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四年級數學論文範文

四年級數學論文範文

發布時間: 2021-08-04 03:53:42

A.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論文怎麼

數學家庭中的一對孿生兄弟

――淺談軸對稱圖形的應用

數學的世界真可謂是浩瀚無比。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無不蘊藏著豐富的知識。我記得曾經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數學比科學大得多,因為它是科學的語言。可想而知,數學的偉大與魅力了吧!

然而,在數學的大家庭中。有一對兄弟深深的吸引了我,他們的形狀,他們的關系,他們的普遍性,讓人覺得他們一直在我們的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他們就是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是一個一定要沿著某直線折疊後,直線兩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的圖形,之所以說到他們的關系是因為他們兩個總是被一條直線所連著,好似一對分不開的兄弟,關系十分的密切。把他們拉在一起的這條直線就是他們的對稱軸。當然這條對稱軸就像一個公正的法官。左右兩邊的長度、面積、大小等,都一點兒也不差,唯一不同的就是他們所朝的方向。

在數學的課本上,我們看見過他們的身影,我們也接觸和了解過他們。但是他們給我印象更多的,卻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組成的圖形或者可以說是事物。

一、生活當中的軸對稱圖形

1、自然界中的軸對稱圖形

當我漫步在街頭時,我時常看見飛來飛去的蝴蝶。當一隻蝴蝶停留在花朵上,張合著翅膀時,我發現如果將蝴蝶兩只觸角的中點與尾部相連接,連接好的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是其對稱軸。而右邊的翅膀就像是左邊的翅膀沿著對稱軸翻過去的圖形。跟蝴蝶一樣是軸對稱圖形的動物還有很多。比如蜻蜓、飛蛾等。如果到了秋天,遠看稻田,金黃的一片,不禁使人感覺到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就在這個令人喜悅的季節里,我行走在田邊的小路上,隨手撿起了一片金黃的樹葉,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其實樹葉也有對稱軸。如果我們將樹葉中間的那根經,當成是其左右兩邊的對稱軸,那將樹葉右邊部分沿著這條對稱軸對折過去,正好與左邊的一半樹葉重合。

2、商標中的軸對稱圖形

有一次,我跟我的家人去中國銀行取錢,我無意間發現中國銀行的標志也是一個軸對稱圖形。這個圖形的對稱軸有兩條。第一條是圖標中兩豎相連接所形成的,而另一條就是方框上下兩條橫線連接的線段的中點,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是其第二條對稱軸。和中國銀行一樣的還有中國聯通、中國農業銀行以及賓士汽車等軸對稱圖形。但是如果大家覺得前面幾個例子,平時都沒有注意到的話,那麼下面說到的這個例子大家肯定熟悉的不得了。這個例子就是商標,我先來舉一個吧。平時我最大的興趣就是吃零食。所以我對「旺旺」這個商標熟悉的不得了。我發現在旺旺這個商標當中,將其頭發上的一個中點到兩腳腳後跟之間的線段的中點,想連接的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是其對稱軸。也正是這條對稱軸將旺旺這個圖標分成了相等的兩份。像旺旺這樣具有對稱軸的商標還有很多。比如:五糧液的商標、麥當勞的商標、CONVERSE(匡威)的商標等等。而且這些圖形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這也不告訴了我們,只要我們認真、仔細的觀察生活,數學的無處不在嗎。

二、建築當中的軸對稱圖形

說了生活中較為普通也較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後,也應該說說在建築方面關於軸對稱的宏偉建築了。像我們中國的天安門城樓。如果用線段連接天安門城樓的左右兩邊,這條線段的中點所在的直線就是對稱軸了,這條對稱軸不就把天安門城樓分成了相同的兩份了嗎?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是法國標志性建築之一。它的對稱軸就是把鐵塔底部的兩邊相連接。連接後的線段的中點與塔尖的點相連接的線段所在那一條直線了。還有一些建築也利用了軸對稱的方法,他們在建築的前方建了一個很大的水池,使建築倒映在水中,從而形成了軸對稱的效果,也增大了空間,使原本的建築更美觀,更加壯觀。像泰姬陵,它不就是建築與軸對稱圖形相結合的最好例子嗎。在地球的另一邊,有一座建築物深深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歷史,這座建築物就是白宮。這是一座位於美國華盛頓的著名行政大樓。白宮著名的背後,軸對稱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白宮它的對稱軸就是頂部的點與底部左右兩邊線段的中點,相連接的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對了,還有我們每個人家裡都會有門,一些建築師為了使門顯得更加大氣,更加莊重。就把門進行設計,使門的左右兩邊相同,古代衙門的大門和一些官府府邸的大門也設計成了軸對稱的形式。使大門顯得更加有氣勢,愈發顯的威嚴。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只要懂得軸對稱圖形,善於利用軸對稱圖形,就能使軸對稱圖形溶入到方方面面。

