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怎樣做好語文閱讀理解

怎樣做好語文閱讀理解

發布時間: 2021-08-04 00:46:13

⑴ 怎樣做好語文閱讀理解

寫人類文章,一般是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這類文章,主要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通過一件或幾件典型事例的敘述,來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和精神風貌。

閱讀寫人類文章時,指導學生從以下幾點入手:

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讀懂人物語言。

3.分析人物動作。 4.剖析人物的內心活動。

5.關注人物所處環境。 6.分析細節描寫。

7.抓住文章主要情節。

第二類:寫記事類文章

寫人類文章,一般是指以寫事為主的記敘文。這類文章有著比較鮮明的特徵:時間、地點、事件、人物。四大要素的交代給我們的有效閱讀提供了重要信息。

做好記事類閱讀題目,要求學生做到:

1.仔細地去閱讀,去發現作者將要告訴我們的事情。

2.對文章的篇章結構進行基本的分析和准確的把握,能夠比較精確地概括出文段的段意,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能根據作品中提供的事情或問題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認識或看法。

第三類:詠物類文章

以描摹物體的形狀、狀態、色彩等元素為主要內容的記敘文稱為詠物類記敘文。

閱讀次類文章的方法是:

1.理解作者具體寫了什麼事物,這個事物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點?

2.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是寫物的整體,後寫物的部分;還是先寫物的部分,後寫物的整體;是先上後下,還是與之相反,等等。

3.要明白作者「詠」的物是什麼,是怎樣由事物展開豐富的聯想去「詠」的;事物和聯想有什麼必然的聯系,通過聯想作者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4.仔細體會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第四類:繪景類文章

寫景記敘文,是以描寫大自然的各種風物景緻、社會環境中的人文建築、設施等為主要內容的記敘文。

閱讀次類文章的方法是:

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是從景物的哪些方面來寫其特點的。

2.分析描寫景物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由外及內等順序)。

3.理解作者在文章里表達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是怎樣把對景物的感情融合到景物中去的,用了哪些生動的語言。

4.仔細體會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第五類:議理類文章

議理類散文,通過講述一個現實的、歷史的小故事來闡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閱讀次類文章的方法是:

1.仔細閱讀文章中的每一句話,進而對全篇進行整體把握性的理解。

2.對文章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進行著重的反復閱讀仔細地咀嚼、品位作者的行文目的--它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深刻道理。

3.找出文章的點睛之筆,也就是文章「議」的部分,回到原文中再仔細品讀,把「議」讀通、讀懂並能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見解。

第六類:說明類文章

說明文是一種側重於對事物進行解說、說明的通俗易懂的文學形式,是向人們介紹產品、自然現象、生活、健康等方面知識的文章。

閱讀次類文章的方法是:

1.清楚地了解說明對象及其特徵。(了解文章的說明對象,可從題目、段落的第一句話、文章的中心句去分析;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徵,可從事物的形態、構造、變化、成因、功能等方面去思考。)

2.清楚文章的說明方法。

3.注意體會語言的准確性。

第七類:寓言類文章

寓言往往通過講述一個小故事,用一種人們喜聞樂見、容易接受的形式,來告訴人們關於大自然、關於社會、關於做人的道理。

閱讀次類文章的方法是:

1.仔細地去閱讀,去發現作品中將要告訴我們的故事。

2.把故事中的啟示運用到客觀現實生活中,從而對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提供借鑒。

第八類:散文類文章

散文是用精煉、生動、優美的文學語言寫成的敘事、寫人、繪景、狀物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聚」。

在閱讀散文時,注意指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要求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想像散文中描繪的形象,體會文句所蘊涵的意義,產生一種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

