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布時間: 2021-08-03 03:38:38

如何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即思維活動的教學。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思維品質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數學學習中要使學生思維活躍,就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要學生善於思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沒有扎實的雙基,思維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本文就是談談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的幾點嘗試。 1.找准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突破口。 心理學家認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是培養和發展數學能力的突破口。思維品質包括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它們反映了思維的不同方面的特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不同的培養手段。 思維的深刻性既是數學的性質決定了數學教學既要以學生為基礎,又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深刻性。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品質的差異集中體現了學生數學能力的差異,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教學中應當教育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全面地思考問題,養成追根究底的習慣。 數學思維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確前提下的速度問題。因此,數學教學中,一方面可以考慮訓練學生的運算速度,另一方面要盡量使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原理的本質,提高所掌握的數學知識的抽象程度。因為所掌握的知識越本質、抽象程度越高,其適應的范圍就越廣泛,檢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運算速度不僅僅是對數學知識理解程度的差異,而且還有運算習慣以及思維概括能力的差異。因此,數學教學中,應當時刻向學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學生掌握速算的要領。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應當增強數學教學的變化性,為學生提供思維的廣泛聯想空間,使學生在面臨問題時能夠從多種角度進行考慮,並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舉一反三」。教學實踐表明,變式教學對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學中,使學生用等值語言敘述概念;數學公式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公式的各種變形等,都有利於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首先應當使學生融會貫通地學習知識,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還要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多思善問。能夠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是創新的開始。數學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看法,並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自我鑒別。新的課程標准和教材為我們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批判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可以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檢查和調節自己的思維活動過程上。要引導學生剖析自己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中運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它們的合理性如何,效果如何,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學習中走過哪些彎路,犯過哪些錯誤,原因何在。 2.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 要學生善於思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沒有扎實的雙基,思維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數學概念、定理是推理論證和運算的基礎,准確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 數學概念、定理是推理論證和運算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在例題課中要把解(證)題思路的發現過程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僅要學生知道該怎樣做,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是什麼促使你這樣做,這樣想的;在數學練習中,要認真審題,細致觀察,對解題起關鍵作用的隱含條件要有挖掘的能力,會運用綜合法和分析法,並在解(證)題過程中盡量要學會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進行表達。此外,還應加強分析、綜合、類比等方法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逆向應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訓練,提高逆向思維能力;通過解題錯、漏的剖析,提高辨識思維能力;通過一題多解(證)的訓練,提高發散思維能力等。 3.善於調動學生內在的思維能力 一要培養興趣,讓學生迸發思維。教師要精心設計,使每節課形象、生動,並有意創造動人情境,設置誘人懸念,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慾望,還要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自己所熟悉的實際問題。 二要分散難點,讓學生樂於思維。對於較難的問題或教學內容,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分解,減緩坡度,分散難點,創造條件讓學生樂於思維。 三要鼓勵創新,讓學生獨立思維。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品質;鼓勵學生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多贊揚、肯定,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發展。 當然,良好的思維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各種手段,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就必定會有所成效。

⑵ 淺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思維就是數學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形式,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需求。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要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讓學生有自己的思維,學會自己分析問題。筆者結合實踐,簡單介紹了三種方法,即從激發數學思維的興趣,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三個落腳點著手,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激發學生數學思維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內在思維能力

通過數字謎、巧算題、新定義題型和幾何特殊應用題等新奇有趣的圖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慾望,從而使他們自覺地加入到求解探索中來,再在解題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自己熟悉的實際問題,將數學思維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有了疑問,才進一步思考,才會有所發現。因此,要鼓勵學生養成質疑的習慣,敢於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發展。在講解題目時要適當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並及時給予肯定,也可以拋出這個問題讓其他學生來解答,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解答,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慾望和自主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二、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

「九層之台,始於累土。」提高思維能力,前提當然是必須有堅實的雙基,數學概念、定理是推理論證的基礎,准確的理解概念、定理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要有責任感,不能以應付考試為目的對簡單基礎的知識潦草帶過,只著重講考試會考的內容。小學時期正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基礎的階段,應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知識,並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進行例題講解時要把解題思路的發現過程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要讓學生知道應該怎麼去想,怎麼去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去解題,分析思維的活動過程。在數學練習中,要教學生們認真審題,讓他們學會挖掘題目中隱含的條件和易錯點,教導他們運用綜合法和分析法,綜合題目條件,整體分析思考,並且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數學符號和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在細節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還應加強分析、綜合、類比等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逆向應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訓練,提高逆向思維能力;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提高發散思維能力;通過對錯題、漏題的分析,提高辨識思維能力。

三、建立錯題本,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

每次上課,我所講的內容都和學生的錯題有關,通過總結學生考試試卷和課後習題的錯題,挑出典型的題目作為課堂例題來講解,幫助同學們分析錯誤的原因,讓在該題上出現錯誤的同學講自己的思路,指出他們思維過程中的錯誤,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思維方向思考。同時讓同學們在本子上記錄錯題並進行錯因分析,及時總結反思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當然,建立錯題本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們及時總結止損,當錯題本上出現多個同類型錯誤的題時,就應該及時反思,在下次遇到同類型題目時不再犯一樣的錯誤,防範一類錯誤成為習慣性的思維。