三、文學當中的軸對稱圖形

1、文字中的軸對稱圖形

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的悠久文化。這么多年的文化所沉澱下來的瑰寶可謂是數不勝數。剪紙是我們民族十分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就是在這藝術品當中也不乏有軸對稱的應用。讓我來舉個例子吧。我還記得以前我奶奶教我剪繁體的「喜」字時,首先是將紅紙對折一下,之後用剪刀在紙上揮舞了一會。打開剛剛對折的紙時,出現了一個「喜」字,當時我看了之後,心裡那個高興啊,驚奇啊,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現在長大了,我也知道了其實在剪「喜」字的過程當中,也運用了軸對稱。還有許多剪紙作品,也正是因為有了軸對稱的存在,使其更加精緻、美觀。當然我們現在所寫的簡體字中,也有軸對稱。如「豐」「目」「尖」等。文字的對稱軸較為好找,橫一橫,豎一豎,基本上就能夠找到。其實有時候,對稱軸也具有復制的功能,它能夠把一個字,分成與其相同的兩個字,像「二」如果把它的對稱軸當作是第一橫的中點和第二橫的中點,所連接成的線段所在的直線的話。那麼左右兩邊的圖案,不是可以近似的看成兩個二嗎?此時軸對稱就具有復制的功能,但是在我的眼裡它還具有另一個功能。就拿這個「一」來說吧。與前面相同,也是畫豎下來的對稱軸。畫好之後,要把這條對稱軸當成這個字原有的,那麼你就會發現。「一」與這條對稱軸就組成了一個「十」字。這就是在我眼裡軸對稱圖形的第二個功能。能夠使一個字變成另外一個字。

2、文學中的軸對稱圖形

剛剛說的都是文字當中軸對稱的應用。那由字所組成的句子呢?其實仔細推敲一下,也有。我記得我以前與同學們都在玩一個游戲,就是一個人說出一句話,另一個人馬上就得把這個句子反著讀出來。在整個游戲過程當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當我們把這個句子反著讀一便時,就會發現它與正著讀的語序一模一樣。再仔細看一看,這又是一個關於軸對稱的應用。這么來說吧,如果我們把「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中的水字不看,那麼兩個「來」字的中點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可以把這句話分成相等的兩等份,這不就證明了句子當中也有軸對稱的應用嗎?這一系列的例子,也讓我們看出了軸對稱在文學方面所做出的成就,它能使一些作品更加完美,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也能使文字變化起來,使句子順口起來。給文字與句子帶來更多的趣味,也給文學添上了十分美麗的一筆。

四、奧運當中的軸對稱圖形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即將來臨。在這個令全中國人都興奮起來,令全世界人都以不同形式參與進來的盛會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軸對稱圖形——奧運五環旗。

我們可以把奧運五環旗(如圖一),黃、綠兩環相接觸的地方點A與黑環上的點B相連接,此時對稱軸就是線段A、B所在的那一條直線。

在奧運會上有奧運五環旗當然也會有奧運吉祥物,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是奧運福娃。仔細看看我們的奧運福娃不禁讓人喜歡的不得了。尤其是福娃晶晶更是惹人喜愛。他的憨厚,他的朴實,無不給人親近的感覺。圖二就是福娃晶晶在舉重的畫面。如果大家看一下圖二這張圖片,就會發現如果把這張圖片中的點A與下端的點B相連接。那麼這條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就是福娃晶晶的對稱軸。想不到吧,原來奧運福娃也是軸對稱圖形。

