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素養的基本內涵
數學核心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通過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具體實施。
第一、數學學科教學活動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方面在小學、初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教育等五個階段的內涵。
學科價值和教育價值、表現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細推敲,准確把握,切實貫穿到學科教學活動中去。
第二、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由於研究性學習屬於綜合課程,所以必然包含數學學科的相關知識內容。
又由於其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對數學建模、數學抽象、數學推理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
第三、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很好途徑。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一項具有20多年歷史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
是面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具有示範性和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之一,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
大賽競賽項目分為數學、物理學、化學、微生物學等13個研究領域,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的特點。在活動中培養和提高相關的數學學科素養,可以起到單純的學科教學難以起到的作用。
第四、通用技術課程也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通用技術課程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高度綜合,融科學與人文於一體,課程學習與實踐中。
必然涉及相關的數學核心素養,與其它素養相輔相成,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1)數學素養的基本內涵擴展閱讀
素養與知識的關系:
素養不是知識,知識的積累不必然帶來素養的發展。但素養離不開知識,沒有知識,素養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首先使知識成為探究的對象和使用的資源;其次將學科知識提升為學科觀念;再次尊重學生個體在於學科知識和生活世界互動時所產生的思想或經驗。
即個人知識,是發展學生素養的關鍵;第四轉變知識的學習方式,倡導深度學習與協作學習。
B. 數學學科素養是什麼
學科基本素養是學生或學者在本學科內所具備的基本專業素質,這些素質是通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所形成的專業思維,通過這種思維促成基礎知識的積累,增加基本專業技能,形成專業基本經驗,從而達到某門具體學科所要前進的基本目標。包括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經驗、基本品質、基本態度等幾個方面。
一、遵紀守法
1、 遵守國家法律,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並能制止違反紀律的行為。A 2、 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自覺維護紀律。B 3、 遵守學校、班級各項規章,能較好正確處理紀律與自由的關系。C 4、 能基本遵守校紀校規,有時有違反紀律的行為。D 5、紀律觀念淡漠,有不良嗜好,侵害他人利益的行為。
二、關心集體
1、 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積極維護班級榮譽,能夠為實現集體目標付出最大的努力。A 2、 喜歡參與集體活動,為實現目標付出努力。B 3、 願意參與活動,為目標盡心盡力。C 4、 能夠參與活動,服從小組分工安排。D 5、 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團隊精神差。
三、誠實守信
1、待人誠實,不說謊話、大話、空話,不弄虛作假。A 2、言而有信,一般許諾別人的事情會盡力去做。B 3、一般能說到做到,但有時會說謊,會耍小動作。C 4、有經常性的說謊行為,作業經常抄襲,考試經常作弊。D 5、 言而無信,弄虛作假,口是心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四、行為習慣
1、 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等習慣,多次被評為「行為規范學習標兵」;A 2、行為習慣良好,能遵守《中學生行為規范》;B 3、基本遵守《中學生行為規范》,有時有不良的行為;C 4、生活、衛生等行為習慣一般,有說臟話,亂丟亂扔的現象;D 5、生活、衛生等行為習慣差,說話不文明,有嚴重不良行為,如打架、賭博、偷竊等;
五、學會負責
1、 對自己所做的事能高度負責,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會自我批評;A 2、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能認真去完成,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B 3、能較好地完成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有時會忽視後果;C 4、能完成學校或班級分配的任務,自製能力不夠;D 5、對自己不負責任,自主能力很差;
六、熱心公益
1、 積極參加學校或班級組織的社會公益和社區服務活動,經常學雷鋒做好事,並受到學校或其他組織的表揚;A 2、熱心公益性活動,活動效果有待提高;B 3、能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公益性活動,但組織性不夠強;C 4、能在老師的組織下參與一部分社會公益和社區服務活動;D 5、不願參加班級、社會公益或社區服務等活動;
C. 數學課程標準的數學素養是什麼
數學核心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通過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具體實施。
第一,數學學科教學活動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主要途徑。數學核心素養的六個方面在小學、初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教育等五個階段的內涵、學科價值和教育價值、表現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細推敲,准確把握,切實貫穿到學科教學活動中去。
