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射板教學

射板教學

發布時間: 2025-07-25 13:31:47

『壹』 《堡壘之夜》搭板精髓詳解 五連板搭法教學

《堡壘之夜》五連板搭法教學詳解

一、遠距離打擊板子搭法 在遠距離對槍或狙擊時,採用三連板、雙二連板或雙三連板提高射擊高度。 搭建高度約3層左右,並在周圍建豎板防禦,確保射擊位置的安全。 需要移動時,可採用二連板架高,搭好防禦板後進行對槍和狙擊。

二、五連板搭法 搭建方式:先三連板,再向兩邊甩斜板;或者先甩出3面斜板,中間補成三連板。 優點:比四連板更容易搭建,且能有效抵擋RPG等武器的攻擊。

三、中距離拼板rush搭法 先選擇單斜板配合3豎1斜進行突進壓制。 到達距離對手約6個板子的位置時,搭建三連板、雙二連或新四連進行沖高打擊。 沖高時,只要自身高度比對手高出3格,對手一旦拆板,立即使用步槍進行打擊。

四、近戰肉搏尬板技巧 自身搭高:採用原地起高和V字系列搭高技巧,確保自身處於高點位置。 阻礙對手搭高:利用平板、屋頂板或斜板旋轉搭建等方式阻撓對手搭建板子。 防止被壓:沖高時,時刻關注對手動作,利用豎板、平板加屋頂板等組合方式抵擋傷害,並在對手換子彈時不斷原地起高。

以上是《堡壘之夜》中五連板搭法及實戰搭板技巧的詳解,希望能對玩家們在游戲中的實戰操作有所幫助。

『貳』 ipad在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有哪幾種

通過實施本節課的教學與聆聽點評指導,我感到受益非淺,感觸也頗多。新的媒體、新的技術有其獨特的優勢,當這些新媒體技術對當今課堂教學產生沖擊時,新的課堂模式當然也就需要引入新的理念、新的元素。如果不依據這種獨特性重新構建課堂教學,就無法探索新媒體、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可替代性,也就無法從根本上體現新媒體技術的教育教學應用價值。
一、 課堂教學設計重構
本節課為了探索ipad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對課題與教學目標的的擬定是經過反復斟酌的。在對目前現有的ipad軟體了解分析後發現,適用於化學學科教學的軟體主要是涉及元素周期表(律)、模擬微觀粒子、模擬實驗室等方面。這些軟體大多有欠成熟,有些是英語開發軟體,不便學生閱讀,有些則模擬效果較差,難以反映真實情況,因此這些軟體並不適用於化學原理的講解或元素性質的分析。而高一學生從初三到現在只學習了一年多化學,加上中考等多方面的因素,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機會並不多。
因此本節課大膽舍棄了相關的化學學科軟體,嘗試應用ipad中課堂互動的平台系統,即iclass軟體,從實驗設計的角度來設計一堂特別的實驗課。對於這一類課型的教學活動,傳統的課堂中由於缺乏實際可操作性,不可能讓學生現場搭建全部裝置,所以一般是由學生描述或是畫圖實物投影的方式來進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是有相當局限性的,因而實驗類課題向來是化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基於Ipad優異的交互性特點,本節課教學設計把重點放在學生活動的設計,學生活動在整節課中占據主導地位,其必然結果就是課堂更加開放,學生思維得到更大程度地提升。
l 教學設計比較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傳統)

學生活動(ipad應用)

設計意圖

思考一:能否設計實驗證明氯化氫極易溶於水?

簡要描述或畫圖實物投影

活動一:設計實驗證明氯化氫極易溶於水(ipad應用點)

不限定學生思維方式,初步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噴泉實驗引入作鋪墊

思考二:噴泉實驗的原理是什麼

在教師啟發下逐步理解

分組討論

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分組討論,理解裝置中各部分試劑作用

思考三:還有哪些氣體可以用該裝置完成噴泉實驗?

參考資料庫回答

參考資料庫回答

培養讀取表格信息的能力

思考四:你能對噴泉實驗作出哪些改進?

簡要描述或畫圖投影裝置改進圖

活動二:用所給儀器葯品設計噴泉實驗(ipad應用點)
活動三:自選儀器葯品設計噴泉實驗(ipad應用點)

基於已知噴泉實驗原理,在限定范圍內加以應用,鞏固對噴泉實驗原理的理解應用。
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原理角度出發改進實驗裝置

思考五:噴泉實驗原理拓展應用

在教師啟發下遷移應用

討論例舉噴泉實驗原理在化學實驗中應用

遷移應用壓強差原理,重點理解防倒吸裝置的原理及其應用

在教學設計中,希望學生盡可能發散思維,因此採用頭腦風暴式的活動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設計或改進實驗裝置,設計了三個學生活動,也就是三個ipad應用點,由淺入深,逐步拓寬學生思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活動。當然由於課堂時間與掌控程度有限,以及學生對於iclass軟體操作也還不夠熟練,因此也在不斷地改變教學設計和側重點,但是風暴式思維交互體現的想法至始至終都貫徹其中。
l 基於ipad技術應用的教學設計流程(終稿)