還有在奧運會上,當各國的國旗徐徐上升時,又引發了我對軸對稱圖形的聯想。像英國的國旗,它的對稱軸就是國旗上下兩邊線段的中點,所連成的線段所在的那一條直線。像這樣的國旗還有很多。如加拿大國旗、義大利國旗等等。

軸對稱圖形的千變萬化,使我眼花繚亂,頭暈目眩。在它每一次變化中,都可以發現許多的驚喜。軸對稱變化它也無處不在,它存在於各個角落,這也給我們研究它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在研究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我懂得了只有我們用心觀察,才能發現數學。只有我們認識數學,在生活中善於利用數學,我們才能將數學溶入到方方面面。而且只有我們將數學溶入到方方面面,我們才能更加好的去研究數學。

其實數學的世界真的好大好大。此時我真想將自己變成大山佇立在數學當中。變成流水穿梭與數學之中,化為白雲漂浮在數學之中,成為鳥兒翱翔與數學之中。

真誠的希望大家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數學!感受數學

B. 四年級數學論文怎麼寫450字左右

四年級奧數年齡問題是個很有趣的數學題,本站用戶整理了四年級數學小論文:年齡問題,來看看作者是怎麼算出來的吧。
年齡問題
今天,我在做題時被一道應用題給難住了。這道題的題目是:小華今年3歲,今年爸爸26歲,幾年後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媽媽回來了,我就請教媽媽。媽媽幫我分析:根據這個題目的條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華的「年齡差」是26-4=24(歲)。再根據「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這一關系,畫張圖試試。我們倆就開始畫了起來。
畫了圖之後,我馬上明白過來了:他們倆過了幾年後,「年齡差」還是24歲。再根據差倍問題的解法求出幾年後小華的年齡,用幾年後小華的年齡減去2歲,就可以求出中間經過了幾年了。
解是:26-2=24(歲)
24÷(3-1)=12(歲)
12-2=10(年)
答:10年後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
媽媽又讓我驗算一下,10年後爸爸的年齡是不是小華的3倍。
(26+10)÷(2+10)=36÷12=3
耶!我答對了。看來做題先得畫圖,畫了圖就能就一目瞭然了。

C. 四年級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今天,數學競賽成績揭曉了,平時總屈居二三名的我競考了98分。我得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地想:「哈哈,這下第一名非我莫屬了!對了,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讓她也高興高興!」
於是,我懷著喜悅的心情,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了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起先誇獎了我幾句,誰知突然語調一轉,對我說:「你可別高興得太早。據我所知,還有人比你考得更好!」聽了媽媽的話,我不禁有點失落:畢竟第一的位置沒了。但是我又忍不住反問了一句:「啊?是誰啊?他考了幾分?」媽媽笑嘻嘻地說:「誰,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他的年齡、成績、名次相乘等於2574,自己慢慢去想吧!」
我聽了不以為然,不就是區區一道題目,難不倒我這個數學高材生!我邊想邊回到房間,思考起來:
把2574分解質因數:2574=3×3×11×13×2。這2肯定是名次,那麼就是第二名。如果是9歲,那麼分數就是143了,不對。那就只能是年齡為13,分數為99啦!哈!算出來了,答案就是名次2,年齡13,分數99!
我算出答案後,急忙告訴媽媽。媽媽高興地摟著我說:「我的天天就是棒!」這下,我被搞得雲里來霧里去的。弄了半天才明白,原來媽媽是騙我的,我確確實實考了第一名。剛才是媽媽想檢驗我的數學本領,給我出的難題呀。
為了表彰我,媽媽決定做頓慶功宴。我可是好久沒有打牙祭了。聽了媽媽的話,我彷彿已經看見了香噴噴的烤鴨和香氣四溢的紅燒肉了。我高興得在媽媽的臉上左親右親,連連歡呼:「感謝數學,媽媽萬歲!」

