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中基礎數學

初中基礎數學

發布時間: 2021-08-01 21:56:31

A. 初中三年數學基礎分別是什麼

別說初中 就是高中來說 真正的基礎也就那些東西 整體來說就兩塊 一個專是函數 一個是幾何

當然屬越往後知識覆蓋面越廣 難度肯定也越大 但是無論它怎麼變 幾何還是幾何 它不可能變成數列也不可能變成導數向量什麼
就初中而言 函數類型就那幾種 正比例 反比例 一次函數 二次函數 幾何就是圓吧 重頭戲當然是解析幾何 圓和相似的綜合應用 裡面還需要用到什麼線段成比例 勾股定理 三角函數 相似 全等 還有圓心角圓周角什麼 當然最後還少不了二次函數壓軸

把函數和幾何能弄懂 理解到位 90分應該足夠了

B. 初中數學基礎太差怎麼辦

sin(a+b)=sinacosb+cosasinb(賽口口賽+號對應+號)
令b=-b就是sin(a-b)
cos(a+b)=sin(π/2-a-b)
=sin(π/2-a)cos(-b)+cos(π/2-a)sin(-b)
=cosacosb-sinasinb
令b=-b
則cos(a-b)也就知道了

令a=b
sin2a、cos2a也就推出來了
sin(a+b)/cos(a+b)=tan(a+b)
=(sinacosb+cosasinb)/(cosacosb-sinasinb)
分子分母同時除以一個cosacosb就會得到
tan(a+b)=(tana+tanb)/(1-tanatanb)
三角函數
sin(a+b)+sin(a-b)=2sinacosb
積化和差的公式也就知道了

所以,你多推導幾次,再多點練習題目,自然就會記住這些公式,而且,記住sin(a+b)你就會推出所有三角函數的公式,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平面幾何
當然了,也許會有其他方法。不過我是這樣記公式的
如果實在不行 就只有抱書苦讀 還有最直接的就是去找比你懂得人去問···
第一步:先把每個定理公式弄清楚,這是最基本的,可以先理解的把它記憶下來,等腰用的時候浮現在自己腦中,看它與哪個定理公式更接近,再試著把它進行聯系,不行就換。
第二步: 幾何題一定要學會畫圖,可以讓你豁然開朗的,有點題目畫好圖之後答案就已經出來了。
第三步:多做習題鞏固知識定理。
你會天下無敵的,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就難了哦。謝謝

C. 初中數學的所有基礎知識

初中數學可以分為五大塊;1,數與式:有理數,實數,整式的加減乘除,專不等式,分式,二次根屬式2,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3,平面幾何:簡單的圖形認識,平行線,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平行四邊形,圓以及三視圖4,函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銳角三角函數5,概率與統計: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概率初步你可以看看自己哪方面比較薄弱,復習下。當然這種分班考試具體考哪些內容我不太了解,可以直接詢問下老師或者高年級的童鞋。

D. 初中數學基礎

這是在給大家出難題吧?

唉,還是事在人為吧!只要肯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哪怕你現在高三,都不是問題,前提是你沒有在正確的時間內做正確的事情(當然你可能由於其他原因造成這種局面),現在就要比常人付出更多;如果不努力,即便你現在初一,又有何用?

附:只要你想學,不用管別人怎麼說,自己盡管做就是了,自己的路自己走。
好比馬拉松,現在無非比別人晚了三年,這又怎麼樣啊?!路長著呢!!!