2.體會文中的「神」。

在充分感受文學語言、形象畫面的基礎上,矮琢磨理解散文中的「神」,也就是它給我們的的啟迪和教育

3.抓住文章線索。

散文線索有以事物的形象為線索,有以感情發展為線索,有以時間為線索,有活動為線索,有空間為線索等等。

如何做好語文閱讀理解題

不知道你是要初中閱讀理解還是高中閱讀理解,因為他們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就以初中為例來講: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最基本的是要通過閱讀把文章想表達的意思理解透徹,然後根據題目的要求,聯繫上下文或整篇文章,進行整理、歸納、分析,有些可以直接用原文作答、有些需要經過你處理之後用自己的話作答等等,具體要看問題的類型,下面會講到。

要做好閱讀理解,首先要提高閱讀能力,包括閱讀速度、整體感知、整理歸納分析等放方面。可以練習掌握一下快速閱讀的能力,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培養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題效率;同時海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閱讀能力較弱的同學建議去練習一下,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在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幫助較大。閱讀能力是一方面,提高閱讀答題正確率,還需要平時多練習,最好能給自己規劃一下時間,每天或兩天練習一篇語文閱讀理解,各種類型的都要有,這樣才不會導致眼高手低。

初中語文閱讀題答題具體技巧,分別舉例如下幾點:
①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答:A、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B、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C、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②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③ 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④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答: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⑤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答: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⑶ 怎樣做好語文閱讀理解

我覺得閱讀理解還是比較感性的。光是上課認真聽是無法滿足的,說實話現在很多閱讀方面的題目即使是你的語文老師仍然很難幫你解答的比較詳細,所以語文閱讀一般靠的是課外文章的閱讀和比較感性的認知,課內可以通過課堂學習了解一些比較正規的答題技巧,因為語文考試的閱讀答題方法還是有法可循的。建議你平時多讀一些散文,加深理解,並不一定要把一篇文章完完全全都理解,即使一篇文章理解一點,長時間下來也很有收獲的哦。比如青年文摘和讀者這兩本雜志,有時間多讀讀,不僅增加閱讀水平和感性認識,和可以積累一些課外的資料,對你考試的作文材料很有幫助,豈不是一舉兩得。
當然考場作文也有一定的方法,首先文章要通讀一遍,也就是速讀一遍。不需要對文章有很深層次的了解,但要知道文章在講什麼,同時找出文章的中心和論點,可以拿筆劃線做標記。而考場閱讀題目一般的中心只會出現在第一二段或者文章結尾,出現在文章中間的很少,其他地方幾乎沒有。而第一遍讀文章要養成標出中心句的習慣,因為考場閱讀題總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和文章中心有所關聯。接下來直接去看問題,帶著問題讀第二遍,可以寫寫畫畫,不要有愛惜紙張之類的想法。因為正規考試基本都用答題紙的,而試卷即使你鬼畫符也沒人會管你,所以只要對你閱讀有利,都可以去嘗試。不要抱有掃一眼的想法,因為這樣只會浪費你更多的時間,尤其是你前幾遍不會對文章有太深的理解的。
以上是我的閱讀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可以採納我的建議。不知道LZ你是幾年級,希望你在閱讀學習中突飛猛進。
純手打,望採納。

⑷ 怎樣做好語文閱讀理解題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來解題技巧自
閱讀理解在語文學習中所佔的分量特別高,平時上課所用教材中以及平常考試中都會出現大量閱讀理解。想要把語文學習好,必須要做好閱讀理解。很多人反映閱讀理解比較難,而且得分低,事實上想要得高分、理解好文章思想是有技巧可言的。那麼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有哪些呢?