D.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連乘的簡便運算

今天,我做完作業,打開媽媽讓我做的一冊練習本。一翻開要做的那一頁,就看見許多簡便運算題。看到一題是這么寫的:25×125×32。我看了看,回憶起老師講過的方法:25和125無論哪一個乘32都不好算,而且把這兩個數拆開來和32去乘也不是很好算,這樣做肯定不對的,那隻能把32拆開來,拆成什麼呢?我想:老師教過,25×4=100,125×8=1000,這樣算起來最好算,而且32也是由4乘8得過來的,所以只要把32拆開來,變成25×125×(4×8),然後再把小括弧去掉,把數字換一下位置,就成了(25×4)×(125×8),這樣就好算多了,25×4=100,125×8=1000,100×1000=100000,這應該就是這題的簡便方法了。看來學習數學必須深入思考啊。

巧用高斯定律

在這個星期天,我過得很快樂,因為我學會了用高斯定律。

這天,媽媽看我整天在看電視,就出了一道題給我:0.1+0.4+0.7+„„+3.7+4,還告訴我,不能用計算器,而且要用簡便方法。這不是刁難人嗎,我發起了牢騷。媽媽提醒到,你可以參考數學書32頁的高斯定律。我一看,從1加到100,真難呢,不過我發現了規律:1、頭加尾的和,乘以所有個數的一半,最後是正確答案,就是:(1+100) ×(100÷2)。2、頭加倒數第二個數正好等於最後一個數時,可以把它們加起來乘所有個數的一半,最後加上中間的數,也是正確答案,就是:(1+99) ×50+50。依照這些結論,我把媽媽出的那道題的頭和尾,即0.1和0.4加起來,再乘以個數的一半14÷2,最後答案是28.7。

那天,媽媽獎勵我去看書。

裝燈問題

那天,徐老師叫我們做數學書的122頁,我翻開來先看了看,目光停留在第四題上。第四題的題目是這樣的:圓形滑冰場的一周全長是150米。如果沿著這一圈每隔15米安裝一盞燈,一共需裝幾盞燈?我想:圓形應該怎樣求出段數呢?因為徐老師在教這些內容,特地給了我們一句口訣,叫做:封閉路線求段數。只要求出段數,就可以求出東西的數量了。我在草稿紙上畫了一個圓形,先求出了大概可以裝10盞燈,然後再在圓形的邊上畫了10個小圓圈,一數,正好有10個間隔。我這才知道,原來圓形中盞數和間隔是一樣的。最後,我就列了一步算式:150÷15=10(盞)。

後來,徐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講到:「在做這種圓形路線的題目時,可以在一盞燈的旁邊剪一刀,再把它拉直,就是一條直線了。因為是末尾端沒裝燈,所以每一盞燈對應的就是後面一段路,因此盞數和間隔才會相同。」我恍然大悟。

E. 小學四年級數學論文 範文

小學數學課改論文
——如何設計數學家庭作業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擺在全體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如何設計好數學家庭作業,給學生提供富於實踐性、探索性、開放性、趣味性、層次性的作業材料,提供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機會,是提高數學家庭作業的質量,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重要一環。
一、作業內容生活化,呈現開放性。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真正的數學是豐富多彩的,不是復雜的數字游戲,它有著實實在在、生動活潑的生活背景。從生活中來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因此,家庭作業的設計,要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要使孩子感到喜聞樂見。另外,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業的設計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適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題目,不僅有利於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和力求創造的心理態勢。如: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後的安排學生的作業是:(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2)調查:1根火腿腸、一包方便麵、一瓶礦泉水、一袋黃酒、一個雞蛋等的重量。(3)和爸爸媽媽一起先猜一猜1千克的花生大約有多少粒?然後稱一稱,數一數。又如教完「百分數應用題」後的作業:(1)小紅的媽媽准備買4千克蘋果,每千克蘋果6.5元,如果買5千克或者5千克以上可按八折優惠,小紅的媽媽可以怎樣買?(2)小強家准備買一台彩電,爸爸事先去兩大商場調查了一下,情況如下表:
    品牌
商場 彩  電  A 彩  電  B
銷售台數 返修台數 返修率 銷售台數 返修台數 返修率
文峰商場 60 2   25 1  
華聯商廈 80 1   125 2  
合    計            
爸爸請小強根據調查情況確定買哪一種彩電?(如果班級學生整體水平較高,可以布置學生自行調查,並得出結論)從中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作業過程活動化,突出實踐性。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學生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才能感悟出數學的真諦,才能逐漸養成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勇於創新的習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在課堂上、書本里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變得鮮活起來;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才能變得豐滿、深刻。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也表明,聽和看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信息和學識,但遠遠不如動手操作給人的印象那樣深刻,不如動手操作掌握得那樣牢固,不如動手操作更能將有關知識轉化為實踐行為和能力。因此,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應該活動化、具有實踐性,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感受、探索、應用所學知識,自主完善知識建構。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後,安排這樣兩道題:(1)通過度量、計算,求出製造一個火柴盒的外殼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製造一個火柴盒的內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2)如果每平方米牆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夠嗎?(本題學生要知道先測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長、寬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積,最好還應扣除門窗的面積,然後再計算出100千克油漆夠不夠。)通過這兩題的實踐操作,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學生對數學價值的認識,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其思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發展,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三、作業形式多樣化,具有趣味性。
「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皮亞傑語)。作業本來是一種操作(operation),它不僅限於書面作業,它還可以是一項活動,也可以是一件製作。我們的作業設計正應還其本來面目。
1、書面作業要創新,要講究圖文並茂,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表格、「對話」、情境圖等形式,做到「寓做作業於興趣中」。例如:教學「加和減」後,設計的家庭作業有:
(1)填表
被減數 38 86 40 52
減  數 27 38 23 9
差        

