲得教益和啟發」,此書」至今讀來仍然感到十分親切.這是因為,其內容主要是基礎數學,其觀點蘊含著真理……」.
中學數學的數學史
本書是根據我國「中學數學教育標准」撰寫的.書中介紹了與中學數學教材內容相配套的數學史知識,如球體積公式的歷史、二項式定理的歷史、n倍角正、餘弦公式的歷史、解析幾何的誕生、對數的發明、機會游戲與概率等;還從理論上探討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的關系,闡述了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如何將數學史融入數學教育等問題,是師范院校數學系學生、數學史教師和中學數學教師的參考書.

『柒』 數學學習的書籍

、《幾何原本》(Elements of Euclid)

歐幾里德(Euclid,前300-前275?)古希臘數學家。

本書的印刷量僅次於《聖經》,是數學史上第一本成系統的著作,也是第一本譯成中文的西文名著。原名《歐幾里德幾何學》,明朝徐光啟譯時改為《幾何原本》。全書13卷,從5條公設和5條公理出發,構造了幾何的一種演繹體系,這種不假於實體世界,僅由一組公理實施邏輯推理而證明出定理的方法,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進步。此書從寫作的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對人類活動起著持續的重大影響,直到19世紀非歐幾里德幾何出現以前,一直是幾何推理、定理和方法的主要來源。

2、《算術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l,1798)

高斯(C.F.Gauss,1774-1855),德國數學家。

「數學之王」的稱號可以說是對高斯極其恰當的贊辭。他與阿基米德、牛頓並列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名言「數學,科學的皇後;算術,數學的皇後」,貼切地表達了他對於數學在科學中的關鍵作用的觀點。他24歲時發表了這本書,這是數學史上最出色的成果之一,系統而廣泛地闡述了數論里有影響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推倒了18世界數學的理論和方法,以革新的數論開辟了通往19世紀中葉分析學的嚴格化道路。高斯立論極端謹慎,有3個原則:「少些;但要成熟 」:「不留下進一步要做的事情」。

3、《幾何基礎》(The Fuadations of Geometry,1854)

黎曼(B.Riemann,1826-1866),德國數學家。

黎曼是19世紀最有創造力的數學家之一。雖然他沒有活到40歲,著作也不多,但幾乎每篇文章都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本篇是黎曼在格丁根大學任大學講師時的就職演講,是數學史上最著名的演講之一,題為「關於構成幾何基礎的假設」。在演講中黎曼獨立提出了非歐幾里德幾何,即「黎曼幾何」,又稱橢圓幾何。他的這一關於空間幾何的獨具膽識的思想,對近代理論物理學發生深遠的影響,成為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幾何基礎。

4、《集合一般理論的基礎》(Foundations of a General Theory of Aggregates,1883)

康托爾(G.Cantor,1845-1918),德國數學家。

康托爾創立的集合論,是19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本書是康托爾研究集合論的專著。他通過建立處理數學中無限的基本技巧而極大地推動了分析和邏輯的發展,憑借古代與中世紀哲學著作中關於無限的思想而導出了關於數的本質的新的思想模式。

5、《幾何基礎》(The Fuadations of Geometry,1899)

希耳伯特(D.Hilbert,1862-1943),德國數學家。

希耳伯特是整個一代國際數學界的巨人。由高高斯、狄利克雷和黎曼於19世紀開創的生氣勃勃的數學傳統在20世紀的頭30年中主要由於希耳伯特而更為顯赫著名。在本書中,希耳伯特用幾何學的例子來闡述公理體系的集合理論的處理方法,它標志著幾何學公理化處理的轉折點。希耳伯特的名言:「我必須知道,我必將知道」,總結了他獻身數學並以畢生業務使之發展到新水平的激情。

6、《測度的一般理論和概率論》(General Theoey of Measure and Probability Theory,1929)

柯爾莫哥洛夫(A.N.Kolmogorov,1903-1993),蘇聯數學家。

柯爾莫哥洛夫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蘇聯數學家。他對許多數學分支貢獻了創造性的一般理論。此篇論文是研究概率的名作,在隨後的50年中被人們作為概率論的完全公理而接受。在1937年又出版《概率論的解析方法》一書,闡述了無後效的隨機過程理論的原理,標志著概論論發展的一個新時期。

7、《論<數學原理>及其相關系統形式不可判定命題》(On Formally Undecidble Propositions of Principia Mathematica and Related Systems,1931)

哥德爾(K.Godel,1906-1978),美籍奧地利數學家。

哥德爾在本篇中給出了著名的哥德爾證明,其內容是,要任何一個嚴格的數學系統中,必定有用本系統內的公理無法證明其成立或不成立的命題,因此,不能說算術的基本公理不會出現矛盾。這個證明成了20世紀數學的標志,至今仍有影響和爭論。它結束了近一個世紀來數學家們為建立能為全部數學提供嚴密基礎公理的企圖。

8、《數學原理》(Elements Mathematique I-XXXIX,1939-)

本書的署名是布爾巴基(Bourbiaki),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對現代數學影響巨大的數學家集團。在本世紀30年代由法國的一群年輕數學家結合而成他們把人類長期積累的數學知識按照數學結構整理而成為一個井井有條、博大精深的體系,已出版的近40卷的《數學原理》成為一部經典著作,成為許多研究工作的出發點和參考指南,並成為蓬勃發展的數學科學的主流,這套巨著究竟何時算完,誰也說不清。但是這個體系連同布爾巴基學派對數學的其他貢獻,在數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捌』 數學課本所有內容

蘇教版的:必修:5本理科:選修:5本 文科:選修:4本所以理科是10本數學,文科有9本人教版:,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選修1-1.選修1-2.選修4-4。共8本

『玖』 數學書數學書上

數學書般不會錯,那要看列印問題,持有一顆懷疑的心去學是難能可貴的,本人同濟數學系大四研究生 加油

熱點內容
2017語文高考b卷答案 發布:2025-07-30 07:37:59 瀏覽:711
武漢數學家教 發布:2025-07-30 05:01:25 瀏覽:824
岳陽的歷史 發布:2025-07-30 03:32:45 瀏覽:750
教學設計的環節 發布:2025-07-30 01:16:02 瀏覽:778
孔子教育對象 發布:2025-07-29 23:25:58 瀏覽:397
數學課外活動 發布:2025-07-29 22:14:09 瀏覽:84
四年級語文暑期輔導 發布:2025-07-29 22:12:27 瀏覽:480
歷史上曹姓 發布:2025-07-29 21:24:45 瀏覽:615
小學語文優質課教案 發布:2025-07-29 20:59:56 瀏覽:978
教師家長會後的感想 發布:2025-07-29 20:52:49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