第二,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由於研究性學習屬於綜合課程,所以必然包含數學學科的相關知識內容,又由於其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對數學建模、數學抽象、數學推理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
職業習慣
更通俗地說,數學素養就是數學家的一種職業習慣,「三句話不離本行」,我們希望把我們的專業搞得更好,更精密更嚴格,有這種優秀的職業習慣當然是好事。人的所有修養,有意識的修養比無意識地、僅憑自然增長地修養來得快得多。只要有這樣強烈的要求、願望和意識,堅持下去人人都可以形成較高的數學素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學素養
D.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對人的影響表現為人的數學素養。隨著經濟、社會、文化變革的加劇,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數學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企業家的「經濟頭腦」、科學家的「數字地球」,現代人生活工作的「現代化」,種種跡象表明,一個數學化的時代已經展現在眼前,那種遠離數學、遠離數學生活,固守過去傳統的人不僅會被時代所淘汰,而且連基本的生存也潛藏危機。要喚醒國人對數學的關注,在數學教育和培養和提高數學素養上擔當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一、數學素養的基本內涵
什麼是數學素養呢?數學素養——指人用數學觀點、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品質等等。數學是一門知識結構有序、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是人們對客觀世界進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必須遵循數學學科特性,通過不斷地分析、綜合、運算、判斷推理來完成。因此,整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數學知識的積累、方法的掌握、運用和內化的過程,同時又是數學思維品質不斷培養強化的過程。顯然數學的嚴密有序性、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性、數學方法的多樣性是我們提高數學素養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一個具有較高數學素養的人,數學思維特質的外顯和內在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數學使人精細」是數學素養特質的外在表現。高數學素養的人往往受過系統的數學教育,數學知識豐富,在生活和上作上常表現出對數的敏感和適應,能夠從紛繁復雜的事例中分離出數學因素,建立模型,通過數學進行觀察分析,善於用數學的觀點說明問題。其個性品質往往給人以精明、精細、富有邏輯的感覺。
其二,數學鍛煉人的思維是數學素養特質的內在特徵。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思維本身就具有客觀性、直觀性、深刻性和靈活性等特徵。
數學思維的客觀性。我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追求的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實再現。數學思維相對於其它思維,其精度更高、信度更強、效度更可靠,原因就在於數學思維是客觀現實的反映。用數學思維的觀點、方法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更能體現真實再現的特點。
數學思維的直觀性。思維本是抽象的東西,如果憑借數學模型,以數據、圖形作為載體進行量化分析,可以大大加強其直觀性。
數學思維的深刻性。用數學方法進行思維,不僅可以了解事物的表面,而且可以通過對問題進行根本地了解和透徹地分析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如果沒有數學方法的參與,有時我們很難對某些問題進行定性認識,甚至會使問題的解決半途而廢。而一旦通過數學方法對事物進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則不難找到事物的本質聯系或根本症結,作出合乎現實的正確決斷。
數學思維的靈活性。數學思維方式方法的多樣性以及數學運算簡捷便通性,給我們運用數學知識,通過數學的觀點、方法判斷、分析解決問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既可以宏觀、全局、整體把握事物特徵,又可以從某一方面、某一事例入手微觀、局部地認識事物,達到窺「一斑」以見「個豹」的認知效果;既可以反思、總結過去,又可以設計和展望現在和未來;既可以通過數字元號反映事物間聯系,又可以運用圖形刻畫事物的狀態。隨著數學手段的發展和數學器具的便捷,社會對數學運用關注的程度也越來越高,諸多便利因素的出現為我們在現實之中用數學解決問題注入了無限的活力。
二、數學素養形成的對策研究
小學數學對人的數學素養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也為培養人的數學素養提供了可能。小學數學知識結構單一,呈現方式靈活, 許多數學思想、數學法則和數學規律往往依附於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許多數學問題都能夠從生活實際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數學問題實質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現象的翻版,直接顯示出生活意義。小學數學也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可以促進人的思維的發展,並體現出時代的整體特徵。這些因素正是形成數學素養的先決條件。新一輪國家數學課程標準的建立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並且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這無疑為小學階段發展人的數學素養指明了方向。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人的數學素養,應該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培養數學意識,形成良好數感。數學意識的培養有利於數學思維的發展,良好數感則有利於形成科學的直覺。個人的數學意識和數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數學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數學素養水平。具備良好數學意識和數感的人應該具有對數和數運算的敏銳感受力和適應性,能夠有意識地用數學知識去觀察、解釋和表現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數據特徵和空間形式,並善於捕捉生活中諸多問題所包含的潛在的數學特徵。所以應將生活與數學緊密相連,讓學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