一隻書包38元

我付50元
 
①  汽車玩具圖   比   玩具手槍圖    貴多少元?    □○□=□ 
 
②  洋娃娃圖     比  汽車玩具圖    便宜多少元?  □○□=□
③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2、布置閱讀一些數學故事、數學知識(數學家庭作業還要注重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開展一些數學游戲活動,做到「寓做作業於游戲中」。。比如像《小學生數學報》《小學數學》等報刊書籍中有很多數學童話故事(如「丁呱呱和他的夥伴們」、「八戒分桃」等)、數學游戲(如數學跳棋、搶「30」游戲、模擬購物等)、數學發現與數學史的知識(如高斯求和、畢達哥拉斯定律等)。
3、設計一些操作、實踐活動,開展社會調查,做到「寓做作業於實踐中」。例如:學了統計之後,可以布置調查所在的居民小區(或村民小組)各戶的月用水量和用電量,並完成相應的統計表或者調查報告。又例如學習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知識後,組織學生開展「學雷峰,做好事」活動(修理學校、敬老院、鄰居家的桌椅,保護被大風颳倒的小樹苗等)。
4、設計一些製作或者創作,做到「寓做作業於創作中」。例如教學「有趣的七巧板」後,布置學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圖案。又例如學了「圓的認識」以後,布置學生用若干個圓創造一幅美麗的圖案。(如:奧運五環圖、肥豬「嘟嘟」等)
 
四、作業數量個性化,迭現層次性。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是用各自獨特的組合方式把各種智力組合在一起並以不同的智力來學習的。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而教育的內容、形式、要求必須有多樣性。為了讓學生能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參與學習,家庭作業的設計增加了選擇性、層次感,把作業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家庭作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難易程度及數量各不相同的題目,一般可分為必做題(A類學生完成)、選做題(B類學生完成)、挑戰題(C類學生完成)。例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後,設計出3道必做題(已知長和寬,求周長的基本題);2道選做題:(1)學校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100米,比寬長40米。操場的周長是多少米?(2)量出家裡的書桌或者飯桌的長和寬,並求出它的周長;1道挑戰題:用一根長20厘米的線,你能圍出幾個不同大小的長方形?就是同一層次的題目,例如上述2道選做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是獨立完成,還是合作完成(同學之間或者和爸爸媽媽討論、交流、合作)、或者咨詢完成(向家長、老師請教)等。
總之,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應該是可以選擇的、個性化的,它應該給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展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它應該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業應該是教師精心准備的送給孩子的一個禮物,願這個禮物能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