E. 數學的全部基礎初中

面積,長度,體積。公式。

S是面積
A是長
B是寬
C是周長
H是高
V是體積

長方形的公式
S=AB(反比例)
B=S/A(正比例)
A=S/B(反比例)
C=(A+B)*2

正方形的公式
S=A*A=A²(反比例)
A=S/A(正比例)
C=4A

平行四邊形的公式

S=AH
A=S/H
H=S/A

梯形的公式(這個我就用漢字了)

面積=(上底+下底)*高/2
只有一組對邊的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三角形的公式

S=AH/2
A=2S/H
H=2S/A

圓形的公式(R是半徑,D是直徑,)

C=πD
C=2πR
S=πR²

長方體

S=(A*B+A*H+B*H)*2
A=1/2C-B
V=ABH
V=SH (這的S是底面積)
A=V/BH
S=V/H
H=V/S

正方體

S=A*A*6
S=6A²
V=A*A*A
V=A³

圓柱

S(表面積)=S(側面積)+2S(底面積)=πD*H+2πR²
V=S(底面積)H或πR²
S=V/H
H=V/S

圓錐

V=1/3SH或V=1/3πR²H
S=3V/H
H=3V/S

前齒輪轉的圈數*前齒輪的齒數=後齒輪的圈數*後齒輪的齒數
登一圈自行車的距離=車輪的周長*(前齒輪的齒數/後齒輪的齒數)
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兩占總數的百分之幾,在統計圖中進行比較、判斷時要注意統一標准。

互質數:公因式只有1的兩個數
兩個相鄰的數就是互質數
抽屜問題
總數/抽屜=商
商=至少幾個同盒
總數/抽屜=商…………余數
商+1=至少幾個同盒。(不管余數是幾都加1)

植樹問題
總長/間隔數+1=總棵樹(兩端載)
總長/間隔數=總棵樹(1端載)
總長/間隔數-11=總棵樹(兩端都不載)
總長/間隔數=總棵樹(圓形)
(總棵樹-1)*間隔數=總長(兩端載)
總棵樹*間隔數=總長(1端載)
(總棵樹+1)*間隔數=總長(兩端都不載)

合格產品=總數*百分率
總數=合格產品/百分率

F. 自學初中基礎數學誰給推薦本書

數學是一門前後聯系抄比較多的學科,襲不像某些學科學會一章就會一章。

上高中了利用這個假期來復習初中數學,想法很不錯。先給你理理初中數學知識。

初中數學可以分為五大塊;

1,數與式:有理數,實數,整式的加減乘除,不等式,分式,二次根式

2,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

3,平面幾何:簡單的圖形認識,平行線,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平行四邊形,圓以及三視圖

4,函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銳角三角函數

5,概率與統計: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概率初步

上面一些知識點肯定有你自己擅長喜歡的地方,可以從那一章入手,提高學習興趣。

學校發的教材先看完,概念性的東西要弄清楚。輔導書的話,書店裡有好些,買本自己看著順眼的

綜合性的就行了。其實這些輔導書內容好多都是抄來抄去的。自學的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

