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實驗課
一、要在經歷過程中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像其它數學課一樣,每節課都有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更注重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知識及學習經驗,在過程感受數學方法、思想,發現數學規律,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但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又區別於其它數學課,在一節課中,它沒有固定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有待於學生通過數學活動發現的規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來,要求學生用統一的方法去學習同一內容,更不能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學生的發現作為知識點,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如,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比賽場次》這一課,教學目標是:
1、了解「從簡單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教師首先讓學生能夠知道解決比賽場次類似的問題可以用畫圖法、連線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遇到復雜問題能夠主動地從簡單問題入手去尋找規律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達成本節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數學思考」仍是實踐活動課的靈魂
通過有效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終極目的,所以我們在上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仍需把握這一靈魂。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與我們日常的數學課相比,給學生留有的思維空間更大,學生的自主性更強。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把「數學思考的位置」給留出來,讓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這兩者之間的結合點上進行巧妙設計,使數學實踐活動課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整理與應用,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一定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形勢上熱熱鬧鬧,人人都教能積極參與,讓數學活動課丟失了數學味,這樣就失去了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真正意義。如,我在設計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時,就重點設計了如何讓學生在操做七巧板時,數學思維得到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體現數學思考:
1、觀察七巧板,說一說有哪些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些圖形之間有什麼關系。
2、分小組整理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的相關知識,然後向全班匯報。
3、利用七巧板,移動一塊或兩塊,成為另一種圖形。
4、解決由七巧板組成的圖案的面積問題,一是解決香港第34屆數學競賽會標的面積(給出用字母表示的一個圖形的面積,算出整個會標的面積),二是給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個圖形的面積。
在這四個有層次的活動中,學生把本學期所學的面積知識、分數知識主動地應用其中,而且培養了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較難問題時有了一定的策略,讓學生始終在活動中不斷的思考,而且使他們的思維層次不斷地在提升,實現了日常數學課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結合。
三、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
在數學中有機地滲透數學文化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延伸的空間比較深,學生活動的范疇比大,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多,這些因素就為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提供了絕好的契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名著、著名數學猜想、數學史料等。如,我在設計《七巧板》時,讓學生收集七巧板的來歷在課上做交流,了解宴幾圖與七巧板的關系;在設計《比賽場次》時,最後環節向大家介紹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
把一個比較復的雜的問題「退」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把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想通了、想透的,再解決就容易了。 通過有目的地在課中滲透數學文成化,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此同時也豐富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涵。
四、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性作業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開放性、研究性、活動性等特點,因此我們在認真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活動形式的同時,還應該大膽地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作業。這項作業可以對課內活動做有效的補充和延伸,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實踐與學習。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接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數學文化熏陶,獲得更多的數學信息,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樣的,如小調查、小製作、小課題研究、小研究報告等。
五、及時中肯的教學評價——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催化劑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層次、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學生創新思維展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學生學習個性方式化程度很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地應變,做出有針對性的激勵性評價、延伸性評價及集體性評價。如你的這種想法與數學家的想法相同,你的發現很有研究價值,把你的設想繼續探究下去,會有新的發現的,這個小組的分工很科學,研究很深入等
教學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快樂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拔動學生內心情感,啟發學生相互借鑒,體現教師教學機智。恰當地運用課堂教學評價,是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催化劑。
六、有效地整合數學素材,不斷拓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范疇
課標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材素材。但是在我們的周邊還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為鮮活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時效性很強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數學趣題而成的等。如在實際的創編素材中我們的老師有以淮河的污染為題設計的實踐課,有神七發射、限塑、奧運會為題材設計的實踐課,還有像華應龍老師設計的《你會用計算器嗎?》、《神奇的的莫比烏斯帶》、劉德武老師設計的《電話機與年歷卡》等。這些執教老師自已整合而成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距離學生更近,時代性更強,很受學生歡迎。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課程標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落實的過程有著很大的探究空間。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們還將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大膽嘗試,不斷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認識。
B. 小學數學實驗課有哪幾節課上冊的。
指的是實踐與綜合運用嗎?人教版的實踐與綜合運用分別是
一上:1、數學樂園內,2、我們的校園;
二上:容1、我長高了,2、看一看 擺一擺;
三上:1、填一填,說一說,2、擲一擲;
四上:1、1億有多大,2、你寄過賀卡嗎?;
五上:1、量一量,找規律,2、鋪一鋪;
六上:1、確定起跑線,2、合理存款
C. 大學數學實驗周一次忘記去了要扣多少分一周總共六大節課。。。
您好,你應該是在理學院,數學類。我當初也是這個專業。個人覺得最近理學院風回氣一般,當然學習好答的也是很多的,數學類前兩年是基礎的數學知識,難度是大學數學類最難那個梯隊,當然你好好學,期末過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因為我校是商業性質的綜合性大學。前兩年必須學習一部分的經濟學知識。到了後兩年進行分專業,具體你就看樓上那個大段復制的,一個是應用數學吧,還有一個數學軟體之類的,我也忘記了,反正到時候院長會給你們開會說清楚的。
數學類的課很難,個人建議你如果不是十分喜歡數學的話,還是抓住機會轉出來。理學院是我校的小院,設施什麼的和經濟學院啊商學院沒得比的。大一有一次經濟數學實驗的考試,自己可以看通知,這個應該是大一唯一的機會出來。如果你大一大二學習成績優秀,沒有掛科,可以申請全校范圍內的轉專業。大部分專業都可以轉。希望能給你幫助。
D. 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哪些
教學一節好的課其實就是各個教學環節的優化,如導入、目標、導讀、總結專與作業等屬方面的優化.
1、導入的優化:導入課的方法很多,例如題目導入法
2、教學目標的優化:依據課文特點,依據文體特點學習品析語言的方法,教會方法,然後讓他用你教會的方法去學習.作為一個教師,心中特別應該有一個方法目標,同樣一個問題,不同年級是不一樣的.應該考慮七年級教會,八年級提升,九年級拔高.
3、導學過程的優化:導學思路藝術化,教材處理,導學方法科學化.不同的課文用不同的思路設計.
E. 有沒有誰這學期會學 數學實驗 這門課
我覺得就是做數學模型,應該很容易學的,就是學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然後構造數學模型來簡單的分析分析就可以,有基本的高等數學知識就能學。
F. 兒童數學實驗是什麼對學數學有幫助嗎
數學實驗應該和物理化學的實驗一樣吧,在小學階段,學生對很多抽象的事物比如立方體的面積和體積並沒有認知,藉助一些道具,也就是實驗器材直觀的來展示立方體的表面積體積,並且通過動手操作,更能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這種實驗對小學生應該挺有幫助的。我在朋友圈見過一個魔數家數學實驗,視頻里就有這種內容,可以去看看。
G. 有些什麼小學的數學實驗
你好!
小學教學實驗課就是在課堂上藉助或者通過某類小實驗來證明一個問題
比方說如何測量出一個土豆的體積和求圓柱圓錐的體積呢,這就要通過你的種種測量,測算來了解
知道答案——所謂如此就是數學實驗課。
H. 什麼是小學數學實驗課
小學教學實驗課:在課堂上藉助或者通過某類小實驗來證明一個問題。比如:如何測量出一個土豆的體積和求圓柱圓錐的體積呢?這就要通過你的種種測量,測算來了解知道答案,即所謂如此就是數學實驗課。
I. 數學課堂教學開展數學實驗浪費時間,對學生學習數學沒有什麼用處
您好。數學本身就是理論課,確實開設實驗作用不是很大,但是如果這是學校的規定 我們也沒有辦法,實踐課的時候,就當是稍微放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