F. 四年級數學小論文怎麼寫的

「對我來說什麼都可以變成數學。」數學家笛卡兒曾這樣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我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曾下過這樣的結論。的確,正如兩位前輩所說,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的腳步無處不在。 2006年已經接近尾聲了,迎面而來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家打出的「滿400送400」,「滿300送300」的促銷招牌。「這真實惠!」消費者們蜂擁而至,商場里人山人海,搶購成風。此情此景,真讓人以為回到了物資短缺的年代。實際上商家心裡早打好了如意算盤。俗話說:只有買虧,沒有賣虧,「滿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其中暗藏著數學問題,暗藏著商業機密,暗藏著許多玄機。 去年,我們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際在商場里「血拚」,當時是滿400送400元券。我們先用980元買了一件蘋果牌的皮夾克給爸爸,送來了800元購物券。我們並沒有過分浪費,花了298元券買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寧牌棉襖,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買了一件太子龍男裝(由於是購物券,不設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這是原來不打折時需要花的錢。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約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從前也做過服裝生意,我對服裝的進貨成本與銷售價的關系也有些了解。服裝的進價一般只佔建議零售價的20%~30%。隨著競爭的加劇和商場促銷力度越來越大,為了保持利潤,商家或廠家還不斷地把衣服的建議零售價標高。就如前幾天在電視中看見的一位消費者所說,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條尼料的褲子,三年前建議零售價還只是299元,今年標價變成了999元。這么一算,進價大概只有商場里售價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還穩賺三至五成的毛利。 廣告,廣告,便是廣而告之。許多人一窩蜂似的趕來搶購、血拚,商場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銷售量也快速增長。就按人流量是平時的三倍算,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數學問題。假設平時人流量少時,一件商品按8折銷售。8折減去進價2折,標價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雖然現在「滿400送400元券」時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賺三至五成,但銷量起碼是平時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銷量來計算,3×3=9,與平時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賺50%。雖說這樣賣每件單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額卻因銷售量的增加而增長,更因大量銷售而加快了資金周轉,帶來額外的收益。 商品標價和促銷中有數學,購物消費中有數學,裝修房子有數學,織毛衣中有數學……總而言之,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G. 四年級上冊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今天,數學競賽成績揭曉了,平時總屈居二三名的我競考了98分。我得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地想:「哈哈,這下第一名非我莫屬了!對了,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讓她也高興高興!」
於是,我懷著喜悅的心情,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了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起先誇獎了我幾句,誰知突然語調一轉,對我說:「你可別高興得太早。據我所知,還有人比你考得更好!」聽了媽媽的話,我不禁有點失落:畢竟第一的位置沒了。但是我又忍不住反問了一句:「啊?是誰啊?他考了幾分?」媽媽笑嘻嘻地說:「誰,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他的年齡、成績、名次相乘等於2574,自己慢慢去想吧!」
我聽了不以為然,不就是區區一道題目,難不倒我這個數學高材生!我邊想邊回到房間,思考起來:
把2574分解質因數:2574=3×3×11×13×2。這2肯定是名次,那麼就是第二名。如果是9歲,那麼分數就是143了,不對。那就只能是年齡為13,分數為99啦!哈!算出來了,答案就是名次2,年齡13,分數99!
我算出答案後,急忙告訴媽媽。媽媽高興地摟著我說:「我的天天就是棒!」這下,我被搞得雲里來霧里去的。弄了半天才明白,原來媽媽是騙我的,我確確實實考了第一名。剛才是媽媽想檢驗我的數學本領,給我出的難題呀。
為了表彰我,媽媽決定做頓慶功宴。我可是好久沒有打牙祭了。聽了媽媽的話,我彷彿已經看見了香噴噴的烤鴨和香氣四溢的紅燒肉了。我高興得在媽媽的臉上左親右親,連連歡呼:「感謝數學,媽媽萬歲!!!!