耐心和恆心是很重要的。

G. 初中數學最基礎的要點包含哪些

人教版初中數學知識點之基礎知識點總結
一、數與代數A、數與式:1、有理數:①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②分數→正分數/負分數
數軸: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麼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於原點的兩側,並且與原點距離相等。④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正數大於0,負數小於0,正數大於負數。
絕對值:①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②正數的絕對值是他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他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數的運算:加法:①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把絕對值相加。②異號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③一個數與0相加不變。
減法: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乘法:①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②任何數與0相乘得0。③乘積為1的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
除法:①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一個數的倒數。②0不能作除數。
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A叫底數,N叫次數。
混合順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有括弧要先算括弧里的。
2、實數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叫無理數
平方根: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3、代數式
代數式:單獨一個數或者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合並同類項:①所含字母相同,並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②把同類項合並成一項就叫做合並同類項。③在合並同類項時,我們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
4、整式與分式
整式:①數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單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②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③一個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整式運算:加減運算時,如果遇到括弧先去括弧,再合並同類項。
冪的運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樣。
整式的乘法:①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系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餘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②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律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外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公式兩條: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後,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他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化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麼這個就是分式,對於任何一個分式,分母不為0。②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分式的運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個分式等於乘以這個分式的倒數。
加減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②異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為0的解稱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與不等式
1、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去分母,移項,合並同類項,未知數系數化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項的最高系數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數的關系
大家已經學過二次函數(即拋物線)了,對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圖象中表示等等,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數來表示,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當Y的0的時候就構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示出來,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數中,圖象與X軸的交點。也就是該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數有頂點式(-b/2a,4ac-b2/4a),這大家要記住,很重要,因為在上面已經說過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個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變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開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也一樣,利用這點,把方程化為幾個乘積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萬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
(1)配方法的步驟:
先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再把二次項的系數化為1,再同時加上1次項的系數的一半的平方,最後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驟:
把方程右邊化為0,然後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為乘積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數分別代入,這里二次項的系數為a,一次項的系數為b,常數項的系數為c
4)韋達定理
利用韋達定理去了解,韋達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積=c/a
也可以表示為x1+x2=-b/a,x1x2=c/a。利用韋達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數,在題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況
利用根的判別式去了解,根的判別式可在書面上可以寫為「△」,讀作「diao ta」,而△=b2-4ac,這里可以分為3種情況:
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相同的實數根;
I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在這里,學到高中就會知道,這里有2個虛數根)
2、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不等式:①用符號〉,=,〈號連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③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④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①關於同一個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號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樣,等號是不變的,他是隨著你加或乘的運算改變。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正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減去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負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不改向;例如:A>B,A*C>B*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改向;例如:A>B,A*C
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麼不等號改為等號
所以在題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數,那麼就要看看題中是否出現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現了,那麼不等式乘以的數就不等為0,否則不等式不成立;
3、函數
變數:因變數,自變數。
在用圖象表示變數之間的關系時,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數軸上的點自變數,用豎直方向的數軸上的點表示因變數。
一次函數:①若兩個變數X,Y間的關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為常數,K不等於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②當B=0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
一次函數的圖象:①把一個函數的自變數X與對應的因變數Y的值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在直角坐標系內描出它的對應點,所有這些點組成的圖形叫做該函數的圖象。②正比例函數Y=KX的圖象是經過原點的一條直線。③在一次函數中,當K〈0,B〈O,則經234象限;當K〈0,B〉0時,則經124象限;當K〉0,B〈0時,則經134象限;當K〉0,B〉0時,則經123象限。④當K〉0時,Y的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當X〈0時,Y的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少。

H. 初中數學的基本是什麼

代數方面的基本是用字母代替數進行運算,所以叫做「代數」;幾何方面的基本是簡單圖形的認識與
簡單的邏輯
推理。

I. 高中數學需要初中的哪些基礎

高中數學怎麼學?高中數學難學嗎?

數學這個科目,不管是對於文科學生還是對於理科學生.都是比較重要的,因為他是三大主課之一,它占的分值比較大.要是數學學不好,你可能會影響到物理化學的學習,因為那些學科都是要通過計算.然而,這些計算也都是在數學裡面.高中數學怎麼學?有哪些好的方法?

老師讓孩子上黑板做題

數學擔負著培養孩子的運算能力,還有孩子應用知識的能力.高中數學怎樣學?還是要看學生對數學的理解程度.學生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你不光要掌握老師上課的內容,在下課之後還要及時鞏固,加深.

熱點內容
感恩老師的一句話 發布:2025-07-25 19:47:16 瀏覽:877
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25 14:26:12 瀏覽:535
大魚海棠鋼琴教學 發布:2025-07-25 13:35:23 瀏覽:303
射板教學 發布:2025-07-25 13:31:47 瀏覽:553
班主任評語中學 發布:2025-07-25 13:10:06 瀏覽:913
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自查材料 發布:2025-07-25 12:48:44 瀏覽:590
3年級英語書 發布:2025-07-25 11:22:08 瀏覽:723
物理題宇 發布:2025-07-25 09:53:10 瀏覽:219
國培語文 發布:2025-07-25 08:38:31 瀏覽:168
幼兒園師德整改方案 發布:2025-07-25 08:38:30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