閱讀理解考查學生的知識點比較多,從文章的整體大致脈絡到文章作者所要闡述的思想以及其他細節部分所運用的各種手法,都會成為閱讀理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考試中常常會從上面幾點出發進行出題。並且閱讀理解不同於語文學科的其他知識點,要想學得好,讀得好,必須整體把握,不能將文章支離成片段進行單獨理解,這樣就很可能偏離文意。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其實也比較多。讀者首先需要辨識文章的文體是議論文,記敘文還是散文,這對學好並理解文章至關重要。然後需要通讀文章並把握文章整體脈絡構思。答題時要看清出題者意圖並根據文章內容作答。其次,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相對比較簡單,學生們需要認真讀文章的首尾。一般情況下,作者想要闡述的感情都會在這兩個脈絡中表達清楚

⑸ 怎樣才能做好閱讀理解

最終要的是聯系全文,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去做這個題目,才能答到點上。

下面一篇摘來文章,希望對你做語文閱讀有幫助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它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其問題設置大致分三個層次:直接源於原文,間接源於原文,超越原文。對第一層問題,需要認真感知原文,並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從原文或自己的知識儲備中覓得答案;對第二層問題,需要反復強化、整體感知原文,對文意做到融會貫通,並積極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對第三層問題,需要高度領悟文意,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運行延伸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思維活動,才可形成答案。

但筆者發現有一些中學生在做題時卻往往急於求成,做題過程流於急促浮躁,問題答案流於偏淺疏漏,不能優質高效地做好閱讀理解題。那麼,怎樣才能革除這種毛病,做好閱讀理解題呢?筆者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讀,且熟讀。閱讀的理解的基礎。要產生深刻透徹的理解,就必須反復閱讀。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文章的主要觀點、中心意思及寫作思路、行文線索都是隱匿於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復閱讀、強化感知,才能深刻領悟和准確把握。但有些同學卻急於求成,忽視對原文的閱讀,只「水過地皮濕」般泛泛而讀,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對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錯誤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解,豈不是強為「無米之炊」?得出的結論,豈不成了「空中樓閣」?當然,熟讀並不等於機械重復,在熟讀的同時應給予思維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二、思、且深思。只要深思,才有發現。所謂深思,就是讀者應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機結合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主觀意識,積極、高效、縝密地運行思維,深刻發掘文章深層意蘊的心理過程。任何文章都會給讀者留下一定的思維空間。因此,我們不應惰於思考,不應淺嘗輒止,應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問題的解決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三、取、忌斷章取義。文章是作者的意識整體。各部分之間,各個層次之間都是血肉相聯,渾然一體的。因此,我們怎能忽視文章的整體性,怎能管窺蠡測,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斷章取義呢?正確的做法是應從文章的整體出發,應於文章的高處大處著眼,由淺入深,層層深如,層層確定。惟其如此,我們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頗,謬誤叢生。

⑹ 語文怎樣才能做好閱讀題

語文閱讀做題,前提是要通過閱讀把文章想表達的意思理解透徹,然後根據題目的要求,聯繫上下文或整篇文章,進行整理、歸納、分析,有些可以直接用原文作答、有些需要經過你處理之後用自己的話作答等等。

要做好閱讀理解,首先要提高閱讀能力,包括閱讀速度、整理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放方面。我通過練習快速閱讀來激發右腦潛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題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安裝軟體即可進行試用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你的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閱讀、學習效率,取得好成績。

閱讀技巧:在閱讀過程中必須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跡、以及閱讀感悟等,一些優美詞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首先,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其三,對於文章、書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跡、觀點、中心思想等一些重點,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促成更好的理解。

熱點內容
化學發光儀價格 發布:2025-07-15 11:31:41 瀏覽:706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11:24:42 瀏覽:557
中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11:15:29 瀏覽:517
一加一筆有哪些字 發布:2025-07-15 10:46:37 瀏覽:188
五年級上冊語文測評卷 發布:2025-07-15 10:34:46 瀏覽:419
全國高考數學卷 發布:2025-07-15 10:32:48 瀏覽:750
地暖多少錢一平米 發布:2025-07-15 08:42:54 瀏覽:57
師德師風問題整改方案 發布:2025-07-15 08:00:29 瀏覽:663
電棒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07:59:03 瀏覽:628
東北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07:37:39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