H.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數學小論文一
關於「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數學小論文二
各門科學的數學化
數學究竟是什麼呢?我們說,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它在現代生活和現代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學一樣,數學有著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認識它的過去,就是為了了解它的現在和未來.近代數學的發展異常迅速,近30多年來,數學新的理論已經超過了18、19世紀的理論的總和.預計未來的數學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認識了數學的過去以後,大致領略一下數學的現在和未來,是很有好處的.
現代數學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各門科學都在經歷著數學化的過程.
例如物理學,人們早就知道它與數學密不可分.在高等學校里,數學系的學生要學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學生要學高等數學,這也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了.
又如化學,要用數學來定量研究化學反應.把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濃度、溫度等作為變數,用方程表示它們的變化規律,通過方程的「穩定解」來研究化學反應.這里不僅要應用基礎數學,而且要應用「前沿上的」、「發展中的」數學.
再如生物學方面,要研究心臟跳動、血液循環、脈搏等周期性的運動.這種運動可以用方程組表示出來,通過尋求方程組的「周期解」,研究這種解的出現和保持,來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現象.這說明近年來生物學已經從定性研究發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應用「發展中的」數學.這使得生物學獲得了重大的成就.
談到人口學,只用加減乘除是不夠的.我們談到人口增長,常說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麼是否從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長率呢?不是的.事實上,人是不斷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來的基數有關系;死亡也是這樣.這種情況在現代數學中叫做「動態」的,它不能只用簡單的加減乘除來處理,而要用復雜的「微分方程」來描述.研究這樣的問題,離不開方程、數據、函數曲線、計算機等,最後才能說清楚每家只生一個孩子如何,只生兩個孩子又如何等等.
還有水利方面,要考慮海上風暴、水源污染、港口設計等,也是用方程描述這些問題再把數據放進計算機,求出它們的解來,然後與實際觀察的結果對比驗證,進而為實際服務.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數學.
談到考試,同學們往往認為這是用來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的.其實考試手段(口試、筆試等等)以及試卷本身也是有質量高低之分的.現代的教育統計學、教育測量學,就是通過效度、難度、區分度、信度等數量指標來檢測考試的質量.只有質量合格的考試才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質量.
至於文藝、體育,也無一不用到數學.我們從中央電視台的文藝大獎賽節目中看到,給一位演員計分時,往往先「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然後就剩下的分數計算平均分,作為這位演員的得分.從統計學來說,「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們去掉.這一切都包含著數學道理.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關肇直先生說:「數學的發明創造有種種,我認為至少有三種:一種是解決了經典的難題,這是一種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種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論,其實在歷史上起更大作用的、歷史上著名的正是這種人;還有一種就是把原來的理論用在嶄新的領域,這是從應用的角度有一個很大的發明創造.」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正是第三種發明創造.「這里繁花似錦,美不勝收,把數學和其他各門科學發展成綜合科學的前程無限燦爛.」
正如華羅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說的,近100年來,數學發展突飛猛進,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等各個方面,無處不有數學」來概括數學的廣泛應用.可以預見,科學越進步,應用數學的范圍也就越大.一切科學研究在原則上都可以用數學來解決有關的問題.可以斷言:只有現在還不會應用數學的部門,卻絕對找不到原則上不能應用數學的領域.

數學小論文三
數學是什麼
什麼是數學?有人說:「數學,不就是數的學問嗎?」

這樣的說法可不對。因為數學不光研究「數」,也研究「形」,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也都是數學研究的對象。

歷史上,關於什麼是數學的說法更是五花八門。有人說,數學就是關聯;也有人說,數學就是邏輯,「邏輯是數學的青年時代,數學是邏輯的壯年時代。」

那麼,究竟什麼是數學呢?

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站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高度,通過深刻分析數學的起源和本質,精闢地作出了一系列科學的論斷。恩格斯指出:「數學是數量的科學」,「純數學的對象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根據恩格斯的觀點,較確切的說法就是:數學——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數學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叫純粹數學,一類叫應用 數學。

純粹數學也叫基礎數學,專門研究數學本身的內部規律。中小學課本里介紹的代數、幾何、微積分、概率論知識,都屬於純粹數學。純粹數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暫時撇開具體內容,以純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例如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至於它是梯形稻田的面積,還是梯形機械零件的面積,都無關緊要,大家關心的只是蘊含在這種幾何圖形中的數量關系。

應用數學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有人說,它是我們的全部知識中,凡是能用數學語言來表示的那一部分。應用數學著限於說明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是純粹數學與科學技術之間的橋梁。大家常說現在是信息社會,專門研究信息的「資訊理論」,就是應用數學中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 數學有3個最顯著的特徵。