在實際進行教學活動中,首先建立在學生對噴泉實驗裝置及其原理已有一定認識理解的基礎上提出活動要求,要求學生自選材料設計實驗裝置來體現壓強差原理,原則上要求現象明顯,操作簡便,這也是對於一般實驗裝置設計的普遍要求,同時限定葯品和儀器范圍以便於課堂討論,另外提供常見氣體的基本性質作參考。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後,從預先導入的圖片庫中選取適當的儀器畫出實驗裝置圖並上傳至雲端,再回到同學互評界面就能夠看到所有同學的設計裝置圖。

總體而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就是以基礎實驗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具體實驗案例分析實驗實質,突破定勢思維進行實驗探究設計,應用iclass交互平台盡可能實現學生思維過程的顯性化和多元化。
二、 課堂教學資源重構
電子設備日新月異的發展為課堂教學資源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理科教學,尤其是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傳統的板書和演示實驗不容忽視的同時,如何適時恰當地應用ipad技術為教學目標服務,並體現其優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則成為了本節課的難點,也是一大亮點。這就需要在多種教學資源間做出一定的取捨和合理的分配。

課堂教學資源

使用方法

使用目的

板書

書寫整理歸納

記錄教學進展及學生思維過程
歸納學科知識點精要

實驗

主要實驗做演示實驗
視頻實驗僅作討論介紹

展示真實實驗效果,現象明顯
學生印象深刻

PPT

主幹問題以標題形式出現
資料庫1、2顯示

投影主要問題,推進教學進度
資料庫供學生設計活動時作參考

實物投影

不用

由Ipad代替

Ipad

應用iClass軟體中的畫圖板
裝置圖上傳至雲端分享交流評價

多點展現每一位學生思維過程與成果

學生設計圖

解釋說明裝置圖原理
找出同類型裝置圖歸類

培養分類歸納的思想

為了突顯ipad有別於其他媒介的不可替代性,教學過程中首先選取個別同學的裝置圖,要求學生解釋說明原理,之後要求全體學生共同尋找與此個例裝置圖同屬一個類型的實驗裝置,報出裝置圖編號,通過教師的板書體現分類。最後由一名學生對所有同學的設計裝置圖進行歸納總結壓強差原理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通過這樣的教學互動,不僅每一位學生都融入到課堂中,並且他們的設計裝置圖也成為了生成性的課堂教學資源,增加學生成就感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其他媒介技術都無法實現的。另一方面,通過這種同伴間的互動分享,讓學生初步形成分類歸納的思想方法,以教師提供的噴泉實驗為範例,啟發引申至其他相同原理的實驗裝置,再由學生設計圖的個案為範例,輻射全體學生的同類型裝置,使學生從「個」的學習遷移到「類」的學習,這就使得ipad的應用功能在這里得到了提升。
三、課堂交互方式重構
傳統的課堂交互方式主要包括師生交互和生生交互。隨著ipad技術進入課堂,課堂中增加了第三種交互方式,即人機交互。這里的人機交互包括多個方面。
首先教師需要在黑板、PPT、iClass交互界面等多種媒介、多個界面之間熟練的切換,在這樣一個開放式的課堂中對教師的課堂智慧以及臨場應變能力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其次對學生而言,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之間的交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本單純的文本讀取學習內容到現在接收媒介越來越多樣化,可能在同一時間需要聆聽教師的講授,注意黑板上的板書,讀取PPT上的信息,並完成iClass軟體中的操作活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聽課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就能夠收獲更高效的課堂教學。
這樣一種人機交互方式的出現對另兩種交互方式也是一種沖擊。
師生交互由單向交流變為多向交流。對於教師提出的一個問題,每位學生都能夠在交互平台中完成。站在教師的角度,可以接收到的同樣是來自每位學生不同的反饋。這其中不僅信息的流動由傳統的教師至學生變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同時也大大縮短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時間,並使信息反饋更加及時、准確。
生生交互在這種模式下也更加的多極化。一位學生發出的成果答案能夠在每位同學的交互平台中出現,反過來每位同學接收到的也是來自其他學生的思維動向,這個過程中也就真正實現了多點與多點之間交互性的課堂教學模式。由此課堂上「學生主體」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學生更多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甚至控制部分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教學進展,而教師就是在這種交互中更便捷、快速的發現問題,再通過「導」解決問題,使課堂變得更加靈動。
在整個備課、磨課、授課、評課的過程中,ipad技術所表現出的在課堂教學中優越性毋庸置疑,然而,辯證地看待ipad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
l Ipad≠教師: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但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在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境後教師首先需要講解基本的知識原理,繼而啟發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思考,此外還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反饋控制課堂節奏,這些復雜的活動都是ipad所不能替代的。
l Ipad≠實驗: Ipad同樣也有模擬化學實驗室的Chemist軟體,但是模擬實驗的效果不如人意,尤其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最基本的倒吸現象都無法模擬,所以對化學學科的教學而言,任何先進技術的模擬效果都不可能代替真實的演示實驗。對學生而言,他們也更樂於看到真實的實驗效果,這對他們的記憶理解來說印象也更加深刻。
l Ipad≠實物投影:實物投影只能投影部分學生的設計圖,教師僅能關注到部分學生的設計,經選取後加以點評,學生之間是難以進行交流分享的,教師或學生都不可能了解到全體學生的設計思路,更無法對全體學生的設計圖加以分類歸納。
l Ipad≠PPT:單純地將ipad作為播放PPT的一種工具是沒有必要的,也無法體現Ipad的優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PPT更適合將課堂中一些推進教學進展的關鍵性問題投影在大屏幕上,作為一種提示或階段性的標志,或是作為大量集中信息的播放媒介以供讀取和參考。
l Ipad≠黑板:雖然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受到普遍的接受和使用,然而在理科教學中板書的設計仍然十分必要。板書能夠隨時記錄課堂教學的進展情況,實時反映教師或學生的思路,且使用方便。加以設計後的板書也能夠幫助學生對整堂課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這些都是Ipad無法實現的。當課堂中教師所使用的媒介越來越多時,不能把ipad僅僅當作一塊白板,要能夠使媒介之間互補協作才是ipad技術應用的價值體現。
誠然,ipad所引領的一批新媒體新技術對現代課堂教學模式的沿革具有相當大的沖擊和影響,但它所昭示的新的課堂模式理念還是基本符合當下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的。雖然目前它尚不能,也沒有必要完全替代現有的教學手段,但由此對於未來多點觸控式的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展望還是值得廣大教育者深思的。