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不僅在於傳授知識,也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素養。作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開拓思維,潛移默化地教授一些思維方法,並逐漸讓他們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這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

⑶ 淺談如何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的數學思維訓練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轉化型

這是解決問題遇到障專礙,受阻時把問屬題由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使問題變得更簡單、更清楚,以利解決的思維形式。在教學中,通過該項訓練,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2、系統型

這是把事物或問題作為一個系統從不同的層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慮的高級整體思維形式。在高年級除結合綜合應用題以外還可編制許多智力訓練題來培養學生系統思維能力。

3、激化型

這是一種跳躍性、活潑性、轉移性很強的思維形式。教師可通過速問速答來訓練練學生。

4、類比型

這是一種對並列事物相似性的同實質進行識別的思維形式。這項訓練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准確性。

⑷ 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學中要始終注意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讓每一個學生養成想問題、問問題、挖問題和延伸問題的習慣,讓所有的學生都知道自己有權力和能力提出新見解、發現新問題。這一點對學生的發展很重要,它有利於學生克服迷信和盲從,樹立起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一、善於運用啟發法和發現法,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如教學義務教育十一冊教材中"圓的認識"一課時,教師首先要學生拿出一張圓形紙片,讓他們將圓紙片對折打開,再對折再打開,如此多次,讓學生觀察,說出在圓紙片上看到了什麼。學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圓紙片上有什麼。一生發現:圓紙片上有摺痕。另一生又發現:圓紙片上有無數條摺痕。老師表揚兩生觀察仔細。其它學生倍愛鼓舞,紛紛發言:圓面上所有摺痕相交於一點,摺痕兩旁的圖形完全重合。這時老師讓學生打開課本,看一看交點叫什麼,摺痕叫什麼。學生很快找到了答案並熟記。要學習在同一圓中直徑和半徑的關系了,老師讓學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圓紙片和同學手中的圓紙片的直徑和半徑,啟發學生:又發現了什麼?學生很快得出結論。要畫圓了,老師還是不講畫法,讓學生先去畫,滿足他們操作圓規的好奇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畫圓的方法和步驟。整節課,學生的思維都處於興奮狀態之中,人人有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說理、動腦思維的機會,學生自己觀察發現問題,積極探索、得出結論,教學效果好。

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對於小學生來說,既要注意培養他們不盲從、喜歡質疑、打破框框、大膽發表自己意見的品質,又要培養他們敢於求"異",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乘法意義的運用"一課時,她出示了這樣一道加法題:9+9+9+5+9=?讓學生用簡便方法計算。於是一個學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個學生則提出了"新方案",建議用9×5-4的方法解。這個學生的思維很有創見,這個方案是他自己發現的。在他的思維活動中,他"看見了"一個實際並不存在的9,他假設在5的位置上是一個9,那麼就可以把題目先假設為9×5。接著他的思維又參與了論證:9-4才是原題中實際存在的5。對於這種創造性思維的閃現,教師要加倍珍惜和愛護。

三、利用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模式

如:義務教育十二冊教材中的這樣一道應用題:"一艘輪船所帶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時。駛出時順風,每小時行30千米。駛回時逆風,每小時行駛的路程是順風時的。這艘輪船最多駛出多遠就應往回駛了?"老師要求學生用幾種方法解答,並說出解題思路。

解這個算式,得這艘輪船最多駛出80千米就應往回駛了。"這個同學利用的是類比思維方式,他是從要解決的問題出發,聯想與它類似的一個熟悉的問題即工程問題。用熟悉的問題的解法來思考解答所要解決的問題,這種創造思維的火花感染了全班的每一位同學。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根據題中具體條件自覺、靈活地運用數學方法,通過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就可以發現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學生一定能產生濃厚的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讓我們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給他們一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樂學、會學、善學,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⑸ 怎樣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一、做出來不如講出來,聽得懂不如說得通。
>>做10道題,不如講一道題。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後,家長不妨鼓勵孩子開口講解一下數學作業中的難題,我也在群里會經常發一些比較好的訓練題,您也可以鼓勵去想一想說一說,如果講得好,家長還可進行小獎勵,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要培養質疑的習慣。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經常引導孩子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並逐步養成習慣。
在孩子放學回家後,讓孩子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老師如何講解的,同學是如何回答的?當孩子回答出來之後,接著追問:「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啟發孩子講出思維的過程並盡量讓他自己作出評價。有時,可以故意製造一些錯誤讓孩子去發現、評價、思考。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會在思維上逐步形成獨立見解,養成一種質疑的習慣。

⑹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是孩子3 、4 歲的時候的重要的事,培飛數學在這方面做的很棒。

熱點內容
每當走過老師窗前伴奏 發布:2025-07-19 15:37:17 瀏覽:183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