高度的抽象性是數學的顯著特徵之一。數學理論都算有非常抽象的形式,這種抽象是經過一系列的階段形成的,所以大大超過了自然科學中的一般抽象,而且不僅概念是抽象的,連數學方法本身也是抽象的。例如,物理學家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論,而數學家則不能用實驗的方法來證明定理,非得用邏輯推理和計算不可。現在,連數學中過去被認為是比較「直觀」的幾何學,也在朝著抽象的方向發展。根據公理化思想,幾何圖形不再是必須知道的內容,它是圓的也好,方的也好,都無關緊要,甚至用桌子、椅子和啤酒杯去代替點、線、面也未嘗不可,只要它們滿足結合關系、順序關系、合同關系,具備有相容性、獨立性和完備性,就能夠構成一門幾何學。

體系的嚴謹性是數學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數學思維的正確性表現在邏輯的嚴謹性上。早在2000多年前,數學家就從幾個最基本的結論出發,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將豐富的幾何學知識整理成一門嚴密系統的理論,它像一根精美的邏輯鏈條,每一個環節都銜接得絲絲入扣。所以,數學一直被譽為是「精確科學的典範」。

廣泛的應用性也是數學的一個顯著特徵。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20世紀里,隨著應用數學分支的大量涌現,數學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的科學部門。不僅物理學、化學等學科仍在廣泛地享用數學的成果,連過去很少使用數學的生物學、語言學、歷史學等等,也與數學結合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生物數學、數理經濟學、數學心理學、數理語言學、數學歷史學等邊緣學科。

各門科學的「數學化」,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大趨勢。

I.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論文300字

今天,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數學小問題:「小明一共有10個氣球,如果一分鍾放一個氣球,他放10個氣球一共用了幾分鍾?」我故意考考妹妹,剛上四年級的妹妹不假思索地說:「這個簡單,10分鍾唄。」我大笑一聲,喊到:「錯!」 「嗯?為什麼呢?」我耐心地解釋著:「答案是9分鍾,因為先放第一個氣球,一分鍾後,放第二個氣球,一直放到第9個氣球,所以,第九分鍾後放第10個氣球。」妹妹聽了恍然大悟,說到:「原來如此,我上當了!」

細心地媽媽在一旁聽到了我們這番有趣的對話,笑著說:「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像這樣的問題,比如爬樓梯、排隊、坐座位……,我來考你一個吧!妹妹從一樓到二樓用了9秒鍾,那麼她從1樓走到15樓要多少秒呢?」我拿出筆和約,認真地做了起來:妹妹從一樓到二樓用了9秒,妹妹走到十五樓,也就是走了十四層,14*9=126秒。

我把答案告訴了媽媽,她笑著說:「不錯,思路很清晰,很會思考!」

是啊,生活中處處有數字,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和一個善於思索的頭腦,那麼,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J.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4年級大全

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有三種方法: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也就否定了論點,與直接反駁論點具有同樣效果。一篇駁論文可以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說服力。
1)反駁論點,即直接反駁對方論點本身的片面、虛假或謬誤,這是駁論中最常用的方法。
2)反駁論據,即揭示對方論據的錯誤,以達到推倒對方論點的目的;因為錯誤的論據必定得出錯誤的論點。
3)反駁論證,即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如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矛盾,對方各論點之間的矛盾,論點與論據之間矛盾等等。
立論和駁論都是一種證明,無非一個是從正面證明其正確,而另一個是從反面證明其錯誤。它們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論證方法。
(二)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常見的論證結構:a、總分式結構 b、對照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三)論證方法有以下幾種:
1)舉例論證(例證法):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用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作用:有力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增強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作用:突出全面地論證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讓人印象深刻)

熱點內容
地暖多少錢一平米 發布:2025-07-15 08:42:54 瀏覽:57
師德師風問題整改方案 發布:2025-07-15 08:00:29 瀏覽:663
電棒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07:59:03 瀏覽:628
東北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07:37:39 瀏覽:286
第3的英語 發布:2025-07-15 07:10:21 瀏覽:592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
尿路感染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04:25:38 瀏覽:3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03:56:32 瀏覽:173