『叄』 教學磁板的工作原理

教學磁板工作原理分為壓感原理和激光跟蹤原理兩種。 使用激光跟蹤原理的磁板上端兩側各一激光發射器。磁板啟動後,激光發射器發出激光掃射磁板表面,特製筆具有感應激光功能,從而反饋筆的位置。互動式教學磁板通過嵌入式軟體設計和通訊傳輸技術,採用電磁感應、磁板筆尖壓感、數碼定位等技術,將電子屏板連接到PC機和投影機,在專業軟控制軟體支持下,構成一個交換式協作教學環境。
將需要的文件投影到屏板工作區,利用磁板筆直接進行標注、修改、擦除、保存等操作。同時,磁板筆可以代替滑鼠,控制電腦主機的應用程序。嵌入式軟體設計和電磁感應技術使教學磁板的解析度達到很高的水準,從而使定位更准確,傳輸速度更快,並提高了操作靈敏度。此外,中高端的互動式教學磁板一般具有通信功能,在多媒體教學或會議中能提供文件傳送、磁板共享等功能。
在功能方面,互動式教學磁板可以代替普通投影機幕布,在課堂演示中可直接投影演示畫面,不用另外配備幕布;其配備的多色彩筆和板擦可以在磁板上實現書寫、畫圖、作表格,擦除等功能,並且不會損壞磁板的顯示性能;在書寫完後,可以通過PC連接列印機列印出來,還可以存儲為多種格式的圖片,方便以後進行瀏覽、編輯、列印或者以E-mail發送。
當互動式教學磁板與計算機、投影機配合使用時,屏板和磁板筆便成為簡便易用的滑鼠和鍵盤,可以與電腦交互控制操作,磁板筆變成了滑鼠,具有和滑鼠一樣的功能,可以操作PC或者使用虛擬鍵盤輸入文字。這會讓會議或教學更加生動及有效率;其網路功能可以實現資料共享和文件傳送,甚至可以在兩塊磁板間實現共享交流,進行多方討論。

熱點內容
小心翼翼的意思是什麼 發布:2025-07-26 15:12:16 瀏覽:26
怎麼看系統 發布:2025-07-26 15:09:10 瀏覽:112
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真題 發布:2025-07-26 14:29:03 瀏覽:626
我把高中班主任 發布:2025-07-26 09:52:15 瀏覽:489
教學評價的作用 發布:2025-07-26 09:42:07 瀏覽:40
言熙聞琛師生 發布:2025-07-26 09:42:06 瀏覽:390
運城安全教育 發布:2025-07-26 08:48:40 瀏覽:78
班主任老趙 發布:2025-07-26 08:12:56 瀏覽:705
呂彤老師 發布:2025-07-26 07:29:45 瀏覽:529
物理學知識點 發布:2025-07-26 07:15:58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